学习ANSYS的几点建议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4
如何才能学好ANSYS以上是诸多网友的仁智之言,仔细研读,定有颇丰的收获。
一、首先声明,我是以ANSYS初学者的身份来问这些问题,可能也是其他初学者关心的问题,请高手不要见笑,且多多谈谈你们的体会。
1.GUI方式和命令流方式我一开始就重点用命令流方式来练习,当然GUI方式也了解一点,但后来发现,学习命令流的过程犹如学习学习一门程序语言,很多命令有严格的格式,譬如dk,1,,0,,0,all,你当时是如何克服的?是先查阅帮助文件,熟悉此命令之后才开始使用吗?如果是这样的话,对英语不好的朋友是一次挑战.2.两者的交互使用在命令流输入的时候,如何对杆件进行选取,可否交互式用,涉及到使用软件的习惯问题吧。
3,ansys软件与其他软件的不同相对来说ansys软件的操作是比较复杂。
拿sap来说,虽然你不能很快弄懂它,但是操作还是比较方便的。
而ansys的操作没有想象的容易,因为很难很短的时间掌握命令流的格式。
二、ANSYS命令流较难掌握,一般采用GUI方式;对ANSYS常用命令熟悉后,采用GUI和命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求解,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掌握ANSYS的好坏标准不是“知不知道”,不是命令背了多少,不是名词记了多少,“会不会用”。
操作紧紧是ANSYS最基础的环节,学习ANSYS最重要的是用它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大量的典型实例可以提高动手解题能力。
任何成熟软件完全掌握并精通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取决于使用的深度和范围。
三、本人认为学习这些有限元软件,第一步是对有限元的基础知识了解,否则掌握起来不牢固,无法深入学习. 学习ansys时,学GUI方式能快一些,而且比较直观,命令相对要累一些。
不过命令流一定要学的,因为许多东西用GUI无法正常进行。
进行典型实例分析是掌握分析过程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做例子时,可以一步一步的做,而不考虑具体含义,然后做完之后再返回来看各步的含义,这样相对要容易些。
四、我的体会非常简单,觉得对任何人都适用,那就是结合实例,从最简单的学起。
学习ANSYS经验总结1学习ANSYS需要认识到的几点相对于其他应用型软件而言,ANSYS作为大型权威性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全面的锻炼过程,是一门相当难学的软件,因而,要学好ANSYS,对学习者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学习者有比较扎实的力学理论基础,对ANSYS分析结果能有个比较准确的预测和判断,可以说,理论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ANSYS使用水平;另一方面,需要学习者不断摸索出软件的使用经验不断总结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在学习ANSYS的方法上,为了让初学者有一个比较好的把握,特提出以下五点建议:1.1将ANSYS的学习紧密与工程力学专业结合起来毫无疑问,刚开始接触ANSYS时,如果对有限元,单元,节点,形函数等《有限元单元法及程序设计》中的基本概念没有清楚的了解话,那么学ANSYS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感觉还没入门,只是在僵硬的模仿,即使已经了解了,在学ANSYS之前,也非常有必要先反复看几遍书,加深对有限元单元法及其基本概念的理解。
作为工程力学专业的学生,虽然力学理论知识学了很多,但对许多基本概念的理解许多人基本上是只停留于一个符号的认识上,理论认识不够,更没有太多的感性认识,比如一开始学ANSYS时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钢材应输入一个多大的弹性模量是合适的。
而在进行有限元数值计算时,需要对相关参数的数值有很清楚的了解,比如材料常数,直接关系到结果的正确性,一定要准确。
实际上在学ANSYS时,以前学的很多基本概念和力学理论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因而遇到有一定理论难度的问题可能很难下手,特别是对结果的分析,需要用到《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里面的知识进行理论上的判断,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复习一下《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实际上,适当的复习并不要花很多时间,效果却很明显,不仅能勾起遥远的回忆,加深理解,又能使遇到的问题得到顺利的解决。
学习ANSYS经验总结一学习ANSYS需要认识到的几点相对于其他应用型软件而言,ANSYS作为大型权威性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全面的锻炼过程,是一门相当难学的软件,因而,要学好ANSYS,对学习者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学习者有比较扎实的力学理论基础,对ANSYS分析结果能有个比较准确的预测和判断,可以说,理论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ANSYS使用水平;另一方面,需要学习者不断摸索出软件的使用经验不断总结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在学习ANSYS的方法上,为了让初学者有一个比较好的把握,特提出以下五点建议:(1)将ANSYS的学习紧密与工程力学专业结合起来毫无疑问,刚开始接触ANSYS时,如果对有限元,单元,节点,形函数等《有限元单元法及程序设计》中的基本概念没有清楚的了解话,那么学ANSYS 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感觉还没入门,只是在僵硬的模仿,即使已经了解了,在学ANSYS之前,也非常有必要先反复看几遍书,加深对有限元单元法及其基本概念的理解。
作为工程力学专业的学生,虽然力学理论知识学了很多,但对许多基本概念的理解许多人基本上是只停留于一个符号的认识上,理论认识不够,更没有太多的感性认识,比如一开始学ANSYS时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钢材应输入一个多大的弹性模量是合适的。
而在进行有限元数值计算时,需要对相关参数的数值有很清楚的了解,比如材料常数,直接关系到结果的正确性,一定要准确。
实际上在学ANSYS时,以前学的很多基本概念和力学理论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因而遇到有一定理论难度的问题可能很难下手,特别是对结果的分析,需要用到《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里面的知识进行理论上的判断,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复习一下《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实际上,适当的复习并不要花很多时间,效果却很明显,不仅能勾起遥远的回忆,加深理解,又能使遇到的问题得到顺利的解决。
学习ANSYS经验总结一学习ANSYS需要认识到的几点《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计算方法》《计算固体力学》先学GUI 再学命令流相对于其他应用型软件而言,ANSYS作为大型权威性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全面的锻炼过程,是一门相当难学的软件,因而,要学好ANSYS,对学习者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学习者有比较扎实的力学理论基础,对ANSYS分析结果能有个比较准确的预测和判断,可以说,理论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ANSYS使用水平;另一方面,需要学习者不断摸索出软件的使用经验不断总结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在学习ANSYS的方法上,为了让初学者有一个比较好的把握,特提出以下五点建议:(1)将ANSYS的学习紧密与工程力学专业结合起来毫无疑问,刚开始接触ANSYS时,如果对有限元,单元,节点,形函数等《有限元单元法及程序设计》中的基本概念没有清楚的了解话,那么学ANSYS 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感觉还没入门,只是在僵硬的模仿,即使已经了解了,在学ANSYS之前,也非常有必要先反复看几遍书,加深对有限元单元法及其基本概念的理解。
作为工程力学专业的学生,虽然力学理论知识学了很多,但对许多基本概念的理解许多人基本上是只停留于一个符号的认识上,理论认识不够,更没有太多的感性认识,比如一开始学ANSYS时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钢材应输入一个多大的弹性模量是合适的。
而在进行有限元数值计算时,需要对相关参数的数值有很清楚的了解,比如材料常数,直接关系到结果的正确性,一定要准确。
实际上在学ANSYS时,以前学的很多基本概念和力学理论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因而遇到有一定理论难度的问题可能很难下手,特别是对结果的分析,需要用到《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里面的知识进行理论上的判断,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复习一下《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实际上,适当的复习并不要花很多时间,效果却很明显,不仅能勾起遥远的回忆,加深理解,又能使遇到的问题得到顺利的解决。
本人不是大牛,也并非作家,写此文也只是因为知道学习中的枯燥和弯路,希望对刚入行的人有些帮助,本文可能有很多错误,还请大家多多谅解。
大家一同学习进步。
一、ANSYS仿真基本过程ANSYS是一款专业性能很强的一款软件,需要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
ANSYS的建模仿真过程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前处理;第二部分,求解;第三部分,后处理。
前处理的建模和分网对于不同的仿真分析几乎相通,建模和分网本身也是一个比较复杂和枯燥的工作,而且工作量比较大,时间消耗的也比较多,随着模型的复杂工作量也会随之递增。
求解是一个相对比较不用花费太多人力的部分,除了人为设置求解方法,剩下的也就是计算机计算时间了。
对专业的知识要求较多。
后处理完全取决于用户的知识、经验及职业技能,只有用户才能确定自己的分析目标,为了达到自己的分析目标要掌握一些结果提取和处理方面的知识,当然专业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二、如何学习ANSYS仿真软件由于ANSYS的专业性较强,所以学起来有些枯燥,ANSYS本身也不太好学,但并不意味着学不好,好的入门会使学习ANSYS不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也会让你感到一些兴趣。
如何入门,应该从一些简单的例子开始,这会让你感受到ANSYS这款仿真软件的强大和小小的成就感。
因为ANSYS本身为英语的软件,所以建议先学会看ANSYS的help这对你的学习将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这些软件的help 做的都很好,在你折服于仿真能力的强大的同时,也能体会到,help文档的重要性,也会使你注意以后仿真时候的记录和文档工作。
做完一些例子之后然后可以学着去看一些ANSYS的命令流,学会一些最基础的常用命令,这样对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帮助,当你理解了ANSYS仿真流程的时候你就算是一个最初级的入门了,这离真真正正的入门还有很远的距离,还要继续努力。
三、ANSYS入门的必备书籍有限元分析的最终目的是要还原一个实际工程系统的数学行为特征,换句话说分析必须是针对一个物理原型准确的数学模型。
ANSYS使用心得体会首先,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ANSYS界面繁杂,功能众多,初学者往往会有些迷茫。
但只要掌握了基本操作,就能够快速上手。
比如,了解如何创建几何模型、应用合适的材料属性、添加边界条件等等。
这些基本操作的熟练掌握,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合理的前处理工作是确保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在进行有限元分析前,需要对几何模型进行前处理,包括划分单元网格、定义材料属性和边界条件等。
这些工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分析结果。
因此,需要对模型进行严谨的检查,确保网格质量良好、边界条件设置合理等。
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实际工程情况,合理简化模型,减少计算量。
同时,了解不同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也非常重要。
ANSYS提供了很多分析方法和求解器,比如静力学分析、热传导分析、流体流动分析等。
不同的分析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比如,对于涉及气体流动的问题,可以选择CFD模块进行流体流动仿真;而对于机械结构的分析,可以选择结构力学模块进行静力学分析等。
另外,对结果的合理解读也是非常重要的。
有限元分析的结果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反映了结构或流场的内部应力、变形、温度等信息。
因此,对结果的合理解释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并进行后续的工程判断。
比如,在结构分析中,我们可以通过查看应力云图、变形云图等来判断结构的强度、刚度等;在流体流动分析中,我们可以通过查看流速、压力分布等来判断流场的稳定性、流动特性等。
最后,不断学习和探索是提高使用ANSYS技能的关键。
ANSYS是一个功能强大的软件,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
通过参加培训课程、阅读相关文献等方式,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
此外,要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新的理论和方法。
只有不断学习和探索,才能够在日常工作中更好地应用ANSYS。
总之,ANSYS是一款非常优秀的工程分析软件,通过使用它,我对工程问题的理解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熟练掌握基本操作、合理的前处理工作、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合理解读结果以及不断学习和探索,是我使用ANSYS的一些心得体会。
ANSYS学习总结范文1.1将ANSYS的学习紧密与工程力学专业结合起来毫无疑问,刚开始接触ANSYS时,如果对有限元,单元,节点,形函数等《有限元单元法及程序设计》中的基本概念没有清楚的了解话,那么学ANSYS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感觉还没入门,只是在僵硬的模仿,即使已经了解了,在学ANSYS之前,也非常有必要先反复看几遍书,加深对有限元单元法及其基本概念的理解。
作为工程力学专业的学生,虽然力学理论知识学了很多,但对许多基本概念的理解许多人基本上是只停留于一个符号的认识上,理论认识不够,更没有太多的感性认识,比如一开始学ANSYS时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钢材应输入一个多大的弹性模量是合适的。
而在进行有限元数值计算时,需要对相关参数的数值有很清楚的了解,比如材料常数,直接关系到结果的正确性,一定要准确。
实际上在学ANSYS时,以前学的很多基本概念和力学理论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因而遇到有一定理论难度的问题可能很难下手,特别是对结果的分析,需要用到《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里面的知识进行理论上的判断,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复习一下《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实际上,适当的复习并不要花很多时间,效果却很明显,不仅能勾起遥远的回忆,加深理解,又能使遇到的问题得到顺利的解决。
在涉及到复杂的非线性问题时(比如接触问题),一方面,不同的问题对应着不同的数值计算方法,求解器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程序的计算代价和问题是否能顺利解决;另一方面,需要对非线性的求解过程有比较清楚的了解,知道程序的求解是如何实现的。
只有这样,才能在程序的求解过程中,对计算的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
因此,要能对具体的问题选择什么计算方法做出正确判断以及对计算过程进行适当控制,对《计算方法》里面的知识必须要相当熟悉,将其理解运用到ANSYS的计算过程中来,彼此相互加强理解。
要知道ANSYS是基于有限元单元法与现代数值计算方法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contour plot通过视图的方式显示计算的模型的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比如是位移示图,应力示图,温度示图等,可以是连续节点方式,也可以是单元离散方式显示,就是为了更加直观地看计算结果。
ansys中如何在同一个分析中定义两种材料属性。
现在material props里定义不同的材料,然后在划分网格之前在meshing-mesh attributes-default attribus里选择你想要赋予被划网部件的材料编号,这样就可以实现给不同部件定义不同的材料属性了在建模时,已经在关键点或者节点之间连接起来的线,有时候把ANSYS 最小化一下,或者由于想把模型转个角度时,那些线就会不见了,但是用删除功能时,还是可以选到这些隐藏的线的。
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还有为什么我看到参考书上在对一个桁架桥模型分析时,建模后没有用meshing里的功能,是不是意味着他没有划分网格?顺便问下“NDIV是什么意思?No。
of element division。
这个框怎么填?谁能提供一个ANSYS力常用单元类型的简单介绍,比如LINK8,BEAM3这些适合什么情况下用。
本人初学,望高人指教答:1.要想画出所建的东西,就要用PLOT菜单,比如显示线,用Plot>Lines。
如果想把所有东西显示,如此用Plot>Multi-Plots 。
2.mesh就是划分单元的意思,单元是由结点组成的。
可以先建结点,再把结点连成单元,这个时候就不需要meshing。
meshing是针对几何物体的,比如建了一条线,把线分成单元时就用到meshing。
3.NDIV是分成的份数。
比如一条线要划分成多少个单元。
直接输入整数即可。
4.LINK单元是杆单元,即不考虑弯曲,结点的位移中没有转角,只有平移。
BEAM单元是梁单元,既考虑平移,而考虑转角。
LINK8、BEAM4都是空间单元,BEAM3是平面梁单元。
ANSYS中如何将施加的约束显示出来plot ctrl->symbelplot ctrl->symbel 点ok 以后还是没有的话,plot可以显示,约束施加在节点上,就plot nodes,施加在关键点上就plot keypoints,施加在线上就plot lines请问ansys中,merge items与booleans >add有何区别?booleans >add是布尔相加,原始圆元相加成新园元,是一个单一的整体,没有接缝merge items,是在将两个接触的物体之间能产生影响,如下:Q:我现在需分析一个板梁结构板已用SHELL63单元划分好梁我是用板上的一条线划分单元并添加截面而生成的但现在运算时发现板和梁是分开的它们之间互不影响请教各位高手怎样将板和梁合并为一个整体?A:Preprocessor>Numbering Ctrls>Merge Items里element and node 合并。
学习ANSYS经验总结(来自CAE联盟)1学习ANSYS需要认识到的几点相对于其他应用型软件而言,ANSYS作为大型权威性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全面的锻炼过程,是一门相当难学的软件,因而,要学好ANSYS,对学习者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学习者有比较扎实的力学理论基础,对ANSYS分析结果能有个比较准确的预测和判断,可以说,理论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ANSYS使用水平;另一方面,需要学习者不断摸索出软件的使用经验不断总结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在学习ANSYS的方法上,为了让初学者有一个比较好的把握,特提出以下五点建议:1.1将ANSYS的学习紧密与工程力学专业结合起来毫无疑问,刚开始接触ANSYS时,如果对有限元,单元,节点,形函数等《有限元单元法及程序设计》中的基本概念没有清楚的了解话,那么学ANSYS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感觉还没入门,只是在僵硬的模仿,即使已经了解了,在学ANSYS 之前,也非常有必要先反复看几遍书,加深对有限元单元法及其基本概念的理解。
作为工程力学专业的学生,虽然力学理论知识学了很多,但对许多基本概念的理解许多人基本上是只停留于一个符号的认识上,理论认识不够,更没有太多的感性认识,比如一开始学ANSYS时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钢材应输入一个多大的弹性模量是合适的。
而在进行有限元数值计算时,需要对相关参数的数值有很清楚的了解,比如材料常数,直接关系到结果的正确性,一定要准确。
实际上在学ANSYS时,以前学的很多基本概念和力学理论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因而遇到有一定理论难度的问题可能很难下手,特别是对结果的分析,需要用到《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里面的知识进行理论上的判断,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复习一下《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实际上,适当的复习并不要花很多时间,效果却很明显,不仅能勾起遥远的回忆,加深理解,又能使遇到的问题得到顺利的解决。
两个非常实用的ANSYS技巧学ANSYS有一年多了,可能由于它太精深了,也没有什么太大突破,不过有些技巧与初学者分享一下,以免再走些弯路。
今天没有准备,就先来两个吧,如果对大家有所帮助,就支持一下,或者大家还有别的技巧,也可以与大家一块分享。
01.在一个多面的模型中,我们要对其某个面施加载荷,但在选择时,老是明明指着那个面,但它偏偏选别的面,真是急死人技巧:按住左键不放,移动左键,哪个面变色点击一下,就是选哪个面。
02.关于点“冲右上角箭头”无响应的问题(即不出现对话框),有的人只好关掉软件,重新打开。
技巧:当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可以按住ctrl+shift+del,再点一下那个箭头,呵呵,是不是对话框又出现了。
【转贴】AN SYS中设置透明模型的方法★★laizuliang(金币+2,VIP+0):谢谢分享ANSYS10.0中可以对模型进行透明设置. 采用的命令是:/trlcy调用格式:/TRLCY, Lab, TLEVEL, N1, N2, NINC其中Lab包含有:ELEM, AREA, VOLU, ISURF, CM等,TLEVEL指透明度,用0~1之间的数字,1是完全透明。
下面是我设置的一个轴承模型,大家参考,嗬嗬!大家来试试,看谁作出来得更漂亮?转自:科研中国SCIEI/[ Last edited by laizuliang on 2008-4-16 at 23:36 ]附件1: 32145582.gif (2008-4-14 21:28, 54.53 K)【转帖】学习ANSYS需要认识到的几点★★laizuliang(金币+2,VIP+0):谢谢分享一学习ANSYS需要认识到的几点相对于其他应用型软件而言,ANSYS作为大型权威性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全面的锻炼过程,是一门相当难学的软件,因而,要学好ANSYS,对学习者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学习者有比较扎实的力学理论基础,对ANSYS分析结果能有个比较准确的预测和判断,可以说,理论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ANSYS使用水平;另一方面,需要学习者不断摸索出软件的使用经验不断总结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新手入门必看如何学习ANSYS? 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是一个多用途的有限元法软件,可以用来求解结构、流体、电力、电磁场及碰撞等问题,在许多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如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生物医学、桥梁、建筑、电子产品、重型机械、运动器械等。
ANSYS以多场耦合分析闻名,而且这的确是它的突出优点。
除了分析传统的结构以外,对于流场的分析也非常在行,它的CFX,FLUENT均在流场分析中名列前茅,而它的电磁场分析功能也相当强大.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对于多场的分析,ANSYS采用了项目流程图的方式,用非常直观的方式直接在各个分析模块之间进行数据的拖拉和共享,从而可以实现非常复杂的数据传递,这种功能让其它赫赫有名的有限元软件如RADIOSS,PATRAN/NASTRAN,MARC,ABAQUS都望尘莫及。
下面是一个ANSYS中耦合场分析的例子,从静电场传递数据到稳态热分析,再传递数据到瞬态热分析,接着传递到静力学分析,再传递数据到流场分析,在ANSYS WORKBENCH中只需要不到一分钟的简单拖拉就可以形成,而其它的软件分析起来则相对比较费事。
ANSYS最初只有经典界面,非常不好使用,而自从WORKBENCH推出来以后,这种情况大大改观。
到今天,当ANSYS14推出来以后,其WORKBENCH2.0已经非常好用,操作起来相当方便,做一个有限元分析只需要简单的点点鼠标,顷刻之间就可以看到花花绿绿的应力云图,动感十足的变形动画。
而最为重要的是,新版的WORKBENCH可以说是为机械工程师们量身定做的,它不仅有非常齐全的单位设置,强大的内置材料库,也有非常贴近工程概念的边界条件设置,这让其它类似软件相形见绌,所以成为机械工程师们做仿真的首选软件。
那么如何学习ANSYS呢?我看到现在有不少初学者还在ANSYS的经典界面中痛苦的挣扎,在里面讨论如何导入IGES文件的问题,如何进行GLUE这种令人生厌的操作,我就颇为担心。
学习ANSYS需要认识到的几点相对于其他应用型软件而言,ANSYS作为大型权威性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全面的锻炼过程,是一门相当难学的软件,因而,要学好ANSYS,对学习者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学习者有比较扎实的力学理论基础,对ANSYS分析结果能有个比较准确的预测和判断,可以说,理论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ANSYS使用水平;另一方面,需要学习者不断摸索出软件的使用经验不断总结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在学习ANSYS的方法上,为了让初学者有一个比较好的把握,特提出以下五点建议:1.1将ANSYS的学习紧密与工程力学专业结合起来毫无疑问,刚开始接触ANSYS时,如果对有限元,单元,节点,形函数等《有限元单元法及程序设计》中的基本概念没有清楚的了解话,那么学ANSYS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感觉还没入门,只是在僵硬的模仿,即使已经了解了,在学ANSYS之前,也非常有必要先反复看几遍书,加深对有限元单元法及其基本概念的理解。
作为工程力学专业的学生,虽然力学理论知识学了很多,但对许多基本概念的理解许多人基本上是只停留于一个符号的认识上,理论认识不够,更没有太多的感性认识,比如一开始学ANSYS时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钢材应输入一个多大的弹性模量是合适的。
而在进行有限元数值计算时,需要对相关参数的数值有很清楚的了解,比如材料常数,直接关系到结果的正确性,一定要准确。
实际上在学ANSYS时,以前学的很多基本概念和力学理论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因而遇到有一定理论难度的问题可能很难下手,特别是对结果的分析,需要用到《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里面的知识进行理论上的判断,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复习一下《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实际上,适当的复习并不要花很多时间,效果却很明显,不仅能勾起遥远的回忆,加深理解,又能使遇到的问题得到顺利的解决。
ANSYS技巧总结Ansys软件建模的经验与技巧1.始终注意保持使用一致的单位制;2求解前运行allsel命令求解前运行allsel命令。
要不然,某些已经划分网格的实体而没有被选择,那么加在实体模型上加的荷载可能会没有传到nodes or elements上去;3网格划分问题牢记《建模与分网指南》上有关建模的忠告。
网格划分影响模型是否可用,网格划分影响计算结果的可接受程度;自适应网格划分(ADAPT)前必须查自适应网格划分可用单元,在ansys中能够自适应网格划分的单元是有限的。
网格划分完成后,必须检查网格质量!权衡计算时间和计算精度的可接受程度,必要时应该refine网格4 实体建模布尔运算应用实体建模以及布尔运算(加、减、贴、交)的优势解决建立复杂模型时的困难;但是,没有把握时布尔运算将难以保证成功!5 计算结果的可信度一般来说,复杂有限元计算必须通过多人,多次,多种通用有限元软件计算核对,互相检验,相互一致时才有比较可靠的计算结果。
协同工作时必须对自己输入数据高度负责,并且小组成员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有限元分析不是搞什么“英雄主义”,而需要多方面的质量保证措施。
6了解最终所需要的成果建立模型之前,应该充分了解最终要求提交什么样式的成果,这样能形成良好的网格,早期良好的建模规划对于后期成果整理有很大的帮助;7 撰写分析文档文档与分析过程力求保持同步,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和模型的检验和查证;8 熟悉命令对没有把握的命令应该先用简单模型熟悉之,千万不能抱有“撞大运”的想法;9 多种单元共节点不同单元使用共同节点时注意不同单元节点自由度匹配问题导致计算结果的正确与否(《建模与分网指南》P 8 )三维梁单元和壳单元的节点自由度数一致,但是应该注意到三维梁单元的转动自由度和壳单元的转动自由度的含义不一样。
壳的ROTZ 不是真实的自由度,它与平面内旋转刚度相联系,在局部坐标中壳的单元刚度矩阵ROTZ对应的项为零,对此不能将梁与壳单元仅仅有一个节点相连,例外的是当shell43 or shell63(两者都有keyopt(3)=2)的Allman旋转刚度被激活时。
ANSYS学习经验总结ANSYS的使用主要是三个方面,前处理--建模与网格划分,加载设置求解,后处理,下面就前两方面谈一下自己的使用经验。
(1)前处理--建模与网格划分要提高建模能力,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建议不要使用自底向上的建模方法,而要使用自顶向下的建模方法,充分熟悉BLC4,CYLIND等几条直接生成图元的命令,通过这几条命令参数的变化,布尔操作的使用,工作平面的切割及其变换,可以得到所需的绝大部分实体模型,由于涉及的命令少,增加了使用的熟练程度,可以大大加快建模的效率。
第二,对于比较复杂的模型,一开始就要在局部坐标下建立,以方便模型的移动,在分工合作将模型组合起来时,优势特别明显,同时,图纸中有几个定位尺寸,一开始就要定义几个局部坐标,在建模的过程中可避免尺寸的换算。
第三,注重建模思想的总结,好的建模思想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说,一个二维的塑性成型问题,有三个部分,凸模,凹模,胚料,上下模具如何建模比较简单了,一个一个建立吗?完全用不着,只要建出凸凹模具的吻合线,用此线分割某个面积,然后将凹模上移即可。
第四,对于面网格划分,不需要考虑映射条件,直接对整个模型使用以下命令, MSHAPE,0,2D MSHKEY,2 ESIZE,SIZE 控制单元的大小,保证长边上产生单元的大小与短边上产生单元的大小基本相等,绝大部分面都能生成非常规则的四边形网格,对于三维的壳单元,麻烦一点的就是给面赋于实常数,这可以通过充分使用选择命令,将实常数相同的面分别选出来,用AATT,REAL,MAT,赋于属性即可。
第五,对于体网格划分,要得到比较漂亮的网格,需要使用扫掠网格划分,而扫掠需要满足严格的扫掠条件,因此,复杂的三维实体模型划分网格是一件比较艰辛的工作,需要对模型反复的修改,以满足扫掠条件,或者一开始建模就要考虑到后面的网格划分;体单元大小的控制也是一个比较麻烦的事情,一般要对线生成单元的分数进行控制,要提高划分效率,需要对选择命令相当熟悉;值得注意的是,在生成网格时,应依次生成单元,即一个接着一个划分,否则,可能会发现有些体满足扫掠的条件却不能生成扫掠网格。
浅谈ANSYS在大型工程中的应用技巧与心得摘要:本文总结了ANSYS通用有限元软件在大型工程建模中的应用技巧与经验,包括单元的选用、选择命令与编组的技巧、各种命令流的使用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ANSYS,建模,单元,APDL命令流1.合理选择单元要正确模拟工程结构的真实情况,得到较为精确的结果,那么选用合适的单元类型是ANSYS建模的首要步骤。
ANSYS提供的单元类型有很多,就土木工程(Structure)方面应用的主要有这么几种:(1)mass单元:集中质量单元,可以进行集中质量点的模拟。
在做简化动力计算时常常用到,例如在做网壳的动力分析时,需要将网壳的质量等效到各个节点上时常常采用这个单元。
(2)link单元,常用于模拟轴向受力构件,如桁架、链杆、弹簧、钢筋、缆索等等,这种单元是铰接结构,故不能承受弯矩作用。
这种单元有个很好的优点,可以模拟只受压或只受拉的构件,例如悬索、弹性地基等。
(3)beam单元,在钢结构分析中最常用的单元,具有拉,压,弯性能。
ANSYS提供了不同类型的beam单元,这时就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选择,例如只需考虑二维问题的时候就可以用beam3单元,当考虑薄壁梁的时候就可以采用beam24单元,而beam188、beam189单元则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包括剪应变,适用于分析短粗梁结构。
(4)plane单元,当考虑二维平面问题的时候,如建立不考虑厚度方向应力的薄钢板、薄橡胶板、厚度方向不能压缩的弹性材料、地铁隧道建模中只需考虑二维问题的土体等情况下都可以采用plane单元。
(5)solid单元,当需要考虑三维问题的时候,可以采用这种实体单元。
同样也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solid单元。
如模拟钢筋混凝土上常用的、solid65三维实体单元,这种单元可以模拟钢筋,可以模拟混凝土的压碎与开裂,而solid46单元可以用来模拟分层壳或实体,solid64用于模拟各向异性的材料。
有限元好文章从对有限元仅停留在课程的单调乏味到对结果的精益求精,一路感觉如下(1)有限元是一种模拟真实世界的方法,所以重点是方法和精度,软件只是一种工具,相对来说,软件的难度不过是整个过程的1/3左右,与自己对软件的操控所匹配或凌驾于软件操作之上的理论深度是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关键。
常常我们碰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在软件中作出来,却没有去想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和导致的后果,没有应用我们在大学里和时间中积累的力学、数学等基础理论去还原客观世界。
软件只是还原了客观世界的一个存在的数学模型,我们更需要做的是还原这个数学模型的全貌。
(2)有限元发展到现在,各种各样的软件已经成为CAE工程师的必备工具。
从静力到动力,从固体到流固耦合,从极限工况到疲劳工况,目前的软件行业几乎跨越了整个工程界。
然而,很多工程师仅仅停留于操作软件而已。
所谓共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因此,加深对软件的熟练操作也是无可厚非的。
然而,我认为将自己的理论同软件的内核设计思想结合起来才是打破自己的C AE分析瓶颈的重要一步。
(3)好的CAE工程师不是一天就能够解决一个突破性的问题。
走入有限元这个领域,就象走入一个迷宫。
软件、思想、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工程师的困惑。
所以失败、重复是常有的事,所以交流、坚持是必须的事。
只有交流才有创意,只有坚持才有成功。
有限元中不是没有创意,谁又敢说好的有限元分析结果不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工艺品!一般来说,CAE分析有如下三个过程(1)前处理目前来说,有限元前处理的软件应用最广泛的是HYPERWORKS中的HYPERM ESH,其实我想画网格大家只要学好它的帮助里的day1和day2教程,差不多可以入手一些简单的前处理了,入门是关键,至于深入,那是一个柳暗花明的过程,就靠大家的积累了。
(2)分析软件。
目前来说做结构线形分析的最常用的MSC公司的nastran,做结构非线形分析的做权威的应该算是达索公司的ABAQUS了,做结构动力学和运动学的是MSC公司的adams,做跌落和汽车碰撞访真分析的是ETA公司的LSDYNA。
一学习ANSYS需要认识到的几点相对于其他应用型软件而言,ANSYS作为大型权威性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全面的锻炼过程,是一门相当难学的软件,因而,要学好ANSYS,对学习者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学习者有比较扎实的力学理论基础,对ANSYS分析结果能有个比较准确的预测和判断,可以说,理论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ANSYS使用水平;另一方面,需要学习者不断摸索出软件的使用经验不断总结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在学习ANSYS的方法上,为了让初学者有一个比较好的把握,特提出以下五点建议:(1)将ANSYS的学习紧密与工程力学专业结合起来毫无疑问,刚开始接触ANSYS时,如果对有限元,单元,节点,形函数等《有限元单元法及程序设计》中的基本概念没有清楚的了解话,那么学ANSYS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感觉还没入门,只是在僵硬的模仿,即使已经了解了,在学ANSYS之前,也非常有必要先反复看几遍书,加深对有限元单元法及其基本概念的理解。
作为工程力学专业的学生,虽然力学理论知识学了很多,但对许多基本概念的理解许多人基本上是只停留于一个符号的认识上,理论认识不够,更没有太多的感性认识,比如一开始学ANSYS时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钢材应输入一个多大的弹性模量是合适的。
而在进行有限元数值计算时,需要对相关参数的数值有很清楚的了解,比如材料常数,直接关系到结果的正确性,一定要准确。
实际上在学ANSYS时,以前学的很多基本概念和力学理论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因而遇到有一定理论难度的问题可能很难下手,特别是对结果的分析,需要用到《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里面的知识进行理论上的判断,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复习一下《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实际上,适当的复习并不要花很多时间,效果却很明显,不仅能勾起遥远的回忆,加深理解,又能使遇到的问题得到顺利的解决。
在涉及到复杂的非线性问题时(比如接触问题),一方面,不同的问题对应着不同的数值计算方法,求解器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程序的计算代价和问题是否能顺利解决;另一方面,需要对非线性的求解过程有比较清楚的了解,知道程序的求解是如何实现的。
只有这样,才能在程序的求解过程中,对计算的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
因此,要能对具体的问题选择什么计算方法做出正确判断以及对计算过程进行适当控制,对《计算方法》里面的知识必须要相当熟悉,将其理解运用到ANSYS的计算过程中来,彼此相互加强理解。
要知道ANSYS是基于有限元单元法与现代数值计算方法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因此,在解决非线性问题时,千万别忘了复习一下《计算方法》。
此外,对《计算固体力学》也要有所了解(一门非常难学的课),ANSYS对非线性问题处理的理论基础就是基于《计算固体力学》里面所讲到的复杂理论。
作为学工程力学的学生,提高建模能力是非常急需加强的一个方面。
在做偏向于理论的分析时,可能对建模能力要求不是很高,但对于实际的工程问题,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可以说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而后面的工作变得相对简单。
建模能力的提高,需要掌握好的建模思想和技巧,但这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较强看图纸的能力,而看图纸的能力培养一直是我们所忽视的,因此要加强对《现代工程图学》的回忆,最好能同时结合实际的操作。
以上几个方面,只是说明在ANSYS的过程中,不要纯粹的把ANSYS当作一门功课来学,这样是不可能学好ANSYS的,而要针对问题来学,特别是遇到的新问题,首先要看它涉及到那些理论知识,最好能作到有所了解,然后与ANSYS相关设置结合起来,作到心中有数,不至于遇到某些参数设置时,没一点概念,不知道如何下手。
工程力学专业更多的偏向于理论,往往觉得学了那么多的力学理论知识没什么用,不知道将来自己能作什么,而学ANSYS实际起到了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作用,使你能够感到所学的知识都能用上,甚至激发出对本专业的热爱。
(2)多问多思考多积累经验学习ANSYS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遇到的越多,解决的越多,实际运用ANNSYS的能力才会越高。
对于初学者,必将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对遇到的问题最好能记下来,认真思考,逐个解决,积累经验。
只有这样才会印象深刻,避免以后犯类似的错误,即使遇到也能很快解决。
因此,建议一开始接触ANSYS就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要多问,切记不要不懂就问。
在使用ANSYS处理具体的问题时,虽然会遇到大量ERROR 提示,实际上,其中许多ERROR经过自己的思考是能够解决的简单问题,只是由于缺乏经验才感觉好难。
因此,首先一定要自己思考,实在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才去问老师,在老师帮你解决的问题的过程中,去享受恍然大悟的感觉。
第二,要有耐心,不要郁闷,多思考。
对初学者而言,感觉ANSYS特别费时间,又作不出什么东西,没有成就感,容易产生心理疲劳,缺乏耐心。
“苦中作乐”应是学ANSYS的人所必须保持的一种良好心态,往往就是那么一个ERROR要折磨你好几天,使问题没有任何进展,遇到这种情况要能调整自己的心态,坦然面对,要有耐心,针对问题积极思考,发现原因,坚信没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要能把解决问题当作一种乐趣,时刻让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真正当你对问题有突破性进展时,迎接的必定是巨大的成就感。
第三,注意经验的积累,不断总结经验。
一方面,初学时,要注重自己经验的积累(前面两点说的就是这个问题),即在自己解决的问题中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当灵活运用ANSYS的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注重积累别人的经验,把别人的经验为自己所用,使自己少走弯路,提高效率,方便自己问题的解决。
对于ANSYS越学到后面就越感觉是一个经验问题,因为该懂得的基本都懂了,麻烦的就是一些参数的调试,需要的是用时间去摸索,对同一类型的问题,别人的参数已经调试好了,完全没有必要自己去调试,直接拿来用即可。
(3)练习使用ANSYS最好直接找力学专业书后的习题来做可能这一点与学习ANSYS的一般方法相背,我开始学ANSYS时也是照着书上现成的例子做,但照着书上的做就是做不出来,实在没有耐心,就干脆从书上(如材力,弹力)直接找些简单的习题来做。
尽管简单,但每一步都需要自己思考,只有思考了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慢慢的自己解决的问题多了,运用ANSYS的能力提高相当明显,这可能是我无意中对学ANSYS在方法上的一点创新吧。
我觉得直接从书上找习题做有以下好处:第一,从书上找习题练习是一种更加主动的学习方法,由于整个分析过程都要独立思考,实际上比照着书上练习难度更大。
对初学者来说,照着书上练习很难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因此,尽管做出来了,但以后遇到类似问题可能还是不知道。
第二,书上现成的例子基本上是非常经典的,是不可能有错的,一旦需要独立解决问题时,由于没有对错误的处理经验,遇到错误还是得要从头摸索,可以说,ANSYS的使用过程就是一个解决ERROR的过程,ERROR实际上提供了问题的解决思路,而自己找问题做,由于水平并不高,必将会遇到大量的ERROR,对这些ERROR的解决,经验的积累就是ANSYS运用能力的提高。
第三,将书上的习题用ANSYS来实现,可以将习题的理论结果和ANSYS计算的数值结果进行对比,验证ANSYS计算结果的正确性,比较两者结果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这是照着现成的例子练习所作不到的。
当然,并不就说书上的例子毫无用处,多多看下书上的例子可以对ANSYS的整个分析问题的过程有比较清楚的了解,还可以借鉴一些处理问题的方法。
第四,保持带着问题去看ANSYS是怎样处理相关问题的良好习惯可能平时在看关于ANSYS的参考书籍时,对其中如何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部分,看起来觉得也并不是很难理解,而一旦要自己处理一个复杂的非线性问题时,就有点束手无策,不知道所分析的问题与书上的讲的是怎么相关的。
说明要将书上的东西真正用到具体的问题中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带着问题去看ANSYS是怎样处理相关问题的部分,可能是解决以上问题的一个好方法:当着手分析一个复杂的问题时,首先要分析问题的特征,比如一个二维接触问题,就要分析它是不是轴对称,是直线接触还是曲线接触(三维问题:是平面接触还是曲面接触),接触状态如何等等,然后带着这些问题特征,将ANSYS书上相关的部分有对号入座的看书,一遇到与问题有关的介绍就其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重点思考,理解了书上东西的同时问题也就解决了,这才真正将书上的知识变成了自己的东西,比如上个问题,如果是轴对称,就需要设置KEYOPT(3),如果是曲线接触就要设置相应的关键字以消除初始渗透和初始间隙。
可能就会有这样的感慨:原来书上已经写得很清楚了,以前看书的时候怎么就没什么印象了。
如果照着这种方法处理的问题多了的话,就会进一步体会到:其实,ANSYS的使用并不难,基本上是照着书上的说明一步一步作,并不需要思考多少问题,学ANSYS真正难得是将一个实际问题转化成一个ANSYS能够解决且容易解决的问题。
这才是学习ANSYS所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可以说其他一切问题都是围绕它而展开的。
对于初学者而言,注重的是ANSYS的实际操作,而提高“将一个实际问题转化成一个ANSYS能够解决且容易解决的问题”的能力是一直所忽视的,这可能是造成许多人花了很多时间学ANSYS,而实际应用能力却很难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五,熟悉GUI操作之后再来使用命令流ANSYS一个最大的优点是可以使用参数化的命令流,因而,学ANSYS最终应非常熟练的使用命令流,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另一方面,只有熟悉命令流之后,才会更方便的与人交流问题。
老师一开始讲授ANSYS时往往把ANSYS吹得天昏地暗,其中一条必定是夸ANSYS的命令流是如何的方便,并且拿GUI与命令流大加对比一番。
问题也确实如此,但对那些积极性相当高且有点好高骛远的同学可能就会产生误导:最终是要掌握命令流,学了GUI还去学命令流多麻烦诺,干脆直接学命令流算了,不是可以省很多事吗?如将这种想法付诸于实践的话往往是适得其反,不仅掌握命令流的效率底,而且GUI又不熟悉,结果使用ANSYS处理问题来就有点无所适从,两头用得都不爽。
因此,初学者容易一心想着使用命令流,忽视对GUI操作的练习,难以认识到命令流与GUI 的联系:没有对GUI的熟练操作要掌握好命令流是很难的,或者代价是很高的。
直接去学命令流之所以难,一个是命令太多,不易知道那些命令是常用的,那些是不常用的,我们只要掌握最常用的就足够了,而如果GUI使用得多的话,就会很清楚那些命令是常用的(实现的目的一样),以后掌握命令流就有了针对性;另一个是一个命令的参数太多,同一个命令,通过参数的变化可以对应不同的GUI操作,事先头脑里没有GUI印象的话,对参数的变化可能就没有很多的体会,难以加深对参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