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教学设计 (3)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光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优美的文字中,受到美的熏陶。

2、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

3、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

4、学生能够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劳动的人民音乐家。

二、教学用具:

课文中有关描写《月光曲》的画面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的这首动听的曲子,知道叫什么名字吗?对了,大音乐家贝多芬的月光曲。如此优美动听的曲子,你想不想知道是如何谱写出来的呢?那就请随老师一起走进课文《月光曲》,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2、板书课题:月光曲

(二)、互动:

1、学生读课文,配上(月光曲)的音乐,请同学们对照课本看清字词,一边欣赏这美妙的音乐,一边来品味这优美的文字。

2、孩子们,你们听了曲子是什么感受?(纵所欲言)你们的感受说得真好,那你们刚才除了听还看了,那你知道这对兄妹的感受又是什么吗?哪段写了?[这儿在大屏幕上打出第九段]

(1)生找出后,让一生读,师生引读第九段,出示这一相关图片。

(2)你能用几个词语形容月亮升起的过程吗?(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月亮升高风卷浪涌、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生找出时,师同步板书出这些词语,并进行朗读指导。这几句话分别应该怎么读?(舒缓、快速有力、高昂激荡)

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上这些语调,再次来读读,再次感受这音乐的美,语言的美,画面的美。(配乐)

(3)刚才我们读的这些句子都是皮鞋匠看到的?还是他想到的?

很好,这些都是他想到的,我们把这些称为联想事物,那你能找找他看到了什么吗?我们把这些称为实在事物。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和“皮鞋匠看着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是在描写实在事物。

“他好像面对着……岸边涌过来……”“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这些是联想事物。

那请问第八段是看到的,还是想到的?哦,这儿的环境非常的清幽,这是当时他们所处地的环境描写是实在事物,答得真好。

3、回读全文,探究《月光曲》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1)贝多芬先生为什么会弹出这么美妙的琴声?.(自读感悟讨论合作)

(2)交流。(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随即调整,随即点拨。)

A、出于对穷兄妹俩的同情。

你从哪里看出来他们家穷?

a、第3自然段:兄妹俩的对话请男女生互读。[这里将第三段话显示在大屏幕上]

①理解:“这首曲子多难弹啊(na)!我只听到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ua)!”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贝多芬的曲子肯定难弹,这位姑娘也弹不好。上文已交待了“茅屋里传来断断续续的钢琴声”。

盲姑娘很喜欢贝多芬的曲子,只要能听一听贝多芬的演奏就是很高兴、很满足的事情;同时,也说明她很喜欢音乐。那么同学们在读这句话时应读出什么?对音乐的向往。

②理解:在姑娘说话以后,哥哥的态度怎样?他又说了什么?

哥哥很清楚妹妹的心情,但是由于家庭条件的影响,不能满足妹妹的要求。他很愧疚,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他内心很矛盾。(读出不安和痛楚)

③接着姑娘又说了一句, “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意思是:()

a.哥哥,我和你说着玩的。

b.哥哥,你不要伤心,这音乐会对我来说可听,可不听,你别在意。

c.姑娘在安慰哥哥,不想让哥哥着急,其实,她很想听音乐会。(读出不安和后悔)

通过指导朗读,再次对话读。

b引导体悟:你觉得贝多芬听了兄妹俩的话,会怎样想?

c小结:正是由于兄妹间的谈话,使得贝多芬深受感动,他非常同情这对兄妹,为了哥哥的矛盾心情,为了了却姑娘的心愿,为了这位懂事的姑娘,他决定走进姑娘家,为姑娘弹曲

子。

B、是因为盲姑娘爱音乐懂音乐,是贝多芬先生的知音。

是啊,高山流水,知音难求,当贝多芬倾情地为姑娘弹完这首姑娘弹过的曲子后,盲姑娘是怎样的表现?(激动)她说了什么?

请学生读姑娘的话,体会。

“弹得多纯熟啊(ua)!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①这里连用了两个叹号,说明了什么?(姑娘说话时的语气很坚定,而且感情非常激动。)

②“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两个您,分别应怎样读?

第一个表示猜想,语调稍延长一些,后一个表肯定,读得坚决点。(再齐读,读出激动,读出它蕴含的味道)

③姑娘说“多纯熟啊!”“多深哪!”说明了什么?(姑娘很懂音乐,很爱贝多芬的曲子,因为只有贝多芬本人,才能把自己创作的曲子表现得淋漓尽致,姑娘虽然看不到贝多芬,但她可以用心去感受,这对于一个家境贫穷的小镇上的人来说是很难得的。)

b思维补白:听完盲姑娘的话,贝多芬有回答吗?其实他的心理是怎么想的?

c正是由于姑娘对音乐的热爱与理解,使贝多芬感到找到了知音。他很激动、兴奋,所以要再弹一曲给盲姑娘听。

C、是当时的环境使贝多芬触景生情。

文章在叙述过程中,几次对环境进行了描写?

(可以请学生把写环境的语句画下来,分句体会。)

①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

这里提到了“幽静”的小路。“幽静”就是非常的安静。这个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正是由于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正在散步的贝多芬才能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如果是喧闹的小镇,这不大的琴声是不可能引起贝多芬的注意的。

作者这样写,是为下文做了一个铺垫。这就是特定环境的描写。它会收到很好的写作效果,我们不妨在我们的作文中试一试。

②“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失明了。”

这是对兄妹俩的家庭环境的描写。

这是一个气氛非常和谐的家庭,哥哥在做鞋,姑娘在弹一架旧钢琴。这说明他们家的确很穷,这与前面介绍的兄妹两个人的对话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