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
- 格式:ppt
- 大小:2.61 MB
- 文档页数:45
【学习内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习目标】1、能说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2、通过剖析土壤的形成与气候、生物、地形、人类活动等地理要素的关系,学会从整体角度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3、学会分析、评价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及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预习案】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自然地理环境是圈、圈、圈、圈、圈、圈等自然地理环境圈层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组成的有机整体。
表现一: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表现二: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表现三: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一)成土母质与土壤1、成土母质是指岩石经过作用后形成的风化物。
它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基础和植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
2、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关系密切。
发育在颗粒较细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含和较多,含较少发育在颗粒较粗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粗,含较多,含和较少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含较多发育在洪积物和冲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特征3、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和。
基性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含量高酸性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含量高(二)气候与土壤1、直接影响:气候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不断进行的和交换,直接影响土壤的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与。
2、间接影响:气候通过影响岩石过程、地貌形态以及和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三)生物与土壤生物是土壤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土壤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
(四)地形与土壤地形主要通过对、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
1、海拔高度与土壤:在山区,由于温度、降水和湿度随着地势升高的垂直变化,形成不同的垂直带和带,导致土壤的和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变化。
2、坡度和坡向与土壤:坡度和坡向可改变条件和状况,从而影响土壤的(五)人类活动与土壤人类生产活动主要通过改变作用于土壤形成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的影响最为突出。
地理笔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地理环境五要素:气候、地形、河流、土壤、生物(气地水土生)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一个区域变化会影响另一个区域3.出题角度及答题方法(1)描述自然环境特征:直接罗列气、地、水、土、生的特征。
(2)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的关联性:分析各要素(气地水土生)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气候与植被分布四热: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二亚:亚热带季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三温: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一寒: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亚寒带针叶林补充1:行道树涂白主要作用:⚫①杀菌、防止病菌感染⚫②杀虫、防虫,减少下一年病虫害的发生概率⚫③起到一定美化作用⚫④防冻害、避免早春霜害⚫⑤会反光,方便行人夜间行路补充2:树木与生长环境分析(1)不长树⚫大风⚫冻土⚫沼泽⚫盐碱化(2)树长得畸形⚫大风⚫低温⚫光照不足⚫水分不足2.非地带性(特殊)植被分布印度半岛热带草原(地形阻挡水汽)五个热雨(几中奥巴马)东非高原热草南美巴塔哥尼亚温带荒漠南美西部热沙延伸到赤道(寒流)3.水平地域分异规律(1)纬度地带分异(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热量为主(太阳辐射)(2)经度地带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水分(海陆位置)4.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a)垂直地带性的分异规律类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b)山麓基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c)气温和降水的垂直变化: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阴风坡的降水是“少-多-少”(即山腰降水量多)附图: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重要)5.山地垂直带谱其影响因素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数量多少的因素(1)纬度:若海拔相当,纬度越低,山地垂直带谱越多;纬度越高,山地垂直带谱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