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技术说明及要求
- 格式:docx
- 大小:11.97 KB
- 文档页数:3
软件技术概要设计范文-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软件技术概要设计涵盖了软件项目的总体设计方案,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设计软件技术概要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软件的功能需求,技术实现方案,系统架构设计等方面,以确保软件项目能够顺利地实施和开发。
软件技术概要设计范文应包含以下内容:1. 背景介绍:介绍软件项目的背景和目的,包括软件的功能需求和用户需求等。
2. 技术架构设计:描述软件系统的技术架构,包括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模块划分,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等。
3. 数据模型设计:设计软件系统的数据模型,包括数据库设计,数据存储结构设计等。
4. 界面设计:设计软件系统的用户界面,包括界面布局,交互设计,用户操作流程等。
5. 功能设计:描述软件系统的功能设计,包括具体的功能模块设计,功能实现方案等。
6. 性能设计:设计软件系统的性能优化方案,包括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响应速度等。
7. 安全设计:设计软件系统的安全性方案,包括用户权限管理,数据保护等。
8. 测试计划:描述软件系统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的范围,测试方法,测试环境等。
软件技术概要设计范文应当详细完整地描述软件项目的总体设计方案,涵盖软件开发的方方面面,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文件之一。
在设计软件技术概要时,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确保软件系统能够按照计划顺利地开发和实施。
示例2:软件技术概要设计是指在软件项目立项后,需要进行的第一个阶段工作,其目的是为了在项目开始之初就确定整个软件产品的设计方向、目标和内容,为后续的具体设计和开发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
在软件技术概要设计阶段,需要对软件产品进行整体的概要设计,包括项目的总体架构、模块划分、技术选型等内容。
在进行软件技术概要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项目概述:对项目的背景、目标、需求等进行概括性描述,明确项目的范围和目标。
2. 系统架构设计:确定软件产品的总体架构,包括系统的组成部分、模块划分、模块之间的关系等内容。
圆管涵设计说明一、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3、《公路用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6、《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D65-04-2007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二、技术指标1.孔径:0.3m、0.8m、1.Om>1.5m;2.汽车荷载等级:公路一H级:3.设计安全等级:三级;4.环境类别:I类;三、主要材料1、圆管涵主要材料2、原材料原材料应有供应商提供的出厂检验合格证明书,并应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规定的检验项目、批次规定,严格实施进场检验。
1)混凝土水泥:应采用品质稳定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碱含量不宜大于0.60%,熟料中C3A含量不应大于&0%。
其余技术要求尚应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的规定,不应使用其它品种水泥。
细骨料:应采用硬质洁净的天然中粗河砂,也可使用经专门机组生产、并经试验确认的机制砂,其细度模数宜为2.6~3.2,含泥量不应大于2.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高性能混凝土),其余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的规定。
粗骨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的碎石或卵石,空隙率宜小于40%,压碎指标宜小于20%,粗骨料母岩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设计强度之比应不小于1.5,含泥量不应大于1.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针片状含量宜小于10%;粒径宜为5mm~20mm,连续级配,最大粒径不应超过25mm,且不应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3/4;其余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的规定。
选用的骨料应在施工前进行碱活性试验,应优先采用非活性骨料;不应使用碱-碳酸盐反应活性骨料和膨胀率大于0.20舟的碱-硅酸反应活性骨料;当所采用骨料的碱-硅酸反应膨胀率在0.10%~0.20%时,混凝土中的总碱含量不宜大于3.0kg∕m3,且应经碱-骨料反应抑制措施有效性试验验证合格。
设备设计技术方案模板范文-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设备设计技术方案模板范文一、项目背景这一部分介绍设备设计项目的背景信息,包括项目目标、项目需求、项目限制条件等。
二、项目目标在此部分明确阐述设备设计项目的主要目标,包括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
三、项目需求在此部分列举并详细描述设备设计项目的具体需求,包括设备功能要求、性能指标、技术要求等。
四、设备设计方案a. 设备整体布局:介绍设备的整体布局,包括设备的组成部分、主要结构、模块划分等,给出设计方案的草图或示意图。
b. 设备工作原理:详细描述设备的工作原理,包括原理图、流程图等,清晰展示设备的各个环节。
c. 设备选择与配置:介绍设备的选择与配置方法,包括选用的设备品牌、型号及参数,以及设备的配置方案。
d. 控制系统设计:详细描述设备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包括控制模式、控制算法、控制器的选型等。
e. 安全与可靠性设计:阐述设备的安全与可靠性设计方案,包括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设备的故障诊断与报警系统等。
f. 设备生产与维护方案:介绍设备的生产与维护方案,包括生产线布置、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备品备件选配等。
五、技术实施方案在此部分详细描述设备设计方案的技术实施方案,包括具体的实施步骤、实施方法、实施时间计划等。
六、项目进度计划根据设备设计方案的实施方案,制定项目进度计划,明确各个阶段的时间节点、关键任务及完成时间。
七、项目成本与效益评估在此部分对设备设计项目的成本和效益进行评估,包括投资成本、运营成本和预期效益等。
八、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对设备设计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降低风险造成的影响。
九、结论总结设备设计技术方案,再次强调项目目标和需求,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以上是设备设计技术方案模板范文,可以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进行修改和补充。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说明及技术要求一、设计依据1、GB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GB50263-97《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3、GB50166-9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4、GA400-2002《气体灭火系统及零部件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5、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6、****应急设备有限公司产品样本。
二、设计内容对**********机房工程按照消防规范要求进行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进行设计。
三、系统具备的基本功能1、保护区域内具有独立的火灾自动探测、报警及气体灭火功能;2、灭火系统具有自动、手动两种启动方式;3、在自动方式下,系统在感烟探测器和感温探测器复合动作的情况下,自动释放七氟丙烷气体灭火剂,在开始释放气体前,关闭非消防电源、空调系统,系统具有0-30s延时功能并同时在保护区内外可发出声光报警,以通知人员疏散撤离。
4、在手动启动方式下,人员可到保护区外,利用紧急启停按钮启动七氟丙烷气体灭会系统,气体释放前同样具有延时声光报警功能,气体释放后气指示灯发出警示提醒人员防护区内气体灭火剂喷放人员勿入。
四、设计条件1、防护区未独立封闭区间,环境温度200C,相对湿度≤95%,不结露;防护区内吊顶上、地板下为同一个防护区,与其他区域为完全隔离的防火分隔;2、防护区的围护结构允许承受压强大于1200Pa,耐火极限大于0.5h;3、防护区的门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防火门,琪耐火极限大于0.5h,承受压强大于1200Pa;门上安装弹性自动闭门器;4、防护区的窗为开开启的防火窗,其耐火极限大于0.5h,承受压强大于1200Pa;5、防护区内的照明为市电正常照明和UPS应急照明;6、防护区出口处安装“安全出口”标识,其标识符合消防规范要求;五、设计参数本设计为无管网单元独立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十层保密屏蔽机房为一个独立的防火区,十四层屏蔽机房、内网机房。
按照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的技术条件及要求,采用图纸中规定的技术规格和国家及行业的现行施工、技术规范、验收标准。
第九章施工组织设计要点或施工方案第一部分编制说明一、设计文件等相关文件。
二、国家、广东省、广州市有关施工验收规范、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等要求。
三、指导方针:1.确保施工工期,满足业主要求。
按本工程规定的总工期,编制出完善的施工进度控制计划,力争提前完成工程任务。
2.发挥技术优势,优化管理水平安排经验丰富的优秀管理人员和高素质的工人参加本项目施工,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优化施工管理,充分发挥施工单位在管理和技术方面的优势。
第二部分工程概况说明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2.招标人:3.工程地点:4.工程规模:5.结构形式:6.工程投资:二、承包范围及工程量本施工组织设计所涉施工范围详见设计文件、工程量清单。
三、气候特征广州市地处亚热带,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大部分时间光照充足,雨量大,雨季长,台风和强热带风暴频繁,每年四至九月为雨季,夏秋季有台风袭击。
根据这一地区特征,在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除要做好与气象台的联系工作,提前采取措施外,做好雨季防雷及炎热季节施工措施,对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意义重大。
四、现场施工条件1.施工场地已具备施工条件。
2.施工用水、电能满足施工要求。
第三部分施工布署与领导机构一、施工管理组织架构为更好完成该工程的施工任务,应从施工方案、人员设置、机械配备、材料供应和工程服务等方面全力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调配。
同时在施工中,将从招标人的整体利益出发,积极与质量监督部门配合,协调好内外关系及地盘管理,通过有效地对工序、材料、人员进行控制,不仅保证工程质量,而且保证安全文明施工得到有效保障。
通过有效的环保措施,使声、光、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创建安全文明施工的模范工地。
1.项目经理部的组成以中标后工程的实际情况为准。
2.各人员职能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经理部的行政领导工作,并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计划、生产进度、质量安全、经济效益全面负责,分管施工部、行政部和质安部。
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基础泵盖设计说明书一、设计要求本泵盖设计说明书旨在详细说明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基础泵盖的设计要求。
泵盖是泵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封闭泵的内部空间,保护泵的内部机构和部件。
根据设计任务,本泵盖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 尺寸要求:泵盖的尺寸应与泵体相匹配,与其他部件配合紧密,确保泵的正常运行。
2. 强度要求:泵盖应具备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以抵御内部流体的压力和外界的负荷。
在设计时需考虑泵盖受力情况,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或破损。
3. 密封要求:泵盖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以确保泵体内部流体不会发生泄漏或渗漏。
密封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材料选择、接触面的加工精度及密封垫的使用等因素。
4. 装配要求:泵盖的设计应考虑到后续的装配过程,确保泵盖能与泵体和其他部件方便、准确地进行组装,并满足装配的要求。
二、设计过程1. 设计思路本次泵盖的设计以功能为导向,根据泵的性能和工作条件,结合材料和加工工艺的实际情况,制定设计方案,确保设计的泵盖满足要求。
2. 材料选择泵盖通常选用与泵体相同或相似的材料,以确保二者的配合性和协同工作性。
常见的材料有铸铁、钢、不锈钢等,需根据具体的工作环境、压力和温度等因素进行选择。
3. 结构设计根据泵的工作原理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泵盖结构。
泵盖通常包括盖板、法兰、密封圈等部分,其结构设计应考虑到装配、维修和密封性能的要求。
4. 强度计算为确保泵盖的强度满足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强度计算。
首先确定泵盖受力情况,然后根据材料力学性能和结构设计,进行强度校核,确保泵盖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发生破损或变形。
5. 密封设计泵盖的密封设计直接影响着泵体的使用效果。
根据密封性能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密封结构,根据材料和加工精度的特点,进行密封面的设计和加工。
6. 装配设计在泵盖设计过程中,考虑到装配的方便性和准确性。
设计时考虑到泵盖与泵体的配合要求,确定合适的装配工艺和装配顺序。
同时,为了方便后续的维修和更换,可以设计拆卸螺栓或其他拆卸结构。
08 轮胎智能拧紧工作站设计说明及技术要求一、标的内容本次项目为设计、制造、运输、安装、调试及售后一揽子交钥匙工程;乙方应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整个工程,适应并满足工艺、生产、物流等需求,确保甲方设备如期投入生产。
1项目建设主要内容二、技术和质量要求1 功能描述及基本要求:轮胎四个螺栓由人工预拧到车辆的制动盘上,机器人自动拧紧并识别4个轮胎轮毂是否一致,是否与车型配置轮毂型号一致,如不一致则设备报警,作业时间满足节拍要求。
左右各配置一台显示器,显示拧紧机的拧紧状态和参数,系统具备轮胎轮毂配置防错识别、自动拧紧螺栓、判定力矩和力矩上传追溯的功能,系统与拧紧机服务器联网。
2 产品参数3 工艺流程3.1 轮胎预拧后车身进入工位停止,滑板定位机构对滑板进行夹紧定位;3.2 机器人上的视觉定位系统测量前轮毂位置尺寸,并引导机器人对前轮胎螺栓进行拧紧作业,前轮胎拧紧后,执行后轮胎视觉定位和螺栓拧紧作业;3.3 另一侧的机器人系统进行同样的前后两个轮胎的拧紧作业,所有4个主胎作业完成且机器人回到预定位置后,滑板定位机构松开夹紧,允许主线放车;4 设备主要构成4.1 机器人系统4.1.1 推荐选择甲方年框合同内机器人品牌及型号。
4.1.2 机器人载荷需满足视觉系统重量及拧紧机重量要求。
(包含机器人自身重量,视觉系统重量,机械人选型需富余轮胎最大重量和轮胎夹具重量,预留后续设备升级),根据实际需要预留30%负载余量。
4.1.3 机器人臂展选型要求:每侧机器人分别负责车辆一侧前后轮胎的检测及拧紧,预留机器人轨迹能覆盖车辆前后轮胎/轮胎取件位/螺栓自动供给位、检测位。
4.1.4 智能拧紧工作站包括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控制柜、管线包、拧紧机、视觉引导等。
4.1.5 满足GB/T 38244-2019机器人安全总则要求。
4.1.6 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达到±0.2mm,保证机器人精确完成轮胎自动拧紧任务。
4.1.7 机器人本体具备IP65以上防护等级,控制柜具备IP54以上防护等级。
1 基本资料1.1 工程规模及建筑物级别大坝为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最大坝高64.8m,坝长337m,为3级建筑物,工程区处在Ⅶ度地震区。
坝顶宽度为8m,上游坝坡1:2.25,下游坝坡1:2.0,坝壳填筑以砂砾料为主。
河床坝基宽124m,河床覆盖层采用槽孔砼防渗墙防渗。
砼防渗墙厚度为1.0m,槽孔砼防渗墙下基岩设1排帷幕灌浆,先浇防渗墙,后进行灌浆,与两岸及坝肩防渗帷幕一起形成完整的防渗体系。
河床覆盖层清除表面松散层,碾压密实后作为坝壳基础。
坝肩沥青混凝土心墙基座基础挖至较坚硬、较完整岩石上,即弱风化上限,坝基进行灌浆防渗处理。
1.2 工程地质左坝肩基岩裸露,以英安岩为主,在1446m高程以上,有少量凝灰岩,厚度约10~20m,岩层产状为300°~310°SW∠20°~40°,岩层走向与坝轴线基本平行,心墙基础距凝灰岩与英安岩界限约4m。
岩体透水率q=10Lu线一般在基岩面以下28.6m~60m,q=5Lu在基岩面以下43m~70m。
基岩裂隙水对混凝土具有重碳酸盐型弱~中等腐蚀性。
al砂卵砾石。
河床覆盖层最大厚度约60.2m。
河床覆盖层下q=10Lu一河床岩性主要为Q4般在基岩面以下13m左右, q=5Lu约为30m。
右岸岸坡基岩裸露,岩性主要为凝灰岩,产状为300°~320°SW∠15°~25°。
岩层倾向下游略偏岸里,岸坡发育陡倾角的节理裂隙。
岩体透水率q=10Lu一般位于基岩顶面以下33m~61m,q=5Lu约为48m~69m。
基岩裂隙水对混凝土具有硫酸盐型强腐蚀性。
2 设计说明2.1 灌浆布置2.1.1固结灌浆在建基面进行固结灌浆的目的是降低或消除爆破影响、提高表层基岩的整体性和提高帷幕灌浆的效果。
固结灌浆孔布置在两岸左右岸坡心墙基础范围内,共2排,位于心墙轴线两侧,排距为3.0m,孔距为3.0m,梅花形布置。
施工与验收结构应按照设计文件施工。
施工过程应采取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1、地基基础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应采用经质量检验合格的材料、构件和设备,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需要制定施工方案,并进行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和工程监测。
工程监测应确保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靠性。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应采取措施控制振动、噪声、扬尘、废水、废弃物以及有毒有害物质对工程场地、周边环境和人身健康的危害。
当地下水位变化对建设工程及周边环境安全产生不利影响时,应采取安全、有效的处置措施。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应采取保证工程安全、人身安全、周边环境安全与劳动防护、绿色施工的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遇有文物、化石、古迹遗址或遇到可能危及安全的危险源等,应立即停止施工和采取保护措施,并报有关部门处理。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应根据设计要求或工程施工安全的需要,对涉及施工安全、周边环境安全,以及可能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对象或被保护对象进行工程监测。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施工中使用的材料、构件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材料、构件以及试块、试件等应有检验报告;2)各施工工序应进行质量自检,施工工序之间应进行交接质量检验;3)质量验收应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进行验收,并形成检查或验收文件。
基坑工程施工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分析工程现场的工程水文地质条件、邻近地下管线、周围建(构)筑物及地下障碍物等情况。
对邻近的地下管线及建(构)筑物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建筑地基、基础、基坑及边坡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控制地下水、地表水和潮汛的影响。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冬、雨季施工应采取防冻、排水措施。
严禁在基坑(槽)及建(构)筑物周边影响范围内堆放土方。
2、天然地基与处理地基地基施工前,应编制地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地基工程施工方案,其内容应包括:地基施工技术参数、地基施工工艺流程、地基施工方法、地基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应急预案、工程监测要求等。
投标报价说明书的技术要求与技术方案设计一、技术要求在提交投标报价说明书时,应准确描述相关技术要求,确保符合标书的要求。
以下是本次投标报价说明书的技术要求:1. 产品性能与规格要求按照标书的要求,准确列举产品的性能指标和规格要求。
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的尺寸、重量、颜色、材质等。
务必确保所列性能指标均符合标书的要求。
2. 技术流程与工艺详细介绍产品制造或工程实施的技术流程与工艺。
包括各个环节的操作步骤、所使用的设备和工具等。
确保技术流程与工艺的合理性,并满足标书的要求。
3. 质量控制要求描述产品或工程的质量控制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检测和测试方法、质量标准等。
确保按照标书的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并能提供相应的证明文件。
4. 安全与环保要求说明产品或工程的安全与环保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安全操作规范、环保措施等。
确保产品或工程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并能提供相应的证明文件。
5. 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提供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的具体内容和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培训、维修、故障排除等。
确保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二、技术方案设计在撰写技术方案设计时,应全面、详细地描述解决方案,并确保符合标书的要求。
以下是本次投标报价说明书的技术方案设计:1. 项目概述简要描述项目的背景、目的和范围,明确项目的需求和目标。
2. 方案设计详细描述解决方案的设计思路、方法和步骤。
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的整体架构、技术选择与应用、关键技术的实现等。
确保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并符合标书的要求。
3. 时间计划提供项目的时间计划表,明确项目的开展时间、关键节点和完成时间。
确保能够按时完成项目。
4. 人力资源描述项目所需的人力资源,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经理、技术人员等。
确保能够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支持项目的实施。
5. 风险控制详细分析项目的风险,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并说明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确保能够有效控制项目的风险。
6. 成本估算提供项目的成本估算,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设备成本等。
ae设计说明AE设计说明一、设计目的AE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创造一个视觉效果优美、动态生动的视频,通过使用各种特效和动画技术来增强视频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AE设计可以应用于广告宣传、电影制作、视频剪辑等多个领域,为产品或服务营销、教育宣传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支持。
二、设计流程1. 确定需求:在开始AE设计之前,需要明确客户或项目方对于视频的要求和期望,包括视频内容、风格、色彩等方面。
2. 制定计划:根据需求确定AE设计计划,包括时间安排、人员分配、资源获取等。
3. 创意构思:根据需求和计划进行创意构思,确定视觉风格和特效手法,并进行初步草图或脚本编写。
4. 视觉设计:根据创意构思进行视觉设计,在AE软件中创建场景和元素,并添加特效和动画效果。
5. 后期制作:在完成主要视觉效果后进行后期制作,包括音频处理、字幕添加等。
6. 导出与交付:将完成的视频导出为所需格式并交付给客户或项目方。
三、关键技术1. 图层:AE中的图层是制作动画的基础,可以添加各种元素和特效,并进行复杂的组合和控制。
2. 特效:AE中提供了众多的特效插件,包括光晕、模糊、色彩校正等,可以应用于视频中的各个元素和场景。
3. 动画:AE中可以通过关键帧技术实现各种动画效果,包括位移、旋转、缩放等,同时还支持路径动画和形状动画等高级技术。
4. 插件:AE中有大量的插件可供选择,包括第三方插件和Adobe官方插件,可以增强AE软件的功能和扩展其应用范围。
四、设计注意事项1. 视频长度:根据需求确定视频长度,一般不宜过长或过短。
2. 视觉风格:根据需求确定视觉风格,并保持一致性。
3. 色彩搭配: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色彩搭配,保证视觉效果舒适且易于理解。
4. 版权问题:在使用音乐、图片等素材时需要注意版权问题,并尽可能使用合法授权的素材。
5. 导出设置:在导出视频时需要根据需求设置正确的格式和参数,保证视频质量和适用性。
五、设计案例以下是一个AE设计案例:客户:某电商公司需求:制作一段30秒的广告宣传视频,强调产品的优势和特点,并增强品牌形象。
设计技术说明及要求一、工程概况:1、拟建地点:本项目位于长沙XX路以南、XX以西、XX路以北;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2、建设规模及内容:1.项目建筑占地面积约52399㎡;2.本项目主要是建设为30层以上的住宅楼,少量公寓楼、幼儿园及商业含社区办公用房、物业管理用房;总建筑面积约22万㎡其中地下建筑面积约6万㎡;3、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估算为亿元;二、项目特点:本项目西边主要是为XX有限公司定向开发的住宅小区,目的是为了解决其企业职工居住要求;项目中商业部分、幼儿园为XX有限公司自留,初步规划建设酒店式公寓、住宅、幼儿园和商业;作为定向开发的住宅小区,由于其购买价偏低,故我司在满足其要求的情况下,需尽可能节约成本,设计中需考虑到这一点;三、设计要求补充地块东边的规划要求1、适用于工程的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工程所在地的地方性标准,以及相应的规范、规程等;2、工程设计文件深度规定:符合建质函2016247号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规定;3、工程的合理使用寿命年限:符合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4、工程设计的特殊标准或要求:建筑含钢量低于平均值,正负零以上约38kg/m2 , 地下室非人防约150kg/m2 ,人防约190kg/m2 ;5、规划要求:1住宅套数约1280套,住宅总建筑面积约万㎡,公寓面积约万㎡;2沿市政路可考虑设置商业;3为更好体现住宅小区品质、居住环境状况,小区内人车分流,商业、住宅可独立运营,互不干扰;4小区内绿化水平较高,体现人性化设计;5需配备社区办公用房、物业管理用房、幼儿园等设施以满足小区正常运行需要;6经济技术指标:经济技术指标用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52399㎡折合约60亩,净用地面积39793㎡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40%,停车位按规划要求限高100米7户型要求:a.建筑面积及户型比例要求:户型面积数量户型占比一室一厅一厨一卫 50平米以下约66户约5%二室二厅一厨一卫约65平米约250户约19%二室二厅一厨一卫约90平米约260户约20%三室二厅一厨一卫约100平米约130户约10%三室二厅一厨二卫约130平米约450户约35%四室二厅一厨二卫约140平米约130户约10%b.住宅均为塔楼、按南北向布置,南向布置主要用房,北向布置次要用房;c.合理组织户内交通:最大可能减少交通面积,尽可能不设置室内走廊;动静、干湿分区合理;d.客厅、餐厅设置阳台,提高居住品质;6、其他要求:技术指标应列出各种户型比例,方便审查;7、设计团队要求:1主创团队具备良好的设计创意与服务能力,熟悉长沙区域商业环境能较好将业主和管理公司对市场的理解融入到项目设计中;2主创团队需对住宅、公寓、施工技术、产品经济具有高度认识和理解;要求能很好的与业主方、监理方、工程施工方、XX有限公司等协同配合;四、设计范围与周期1、设计范围:本项目的招标范围是完成本项目的规划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具体包括约22万㎡建筑面积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专项设计含玻璃幕墙、干挂石材、基坑支护等、道路设计、园林设计、安装设计给排水设计、强弱电设计含监控、门禁、空调设计等、消防设计、人防设计、节能设计、防雷设计、建筑周边道路绿化环境配套设计、亮化设计等及项目施工现场指导、配合和服务直至工程竣工验收等全部工作;即不含没有设计资质的燃气设计等未约定的设计内容外,其他所有需进行设计的设计工作;2、工作内容:负责本项目的规划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以及施工配合服务等与本项目相关的所需设计工作;3、设计总周期:70日历天,具体为:开标后20天完成规划方案优化设计;方案含总图指标通过后20天内完成初步图设计;初步设计通过后30天内完成施工图设计;分步设计与总设计周期不一致的,以总设计周期为准;。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初步设计说明及技术措施:1.工程概况该项目酒店主体总面积:45035.79m2,客房总计236间/套,酒店南水面客房总面积(6套);酒店总面积:47015.79m2,总建筑高度为46.9米,属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这其中的面积不准确,以最终的施工图为准)2.设计依据:《旅馆建筑设计规范GJ62—90》《商店建筑设计规范GJ48—88》《饮食建筑设计规范GJ64—89》《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 GJ31—2003》《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城市区域噪声标准GB3096-93》《民用建筑隔声设计标准》GBJ118-88》《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9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14-036-2006》青岛市民用建筑节能条例3.设计范围3.1本工程初步设计包括以下内容:1. 冷热源2. 空调、采暖、通风3. 防排烟及通风系统4. 热能动力5. 自动控制要求3.2 需与有关单位协作设计的内容:1. 空调采暖通风的自动控制系统需与自控设备制造厂家配合,结合电气专业图纸,由专业公司另行设计,本设计只提出自控要求。
2. 厨房内通风系统需与厨房设备制造厂家配合,由专业公司另行设计,本设计只预留条件。
补风采用的空调新风机组已设计,但必须由厨房设计专业公司确认后方可施工。
3. 燃气系统由甲方委托专业的燃气设计公司设计。
4. 柴油发电机工作时的排风及送风由柴油发电机专业厂家设计施工,柴油发电机工作时的排烟要进过处理,必须达到排放标准方可排放。
本设计只预留排风及进风井道,并作柴油发电机房平时的排风。
4.设计参数及设计标准4.1 室外设计参数(参考地区:南京)4.2 室内设计参数(按五星级酒店标准)注:中餐厨房换气次数为60次/h;西餐厨房换气次数为50次/h。
设计单位技术要求要求设计单位在项目规划和设计过程中,需满足以下技术要求:1. 专业背景:设计单位应具备相关项目领域的专业背景和经验,以确保能够提供专业和高质量的设计方案。
专业背景:设计单位应具备相关项目领域的专业背景和经验,以确保能够提供专业和高质量的设计方案。
2. 合规性:设计单位应熟悉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确保设计方案符合相关要求,并能通过审查和审核程序。
合规性:设计单位应熟悉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确保设计方案符合相关要求,并能通过审查和审核程序。
3. 创造力和创新性:设计单位应具备创造力和创新性,在设计方案中提供新颖、实用和具有竞争优势的解决方案。
创造力和创新性:设计单位应具备创造力和创新性,在设计方案中提供新颖、实用和具有竞争优势的解决方案。
4. 技术能力:设计单位应具备先进的技术能力,包括但不限于CAD、BIM和其他设计软件的应用能力,以及对工程设备和材料的了解。
技术能力:设计单位应具备先进的技术能力,包括但不限于CAD、BIM和其他设计软件的应用能力,以及对工程设备和材料的了解。
5. 沟通和协作:设计单位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与项目团队、建设单位和其他相关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确保设计方案得到及时反馈和调整。
沟通和协作:设计单位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与项目团队、建设单位和其他相关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确保设计方案得到及时反馈和调整。
6. 可持续发展:设计单位应重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性,提供符合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要求的设计方案。
可持续发展:设计单位应重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性,提供符合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要求的设计方案。
7. 项目管理:设计单位应具备良好的项目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设计过程,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地完成。
项目管理:设计单位应具备良好的项目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设计过程,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地完成。
以上是对设计单位技术要求的基本要求,设计单位应根据具体项目的情况,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针对项目特点和要求进行具体技术要求的制定。
设计技术说明及要求
—、工程概况:
1、拟建地点:本项目位于长沙XX路以南、XX以西、XX路以北。
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2、建设规模及内容:
1. 项目建筑占地面积约52399 m2o
2. 本项目主要是建设为30层以上的住宅楼,少量公寓楼、幼儿园及商业(含社区办公用
房、物业管理用房)。
总建筑面积约22万m (其中地下建筑面积约6万m)。
3. 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估算为8.8亿元。
二、项目特点:
本项目西边主要是为XX有限公司定向开发的住宅小区,目的是为了解决其企业职工居
住要求。
项目中商业部分、幼儿园为XX有限公司自留,初步规划建设酒店式公寓、住宅、幼儿
园和商业。
作为定向开发的住宅小区,由于其购买价偏低,故我司在满足其要求的情况下,需尽可能节约成本,设计中需考虑到这一点。
三、设计要求[补充地块东边的规划要求]
1、适用于工程的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工程所在地的地方性标准,以及相应的规范、规程等。
2、工程设计文件深度规定:符合建质函[2016]247 号《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规定。
3、工程的合理使用寿命年限:符合《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4、工程设计的特殊标准或要求:建筑含钢量低于平均值,正负零以上约38kg/m2 ,地
下室非人防约150kg/m2 ,人防约190kg/m2。
5、规划要求:
⑴住宅套数约1280套,住宅总建筑面积约12.5万m ,公寓面积约1.9万m。
沿市政路可考虑设置商业。
为更好体现住宅小区品质、居住环境状况,小区内人车分流,商业、住宅可独立运
小区内绿化水平较高,体现人性化设计。
需配备社区办公用房、物业管理用房、幼儿园等设施以满足小区正常运行需要。
(6)经济技术指标:
经济技术指标
用地面积
项目总用地面积 容积率 < 4.0
建筑密度 < 0.28
绿地率 》40% 停车位按规划要求
限高 100米
(7)户型要求:
a. 建筑面积及户型比例要求:
户型 面积 数量
户型占比 约66户约5% 约250户 约19% 约260户 约20% 约130户 约10% 约450户 约35% 约130户 约10% b. 住宅均为塔楼、按南北向布置,南向布置主要用
房,北向布置次要用房。
c. 合理组织户内交通:最大可能减少交通面积,尽可能不设置室内走廊;动静、干湿分 区合理。
d. 客厅、餐厅设置阳台,提高居住品质。
6、 其他要求:技术指标应列出各种户型比例,方便审查。
7、 设计团队要求:
(1)主创团队具备良好的设计创意与服务能力,熟悉长沙区域商业环境能较好将业主和
管理公司对市场的理解融入到项目设计中。
⑵ ⑶ 营,互不干扰。
⑷
⑸ (折合约60亩),净用地面积39793加
52399 m ; 室 厅一厨 卫
50平米以下 二室二
「厅一厨 卫 约65平米 二室二
「厅一厨 卫 约90平米 三室- 「厅一厨 卫
约100平米 三室- 厅一厨二卫
约130平米 四室
二 厅一厨二卫
约140平米
(2)主创团队需对住宅、公寓、施工技术、产品经济具有高度认识和理解。
要求能很好
的与业主方、监理方、工程施工方、XX有限公司等协同配合。
四、设计范围与周期
1、设计范围:本项目的招标范围是完成本项目的规划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
计,具体包括约22万卅建筑面积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专项设计(含玻璃幕墙、干挂石
材、基坑支护等)、道路设计、园林设计、安装设计(给排水设计、强弱电设计【含监控、
门禁】、空调设计等)、消防设计、人防设计、节能设计、防雷设计、建筑周边道路绿化环境配套设计、亮化设计等及项目施工现场指导、配合和服务直至工程竣工验收等全部工作。
即不含没有设计资质的燃气设计等未约定的设计内容外,其他所有需进行设计的设计工作。
2、工作内容:负责本项目的规划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以及施工配合服务
等与本项目相关的所需设计工作。
3、设计总周期:70日历天,具体为:
开标后20天完成规划方案优化设计;方案(含总图指标)通过后20天内完成初步图设
计;初步设计通过后30天内完成施工图设计。
分步设计与总设计周期不一致的,以总设计周期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