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女孩刘亦婷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5
《哈佛女孩刘亦婷》读后感《哈佛女孩刘亦婷》读后感1《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让我受益匪浅,从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这个打着素质教育旗号的“哈佛女孩”并非真正意义上按照素质教育的培养思路进行培养的,她依然是“家庭应试教育”思路培养出来的典型,从某种程度上看,“刘亦婷培养模式”可以说是反素质教育的。
她被几所大学同时录取,然而她并不开心,因为他的目标是哈佛,那个拥有最高学府之称的地方。
可能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投向羡慕的眼光,她在众人眼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好学生’,是呀!她妈妈从小对她的教育,告诉她任何事情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学会独立和有信息,做事要具有一个自己的‘理想’而非盲目的追求。
书中有一件事讲诉了一个个小故事和她慢慢长大成人的点点滴滴,记得有一次她去参加美国的交流计划,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去,因为要经过面试,笔试等等,和他在一起的同学个个都很优秀,她也充分的准备着,然而就在她要睡觉前跟父母的谈话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从而从为了那个幸运的家伙。
从这一个一个的故事,我也明白了我们现在虽然还小,但是我们应该学会独立,学会凡是要学会用自己的双手完成,做任何事情都要具有一个明确的‘思想’,不能盲目的跟风,自己只是在跟着别人一起在看热闹,俗话说得好:‘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确定每一件事情的的意义,做一个完全独立而优秀的孩子。
《哈佛女孩刘亦婷》读后感2今年的寒假,我看了一本书,书名是《哈佛女孩刘亦婷》。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觉得它是我迄今为止读过的最有价值的一本书,也是最值得我们同学们阅读的书。
这本书讲述了刘亦婷的妈妈——刘卫华,从小到大教育亦婷的方式和经验。
你们想听听里面的故事吗?我讲给你们听吧!主人公刘亦婷是一位18岁的成都女孩,她同时被美国4所名牌大学录取,并获得全额奖学金,书中主要讲述了亦婷父母是如何培养亦婷的过程和方法。
正因为亦婷的母亲独特的教育方式,以及对亦婷无微不至的关心,才使亦婷如此卓越。
“哈佛女孩”刘亦婷现在的生活怎么样?收入超过99%的清华北大生(当年的:神书“)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要和大家聊一聊哈佛女孩刘亦婷。
为什么要聊刘亦婷?是因为刘亦婷的经历很有意思,她经历了:神化-神话破灭-反向神化这么一个过程。
最开始因为《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本书,社会舆论有意无意把刘亦婷神化了,认为刘亦婷简直是当时国内高中生的典范,许多学生家长把《哈佛女孩刘亦婷》里的一些桥段当做了培养自家孩子的方法,比如说“捏冰”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总而言之,认为自己只要把自家小孩按照刘亦婷这么培养,将来也能读哈佛。
这是神化阶段。
后来随着国家进一步开放,随着去美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读哈佛的人也越来越多,大家这才发现原来刘亦婷能去哈佛读书并没有那么了不起,虽然说得上优秀,但是要说顶尖人才也说不上。
更因为刘亦婷后来的工作经历曝光,尤其是后来她以哈佛毕业生身份报考哈佛商学院被拒,这才让许多国人恍然发现原来刘亦婷远没有国内媒体吹嘘的那么优秀。
这是神话破灭阶段。
其实兰台是乐意见到刘亦婷神话破灭的,毕竟当年就是吹得泡泡。
(右一为刘亦婷)但是,目前又开始反向神化了,这在兰台看来就过了。
什么叫反向神化?就是编造了一些刘亦婷在美国过得很落魄的段子,把刘亦婷从“无所不能”又贬低成“啥也不能”。
这在兰台看来就是反向神化了。
兰台觉得这是真没必要。
为了“正本清源”,兰台特意在外网查了查刘亦婷这些年的经历,给我的总体感觉是刘亦婷确实没有达到当年国内舆论希望她达到的高度,但是她目前的生活,她的工作经历也都超过国内99%的名牌大学生,是的,我指的就是清华北大。
首先说说刘亦婷的经历。
刘亦婷从哈佛毕业后,先后在波士顿咨询以及百事可乐总部任职,都做到了中层管理者的职务。
百事可乐大家都知道了,这里兰台给大家介绍一下波士顿咨询(BCG),波士顿咨询对于去美国留学的商科生以及文科生来说是非常理想的去处之一。
而波士顿咨询在国内也有分支机构,据说只招收清华、北大、复旦、上交的毕业生。
哈佛女孩刘亦婷读后感《哈佛女孩刘亦婷》是一本描写刘亦婷成长故事的书籍,她在书中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和生活感悟。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生活和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刘亦婷是一个非常努力和勤奋的女孩,她从小就对学习充满热情,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
在书中,她分享了自己在学术上的苦恼和挑战,以及如何克服困难,最终获得哈佛大学的录取。
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让我明白了只要有足够的毅力和努力,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书中,刘亦婷还分享了自己在哈佛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经历。
她在这里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也遇到了许多挑战和困难。
但是,她从不放弃,始终坚持自己的目标和信念,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和丰富的人生经验。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成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坚持,才能够取得。
除此之外,刘亦婷还在书中分享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体会。
她认为,生活就像一场马拉松,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奔跑,才能够到达终点。
她还强调了自律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掌握好自己的节奏和规划,才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这让我深受启发,让我明白了只有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
总的来说,读完《哈佛女孩刘亦婷》,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她的故事,我明白了只要有足够的毅力和努力,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成功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坚持,才能够取得。
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自律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明白了只有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
希望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学习,我也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更丰富的人生经验。
《哈佛女孩刘亦婷》
本文是关于高中作文的《哈佛女孩刘亦婷》,感谢您的阅读!
这是一篇刘亦婷父母写给读者的书 , 内容则分为幼儿园阶段,小学阶段,初中阶段... 一行大字更吸引了我的注意:美国四所名牌大学同时录取了她!
为什么会这么优秀?看完这400多页的书之后,我受益匪浅,也更加明确了一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刘亦婷不是为应付考试而学习,只是想要理解更多的知识!我敬佩她的是:小学时,就能写出很难让人相信是她写的日记!初中时,就能说一口流利的如说母语般的英语!高中时,高考前还能在400米跑步取得第一名!甚至还没高考就被四所大学同时录取!这不仅归功于她自己的努力,她母亲及其继父对她的教导也是功不可没的!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有关《哈佛女孩刘亦婷》读后感
今天,妈妈给我带来一本书——《哈佛女孩刘亦婷》,刚看到这本书,我就感受到了他的分量,心想“大姐姐刘亦婷是如何进入哈佛的呢?这不也是我心中的梦想么?”我就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
这本书讲的是刘亦婷的成长经历,以及如何申请到哈佛大学读书的.故事,中间,有刘亦婷父母的谆谆教导,更多的是刘亦婷自己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还有老师以及同学的帮助。
我的妈妈也读过这本书,妈妈告诉我说,我小的时候也和刘亦婷一样聪明,两岁时就能够背诵《三字经》,《唐诗三百首》,最有意思的是在我三岁时,妈妈给我读《童话故事》,中间有一个字漏掉了,我就睁开我的火眼金睛,立刻大声告诉妈妈;要不就是妈妈读着读着,停下了和爸爸说话,我就会又哭又闹。
另外,我的好奇心也特强,对外面的事情总是充满疑问,每当下雨,地上大大小小的水泡都会引起我的无限联想…。
正如发明家爱迪生说过的一句话“成功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我想,我会不会也像刘亦婷姐姐一样,能够考取哈佛大学呢?我应该学习刘亦婷姐姐的精神,做事有毅力,有耐心。
这一点,我还差的很远。
我想,刘亦婷姐姐考取哈佛大学,完全是用自己的辛苦换来的,哈佛大学就像金字塔的塔顶一样,放射着耀眼的金色光芒。
被哈佛大学录取的人是幸运的,也是极少数的,而刘亦婷能够一下被四所大学录取,这其中个人付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假如我也能够付出这么多的努力,是不是也能够成为第二个哈佛女生呢!。
高中作文范文:《哈佛女孩刘亦婷》(一)读完这本书,我惊讶得目瞪口呆,但最让我“惊”的还是刘亦婷那几近于“天方夜谭”的成绩。
书里记载着刘亦婷的学习方法与素质培养,把培养刘亦婷的方法,细节全部写了出来。
“受益匪浅”的感觉你从写完第一章就能感觉的到。
刘亦婷从小学四年级起就习惯于“把已去得的成绩归零”,一切都从零开始,这种精神是多么可贵啊!并且,在她16岁的时候还由于出*的成绩而得到了一个出国访美的机会呢!刘亦婷的成绩,是每个人看了都会感慨的,可感慨之余,有没有想过在自己的成绩以上再努力一下,再加把劲?刘亦婷说过:“我不在乎每一件事情的成与败,因为只要我努力了,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我都会笑的最美、笑得最好!”是啊,别人也许会超越他的成绩,但不一定超越她的心态、思想,如果单单超越成绩,不超越心态,那就不能算是真正的超越,但如果超越了她的心态,无论成绩如何,都已经超越了!(二)一位*女孩被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同时录取了!这是一位怎样的女孩?为什么会被四所名牌大学同时录取?当妈妈买回来这本书时,一种好奇促使我急切地捧着书读下去,刘亦婷的故事深深地吸引我。
刘亦婷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在一些方面还不如我呢!我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我所在的学校也是好的,还有一个非常好的老师。
而刘亦婷两岁时,父母又离异了,上的也是一个不安心教学的老师。
但是,她没有气馁,而是不断的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普通的刘亦婷又走过了一条不普通的路,为了培养心理承受力、她用跳绳、捏*、跑步、长距离游泳等方式,挺过难以忍受的“折磨”《哈佛女孩刘亦婷》读后感《哈佛女孩刘亦婷》读后感。
她在各项比赛中,也总是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各年级比赛中也总是名列前茅,但是她又总是把自己的成绩归于零,因为她心中还有更高的目标。
她也有像许多小朋友一样的缺点,如:“爱掉字,抄错字”的毛病,但是她能正视错误,改正错误,将“粗心”变为“细心”;她学习的条件并不优越,但她喜爱学习,渴望学习;愿意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汗水。
《哈佛女孩刘亦婷》读后感在寒假里,我偶然翻到了《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本书,封面上是灿烂的刘亦婷,那阳光般的笑容吸引了我,促使我打开这本书。
仔细阅读后,我深受震撼。
刘亦婷的刻苦学习精神和她父母持之以恒的系统教育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让我感叹,要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孩子,父母不仅需要良好的素质,还要对生活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力,才能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及时给予全方位的指导和训练。
《哈佛女孩刘亦婷——素质培养纪实》讲述了成都的一位18岁女孩刘亦婷被美国四所名牌大学同时录取,并获得全额奖学金的故事。
这本书由刘亦婷的父母刘卫华和张欣武撰写,详细描述了他们如何培养出了一位备受哈佛大学推崇的优秀学生。
作为成都某杂志社的职员,刘亦婷的父母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女儿身上,并进行了精心的培养。
这本书为读者提供了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展示了如何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和提高素质。
书中提到了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刘亦婷的父母采用了不同的方法。
在小学阶段,作者认为老师的态度和评价对孩子的学习兴趣影响最大。
来自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可以极大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而来自老师的冷漠和打击则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父母应该每天和孩子谈论学校的事情,及时发现问题,尤其是那些可能伤害到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问题,给予孩子及时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重新振作起来。
那些得不到老师鼓励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支持和鼓励。
在激发学习斗志方面,书中提到了对处于不同境地的孩子要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
对于处于劣势的孩子,最有效的激励是给予他们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我能行”的感觉,从而增强自信心和勇气。
而对于处于优势地位的孩子,则需要通过设置更高的挑战来防止他们自满,激发他们持续努力的热情和渴望。
书中还提到了周弘先生的《赏识你的孩子》,这是一本教育孩子的良某。
周弘先生成功地让一个先天耳聋的女儿学会说话,并将她培养成了一位留美博士生。
他的秘诀在于,用对待婴儿学步学说话的耐心和信心来对待学习落后的孩子,将“你不行”转化为“你能行!”。
《哈佛女孩刘亦婷》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哈佛女孩刘亦婷》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哈佛女孩刘亦婷》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哈佛女孩刘亦婷》读后感范文1今天,妈妈给我带来一本书——《哈佛女孩刘亦婷》,刚看到这本书,我就感受到了他的分量,心想“大姐姐刘亦婷是如何进入哈佛的呢?这不也是我心中的梦想么?”我就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
这本书讲的是刘亦婷的成长经历,以及如何申请到哈佛大学读书的故事,中间,有刘亦婷父母的谆谆教导,更多的是刘亦婷自己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还有老师以及同学的帮助。
我的妈妈也读过这本书,妈妈告诉我说,我小的时候也和刘亦婷一样聪明,两岁时就能够背诵《三字经》,《唐诗三百首》,最有意思的是在我三岁时,妈妈给我读《童话故事》,中间有一个字漏掉了,我就睁开我的火眼金睛,立刻大声告诉妈妈;要不就是妈妈读着读着,停下了和爸爸说话,我就会又哭又闹。
另外,我的好奇心也特强,对外面的事情总是充满疑问,每当下雨,地上大大小小的水泡都会引起我的无限联想……正如发明家爱迪生说过的一句话“成功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我想,我会不会也像刘亦婷姐姐一样,能够考取哈佛大学呢?我应该学习刘亦婷姐姐的精神,做事有毅力,有耐心。
这一点,我还差的很远。
我想,刘亦婷姐姐考取哈佛大学,完全是用自己的辛苦换来的,哈佛大学就像金字塔的塔顶一样,放射着耀眼的金色光芒。
被哈佛大学录取的人是幸运的,也是极少数的,而刘亦婷能够一下被四所大学录取,这其中个人付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假如我也能够付出这么多的努力,是不是也能够成为第二个哈佛女生呢!《哈佛女孩刘亦婷》读后感范文2去年,大姨送给我了一本帮助我学习的书,那就是《哈佛女孩刘亦婷》。
这本书讲述了刘亦婷十八年以来为了自己的梦想付出和努力,以及她被美国四所著名的大学同时录取的故事。
《哈佛女孩刘亦婷》读后感《哈佛女孩刘亦婷》读后感(通用5篇)《哈佛女孩刘亦婷》读后感1一位中国女孩被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同时录取了!这是一位怎样的女孩?为什么会被四所名牌大学同时录取?当妈妈买回来《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本书时,一种好奇促使我急切地捧着书读下去,刘亦婷的故事深深地吸引我。
刘亦婷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在一些方面还不如我呢!我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我所在的学校也是好的,还有一个非常好的老师。
而刘亦婷两岁时,父母又离异了,上的也是一个不安心教学的老师。
但是,她没有气馁,而是不断的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普通的刘亦婷又走过了一条不普通的路,为了培养心理承受力、她用跳绳、捏冰、跑步、长距离游泳等方式,挺过难以忍受的“折磨”。
她在各项比赛中,也总是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各年级比赛中也总是名列前茅,但是她又总是把自己的成绩归于零,因为她心中还有更高的目标。
她也有像许多小朋友一样的缺点,如:“爱掉字,抄错字”的毛病,但是她能正视错误,改正错误,将“粗心”变为“细心”;她学习的条件并不优越,但她喜爱学习,渴望学习;愿意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汗水。
这些优秀品德,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从哈佛大学寄给刘亦婷的录取通知书上,可以看出哈佛大学看中她的“不平常的优秀素质和综合能力。
”尽管这些对于我来说还是有些陌生,但是,我想:造就这些的正是她身上那种追求优秀的精神。
哈佛为什么选中了她?就是因为她有一种追求优秀并且努力拼搏的精神,这种精神激励了刘亦婷,也将激励包括我在内的千千万万的中国孩子。
《哈佛女孩刘亦婷》读后感2今天,妈妈给我带来一本书――《哈佛女孩刘亦婷》,刚看到这本书,我就感受到了他的分量,心想“大姐姐刘亦婷是如何进入哈佛的呢?这不也是我心中的梦想么?”我就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
这本书讲的是刘亦婷的'成长经历,以及如何申请到哈佛大学读书的故事,中间,有刘亦婷父母的谆谆教导,更多的是刘亦婷自己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还有老师以及同学的帮助。
2023哈佛女孩刘亦婷读后感2023哈佛女孩刘亦婷读后感1去年,大姨送给我了一本帮助我学习的书,那就是《哈佛女孩刘亦婷》。
这本书讲述了刘亦婷十八年以来为了自己的梦想付出和努力,以及她被美国四所著名的大学同时录取的故事。
刘亦婷出生于成都,在她五个月的时候,是她妈妈让刘亦婷的注意力远远的超过了一分钟(那个年龄注意力只有几秒)。
1岁的时候,她不需要别人说奶奶在哪儿就能将水壶送到奶奶手中。
刘亦婷之所以能考上哈佛大学是因为她有很多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独立完成作业、使用权威性工具书的习惯,但我最喜欢她爱写日记的好习惯。
刘亦婷上小学期间时,写了好多那时候的日记,她妈妈还要求她每篇日记都写标题,这样会让她的写作能力更强。
这本书写了好多关于刘亦婷成长的故事,我最喜欢的故事是“学习巴金爷爷,认真修改作文。
”刘亦婷写给巴金爷爷的信中说自己不爱修改作文,可是在慧园看了巴金爷爷__的草稿改了十几处后,脸都羞红了。
读完这本书,我发现考上一所好大学是一件多么难的事。
但只要经过我们的努力,坚持刻苦学习,也能考上哈佛大学!2023哈佛女孩刘亦婷读后感2今天,妈妈给我带来一本书——《哈佛女孩刘亦婷》,刚看到这本书,我就感受到了他的分量,心想“大姐姐刘亦婷是如何进入哈佛的呢?这不也是我心中的梦想么?”我就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
这本书讲的是刘亦婷的成长经历,以及如何申请到哈佛大学读书的故事,中间,有刘亦婷父母的谆谆教导,更多的是刘亦婷自己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还有老师以及同学的帮助。
我的妈妈也读过这本书,妈妈告诉我说,我小的时候也和刘亦婷一样聪明,两岁时就能够背诵《三字经》,《唐诗三百首》,最有意思的是在我三岁时,妈妈给我读《童话故事》,中间有一个字漏掉了,我就睁开我的火眼金睛,立刻大声告诉妈妈;要不就是妈妈读着读着,停下了和爸爸说话,我就会又哭又闹。
另外,我的好奇心也特强,对外面的事情总是充满疑问,每当下雨,地上大大小小的水泡都会引起我的无限联想…。
2023年《哈佛女孩刘亦婷》读后感2023年《哈佛女孩刘亦婷》读后感1《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让我受益匪浅,从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这个打着素质教育旗号的“哈佛女孩”并非真正意义上按照素质教育的培养思路进行培养的,她依然是“家庭应试教育”思路培养出来的典型,从某种程度上看,“刘亦婷培养模式”可以说是反素质教育的。
她被几所大学同时录取,然而她并不开心,因为他的目标是哈佛,那个拥有最高学府之称的地方。
可能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投向羡慕的眼光,她在众人眼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好学生’,是呀!她妈妈从小对她的教育,告诉她任何事情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学会独立和有信息,做事要具有一个自己的‘理想’而非盲目的追求。
书中有一件事讲诉了一个个小故事和她慢慢长大成人的点点滴滴,记得有一次她去参加美国的交流计划,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去,因为要经过面试,笔试等等,和他在一起的同学个个都很优秀,她也充分的准备着,然而就在她要睡觉前跟父母的谈话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从而从为了那个幸运的家伙。
从这一个一个的故事,我也明白了我们现在虽然还小,但是我们应该学会独立,学会凡是要学会用自己的双手完成,做任何事情都要具有一个明确的‘思想’,不能盲目的跟风,自己只是在跟着别人一起在看热闹,俗话说得好:‘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确定每一件事情的的意义,做一个完全独立而优秀的孩子。
2023年《哈佛女孩刘亦婷》读后感2去年,大姨送给我了一本帮助我学习的书,那就是《哈佛女孩刘亦婷》。
这本书讲述了刘亦婷十八年以来为了自己的梦想付出和努力,以及她被美国四所著名的大学同时录取的故事。
刘亦婷出生于成都,在她五个月的时候,是她妈妈让刘亦婷的注意力远远的超过了一分钟(那个年龄注意力只有几秒)。
1岁的时候,她不需要别人说奶奶在哪儿就能将水壶送到奶奶手中。
刘亦婷之所以能考上哈佛大学是因为她有很多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独立完成作业、使用权威性工具书的习惯,但我最喜欢她爱写日记的好习惯。
《哈佛女孩刘亦婷》读后感《哈佛女孩刘亦婷》读后感范文(通用25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哈佛女孩刘亦婷》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哈佛女孩刘亦婷》读后感篇1去年,大姨送给我了一本帮助我学习的书,那就是《哈佛女孩刘亦婷》。
这本书讲述了刘亦婷十八年以来为了自己的梦想付出和努力,以及她被美国四所著名的大学同时录取的故事。
刘亦婷出生于成都,在她五个月的时候,是她妈妈让刘亦婷的注意力远远的超过了一分钟(那个年龄注意力只有几秒)。
1岁的时候,她不需要别人说奶奶在哪儿就能将水壶送到奶奶手中。
刘亦婷之所以能考上哈佛大学是因为她有很多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独立完成作业、使用权威性工具书的习惯,但我最喜欢她爱写日记的好习惯。
刘亦婷上小学期间时,写了好多那时候的'日记,她妈妈还要求她每篇日记都写标题,这样会让她的写作能力更强。
这本书写了好多关于刘亦婷成长的故事,我最喜欢的故事是“学习巴金爷爷,认真修改作文。
”刘亦婷写给巴金爷爷的信中说自己不爱修改作文,可是在慧园看了巴金爷爷文章的草稿改了十几处后,脸都羞红了。
读完这本书,我发现考上一所好大学是一件多么难的事。
但只要经过我们的努力,坚持刻苦学习,也能考上哈佛大学!《哈佛女孩刘亦婷》读后感篇2一个父母离异的女孩阳光地生活着,不抱怨,充满希望,这本身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更何况她还是世界顶尖大学的毕业生。
我崇拜刘亦婷的骄人成功,我也佩服她寒窗苦读的`精神,她所取得的,在普通人看来无法企及的成就与她的自身努力是分不开的。
学习的确会是一件辛苦枯燥的事,而能沉浸其中,获得乐趣,并通过学习实现人生理想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
我希望,我是这样的人,当然,这也是每一个人希望。
书中她应邀访美时时惊人的表现,她冲刺哈佛时分秒必争的规划,无一不给我以触动。
一个人对待学习的态度,其实就是她对待生命或生活态度的一个投影。
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教育方法
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教育方法是很多家长和学生都非常关注的话题。
刘亦婷在哈佛大学的学习成绩优秀,同时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学生,她的成功经验和教育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首先,刘亦婷认为一个好的教育方法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她在选课时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职业规划来选择课程。
她的目标是成为一名国际商务律师,因此她的选修课程主要是商法及相关课程。
其次,刘亦婷注重实践和经验的积累。
她会利用暑期和假期进行实习和志愿者活动,这样能够提升她的实践能力和社会经验。
在她的简历中,不仅有优秀的学术成绩,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都是她成功的重要因素。
此外,刘亦婷强调了自我管理和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她在每个学期开始前都会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和任务分配。
在实践中,她会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学习,保证每项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效率。
最后,刘亦婷认为一个优秀的教育方法需要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她在大学期间不仅学习了商法知识,还参加了各种社团和活动,比如交响乐团、电视台和校内杂志社等等。
这些兴趣爱好不仅能够帮助她放松身心,还能够培养她的领导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总之,刘亦婷的教育方法很好地结合了学习、实践和兴趣爱好,她的成功经验给予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和借鉴。
在今后的学习和
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尝试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注重实践和经验的积累、自我管理和时间管理以及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实现自己的成功。
《哈佛女孩刘亦婷》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哈佛女孩刘亦婷》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帮大家的《哈佛女孩刘亦婷》读后感范文,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寒假里,我看了《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本书。
它使我感受颇深、流连忘返。
这本书讲述刘亦婷18年以来为了自己的梦想付出的努力以及她申请到哈佛大学读书的故事,这其间,有老师对她的鼓励,同学对她的关心,父母对她的教导,当然还有她自己付出的汗水。
刘亦婷在遇到失败挫折时,总会端正自己的心态,不气馁,不放弃,永不服输!以前,只要我考试考得不好,就会有一种挫败的感觉,心情像霜打的茄子蔫了。
但如果是现在,我绝对不会那样,我会分析错误的原因,防止下次再犯。
此外,刘亦婷姐姐做事情有方案,有通盘考虑,统筹安排、以分钟为时间标准的时间观念值得我们学习。
可我呢?做的还远远不够。
我想:刘亦婷姐姐能考上哈佛大学,完全是靠她自己的努力和汗水。
哈佛,就像金字塔的塔尖,散发着金色的光芒。
能考上哈佛大学的人是极少的也是幸运的。
刘亦婷同时被四座名牌大学录取,奖学金高达3万多美元,她背后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
这本书会让我们得到许多启发,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去看看这本书。
一位中国女孩被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同时录取了!这是一位怎样的女孩?为什么会被四所名牌大学同时录取?当妈妈买回来《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本书时,一种好奇促使我急迫地捧着书读下去,刘亦婷的故事深深地吸引我。
刘亦婷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在一些方面还不如我呢!我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我所在的学校也是好的,还有一个非常好的老师。
而刘亦婷两岁时,父母又离异了,上的也是一个不安心教学的老师。
但是,她没有气馁,而是不断的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普通的刘亦婷又走过了一条不普通的路,为了培养心理承受力、她用跳绳、捏冰、跑步、长距离游泳等方式,挺过难以忍受的“折磨”。
她在各项比赛中,也总是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各年级比赛中也总是名列前茅,但是她又总是把自己的成绩归于零,因为她心中还有更高的目标。
哈佛女孩刘亦婷经典句子
哇塞,提起哈佛女孩刘亦婷,那可真是让人印象深刻啊!还记得她
说过的那些经典句子吗?“我要努力做到最好,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
为了家人和所有关心我的人。
”就像我们在生活中,不也总是想要为了
那些我们在乎的人而全力以赴吗?比如说,当你为了给父母一个惊喜
而努力考个好成绩的时候,不就跟刘亦婷这句话的精神很像嘛!
还有那句“压力就是动力,挑战让我成长。
”这多像我们在面对困难
时的态度呀!就好比爬山,那陡峭的山路就是压力和挑战,但当我们
一步步爬上去,到达山顶时,那种成就感不就是成长吗?我们身边也
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呀,比如朋友为了减肥,每天坚持锻炼,抵制美食
的诱惑,这不就是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在挑战中成长吗?
“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要害怕失败。
”哇,这句话真的太有力
量了!想想看,我们每个人不都有自己的梦想吗?可能是成为一名画家,或者是一名科学家。
但有时候我们会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去追求,可刘亦婷告诉我们不要怕呀!就像学骑自行车,一开始可能会摔倒很
多次,但只要勇敢地坚持下去,最后不就能自由驰骋了吗?
刘亦婷的这些经典句子真的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它们让我们明白,只要我们有目标,有勇气,有努力,就没有什么是
不可能的。
我们可以像她一样,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绽放出属于自己
的光彩!所以呀,我们真应该好好记住这些句子,把它们作为我们前
进的动力和指引。
让我们一起加油,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吧!。
哈佛女孩刘亦婷读后感《哈佛女孩刘亦婷》是一部描写刘亦婷从小走上哈佛大学之路的畅销文学作品。
作者黄飞编写了这本书来描述刘亦婷从小便向往哈佛大学的故事,以及她如何一步一步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作为一名读者,我深受这本书的感染。
在撰写这篇读后感中,我将分享我的阅读体验和感受,探讨作品的重要性以及我的创新思考和观点。
首先,我想提到《哈佛女孩刘亦婷》给我带来的阅读体验和感受。
通过这本书,我深入了解了刘亦婷的人生故事,包括她的童年、青少年期间的成长历程以及在哈佛的学习和生活经历。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被刘亦婷的奋斗精神所感染。
尽管她来自于一个医生家庭,但她没有因此任性和自满。
与此相反,她始终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她在学术上的表现优异,但也在音乐、体育和社交等方面拥有卓越的才能。
她的故事给我敲响了一个有意义的讯息:如果我们真正努力并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那么我们可以在任何领域获得成功。
除了故事的能量和鼓舞人心的内容,我也相信这本书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家黄飞提醒我们,将梦想转化为现实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努力,但也需要行动和计划。
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简洁明了。
黄飞用生动、平易近人的语言描述了刘亦婷的故事,使得读者可以跟随并理解一个远离自己的生活环境里的女孩子的经历。
这也会让人们开始思考他们自己的人生。
同时,这本书还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不同的教育模式,这个模式注重学生的多元化能力、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
这些是传统教育模式缺失的部分。
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需要探索更广泛的学习方式,以应对快速变化的科技发展。
我觉得这本书有助于激励人们继续将目光望向海外,把世界作为成长或研究的大舞台,尤其是在教育的领域。
最后,凭借着我个人的经验和观点,我也想提出一些创新思考。
尽管黄飞在这本书中很好地详细描述了刘亦婷的成长经历,但他所谈论的这些经历还有很多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探索的地方。
例如,我们可以思考:成功的人是如何应对家庭期望和压力的?在刘亦婷日后的旅程中,她面临了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可以如何从这些经历中学到更多的宝贵经验,以实现我们自己的理想?另外,我认为《哈佛女孩刘亦婷》会对在校大学生及高中生产生极大的启发。
《哈佛女孩刘亦婷》读后感范文(通用性3篇)《哈佛女孩刘亦婷》读后感范文(通用性3篇)当细细品味品看完一本名篇后,相信你心里会出现许多感受,因此必须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究竟应怎样写读后感呢?下列是我梳理的《哈佛女孩刘亦婷》读后感范文,期待可以协助到大伙儿。
《哈佛女孩刘亦婷》读后感范文1今日,母亲帮我产生一本书——《哈佛女孩刘亦婷》,刚见到这本书,我也体会到他的份量,想着“姐姐刘亦婷是如何进入哈佛大学的呢?这并不也就是我心里的理想么?”我也津津乐道的读过起來。
这本书讲的是刘亦婷的成长历程,及其怎样申请到美国哈佛大学读书的故事,正中间,有刘亦婷爸爸妈妈的谆谆教诲,大量的是刘亦婷自身投入的精力和汗液,也有教师及其同学们的协助。
我妈妈也读过这本书,母亲告知我讲,我小的时候也和刘亦婷一样聪慧,2岁时就可以记诵《三字经》,《唐诗三百首》,最有趣的是在我三岁时,母亲帮我读《童话故事》,正中间有一个字跳开了,我也张开我的慧眼,马上高声告知母亲;要不便是母亲读着读着,停住了和爸爸讲话,我也会大吵大闹。
此外,我的好奇心也超强,对外边的事儿一直充斥着疑惑,每每雨天,地面上许许多多的小水泡都是会造成我的无尽想到……如同科学家爱迪生的发明说过的一句话“取得成功相当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液再加上百分之一的设计灵感”,我觉得,我能不容易也像刘亦婷亲姐姐一样,可以报考美国哈佛大学呢?我该学习培训刘亦婷亲姐姐的精神实质,办事有毅力,有耐心。
这一点,我还差的太远。
我觉得,刘亦婷亲姐姐报考美国哈佛大学,彻底是用自身的艰辛换得的,美国哈佛大学如同金字塔式的塔上一样,放射性着夺目的金色光芒。
被美国哈佛大学录用的人是好运的,也是极个别的,而刘亦婷可以一下被四所高考录取,这在其中本人投入的勤奋是离不开的,假如我也可以投入这么多的勤奋,是否也可以变成第二个哈佛大学女孩呢!《哈佛女孩刘亦婷》读后感范文2上年,姨妈赠给我了一本协助我学习培训的书,那便是《哈佛女孩刘亦婷》。
在小学低年级婷儿的“短板”之一是粗心。
一般来说,开朗活泼的孩子多半都不够细心,明明会做的题,却因为一些小小的失误而丢分。
婷儿当时也是如此。
这反映她大脑注意力的持久性和力度的不足,对总水平的提高有不小的妨碍。
婷儿的粗心主要表现在计算上,每次考试总是有一点粗心的错误妨碍她数学得满分。
或者是算对了抄错了,如把35抄成53;或者是复杂的不错简单的错,如3+2=8;或者是竖式没有对齐、进退位忘了打点儿....
家长和老师一般都会把这种失误性丢分归罪为“粗心大意”,并习惯于从“端正态度”的角度责备孩子。
我们深入分析了婷儿在作业和考试时失误的几种情况之后,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婷儿的“粗心”主要不是态度问题,而是能力问题。
既然是能力不足,就不能靠批评指责,而要靠有效的训练来解决。
于是,爸爸就在三下的暑假给婷儿设计了一个提高细心程度的单项训练:抄电话号码。
爸爸把一本过期的《成都市电话号码簿》随意翻到某页,然后掐着秒表让她用1分钟的时间快速地抄上面的电话号码、爸爸规定必须“左手指,右手抄”,时间一到就喊停。
然后让婷儿来核对正误。
如果老是有错,就训练10分钟结束,如果连对3次,就可提前完成任务。
这种训练是没有奖品的,如果说有奖励的话,那就是爸爸每次都在旁边陪着她,给她掐表,成功了就和她一起欢呼,失败了就和她一起叹惋、这样一来,训练的进展本身就成了父女俩欢乐的源泉,就像后来婷儿在学习和各种竞赛中力争上游一样,好成绩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品,物质奖励反倒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
我认为,这种“陪练”方式和让孩子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并不矛盾。
因为在单项训练的时候,大人担任的是“场外教练”,目的是在
短时间内迅速强化某种技能,如果没有大人参与,这种训练就会显得万分枯燥,连自控力不够强的大孩子也难以坚持,更别说八、九岁的小学生了。
但只要有大人的积极参与,枯燥无味的训练马上就变成了兴趣盎然的游戏,孩子就会一次又一次地和自己较劲儿,训练成绩就会一天天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每次训练的时间一定不能长,“还没玩够就结束了”为最好。
第一个单项训练(抄电话号码)是让婷儿能够“快速准确地抄”,第二个单项训练一一算扑克牌,则是为了让婷儿能够“快速准确地算”。
在我们看过的一期《文摘周报》上说,有一家的孩子数学都特棒,好几个孩子都在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得奖,他们就是用快速算扑克牌的办法训练自己的数学头脑。
办法是:先去掉牌里的“大小王”和J、Q、K,然后把牌洗乱,再掐着表一张张地迅速累加牌上的数字。
直到熟练无比为止。
爸爸拿着秒表,让婷儿也用这种办法来训练。
刚开始,婷儿手忙脚乱,算上几十秒钟也经常出错,爸爸陪她练了短短的几天之后,婷儿的速度和准确率都大大提高了。
在这基础上,爸爸又教给她一些提高速度的方法,十多天后,婷儿已能在几秒钟之内又快又准地算完一遍了。
此后,爸爸让婷儿把这个训练当作“思维体操”,每天都算到连对3次为止,让这种简单的心算达到“下意识的准确”。
这种思维体操一直持续到初中,当然,训练用的扑克牌已经增加到40张,算法也由单纯的加法变成加上去再减回来、惟一不变的是令我眼花缭乱的计算速度。
提高运算准确性的目标,就这样如期达到了,爸爸婷儿皆大欢喜。
计算问题基本解决之后,爸爸又设计了第3个单项训练:快速书写。
一是用掐表的办法让婷儿在1分钟内写尽可能多的阿拉伯数字,二是让婷儿用透明的薄塑料板临摹钢笔字帖,小学的时候临摹正楷,中学的时候临摹行楷。
目的不是为了练习硬笔书法,而是为了写得又快又清楚。
我也教给婷儿规范的
删改符号,避免因为老师看不清楚而影响成绩。
这个暑假的单项训练收效很大,婷儿的学习技能大大提高,在新学期(四上)轻而易举地得到了班上的第1名,比年级第1名仅差0.5分。
从此以后,通过单项训练解决瓶颈问题就成了我们家的传统。
后来,婷儿自己也学会了给自己设计单项训练,去攻克面临的难关,既包括课内,也包括课外。
她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渐渐增强。
婷儿从单项训练中获益多多,心理素质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