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类生药斑蝥蛤蚧金钱白花蛇
- 格式:ppt
- 大小:4.27 MB
- 文档页数:25
3.动物药、矿物药考点专题 247种中药,242张彩图一、动物药 一、动物药 经典考点:常用动物类中药药用部位 1.干燥全体:水蛭、全蝎、蜈蚣、斑蝥、土鳖虫、虻虫、九香虫 2.除去内脏的动物体:地龙、蛤蚧、乌梢蛇、蕲蛇、金钱白花蛇 3.动物体某一部分:角、鳞甲、骨、贝壳(石决明、牡蛎、海螵蛸)、脏器(哈蟆油、鸡内金、紫河车、刺猬皮等) 4.生理产物:分泌物(麝香、蟾酥、熊胆粉、虫白蜡、蜂蜡)、排泄物、其他(蝉蜕、蛇蜕、蜂蜜、蜂房) 5.病理产物:珍珠、僵蚕、牛黄、马宝、猴枣、狗宝 6.某一部分的加工品:阿胶、鹿角胶、鹿角霜、龟甲胶、血余炭、水牛角浓缩粉 重点动物药 地龙:第14~16环节为生殖环带,较光亮(白颈),有雄生殖孔、受精囊孔2对,以条大、肥厚、不碎、无泥土者为佳 水蛭:蚂蟥水浸后可见黑色斑点排成5条纵线,两端各具一吸盘。
水蛭长2~5cm。
以体小、条整齐、黑褐色、无杂质者为佳 全蝎:有螯肢和钳状脚须,形似蟹螯,后腹部尾状,末节有锐钩状毒刺,以完整、色绿褐、身干、腹中杂质少者为佳 蜈蚣:22个环节,步足多,以条大、完整、头红、足红褐腹、腹干瘪者为佳 土鳖虫:呈扁平卵圆形,背面紫褐色,有光泽,无翅,以完整、色紫褐、腹中内容物少者为佳 斑蝥:鞘翅黑色,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的横纹,以个大、完整、颜色鲜明、无油败气味者为佳 蛤蚧:背部有斑点,足趾底面具吸盘,以体大、肥壮、尾粗而长、无虫蛀者为佳 龟甲:背甲拱状、腹甲板片状,以略带血迹、身干、个大、无残肉、洁净者为佳 鳖甲:背甲两侧有对称肋骨各8条,伸出边缘,以块大、甲厚、无残肉、洁净、无腐臭者为佳 石决明、牡蛎、海螵蛸:贝壳 珍珠:具特有彩色光泽,破碎面层纹,以纯净、质坚、有彩光者为佳(海珠广东,淡珠浙江) 僵蚕:表面有白霜状气生菌丝,足8对,断面有丝腺环4个,以条粗、质硬、色白、断面光亮者为佳 蟾酥:团蟾酥断面棕褐色,味初甜有麻舌感,粉末嗅之作嚏。
1斑蝥(本品为少常用中药。
始载《神农本草经》,原名“斑猫”。
)拼音Ban Mao学名Mylabris其它名称斑毛来源: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芫青科(Meloidae)昆虫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或黄黑小斑蝥Mylabris cichoriiL.的干燥虫体。
产地主产于河南、广西、安徽、江苏、湖南、贵州等省区。
群集于大豆、花生、茄子、棉花及瓜类植物上,危害植物的叶、花、芽等。
采收加工7~9月,清晨露水未干,斑蝥翅湿不能起飞时,带手套捕捉(避免刺激皮肤),或用蝇拍打落,用竹筷夹入容器,放入沸水中烫死,然后晒干。
形态性状:南方大斑蝥呈长圆形,长1.5~2.5cm,宽0.5~1cm.。
头及口器向下垂,有较大的复眼及触角各1对,触角多已脱落。
背部具革质鞘翅1对,黑色,有3条黄色或黄棕色的横纹;鞘翅下面有棕褐色薄膜状透明的内翅2片。
胸腹部乌黑色,胸部有足3对;腹部成环节状,有黑色绒毛。
气特异而臭,刺激性强,不宜口尝。
黄黑小斑蝥较小,长1~1.5cm。
完整的触角末节基部与节等宽。
均以个大、完整、颜色鲜明、无败油气味者为佳。
化学成份:南方大斑蝥含斑蝥素(cantharidin )1~1.2%,脂肪油12%及树脂、蚁酸、色素等。
黄黑小斑蝥(台湾产者)含斑蝥素0.97%,但亦有达1.3%者。
性味归经:性辛,味寒。
有大毒。
归大、小肠经。
功能主治:功能:破血积,蚀死肌,利尿,攻毒。
淋病,疯狗咬伤;外用治恶疮瘰疬、疔毒疥癣等。
西医用为引赤发泡药。
临床应用1.外用治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等。
斑蝥酒治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有止痒和改善局部神经营养作用。
2.内用治癌肿,例如复方斑蝥素治肝癌,据报道有一定疗效,短期内使症状明显改善,肝脏缩小。
用量外用适量。
内服0.3~0.6g。
孕妇忌用。
处方举例斑蝥酒:斑蝥2克加入65度白米酒或65%稀酒精100毫升,密闭浸7昼夜,患部外涂少量,每日1~2次。
2本国名称:鳖甲(本品为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第一节动物类中药A型题1.广地龙的原动物是A.参环毛蚓B.通俗环毛蚓C.威廉环毛蚓D.栉盲环毛蚓E.缟蚯蚓2.下列哪项不是斑蝥的性状特征A.呈长圆形B.头及口器下垂,有较大的复眼和触角各1对C.背部有黑色革质鞘翅1对,具3条黄色或棕黄色横纹D.胸腹部乌黑色,E.胸部有足4对(足3对)3.下列哪项不是蛤蚧的性状特征A.头略呈三角形B.吻鳞切鼻孔C.背部有黄白色、灰绿色或砖红色斑点D.尾长与体长近相等E.四足均有5趾,趾底面有吸盘4.具有两个侧枝的花鹿茸习称A.单门B.二杠茸C.莲花D.三岔茸E.四岔茸5.药材表面有“乌金衣”;断面金黄色,可见细密同心层纹者是(牛黄)A.金胆B墨胆 C.菜花胆 D.蛋黄 E.管黄6.性状上具有“白颈”特征的中药材是A.水蛭B.地龙C.全蝎D.蜈蚣E.僵蚕7.蜂蜜放久或遇冷析出的白色颗粒状结晶,其成分是A.碳酸钙B.草酸钙C.蔗糖D.果糖E.葡萄糖8.药材呈扁平长条形,自第二节起,每体两侧有步足一对A.蜈蚣B.地龙C.全蝎D.斑鳌E.水蝮9.《中国药典》应测相对密度A.儿茶B.肉桂C.冰片D.蜂蜜E.薄荷10.具有“剑脊”和背麟行数成双形状特征的药材是A.乌梢蛇B.滑鼠蛇C.金钱白花蛇D.王锦蛇E.蕲蛇11.蜂蜜贮久或遇冷析出的白色颗粒状结晶,其分是A.葡萄糖B.果糖C.蔗糖D.麦芽糖E.木糖12.粉末嗅之作嚏,断面沾水呈乳白色隆起A.鸡内金B.蛤蛤C.地龙D.僵蚕E.蟾酥13.鹿茸中促进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的有效成分是A.多肤B.胆昌醇类C.多胺类D.脂肪酸E.氨基酸B型题[1-5]A.卵鞘B.贝壳C.内壳D.雌虫干燥体E.背甲1.海螵硝的入药部位是2.桑螵硝的入药部位是3.鳖甲的入药部位是4.牡蛎的入药部位是5.土鳖虫的入药部位是[6-10]A.乌金衣B.剑脊C.方胜纹D.通天眼E.当门子6.羚羊角药材具有7.蕲蛇药材具有8.麝香仁药材具有9.牛黄药材有的具有10.乌梢蛇药材具有[11-15]A.芫青科B.牛科C.鹿科D.蝰科E.壁虎科11.羚羊角的原动物属于12.麝香的原动物属于13.蛤蚧的原动物属于14.斑蝥的原动物属于15.蕲蛇的原动物属于[16-18]A.大刀螂B.小刀螂C.薄翅螳D.绿污斑螳E.巨斧螳螂16.长螵蛸的原动物是17.团螵蛸的原动物是18.黑螵蛸的原动物是[19-20]A.鸡内金B.斑鹜C.土鳖虫D.海螵蛸E.桑缥峭19.原动物属于蜂螂科的药材是20.原动物属于芫青科的药材是(果维康)[21-24]A.金钱白花蛇B.蛤蚊C.薪蛇D.牛黄E.鳖甲21.呈扁片状,全身密被细鳞,背部有黄白色或灰绿色斑点,足趾底面具吸盘的药材是22.表面有“乌金衣”,断面具细密的同心层纹,粉末清水调和后能“挂甲”的药材是23.具有“翘鼻头”,“方胜纹”,“连珠斑”,“佛指甲”性状特征的药材是24.北部黑色或灰黑色,有白色环纹455 8个,脊麟扩大呈六角形的药材是[25-26]A.地龙B.蛤蛤C.全蝎D.石决明E.娱蛤25.原动物属于鲍科的药材是26.原动物属于壁虎科的药材是[27-30]A.干燥卵鞘B.干燥胆结石C.干燥内壳D.雌虫干燥体E.雄虫干燥体27.海缥峭的药用部位是28.土鳖虫的药用部位是29.桑缥峭的药用部位是30.牛黄的药用部位是C型题[1-2]某药材为长条状薄片,全体具环节,第14~16环节为生殖带,习称“白颈”,较光亮。
中药鉴定学练习试卷1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儿荼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A.儿茶素B.表儿茶素C.槲皮素D.山柰酚E.儿茶素和表儿茶素正确答案:E解析:本题考查其他类中药-儿茶。
2.五倍子气味为()。
A.气微,味淡B.微有草腥气,味淡C.气特异,味涩D.气清香,味辛、凉E.无臭,味涩、苦,略回甜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其他类中药-五倍子。
3.五倍子主含()。
A.生物碱B.皂苷C.香豆素D.挥发油E.鞣质正确答案:E解析:本题考查其他类中药-五倍子。
4.五倍子水提液lO%酒石酸锑钾试液2滴()。
A.产生白色沉淀B.产生橘黄色沉淀C.产生橙红色沉淀D.产生蓝黑色沉淀E.显污绿色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其他类中药-五倍子。
5.“白颈”为哪种药材的鉴别特征()。
A.地龙B.水蛭C.牡蛎D.全蝎E.蜈蚣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动物类中药-地龙。
6.地龙中重金属检查含量不得超过()。
A.百万分之一B.百万分之五C.百万分之十D.百万分之二十E.百万分之三十正确答案:E解析:本题考查动物类中药-地龙。
7.石决明的药用部位为()。
A.干燥贝壳B.干燥内壳C.干燥卵鞘D.干燥背甲E.干燥分泌物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动物类中药-石决明。
8.下列哪种药材的磨片在暗视野中可见同心环状的如虹彩般的光环()。
A.石决明B.牡蛎C.珍珠D.海螵蛸E.桑螵蛸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动物类中药-珍珠。
9.天然珍珠在紫外光灯下观察显()。
A.亮黄绿色B.浅蓝紫色C.亮蓝紫色D.亮棕色E.碧蓝色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动物类中药-珍珠。
10.牡蛎的药用部位为()。
A.干燥贝壳B.干燥内壳C.干燥卵鞘D.干燥背甲E.干燥分泌物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动物类中药-牡蛎。
11.全蝎来源于()。
A.环节动物门B.软体动物门C.节肢动物门D.棘皮动物门E.脊索动物门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动物类中药-全蝎。
1斑蝥(本品为少常用中药。
始载《神农本草经》,原名“斑猫”。
)拼音Ban Mao学名Mylabris其它名称斑毛来源: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芫青科(Meloidae)昆虫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或黄黑小斑蝥Mylabris cichoriiL.的干燥虫体。
产地主产于河南、广西、安徽、江苏、湖南、贵州等省区。
群集于大豆、花生、茄子、棉花及瓜类植物上,危害植物的叶、花、芽等。
采收加工7~9月,清晨露水未干,斑蝥翅湿不能起飞时,带手套捕捉(避免刺激皮肤),或用蝇拍打落,用竹筷夹入容器,放入沸水中烫死,然后晒干。
形态性状:南方大斑蝥呈长圆形,长1.5~2.5cm,宽0.5~1cm.。
头及口器向下垂,有较大的复眼及触角各1对,触角多已脱落。
背部具革质鞘翅1对,黑色,有3条黄色或黄棕色的横纹;鞘翅下面有棕褐色薄膜状透明的内翅2片。
胸腹部乌黑色,胸部有足3对;腹部成环节状,有黑色绒毛。
气特异而臭,刺激性强,不宜口尝。
黄黑小斑蝥较小,长1~1.5cm。
完整的触角末节基部与节等宽。
均以个大、完整、颜色鲜明、无败油气味者为佳。
化学成份:南方大斑蝥含斑蝥素(cantharidin )1~1.2%,脂肪油12%及树脂、蚁酸、色素等。
黄黑小斑蝥(台湾产者)含斑蝥素0.97%,但亦有达1.3%者。
性味归经:性辛,味寒。
有大毒。
归大、小肠经。
功能主治:功能:破血积,蚀死肌,利尿,攻毒。
淋病,疯狗咬伤;外用治恶疮瘰疬、疔毒疥癣等。
西医用为引赤发泡药。
临床应用1.外用治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等。
斑蝥酒治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有止痒和改善局部神经营养作用。
2.内用治癌肿,例如复方斑蝥素治肝癌,据报道有一定疗效,短期内使症状明显改善,肝脏缩小。
用量外用适量。
内服0.3~0.6g。
孕妇忌用。
处方举例斑蝥酒:斑蝥2克加入65度白米酒或65%稀酒精100毫升,密闭浸7昼夜,患部外涂少量,每日1~2次。
2本国名称:鳖甲(本品为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楞⼦:为蚶科动物泥蚶、魁蚶的贝壳。
处⽅别名:⽡垄⼦、⽡楞⼦、⽡弄、蚶壳、蚶之壳、魁蛤、伏⽼ ⼟元:为鳖蠊科昆⾍地鳖的雌成⾍体。
处⽅别名:⼟元、⼟⾍、⼟鳖、⼟别⾍、⼟鳖⾍、蟅⾍、地鳖、蟄⾍、庶⾍、地蟞⾍、地蜱⾍、地乌龟、簸萁⾍、蚵蚾⾍、盖⼦⾍ 海马:为海龙科动物线纹海马、⼤海马等的全体。
处⽅别名:海马、⼤海马、三斑海马、刺海马、⼩海马、海蛆、马头鱼、⼴海马、⽇本海马、⽔马 海龙:为海龙科动物刁海龙、拟海龙、尖海龙的全体。
处⽅别名:海龙、⼴海龙、⼤海龙、刁海龙、尖海龙、⼩海龙、龙落⼦、⽔雁、杨枝鱼、钱串⼦ 穿⼭甲:为鲮鲤科动物穿⼭甲的鳞⽚。
处⽅别名:⼭甲、穿⼭甲、川⼭甲、甲⽚、鲮鲤、鯪鲤甲、鯪鲤⾓、⽯鲤、龙鲤、炮⼭甲、甲珠、麒麟⽚、随碱⽚、炮甲珠 鳖甲:为鳖科动物鳖的背甲。
处⽅别名:别甲、鳖甲、鳖盖、上甲、甲鱼壳、团鱼壳、制鳖甲、烫鳖甲 鳖头:为鳖科动物鳖的头。
处⽅别名:别头、鳖头 鸡内⾦:为雉科动物家鸡的沙囊内壁。
处⽅别名:内⾦、鸡内⾦、鸡黄⽪、鸡肫⽪、鸡膍胵、炒内⾦ 刺猬⽪:为刺猬动物刺猬的外⽪。
处⽅别名:猬⽪、刺猬⽪、⽑刺、⽑刺⽪、刺鱼⽪、刺⿏⽪、猬⿏⽪、刺球⼦⽪、烫猬⽪ 象⽪:为象科动物亚洲象、⾮洲象区貌的⽪。
处⽅别名:象⽪、⼤象⽪ 鱼脑⽯:为⽯⾸鱼科动物⼤黄鱼、⼩黄鱼头⾻中的⽿⽯。
处⽅别名:鱼脑⽯、鱼脑中枕、⽯⾸鱼魫、⽯⾸⾻、鱼⾸⽯、黄鱼⾸⽯ 珍珠母:为蚌科动物三⾓帆蚌等及珍珠本科动物合浦珠贝的贝壳。
处⽅别名:珠母、珍珠母、明珠母、珠牡、真珠母、珍珠母粉、煅珠母 九⾹⾍:为蝽科昆⾍九⾹⾍的全⾍。
处⽅别名:九⾹⾍、⿊兜⾍、⽠⿊蝽、*板⾍、打*⾍、*巴⾍、放*⾍、酒⾹⾍ 五⾕⾍:为丽蝇科昆⾍⼤头⾦蝇或其他近缘昆⾍的幼⾍。
处⽅别名:蛆、粪蛆、粪⾍、⾕⾍、五⾕⾍、元浆⼦、天浆⼦ ⿏妇⾍:为⿏妇科动物平甲⾍的全体。
处⽅别名:⿏姑、⿏夫、⿏负、湿⽣⾍、地虱、西⽠⾍、潮湿⾍、潮⾍⼦、平甲⾍、翳悶⾍ 虻⾍:为虻科昆⾍复带虻雌⾍的全体。
动物类中药(含常用别名)动物类中药(含常用别名)蟾、蜚、蟦、蛆、螽、阿胶、白贝、白胶、白蜡、百脚、斑猫、斑蚝、斑蝥、胞衣、豹骨、贝齿、贝子、壁虫、壁虎、壁茧、壁钱、壁蟢、鳖甲、鳖壳、鳖首、鳖头、蚕蛾、茧黄、蚕茧、蚕沙、蚕砂、蚕衣、蟾酥、蝉甲、蝉壳、蝉蜕、虫胶、虫蜡、丑宝、玳瑁、瑇瑁、淡菜、地鳖、地胆、地狗、地龙、蝃蝥、雕骨、豆蚝、杜龙、发髲、蜚蠊、蜚虻、蜂肠、蜂毒、蜂房、蜂蜡、蜂蜜、蜂乳、干蟾、蛤蚧、蛤壳、狗宝、狗鞭、狗骨、狗肾、谷虫、龟版、龟甲、龟胶、龟壳、聒聒、聒子、蝈蝈、海蚆、海蜌、海胆、海蛾、海粉、海锅、海龙、海螺、海马、海参、海燕、海蜇、蚶壳、红蝉、红蛤、红娘、猴骨、猴枣、虎鞭、虎骨、虎肾、花子、獾油、皇浆、黄蜡、黄螺、蟪蛄、火树、甲片、将军、僵蚕、僵虫、蚧蛇、金胆、坎气、坎炁、壳菜、狸骨、蛎房、蛎蛤、辽参、泠角、龙涎、龙泄、蝼蛄、鹿鞭、鹿骨、鹿胶、鹿角、鹿筋、鹿皮、鹿茸、鹿肾、鹿胎、鹿尾、鹿血、鹿心、驴鞭、驴肾、乱发、麻虫、马宝、蚂蟥、蚂蜞、虻虫、蜜蜡、鸣蝉、牡蛎、木蜡、溺垽、牛黄、牛角、牛虻、牛肾、狍茸、蜱蛸、脐带、蛴螬、蕲蛇、蜣螂、青丹、青虹、青蛇、秋蝉、蚯蚓、蛐蛐、全虫、全蝎、雀苏、雀头、人退、桑蛸、珊瑚、上甲、蛇胆、蛇皮、蛇退、蛇蜕、麝香、申骨、申枣、生香、石镜、石蜜、石饴、守官、鼠妇、鼠粘、树蜡、水马、水母、水雁、水蛭、獭肝、胎盘、胎衣、天虫、天龙、田螺、亭长、铜胆、土鳖、土虫、兔粪、王浆、王乳、网虫、网工、猬胆、猬皮、文贝、文蛤、文甲、蜗牛、乌鸡、蜈蚣、犀黄、蜥蜴、蟋蟀、象皮、象牙、蝎虎、血余、蟹壳、蟹爪、熊胆、熊蹯、熊骨、熊掌、雪鱼、燕窝、羊肝、药本、药鸡、药珠、鱼白、鱼肚、鱼胶、鱼鳔、芫青、蚖青、芫蜻、赃郎、蚱蝉、蚱蜢、鲊答、蟑螂、蟅蟒、珍珠、真珠、知了、蜘蛛、珠菜、珠母、珠牡、紫贝、紫胶、紫矿、白贝齿、白丁香、白花蛇、白僵蚕、白螺壳、白秋霜、斑龙珠、壁钱幕、壁蟢窝、鳖甲胶、秉氏鲵、蚕茧壳、苍耳虫、潮湿虫、穿山甲、虫白蜡、樗蒲鱼、刺海螺、刺猬皮、刺鲀皮、大壁虎、当门子、地龙子、顶头螺、豆斑蝥、蜂皇浆、蜂王浆、凤凰退、凤凰衣、傅致胶、鳆鱼甲、甘草黄、甘中黄、狗结石、瓜黑蝽、龟版膏、龟版胶、龟甲胶、龟鱼皮、鬼眼睛、哈蚂油、蛤蟆酥、海肚脐、海粉丝、海蛤壳、海狗肾、海挂面、海麻雀、海男子、海螵蛸、海蜻蜓、海天狗、海窝窝、海五星、海蜇头、蚶子壳、核桃虫、黑兜虫、黑花蛇、黑砂星、红海粉、红娘虫、红娘子、红珊瑚、猴子枣、花斑毛、獾子油、黄狗肾、混元丹、鸡冠虫、鸡黄皮、鸡内金、假猪螺、金钱蛇、鲸涎香、九香虫、蚵蚾虫、癞虾蟆、灵猫香、灵猫阴、羚羊角、鲮鲤甲、龙腹香、龙涎香、龙子衣、鹿角胶、鹿茎筋、鹿茸血、露蜂房、驴皮胶、驴三件、驴阴茎、麻雀粪、麻蛇子、马结石、马蛇子、马头鱼、猕猴骨、明月砂、墨鱼骨、木附子、牛胆汁、牛角腮、牛角笋、牛角胎、螃蟹壳、螃蟹爪、千里光、羌活鱼、青娘虫、青娘子、秋白霜、人指甲、人中白、人中黄、桑螵蛸、山蝈蝈、山羊血、杉木鱼、蛇师子、肾精子、石决明、石龙子、石首骨、屎蜣螂、手爪甲、鼠妇虫、水獭肝、水仙子、天螺蛳、天鼠屎、田鸡油、田中螺、土鳖虫、土牛儿、瓦楞子、腽肭脐、晚蚕蛾、晚蚕沙、望月砂、乌骨鸡、乌梢蛇、乌鲗骨、五倍子、五谷虫、五角星、五步蛇、五灵脂、武山鸡、霞天膏、仙人衣、相思虫、香娘子、雄雀矢、鸭内金、鸭肶胵、鸭肫皮、鸭肫衣、燕蔬菜、燕窝菜、羊肠枣、夜明砂、鱼脑石、鱼首石、原蚕蛾、原蚕屎、珍珠母、竹丝鸡、紫贝齿、紫草茸、紫河车、紫梢花、紫霄花、白螺蛳壳、苍耳蠹虫、蟾酥眉脂、大红珊瑚、葛上亭长、哈士蟆油、鸡蛋膜衣、鸡子白皮、金钱蕲蛇、灵猫香膏、龙落子鱼、蜜蜂毒素、小白花蛇、鸭肫内皮、檐老鼠屎、长尾黄羊角、大乌壳硬虫、鹅喉羚羊角、金钱白花蛇、石首鱼头石、鸡肶胵里黄皮、人中白——溺垽、白秋霜、秋白霜、人中黄——甘草黄、甘中黄、人指甲——手爪甲、人退、九香虫——黑兜虫、瓜黑蝽、干蟾——蟾、癞虾蟆、土鳖虫——土虫——地鳖、土鳖、蚵蚾虫、马宝——鲊答、马结石、马蛇子——麻蛇子、蜥蜴、蛇师子、石龙子、五谷虫——蛆、谷虫、水仙子、五灵脂——药本、五倍子——文蛤、木附子、瓦楞子——蚶壳、蚶子壳、牛角腮——牛角胎、牛角笋、牛黄——犀黄、丑宝、凤凰衣——鸡子白皮、凤凰退、鸡蛋膜衣、乌鸡——乌骨鸡、药鸡、武山鸡、竹丝鸡、乌梢蛇——黑花蛇、青蛇、水蛭——蚂蜞、蚂蟥、水獭肝——獭肝、石决明——鳆鱼甲、千里光、龙涎香——龙涎、龙泄、龙腹香、鲸涎香、田螺——田中螺、黄螺、白丁香——雀苏、雄雀矢、青丹、麻雀粪、白贝——贝齿、贝子、海蚆、白贝齿、白僵蚕——僵蚕、天虫、僵虫、白螺蛳壳——白螺壳、鬼眼睛、地龙——蚯蚓、地龙子、地胆——蚖青、杜龙、青虹、虫白蜡——白蜡、虫蜡、木蜡、树蜡、血余——发髲、乱发、全蝎——全虫、蛜?、红娘子——红娘虫、红蝉、苍耳虫——苍耳蠹虫、麻虫、牡蛎——蛎蛤、蛎房、龟甲——龟版、龟壳、龟甲胶——龟胶、龟版膏、龟版胶、龟鱼皮——刺鲀皮、羌活鱼——雪鱼、秉氏鲵、杉木鱼、灵猫香——灵猫阴、灵猫香膏、阿胶——驴皮胶、傅致胶、鸡内金——鸡黄皮、鸡肶胵里黄皮、驴肾——驴阴茎、驴鞭、驴三件、青娘子——芫蜻、芫青、青娘虫、相思虫、金钱白花蛇——小白花蛇、金钱蕲蛇、金钱蛇、鱼鳔——鱼白、鱼胶、鱼肚、鱼脑石——石首鱼头石、石首骨、鱼首石、狗宝——狗结石、夜明砂——天鼠屎、檐老鼠屎、黑砂星、玳瑁——瑇瑁、文甲、珊瑚——大红珊瑚、火树、红珊瑚、珍珠——真珠、药珠、珍珠母——珠牡、珠母、刺猬皮——猬皮、仙人衣、哈士蟆油——哈蚂油、田鸡油、虻虫——蜚虻、牛虻、穿山甲——鲮鲤甲、甲片、蚕沙——原蚕屎、晚蚕沙、蚕砂、蚕茧——蚕衣、蚕茧壳、茧黄、蚕蛾——原蚕蛾、晚蚕蛾、鸭肫衣——鸭肶胵、鸭肫内皮、鸭肫皮、鸭内金、脐带——坎炁、坎气、海马——水马、马头鱼、龙落子鱼、海龙——水雁、海参——辽参、海男子、海胆——海肚脐、刺海螺、海锅、海粉——红海粉、海粉丝、海挂面、海蜇——石镜、水母、樗蒲鱼、海蜇头、海燕——五角星、海五星、海螺——假猪螺、顶头螺、海窝窝、海狗肾——腽肭脐、海麻雀——海蛾、海蜻蜓、海天狗、海螵蛸——乌鲗骨、墨鱼骨、桑螵蛸——蜱蛸、桑蛸、黄狗肾——狗鞭、狗肾、蚱蝉——鸣蝉、秋蝉、知了、蚱蜢——螽、蟅蟒、蛇蜕——龙子衣、蛇皮、蛇退、鹿角胶——白胶、鹿胶、鹿肾——鹿鞭、鹿茎筋、鹿茸——斑龙珠、望月砂——明月砂、兔粪、羚羊角——泠角、淡菜——壳菜、海蜌、红蛤、珠菜、斑蝥——斑猫、花斑毛、斑蚝、葛上亭长——亭长、豆蚝、豆斑蝥、红娘、鸡冠虫、紫贝——贝子、文贝、紫贝齿、紫河车——胞衣、混元丹、胎衣、胎盘、紫草茸——紫矿、紫胶、虫胶、紫梢花——紫霄花、花子、蛤壳——海蛤壳、蛤蚧——蚧蛇、大壁虎、蛴螬——蟦、核桃虫、鹅喉羚羊角——长尾黄羊角、猴骨——猕猴骨、申骨、猴枣——猴子枣、羊肠枣、申枣、蜈蚣——天龙、百脚、蜗牛——土牛儿、天螺蛳、蜂乳——王浆、王乳、蜂王浆、蜂皇浆、皇浆、蜂房——蜂肠、露蜂房、蜂毒——蜜蜂毒素、蜂蜜——石蜜、石饴、蜂蜡——蜜蜡、黄蜡、白蜡、蜣螂——大乌壳硬虫、屎蜣螂、鼠妇——鼠粘、潮湿虫、鼠妇虫、蝈蝈——聒子、聒聒、山蝈蝈、蜘蛛——网工、蝃蝥、网虫、蝉蜕——蝉甲、蝉壳、熊胆——金胆、铜胆、熊掌——熊蹯、蕲蛇——白花蛇、五步蛇、蝼蛄——地狗、蟪蛄、燕窝——燕窝菜、燕蔬菜、螃蟹爪——蟹爪、螃蟹壳——蟹壳、壁虎——守官、蝎虎、天龙、壁钱——壁虫、壁蟢、壁钱幕——壁茧、壁蟢窝、蟋蟀——将军、蛐蛐、蟑螂——蜚、蜚蠊、香娘子、赃郎、蟾酥——蟾酥眉脂、蛤蟆酥、鳖头——鳖首、鳖甲——上甲、鳖壳、獾油——獾子油、麝香——当门子、生香、。
动物类中药(含常用别名)动物类中药(含常用别名)蟾、蜚、蟦、蛆、螽、阿胶、白贝、白胶、白蜡、百脚、斑猫、斑蚝、斑蝥、胞衣、豹骨、贝齿、贝子、壁虫、壁虎、壁茧、壁钱、壁蟢、鳖甲、鳖壳、鳖首、鳖头、蚕蛾、茧黄、蚕茧、蚕沙、蚕砂、蚕衣、蟾酥、蝉甲、蝉壳、蝉蜕、虫胶、虫蜡、丑宝、玳瑁、瑇瑁、淡菜、地鳖、地胆、地狗、地龙、蝃蝥、雕骨、豆蚝、杜龙、发髲、蜚蠊、蜚虻、蜂肠、蜂毒、蜂房、蜂蜡、蜂蜜、蜂乳、干蟾、蛤蚧、蛤壳、狗宝、狗鞭、狗骨、狗肾、谷虫、龟版、龟甲、龟胶、龟壳、聒聒、聒子、蝈蝈、海蚆、海蜌、海胆、海蛾、海粉、海锅、海龙、海螺、海马、海参、海燕、海蜇、蚶壳、红蝉、红蛤、红娘、猴骨、猴枣、虎鞭、虎骨、虎肾、花子、獾油、皇浆、黄蜡、黄螺、蟪蛄、火树、甲片、将军、僵蚕、僵虫、蚧蛇、金胆、坎气、坎炁、壳菜、狸骨、蛎房、蛎蛤、辽参、泠角、龙涎、龙泄、蝼蛄、鹿鞭、鹿骨、鹿胶、鹿角、鹿筋、鹿皮、鹿茸、鹿肾、鹿胎、鹿尾、鹿血、鹿心、驴鞭、驴肾、乱发、麻虫、马宝、蚂蟥、蚂蜞、虻虫、蜜蜡、鸣蝉、牡蛎、木蜡、溺垽、牛黄、牛角、牛虻、牛肾、狍茸、蜱蛸、脐带、蛴螬、蕲蛇、蜣螂、青丹、青虹、青蛇、秋蝉、蚯蚓、蛐蛐、全虫、全蝎、雀苏、雀头、人退、桑蛸、珊瑚、上甲、蛇胆、蛇皮、蛇退、蛇蜕、麝香、申骨、申枣、生香、石镜、石蜜、石饴、守官、鼠妇、鼠粘、树蜡、水马、水母、水雁、水蛭、獭肝、胎盘、胎衣、天虫、天龙、田螺、亭长、铜胆、土鳖、土虫、兔粪、王浆、王乳、网虫、网工、猬胆、猬皮、文贝、文蛤、文甲、蜗牛、乌鸡、蜈蚣、犀黄、蜥蜴、蟋蟀、象皮、象牙、蝎虎、血余、蟹壳、蟹爪、熊胆、熊蹯、熊骨、熊掌、雪鱼、燕窝、羊肝、药本、药鸡、药珠、鱼白、鱼肚、鱼胶、鱼鳔、芫青、蚖青、芫蜻、赃郎、蚱蝉、蚱蜢、鲊答、蟑螂、蟅蟒、珍珠、真珠、知了、蜘蛛、珠菜、珠母、珠牡、紫贝、紫胶、紫矿、墨鱼骨、木附子、牛胆汁、牛角腮、牛角笋、牛角胎、螃蟹壳、螃蟹爪、千里光、羌活鱼、青娘虫、青娘子、秋白霜、人指甲、人中白、人中黄、桑螵蛸、山蝈蝈、山羊血、杉木鱼、蛇师子、肾精子、石决明、石龙子、石首骨、屎蜣螂、手爪甲、鼠妇虫、水獭肝、水仙子、天螺蛳、天鼠屎、田鸡油、田中螺、土鳖虫、土牛儿、瓦楞子、腽肭脐、晚蚕蛾、晚蚕沙、望月砂、乌骨鸡、乌梢蛇、乌鲗骨、五倍子、五谷虫、五角星、五步蛇、五灵脂、武山鸡、霞天膏、仙人衣、相思虫、香娘子、雄雀矢、鸭内金、鸭肶胵、鸭肫皮、鸭肫衣、燕蔬菜、燕窝菜、羊肠枣、夜明砂、鱼脑石、鱼首石、原蚕蛾、原蚕屎、珍珠母、竹丝鸡、紫贝齿、紫草茸、紫河车、紫梢花、紫霄花、白螺蛳壳、苍耳蠹虫、蟾酥眉脂、大红珊瑚、葛上亭长、哈士蟆油、鸡蛋膜衣、鸡子白皮、金钱蕲蛇、灵猫香膏、龙落子鱼、蜜蜂毒素、小白花蛇、鸭肫内皮、檐老鼠屎、长尾黄羊角、大乌壳硬虫、鹅喉羚羊角、金钱白花蛇、石首鱼头石、鸡肶胵里黄皮、人中白——溺垽、白秋霜、秋白霜、人中黄——甘草黄、甘中黄、人指甲——手爪甲、人退、九香虫——黑兜虫、瓜黑蝽、干蟾——蟾、癞虾蟆、土鳖虫——土虫——地鳖、土鳖、蚵蚾虫、马宝——鲊答、马结石、马蛇子——麻蛇子、蜥蜴、蛇师子、石龙子、五谷虫——蛆、谷虫、水仙子、五灵脂——药本、五倍子——文蛤、木附子、瓦楞子——蚶壳、蚶子壳、牛角腮——牛角胎、牛角笋、牛黄——犀黄、丑宝、凤凰衣——鸡子白皮、凤凰退、鸡蛋膜衣、乌鸡——乌骨鸡、药鸡、武山鸡、竹丝鸡、乌梢蛇——黑花蛇、青蛇、水蛭——蚂蜞、蚂蟥、水獭肝——獭肝、石决明——鳆鱼甲、千里光、龙涎香——龙涎、龙泄、龙腹香、鲸涎香、田螺——田中螺、黄螺、白丁香——雀苏、雄雀矢、青丹、麻雀粪、白贝——贝齿、贝子、海蚆、白贝齿、白僵蚕——僵蚕、天虫、僵虫、白螺蛳壳——白螺壳、鬼眼睛、地龙——蚯蚓、地龙子、地胆——蚖青、杜龙、青虹、虫白蜡——白蜡、虫蜡、木蜡、树蜡、血余——发髲、乱发、全蝎——全虫、蛜?、红娘子——红娘虫、红蝉、苍耳虫——苍耳蠹虫、麻虫、牡蛎——蛎蛤、蛎房、龟甲——龟版、龟壳、龟甲胶——龟胶、龟版膏、龟版胶、龟鱼皮——刺鲀皮、羌活鱼——雪鱼、秉氏鲵、杉木鱼、灵猫香——灵猫阴、灵猫香膏、阿胶——驴皮胶、傅致胶、鸡内金——鸡黄皮、鸡肶胵里黄皮、驴肾——驴阴茎、驴鞭、驴三件、青娘子——芫蜻、芫青、青娘虫、相思虫、金钱白花蛇——小白花蛇、金钱蕲蛇、金钱蛇、鱼鳔——鱼白、鱼胶、鱼肚、鱼脑石——石首鱼头石、石首骨、鱼首石、狗宝——狗结石、夜明砂——天鼠屎、檐老鼠屎、黑砂星、玳瑁——瑇瑁、文甲、珊瑚——大红珊瑚、火树、红珊瑚、珍珠——真珠、药珠、珍珠母——珠牡、珠母、刺猬皮——猬皮、仙人衣、哈士蟆油——哈蚂油、田鸡油、虻虫——蜚虻、牛虻、穿山甲——鲮鲤甲、甲片、蚕沙——原蚕屎、晚蚕沙、蚕砂、蚕茧——蚕衣、蚕茧壳、茧黄、蚕蛾——原蚕蛾、晚蚕蛾、鸭肫衣——鸭肶胵、鸭肫内皮、鸭肫皮、鸭内金、脐带——坎炁、坎气、海马——水马、马头鱼、龙落子鱼、海龙——水雁、海参——辽参、海男子、海胆——海肚脐、刺海螺、海锅、海粉——红海粉、海粉丝、海挂面、海蜇——石镜、水母、樗蒲鱼、海蜇头、海燕——五角星、海五星、海螺——假猪螺、顶头螺、海窝窝、海狗肾——腽肭脐、海麻雀——海蛾、海蜻蜓、海天狗、海螵蛸——乌鲗骨、墨鱼骨、桑螵蛸——蜱蛸、桑蛸、黄狗肾——狗鞭、狗肾、蚱蝉——鸣蝉、秋蝉、知了、蚱蜢——螽、蟅蟒、蛇蜕——龙子衣、蛇皮、蛇退、鹿角胶——白胶、鹿胶、鹿肾——鹿鞭、鹿茎筋、鹿茸——斑龙珠、望月砂——明月砂、兔粪、羚羊角——泠角、淡菜——壳菜、海蜌、红蛤、珠菜、斑蝥——斑猫、花斑毛、斑蚝、葛上亭长——亭长、豆蚝、豆斑蝥、红娘、鸡冠虫、紫贝——贝子、文贝、紫贝齿、紫河车——胞衣、混元丹、胎衣、胎盘、紫草茸——紫矿、紫胶、虫胶、紫梢花——紫霄花、花子、蛤壳——海蛤壳、蛤蚧——蚧蛇、大壁虎、蛴螬——蟦、核桃虫、鹅喉羚羊角——长尾黄羊角、猴骨——猕猴骨、申骨、猴枣——猴子枣、羊肠枣、申枣、蜈蚣——天龙、百脚、蜗牛——土牛儿、天螺蛳、蜂乳——王浆、王乳、蜂王浆、蜂皇浆、皇浆、蜂房——蜂肠、露蜂房、蜂毒——蜜蜂毒素、蜂蜜——石蜜、石饴、蜂蜡——蜜蜡、黄蜡、白蜡、蜣螂——大乌壳硬虫、屎蜣螂、鼠妇——鼠粘、潮湿虫、鼠妇虫、蝈蝈——聒子、聒聒、山蝈蝈、蜘蛛——网工、蝃蝥、网虫、蝉蜕——蝉甲、蝉壳、熊胆——金胆、铜胆、熊掌——熊蹯、蕲蛇——白花蛇、五步蛇、蝼蛄——地狗、蟪蛄、燕窝——燕窝菜、燕蔬菜、螃蟹爪——蟹爪、螃蟹壳——蟹壳、壁虎——守官、蝎虎、天龙、壁钱——壁虫、壁蟢、壁钱幕——壁茧、壁蟢窝、蟋蟀——将军、蛐蛐、蟑螂——蜚、蜚蠊、香娘子、赃郎、蟾酥——蟾酥眉脂、蛤蟆酥、鳖头——鳖首、鳖甲——上甲、鳖壳、獾油——獾子油、麝香——当门子、生香、。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动物类中药)历年真题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B1型题 2. X型题A.“乌金衣”B.“挂甲”C.“骨塞”D.“通天眼”E.“血丝”1.羚羊角嫩枝光润如玉,对光透视有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动物类中药2.牛黄有的表面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动物类中药3.羚羊角中上部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动物类药材典型特征及其术语。
术语要与药材对应记忆。
如通天眼、乌金衣、挂甲、翘鼻头、佛指甲、方胜文、剑脊等。
知识模块:动物类中药A.钜蚓科B.芫青科C.壁虎科D.鳖蠊科E.眼镜蛇科4.金钱白花蛇的原动物科名是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动物类中药5.土鳖虫的原动物科名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动物类中药6.斑蝥的原动物科名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动物类中药7.蛤蚧的原动物科名是正确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动物类中药的来源。
动物的科大家接触的不多,是知识点薄弱环节,但可结合中学生物学的知识记忆。
所以动物类中药尤其注意记忆来源。
知识模块:动物类中药A.螳螂科B.鲍科C.乌贼科D.雉科E.芜菁科8.石决明的原动物属于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动物类中药9.海螵蛸的原动物属于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动物类中药10.桑螵蛸的原动物属于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动物类中药11.鸡内金的原动物属于正确答案:D解析:此类题考察来源,主要区别易混淆的品种。
知识模块:动物类中药A.乌梢蛇B.蛤蚧C.全蝎D.蕲蛇E.海马12.头前方有一管状长吻,体上有瓦楞形节纹,并有短棘的药材是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动物类中药13.头略呈扁三角形,无眼睑,尾长与体长近相等,尾部有6~7个银灰色环带的药材正确答案:B解析:海马马头蛇尾瓦楞身。
蛤蚧尾长和体长相等。
乌梢蛇有剑脊。
蕲蛇有翘鼻头。
知识模块:动物类中药A.“二杠”B.“大挺”C.“门庄”D.“三岔”E.“莲花”14.花鹿茸具1个分支者习称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动物类中药15.花鹿茸具2个分支者习称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动物类中药16.马鹿茸具2个分支者习称正确答案:E解析:花鹿茸术吾为二杠(大挺,门庄),三岔。
【著名中药材功效】白花蛇、鱼鳔、龟甲、鳖甲、蛤蚧、蝼蛄【转载】白花蛇、鱼鳔、龟甲、鳖甲、蛤蚧、蝼蛄发表者:赵东奇 1130人已读白花蛇白花蛇,味甘、咸,气温,有毒。
蕲州者佳。
止风痛,如癞麻风,至须发脱落,鼻柱将塌者,必须服之。
其余如鹤膝鸡距,筋爪拘挛,肌肉皮毛诸风,断不可服。
盖白花蛇性窜,上行而不下走,解上焦之风而不解下焦之风,解阳分之毒而不解阴分之毒也。
或问白花蛇虽异于凡蛇,然蛇终是毒物,以毒攻毒,不畏损伤肠胃乎?曰∶诚哉是言。
风症尽有祛风之药,何必食蛇以去风。
不论是否癞麻风,俱觅蛇食之,信邪不信正,人情大都如斯,可叹也。
鱼鳔鱼鳔,味甘,气温,入肾经。
专补精益阴,更能生子。
近人多用此为种子之方,然而过于润滑,必须同人参补阳之药同用为佳。
鱼鳔胶,绝似人之精,其入肾补精,不待言矣。
恐其性腻滞,加入人参,以气行于其中,则精更易生,而无胶结之弊也。
龟甲(千岁灵龟)龟甲,味咸、甘,气平,有毒,阴中阳也。
专补阴衰,善滋肾损,复足真元,漏下崩带并驱,症瘕疟咸却,伤寒劳复、或肌体寒热欲死者殊功,腰背酸疼、及手足重弱难举者易效,治小儿囟门不合,理女子湿痒阴疮,逐瘀血积凝,续筋骨断绝,补心轻身,益气资智。
千岁灵龟,身上五色全具,额端骨起似角,和身用之最能延龄。
按龟乃至阴之品,活用全身,死用龟板。
用全身而加入参、术之中,则其毒自解。
惟死龟板取之煎膏,必须用灼过者,名曰败龟,则毒随火化可用。
倘若用自死者煎膏,未有不毒者也。
龟年尤长,何能自死,非受蛇伤,必为毒中。
用之入药,得免无损,幸矣。
安望其补益哉。
千岁灵龟,何能易见,非德高道重者,断不可得也。
铎着《本草》,既知千岁之龟可以延年,乌敢隐而不告乎,夫千岁灵龟,自知趋避,岂肯轻露于沙洲、塘渚之间,以招人之物色,轻投于鼎镬之中。
然而天地之大,实有此种,使道德之贤,无心获之,而助其益算之丹也。
苟得千岁之龟,而不知修合之法,终属无益。
铎受异人之传,并将制法奇方附后,方名千岁灵膏。
动物类中药动物类药材的范围•全动物类:昆虫类、蛇类或其它小动物,如地龙、水蛭、斑蝥、金钱白花蛇等。
•角骨类:动物的角、鳞、甲和骨骼等,鹿茸、羚羊角、龟甲、鳖甲、穿山甲等。
•贝壳类:主要为水产动物的贝壳,如石决明、牡蛎等。
•分泌物类:包括动物生理产物(蛇蜕)、病理产物(牛黄)以及排泄物(五灵脂)等•内脏类:动物的内脏器官,如哈蟆油等。
•皮毛类:动物的皮,如刺猬皮、血余炭(人发)等。
•动物制品:经加工制成的药品,如阿胶。
动物类中药的定义:动物类中药是以动物的全体或某一部分入药的药材总称动物类中药的鉴定方法•基原鉴定————物种的来源•性状鉴别————类别、药用部位、观察形态、大小颜色、表面特征等•显微鉴别————组织特征(肌肉骨组织皮肤鳞片)•理化鉴别————物理常数成分分析(电泳光谱色谱基因鉴别等)•生物鉴定————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各论水蛭来源于环节动物门水蛭的商品及采收加工方法:蚂蟥加工形成:大水蛭水蛭加工形成:小水蛭柳叶蚂蟥加工形成:长条水蛭采收方法常用动物血诱捕,开水烫死或用石灰、草木灰闷死,晒干。
性状共同特征:长条形或扁平纺缍形,表面多有环节,两端有吸盘。
石决明来源于软体动物门的鲍科动物◘杂色鲍◘皱纹盘鲍◘羊鲍◘澳洲鲍◘耳鲍天然珍珠:•表面光滑,半透明•银白色或淡青色,显闪耀彩光。
•质坚硬细密不易碎•断面层纹细密。
•浅蓝紫色荧光养殖珍珠:•表面光滑或有皱纹•玉白色或浅粉红色,有珍珠光泽。
•质较轻,易破碎•断面含有珠核一粒•亮黄绿色荧光正品珍珠:浅蓝紫色或亮黄绿色荧光珠光层不会洗脱。
弹性强(5cm以上)灼烧后爆裂声大,呈银色光泽的薄片。
磨片具同心层纹。
伪品珍珠无荧光。
珠光层可被丙酮洗脱弹性差(5cm以下)灼烧后爆裂声小,松散易碎,无光泽磨片不具同心层纹全蝎来源:节肢动物门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体.性状鉴别特征:●前面有一对短小的螯肢及一对较长大的钳状脚须,形似蟹螯●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皱缩弯曲,末节有锐钩状毒刺。
(干货)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点“常用动物类中药的鉴别(17个)”
①水蛭:扁平纺锤形,有多数环节,两端各具1吸盘。
②全蝎:后腹部呈尾状,末节有锐钩状毒刺。
③蜈蚣:扁平长条形。
自第二节起,每体节两侧有步足一对。
④土鳖虫:扁平卵形。
背部紫褐色,有光泽,无翅;腹背板9节,呈覆瓦状排列。
⑤斑蝥:背部具革质鞘翅1对,黑色;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的横纹。
⑥海马:“马头、蛇尾、瓦楞身”。
⑦地龙:长条状薄片。
第14——16环节为生殖带,习称“白颈”。
⑧蛤蚧:扁片状。
头略呈扁三角形,吻鳞不切鼻孔,足趾底面具吸盘。
⑨金钱白花蛇:背部黑色或灰黑色,有白色环纹45——58个;脊鳞扩大呈六角形。
⑩蕲蛇:“翘鼻头”、“方胜纹”、“佛指甲”。
⑪乌梢蛇:脊部高耸成屋脊状,俗称“剑脊”。
⑫石决明:从螺旋部顶处开始向右排列有20余个疣状突起,末端6——9个开孔。
⑬牡蛎:长片状,表面鳞片坚厚,层状排列;内面瓷白色。
⑭海螵蛸:扁长椭圆形。
边缘薄,中间厚;背面有瓷白色脊状隆起。
⑮桑螵蛸:体轻,质松而韧,横断面可见外层为海绵状物。
⑯鹿茸:花鹿茸:具一个分枝者习称“二杠”,主枝习称“大挺”,侧枝
习称“门庄”;具二个分枝者习称“三岔”。
马鹿茸:侧枝一个者习称“单门”,二个者习称“莲花”,三个者习称“三岔”,四个者习称“四岔”。
⑰羚羊角:“合把”、“骨塞”、“通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