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讲解模板:视网膜下液引流术
- 格式:ppt
- 大小:237.50 KB
- 文档页数:36
用射频机排出视网膜下液体:一份初步报告排出视网膜下液体是“ab externo”视网膜分离手术中最危险的一步。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视网膜下出血,视网膜穿孔以及vitreoretinal incarceration(疝的坎顿)。
在过去许多年里都在使用电疗和电烙治疗眼球的脉结膜,以及脉结膜穿孔,我们的贡献就是介绍一种新的仪器。
我们描述了试验结果和采用15种巩膜弯曲的方法进行初步rhegmatogenous视网膜分离,分离中视网膜下液体通过使用电设备手柄上的微型切除手术针在3.8MHz射频率下排出。
图 1. 使用微切割探针的可活动针头在巩膜和脉络膜上穿孔而获得排出视网膜下液体的结果。
我们选择3mm长的针头。
方法:在这项研究试验里连续有15个病人实施巩膜弯曲手术进行初步rhegmatogenous 视网膜分离。
手术首先进行视网膜分离,所有手术程序都由同一个大夫(P.E.G)主持。
所有得患者都使用了带有硬硅胶圈的Episderal buckcles。
所有病人都采用变换巩膜低温方法造成视网膜泪与孔。
为使视网膜下液体排出,用一根带有可活动头的超常切除针连接手柄,选择切割和血凝聚形式,能量设置为3-3.5之间(42-49W)。
采用1/16轴,尺寸为30号带有可活动头的标准规格针(图1);长度可因各人而调整以取得精确的深度操作。
选择针长度和排泄口以视网膜高度为基础,它通过视网膜检查显示出来。
如果可能,用下鼻四分之一Inferior nasal quadrant in the bed of the encircling band was preferred , when possible. 将手术针扎于巩膜上,能量便通过脚踏开关全部传入巩膜和脉络膜。
在直接观察下不必实施穿孔。
视网膜下液体用棉团擦干。
视网膜液体的排出和这种手术方法带来的并发症通过用手术中的检眼镜检查确定。
手术报告的描述和记录从第1次手术后检查当天开始。
结果:病人的平均年龄6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