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7)人机工程学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8
课程名称:人机工程学课程代码:06217(理论)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与特点《人机工程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的必考课。
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
人体工程学是以心理学、生理学、人体测量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心理特点,以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安全地、健康和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的科学。
本课程系统介绍了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的基本知识,人和环境交互作用的概念,并通过不同环境行为的分析和实例介绍、探讨了为人创造经济、舒适、安全、卫生的室内环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为室内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度参数,考虑“物”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考虑“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
为室内设计中构建良好的人-机-环境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设置本课程,为了使考生能够牢固掌握人机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核心理念,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在今后的环境及室内设计实践中,分析和理解人的因素、人和物、环境的相互作用,使设计的物和环境更适合于人的需求。
使设计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掌握人机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人机设计的主要内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起“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室内设计实践打好基础。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人机工程学》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许多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是《公共室内设计(商业办公)》、《居住室内设计》等课程的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概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是对人体工程学及其应用的概述部分。
主要介绍人体工程学的由来及发展,人体工程学的定义,人体工程学研究的内容以及人体工程学的应用情况。
通过对本章学习,应理解并掌握人体工程学的定义,了解人体工程学的由来和发展,了解人体工程学研究内容,人体工程学在工程和艺术设计领域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人机工程学完整课件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题是《人机工程学》,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小学科学》的第8章。
本章主要介绍了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设计和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历程、人机交互的基本原理、人机界面设计、人的心理和生理特性、安全与健康等。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知道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人机界面设计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
重点:人机界面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PPT课件、实物模型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贴纸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短片,引导学生了解人机工程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人机工程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让学生对人机工程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人机工程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方向盘的设计、电脑鼠标的使用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人机界面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5.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人机界面设计,选取一个日常生活用品,如笔筒、水杯等,对其进行改进设计,使之更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
6. 成果展示:每组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进行点评。
板书设计:人机工程学定义:研究人、机器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的一门学科。
发展历程:早期、现代基本原理:人的心理和生理特性、人机交互原理应用:日常生活、工业、医疗等领域作业设计:1. 请简述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原理。
2. 举例说明人机工程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设计一个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笔筒。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形式,使学生对人机工程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人机工程学》PPT 课件•人机工程学概述•人体生理与心理特征•人机界面设计原理•工作场所人机工程学应用目录•办公环境人机工程学应用•交通运输领域人机工程学应用•总结与展望CHAPTER人机工程学概述定义与发展历程定义发展历程人机工程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工业生产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逐渐拓展到信息技术、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
研究对象与范围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学科特点及意义CHAPTER人体生理与心理特征人体生理结构简介肌肉系统循环系统通过收缩和舒张产生运动,维持姿势。
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排除废物。
骨骼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构成人体基本框架,支持体重,保护内脏。
传递和处理信息,控制人体各种活动。
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维持生命活动。
感觉知觉感觉与知觉的关系030201感觉与知觉特性分析认知过程及影响因素认知过程01影响因素02认知负荷03CHAPTER人机界面设计原理清晰易读色彩搭配手机屏幕汽车仪表盘符合人体工学控制器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应符合人体工学原理,方便用户操作并减少误操作的可能性。
功能明确控制器的功能应明确、直观,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混淆的操作方式。
•反馈及时:控制器应提供及时的操作反馈,如声音、灯光等提示,帮助用户确认操作是否成功。
电脑鼠标游戏手柄界面一致性减少认知负荷个性化定制多通道交互人机界面优化方法探讨CHAPTER工作场所人机工程学应用1 2 3基于工艺流程的布局规划基于人体工效学的布局规划基于环境因素的布局规划工作场所布局规划方法论述设备选型与配置策略探讨设备选型原则根据工作需求、设备性能、经济效益等因素,选择适合的设备类型和型号。
设备配置策略根据工艺流程、设备功能、空间布局等因素,合理规划设备的布局和配置,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和工作效率。
设备维护与保养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劳动强度评价方法采用主观评价、客观测量等方法,对员工的劳动强度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
目录•人机工程学概述•人体因素与人的特性•人机界面设计原理•作业空间设计与人机系统优化•劳动安全与事故防范策略•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人机工程学概述定义与发展历程定义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机器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旨在优化人与机器系统的交互,提高工作效率和人的舒适度。
发展历程人机工程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工业生产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逐渐扩展到办公自动化、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领域。
研究对象与范围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人、机器和工作环境三大要素。
其中,人是指操作者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行为习惯等;机器是指各种设备、工具、装置和系统等;工作环境是指工作场所的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组织管理等。
研究范围人机工程学的研究范围涉及多个领域,如工业设计、人机交互、人因工程、可用性工程等。
学科特点及意义学科特点人机工程学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它综合运用了心理学、生理学、医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知识,研究人与机器系统的交互问题。
学科意义人机工程学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优化人与机器系统的交互,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事故和错误,降低人的疲劳和不适感,从而提高生产效益和生活质量。
人体因素与人的特性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是人接收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
负责传递和处理感官信息,控制人体运动和反应。
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组成,支持人体姿势和运动。
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身体各部分,同时排除废物。
感官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0102 03认知过程包括注意、记忆、思维等,影响人对信息的处理和理解。
情感与情绪影响人的决策和行为,与人的需求和动机密切相关。
学习与技能形成通过经验和训练,人能够形成新的行为习惯和技能。
ABDC人体测量学研究人体尺寸、形状和功能的学科,为人机工程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人体尺寸数据包括身高、坐高、臂长等,用于设计适合人体尺寸的产品和工作环境。
人体力量数据反映人在各种姿势和动作下的力量输出,为设计提供力学依据。
人机工程学课件3一、引言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人类与机器之间的交互关系,旨在提高工作效率、舒适性和安全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机工程学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工业设计、航空航海、交通运输、医疗保健等。
本课件将介绍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二、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原理1.人体结构特性人体结构特性是指人体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包括身高、体重、力量、耐力、感知能力等。
在设计人机系统时,需要充分考虑人体结构特性,使机器适应人的操作需求。
2.人的认知特性人的认知特性是指人在信息处理、判断、决策等方面的能力。
人机工程学关注如何设计人机界面,使信息传递更加高效、直观,降低操作难度。
3.人的行为特性人的行为特性是指人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规律。
人机工程学通过研究人的行为特性,优化人机系统设计,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4.人机系统的可靠性人机系统的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时间内、规定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人机工程学关注如何提高人机系统的可靠性,降低故障率和事故风险。
5.人机系统的舒适性人机系统的舒适性是指人在操作机器过程中的舒适感受。
人机工程学通过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优化人机界面设计,提高操作者的舒适度。
三、人机工程学的方法1.人体测量学人体测量学是研究人体尺寸、形状和比例的科学。
通过人体测量数据,可以为人机界面设计提供依据,使机器适应人的生理特点。
2.人的认知心理学人的认知心理学研究人在信息处理、判断、决策等方面的心理活动。
人机工程学利用认知心理学原理,优化人机界面设计,提高操作者的工作效率。
3.人的生物力学人的生物力学研究人体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人机工程学通过研究人的生物力学特性,优化人机系统设计,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4.人机界面设计人机界面设计是人机工程学的核心内容,包括硬件和软件界面设计。
人机工程学关注如何设计直观、易用、高效的人机界面,提高操作者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人机工程学知识点整理一、人机工程学的定义与范畴人机工程学,简单来说,就是研究人、机器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它致力于优化人与机器的交互,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人的健康和安全,提升使用的舒适度。
其范畴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工作场所设计、产品设计、交通工具设计、计算机界面设计等。
从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电脑,到工厂里的生产线设备,再到飞机驾驶舱的布局,都有人机工程学的身影。
二、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历程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早期阶段,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在制作工具和生活用品时,已经开始考虑如何使其更适合人体的使用。
比如,古代的农具在形状和尺寸上就有一定的人体适应性。
工业革命时期,随着机器大规模的应用,人机关系的问题逐渐凸显。
工人长时间在恶劣的工作条件下操作机器,导致了大量的工伤事故和职业病。
这促使人们开始关注工作环境和机器设计对人的影响。
20 世纪初,人机工程学开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逐渐形成。
二战期间,由于军事装备的复杂和高效需求,人机工程学得到了快速发展。
战后,它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从军事领域延伸到了工业、医疗、交通等众多领域。
现代,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人机工程学不断融合新的技术和理念,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以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人机交互需求。
三、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为了深入了解和解决人机关系中的问题,人机工程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
首先是观察法,通过直接观察人的行为和操作来收集数据。
比如,在工作场所观察工人的工作流程和姿势。
其次是实验法,通过控制变量进行实验来研究人机交互的效果。
例如,对比不同键盘设计对打字速度和准确性的影响。
还有问卷调查法,通过向用户发放问卷来了解他们对产品或环境的感受和需求。
此外,还有模拟和建模的方法,利用计算机软件来模拟人机系统,预测和评估设计方案的效果。
四、人体测量与人机尺寸人体测量是人机工程学的重要基础之一。
通过对人体各种尺寸、形态和比例的测量,可以获得大量的数据,为设计提供依据。
1.什么是人机工程学使机器适应人提高用户友好性讲究工作技巧讲究作业规律2.人机工程的研究对象提高工作效率: 使用方便,减少失误,提高产量提升人身价值: 提高安全性,减少疲劳降低强度,增加舒适性,提高用户接受性,提升工作满意度,提升生活质量3.人机工程学定义国际人类工效学学会: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学科。
4.人机工程学的历史沿革经验人机工程学阶段要求人适应机器,以机器为中心进行设计。
科学人机工程学阶段以人为中心,强调机器的设计应适应人现代人机工程学阶段以系统观点分析人机关系,人机相互适应、分工合理5.系统的定义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6..7.人机界面:眼——屏关系手——台关系人——椅关系脚——地关系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具有如下要素:适应刺激感觉阈限适应相互作用余觉9.感觉阈限产生感觉需要有达到一定强度的适宜刺激。
10.适应的含义:感觉器官经持续刺激一段时间后,在刺激不变的情况下,感觉会逐渐减小以致消失。
这种现象称为适应。
11.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各种感觉器官对其适应刺激的感受能力将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影响而降低,由此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感觉的相互作用12 余觉的含义 .刺激取消以后,感觉可以继续存在一极短时间,这种现象叫“余觉”。
13.知觉的含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状况整体的反映。
知觉具有以下特征: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错觉14. 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而知觉的印象却保持相对不变的特征,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15. 错觉是对外界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16. 视角:被看目标物的两点光线投入眼球的交角。
1.人机工程学的定义:人机工程学是根据人的心理、生理和身体结构等因素,研究系统人、机械、环境相互间的合理关系,以保证人们的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并取得满意的工作效果的一门科学。
2.安全人机工程的定义:是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出发,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系统中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是人机工程学的一个应用学科的分支,并成为安全工程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3.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内容:①研究人机系统中人的各种特性。
②研究人机功能分配③研究各类人机界面④研究工作场所和作业环境⑤研究安全装置⑥研究人员选拔问题⑦研究人机系统的可靠性,保证人机系统安全⑧研究人机系统总体安全性设计准则和方法以及安全评价体系和方法4.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方法:调查法、实验法、模拟法5.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目的:对综合体建立合理的方案,更好地在人机之间合理地分配功能,使人和机有机结合,有效的发挥人的作用,最大限度的为人提供安全卫生和舒适的环境,同时带来活动效率的提高。
(安全、舒适、健康、高效、审美)6.最大耗氧量及氧债能力:人体在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氧气量称为耗氧量。
一般情况下,摄氧量与耗氧量大致相等。
人体在从事高度繁重体力劳动时,循环、呼吸(氧运输)系统的功能经1~2min后达到人体极限摄氧能力,这是,人体单位时间内的摄氧量称为最大摄氧量。
V O2max=5.6592-0.0398A(A为年龄)。
氧债能力,一般人为10L,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可达15~20L。
7.人体测量数据的运用准则:①最大最小准则②可调性准则③平均准则④使用最新人体数据准则⑤地域性准则⑥功能修正与最小心理空间相结合准则⑦标准化准则⑧姿势与身材相关联准则⑨合理选择百分位和适用度准则8.人体尺寸应用的原则:满足度、可调准则、最大最小准则。
9.人的感知特性:整体性、理解性、选择性、恒常性10.人的感觉:①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06217]专科《人机工程学》自学考试大纲二OO八年十月自学用书:《工业设计人机工程》,阮宝湘邵祥华,机械工业出版社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人机工程学》课程是以“人、机、环境”三者关系为研究中心的课程,也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实践课程之一。
《人机工程学》的教学内容人机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和应用两大部分。
前者是后者的理论依据,后者是前者的实践应用。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是通过人机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人机工程学的应用方法。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自学应考者要能基本掌握和了解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能较好的运用这些知识,通过实践应用融会贯通的运用到今后的设计中去。
二、考核目标《工业设计人机工程》教学计划内容:第一章人机工程学概论(一般了解)一、学习目的和要求对人机工程学有一定的概念认识二、考核知识点(一)人机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二)人机学的形成和发展及学科思想的演进(三)人机系统和人机工程设计(四)人机工程学和工业设计三、考核要求(一)人机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了解:1、引例----人机学的思想萌芽源远流长2、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3、日常生活中人机学问题的巡视(二)人机学的形成和发展及学科思想的演进了解:1、中国古籍中的卓越论述2、人机学的形成、发栈和学科思想的演进3、人机学的学术团体与教育(三)人机系统和人机工程设计掌握:1、人机系统和人机界面2、人机工程设计3、人机工程技术标准简介4、人机工程设计软件简介(四)人机工程设计与工业设计了解:1、人机工程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人机工程与工业设计第二章人体尺寸及其应用方法(重点掌握)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人体尺寸及其应用方法考核知识点(一)人体尺寸概述(二)中国成年人的人体尺寸(三)其他国家的人体尺寸及人体各部分尺寸的比例(四)产品设计中人体尺寸数据的应用方法(五)设施器物的人体尺寸适应性与二维人体模板二、考核要求(一)人体尺寸概述了解:1、人体测量简史2、人体测量方法简介3、人体尺寸数据的部分特征(二)2、中国成年人的人体尺寸掌握:1、GB/T10000-1988《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简介2、常用人体尺寸数据摘录及简要分析3、人体尺寸的地区差异和时代差异(三)其他国家的人体尺寸及人体各部分尺寸的比例掌握:1、其他几个国家的成年人人体尺寸2、人体各部分尺寸的比例(四)产品设计中人体尺寸数据的应用方法掌握:1、尺寸修正量2、人体尺寸百分位数的选择3、产品功能尺寸的设定(五)设施器物的人体尺寸适应性与二维人体模板掌握:1、设湿器物的人体尺寸适应性示例2、动态人体尺寸与二维人体模板第三章桌椅设计(重点掌握)一、学习目的和要求学习桌椅设计的人机方法二、考核知识点(一)桌椅设计概述(二)坐姿生理解剖基础(三)座椅的功能尺寸(四)坐垫和靠垫(五)办公桌的功能尺寸(六)其他的倚靠器具或设施三、考核要求(一)桌椅设计概述了解:1、坐姿工作与座椅2、桌椅的历史与现状(二)坐姿生理解剖基础掌握:1、坐姿脊柱形态及其生理效应2、坐姿下的体压3、坐姿下的股骨、肩骨、小腿与背肌4、平衡调节理论5、工作座椅的一般人类工效学要求(三)座椅的功能尺寸掌握:1、座面(前缘的)高度2、座面倾角3、靠背的形式及倾角4、其他功能尺寸5、GB/T14774-1993《工作座椅一般人类工效学要求》的推荐值(四)坐垫与靠垫了解:1、椅垫的生理学评价要素2、椅垫的软硬性能3、椅垫材质的生理舒适性(五)办公桌的功能尺寸掌握:1、桌面高度(桌椅配合)2、中屉深度第四章显示装置设计(一般了解)一、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显示装置设计二、考核知识点(一)人的视觉与听觉特性(二)显示装置的类型与设计原则(三)显示仪表的设计与布置(四)信号显示设计三、考核要求(一)人的视觉与听觉特性了解:1、感觉器官与感觉类型2、视觉器官与视觉机制3、人的视觉特征4、听觉器官与听觉特性(二)显示装置的类型与设计原则了解:1、显示装置的类型与性能特点2、仪表显示设计的一般人机学原则(三)显示仪表的设计与布置了解:1、显示仪表设计中的人机学因素2、显示仪表的布置(四)信号显示设计了解:1、信号显示的类型与特点2、信号灯设计第五章操纵装置设计(一般了解)一、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操纵装置设计二、考核知识点(一)手足尺寸与人体关节活动(二)人体的施力与运动输出特性(三)操纵器设计的人机学原则(四)操纵器的布置和控制台设计(五)常用操纵器的人机学要素(六)操纵与被操纵对象的互动协调关系三、考核要求(一)手足尺寸与人体关节活动了解:1、人体手足尺寸2、人体关节的活动(二)人体的施力与运动输出特性了解:1、人体的肌力及其影响因素2、反应时和运动时3、肢体的运动输出特性(三)操纵器设计的人机学原则了解:1、操纵器的类型与选用2、操纵器设计的一般人机学原则3、操纵器的形状和式样4、操纵器的尺寸和操作行程5、操纵器的操纵力6、操纵器的识别编码(四)操纵器的布置和控制台设计了解:1、操纵器布置的一般原则2、控制台的设计(五)常用操纵器的人机学要素了解:1、按压式操纵器2、转动式操纵器3、移动、扳动式操纵器4、脚动操纵器(六)操纵与被操纵对象的互动协调关系了解:1、引例—操控主从协调关系的重要性2、操控主从协调的一般原则3、操控主从协调与行为科学简述第六章产品设计人机学的若干专题(一般了解)一、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产品设计人机学的若干专题二、考核知识点(一)手工具及其使用方式(二)床、柜等家具(三)安全性设计(四)维修性设计三、考核要求(一)手工具及其使用方式了解:1、手工具设计的人机学因素2、几种手工具3、手工具的使用方式(二)床、柜等家具掌握:1、家具与人体尺寸的适应2、床、柜尺寸的国家标准简介3、褥垫与躺卧的解剖生理因素(三)安全性设计了解:1、安全与防护2、防止触及危险区的距离与防挤压间距3、安全标示与警示(四)维修性设计了解:1、产品与设备的维修2、维修性设计概述第七章视觉传达设计与人机工学(一般了解)一、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视觉传达设计与人机工学的关系二、考核知识点(一)文字设计(二)图形符号及标志设计(三)展示设计三、考核要求(一)文字设计了解:1、文字的尺寸2、字体3、字形的比例与排布4、字符与背景的色彩及其搭配(二)图形符号及标志设计了解:1、图形符号设计2、标志设计(三)展示设计了解:1、展板及其布置2、展室设置与展示照明第八章室内设计与人机学(一般了解)一、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室内设计与人机学的关系二、考核知识点(一)生活空间与人体尺寸(二)光环境与采光照明设计(三)声音环境和噪声控制(四)室内热环境(五)振动环境(六)有利于安全健康的环境因素综述三、考核要求(一)生活空间与人体尺寸了解:1、生活空间与人体尺寸(二)光环境与采光照明设计了解:1、光环境的一般概念2、天然采光3、人工照明4、光源的色温、显色性与室内的色彩环境5、室内视觉环境评价方法简介(三)声音环境和噪声控制了解;1、声音的计量与人耳的声音感觉2、乐音、噪声与噪声控制3、室内声环境设计的概念(四)室内热环境了解:1、热环境的评价指标2、热环境对人体及工作的影响3、室内与作业场所的适宜热环境指标(五)振动环境了解:1、环境振动及人体的振动响应2、振动对人体及工作的影响3、振动的评价及控制标准简介(六)有利于安全健康的环境因素综述了解:1、关系安全与健康的环境因素2、环境因素的适宜性分级第九章工作空间与工作岗位设计(一般了解)四、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工作空间与工作岗位设计五、考核知识点(一)工作空间人体尺寸(二)工作空间设计(三)工作岗位设计(四)工作姿势与肢体施力(五)设计案例:BFB-X50半自动粉末包装机六、考核要求(一)工作空间人体尺寸了解:1、GB/T13547—1992《工作空间人体尺寸》简介2、通过小样本测量建立人体尺寸回归方程的方法3、工作空间人体尺寸数据的应用原则(二)工作空间设计了解:1、工作空间设计的一般原则2、工作高度的安排布置3、水平工作面4、脚的工作空间(三)工作岗位设计了解;1、工作岗位的类型与选择2、工作岗位的尺寸设计(四)工作姿势与肢体施力了解:1、工作姿势对工效的影响2、肢体施力的合理方法(五)设计案例:BFB-X50半自动粉末包装机了解:1、设计案例:BFB-X50半自动粉末包装机第十章人机学的其他专题及未来展望(一般了解)七、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人机学的其他专题及未来展望八、考核知识点(一)人机工程的设计心理学应用(二)人机学与新产品的创意开发(三)人机工程设计的未来展望九、考核要求(一)人机工程的设计心理学应用了解:1、综述2、人机工程设计心理学的应用示例3、心理测试和心理调查(二)人机学与新产品的创意开发了解:1、新产品的人机学创意开发2、案例及分析说明(三)人机工程设计的未来展望了解;1、人机学与可持续发展2、高技术产品的认知与使用心理3、坚持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导向题型举例(仅作参考,实际命题时不受此限)一、填空题例: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________、________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因素的学科。
二、单项选择题例:以下( )不属于人机工程学的多种学科名称的A 人类工效学B 工程心理学C 心理学D 人类工程学三、判断题例:功能修正量是指为保证实现产品功能,对作为产品设计依据的人体尺寸所作的尺寸修正量.()四、问答题例:应用二维人体模板的原因和如何运用?五、综合应用题例1:设计一张放置在公园中可供3人使用的休息长椅要求:1、长椅要可供三人使用2、长椅的功能尺寸要合理;3、选用合适的材料以适应对变的户外气候4、考虑多种坐姿的适应的可能性5、要绘制透视图及三视图,三视图上要标注主要人机功能尺寸。
评分标准:1 长椅设计符合人机工程学原则80分2 材料的选择10分3 人性化的设计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