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合成氨生产工艺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15.21 MB
- 文档页数:209
图9-2碳化塔1 一气体分布器;2—分气板; 3—冷却管;4一挡板0. 6MPa和1. 2MPa两个等级。
第九章碳化工段第一节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本;段任务(一)碳化工段的任务在变换气中,除含有合成氨所需的氢及氮之外,还含有26K左右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3.0〜3.8%)等气体。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气体不仅不是合成氨所需要的,而且对合成触媒有毒害作用,所以必须清除。
碳化工段的任务就是用浓氨水吸收变换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制成合格的碳酸氢铵。
二氧化碳被碳化吸收后,变换气成为合格的原料气(C02<0.2%;NH3<0.lg/m3),送压缩工段进一步压缩后送精炼工段。
本工段还要保证全厂氨和二氧化碳的平衡及本工段的水平衡,确保均衡生产。
碳化工段全过程包括:浓氨水的制备、浓氨水吸收二氧化碳生产碳酸氢铵、氨的回收以及悬浮液的分离。
(二)水洗的任务碳化水洗流程的任务用压力水洗去变换气中的部分二氧化碳,解决碳铵生产过程中氨和二氧化碳的平衡,同时能增加氨水和液氨的产量。
中压联尿水洗的任务用高压水将变换气中的二氧化碳洗至18%左右,以保证联尿生产中氨与二氧化碳的平衡。
(三)等压吸收的任务用软水或稀氨水吸收氨罐弛放气及合成放空气中的氨气,制成浓氨水供碳化生产使用,其余的气体送锅炉燃烧回收热能,或送造气吹风气回收燃烧。
二、工艺流程简述(一)碳化气体流程如图9-1所示,压力为1.12MPa的变换气从塔底依次通过碳化主塔、副塔、综合塔,在塔内变换气与浓氨水鼓泡反应,二氧化碳被氨水吸收,成为合格的原料气送压缩机三段入口。
在生产甲醇的氮肥厂,为保证甲醇触媒不中毒,在综合塔后,增设活性炭脱硫塔,使原料气中H2S含量<2ppm。
液体流程稀氨水和母液用泵从贮槽打入高位吸氨器或喷射吸收器,的氨气反应,其方程式如下:NH3+HzO=NH4OH+QNH4OH+NH4HCO3=(nh4)2co3+HzO+Q制成的浓氨水再经冷却排管降温后,送浓氨水贮槽。
合成氨的生产工艺流程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农药、肥料、塑料等行业。
合成氨的制备是一项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化学反应和工艺步骤。
本文将介绍合成氨的生产工艺流程,并逐步解析其中的关键步骤和反应。
1. 原料准备1.1 天然气处理在合成氨的生产中,最常用的原料是天然气。
天然气中主要含有甲烷,须进行处理以消除其中的杂质。
天然气处理的关键步骤包括脱除硫化物、脱除中烃和脱除水蒸气等。
其中,脱除硫化物通常采用吸收剂法,通过与氢气反应将硫化氢转化为硫,从而降低硫化物的含量。
1.2 空气压缩合成氨的制备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氢气和氮气。
氮气可通过空气经过压缩和分离获得。
这一步骤主要是将空气压缩至一定压力,然后通过分离装置将其中的氧气和氩气分离出来,得到纯净的氮气。
1.3 氢气制备氢气是合成氨的重要原料,可通过水蒸气重整和空气分离等方法制备。
水蒸气重整是指将甲烷与水蒸气反应产生氢气和一氧化碳的过程。
空气分离则是利用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不同沸点进行分离,得到纯净的氢气。
2. 氨合成2.1 催化剂制备氨的合成反应需要使用特定的催化剂,最常用的催化剂是铁-铝催化剂。
铁-铝催化剂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混合沉积法和干法混合沉积法等。
混合沉积法是将铁盐和铝盐混合溶解后沉积得到催化剂,干法混合沉积法则是将铁盐和铝盐直接混合后进行焙烧得到。
2.2 反应器设计合成氨的反应器可采用固定床反应器或流化床反应器。
固定床反应器是将催化剂填充在反应器中,通过氢气和氮气的通入进行反应。
流化床反应器则是将催化剂悬浮在气流中,通过流化床底部的分配装置和氢气、氮气的通入进行反应。
2.3 反应条件合成氨的合成反应需要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
通常情况下,合成氨反应的温度约为350-450°C,压力约为200-300atm。
此外,还需要在反应器中加入适量的惰性气体(如氦气)以稀释氢气和氮气,以减少反应的热量和危险性。
2.4 反应过程合成氨的合成反应是一个多步骤的复杂过程。
合成氨合成工艺流程
《合成氨合成工艺流程》
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化肥、烟火药剂、医药品和塑料等工业生产中。
合成氨的工业生产是通过哈贝-博
斯曼过程进行的,下面将介绍合成氨的合成工艺流程。
首先,合成氨的生产原料主要是空气和天然气。
其中,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可以通过分离技术获取,而天然气中的甲烷则是氢气的主要来源。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大致分为三个主要步骤:氮气和氢气的制备、氮气和氢气的混合和反应、氨气的分离和提纯。
第一步,氮气和氢气的制备。
首先,空气被压缩,经过脱水和冷却后,氮气和氧气被分离出来。
然后,从天然气中分离出甲烷,并进行蒸汽重整反应,生成一定比例的氢气。
第二步,氮气和氢气的混合和反应。
经过精确比例的混合后,氮气和氢气进入催化剂反应器进行反应。
在高温高压下,氮气和氢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氨气。
第三步,氨气的分离和提纯。
合成的氨气含有大量的副产物和杂质,需要进行分离和提纯。
通过压缩、冷却、吸附等工艺,将氨气中的杂质和副产物去除,最终得到纯净的合成氨。
以上就是合成氨的工艺流程,通过这一连续的工艺流程,可以
高效地生产出合成氨,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是化学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能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
合成氨工艺流程简介在200MPa的高压和500℃的高温和催化剂作用下,N2+3H2==2NH3,经过压缩冷凝后,将余料在送回反应器进行反应,合成氨指由氮和氢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直接合成的氨。
世界上的氨除少量从焦炉气中回收副产外,绝大部分是合成的氨。
合成氨主要用作化肥、冷冻剂和化工原料。
生产方法生产合成氨的主要原料有天然气、石脑油、重质油和煤(或焦炭)等。
①天然气制氨。
天然气先经脱硫,然后通过二次转化,再分别经过一氧化碳变换、二氧化碳脱除等工序,得到的氮氢混合气,其中尚含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约0.1%~0.3%(体积),经甲烷化作用除去后,制得氢氮摩尔比为3的纯净气,经压缩机压缩而进入氨合成回路,制得产品氨。
以石脑油为原料的合成氨生产流程与此流程相似。
②重质油制氨。
重质油包括各种深度加工所得的渣油,可用部分氧化法制得合成氨原料气,生产过程比天然气蒸气转化法简单,但需要有空气分离装置。
空气分离装置制得的氧用于重质油气化,氮作为氨合成原料外,液态氮还用作脱除一氧化碳、甲烷及氩的洗涤剂。
③煤(焦炭)制氨。
随着石油化工和天然气化工的发展,以煤(焦炭)为原料制取氨的方式在世界上已很少采用。
用途氨主要用于制造氮肥和复合肥料,氨作为工业原料和氨化饲料,用量约占世界产量的12%。
硝酸、各种含氮的无机盐及有机中间体、磺胺药、聚氨酯、聚酰胺纤维和丁腈橡胶等都需直接以氨为原料。
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贮运商品氨中有一部分是以液态由制造厂运往外地。
此外,为保证制造厂内合成氨和氨加工车间之间的供需平衡,防止因短期事故而停产,需设置液氨库。
液氨库根据容量大小不同,有不冷冻、半冷冻和全冷冻三种类型。
液氨的运输方式有海运、驳船运、管道运、槽车运、卡车运合成氨是以碳氨为主要原料, 我司可承包的合成氨生成成套项目, 规模有 4×104 吨/年, 6×104 吨/年, 10×104 吨/年, 30×104 吨/年, 其产品质量符合中国国家标准.1. 工艺路线:以无烟煤为原料生成合成氨常见过程是:造气 -> 半水煤气脱硫 -> 压缩机1,2工段 -> 变换 -> 变换气脱硫 ->压缩机3段 -> 脱硫 ->压缩机4,5工段 -> 铜洗 -> 压缩机6段 -> 氨合成 -> 产品NH3采用甲烷化法脱硫除原料气中CO. CO2 时, 合成氨工艺流程图如下:造气 ->半水煤气脱硫 ->压缩机1,2段 ->变换 -> 变换气脱硫 -> 压缩机3段 ->脱碳 -> 精脱硫 ->甲烷化 ->压缩机4,5,6段 ->氨合成 ->产品NH32.技术指标:(1) 原料煤: 无烟煤: 粒度15-25mm 或25-100mm固定75%蒸汽: 压力0.4MPa, 1-3MPa(2) 产品: 合成氨:氨含量(99.8%)残留物含量(0.2%)3. 消耗定额: ( 以4×104 吨/年计算)(1) 无烟煤( 入炉) : 1,300kg(2) 电: 1,000KWH( 碳化流程), 1,300KWH( 脱碳流程)(3) 循环水: 100M3(4) 占地: 29,000M24. 主要设备:(1) 造气炉(2) 压缩机(3) 铜洗(4) 合成塔。
合成氨工艺————————————————————————————————作者:————————————————————————————————日期:合成氨工艺流程(1)原料气制备将煤和天然气等原料制成含氢和氮的粗原料气。
对于固体原料煤和焦炭,通常采用气化的方法制取合成气;渣油可采用非催化部分氧化的方法获得合成气;对气态烃类和石脑油,工业中利用二段蒸汽转化法制取合成气。
(2)净化对粗原料气进行净化处理,除去氢气和氮气以外的杂质,主要包括变换过程、脱硫脱碳过程以及气体精制过程。
①一氧化碳变换过程在合成氨生产中,各种方法制取的原料气都含有CO,其体积分数一般为12%~40%。
合成氨需要的两种组分是H2和N2,因此需要除去合成气中的CO。
变换反应如下:CO+H2OH→2+CO2 =-41.2kJ/mol 0298HΔ由于CO变换过程是强放热过程,必须分段进行以利于回收反应热,并控制变换段出口残余CO含量。
第一步是高温变换,使大部分CO转变为CO2和H2;第二步是低温变换,将CO含量降至0.3%左右。
因此,CO变换反应既是原料气制造的继续,又是净化的过程,为后续脱碳过程创造条件。
②脱硫脱碳过程各种原料制取的粗原料气,都含有一些硫和碳的氧化物,为了防止合成氨生产过程催化剂的中毒,必须在氨合成工序前加以脱除,以天然气为原料的蒸汽转化法,第一道工序是脱硫,用以保护转化催化剂,以重油和煤为原料的部分氧化法,根据一氧化碳变换是否采用耐硫的催化剂而确定脱硫的位置。
工业脱硫方法种类很多,通常是采用物理或化学吸收的方法,常用的有低温甲醇洗法(Rectisol)、聚乙二醇二甲醚法(Selexol)等。
粗原料气经CO变换以后,变换气中除H2外,还有CO2、CO和CH4等组分,其中以CO2含量最多。
CO2既是氨合成催化剂的毒物,又是制造尿素、碳酸氢铵等氮肥的重要原料。
因此变换气中CO2的脱除必须兼顾这两方面的要求。
一般采用溶液吸收法脱除CO2。
化工工艺学简答题含答案第一章合成氨1.合成氨的主要生产工序,各工序的作用和任务?答:1.原料气制备,制备含有氢、氮的原料气。
用煤、原油或天然气作原料,制备含氮、氢气的原料气。
2.净化,因为无论用何种方法造气,原料气中都含有对合成氨反应过程有害的各种杂质,必须采取适当的方法除去这些杂质,主要包括变换过程、脱硫脱碳过程以及气体精制过程。
3.压缩和合成,将纯净的氢、氮混合气压缩到高压,在铁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氨。
2.写出烃类蒸汽转化的主要反应。
CH 4+H 2O(g)=CO+3H 2,CH 4=2 H 2+C3.简述常用脱硫方法及技术特点以及适用流程。
答:干法脱硫(氧化锌法脱硫;钴钼加氢脱硫法)是用固体吸收剂吸收原料气体中的硫化物一般只有当原料气中硫化氢质量浓度不高标准状态下在3-5g/m 3才适用。
特点:能脱除有机硫和无机硫而且可以把脱得很精细,但脱硫剂不能再生而且设备庞大占地多,不适用于脱除大量无机硫,只有天然气、油田气等含硫低时才使用;湿法脱硫(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化学-物理综合吸收法)特点:脱硫剂是便于运输的液体物料,脱硫剂是可以再生并且能回收的硫磺,适用于脱除大量无机硫。
4.改良ADA 法脱硫的主要化学反应和脱硫原理是什么?ADA 法脱硫主要化学反应及脱硫原理:在脱硫塔中用PH 为8.5--9.2的稀碱溶液吸收硫化氢并生成硫化氢物:液相中的硫化氢物进一步与偏钒酸钠反应,生成还原性焦性偏钒酸钠盐并析出无素硫还原性焦性偏钒酸钠盐接着与氧化态ADA 反应,生成还原态的ADA 和偏钒酸盐还原态的ADA 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氧化态的ADA ,其后溶液循环使用 4.少量 CO 的脱除方法有哪些?答:铜氨液洗涤法、甲烷化法、液氮洗涤法。
5.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气过程有哪些主要反应?答:主反应:CO+H 2O(g)=H 2+CO 2 ,CH 4+H 2O(g)=CO+3H 2副反应:CH 4=2 H 2+C ,2CO=C+CO 2,CO+H 2=H 2O+C6.简述一段转化炉的炉型结构。
合成氨生产工艺一、工艺简介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化工等领域。
其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制氢、合成气制备、合成反应和分离纯化四个步骤。
二、制氢制氢是合成氨生产的第一步,主要通过蒸汽重整和部分氧化两种方法实现。
其中,蒸汽重整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其基本流程包括:1. 原料准备:将天然气或石油燃料送入加热炉中加热至800℃以上。
2. 蒸汽重整:将加热后的原料与水蒸汽混合进入催化剂床层,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催化反应,生成含有H2和CO的合成气。
3. 纯化分离:通过多级冷却器和吸收器将含有H2和CO的合成气进行纯化分离,得到高纯度的H2。
三、合成气制备在制得高纯度H2后,需要将其与空气或纯O2混合以得到所需比例的合成气。
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1. 高温空气法:将高纯度H2与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送入燃烧室进行燃烧,生成含有N2、H2和CO的合成气。
2. 纯氧法:将高纯度H2与纯O2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送入燃烧室进行燃烧,生成含有N2、H2和CO的合成气。
四、合成反应在得到所需比例的合成气后,需要将其送入催化剂床层进行催化反应。
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步骤:1. 吸附:将NH3前体分子(如N2和H2)吸附到催化剂表面。
2. 反应:通过催化剂表面上的反应作用,将吸附在表面上的NH3前体分子转化为NH3。
五、分离纯化在完成合成反应后,还需要对产生的NH3进行分离纯化。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压缩:将产生的NH3气体压缩至液态。
2. 分离:通过冷凝器和分离器对液态NH3进行分离。
3. 纯化:通过蒸馏塔或吸收塔等工艺对NH3进一步纯化。
六、工艺优化为了提高合成氨生产的效率和降低成本,需要对工艺进行优化。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催化剂的选择和制备:选择适合反应条件的催化剂,并采用先进的制备方法提高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
2. 生产过程控制: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以保证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能源利用: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如余热回收、废气回收等,降低能耗和成本。
合成氨工艺分析及节能改造【摘要】合成氨生产的消耗主要包括原料消耗和燃料消耗两部分,基于降低合成氨工艺能耗的理念,本文对合成氨的工艺流程进行分析,并提出煤化学合成氨的节能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或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合成氨;工艺;节能0引言节能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氨在煤合成厂的应用,结合近几年的节能因素,探究煤合成氨的能耗这种新型的节能技术,对我国合成氨工艺的未来发展提供更优化的方法,因此主要对合成氨装置的节能措施进行讨论和分析。
1 合成氨工艺流程分析1.1 原料气处理氨合成过程的第一步是生产富含氮气和氢气的气体。
天然气、重蒸汽、石脑油和焦炉煤气被用作生产氢气的原料,这些原料暴露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含有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合成气,这也是产气的主要过程,而气态碳氢化合物和石脑油则用于生产合成气,二次蒸汽是主要用于生产合成气,也是主要工艺。
这种原料制氢的用途另外,制氮的主要原料是空气,空气可以通过物理稀释或其他化学方法得到纯氮低温提取纯氮生产氮气的化学方法是在空气中燃烧碳,空气中的含有的二氧化碳进行有效地释放,从而获得高纯度氮气。
1.2 原料气净化在合成氨工艺中,原料气生产完成后必须对原料气进行净化。
原料气处理分为以下几个过程:一是一氧化碳转化转化,原料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比较高,所以这些一氧化碳必须全部转化为氢气和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转化的生产能耗很高,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降低能耗,控制生产成本,避免能源损失。
二是原料气脱碳脱硫,脱碳脱硫工艺主要采用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的方法,去除原料气中多余的碳和硫,防止催化剂中毒等问题。
脱碳和脱硫过程中需要对二氧化碳进行高效回收利用,由于二氧化碳是生产碳酸氢胺的重要物质,可以生产纯碱和尿素,因此必须将二氧化碳充分回收并用于减冰,避免浪费资源,节能环保。
此外,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脱碳脱硫过程中可采用两种不同的脱硫方法。
尤其是采用干法脱硫时,主要采用固体脱硫剂来达到脱硫目的,但脱硫剂无法回收,因此通常用于精细脱硫作业。
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化工和医药等领域。
合成氨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工艺流程,包括多个主要步骤。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主要步骤来详细介绍合成氨的生产过程。
一、氮气和氢气的准备合成氨的生产过程首先需要准备氮气和氢气。
氮气通常从空气中通过分离提炼获得,而氢气则是通过蒸汽重整、水煤气变换或其他方法制备。
这两种气体的准备需要高纯度和高效率,以确保生产后的合成氨质量。
1. 氮气的提炼氮气的提炼通常采用分子筛吸附法或低温分馏法。
在分子筛吸附法中,空气首先经过过滤和去除杂质的处理,然后通过分子筛吸附剂进行分离,从而获得高纯度的氮气。
而低温分馏法则是利用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的沸点差异,通过低温冷却凝结氮气,然后采用分馏的方法将氮气和氧气分离。
2. 氢气的制备氢气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蒸汽重整法和水煤气变换法。
在蒸汽重整法中,石油制品或天然气经过蒸馏和蒸汽重整反应产生氢气;而水煤气变换法则是通过水蒸气与煤气或重油反应得到氢气。
无论是哪种方法,制备氢气都需要高效能的反应装置和精密的控制系统,以确保生产出高纯度的氢气。
二、氮氢混合气的合成当氮气和氢气准备好后,接下来的主要步骤是将两者合成为氨气。
这一步骤通常采用哈布法,通过高温高压下的催化反应将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
1. 反应装置哈布法的反应装置是合成氨过程中最关键的部分。
通常采用的是固定床反应器,反应器内填充有合成氨的催化剂,然后将预热的氮氢混合气以一定的流量输送到反应器中。
反应器的设计和运行需要考虑到高温高压下的工艺安全和高效能的问题,同时还要考虑催化剂的运转和再生等技术性问题。
2. 反应条件在哈布法的反应条件中,温度和压力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一般情况下,合成氨的反应温度在350-550℃之间,压力在100-300大气压之间。
还需要考虑反应速率与选择性、热力学与动力学等因素,以保证合成氨的产率和质量。
三、氨气的精馏和提纯合成氨的最后一个主要步骤是氨气的精馏和提纯。
合成氨工艺流程详解
第一步,氮气和氢气制备。
氮气可以通过空分装置从空气中分离得到,氢气可以通过蒸汽重整、加气鼓风等工艺得到。
两种气体需要经过严格的
处理,包括除尘、除湿、除CO2等。
第二步,催化剂的制备。
合成氨反应需要使用催化剂,一般使用铁、钴、钼等金属催化剂。
制备催化剂时需要先制备金属盐溶液,再与载体进
行混合、干燥、焙烧等处理步骤,最后制得活性催化剂。
第三步,反应器的设计。
合成氨反应一般通过用反应管搅拌气液相过
程来实现,在反应器中加入氮气、氢气和催化剂。
反应器的设计需要考虑
反应温度、压力、催化剂种类及其活性等因素,以确保反应的高效进行。
合成氨反应的主要反应过程为:N2+3H2->2NH3
反应发生在高温高压下,通常反应温度在300-500摄氏度之间,反应
压力在100-250atm之间。
催化剂起到了加速反应速率的作用,而反应速
率与催化剂的活性有关。
合成氨工艺的特点是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工艺设备的运行和维护费
用也很高。
此外,合成氨反应的平衡位置靠近氨气一侧,所以需要通过一
系列措施来提高氨的合成率,如适当降低反应温度、增加反应压力、优化
催化剂的选择等。
综上所述,合成氨工艺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
通过控制
反应条件、催化剂的选择和改进工艺设备,可以提高合成氨的产率和质量,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