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管换热器总传热系数K推荐值
- 格式:pdf
- 大小:277.19 KB
- 文档页数:5
介质不同,传热系数各不相同我们公司的经验是:1、汽水换热:过热部分为800-1000W/m < C饱和部分是按照公式K=2093+786V(V是管内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 o水水换热为:K=767(1+V1+V2)(V 1是管内流速,V2水壳程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实际运行还少有保守。
有余量约10%不同的流速、粘度和成垢物质会有不同的传热系数。
K值通常在冷流体热流体总传热系数K, W/(m <C)水水850 〜1700水气体17 〜280水有机溶剂280 〜850水轻油340 〜910水重油60 〜280有机溶剂有机溶剂115 〜340水水蒸气冷凝1420 〜4250气体水蒸气冷凝30 〜300水低沸点绘类冷凝455 〜1140水沸腾水蒸气冷凝2000 〜4250800-2200W/m ?范围内轻油沸腾水蒸气冷凝455 -10201 .流体流径的选择哪一种流体流经换热器的管程,哪一种流体流经壳程,下列各点可供选择时参 考(以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为例)(1) 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内,以便于清洗管子。
(2) 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和管子同时受腐蚀,而且管子也便 于清洗和检修。
(3) 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受压。
(4) 饱和蒸气宜走管间,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气较洁净,冷凝 传热系数与流速关系不大。
(5) 被冷却的流体宜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以增强冷却效 果。
(6) 需要提高流速以增大其对流传热系数的流体宜走管内,因管程流通面 积常小于壳程,且可采用多管程以增大流速。
(7) 粘度大的液体或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管间,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 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Re>100)下即可达到湍 流,以提咼对流传列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不宜选太高,一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 1000~2000W/m 2范围内。
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 3000~5000W/m2 范围内。
1 介质不同,传热系数各不相同我们公司的经验是:1、汽水换热:过热部分为800~1000W/m2.℃饱和部分是按照公式K=2093+786V(V是管内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
水水换热为:K=767(1+V1+V2)(V1是管内流速,V2水壳程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 实际运行还少有保守。
有余量约10% 冷流体热流体总传热系数K,W/(m2.℃) 水水850~1700 水气体17~280 水有机溶剂280~850 水轻油340~910 水重油60~280 有机溶剂有机溶剂115~340 水水蒸气冷凝1420~4250 气体水蒸气冷凝30~300 水低沸点烃类冷凝455~1140 水沸腾水蒸气冷凝2000~4250 轻油沸腾水蒸气冷凝455~1020 不同的流速、粘度和成垢物质会有不同的传热系数。
K值通常在2 800~2200W/m2·℃范围内。
列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不宜选太高,一般在800-1000 W/m2·℃。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水)通常在1000~2000W/m2·℃范围内。
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汽)—水)通常在3000~5000W/m2·℃范围内。
1.流体流径的选择哪一种流体流经换热器的管程,哪一种流体流经壳程,下列各点可供选择时参考(以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为例) (1) 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内,以便于清洗管子。
(2) 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和管子同时受腐蚀,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检修。
(3) 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受压。
(4) 饱和蒸气宜走管间,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气较洁净,冷凝传热系数与流速关系不大。
(5) 被冷却的流体宜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以增强冷却效果。
(6) 需要提高流速以增大其对流传热系数的流体宜走管内,因管程流通面积常小于壳程,且可采用多管程以增大流速。
(7) 粘度大的液体或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管间,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介质不同,传热系数各不相同我们公司的经验是:1、汽水换热:过热部分为800~1000W/m2.℃饱和部分是按照公式K=2093+786V(V是管内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
水水换热为:K=767(1+V1+V2)(V1是管内流速,V2水壳程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实际运行还少有保守。
有余量约10%冷流体热流体总传热系数K,W/(m2.℃)水水 850~1700水气体 17~280水有机溶剂 280~850水轻油 340~910水重油60~280有机溶剂有机溶剂115~340水水蒸气冷凝1420~4250气体水蒸气冷凝30~300水低沸点烃类冷凝 455~1140水沸腾水蒸气冷凝2000~4250轻油沸腾水蒸气冷凝455~1020不同的流速、粘度和成垢物质会有不同的传热系数。
K值通常在800~2200W/m2·℃范围内。
列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不宜选太高,一般在800-1000 W/m2·℃。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水)通常在1000~2000W/m2·℃范围内。
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汽)—水)通常在3000~5000W/m2·℃范围内。
1.流体流径的选择哪一种流体流经换热器的管程,哪一种流体流经壳程,下列各点可供选择时参考(以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为例)(1) 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内,以便于清洗管子。
(2) 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和管子同时受腐蚀,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检修。
(3) 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受压。
(4) 饱和蒸气宜走管间,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气较洁净,冷凝传热系数与流速关系不大。
(5) 被冷却的流体宜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以增强冷却效果。
(6) 需要提高流速以增大其对流传热系数的流体宜走管内,因管程流通面积常小于壳程,且可采用多管程以增大流速。
(7) 粘度大的液体或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管间,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介质不同,传热系数各不相同,经验是:
1、汽水换热:过热部分为800~1000W/m2.℃
饱和部分是按照公式K=2093+786V(V是管内流速)含污垢系数
0.0003。
水水换热为:K=767(1+V1+V2)(V1是管内流速,V2水壳程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
实际运行还少有保守。
有余量约10%
冷流体热流体总传热系数K,W/(m2.℃)
水水 850~1700
水气体 17~280
水有机溶剂 280~850
水轻油 340~910
水重油60~280
有机溶剂有机溶剂115~340
水水蒸气冷凝1420~4250
气体水蒸气冷凝30~300
水低沸点烃类冷凝 455~1140
水沸腾水蒸气冷凝2000~4250
轻油沸腾水蒸气冷凝455~1020
不同的流速、粘度和成垢物质会有不同的传热系数。
K值通常在
800~2200W/m2·℃范围内。
列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不宜选太高,一般在800-1000 W/m2·℃。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水)通常在1000~2000W/m2·℃范围内。
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汽)—水)通常在3000~5000W/m2·℃范围内。
介质不同,传热系数各不相同我们公司的经验是:1、汽水换热:过热部分为800~1000W/m2.℃饱和部分是按照公式K=2093+786V(V是管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
水水换热为:K=767(1+V1+V2)(V1是管流速,V2水壳程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实际运行还少有保守。
有余量约10%冷流体热流体总传热系数K,W/(m2.℃)水水 850~1700水气体 17~280水有机溶剂 280~850水轻油 340~910水重油60~280有机溶剂有机溶剂115~340水水蒸气冷凝1420~4250气体水蒸气冷凝30~300水低沸点烃类冷凝 455~1140水沸腾水蒸气冷凝2000~4250轻油沸腾水蒸气冷凝455~1020不同的流速、粘度和成垢物质会有不同的传热系数。
K值通常在800~2200W/m2·℃围。
列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不宜选太高,一般在800-1000 W/m2·℃。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水)通常在1000~2000W/m2·℃围。
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汽)—水)通常在3000~5000W/m2·℃围。
1.流体流径的选择哪一种流体流经换热器的管程,哪一种流体流经壳程,下列各点可供选择时参考(以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为例)(1) 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以便于清洗管子。
(2) 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以免壳体和管子同时受腐蚀,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检修。
(3) 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以免壳体受压。
(4) 饱和蒸气宜走管间,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气较洁净,冷凝传热系数与流速关系不大。
(5) 被冷却的流体宜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以增强冷却效果。
(6) 需要提高流速以增大其对流传热系数的流体宜走管,因管程流通面积常小于壳程,且可采用多管程以增大流速。
(7) 粘度大的液体或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管间,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介质不同,传热系数各不相同我们公司的经验是:1、汽水换热:过热部分为800~1000W/m2.℃饱和部分是按照公式K=2093+786V(V是管内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
水水换热为:K=767(1+V1+V2)(V1是管内流速,V2水壳程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实际运行还少有保守。
有余量约10%冷流体热流体总传热系数K,W/(m2.℃)水水 850~1700水气体 17~280水有机溶剂 280~850水轻油 340~910水重油60~280有机溶剂有机溶剂115~340水水蒸气冷凝1420~4250气体水蒸气冷凝30~300水低沸点烃类冷凝 455~1140水沸腾水蒸气冷凝2000~4250轻油沸腾水蒸气冷凝455~1020不同的流速、粘度和成垢物质会有不同的传热系数。
K值通常在800~2200W/m2·℃范围内。
列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不宜选太高,一般在800-1000 W/m2·℃。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水)通常在1000~2000W/m2·℃范围内。
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汽)—水)通常在3000~5000W/m2·℃范围内。
1.流体流径的选择哪一种流体流经换热器的管程,哪一种流体流经壳程,下列各点可供选择时参考(以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为例)(1) 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内,以便于清洗管子。
(2) 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和管子同时受腐蚀,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检修。
(3) 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受压。
(4) 饱和蒸气宜走管间,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气较洁净,冷凝传热系数与流速关系不大。
(5) 被冷却的流体宜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以增强冷却效果。
(6) 需要提高流速以增大其对流传热系数的流体宜走管内,因管程流通面积常小于壳程,且可采用多管程以增大流速。
(7) 粘度大的液体或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管间,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介质不同,传热系数各不相同我们公司的经验是:1、汽水换热:过热部分为800~1000W/m2.℃饱和部分是按照公式K=2093+786V(V是管内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
水水换热为:K=767(1+V1+V2)(V1是管内流速,V2水壳程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实际运行还少有保守。
有余量约10%冷流体热流体总传热系数K,W/(m2.℃)水水 850~1700水气体 17~280水有机溶剂 280~850水轻油 340~910水重油60~280有机溶剂有机溶剂115~340水水蒸气冷凝1420~4250气体水蒸气冷凝30~300水低沸点烃类冷凝 455~1140水沸腾水蒸气冷凝2000~4250轻油沸腾水蒸气冷凝455~1020不同的流速、粘度和成垢物质会有不同的传热系数。
K值通常在800~2200W/m2·℃范围内。
列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不宜选太高,一般在800-1000 W/m2·℃。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水)通常在1000~2000W/m2·℃范围内。
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汽)—水)通常在3000~5000W/m2·℃范围内。
1.流体流径的选择哪一种流体流经换热器的管程,哪一种流体流经壳程,下列各点可供选择时参考(以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为例)(1) 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内,以便于清洗管子。
(2) 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和管子同时受腐蚀,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检修。
(3) 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受压。
(4) 饱和蒸气宜走管间,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气较洁净,冷凝传热系数与流速关系不大。
(5) 被冷却的流体宜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以增强冷却效果。
(6) 需要提高流速以增大其对流传热系数的流体宜走管内,因管程流通面积常小于壳程,且可采用多管程以增大流速。
(7) 粘度大的液体或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管间,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介质不同,传热系数各不相同,经验是:
1、汽水换热:过热部分为800~1000W/m2.℃
饱和部分是按照公式K=2093+786V(V是管内流速)含污垢系数。
水水换热为:K=767(1+V1+V2)(V1是管内流速,V2水壳程流速)含污垢系数
实际运行还少有保守。
有余量约10%
冷流体热流体总传热系数K,W/(m2.℃)
水水 850~1700
水气体 17~280
水有机溶剂 280~850
水轻油 340~910
水重油60~280
有机溶剂有机溶剂115~340
水水蒸气冷凝1420~4250
气体水蒸气冷凝30~300
水低沸点烃类冷凝 455~1140
水沸腾水蒸气冷凝2000~4250
轻油沸腾水蒸气冷凝455~1020
不同的流速、粘度和成垢物质会有不同的传热系数。
K值通常在800~2200W/m2·℃范围内。
列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不宜选太高,一般在800-1000 W/m2·℃。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水)通常在1000~2000W/m2·℃范围内。
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汽)—水)通常在3000~5000W/m2·℃范围内。
介质不同,传热系数各不相同,经验是:
1、汽水换热:过热部分为800"1000W/m=. °C
饱和部分是按照公式K=2093+786V(V是管内流速)含污垢系数。
水水换热为:K=767(1+V1+V2)(VI是管内流速,V2水壳程流速)含污
垢系数
实际运行还少有保守。
有余量约10%
冷流体热流体总传热系数K, W/(m:. °C
)
水水850〜1700
水气体17 〜280
水有机溶剂280〜850
水轻油340〜910
水重油60 〜280
有机溶剂有机溶剂115〜340
水水蒸气冷凝1420〜4250
气体水蒸气冷凝30 〜300
水低沸点坯类冷凝455〜1140
水沸腾水蒸气冷凝2000-
4250
轻油沸腾水蒸气冷凝455-不同的流速、粘度和成垢物质会有不同的传热系数。
K值通常在800"2200W/m2・ °C 范围内。
列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不宜选太高,一般在800-1000 W/m:・ °C。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一水)通常在1000~2000W/m‘・°C 范围内。
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汽)一水)通常在3000~5000W/m:・°C 范围内。
负压操作时转热系数要比经验值大一些,平常使用的列管式换热器的K值一般是不能用经验值带入计算的,要用具体的公式求得,一般:K=1/(1/α1+d/λ+1/α2),其中:α1,α2分别为冷热流体侧的给热系数,这两个值是可以从手册上查出来的,当然也有这两个值的经验值,然后d表示管壁厚度,λ为管壁材料导热率,就是钢的导热率。
查一下《化工工艺设计手册》,K=~200.杨勇高2008(站内联系TA)根据我的经验,传热系数K=200左右,光管。
使用以后,有污垢以后,K=150左右,W/m2.K1 换热器总传热系数K0值的计算及其影响因素以管子外壁为基准的列管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K0值按如下公式计算Ko为总传热系W/(m2.℃)ai为管内侧的对流传热系数数W/(m2.℃)a0为管内侧的对流传热系数数W/(m2.℃)m2。
b为管壁厚度℃mdi为管内径mdo为管外径mdm为管中径mRsi为管内侧的污垢热阻m2.℃/WRso为管外侧的污垢热m2.℃/Wλ为管子导热系数W/(m2.℃)一般(管壁热阻)较小,Rso(蒸汽侧污垢热阻)也不大,这两项对Ko值的影响不明显,因此ai、ao、Rsi是决定Ko值的主要因素。
当ai、ao增大Rsi减小时Ko值增大,反之Ko值则减小。
对于波纹管式换热器,ai、ao较大,Rsi很小,可使波纹管换热器总传热系数Ko为光滑管换热器Ko的两倍多。
2 总传热系数Ko对换热器传热速率的影响换热器的传热速率可用如下公式计算Q=KoSo△tmQ为传热速WK0率为总传热系数(以管外壁为基准)W/(m2.℃)m2So为传热面积(以管外壁为基准) m2当△tm不变(冷热流体进出口温度不变)、So也不变时,Q与Ko成正比。
对于波纹管式换热器,在△tm、So相同的情况下,传热速率比光滑管换热器的传热速率大一倍多,即换热器的处理量增大一倍多。
介质不同,传热系数各不相同,经验是:1、汽水换热:过热部分为800~1000W/m2.℃饱和部分是按照公式K=2093+786V(V是管内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
常用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的大致范围热交换流体传热系数热交换器形式备注 2内侧外侧(W/ m??)气气常压 10~35气高压气 170~160 200~300bar高压气气 170~450 200~300bar气清水常压 20~70高压气清水 200~700 200~300bar管壳式(光管)清水清水 1000~2000清水水蒸气凝结 2000~4000高粘度液体清水液体层流 100~300高温液体气体 30低粘度液体清水液体层流 200~450蒸汽凝结清水 350~1000气清水常压 20~60 水喷淋式水平管冷却器高压气清水 170~350 100 bar高压气清水 300~900 200~300 bar水蒸汽凝结搅动液 700~2000水蒸汽凝结沸腾液 1000~3500冷水搅动液 900~1400 盘形管(外侧沉浸在液体中)不蒸汽凝结液 280~1400清水清水 600~900高压气搅动液铜管200~300 bar 100~350气气 10~35高压气气 20~60 200~300 bar 套管式高压气高压气 170~450 200~300 bar 高压气清水 200~600 200~300 bar水水 1700~3000 螺旋板式清水清水 1700~2200变压器油清水 350~450 油油 90~140 气气 30~45 气水 35~60 清水清水4500~6500 介质流速在0.5m/s板式换热器左右油清水 500~700 清水清水材料为1Cr18Ni9Ti 2000~3500 蜂螺型伞板换热器油清水 300~370 清水清水 3000~4500 冷水油以油侧面积为准400~600油油 170~350 板翅式气气 70~200空气侧质量流速空气清水 80~200 12~40kg/m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