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空间作业风险辨识表(原创)
- 格式:pdf
- 大小:92.28 KB
- 文档页数:3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一、风险辨识(一)有限空间的概念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比如锅炉、密闭容器、工业炉窑、贮罐、布袋除尘箱体、烟道、下水道、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暗沟、地坑、阀门井、管道井、污水池(井)、化粪池、隧道、涵洞、阀门间、污水处理设施、料仓、煤气管道、蓄水塔(池)、储藏室及其它长期不用的设施或通风不畅的场所等。
1.事故类型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
2.本公司有限空间事故风险严重程度分析有限空间或受限空间往往存在着多种危险有害因素,除共性的危险有害因素外,有限空间作业所特有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以下几点:A、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有毒有害介质。
B、有限空间可能属于缺氧环境。
C、淹溺。
显然,如果对其中的任何一类危险有害因素不加以控制和防范,都有可能引发严重的伤亡事故。
面对与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安全事故,人们常常感到茫然,是那么的出乎意料,因为灾难就发生在瞬间,受害者无法自救、在场者难以施救。
其实,这类瞬间灾难与有限空间通风不良、进出受限密切相关。
有限空间很可能属于缺氧环境,而缺氧则会对作业人员造成致命的伤害:当含氧量低于12%时,人会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失去知觉,其速度之快,以至于受害者根本无法自救;当含氧量处于12%至14%时,就会出现呼吸急促、抽搐症状,同时动作协调性、感知能力和判断力明显变差;当含氧量处于15%至19%时,除影响动作协调性外,还会诱发早期的冠状动脉、循环系统及肺部问题。
3.事故发生的原因(1)作业人员和监护人不了解现场情况或未辨识出潜在的风险。
(2)在缺氧、有毒环境中,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隔绝、置换、通风、监测、个体防护等措施。
(3)有限空间作业采取的措施不当。
4.事故风险评估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根据监测结果、作业环境条件、物的状态、人的行为等因素进行火灾爆炸风险、人身伤害风险评估,按事故风险程度大小制定相应的消除、控制事故风险的有效措施,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有限空间安全风险辨识表一、引言在我国,有限空间安全事故屡见不鲜,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为了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提高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性,我们必须对有限空间的安全风险进行深入的辨识。
二、有限空间的安全风险辨识1.窒息性气体:有限空间内可能积聚有毒或无毒的窒息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等,长时间暴露可能导致窒息。
2.毒性气体: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有毒气体,如硫化氢、氯气等,短时间内暴露即可导致中毒。
3.爆炸性气体: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可燃性气体,如天然气、沼气等,遇到火源容易引发爆炸。
4.粉尘爆炸:有限空间内粉尘积聚过多,遇到火源可能导致粉尘爆炸。
5.机械伤害:有限空间内存在机械设备,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可能导致机械伤害。
6.物体打击:有限空间内施工或作业过程中,物体失控可能导致打击伤害。
7.触电风险:有限空间内存在电气设备,未按照规定安装和使用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8.温度湿度风险:有限空间内温度湿度不适宜,可能导致作业人员中暑或感冒等疾病。
三、如何进行安全风险辨识1.了解有限空间的基本信息:在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前,首先要了解有限空间的基本情况,如空间大小、形状、用途、作业内容等。
2.现场勘察:亲自前往有限空间现场,对空间内的设施、环境等进行实地勘察。
3.调查相关事故案例:了解有限空间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4.分析安全风险因素:结合现场勘察和事故案例,分析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风险因素。
四、制定安全风险管理措施1.通风换气:确保有限空间内空气流通,降低窒息性气体和毒性气体的危害。
2.气体监测:对有限空间内的气体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气体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3.安全防护设备:为作业人员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设备,如防护口罩、安全帽、防护手套等。
4.培训和教育: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5.应急预案:制定针对有限空间事故的应急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迅速有效地处置。
五、结论有限空间安全风险辨识是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
有限空间安全风险辨识表(最新版)目录一、有限空间安全风险的类别1.中毒2.缺氧窒息3.燃爆4.淹溺、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灼烫、坍塌、掩埋、高温高湿等二、中毒风险的来源和典型物质1.有毒气体的来源2.典型物质:硫化氢、一氧化碳、苯和苯系物、氰化氢、磷化氢等三、缺氧窒息风险的来源1.氧含量不足2.作业环境密闭或通风不畅四、燃爆风险的来源1.可燃介质2.明火作业3.爆炸物的积聚和泄漏五、其他安全风险的来源和典型事故1.淹溺2.高处坠落3.触电4.物体打击5.机械伤害6.灼烫7.坍塌8.掩埋9.高温高湿正文有限空间安全风险辨识表是为了帮助人们识别和预防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而制定的。
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可能会遇到多种安全风险,包括中毒、缺氧窒息、燃爆、淹溺、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灼烫、坍塌、掩埋、高温高湿等。
这些风险可能会共存,并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中毒是有限空间作业中的一个常见风险。
有限空间内存在或积聚有毒气体,作业人员吸入后会引起化学性中毒,甚至死亡。
有毒气体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再经血液循环,对人体的呼吸、神经、血液等系统及肝脏、肺、肾脏等脏器造成严重损伤。
引发有限空间作业中毒风险的典型物质有硫化氢、一氧化碳、苯和苯系物、氰化氢、磷化氢等。
缺氧窒息也是有限空间作业中的一个重要风险。
氧含量不足和作业环境密闭或通风不畅都可能导致缺氧窒息。
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必须保证氧气含量足够,以避免缺氧窒息事故的发生。
燃爆风险在有限空间作业中也十分常见。
可燃介质、明火作业和爆炸物的积聚和泄漏都可能引发燃爆。
因此,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必须严格遵守防火防爆规定,防止燃爆事故的发生。
此外,在有限空间作业中,还可能发生淹溺、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灼烫、坍塌、掩埋、高温高湿等安全风险。
这些风险也可能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或死亡。
受限空间作业主要安全风险辨识一、气体危害辨识对于中毒、缺氧窒息、气体燃爆风险,主要从有限空间内部存在或产生、作业时产生和外部环境影响3个方面进行辨识。
1.内部存在或产生的风险(1)有限空间内是否储存、使用、残留有毒有害气体以及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物质,导致中毒。
(2)有限空间是否长期封闭、通风不良,或内部发生生物有氧呼吸等耗氧性化学反应,或存在单纯性窒息气体,导致缺氧。
(3)有限空间内是否储存、残留或产生易燃易爆气体,导致燃爆。
2.作业时产生的风险(1)作业时使用的物料是否会挥发或产生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导致中毒或燃爆。
(2)作业时是否会大量消耗氧气,或引入单纯性窒息气体,导致缺氧。
(3)作业时是否会产生明火或潜在的点火源,增加燃爆风险。
3.外部环境影响产生的风险与有限空间相连或接近的管道内单纯性窒息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扩散、泄漏到有限空间内,导致缺氧、中毒、燃爆等风险。
对于中毒、缺氧窒息和气体燃爆风险,使用气体检测报警仪进行针对性的检测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检测后,各类气体浓度评判标准如下:(1)有毒气体浓度应低于《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 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19)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或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无上述两种浓度值的,应低于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2)氧气含量(体积分数)应在 19.5%~23.5%。
(3)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爆炸下限的 10%。
二、其他安全风险辨识方法(1)对淹溺风险,应重点考虑有限空间内是否存在较深的积水,作业期间是否可能遇到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导致水位上涨。
(2)对高处坠落风险,应重点考虑有限空间深度是否超过 2 m,是否在其内进行高于基准面 2 m 的作业。
(3)对触电风险,应重点考虑有限空间内使用的电气设备、电源线路是否存在老化破损。
(4)对物体打击风险,应重点考虑有限空间作业是否需要进行工具、物料传送。
(5)对机械伤害,应重点考虑有限空间内的机械设备是否可能意外启动或防护措施失效。
有限空间作业风险辨识表有限空间作业风险辨识表1. 作业内容:在有限空间内进行清理、检修、维护、施工等工作。
2. 风险评估:(1) 窒息或中毒风险:由于有限空间内空气不流通或存在有害气体,工作人员可能会窒息或中毒而导致伤亡。
(2) 燃爆风险:由于有限空间内存在易燃物质,如油、气、粉尘等,可能会引发燃爆事故。
(3) 物体打击风险:由于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物品倒塌或掉落,工作人员可能会被物体打击而导致伤害。
(4) 电击风险:由于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电线、电器等,工作人员可能会遭受电击。
3. 风险控制:(1) 提前通风:在作业前提前通风,保证空气流通。
(2) 检测有害气体:在作业前使用专业检测仪器检测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对浓度过高的有害气体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浓度。
(3) 清洁物品和设备:在作业前清理和修整空间内的物品和设备,确保作业过程中不易出现物品倒塌、掉落等情况。
(4) 对可能触电的设备进行隔离:在作业前对有限空间内的电线电器等进行隔离并断电,以避免电击风险。
4. 适用范围:适用于任何有限空间内清理、检修、维护、施工等工作的场景,如水井、舱室、管道、容器、罐、地下洞穴等。
5. 特别注意事项:(1) 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对有限空间内的情况作出详细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2)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密切关注环境变化,如有突发情况,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应对。
6. 总结:有限空间作业涉及的风险比较多,而且这些风险都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因此,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细致的辨识和评估,并采取科学合理的风险控制措施,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安全风险与辨识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安全风险1.1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安全风险类别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包括中毒、缺氧窒息、燃爆以及淹溺、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灼烫、坍塌、掩埋、高温高湿等。
在某些环境下,上述风险可能共存,并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
1.2中毒有限空间内存在或积聚有毒气体,作业人员吸入后会引起化学性中毒,甚至死亡。
有限空间中有毒气体可能的来源包括:有限空间内存储的有毒物质的挥发,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有毒气体,进行焊接、涂装等作业时产生的有毒气体,相连或相近设备、管道中有毒物质的泄漏等,如图2-1 所示。
有毒气体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再经血液循环,对人体的呼吸、神经、血液等系统及肝脏、肺、肾脏等脏器造成严重损伤。
图2-1 有限空间中有毒气体可能的来源引发有限空间作业中毒风险的典型物质有:硫化氢、一氧化碳、苯和苯系物、氰化氢、磷化氢等。
1.硫化氢(H2S)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剧毒气体,比空气重,易积聚在低洼处。
硫化氢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明火、高热等点火源将引发燃烧爆炸。
硫化氢易存在于污水管道、污水池、炼油池、纸浆池、发酵池、酱腌菜池、化粪池等富含有机物并易于发酵的场所。
低浓度的硫化氢有明显的臭鸡蛋气味,可被人敏感地发觉;浓度增高时,人会产生嗅觉疲劳或嗅神经麻痹而不能觉察硫化氢的存在;当浓度超过1000mg/m3 时,数秒内即可致人闪电型死亡。
2.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重与空气相当。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高200~300 倍,因此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甚至导致人员死亡。
一氧化碳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明火、高热等点火源将引发燃烧爆炸。
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和焊接作业是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
3.苯和苯系物【苯(C6H6)、甲苯(C7H8)、二甲苯(C8H10)】苯、甲苯、二甲苯都是无色透明、有芬芳气味、易挥发的有机溶剂;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常见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安全风险辨识示
一、缺氧风险
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氧气不足的情况,如果作业人员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可能会因为缺氧而出现生命危险。
二、有毒气体风险
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有毒气体,如硫化氢、一氧化碳等,这些气体可能会对作业人员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三、易燃易爆气体风险
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易燃易爆气体,如果遇到火源或高温,可能会导致爆炸或火灾等危险情况。
四、机械伤害风险
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机械设备,如果作业人员不慎接触到这些设备,可能会造成机械伤害。
五、淹溺风险
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水,如果作业人员不慎跌入水中,可能会造成淹溺。
六、温度过高的风险
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高温环境,如果作业人员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可能会因为中暑或热射病等导致生命危险。
七、照明不足的风险
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照明不足的情况,如果作业人员在
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可能会因为看不清环境而跌倒或受伤。
八、通讯不畅的风险
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通讯不畅的情况,如果作业人员遇到危险情况需要求救时,无法及时与外界联系。
九、作业空间狭小的风险
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作业空间狭小的情况,这会给作业人员的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和安全隐患。
有限空间安全风险辨识表一、引言在各种工程建设和生产活动中,有限空间作业已成为一种常见的作业方式。
然而,由于有限空间内环境复杂、风险因素众多,导致事故频发,给企业和从业人员带来了严重的生命财产安全威胁。
为了提高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性,本文将对有限空间的安全风险进行辨识,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二、有限空间的安全风险辨识1.窒息性气体:在有限空间内,由于通风不良,可能导致空气中氧气浓度降低,造成作业人员窒息。
2.毒性气体: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有毒气体,如沼气、化学物质泄漏等,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
3.爆炸性气体:有限空间内可能积累可燃性气体,如石油、天然气等,遇到火源易发生爆炸事故。
4.粉尘爆炸:在有限空间内,粉尘颗粒达到一定浓度,遇到火源可能发生粉尘爆炸。
5.机械伤害:有限空间内存在各种机械设备,如不当操作,可能导致机械伤害。
6.物体打击: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物料、工具等,未妥善存放易导致物体打击事故。
7.触电风险: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电气设备,如未采取防护措施,存在触电风险。
8.坍塌风险:有限空间周边土壤、建筑结构等不稳定,可能导致坍塌事故。
三、如何识别有限空间1.空间特征:有限空间通常具有以下特征:进出口较小、空间内部固定、内部环境复杂等。
2.物理环境:识别有限空间的物理环境,如空间大小、形状、进出口位置等。
3.工作内容:了解有限空间内进行的作业内容,如物料储存、设备安装、清洗等。
四、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1.评估方法: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有限空间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如半定量评估、定量评估等。
2.风险等级划分:根据评估结果,将风险划分为不同等级,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3.风险控制措施: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如加强通风、清除有毒气体、严禁火源等。
4.应急预案:制定有限空间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五、结论有限空间安全风险辨识是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有限空间内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辨识,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确保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进入受限空间风险识别受限空间作业风险识别记录表作业项目:__________ 作业地点:__________ 作业时间:__________风险评价:采用LEC法作业步骤序号危险源风险控制措施1 不进行气体检测私自进入受限空间私自进入受限空间会造成人员伤亡。
选用不同的两台设备在进入受限空间前进行气体检测。
2 不按规定要求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私自动火私自动火会造成人员伤害。
严格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许可证,严禁违章作业,严格按规定执行。
动火负责人负责安全措施的落实,监护人进行再次检查。
作业前进行安全教育、风险识别等安全工作。
3 检修的设备清洗置换不合格,火灾、爆炸、人员氧气不足伤害检修的设备不与外界隔绝会引发火灾、爆炸、人员伤害。
严格按照处理方案进行清洗置换,并分析合格。
安排专人进行加盲板或者拆除一段管线进行隔绝。
安排责任心强有经验的人员进行监护。
进入设备前,监护人应会同作业人员检查安全措施,随时与设备内取得联系,不得脱离岗位。
4 作业人员未进行安全教育作业人员未接受安全教育会引发事故。
作业前仔细检查落实配备到位,设备外备有空气呼吸器、消防器材和清水等应急救用品。
5 作业现场出现问题出现问题会造成事故。
作业中加强定点监测,情况异常立即停止作业。
加强通风、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拉设警戒线,并悬挂相关危险标识。
6 在设备内切割作业后切割物件落下,温度高切割物件落下,温度高会造成人员伤害。
切割作业时,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由专人看护。
7 未定时检测气体的含氧量未定时检测气体的含氧量会造成中毒、窒息。
在设备内作业前进行气体检测,定时检测气体的含氧量。
8 设备内焊接作业,烟雾大设备内焊接作业,烟雾大会造成人员伤害。
设备内烟雾大时,佩戴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
9 未拉设警戒线未拉设警戒线会造成无关人员进入,造成伤害。
拉设警戒线,并悬挂相关危险标识。
10 设备内作业,扳手等工具放置不稳或者把持不牢,造成脱落挤伤。
设备内作业时,工具放置稳固,避免脱落挤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