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练习(1)
- 格式:doc
- 大小:2.00 MB
- 文档页数:7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时间:1840—1919)列强的侵略(屈辱史)人民的抗争(探索史)鸦片战争(1840)→《南京条约》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北京条约》(地主阶级自救运动)中日甲午战争(1894)→《马关条约》戊戌变法(1898)(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改良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辛丑条约》辛亥革命(1911)(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1915)(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结果:失败,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或轨迹)变式:鸦片战争后,面对生死存亡,“先进的中国人”做出了怎样的选择?)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特点: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解放思想,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
△☞比较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三者核心思想的异同点(1)相同点:都主张向西方学习,都希望中国富强起来(2)不同点:①洋务派代表地主阶级利益,后两者代表资产阶级利益;②洋务派和维新派都是维护清王朝统治,但洋务派只学习西方先进科技,达到自强求富;维新派只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③革命派主张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
(1)洋务运动培养了近代中国第一批新型科技翻译和军事人才,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使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许多变化。
(2国人民的觉醒和进步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3(4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
民主科学、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从而更加广泛深刻地影响了整个社会。
(5。
综合选择题训练(一)1. 不同类型的社区存在着很多的差异,但大多数社区都有一个共同点,即A 它们总是与一定的地理区域相联系B 它们都有相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C 它们对社会产生了相同的影响D 它们都有同样的功能2. 大众传媒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其中,能使“读者”变为“作者”的大众传媒是 A 广播 B 互联网 C 电视 D 报纸3.我国依据宪法精神制订《食品安全法》,这说明( )。
A 《食品安全法》是立法基础 B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C 《食品安全法》宪法的重要补充D 《食品安全法》是宪法的主要组成部分4.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即新医改),这为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供了行动方案。
此措施主要维护公民的 A 教育权 B 健康权 C 名誉权 D 人身自由权5.“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无论身在故土还是异国他乡,每当听到这雄壮激昂、催人奋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刻,深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便会油然而升,不知有多少人为此而流下激动的热泪。
由此,你认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 .战斗到底B .自强不息C .团结奋进D .爱国主义6.根据你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理解,以下代表全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的是A .人民B .人民代表C .人民代表大会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7.下面四条河流中.河面最宽的是 ( )8.见右图,1980年,我国首先在哪 两个省设立经济特区?( ) A.1省和2省 B.4省和5省 C.1省和4省 D.2省和4省123459.下列国家中地跨欧亚两洲的是10.读右图,请选择下列正确的选项A.白令海峡是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它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B.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它沟通了北冰洋和大西洋C.白令海峡的西侧是俄罗斯,东侧是加拿大D.白令海峡的西侧是俄罗斯,东侧是美国1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考复习配套练习(一)一、选择题:1、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下面属于他的思想主张的是A.顺应自然,清静无为 B.仁者爱人,克己复礼C.严刑酷法,加强君权 D.倡导兼爱,反对战争2、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的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3、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A.夏 B.商 C.周 D.秦4、秦始皇雄才大略,开创封建中央集权制之先河。
其重要举措是A.推行郡县制 B.大力推行儒家教育C.开创科举制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5、对下列两幅图片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春秋争霸 B.战国争雄 C.百家争鸣 D.秦的统一6、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统治A.直接任免地方官员B.让地方举荐人才选用官员C.以人为镜,重用官员D.采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员7、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其治国核心思想源于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墨家思想8、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的出发地是A.咸阳 B.杭州 C.苏州 D.长安9、纸发明后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现在已知纸最早出现于A.秦朝B.西汉C.东汉D.宋朝10、古诗有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可西汉张骞不畏雄关险阻,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要贡献,丝绸之路的正确路线是A.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安息→大秦B.长安→河西走廊→安息→今新疆境内→大秦C.洛阳→安息→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大秦D.洛阳→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安息→大秦11、改变自古以来“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的古代皇帝是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12、哥伦布前后进行了四次前往美洲的航行,但都没有找到黄金.珠宝,或者香料.丝绸。
结果令资助他的西班牙国王深感失望。
”对此理解最为正确的是A.当时的美洲没有黄金.珠宝B.哥伦布历经千辛万苦才航行到美洲C.哥伦布具有勇于探索的精神D.掠夺财富是哥伦布航行的直接驱动力13、下列诗句中所包含的地名,与古代丝绸之路没有关系的是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D、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做汴州14、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促使世界开始由相对分散走向整体的是A.丝绸之路 B.郑和下西洋C.新航路的开辟 D.工业革命15、马可·波罗是历史上第一个向世界报道中国的人,其著作《马可·波罗游记》所介绍的这个被孔子思想浸润的富裕国家,激起了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对东方的强烈向往。
2014中考历史与社会复习重要考点复习1、手工工场最早出现于14世纪的意大利,手工工场的特点规模较大,雇用了很多工人,工人之间实行分工合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2、西欧早期的手工工场集中在纺织、采矿、冶金、造船等行业中。
3、16世纪以后,西欧各国为了富国强兵推行有利于商人的政策,手工工场出现后发生变化的阶层是商人阶层,新的阶层资产阶级。
4、中国手工工场出现的时间明清时期,地点景德镇。
5、被称做“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是达·芬奇,代表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剧作家是莎士比亚,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
6、被称为“教皇的奶牛”是德国人,宗教改革家是路德,提出“知识就是力量”是培根,提出“日心说”的是哥白尼,“日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牛顿的突出成就是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提倡天赋人权的思想家是伏尔泰,被称为启蒙运动的旗手,提出人民主权思想的是法国的思想家卢梭。
7、首先发现新大陆的是航海家哥伦布,美洲原有的居民是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首先发现西欧通往印度的航线是达·伽马,首先完成环球航行是麦哲伦。
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是荷兰人。
8、新航路开辟的原因:①15世纪末,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广泛发展和交换的不断扩大,使黄金成为商品贸易中最重要的支付手段,东方各国的黄金成了西欧人梦寐以求的东西。
②但这时奥斯曼帝国控制着东西方贸易要道,阻隔了西欧各国通往东方的传统商路;那些炽烈追求东方财富(黄金、珠宝、香料、丝绸等)的西欧各国贵族和新兴商人,急切需要探求一条直接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海上航路。
③地处欧洲西南部濒临大西洋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因较早开始了海外冒险和殖民活动,掌握了较先进的航海知识和造船技术,拥有了一定的财力,成为开辟新航路的起航地。
总的来说,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是:追求财富获得利益;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产生的影响:①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的经济生活发生变化,从此使欧洲市场扩大,发展到世界范围,流通商品种类增多。
【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中考试卷】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中考总复习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中考总复习答案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中考总复习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中考总复习答案一、填空题:1.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下列的改革事件分别是:(1)效仿中国隋唐制度进行改革,使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______ ;(2)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在西欧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______ ;(3)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使秦国成为我国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______ 。
2. 重大历史事件构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1)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规模最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是______ .(2)16世纪__19世纪导致非洲人口锐减的灭绝人性的事件是______ .(3)中世纪时,改变原有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土地分封的历史事件是______ .(4)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的事件是______ .二、问答题: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经济全球化,就是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
它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推动力是追求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和谋求经济的发展。
【萌芽期】材料一:城市多兴起于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
海湾地区,如意大利的威尼斯;渡口附近,如英国的牛津;堡垒周围,如英国的曼彻斯特。
材料二:当时,欧洲人对东方十分的向往,马可-波罗也宣传亚洲很多地方黄金遍地,而意大利商人通过经营来自东方的胡椒、丝绸等商品而致富,更坚定了他们前往东方发财的决心。
【扩展期】材料三:二百多年前,英国发生了一场革命。
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改变,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确立期】材料四: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加紧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美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考点01:人在社会中生活(第2课时乡村与城市)一、单选题1.关于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知识错误的是()A. 乡村聚落的分布、形态等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B. 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几乎同时出现的C. 生活在城市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D. 生活在农村的人们主要从事种植业2.造成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 居民人口的多少B. 占地面积的大小C. 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D. 地形和气候的差异3.下列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是( )①水源充足②交通不便③资源丰富④地形平坦,土壤肥沃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4.北宋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和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富春山居图》所描绘的分别是( )A. 商业聚落和生产聚落B. 商业聚落和农村聚落C. 生产聚落和城市聚落D. 城市聚落和农村聚落5.聚落居民的建筑是居民为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而创造的。
下列地区、建筑单与自然环境匹配正确的是( )A. 西亚——墙厚窗小——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B. 杭州——窑洞——年降水量大、降水集中在夏季C. 云南——吊脚楼——全年气候炎热、降水稀少D. 北极——冰屋——寒冷多雨地形为山地6.古老村落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古村落被发掘并加以保护,其中位于陕西省西安郊的半坡村落遗址是距今6800-6200年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在河谷阶地上营建的居住场所。
读“世界古文明发源地及半坡原始村落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古文明时期的村落在最初选址时,人们一般不考虑的条件是()A.地形平坦B.土壤肥沃C.水源充足D.矿产丰富(2)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半坡原始村落属于乡村聚落B.半坡原始村落属于城市聚落C.半坡村落遗址有多种研究价值D.半坡村落遗址应开发与保护并重7.下图为我国某地聚落景观,当地居民以茶树种植为主业。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景观的聚落形式及判断理由是()①城市②乡村③从事农业生产④从事非农业生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该聚落最可能位于()A.宁夏平原B.内蒙古高原C.东南丘陵D.塔里木盆地8.聚落的形成与地形、气候、资源、交通等条件关系密切。
《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提纲【七年级全】我们生活的世界第一部分:获取和整理社会信息的工具和技术与方法。
一、地图的主要特点和功能,从地图中获取信息1、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地图上的方向:1)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指向北方(N)(写出另外几个字母所代表的方向:E——、W——、S——)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竖)表示南北、纬线(横)表示东西比例尺:表示地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缩尺。
表示方法有三种:数字比例尺、线段比例尺、文字比例尺。
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反映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越简单。
图例和注记:图例是用来标注地图上所表现的地理事物属性的图形符号。
注记是地图上用以说明点、线、面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复杂实体的数字和文字。
2、记忆常用图例:如首都、国界、洲界、运河、铁路、长城等。
二、大众传媒的主要种类及其作用15世纪中期,谷登堡发明世界上第一架印刷机,标志着近现代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1、种类:报纸(还有书籍、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
2、功能:(1)获取和传递信息(最基本的功能);(2)文化传承功能(3)监督功能(4)娱乐功能等。
3、影响: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 现代传媒(特别是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利: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丰富文化生活、促进青少年社会化;弊:(1)上网时间过长会影响青少年的视力等身体健康;(2)网络中的信息来源复杂,如果不加选择,过量接受,会损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影响学习。
三、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的区别第一手资料,指由当事人根据亲身经历写成的资料、由同时代或者距离那个时代较近的人记录下来的资料,是比较直接的证据,如原始文件、档案、信函、日记、回忆录、照片、文物古迹和其他实物等。
第二手资料,指借用他人的经验或者成果而形成的资料,是比较间接的证据,如口述资料、神话传说等。
2019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中考冲刺训练(一)1.2019年4月19日上午,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表示,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4月25日至27日在举行。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当今世界的()A. 经济全球化趋势B. 政治多极化趋势C. 经济区域化趋势D. 贸易保护主义趋势【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
A.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
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故A正确。
BCD.三项均与题中描述不符合,故排除BCD。
故选A。
2.2017年4月1日,中国政府宣布将建立雄安经济特区。
此举被认为是缓解城市压力,推动京津冀一体化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阅读雄安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仔细分析雄安新区的地理位置,它属于我国的自然地理区域是()A. 南方地区B. 北方地区C. 西北地区D. 青藏地区(2)下列属于雄安新区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是()①濒临港口,海陆空交通发达②沿海开放城市密集,工业基础好③热量降水充足④城镇分布密度高,市场广阔,科技水平高A. ①②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答案】(1) B (2)C【解析】(1)本题考查我国的自然地理区域的相关知识。
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彦喀拉山——冈底斯山脉,因此可以判断雄安新区属于我国的北方地区,故选B。
(2)本题考查北方地区的相关知识。
雄安新区濒临港口,海路交通方便,①表述正确。
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练习(1)1.有关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考点:了解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的概念。
)A.所有的纬线都是半圆状 B.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C.所有的纬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D.所有的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2.地球仪上的东经度是指(考点:知道地球仪上经度、纬度的变化特点。
)A.东半球的经度 B.0°经线向东至180°经线C.西半球的经度 D.0°经线向西至l80°的经线3.下列有关经线的叙述中:①所有经线长度相等.②所有经线长度不相等.③经线指示南北方向.④经线指示东西方向.⑤经线的形状是个圆圈.⑥经线的形状是个半圆.⑦东西经各180°.⑧东西经各90°,组合正确的是(考点:知道地球仪上经度、纬度的变化特点)A.①③⑥⑦ B.②④⑤⑧ C.①③⑤⑧ D.②④⑥⑦4.下列有关0°经线和0°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考点:了解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的概念)A.0°经线和0°纬线长度相等B.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C.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D.0°经线也叫赤道,0°纬线也叫本初子午线5.地球仪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考点:知道地球仪上东西半球的划分方法)A.西经160°和东经20°经线 B.0°和180°经线C.西经20°和东经160° D.赤道6.习惯上,南北半球是如何划分的(考点:知道地球仪上南北半球的划分方法)A.0°纬线B.南回归线C.北回归线D.极圈7.我国首都北京位于40°N、116°E,那么在地球上的位置是(考点:知道地球仪上东西半球、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方法(如杭州、北京位于哪个半球)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8.在地球仪上,纬度30°、经度0°的地方有(知道地球仪上经度、纬度的变化特点)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9.某地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南侧是南温带,北侧是热带,该地的位置是(考点:知道地球仪上东西半球、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方法)A.25°W,23.5°SB.20°W,23.5°NC.160°E,23.5°ND.160°E,23.5°S10.图中四地,地理坐标为北纬40°、东经20°的是(考点:能利用经线和纬线正确反映社会事物的空间位置特征)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11. 图幅相同,表示实地范围最大的比例尺是(考点:知道比例尺大小与图幅所包含实地面积大小、所显示社会信息详略程度的关系)A .1:300000000B .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千米C .1/10000D .12.如果要绘制一幅地图,用下列哪种比例尺,可使地图上的内容最为详细(考点:知道比例尺大小与图幅所包含实地面积大小、所显示社会信息详略程度的关系)A.1:5000000B.300万分之一C. 5000001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千米13.在一张长宽各为12厘米的图幅上,绘制一幅东西.南北各10千米的某地地图,下列哪种比例尺比较合适(考点:能够利用地图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地面实际距离之间的换算)A .1:100000B .1:10000C .1:10000000D .三种都可以读余杭区某中学平面图,回答14、15题14、在该学校平面图中,量得办公楼之教学楼的直线距离为4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约为200米,则该平面图的比例尺为(考点:能够利用地图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地面实际距离之间的换算)A .1:200B .1/500C .0 20D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米15、该平面图中学校大门的朝向为(考点:能够利用一般定向法(八个方位)和指向标定向法确定地图上事物的方位)A .东北方向B .东南方向C .西北方向D .西南方向16.下列地图图例中,表示国界的是(考点:熟悉最常用图例)17.读等高线地形图,某校同学正在举行拔旗比赛,abcd 四个小组分别选定了行进路线(图中虚线所示),其中比较省力的是(考点:能利用等高线进行常见地形的判读)A.aB.bC.cD.d18.中国交通图的比例尺是1:2500万,北京到乌鲁木齐的水平距离是9.4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考点:能够利用地图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地面实际距离之间的换算)A .2450千米B .2350千米C .2250千米D .2150千米19.下列四幅图的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最大的是(考点:知道比例尺大小与图幅所包含实地面积大小、所显示社会信息详略程度的关系)A .西湖导游图B .杭州市交通图C .中国地图D .世界地图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20-23题0 50米20.在上图中大清河的流向的方向是(考点:能够利用一般定向法(八个方位)和指向标定向法确定地图上事物的方位)A 东南方B 西南方C 东北方D 西北方21.大青山主峰和小青山主峰的相对高度是(考点:能利用等高线进行常见地形的判读)A 1053米 B 17米 C 518米 D 535米22.AB一线和CD一线的地形分别是(考点:能利用等高线进行常见地形的判读)A 山脊和山谷B 山谷和山脊C 都是山谷D 断崖和盆地23.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4厘米,则两地的实际水平距离为(考点:能够利用地图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地面实际距离之间的换算)A 4千米B 40千米C 400千米D 40米24.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那么坡度最陡的图是(考点:能够利用地图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地面实际距离之间的换算;能利用等高线进行常见地形的判读)1:500000 1:1500000 1:200000 1:350000A B C D25.下图四幅图分别表示地形的不同部位。
各个选项中,地形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考点:能利用等高线进行常见地形的判读)A.①山脊②山谷③鞍部④山顶B.①山脊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D.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26.下列四幅图中,描绘山地地形的是(考点:能正确区分五种常见地形类型)A B C D27.浙江省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形是(考点:能正确区分五种常见地形类型)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盆地28.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考点:掌握我国地势的基本特点)A.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C.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D.山区面积广大,地形类型单一29.李煜在《虞美人》中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江春水向东流主要是因为(考点:掌握我国地势的基本特点)A.万有引力的作用B.中国地势东高西低C.中国地势西高东低D.中国地形复杂多样30.下列气候类型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考点:知道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突出特点之一)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高山气候 D.季风气候31.下列地形单元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是(考点:知道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知道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著名山脉、丘陵名称,并在图上确定位置)A.长白山脉 B.柴达木盆地 C.成都平原 D黄土高原32.我国水稻、棉花等作物种植范围的纬度远比世界同纬度其他国家偏高,这是因为我国(考点:知道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突出特点之一)A.季风气候显著B.气候复杂多样C.年降水量丰富D.夏季普遍高温33.下列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考点:知道三级阶梯的分界线,知道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著名山脉、丘陵名称)A.准噶尔盆地B.塔里木盆地C.柴达木盆地D.四川盆地34.唐代大诗人王之焕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
“春风不渡玉门关”的“春风”这里指的是(考点:了解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大致范围)A.春天的风 B.夏季风 C.冬季风 D.飓风35.我国降水量总的分布趋势是(考点:能够借助1月和7月气温分布图、年降水量分布图说明我国气温、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A.从南到北逐渐减少B.从东到西逐渐减少C.从西到东逐渐减少D.从东南到西北逐渐减少36.下列有关我国各地区的气候特点表述正确的是:(考点:能用适当的词汇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A.气候寒冷,很多地方终年冰雪覆盖——四川盆地B.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西北内陆C.夏热冬温,降水丰沛——东北地区D.终年高温,降水稀少——华北地区二.非选择题37.读经纬网,回答下列问题:⑴在图中用黑点标出赤道与180°经线的交点。
⑵A点的地理坐标是。
⑶B点位于C点的方向。
⑷A、B、C、D四点中既位于热带又位于西半球、南半球的是___⑸有人报告一艘海轮在纬度30°,经度165°的海面上需要紧急救助,你能准确在图上准确找到其位置吗?为什么?38.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7分)(1)山顶A的海拔在米以上,B的海拔在米以上。
(2)山顶A在山顶B的方向。
(3)图中C处的地形是()A.山谷B.山脊C.鞍部D.陡崖(4)图中小河的流向是自流向39.读下图“沿北纬32º线我国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8分)(1)图中字母表示的范围,分别代表我国地势的阶梯等级是:(考点:知道三级阶梯的分界线)A代表地势第级阶梯,B代表地势第级阶梯,C代表地势第级阶梯。
(2)图中序号代表的是:(考点:知道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著名山脉、丘陵名称,并在图上确定位置)①高原,③盆地,④平原,⑤海。
(3)由图归纳出我国地势有何特点,简要说明地势对河流、交通、水能、气候、生产活动等方面的影响。
(考点:掌握我国地势的基本特点)4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我国与世界其它同纬度地区的冬、夏气温比较地点北京纽约汉口杰克逊维尔纬度39°48′N 40°46′N 30°38′N 30°30′N 经度116°28′E 73°54′W 114°04′E 31°13′W 温度1月-4.7℃-0.5℃ 2.8℃11.6℃7月26.0℃24.6℃29.0℃28.1℃(1)从表中可知我国与世界同纬度地区冬季和夏季气温有何不同?这一差异反映了我国气候的什么特点?(考点:能够借助1月和7月气温分布图、年降水量分布图说明我国气温、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2)这种气候特点给我国带来了哪些有利和不利条件试举例说明?(考点:了解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的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B 3.A 4.C 5.C 6.A 7.A 8.B 9.D 10.B 11.A 12.C 13.A 14.D 15.B 16.C 17.C 18.B 19.A 20.B 21.B 22.A 23.B 24.C 25.D 26.A 27.B 28.B 29.B 30.D 31.A 32.A 33.C 34.B 35.D36.B二、非选择题37.(1)图上略(2) 150°W,30°N(3)东北(4)C(5)不能,因为这样的点在地图上有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