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 自转-公转-节气-日历 浙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533.00 KB
- 文档页数:29
4.2地球的转动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①元旦这天,宁波的白昼时间比北京长①寒假的白昼比黑夜短,而暑假的白昼比黑夜长①一天当中,操场上旗杆影的长度变化①日月星辰东升西落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2.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构建和谐社会,我国在规划城市住宅楼群的间距时,为了使底层住户全年的正午都能见到阳光,楼群间距的计算依据应是()A.冬至日正午的楼影B.春分日正午的楼影C.夏至日正午的楼影D.秋分日正午的楼影3.地球公转方向是()A.自北向南B.自东向西C.自西向东D.自南向北4.地球在公转时,太阳光的直射点会在地球表面有规律的南北移动。
能表示2022年夏至日(6月21日)太阳光(图中用箭头表示)照射情况的是()A.B.C.D.5.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B.地球自转使地球表面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C.地球自转使地球表面产生了四季的变化D.地球自转周期为一天6.如图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示意图,其中理解错误的是()A.弧线ABC为晨线,ADC为昏线B.由于地轴倾斜使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C.只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就产生了昼夜现象D.ADC,ABC所处位置会发生变化7.地球自转一周,世界上没有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地区可能出现在()A.南、北寒带地区B.南、北温带地区C.赤道地区D.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地区8.从我们放暑假开始到结束,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及方向变化是()A.北半球,向北移动B.北半球,向南移动C.南半球,先向南后向北移动D.北半球,先向北后向南移动9.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斜交成的角度是()A.23.5°B.66.5°C.90°D.45°10.当我们在“2019 年2 月份”喜迎新春佳节时,地球将位于公转轨道的()A.甲乙之间B.乙丙之间C.丙丁之间D.丁甲之间11.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表面的岩石圈分成七大板块B.地球自转引起了昼夜长短的变化C.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表现形式D.太阳系中只有恒星、行星和卫星二、填空题12.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用箭头在图上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七年级下册科学基础预习及复习巩固第十一讲地球的绕日运动、月相4-2地球的绕日运动1、地球的公转(1)定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一年(365.2422天)。
(4)特征: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公转轨道平面与地轴之间总保持66.5度的夹角,并且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如右图所示:(5)产生的现象;四季的变化,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太阳高度:太阳高度是太阳和地面之间的夹角。
同一地点一天的太阳高度角是不断变化的,日出日落时角度都为0,正午时太阳高度角最大。
(2)正午太阳高度:在一日内,太阳位于正南和正北方向时,太阳光和地面夹角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在同一时间,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不同而不同;在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随季节的变化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3)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北纬23.5度);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南纬23.5度);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4)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在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纬23.5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在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纬23.5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在春分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下向南北两侧递减。
(5)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地球上中、高纬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夏季较大,冬季较小。
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夏至日最高,冬至日最低。
3、昼夜长短变化(1)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地球公转导致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使得南北半球冬夏两季昼夜长短不一。
(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日期直射点北半球南半球极地四周夏至日北回归线昼最长,夜最短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极夜冬至日南回归线昼最短,夜最长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极昼春秋分日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春分日至秋分日北半球昼>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昼<夜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点周围极昼南极点周围极夜秋分日至春分日南半球昼<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昼>夜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点周围极夜南极点周围极昼4-3月相1、月相及其成因(1)月相及月相变化: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4章地球和宇宙4.3地球的绕日运动目录 (1) (4) (5) (10) (15)一、地球的公转(1)地球公转的定义:地球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转动。
(2)地球公转的轨道(黄道):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所经过路线上的每一点,都在同一个平面上,而且构成一个封闭曲线。
这种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所走的封闭曲线,叫作地球轨道。
地球轨道的形状是一个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地球的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即自西向东。
(4)地球的公转周期:约为365.2422天,即通常所说的一年。
(5)黄赤交角:地球自转产生的赤道面与地球公转产生的黄道面之间的夹角为黄赤交角。
由于地球公转时斜着身子,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66.5°)基本不变。
地轴的空间指向(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基本不变,故黄赤交角(目前23.5°)也基本不变。
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1.太阳高度的定义对于地球上的某个地点,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
2.太阳高度的特点日升日落,同一地点一天内太阳高度是不断变化的。
日出日落时角度都为0,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大。
3.正午太阳高度在一日内,太阳位于上中天时,其高度达到最大值,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如图)。
①在同一时间,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不同而不同;②在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季节变化而发生有规律地变化。
(4)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①在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纬23.5°向南北两侧递减;②在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纬23.5°向南北两侧递减;③在春分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5)太阳高度表示昼夜状态①在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为0°,表示正经历昼夜交替;②在昼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大于0°,表示白昼;③在夜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小于0°,表示黑夜。
(6)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夏至日最高,冬至日最低。
浙教版中考科学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自转地球的自转与昼夜交替、地球的公转与四季更替【同步练习解析】一.选择题1.(2022·浙江衢州一模)2022年衢州市学业水平考试将于6月22日(农历五月廿四)开始,当天地球大约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B【解析】太阳光直射北回回线时是一年中的夏至日,6月22日是夏至日,即当天地球处于图中的乙位置,B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2·浙江杭州中考)如图所示,在黑暗的环境中用方向不变的平行光照射地球仪,若用手拨动球体使其自西向东绕轴转动,则能较好地演示()A.昼夜长短变化B.昼夜交替C.四季变化D.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用手拨动地球仪使其绕地轴转动,是地球绕着地轴进行自转,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1·浙江宁波一模)夜晚,星光闪烁,观察如图,造成乙、丙两星星位移的原因是()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天气变化D.地形差异【答案】A【解析】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
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夜晚、时光闪烁,观察如图,造成乙、丙两星星位移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故选A。
4.(浙江台州一模)小科利用白炽灯(代表太阳)和地球仪模拟地球的运动,他将地球仪绕白炽灯自西向东旋转到如图位置时,小科作出如下分析,其中错误的是()A.该实验是模拟地球绕日公转B.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C.这一天全球昼夜平分D.北半球节气为冬至日【答案】C【解析】A.小明将地球仪绕白炽灯自西向东旋转,所以该实验模拟的是地球公转,A正确;B、由图可知,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故B正确;C、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才昼夜平分,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故C错误;D、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节气为冬至,故D正确。
我不应把我的作品全归功于自己的智慧,还应归功于我以外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成万的事情和人物!——采于网,整于己,用于民2021年5月12日地球的运动复习提纲 复习提要: 一、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①方向:自 向 。
(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 时针方向旋转。
(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 时针方向旋转。
②地球自转的周期:约 。
2.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①日月星辰 升 落。
②昼夜交替:(1)昼夜现象:由于地球是一个 、 的球体。
(2)昼夜交替:地球不停地 。
3.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 线和 线构成。
4、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时,正确的日期是( ).A .夏至日B .冬至日C .二分日D .春分日5、.右图中表示昏线的是( )A .ABCB .ADC C .EBFD .EDF二、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1.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东边的地方时总比西边的 。
2.区时制:①时区:把全球划分成 个 º经度宽的地区,每个地区就叫做一个时区。
(1)中时区(零时区):以 º经线作为中央经线的 º经度宽的地区。
(2)东、西十二区:都以 0经线作为中央经线,向东向西各跨 º。
②区时:以的 时作为全区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叫区时或标准时。
例如:北京在东八区,东八区的区时就是该区的中央经线即东经 0的地方时。
东经1450属 时区,西经750是 时区的中央经线。
3、区时的计算:①东 西 。
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的东边时,则所求地时间应 时区差;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的西边时,则所求地时间应 时区差。
②时区差的计算:同区相 ,异区相 :所求地点均为东时区或西时区时,时区差为两地所在时区的区号之差;所求地点一个为东时区,另一个为西时区时,时差为两地所在时区的区号之和(中时区为零时区)。
4.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①北京的时间:北京位于东经1160,北京的时间是指东经1160处的地方时。
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知识提纲《地理模块》主题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一、阳历和地球公转考点1说出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知道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1.地球的公转运动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365.2422天。
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方向不变,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2.阳历就是以地球公转为根据。
二十四节气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划分的,属于阳历成分,其在公历中的位置是固定的。
二、月相考点2识别朔、望、上弦、下弦的月相1.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2.月相变化的原因(1)月球本身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
(2)月球绕地球运动,使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化。
三、太阳和月球考点3描述太阳的概况(太阳的大小、温度、外部大气组成)1.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为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
2.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其外部大气由内向外可分成三层: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平时看到的是光球层。
考点4列举太阳活动的基本类型(太阳黑子、日珥)1.太阳活动的类型:太阳黑子、日珥、耀斑和太阳风。
2.太阳黑子产生于光球层,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其周期约为11年。
耀斑和日珥发生于色球层。
考点5列举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太阳活动会影响气候和人类健康;干扰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影响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等。
考点6举例说出太阳是地球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主要来源太阳为地球表层和人类的活动提供了最重要的能源,太阳与地球上的生物息息相关。
考点7描述月球的基本概况(月球的大小、状况、环形山)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
月球的体积约为地球的1/49,质量只有地球的1/81。
2.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所看到的月球是太阳照亮的月面。
月球是一个没有水,没有空气,也没有生命的荒凉世界。
1专题22 地球公转与四季一、地球公转与四季1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地轴呈倾斜状态(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呈66.5°夹角)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周期为365.2422天,即一年太阳直射点:太阳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为90°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直射赤道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直射赤道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直射北回归线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2、昼夜长短的变化①赤道全年昼夜等长②北半球其他地区: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昼长夜短(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内发生极昼现象(夏至日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都发生极昼);从秋分日到来年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昼短夜长(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内发生 极夜现象(冬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都发生极夜);南半球正好相反③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南北极圈内无极昼极夜现象④太阳直射点北上: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太阳直射点南下: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⑤纬度越高,昼夜变化越大二、太阳高度角1、太阳高度:太阳光与地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①一天中太阳高度早中晚:先变大再变小,杆影先变短再变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杆影最短,(由于地球自转)②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夏季大,杆影短(夏至日太阳高度最大,杆影最短),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杆影长(冬至日太阳高度最小,杆影最长)。
(由于地球公转)③同一时间,中高纬度地区,纬度越大,太阳高度越小,杆影越长④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向两边递减,即: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杆影越短;离太阳直射点越远,太阳高度越小,杆影越长一、地球公转和四季1.()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100周年,这天地球位置处于图中的()A.甲—乙之间B.乙—丙之间C.丙—丁之间D.丁—甲之间2.()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及将要移动的方向是() A.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B.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C.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动D.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3.()如图为2020年6月21日的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