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微山一中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会员独享】
- 格式:doc
- 大小:237.50 KB
- 文档页数:5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宁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一小题4分,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关于描述运动的物理量,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研究飞船的飞行姿态,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B.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C.雨点以5m/s的速度落到地面,这个速度是平均速度D.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参考系可以任意选择2.如下的表示中,正确的答案是( )A.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方向竖直向下B.形状规如此的物体重心位置在几何中心C.滑动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D.地球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3.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支持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由于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D.用一根细竹杆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杆的推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4.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s=24t﹣1.5t2〔m〕,当质点的速度为零,如此t为多少( )A.1.5s B.8s C.16s D.24s5.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s 内与开始刹车后6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 1:1 B.1:3 C.3:4 D.4:36.如下列图,四个完全一样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他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一样: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③中的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④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假设认为弹簧的质量都为零,以l1、l2、l3、l4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如此有( )A.l2>l1B.l4>l1C.l1>l3D.l2=l47.一质点做直线运动,t=t0时,s>0,v>0,a>0,此后a逐渐减小至零,如此( ) A.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B.速度逐步减小C.位移继续增大 D.位移、速度始终为正值8.如下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不正确的答案是( )A.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与该物体的重力大小成正比B.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接触面上的压力成正比C.静止的物体有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D.运动着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只能受滑动摩擦力作用9.甲、乙两物体在t=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轴运动,其v﹣t图象如下列图,如此( )A.甲、乙在t=0到t=ls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B.乙在t=0到t=7s之间的位移为零C.甲在t=0到t=4s之间做往复运动D.甲、乙在t=6s时的加速度方向一样10.一根轻质细线将2个薄铁垫圈A、B连接起来,一同学用手固定B,此时A、B间距为3L,A距地面为L,如下列图.由静止释放,A、B,不计空气阻力,且A、B落地后均不再弹起.从释放开始到A落地历时t1,A落地前瞬间速率为v1,从A落地到B落在A上历时t2,B落在A 上前瞬间速率为v2,如此( )A.t1>t2B.t1=t2 C.v1:v2=1:2 D.v1:v2=1:311.如下列图,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如此如下说法不正确的答案是( )A.A、B两质点在4s末相遇B.前4s质点B比质点A走过的位移大C.质点B最初4s做加速运动,后4秒做减速运动D.质点B先沿正方形做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12.如下列图,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M〕gC.当F>μ2〔m+M〕g时,木板与木块之间发生相对运动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13.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议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①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②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保存三位有效数字〕.③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___m/s2.14.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将弹簧悬挂在铁架上,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在竖直方向上,在弹簧下端依次增加一样规格钩码的个数,数据记录如表:所挂钩码数量N〔个〕0 1 2 3 4 5 6弹簧长度L〔cm〕12.56 13.1113.6514.214.7315.29伸长量△L〔cm〕0 0.55 1.09 1.62.17 2.734〔1〕在数据记录表中,有一个记录不规范的数据是__________;根据记录的数据可知,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2〕请在如下列图的坐标图中画出弹簧的伸长量△L与所挂钩码个数N的关系图象.〔3〕根据图象可知,当挂6个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__________cm〔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模块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第1-10题每题2分,第11-20题每题3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
1. 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是指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物体B.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实际是不存在的,所以这个概念意义不大C.研究火车过长江大桥所用的时间时,可将火车视为质点D.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做质点2.进行10m跳台跳水训练时,某运动员从跳台边缘竖直跳起0.6m,最后竖直落入水中。
若将运动员视为质点,从起跳至入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的位移大小是10mB.运动员的位移大小是11.2mC.运动员的路程是10.6mD.运动员的路程是10m3.某短跑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3s末的速度为7.00m/s,12.5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9.60m/s,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为()A、7.00m/sB、8.00m/sC、8.30m/sD、9.60m/s4.在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坐在甲车内的同学看到乙车相对甲车不动,而坐在乙车内的同学看到路旁的树木相对乙车向东移动。
以地面为参考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运动C.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西运动D.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但速度大小不同5.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两条图线相互平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初速度相同、加速度相同B.两物体初速度不同、加速度相同C.两物体初速度相同、加速度不同D.两物体初速度不同、加速度不同6. 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能为零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7.如图所示,用传送带向上传送货物,货物和传送带之间没有相对滑动,则货物受到的摩擦力是()A.静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B.静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下C.滑动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下D.滑动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8. 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有关物体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前2 s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B.2 s末运动方向改变C.4 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D.6 s到8 s做匀速运动9.甲、乙为两个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a甲=4 m/s2,a乙=-4 m/s2。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但建立这个概念实际意义很大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可能看作质点C.凡是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计算在传送带上输送的工件数量时,可以把工件看作质点2.2008年的奥运圣火经珠穆朗玛峰传至北京,观察图中的旗帜和甲、乙两火炬手所传递的圣火火焰,关于甲、乙两火炬手相对于静止旗杆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旗杆和甲、乙火炬手在同一地区)( )A.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左运动B.甲火炬手一定向右运动、乙火炬手一定向左运动C.甲火炬手可能运动,乙火炬手向右运动D.甲火炬手可能静止,乙火炬手向左运动3.对于以a=2 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任意1 s内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 m/sB.第n s末的速度比第1 s末的速度大2(n -1)m/sC.2 s末速度是1 s末速度的2倍D.1 s末的速度是2 m/s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Δv越大,加速度就越大D.物体运动的速度等于零,则物体一定静止5.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A.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B.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C.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时,则速度一定增加D.加速度很大时,物体的速度不可能为零6.如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A.第1 s内和第3 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B.第3 s内和第4 s内的加速度相同C.第1 s内和第4 s内的位移大小不等D.0~2 s内和0~4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7.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取开始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物体运动的v-t图象,正确的是()A.B.C.D.8.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在第1s内通过的位移为0.6m,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1s末的速度为1.2m/s B.加速度为0.8m/s2C.第2s 内的位移为1.8m D.前3s 内的平均速度为1.8m/s9.一辆汽车拟从甲地开往乙地,先由静止启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速度减为0时刚好到达乙地.从汽车启动开始计时,下表给出了某些时刻汽车的瞬时速度,据表中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可以得出汽车()A. 匀加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4.0 sB. 匀减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2.0 sC. 匀减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4.0 sD. 匀减速直线运动从第9.0 s末开始10.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无关,与接触面积无关D. 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不动的1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B.力有时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C.有受力物体就一定有施力物体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能产生作用力12.如图所示,重力G=30 N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1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同时受到大小为10 N、方向向右的水平力F的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A.3 N,水平向左B.3 N,水平向右C.10 N,水平向左D.10 N,水平向右济宁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模块检测物理试题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填空题(共2小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6分,共16分。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
具有了。
山东省普通高中2024届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两个质点A 、B 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从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对A 、B 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A 、B 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B .在t=3t 0时刻,A 、B 相距最远C .在t=5t 0时刻,A 、B 相距最远D .在t=6t 0时刻,A 、B 相遇2、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若落地前最后1s 内的下降的高度是25m ,则物体在第2s 下降高度为( )(g 取10m/s 2) A .5m B .10 m C .15 m D .20 m3、小球A 从125m 高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同时,小球B 以50/m s 的初速度从地面开始做竖直上抛运动,小球A 、B 在空中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均为210/m s ,方向竖直向下,两小球到达同一位置所需的时间为( ) A .2s B .2.5s C .3s D .3.5s4、将一光滑轻杆固定在地面上,杆与地面间夹角为θ,一光滑轻环套在杆上.一个大小和质量都不计的滑轮用轻绳OP 悬挂在天花板上,用另一轻绳通过滑轮系在轻环上,用手拉住轻绳另一端并使OP 恰好在竖直方向,如图所示.现水平向右拉绳,当轻环重新静止不动时OP 绳与天花板之间的夹角为( )A .90°B .θC .45°+12θD .45°-12θ 5、如图所示是足球运动员侧向踢出足球时的照片,照相机曝光时间为0.02s ,由此可估算出足球被踢出时的速度约为(已知:足球直径为22cm)A.5m/s B.30m/s C.100m/s D.150m/s6、如图甲、乙所示,物体A、B在力F作用下一起以相同的速度沿F方向匀速运动,关于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物体A不受摩擦力B.两图中物体A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反C.两图中物体A均不受摩擦力D.图乙中物体A受摩擦力,方向和F相同7、汽车从O点出发由静止开始在平直公路上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经过P、Q两根电线杆用时6s,已知两根电线杆相距60m,汽车经过电线杆P时的速度为5m/s,则A.汽车经过电线杆Q时的速度为15m/sB.汽车加速度为1.5m/s2C.O、P间的距离是7.5mD.汽车从出发到经过电线杆Q所用的时间是9s8、以下对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开始下落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B.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增大加速度保持不变C.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和加速度同时增大D.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是个恒量9、如图所示,人重600N,木板重400N,人与木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皆为0.2,今人用水平力拉绳,使他与木板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A.人拉绳的力是200NB.人拉绳的力是100NC.人的脚对木板的摩擦力向左D.人的脚对木板的摩擦力向右10、(多选)同一平面内几组共点力中,它们的合力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有()A.1 N、3N、2N B.9N、12N、20NC.5N、12N、6N D.9N、14N、24N二、实验题11、(4分)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0、1、2、3、4、5、6共7个测量点,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标出,其部分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时间间隔,下列是四位同学各自发表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A.电源电压越高,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B.纸带速度越大,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C.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由电源的频率决定D.如果将交流电源改为直流电源,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保持不变(2)计算出打下点4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要求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2、(10分)某同学要测量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获得了一条纸带,如图所图中两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T=0.1s.注意: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哪两个计算点之间的距高读数不正确?_____(1)打下4点时的速度v4=_____.(3)小车的加速度算出结果为a=_____m/s1.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m s的速度从车边匀速驶过.13、(9分)小汽车从静止开始以32/m s的加速度行驶,恰有一自行车以6/(1)小汽车从运动到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者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2)什么时候追上自行车,此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少?14、(14分)轻弹簧秤上端固定于O点,下端悬挂一个光滑的定滑轮C,已知滑轮C重1N。
山东省济宁市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2卷〔非选择题〕两局部,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1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此题共12小题。
每一小题4分,共48分。
1-7题只有一项正确, 8-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多项选择或不选的得0分。
〕1.如下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A.当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B.只有质量很大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C.只有质量与体积都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D.研究物体运动时,物体的形状和体积属于次要因素时,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答案】D考点:质点的概念。
【名师点睛】对质点的理解:质点不同于几何中的“点〞.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具有质量,没有大小、体积、形状;与几何中的“点〞有本质的区别.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对实际问题的科学抽象,实际中并不存在.它是抓住了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忽略了次要因素——大小和形状,是典型的物理模型之一;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2.如下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研究的表示中错误的答案是〔〕A.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重力大小有关,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B.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自相矛盾的地方C.伽利略认为,如果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所有物体下落的加速度是一样的D.伽利略用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答案】D考点:物理学史【名师点睛】题关键要掌握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关于落体运动的理论,并且要了解伽利略的研究方法和过程,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质量的大小有关系,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这个观点内部存在矛盾.伽利略认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重的物体与轻的物体下落一样快〞.伽利略用实验和数学进展外推,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024届山东省济宁邹城一中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从高空中由静止下落的物体,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至加速度为零,在此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物体的速度变化率越来越大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C.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D.物体的速度变化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2、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是()A.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跳水动作时B.研究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最佳运行轨道时C.一枚硬币用力上抛并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是朝上还是朝下时D.研究汽车在上坡时有无翻倒的危险时3、质量为1kg的物体A置于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
从t=0时刻开始,物体以初速度v0向右滑行,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大小恒为F=1N的作用力。
若取向右为正方向,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反映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 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B.C.D.4、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一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B点时的速度是v,到C点的x x等于()速度是3v。
则:AB BCA.1∶8 B.1∶6 C.1∶5 D.1∶35、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线系住重力为G的小球,开始细线在作用于O点的拉力下保持竖直位置,小球与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体接触,处于静止状态,小球与斜面的接触面非常小。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模块考试一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第1-10题每题2分,第11-20题每题3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切合要求的。
1.以下相关质点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B.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实质是不存在的,所以这个观点意义不大C.研究火车过长江大桥所用的时间时,可将火车视为质点D.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没关或次要要素时,即可把物体看做质点C.运动员的行程是10.6mD.运动员的行程是10m3.某短跑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3s末的速度为7.00m/s,12.5s末抵达终点的速度为9.60m/s,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的均匀速度为()A、7.00m/sB、8.00m/sC、8.30m/sD、9.60m/s4.在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坐在甲车内的同学看到乙车相对甲车不动,而坐在乙车内的同学看到路旁的树木相对乙车向东挪动。
以地面为参照系,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甲、乙两车以同样的速度向东运动C.甲、乙两车以同样的速度向西运动D.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但速度大小不一样5.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下图,两条图线互相平行,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两物体初速度同样、加快度同样B.两物体初速度不一样、加快度同样C.两物体初速度同样、加快度不一样D.两物体初速度不一样、加快度不一样6.对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快度,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快度必定很大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快度能够很小,可能为零C.某时辰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快度必定为零D.加快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必定很大7.如下图,用传递带向上传递货物,货物和传递带之间没有相对滑动,则货物遇到的摩擦力是()A.静摩擦力,方向沿传递带向上B.静摩擦力,方向沿传递带向下C.滑动摩擦力,方向沿传递带向下D.滑动摩擦力,方向沿传递带向上8.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相关物体运动状况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29.甲、乙为两个在同向来线上运动的物体,a甲=4m/s2,a乙=-4m/s2。
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预测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将所研究的物体看成质点( )A.研究火车过桥时间B.对这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时候哪个位置先与火星接触2、如图所示,半径为3R的半圆柱体P静止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于P上的光滑小圆柱体Q,质量为m,半径为R,此时竖直挡板MN恰好与P、Q相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Q受到P的弹力为33mgB.Q受到挡板MN的弹力为33mgC.若挡板水平向右缓慢移动一小段且P仍静止时,P受到地面摩擦力不变D.若挡板水平向右缓慢移动一小段且P仍静止时,Q受到P的弹力变小3、在大枣红了的时候,几个小朋友正在大枣树下用石块投向枣树,若某个小朋友从看到石块击中枣树树枝到听到大枣落地声最少需要0.7 s,估算一下这课枣树的高度至少是()A.1.5 m B.2.5 mC.5 m D.7 m4、将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竖直上抛,图中能正确表示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是()A.B.C.D.5、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时间B.瞬时速度C.平均速率D.质量6、如图所示,小王从市中心出发到图书馆.他先向南走400 m到一个十字路口,再向东走300 m到达目的地.小王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A.700 m,100 m B.400 m,300 mC.700 m,500 m D.500 m,100 m7、如图所示,两辆车在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和所学知识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C.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D.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8、两个共点力的大小为F1 = 15N,F2 = 8N,它们的合力大小可能等于( )A.21 N B.25 N C.8 N D.9 N9、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也一定越大B.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它的速度也一定为零C.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D.加速度的方向可能与速度的方向相反10、如图所示,a、b分别表示先后从同一地点以相同的初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s末两个物体速率相等B.5s末两个物体速率相等C.4s末两个物体相遇D.5s末两个物体相遇11、已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第5s末速度为10m/s,则物体()A.加速度一定为2m/s2B.前5s内位移可能是25mC.前10s内位移一定为100mD.前10s内位移不一定为100m12、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50 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20 m/sB.汽车在50 s末的速度为零C.在0~50 s内汽车行驶的总位移为850 mD.汽车在40~50 s内的速度方向和0~10 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3、(6分)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 个计数点。
微山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m/s2,那么在任意1s内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B.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C.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s的末速度大2m/s
D.物体的位移一定比前1s内的位移大2m.
2.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
下列哪些方法是他在这个实验中采用过的
A.用水钟计时
B.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进行数据分析
C.改变斜面倾角,比较各种倾角得到的x与t平方的成正比,然后将斜面实验的结果合理“外推”,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D.改变斜面倾角,比较各种倾角得到的v和t成正比,然后将斜面实验的结果合理“外推”,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3.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下列有关物体运动情况(0s<t<8s)判断正确的是
A.在8s时间内加速度的大小一直为5m/s2
B.2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C.4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D.在8s时间内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4.某人欲估算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他假设飞机停止运动前在平直跑道上做匀减速运动,飞机在跑道上滑行的距离为s,从着陆到停下来所用的时间为t,则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为
A.s/t B. 2s/t C. s/2t D.s/t到2s/t之间的某个值
5.以下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所以地球上所有物体的重力作用线彼此平行
B.放在水平地面上静止的物体的重力就是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因为它们大小相等,方向也相同C.静摩擦力不仅能存在于两静止物体之间,也可以存在于两个运动物体之间
D.挂在绳下处于静止的物体,受到绳的拉力是由于物体的形变引起的
6.如图所示,斜面体在力F的作用下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以速度v匀速前进,放在斜面上的物体A与斜面体保持相对静止,则物体A受到的力是
A.重力、斜面对A的摩擦力、斜面对它沿速度方向的支持力
B.重力、斜面对A的摩擦力、斜面对它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
C.重力、斜面对A的摩擦力、斜面对它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
平行于斜面向下的下滑力
D.重力、平行于斜面的向下的下滑力、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
7. 关于滑动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滑动摩擦力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 滑动摩擦力总跟物体的重力成正比
C. 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D. 只有运动的物体才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8.F1、F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F,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分力的大小
B.合力的大小既可等于F1的大小,也可等于F2的大小
C
D.合力F的大小随F1、F2间的夹角的变化而变化,但是有一个范围
9.物体B放在物体A上,A、B的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如图所示。
两物体恰能沿固定斜面向下做匀速运动,则
A.A受到B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上
B.A受到B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下
C.C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向左
D.C与地面间无摩擦力
10.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物块A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套在粗糙竖直杆MN的圆环上。
现用水平力F拉住绳子上一点O,使物块A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下降到虚线位置,但圆环仍保持在原来位置不动。
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F1和环对杆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
A.F1保持不变,F2逐渐增大
B.F1保持不变,F2逐渐减小
C.F1逐渐增大,F2保持不变
D.F1逐渐减小,F2保持不变
11.物体在下列共点的三个力作用下,不可能平衡的是
A.3N、4N、8N
B.3N、7N、10N
C.2N、200N、200N
D.100N、100N、100N
12.用两个相同的足够大的水平力F将100个完全相同的木块夹在两个相同的竖直木板之间,所有木块都如图所示保持静止状态,每个木块的质量都为m,图中所有的接触面的动摩擦因素都为μ,则编号57和58号木块之间的摩擦力的大
小为:(木块从左至右编号依次为1、2、3……98、
99、100)
A. mg
B. 7mg
C. 8mg
D. μF/100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13题4分,14题6分,共10分,将正确答案填写在题目的横线处。
)
13.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
如图所示,取一
段实验纸带,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记为1、2、3、4,各计数点到0点的
距离已在图中标出。
则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小车在计数点2时的瞬时速度v2= m/s,根据数据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 m/s2。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4.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
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
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1)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认为:
A.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应使两个绳套之间的夹角为90°,以便
计算出合力的大小
B.拉橡皮条时,弹簧测力计、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结点的位置必须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结点重合
D.拉力F1和F2的夹角越大越好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4分).
(2)若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均为4 N,且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则________(选
填“能”或“不能”)用一个量程为5 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出它们的合力?(2分)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42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
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15.(8分)质点由静止开始以1.2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10 s后,改做匀
速直线运动,又经5 s,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过20 s停止。
求
(1)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
(2)整个过程中运动的位移大小
16.(10分)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离开飞机后先做4s自由落体运动,后张开降落伞匀速下降4s,最后再匀减速下降19s,着陆时速度是2m/s,求:(g取10m/s2)
(1)减速下降时加速度;
(2)跳伞员离开飞机时飞机的高度.
17.(12分)某一长直的赛道上,有一辆F1赛车,前方200m处有一安全车正以10m/s的速度匀速前进,这时赛车从静止出发以2m/s2的加速度追赶。
试求:
(1)赛车出发3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
(2)赛车何时追上安全车?追上之前与安全车最远相距是多少米?
(3)当赛车刚追上安全车时,赛车手立即刹车,使赛车以4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问两车再经过多长时间再次相遇?(设赛车可以从安全车旁经过而不发生相撞)
18.(12分) 一个小球从距离地面80 m的高空自由下落,若取g=10 m/s2,求:
⑴小球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
⑵小球到达地面的速度
⑶小球落地前最后1 s内的位移
参考答案:
1-5 BD AC AC B C 6-10 B C A BD B 11-12 A B
13.v2= 0.19 m/s a= 0.20 m/s2。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4.(1) BC (2) 不能
15.(1)v1=a1t1=12 m/s(2)s=s1+s2+s3=240 m
16.(1) -2m/s2(2)639m
17. 25 10
18. 4 40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