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第二篇第二章
- 格式:ppt
- 大小:504.00 KB
- 文档页数:42
第二章产业分类1、标准产业分类法:是为统一国民经济统计口径而由权威部门制定和颁布的一种产业分类方法。
2、高新技术产业:是高技术产业和新技术产业的统称,它是指其应用的技术代表了世界技术高水平的新的发展趋势,且在经济发展中增长较快的产业。
3、基础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体系中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并为大多数产业提供服务的产业。
4、主导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并起着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撑作用的产业。
5、先行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体系中因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而必须优先发展的产业。
6、产业分类的标准和方法主要有哪些?产业分类标准产业分类方法产品的最终用途不同马克思两部类分类法物质生产特点的不同农轻重分类法工业生产的特点不同霍夫曼分类法产业发展层次顺序及其与自然界关系不同三次产业分类法生产要素集约程度不同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产业地位分类法产业技术先进程度与发展趋势产业发展状况分类法统计标准标准产业分类法第三章产业结构1、三次产业构成不同的类型:按照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所处的地位不同进行排序,越是排在前面的产业占得比重越大,地位越重要。
在图形上表现为金字塔型,鼓型,哑铃型和倒金字塔型等四大类型。
2、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是指各产业协调发展,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具体来说,产业结构优化是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包括数量比例关系由不协调不断走向协调的合理化过程,是产业结构由低层次不断向高层次演进的高度化过程。
由此可见,产业结构优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
3、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产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趋向协调平衡的过程,主要是产业按比例协调发展规律的要求。
4、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高度化又称高级化,是指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或者说是产业结构由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发展的过程。
5、产业结构有哪些类型?(一)三次产业构成不同的类型:金字塔型,鼓型,哑铃型,倒金字塔型。
《产业经济学》课后思考题答案第1章企业:目标、结构与组织1.什么是企业?为什么会存在企业?企业为什么不能代替市场?答:企业是现代社会中最为重要和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据统计,2009年企业为全球81%的人口提供工作机会,构成全球经济力量的90%,创造了全球生产总值的94%。
在全球100大经济体中,51个是企业,49个是国家。
交易成本的存在,导致了单纯依靠市场的价格机制很有可能导致市场参与者在某些方面产生很高的成本,从而影响生产和交易的效率,如获取相关的价格信息、根据信息签订合约并有效执行合约以及规避市场风险等。
企业通过内部交易来取代市场交易,以此来减少交易成本,这就是企业会存在的根本原因。
2.有哪些机制可以对企业偏离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进行纠偏?为什么?答:内部的监督激励机制。
通过适当的薪酬设计,让管理者能够在抵御风险的同时,又能给予管理者适当的激励,让股东与管理者的利益在某种程度上达到平衡。
很多企业管理者的薪酬往往都由两部分组成,除了固定工资之外,另外很大一部分都会根据企业在不同时期内的盈利而上下波动。
外部的市场机制。
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劳动力市场机制。
第二,产品市场机制。
第三,资本市场机制。
3.纵向一体化与资产专用性的关系是什么?答:纵向一体化在解决资产专用性所带来的机会主义行为的同时,自身也会带来其他的激励问题。
市场采购的一个优势,在于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来以较低的价格获得质量更高的产品,但是在纵向一体化之后市场采购变成了企业内部采购。
市场竞争压力的缺失,往往会导致内部供应产品的质量下降,最终给整个企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现实的市场中,企业往往会在完全的纵向一体化和完全的纵向分离之间选择一些相对均衡的做法。
一种被称之为逐步一体化(tapped integration),即部分生产要素从市场中的独立供应商购买,另一部分生产要素从子公司内部采购。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既可以避免其他企业机会主义行为,同时又让内部生产部门保持一定的竞争压力。
Chapter 2: Basic Concept in Noncooperative Game TheoryGame 分合作的Game 与非合作的Game 。
本课程所用的Game 理论限于非合作的Game 。
Game 有两种表达方式。
一种是标准形式的Game (normal form game ),另一种是扩展形式的Game (extensive form game )。
信息问题:信息对于博弈是重要的。
有完备信息的博弈(Perfect Information Game )与不完备信息的博弈(Imperfect Information Game )。
2.1 Normal Form Games2.1.1 Definition of Game(定义)定义:标准形式的Game 描述如下:1、 N 个博弈者(player ),表示为集合I={1,2,…,N}。
2、 每个博弈者i, I i ∈有一行动集(Action set )A i ,A i 是博弈者i 的所有行动的可能集合。
令i i A a ∈表示i 所采取的特定的行动。
因此博弈者i 的行动集},...,,{21k i i i i a a a A =,其中,k 是i 所有可能行动的数目。
令a a a a a i n ≡(,,...,,...,)12为一组由每一位博弈者i 所选择的行动。
我们称之为该Game 的一个结果(Outcome )。
3、每一位博弈者i 有一个支付函数πi 。
对于该Game 的每一结果,该函数取一实数值πi a ()*。
简单表示为:a a a a a i n ≡(,,...,,...,)12),...,,...,{11n n s s G ππ= ,标准型game 定义可用下面的例子说明。
第一,N=2,},...,;,...,{11n n A A G ππ=第二,},{21war peace A A ==,该game 有四个结果(P ,P ),(P ,W ),(W ,P ),(W ,W )。
第二章我国航空业的规模经济1.根据民航业特征,说明民航业规模经济来源答:在技术水平与机队规模结构一定的情况下,航空公司规模经济主要是通过“提高旅客和货物的运输量、周转量”来实现。
航线网络的发展演变过程,也是航空公司追求运输网络规模经济过程。
运输工具的运载能力经济,指的是在运载率有保障的条件下,大型飞机的每座成本通常低于小型飞机。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大型飞机往往在动力系统等技术装置方面较小型飞机更为先进,所以大型飞机飞行同等距离所消耗的燃料并不一定比小飞机多;再加上大型飞机也无须额外飞行员,维修费较小飞机也非按比例等量增加等原因,所以使得使用大型飞机较小飞机更“合算”。
机队规模对航空公司规模经济的实现也有较大影响。
在较大空间范围内,随着通航城市的增加,对运输的需求总量也会增加,这样航线、航班的增加使航空公司的运输能力得到充分利用,航空公司的总成本呈现弱增性。
但是,当航空公司脱离自身规模水平,盲目追求市场范围的扩张时,因组织客货源及运营能力的不足,这种经济性就会丧失。
在航空业中还存在密度经济,即在一定时间内,随着往返飞行频率的提高,飞机的平均利用率显著上升,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公司一部分固定运力成本被逐渐摊薄,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
需要注意的是,密度经济效应的实现有赖于机场运营效率的提高。
如果机场不能有效调度,即使航空公司有意安排更多的航班架次,也会因无法保证飞行起降时间,最终削弱以上经济效果。
2.简述民航业网络经济的成因答:航空公司存在航线网络经济。
传统点对点航线网络结构是指在通航点之间开辟直达航线,网络中基本没有通过枢纽中转连接的通航点。
中枢辐射式航线网络是指选择适当机场作为中心枢纽,周边客流量较小的城市不直接通航,而是在枢纽机场通过航班衔接方式加以联接。
中枢辐射式航线网络结构为航空公司提供了一种用有限的机队资源覆盖最大市场范围的可能。
中枢辐射航线网络特点是航班在枢纽机场紧密衔接,旅客在不同航班之间进行中转衔接。
第二章 产业结构演变(Industrial Structure Evolvement )产业结构的基本内涵 2.1 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因素 2.2 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2.3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2.4Outline: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整体产业间的数量比例关系一、产业结构(IndustrialStructure)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产生指产业间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产业间的需求结构 (各个产业的消费量和投资量在需求总量的比重)产业间的社会再生产结构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产 业之间形成的比例关系)产业间的就业结构 (全体就业者在各产业 间的分布状态)产业间的产出结构 (国民经济总产出各个 产业间的分布)产业间的投资结构 (一定时期的社会总 投资在各产业间的分布 ,包括 增量投资结构和 存量投资结构)产业间的技术结构 (各产业所采用技术 在整个技术体系中的构成比例)二产业结构 的基本形态2.2 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因素科学技术因素2需求因素4 4 供给因素3制度及社会因素1 科技进步推动 产业结构高度化 科技进步影响 需求结构 科技进步影响 供给因素科技进步改善 产业结构自然条件和 资源禀赋劳动力资源 资本供应状况 需求总量需求结构一、配第—克拉克定理1 配第定理:制造业比种植业进而服务业比制造业能够得到更多的收入。
2 配第—克拉克定理的前提:◆经济发展和不断提高的人均国民收入相对应。
◆仅考察劳动力指标◆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三次产业。
一、配第—克拉克定理3 配第—克拉克定理表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推移,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推移。
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情况,第一次产业将减少,第二次、第三次产业将增加。
2.3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1 霍夫曼分类:消费资料工业 资本资料工业 其他2 霍夫曼系数: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霍夫曼比例二、霍夫曼定理(Hoffman Theorem)二、霍夫曼定理(Hoffman Theorem)3 霍夫曼的工业阶段指标:工业阶段霍夫曼系数第一阶段5(±1)第二阶段 2.5(±1)第三阶段1(±0.5)第四阶段1以下4 结论:工业化过程中,霍夫曼比例呈不断下降趋势。
1第二章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张明倩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市场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的四个基本条件完全竞争模型的五个中心假设第一个假设:原子性假设第二个假设:产品同质性假设第三个假设:充分信息假设第四个假设:机会均等假设第五个假设:自由进出假设在上述假设的基础上,如果每个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那么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将等于边际成本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条件是:P=MC=MR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理论上的理想的市场形态,在现实中很少存在2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市场按照标准微观经济学教科书,完全竞争代表了一种经济关系的社会标准,即帕累托所证明的在交换中自由竞争会使经济集合体中的每个人的效用最大化。
完全竞争是一种无利可图的生产完全竞争是在最小单位成本条件下运行的如果存在队完全竞争市场的外在干预,或者均衡偏离了竞争性均衡点,上面说的帕累托最优也不可能实现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是与完全竞争市场相对立的另一极端市场形态在这个市场上,一种商品仅有唯一一个卖者获唯一一个买者传统的垄断理论是有三条主线构成首先是生产者在该产业中的独占性其次是保障这种独占性免受新来的生产者侵犯的特权地位第三是生产者拥有完全竞争市场上其他生产者所没有的某种权力与完全竞争的产量和价格相比,完全垄断市场提供的产量较低而价格较高3竞争性选择竞争性选择模型通过放宽完全竞争模型的某种假设,调节完全竞争模型同实证数据的矛盾与完全竞争不同的假设为:厂商进入需要支付沉没成本不是所有厂商都能得到相同的技术竞争性选择模型与完全竞争模型相比有所不同的重要特性是效率竞争性选择模型的基本观点与完全竞争模型一致竞争性选择模型认为让厂商从产业中进进出出看起来似乎是效率低下的,但在厂商对其效率是不确定的情况下,决定厂商效率的唯一办法是进入该产业。
其结论是:在竞争性选择下达到的均衡是有效率的垄断竞争理论垄断竞争模型的主要特点在于放弃了产品同质性假设垄断竞争模型通常不能既保证零利润,又保证有效率垄断竞争下的均衡利润为零时,企业并不在最低平均成本处生产在垄断竞争情况下的分配无效率,即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和最低平均成本,并不一定意味着整体无效率4竞争市场均衡与资源再配置效益经济增长方法的两种观点新古典的传统观点认为GNP增长是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变化长期作用的结果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是生产结构转变的一个方面,生产结构的变化应适应需求的变化,应能更有效地对技术加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