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森林 建设“两美”浙江——全省“关注森林”工作会议召开
- 格式:pdf
- 大小:689.73 KB
- 文档页数:2
深入贯彻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全面推进高质量森林浙江建设作者:***来源:《浙江林业》2022年第08期今年以来,全省林业系统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及时出台10条林业系统助力稳经济措施,充分发挥林业在要素保障、扩大投资、发展产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布第1号省总林长令,完善林长制运行机制和考核体系,推动林长制从“全面建立”向“全面见效”转变;提前完成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任务,森林覆盖率从61.17%提升到61.24%,排名上升至全国第3位,实现争先进位;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进入第二批国家公园设立候选序列;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面积、病死木数量、疫点数量实现“三下降”;大力实施“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增收帮扶工程,打造竹产业分解加工三级体系和竹制品产业链,建成全国首个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林业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明显成效。
林地、湿地、林业碳汇、森防、装备园建设等一批经验做法得到国家林草局和省政府领导批示肯定。
下一步,全省林业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紧紧瞄准建设高质量森林浙江、打造林业现代化先行省的总目标,加大力度,加快进度,高质量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
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把“山居图”越绘越美。
党代会提出,要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开发利用林业碳汇。
2022年以来,浙江省在林业碳汇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比如,省市共建林业碳账户,大幅缩减了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时间,降低了开发成本,实现碳汇项目经营主体效益最大化。
安吉着力推进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创新“林地流转—碳汇收储—基地经营—平台交易—收益反哺”的全链条碳汇交易模式,不仅拓宽了共富实现路径,而且也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出了一条可行路径。
但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全省森林质量仍然偏低,林业碳汇潜力有待激发,碳汇开发交易机制仍需完善。
全体务林人要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持续推进森林城市和“一村万树”建设,不断夯实美丽浙江生态底色。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森林浙江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8.31•【字号】浙政办发[2011]100号•【施行日期】2011.08.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森林浙江行动方案的通知(浙政办发〔2011〕100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森林浙江行动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二○一一年八月三十一日森林浙江行动方案为加快建设“森林浙江”,促进“兴林富民”,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浙委〔2010〕64号)、《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改革发展全面推进“森林浙江”建设的意见》(浙委〔2011〕8号)精神,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重要意义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森林和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
实施“森林浙江”行动,对于培育发展林业资源,增强固碳和防灾减灾抗灾能力,美化城乡面貌,优化人居环境,弘扬生态文明,促进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各地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深入实施生态省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林业,全省森林资源稳步增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林业产业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但是,仍存在森林地域分布不均、森林质量和综合效益不高、林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森林火灾和有害生物综合防控能力不强等问题,必须加快“森林浙江”建设,加强林业基础和生态建设,科学发展林业经济,促进森林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
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立足生态优先、兴林富民,坚持依法治林、科技兴林,加强森林资源培育,优化森林布局,提高森林质量,拓展森林经营,科学开发利用森林功能,弘扬森林文化,全面推进“森林浙江”建设,逐步建立起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高效的森林产业体系和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思想与行动统一合力建设高质量森林浙江作者:胡侠来源:《浙江林业》2022年第07期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党代会精神上来,凝心聚力落实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近期,省林业局召开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以交流研讨的形式开展专题学习,切实把党代会精神转化为建设高质量森林浙江的精神动力。
坚持学深悟透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省党代会的精神实质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是一次高举旗帜、感恩奋进,牢记嘱托、赓续血脉,登高望远、开创未来的大会。
大会审议通过十四届省委报告和十四届省纪委工作报告,选举产生新一届省委和省纪委,选举产生浙江省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取得了丰硕的政治成果、理论成果、组织成果和战略成果。
大会精神主要体现在省委书记袁家军同志代表十四届省委所作的工作报告、在闭幕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十四届省纪委工作报告。
袁家军书记的报告富有政治性、时代性、战略性、创新性和浙江辨识度,是指导浙江今后一个时期迈向新征程、开创新未来的行动纲领。
袁家军书记在闭幕会上的重要讲话,要求牢记嘱托担使命,奋力在新征程上交出“两个先行”高分答卷。
十四届省纪委工作报告,站位高远、主题鲜明、目标清晰,是为实现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纪律保障的好报告。
学习领会省党代会精神实质,全体务林人重点要做到“四个深刻领会”:深刻领会全省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对做好浙江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更加坚定推进“两个先行”的历史自信。
作为亲身经历者、见证者、参与者,我们深切感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省委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坚决扛起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政治责任,深入实施富民强省十大行动计划,全面建设“六个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浙江发展取得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之路越走越精彩”等9个方面历史性成就,形成了“把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要求”等8个方面规律性认识。
浙江林业大事记(2019年11月)作者:暂无来源:《浙江林业》 2019年第12期11月1日,第12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在义乌开幕。
原国家林业局局长、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会长贾治邦,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程渭山出席开幕式,浙江省林业局局长胡侠,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林毅等致辞。
全国20个省级林业部门、国家级林业会展城市、省级有关部门、各地级市等领导参加活动。
本届森博会以“合理利用林草资源,共建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共设国际标准展位3662个,吸引了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1696家企业参展,参展商品10万种以上。
11月4日,省林业局举办“森林浙江论坛”法治政府建设专题讲座。
省林业局局长胡侠及局领导王章明、诸葛承志、骆文坚、李永胜、李荣勋听取讲座,省林业局副厅长级领导陈跃芳主持。
11月4日,中国林学会公布第十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和第八届梁希科普奖评选结果。
浙江省27个项目获第十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占比超总获奖项目的五分之一;1个项目获第八届梁希科普一等奖。
11月6日,在全国林草科技扶贫工作现场会上,全国共聘任了第一批100名全国林草乡土专家。
浙江省有12名同志获聘,其中2名同志作为全国10名代表之一到会接受聘书。
11月7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印发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部署推进国有林场持续高质量发展。
11月8日,由省生态环境厅、省林业局等联合主办的2019年中小学生自然笔记大赛总结活动在西溪湿地公园举办,主办方相关负责人和400多名杭州市中小学生代表参加活动。
11月11日,省品牌建设联合会分别以浙品联标发〔2019〕402 号、浙品联标发〔2019〕403号文件,批准发布《实木地板》(T/ZZB 0005-2019)、《实木复合地板》(T/ZZB 0006-2019)两项“浙江制造”标准,自2019年11月30日起实施。
11月12日,省林业局成立浙江省林业“两山”转化专家指导委员会,由省林业局局长胡侠任主任,省政协原秘书长陈荣高、省司法厅原厅长胡虎林、省海洋与渔业局原局长赵利民、浙江农林大学副校长沈月琴、省林业局副局长陆献峰等任副主任。
葛慧君在全省“关注森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选)作者:暂无来源:《浙江林业》 2019年第2期党的十九大将“生态文明”提升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要认真学习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省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不断推动浙江“关注森林”工作实现新发展。
坚持思想引领,在学习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上要有新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发展林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要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创建,搞好城市内绿化,使城市适宜绿化的地方都绿起来。
浙江有责任、有基础当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开展“关注森林”工作要把学习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开展理论研究、主题教育、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全面领会思想精髓、核心要义,切实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工作、推动建设,努力开创“关注森林”活动新局面。
坚持围绕中心,在推动美丽浙江和大花园建设上要有新作为。
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大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把创建工作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加大绿化力度,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城乡,更加有效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为老百姓生活积淀幸福底蕴。
要着力增加绿色资源总量,拓宽绿色空间,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一村万树行动,深化“四边”绿化行动,在通道沿线营造生态林、防护林、景观林,加快建设沿江、沿海、沿山、沿湖万里美丽走廊,着力打造“绿道绕城走,人在景中行”的生态廊道网络。
要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高标准培育和选用乡土珍贵彩色树种,加大珍贵彩色森林建设力度,打造一批高标准珍贵树种基地,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森林景观。
坚持保护优先,在营造良好生态环境上要有新举措。
保护生态资源、筑牢生态屏障,是“关注森林”工作的重要任务。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生态文明建设方针,强化林地湿地管理,加强公益林天然林保护,探索新造林委托管护、协议管护、合同管护等机制,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规范化管理,努力把自然生态空间中最重要、最精华的部分保护好、建设好。
2019年全省关注森林工作报告作者:胡侠来源:《浙江林业》 2020年第1期撰文/胡侠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关注森林组委会的直接指导下,全省关注森林工作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精心组织实施了一批生态建设工程,开展了一系列生态文化活动,为改善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9 年关注森林工作情况国土绿化美化取得新进展。
全省组织实施高水平国土绿化美化行动方案,完成造林更新21.38万亩、森林抚育31.97万亩,建设彩色健康森林和木材战略储备林29.67万亩,新植珍贵树2399.5万株。
大力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创建国家森林城市2个、省森林城镇98个,金义都市区森林城市群列为全国首个地级市试点。
深化“一村万树”三年行动,建设示范村433个、推进村3673个,浙江省乡村绿化美化经验在全国推广。
森林资源保护再上新台阶。
加强公益林、天然林保护修复,省政府重新公布重点公益林面积4548.63万亩,基本完成天然商品林区划落界。
加快推进森林资源“一张图”建设,为数字化管理和考核评价提供坚实基础。
加强林地保护管理,加大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和民生项目的使用林地保障。
严厉打击各类涉林违法犯罪,查破各类案件1230起。
打好松材线虫病防治攻坚战,完成除治面积360余万亩,清理枯死树490万株。
全力防范森林火灾发生,森林火灾发生率和受害率继续维持在历史最低位水平。
自然保护地管理迈出新步伐。
由省政府垂直管理、省林业局代管的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于7月正式挂牌,钱江源国家公园顺利通过了国家中期评估,集体林地役权改革、跨区域合作保护探索等多项工作成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亮点。
实施《浙江省“十大名山公园”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2年)》和《浙江省海岛大花园建设规划(2019—2025)》。
加强各类保护地建设,新建海洋特别保护区2个、省级以上森林公园2个、省级湿地公园8个,在国家对长江经济带120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估中,浙江省参评的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优良率达100%,优秀率第一。
共建百万国土绿化打造美丽森林浙江作者:来源:《浙江林业》2022年第01期編者按:2021年“关注森林——国土绿化书记访谈”系列节目由浙江省关注森林组织委员会、浙江省林业局和浙江省电视台新闻频道联合组织。
节目播出后,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国土绿化工作。
近年来,浙江省致力于建设“森林浙江”工作,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成果颇丰,本期“特别策划”栏目刊登新昌、德清、泰顺、常山4位县委书记的访谈内容,以期打开“两山”转化通道,做好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文章。
新昌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绿色宜居家园新昌是一座“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县,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人文古迹众多、城市特色鲜明。
新昌历史悠久,建县迄今已有1100多年,县域面积1213平方公里,人口43万,森林覆盖率达66.56%,有大佛寺、沃洲湖、穿岩十九峰等耳熟能详的风景名胜。
近年来,新昌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浙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先后获得了“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国家级生态县”“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绿色化示范城市”“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和“省5A级景区城”“中国最具诗意百佳县市”等荣誉称号。
目前,新昌正在努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绿色宜居新昌。
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德政工程、民生工程,是积德造福、惠泽子孙的好事。
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互融共生、互促共进,只有环境好,人民才能真正受惠。
新昌的工业非常发达,拥有11家上市公司,虽然曾经一度是浙江省环境污染重点监管区,但新昌不断推进绿化造林、进行污水治理,城乡环境面貌得以重塑,已一跃成为“国家级生态县”。
对于新昌未来的发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意义深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人居环境改善。
这些年新昌城区新建、续建了平川公园、江滨公园、鼓山公园、口袋公园、道口公园、新岩公园6处公园绿地,提升了城区内的公园面积和数量,拓展了游憩空间,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对城区覆盖率超80%,让群众感受到“林在城中、城在林中”。
聚焦“重要窗口”建设打造全国林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先行示范省作者:胡侠来源:《浙江林业》 2020年第9期撰文/胡侠这次会议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省委常委会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的要求,总结上半年全省林业工作,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2020年下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
充分肯定上半年工作成绩2020年以来,全省林业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扛起“三地一窗口”的使命担当,统筹推进林业疫情防控和重点工作落实,林业改革发展总体态势良好。
林业发展氛围好。
车俊书记、袁家军省长、葛慧君主席等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车俊书记先后考察百山祖、钱江源国家公园创建情况,要求全力以赴抓好创建工作,成为浙江展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
袁家军省长多次就国土绿化、野生动物保护、花博会等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省领导批示林业工作近百次。
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禁食野生动物处置等会议,印发文件部署天然林、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等工作,并同意对各地进行森林浙江考核和表扬,强力推进林业工作。
省政府还完善了森林质量、湿地等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提高了公益林补偿标准。
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宁波、湖州、嘉兴、丽水等地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会议、作出批示,专题研究部署、实地检查督促、强力调动推动重点工作。
杭州、台州、温州等地加大投入,加强保障,进一步夯实林业发展基础。
重点工作推进快。
在全国率先禁止野生动物经营利用,持续开展执法行动,积极争取国家扩大养殖野生动物名录,浙江省处置数量大幅下降。
提前完成省政府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年度任务,取得开门红。
加快推进“一园两区”建设,国家公园试点整改工作推进顺利。
用短短两个月时间集中攻坚,在全国率先完成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编制工作,获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充分肯定。
十大名山宣传推介的成效明显,特别是举办十大名山公园走进神仙居暨“五百”森林康养目的地宣传推介活动,活动关注人数突破千万。
关注森林活动工作发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介绍关于森林活动工作的发言材料。
首先,我想强调森林活动的重要性。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它拥有众多珍贵的生物资源和宝贵的自然景观。
同时,森林也扮演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包括气候调节、土壤保护和水资源调控等。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森林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威胁,包括乱砍滥伐、非法盗伐和森林火灾等。
为了有效保护森林资源,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森林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非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并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此外,积极推行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
关于森林活动工作,目前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
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植树造林活动,不仅仅为森林增添了新的绿色力量,也为社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空间。
此外,我们还开展了森林防火演习和森林生态考察等活动,提高了公众的森林保护意识。
未来,我们将继续积极开展森林活动工作,持续推进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我们计划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林业设施和技术水平,提高森林治理的效果。
同时,我们还将积极探索
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建立多方协作的机制,共同推动森林活动工作的开展。
最后,我想号召大家共同关注森林活动工作,为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携手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创美丽的绿色家园!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