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轴 强度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34
轴的强度和刚度计算一、轴的强度计算轴的强度是指在受到外界载荷作用下,轴能够抵抗破坏的能力。
轴的强度计算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轴的应力状态首先需要确定轴在受载过程中的应力状态。
一般情况下,轴受力状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拉伸、压缩、弯曲、剪切和扭转。
根据轴的几何形状、受载方式和材料性质,可以确定轴的应力状态。
2.计算轴的受力根据轴所受到的外界载荷,可以计算轴的受力。
在拉伸和压缩情况下,轴的受力可以通过受力公式F=σA来计算,其中F是轴所受到的载荷,σ是轴的应力,A是轴的截面积。
在弯曲情况下,轴的受力可以通过受力公式M=σS来计算,其中M是轴的弯矩,S是轴的截面模数。
在剪切和扭转情况下,轴的受力可以通过受力公式τ=T/(2A)来计算,其中τ是轴所受的剪应力,T是轴的剪矩,A是轴的等效截面面积。
3.计算轴的抗力轴的抗力是指轴抵抗外界载荷作用下破坏的能力。
轴的抗力通常由材料的强度指标来表示,如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剪强度和抗扭强度等。
根据轴的应力状态和材料的强度指标,可以计算轴的抗力。
4.比较轴的受力和抗力最后,需要比较轴的受力和抗力。
如果轴的受力小于轴的抗力,则表明轴具有足够的强度;如果轴的受力大于轴的抗力,则表明轴的强度不足,需要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
二、轴的刚度计算轴的刚度是指轴在受力过程中不发生明显变形的能力。
轴的刚度计算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轴的变形状态首先需要确定轴在受载过程中的变形状态。
轴的变形状态可以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种情况。
在弹性变形情况下,轴在受载后可以恢复到原始形状;在塑性变形情况下,轴在受载后无法恢复到原始形状。
2.计算轴的变形根据轴所受到的外界载荷和轴的受力分布情况,可以计算轴的变形。
在拉伸和压缩情况下,轴的变形可以通过变形公式δ=FL/(EA)来计算,其中δ是轴的变形,F是轴所受到的载荷,L是轴的长度,E是轴材料的弹性模量,A是轴的截面积。
在弯曲情况下,轴的变形可以通过变形公式δ=ML/(EI)来计算,其中δ是轴的变形,M是轴的弯矩,L是轴的长度,E是轴材料的弹性模量,I是轴的截面二阶矩。
轴得设计、计算、校核以转轴为例,轴得强度计算得步骤为:一、轴得强度计算1、按扭转强度条件初步估算轴得直径机器得运动简图确定后,各轴传递得P与n为已知,在轴得结构具体化之前,只能计算出轴所传递得扭矩,而所受得弯矩就是未知得。
这时只能按扭矩初步估算轴得直径,作为轴受转矩作用段最细处得直径dmin,一般就是轴端直径。
根据扭转强度条件确定得最小直径为:(mm)式中:P为轴所传递得功率(KW)n为轴得转速(r/min)Ao为计算系数,查表3若计算得轴段有键槽,则会削弱轴得强度,此时应将计算所得得直径适当增大,若有一个键槽,将d min增大5%,若同一剖面有两个键槽,则增大10%。
以dmin为基础,考虑轴上零件得装拆、定位、轴得加工、整体布局、作出轴得结构设计。
在轴得结构具体化之后进行以下计算。
2、按弯扭合成强度计算轴得直径l)绘出轴得结构图2)绘出轴得空间受力图3)绘出轴得水平面得弯矩图4)绘出轴得垂直面得弯矩图5)绘出轴得合成弯矩图6)绘出轴得扭矩图7)绘出轴得计算弯矩图8)按第三强度理论计算当量弯矩:式中:α为将扭矩折合为当量弯矩得折合系数,按扭切应力得循环特性取值:a)扭切应力理论上为静应力时,取α=0、3。
b)考虑到运转不均匀、振动、启动、停车等影响因素,假定为脉动循环应力,取α=0、59。
c)对于经常正、反转得轴,把扭剪应力视为对称循环应力,取α=1(因为在弯矩作用下,转轴产生得弯曲应力属于对称循环应力)。
9)校核危险断面得当量弯曲应力(计算应力):式中:W为抗扭截面摸量(mm3),查表4。
为对称循环变应力时轴得许用弯曲应力,查表1。
如计算应力超出许用值,应增大轴危险断面得直径。
如计算应力比许用值小很多,一般不改小轴得直径。
因为轴得直径还受结构因素得影响。
一般得转轴,强度计算到此为止。
对于重要得转轴还应按疲劳强度进行精确校核。
此外,对于瞬时过载很大或应力循环不对称性较为严重得轴,还应按峰尖载荷校核其静强度,以免产生过量得塑性变形。
轴的三种强度计算方法
轴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件,它经常用于承受旋转或者转移动力。
轴的强度是保证机械正常运转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常,轴的强度由三个方面决定,包括材料强度、几何形状和外部载荷。
第一种计算轴强度的方法是通过材料强度。
轴的材料决定了它的承载能力和强度。
常见的轴材料包括钢、铝、铜等。
对于每种材料,都有一些标准的强度值,例如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等。
根据轴的形状和尺寸,可以计算出它的截面面积和材料的应力。
这样就可以确定轴的材料强度。
第二种计算轴强度的方法是通过几何形状。
轴的几何形状对其强度有很大的影响。
通常,轴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六角形等。
不同形状的轴截面面积不同,这也会影响其承载能力。
此外,轴的长度和直径也是影响其强度的重要因素。
为了确定轴的强度,可以利用几何公式和截面积计算出轴的几何参数。
第三种计算轴强度的方法是考虑外部载荷。
轴通常用于承受旋转动力或者传递动力。
外部载荷可能包括转矩、弯曲力和剪切力等。
这些载荷会产生内部应力,从而影响轴的强度和稳定性。
为了计算轴的强度,需要考虑外部载荷和内部应力之间的关系,以及轴的材料强度和几何形状。
利用这些信息,可以计算出轴的最大应力和安全系数等参数,
从而确定轴的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综上所述,计算轴强度的三种方法包括材料强度、几何形状和外部载荷。
这些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机械设计师确定轴的强度和稳定性,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
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和刚度计算1.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计算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是以截面的平均应力达到钢材的屈服应力为承载力极限状态。
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计算公式为f A Nn≤=σ (4-1) 式中: N ——构件的轴心拉力或压力设计值;n A ——构件的净截面面积;f ——钢材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对于采用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的构件,验算净截面强度时一部分剪力已由孔前接触面传递。
因此,验算最外列螺栓处危险截面的强度时,应按下式计算:f A N n≤='σ (4-2)'N =)5.01(1nn N - (4-3)式中: n ——连接一侧的高强度螺栓总数;1n ——计算截面(最外列螺栓处)上的高强度螺栓数; 0.5——孔前传力系数。
采用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的拉杆,除按式(4-2)验算净截面强度外,还应按下式验算毛截面强度f AN≤=σ (4-4)式中: A ——构件的毛截面面积。
2.轴心受力构件的刚度计算为满足结构的正常使用要求,轴心受力构件应具有一定的刚度,以保证构件不会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产生弯曲或过大的变形,以及使用期间因自重产生明显下挠,还有在动力荷载作用下发生较大的振动。
轴心受力构件的刚度是以限制其长细比来保证的,即][λλ≤ (4-5)式中: λ——构件的最大长细比;[λ]——构件的容许长细比。
3. 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计算《规范》对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计算采用下列形式:f AN≤ϕ (4-25)式中:ϕ——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系数,ycrf σϕ=。
整体稳定系数ϕ值应根据构件的截面分类和构件的长细比查表得到。
构件长细比λ应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1)截面为双轴对称或极对称的构件⎭⎬⎫==y y y x x x i l i l //00λλ(4-26)式中:x l 0,y l 0——构件对主轴x 和y 的计算长度;x i ,y i ——构件截面对主轴x 和y 的回转半径。
双轴对称十字形截面构件,x λ或y λ取值不得小于5.07b/t (其中b/t 为悬伸板件宽厚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