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寓言、神话异同比较表(施晓红)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3
童话与寓言的区别一、从概念上看:童话是一种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是童话的核心,也是童话的灵魂。
如《田螺姑娘》、《神笔马良》等。
寓言。
就是含有劝谕和讽刺意味的故事。
寓,就是寄托,即借助于某种故事形式来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
如《汉书叙传上》里的“步”:“昔有学步于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
”尽管文字简洁,但已形成有相对完整情节的简短故事,而故事本身寓含某种深刻的道理,故堪为一篇典型的寓言。
二、从篇幅上看:童话,故事完整,,篇幅较长,情节神奇曲折。
如《蚕和蚂蚁》、《皇帝的新装》等。
寓言,结构简单,篇幅短小,情节单纯有趣。
如《塞翁失马》、《黔驴技穷》等。
三、从题材上看:童话多表现幻想世界,充满幻想色彩。
从风霜雨雪到星辰日月,从花木草石到鱼鸟虫兽,对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可加以人格化,以物拟人,妙趣横生。
如《渔夫的故事》。
寓言多来自现实生活,容多以反映人们对生活的看法,或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批评,或对某种人的有所讽刺和箴戒。
虽然具有虚构的成份,但却是社会现象的高度提炼和概括,更容易为人所接受。
如《孟子》“揠苗助长”。
四、从体裁特点看:童话,表现为形式多样,除用散文形式写的童话外,还有童话诗和童话剧。
想象丰富,幻想奇特,抒情说理,寓教于乐,突出形象性,注重趣味性,讲究可读性,如《宝葫芦的秘密》、《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寓言,表现为借题发挥,由此及彼,托古讽今,小中见大,突出讽刺性,注重实用性,讲究哲理性善于启发性。
如《自相矛盾》。
《刻舟求剑》。
五、从表现重点区分:寓言着力表现含的讽喻和教训,重在思想,有的寓言在开头或结尾就直截了当地说出了告诫的意思。
而童话则重在刻画形象,教训意味不那么强,教育意义往往寓于整个故事之中,不直接点出来。
科学童话则重在知识的传播。
六、从情节结构区分:寓言的故事比较简单,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不要求塑造性格鲜明的拟人化形象。
童话在故事情节的安排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则有较高的要求。
童话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主要面向儿童,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
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神话(1)关于神仙或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文化的解释与想象的故事,是一种原始的幻想性很强的、不自觉的艺术创造。
(2)指荒诞的无稽之谈。
[地方方言]
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常带有劝戒、教育的性质。
寓言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其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植物,也可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大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中的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相同点:它们的故事都是假托的、创造的、幻想的,都可以采用各种生物或非生物来充当故事的角色,两者都运用想像、拟人、夸张等手法,也都富有教育意义。
不同点:一、从篇幅繁简区分寓言情节简单,篇幅短小,语言简练,通常只有几十字、几百字。
而童话情节比寓言更丰富、更多变化,更生动有趣,结构也更复杂,篇幅更长一些。
二、从表现重点区分寓言着力表现内含的讽喻和教训,重在思想,有的寓言在开头或结尾就直截了当地说出了告诫的意思。
而童话则重在刻画形象,教训意味不那么强,教育意义往往寓于整个故事之中,不直接点出来。
科学童话则重在知识的传播。
三、从情节结构区分寓言的故事比较简单,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不要求塑造性格鲜明的拟人化形象。
童话在故事情节的安排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则有较高的要求。
四、从幻想法则区分童话的幻想必须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与现实的结合也必须和谐、自然,使事物按照自然的规律发展。
而寓言则不那么严格,如《狐狸和葡萄》中的狐狸,垂涎于葡萄,改变了原来食肉的习性。
这个寓言赋予了狐狸以“人”性,却违犯了狐狸的“物”性,这在童话中是不可以的。
五、从写作对象区分童话的对象是儿童,寓言的对象就不限于儿童,不少是为成人借鉴的。
神话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
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文学的先河。
在生产力低下、知识贫乏的氏族社会中,人们要解释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思考、认识日呈复杂的社会问题,不可能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做钥匙,只能以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凭借想象甚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又在生产劳动中依照人类的英雄形象,塑造出神的故事,这样便产生了神话和传说。
神话虽然脱不开现实生活基础,但情节和人物纯粹是幻想和虚构的。
特点:想象、夸张神话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创世神话、自然神话和英雄神话。
童话、寓言和神话的区别在初中语文(人教版)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同学对童话、寓言和神话这三种文学样式的概念模糊不清,有时指鹿为马,有时混为一谈。
早期的一些儿童文学的书籍中,对这三种文学样式也常相提并论,不加区分。
为明确概念,在此我略谈三者的区别。
一、概念不同。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
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常采用对自然物作拟人化描写的手法,情节曲折神奇、生动浅显,以适应儿童心理爱好和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寓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用简单的事实表现较深刻的道理的带有劝喻、讽刺意义的小故事。
它大多以简短的结构、鲜明的形象、夸张和想象的艺术手法,阐明某种道理或讽刺某种社会现象。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是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马克思说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它反映出的是远古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性的理解。
二、产生的时间、起源不同。
童话最初也是群众集体创作,在民间流传。
而成为文学的童话,中国始于辛亥革命时期。
其时有孙毓修等编纂的童话集多种。
当时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于童话的概念还是模糊的,认为它无非“儿童的话”。
真正赋予童话新的内容,培植、鼓励童话创作使它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的是现代作家郑振铎。
西方童话比中国略早。
十九世纪中期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颇受读者的青睐。
寓言的产生比神话略晚。
它是在历史不断向前发展,人类对社会的认识已逐渐深化时产生的。
它是人类自觉的以自己的认识对社会种种形态进行艺术加工。
最初它来自于群众的集体创作,后经过文人收集,提炼形成优美的文学作品。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寓言发展最为兴盛,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
外国著名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等。
童话和寓言的异同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童话和寓言的异同)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童话和寓言的异同的全部内容。
童话和寓言的异同
寓言和童话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的故事都是假托的、创造的、幻想的,都可以采用各种生物或非生物来充当故事的角色,也都富有教育意义.
但寓言和童话也各有不同的特点:
寓言的篇幅一般较为短小,结构单纯,语言朴素,幻想的程度也较轻。
而童话的篇幅较长,长篇可达数万字,短小者一般也有一二千言。
童话的结构比较曲折,能细致地刻画人物形象,幻想也比寓言更为丰富、奇特。
童话的主要对象是儿童,它描写的内容,表现的生活,也都照顾到儿童的知识范围和心理特点,所运用的语言也易为儿童接受.而寓言虽然也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但它并不是儿童文学专有的样式。
童话、寓言和神话的异同点导读:童话、寓言和神话的异同点儿童文学中常用到的三种文学样式童话、寓言和神话,到底什么是童话,什么是寓言,什么是神话,也许大家都不太清楚。
早期的一些儿童文学的书籍中,对这三种文学样式也常相提并论,不加区分。
其实,这三者是有区别的。
一、概念。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
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常采用对自然物作拟人化描写的手法,情节曲折神奇、生动浅显,以适应儿童心理爱好和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寓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用简单的事实表现较深刻的道理的带有劝喻、讽刺意义的小故事。
它大多以简短的结构、鲜明的形象、夸张和想象的艺术手法,阐明某种道理或讽刺某种社会现象。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是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马克思说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它反映出的是远古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性的理解。
二、产生的时间、起源不同。
童话最初也是群众集体创作,在民间流传。
而成为文学的童话,中国始于辛亥革命时期。
其时有孙毓修等编纂的童话集多种。
当时对于童话的概念还是模糊的,认为它无非“儿童的话”。
真正赋予童话新的内容,培植、鼓励童话创作使它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的是现代作家郑振铎。
西方童话比中国略早。
十九世纪中期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颇受读者的青睐。
寓言的产生比神话略晚。
它是在历史不断向前发展,人类对社会的认识已逐渐深化时产生的。
它是人类自觉的以自己的认识对社会种种形态进行艺术加工。
最初它来自于群众的集体创作,后经过文人收集,提炼形成优美的文学作品。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寓言发展最为兴盛,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
外国著名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等。
童话、寓言和神话的异同点儿童文学中常用到的三种文学样式童话、寓言和神话,到底什么是童话,什么是寓言,什么是神话,也许大家都不太清楚。
早期的一些儿童文学的书籍中,对这三种文学样式也常相提并论,不加区分。
其实,这三者是有区别的。
一、概念。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
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常采用对自然物作拟人化描写的手法,情节曲折神奇、生动浅显,以适应儿童心理爱好和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寓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用简单的事实表现较深刻的道理的带有劝喻、讽刺意义的小故事。
它大多以简短的结构、鲜明的形象、夸张和想象的艺术手法,阐明某种道理或讽刺某种社会现象。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是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马克思说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 它反映出的是远古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性的理解。
二、产生的时间、起源不同。
童话最初也是群众集体创作,在民间流传。
而成为文学的童话,中国始于辛亥革命时期。
其时有孙毓修等编纂的童话集多种。
当时对于童话的概念还是模糊的,认为它无非“儿童的话”。
真正赋予童话新的内容,培植、鼓励童话创作使它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的是现代作家郑振铎。
西方童话比中国略早。
十九世纪中期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颇受读者的青睐。
寓言的产生比神话略晚。
它是在历史不断向前发展,人类对社会的认识已逐渐深化时产生的。
它是人类自觉的以自己的认识对社会种种形态进行艺术加工。
最初它来自于群众的集体创作,后经过文人收集,提炼形成优美的文学作品。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寓言发展最为兴盛,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
外国著名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等。
神话是“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
神话、寓言、童话的特点
1.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
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寓”有“寄托”的意思,篇幅都比较短小,有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
故事情节大多为虚构,面向大众。
2.童话,主要面向儿童,具有浓厚幻想色彩,同样虚构,但主要为讲述美好,
生动可爱的东西,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涉及反面负能量情节的。
3.神话故事,民间文学的一种。
一般起源于远古时代口头创作。
包括神鬼的故
事和神(鬼)化的英雄传说。
其产生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它是一种精神寄托、人类的向往和宗教的实化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