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和小兵的故事
- 格式:ppt
- 大小:2.64 MB
- 文档页数:16
抗日英雄小故事简介历史故事具有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内容,很容易在人们的脑海中留下印象,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抗日英雄小故事简介。
抗日英雄小故事简介1:陈赓和小兵的故事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
由于长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
这一阵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
忽然,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
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
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 小鬼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 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骑一段路再说!” 小鬼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
”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儿走吧。
” “不。
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 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鬼,说:“你把它吃了。
” 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
我比你还多呢。
” 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
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鬼,想起一连串的孩子。
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不对,我受骗了!”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调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
等他找到那个小鬼,小鬼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鬼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鬼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
就在这个时候,小鬼停止了呼吸。
陈赓同志一把搂住小鬼,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抗日英雄小故事简介2:95岁抗战老兵“不做亡国奴”1938年,李老在涟水石湖乡村师范。
《党史博采》│2022第05一、惜失解放南京殊荣1949年3月31日,渡江战役总前委书记邓小平主持制定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决定第二、第三野战军兵分东、中、西三个突击集团,采取宽正面、有重点、多方向突击战法,首先歼灭沿江防御之敌,然后解决浙赣线上之敌,夺取京(南京)、沪(上海)、杭(杭州),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
时任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司令员的陈赓,看出了这份《战役纲要》的奇特之处:在估计敌人或坚守南京、或放弃南京后,要求西突击集团(二野)“主力应沿江东下担任攻占芜湖及准备攻取南京之任务”,“以二野解决南京”,或“以二野一部接替南京警备”,《党史博采》│2022第05期而奉命从芜湖段突破的中集团(三野一部),“渡江成功后,除留足够兵力歼灭沿江当面之敌,并监视芜湖之敌外,主力应迅速东进,……截断京杭公路”,不让南京之敌逃脱。
这就是说,中突击集团受命打进芜湖地区,却只能“监视芜湖”,主力要立即东进,把芜湖、南京这两块“肥肉”让给二野!看到这里,陈赓意味深长地说:三野领导同意把攻占南京的任务赋予二野,这是对二野在解放战争中不惜代价跃进大别山、砸锅卖铁干掉黄维兵团的褒奖。
在解放战争中,哪支部队率先打进南京,其荣耀有如反法西斯战争中谁先打进柏林啊!到底由二野哪支部队执行攻占或警备南京这一光荣任务呢?陈赓没有想到:总前委把这一殊荣赋予了二野第4兵团。
陈赓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曾是“校长”蒋介石欣赏的弟子。
让陈赓率部打进蒋介石老巢南京,将是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绝妙讽刺!4月20日20时,渡江战役正式打响,国民党不堪一击。
22日中午,蒋介石决定放弃南京,守军溜之大吉,南京瞬间成为“空城”,街头枪声稀稀落落,溃兵三五成群,市民人人皆危。
4月23日上午,南京人民联合发起成立治安维持委员会,公推马青苑为主任委员、吴贻芳为副主任委员,维持南京治安。
当天下午6时,该治安维持委员会致电毛泽东主席,殷切欢迎人民解放军入城:恳请毛泽东电示金陵外围野战军,对南京予以和平接收,以慰民望。
安阳红色故事1000字安阳红色故事1000字 1豫西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沦陷区建立的十九个大型抗日根据地之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九四四年侵华日军发动“一号作战”,河南省中西部几乎全部沦陷,为继续抗战,拯救豫西人民与火水深火热之中,中共中央审时度势,决定创建豫西抗日根据地,1944年7月,中共中央派遣皮定钧徐子荣等率部挺进豫西,积极打击日军,从而掀开河南抗战新篇章。
皮徐支队经过艰难险阻,突破日伪军顽军的封锁,到达豫西。
一是通过“砍尾巴行动”和琉璃庙沟村等战役,狠狠地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顿时威震豫西,让老百姓知道八路军是真心抗日的部队,扩大部队影响力。
二是积极发动群众抗日,全心全意依靠群众,壮大人民武装。
进入豫西后,徐所在支队贯彻了中共中央的政策和指示。
注意政治宣传。
与豫西人民的盟约有五章:扫除敌伪,收复土地,团结抗日友军,打击汉奸特务,废除一切暴政,减少人民纳税,发展生产,建立抗日政权,扩大了他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在豫西的影响。
三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日军。
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采取“联合进步势力,中立中间势力。
打击顽固势力”的方针。
团结一大批抗日志士,如:原国民党地方实力派裴子明,通过皮定钧徐子荣等同志的努力争取。
裴子明把原国民党留下的弹药库全部捐献给八路军,光子弹约40万发,为补充八路军弹药起到极大作用。
后来裴子明被任命为偃师县独立团团长,为抗击日军做出贡献。
四是在根据地推行一系列符合民意的政策,得到当地民众的衷心拥护,巩固和壮大了豫西抗日根据地。
如:1945年6月中共河南区党委发布了《减租条例草案》和《河南灾期卖地倒还条例》等政策,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改善了民众生活,巩固了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
通过对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的学习,使我深刻体会到:第一,要学习革命先辈不怕牺牲、勇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我们要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具有不怕吃苦、艰苦奋斗的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抗战精神。
39革命史事CHAOSHANGCHAOXUE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的时候,共产党员陈赓在刘尧宸任团长的四团当连长。
这个团是由黄埔军校的学生组成的,全团12名连长都是共产党员,战斗力特别强,在夺取惠州城一仗中建立了殊功。
陈赓自幼受祖父影响甚深。
他祖父出身贫寒,幼年从戎,英勇善战,臂力过人,身上刀枪伤痕很多,经常给陈赓讲作战故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陈赓小学未毕业,便到湘军当了兵。
黄埔军校创办之初,他进入黄埔一期,受过严格的训练,胆略超群,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才。
1925年10月14日,革命军“克复亘古不拔之惠州城”[1]。
攻打惠州之役,陈赓连长带领连队攻上城头,敌人炮弹的弹片打伤了他的左脚,陈赓忍着剧痛,把弹片先拔了出来,继续爬城冲杀。
惠州,是一座有1300多年的历史古城,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南中国第一天险”之称。
有民谣曰:铁岭锁孤洲,飞鹅水上游。
任君天下乱,此地独无忧。
但,这次却被革命军攻克了。
在这一硬仗中,蒋介石看中了陈赓。
在东征军撤离惠州,执行继续东进的作战任务时,特意把陈赓和他带领的连队,提要: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为了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革命军先后两度发动征伐陈炯明的革命战争。
第二次东征时,国民革命军总指揮部总指揮蔣介石随唐曙卿所部第三师出发。
该部由国民党右派掌握,纪律松弛。
由于第三师轻敌冒进,在五华县塘湖附近与敌林虎部遭遇,刚与林部交战即溃不成军,总指揮蔣介石成了光杆司令,危在旦夕。
那时,身为连长的共产党员陈赓,在生死关头救了蔣介石的命。
蔣介石心存感激,有意提拔他到身边工作。
但由于发现陈是共产党员,便在他的名字旁边批上:“此人是共产党员,不能让他带兵”。
关键词:陈赓;蔣介石 ;恩将仇报作者简介:陈汉初(1948—),男,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陈赓塘湖救蒋记陈汉初陈赓像调到总指挥部当警卫。
蒋介石及总指挥部随谭曙卿所率第三师出发。
1925年10月27日,第三师轻敌冒进,在五华县塘湖村附近与陈炯明军阀部队林虎所部遭遇。
1、刘胡兰的故事刘胡兰,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
她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
1945年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
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
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
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
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
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
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
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毛泽东在指挥全国战局之余,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
2、王二小的故事“牛儿还在山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
”听着这首优美而熟悉的歌曲,你一定会想起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动人故事吧,但你知道他是哪里人吗?让我揭开这个谜吧!他原来与我是同乡。
王二小原名阎福华,河北省平山县宅北乡南滚龙沟村人,在家排行老二,村里人都叫他阎二小。
1941年9月16日,二小在一个大山坡上放牛,日军300余人向南滚龙沟袭来,当日军凶狠地用刀逼着二小为他们带路抓八路时,二小非常清楚《晋察冀日报》报社的工作人员和战士就在四面的山上隐藏着。
他牵着牛机智地领着鬼子在三道壕慢慢地转,从上午9点多转到了下午3点多。
在二道泉山顶,他猛地抱住一个鬼子厮打,想与鬼子跳崖同归于尽,不料被另一个鬼子用刺刀从背后刺穿了胸膛。
抗⽇战争历史故事-陈赓在太⾏抗⽇的经典传奇故事 陈赓(1903—1961),原名陈庶康,1903年2⽉27⽇⽣于湖南湘乡。
出⾝将门,其祖⽗为湘军将领。
中国⽆产阶级⾰命家、军事家,中国⼈民解放军⼤将,国家和中国⼈民解放军的优秀领导者。
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
下⾯⼩编给⼤家讲⼀讲抗⽇战争历史故事-陈赓在太⾏抗⽇的经典传奇故事。
陈赓在太⾏抗⽇的经典传奇故事 1937年8⽉,红四⽅⾯军三⼗⼀军在陕西省富平县改编为国民⾰命军第⼋路军⼀⼆九师三⼋六旅,陈赓任旅长,全旅约5700⼈。
9⽉30⽇,三⼋六旅在师的编成内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前线,10⽉18⽇挺进到⼭西打击西进的⽇军,先后取得长⽣⼝、七亘村、黄崖底等战⽃的胜利。
接着,派出⼩分队和⼯作组深⼊太⾏⼭区的⼴⼤地区,创建根据地。
1938年3⽉5⽇,⼀⼆九师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平亲⾃来到三⼋六旅,与陈赓商议,准备在邯(郸)长(治)公路的黎城、东阳关、涉县之间寻找敌⼈的弱点,伺机予以伏击。
陈赓与刘邓⾸长商议后,制定了袭击黎城,吸引潞城的敌⼈来援,在潞河村地区埋伏歼灭援敌的作战⽅案。
作战⽅案确定后,全旅就开始投⼊紧张的战备⼯作。
刘邓⾸长⾛后,整整⼀天陈赓都在思考着,注视着地图,⼼⾥反复斟酌,究竟把伏击战场设在哪⾥⽐较有利。
第⼆天上午,陈赓召开了团以上⼲部参加战前准备会。
陈赓传达了师⾸长批准的作战⽅案,⼜介绍了战场的形势和敌我双⽅的情况,最后他说:“现在的中⼼问题是要选择⼀个最佳的伏击场地。
” ⼤家听后都很兴奋,不约⽽同地围到地图前,你⼀⾔,我⼀语,议论纷纷。
最后,⽬光都集中到了神头岭。
从地图上看,神头岭确实是⼀个设伏的好地⽅。
地图标⽰出那⾥有⼀条深沟,公路从沟底通过,公路两旁⼭势陡险,既便于隐蔽,也便于出击。
整个邯长线上,这⾥是理想的设伏地。
⼤家都同意把伏击地点设在神头岭,然后⽬光都集中在陈赓⾝上,等待他决定。
不料,陈赓并没有说出⼤家期待的话,却反问道:“神头岭的地形谁实地看过?”⼤家你看我,我看你,说不出⼀句话,因为谁也没有顾得上去看。
革命先烈故事陈赓的学习之道革命先烈故事——陈赓的学习之道陈赓,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人民解放军的卓越将领,他在革命战争年代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位革命先烈留下了许多令人敬佩和学习的光辉事迹,其中之一就是他的学习之道。
本文将介绍陈赓的学习之道,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启示和启发。
一、积极主动,主动学习陈赓一生热爱学习,始终把学习放在重要的位置。
他从学生时代就自觉主动地向优秀的师长请教学习,不满足于课堂知识的局限,勇于拓宽学习的领域。
他深知只有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胸怀境界。
陈赓善于思考,把学习当作一种持续的思考过程。
他通过不断思考问题,解剖问题的本质,找出问题的主要矛盾,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他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是被动接受知识,更是主动追问,善于思考,注重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
二、勤奋刻苦,刻苦钻研陈赓对待学习是持续不断的,他有很高的自律性和自我要求,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他时常利用碎片时间,不论是在战场还是在务农时,都能找到学习的机会。
他有一句名言:“读书不离手,写字不离腰。
”这句话彰显了他对于学习的坚持和毅力。
陈赓向党组织汇报时,总是以深入细致的学习报告和讲演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他注重在学习上下功夫,勤奋刻苦,力求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能灵活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三、实践探索,实践是最好的学习陈赓深知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更大的力量。
他善于将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不断探索和实践。
陈赓在长征途中,利用休整时间,带领部队进行军事理论的讨论和实际操作,从而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
陈赓在实践探索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策略。
他在深入实际、开展工作中寻找学习的切入点,通过实践来不断显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四、脚踏实地,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陈赓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深知基础决定成就。
他非常重视基本功的打好,坚持从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入手进行学习。
红军长征途中有哪些经典故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党团报告、合同协议、策划方案、演讲致辞、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plan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红军长征途中有哪些经典故事万·里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英雄王座的创举,是超越万·里河山的雄壮个人事迹。
龙源期刊网
陈赓爱护五大员
作者:曹燕
来源:《文萃报·周二版》2019年第11期
陈赓特别重视司号员,每次战前动员,除了政治动员、军事部署以外,就是把老号长派下去,做各级司号员的动员工作。
通信科的科长等人对此很不解。
陈赓就在动员会上讲完作战方案后,给大家示范号兵吹号的各种姿势,还对他们说,在战斗中,号声特别能鼓舞士气,但号兵伤亡最大,因为当士兵还是卧姿时,号兵要用跪姿吹号;士兵跪姿时,他就要用站姿吹号。
所以,他对号兵特别优待。
老号兵在他的部队里都牛得很,甚至陳赓的贴身警卫都不敢“惹”他们。
1950年,陈赓部队打到昆明时,部队裁员,要一位老号长退伍,通信科科长做不通工作,老号长要求司令员和他说才算。
陈赓一听明白了,就把老五大员(司号员、通信员、饲养员、警卫员、侦察员)召集在一起,请他们好好吃了一顿,最后,他们都顺利地退伍了。
陈赓驰骋沙场多年,还做过几年的地下工作,他的自我保护经验很丰富,常常教授警卫员知识。
刚解放时,治安不好,警卫员只要随陈赓出去,就带上两支驳壳枪,然后把他围在中间。
陈赓就对他们说,离我远点,你们把我拥在中间,不明摆着让人一看就知道中间是个大官?当他们骑马路过村子时,警卫员们很紧张,陈赓就教他们跑快点,这样敌人就打不准了。
每次打完胜仗后,陈赓总喜欢去文工团。
那时,文工团里基本上都是小孩子,他常到那儿去逗他们玩。
一来二去,男孩都成了他的干儿子,女孩都成了他的干女儿。
他还给部队的男光棍找对象。
(摘自《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