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总复习理综化学强化练习题及答案5
- 格式:doc
- 大小:447.00 KB
- 文档页数:5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Ca-40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116号元素Lv的名称为鉝。
关于的叙述错误的是A. 原子序数116B. 中子数177C. 核外电子数116D. 相对原子质量2932.下列物质见光不会分解的是A. HClOB. NH4ClC. HNO3D. AgNO33.某晶体中含有极性键,关于该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不可能有很高的熔沸点B. 不可能是单质C. 可能是有机物D. 可能是离子晶体4.不能作为判断硫、氯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A. 单质氧化性的强弱B. 单质沸点的高低C. 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5.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A. 还原性B. 氧化性C. 漂白性D. 酸性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6.将Na、Na2O、NaOH、Na2S、Na2SO4分别加热熔化,需要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物质有A. 2种B. 3种C. 4种D. 5种7.检验用硫酸亚铁制得的硫酸铁中是否含有硫酸亚铁,可选用的试剂是A. NaOHB. KMnO4C. KSCND. 苯酚8.已知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速率加快,其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加入催化剂,减小了反应的热效应B. 加入催化剂,可提高H2O2的平衡转化率C. H2O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H2O2 → H2O + O2 + QD.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9.已知咖啡酸的结构如右图所示。
关于咖啡酸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9H5O4B. 1mol咖啡酸最多可与5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 与溴水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D. 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但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10.卤代烃的制备有多种方法,下列卤代烃不适合由相应的烃经卤代反应制得的是A. B. C. D.1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错误的是A. 溶解度:小苏打< 苏打B. 密度:溴乙烷> 水C. 硬度:晶体硅< 金刚石D. 碳碳键键长:乙烯> 苯12.与氢硫酸反应有沉淀生成的电解质是A. 硫酸铜B. 氢氧化钠C. 硫酸亚铁D. 二氧化硫13.实验室回收废水中苯酚的过程如右图所示。
江西省金溪县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第三次理综强化训练化学试题7.2013年7月23日,央视记者分别在北京崇文门附近的麦当劳、肯德基以及真功夫3家大型快餐店取回可食用冰块进行抽样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3家快餐店食用冰块菌落总数严重超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肉毒杆菌有毒,可在其中加入硫酸铜使其变性后食用B.肉毒杆菌在体内水解生成的氨基酸不能成为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C.大肠杆菌分子中不一定含羧基和氨基D.出血性大肠杆菌和油脂均为能水解的高分子化合物8. 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R、T、Q、W、Y具有如下信息:① R、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② Q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R与T的核电荷数之和等于Q 的核电荷数;③ W与R同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Q与W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中含有相同比例的阴、阳离子,属于同种晶体类型B.元素T、Q、W、Y的原子半径大小为:T<Q<Y<WC.Q与Y组成的常见物质是一种两性物质,结构中含有共价键D.由Y和T组成的物质YT是原子晶体,在电子和陶瓷工业上有广泛应用,可以直接由单质Y和T在低温下合成9. 对于实验I〜IV的描述正确的是2MgCl 2 6H 2无水MgCl 2Br 2SO 2水溶液吸收Br 2①②③④⑤.NaHCO 3△2CO 3H O 、NH A .实验I :逐滴滴加稀盐酸时,试管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B .实验II :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为橙红色,上层无色C .实验III :从饱和食盐水中提取NaCl 晶体D .装置IV :酸性KMnO 4溶液中有气泡出现,且溶液颜色逐渐变浅乃至褪去10.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下图为海水利用的部分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制取NaHCO 3的反应是利用其溶解度小于NaClB .用澄清的石灰水可鉴别NaHCO 3和Na 2CO 3C .在第③、④、⑤步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D .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MgCl 2溶液制取金属镁11.Cyrneine A 对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有着很好的疗效.可用香芹酮经过多步反应合成。
理科综合化学7+5(三)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红宝石、水晶、钻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B. 石油裂解、煤的气化、海水制镁都包含化学变化C. 二氧化碳、甲烷、氮气都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D. 油脂、纤维素、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将CO 2通入到纯碱饱和溶液中:2Na ++CO 32-+CO 2+H 2O =2NaHCO 3↓B .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NO 3)2和KI 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稀盐酸: 3Fe 2++4H ++NO 3-=3Fe 3++NO↑+2H 2OC .向Ba(OH)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H 4HCO 3溶液: Ba 2++ 2OH -+ 2HCO 3-= BaCO 3↓+CO 32-+ 2H 2O D .将饱和FeCl 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胶体: Fe 3+ + 3H 2O Fe(OH)3(胶体) +3H +9.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①②③④B .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10.下列各图叙述正确的是( )A.甲表示H 2与O 2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H 2的燃烧热为ΔH=放电 充电-241.8kJ/molB. 乙表示恒温恒容条件下反应2N02(g)N 204(g)中,各物质的浓度与其速率之间的关系,其中交点A 对应的状态为化学平衡状态C. 丙表示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将t 10C 时A 、B 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 20C 时,溶质的质量分数B>AD. 丁表示室温下,将1.000mol/L 盐 酸 滴入20. OO mL 1.000mol/L 氨水中,溶液pH 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11.W 、X 、Y 、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
X 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含Z 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Y 的原子序数是W 和Z 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
理综化学7+5(六)7.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CO2B.Cl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CH4分子的比例模型:D.质量数为23的钠原子:11 23Na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2 g丙烯中所含的共价键数目为0.6×6.02×1023B.含1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6.02×1023C.相同条件下,1 L CO和H2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0.5 L O2D.相同物质的量OH-和CH3+含有相同数目的电子9A.分子式为C16H18O9B.能与Na2CO3反应C.能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D.0.1 mol绿原酸最多与0.8 mol NaOH反应10.X、Y、Z、W、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其中只有Z是金属,W的单质是黄色固体,X、Y、WA.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WB.Y的简单阴离子比W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强C.Y与Z形成的化合物都可以和盐酸反应D.Z与Q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显酸性1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K与N连接时,铁被腐蚀B.K与N连接时,石墨电极产生气泡C.K与M连接时,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增大D.K与M连接时,石墨电极反应:4OH—-4e—=2H2O+O2↑12.某溶液中含大量NH4+、Na+、HCO3-、CO32-、CH3COO-离子,其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假设溶液体积无变化)A.Na+B.CO32-、NH4+C.CH3COO-D.CH3COO-、Na+13,使人体血液pH 保持在7.35~7.45,否则就会发生酸中毒或碱中毒。
其pH随c(HCO3-)∶c(H2CO3)变化关系如下表:A.正常人体血液中,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B.人体血液酸中毒时,可注射NaHCO3溶液缓解C.pH=7.00的血液中,c(H2CO3)<c(HCO3-)D.pH=7.40的血液中,HCO3-的水解程度一定大于H2CO3的电离程度2623(1)实验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015广东理综化学部分(题目和答案)D10.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3g Na 与足量H2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n A个H2分子B.1 molCu和足量热浓硫酸反应可生成n A 个SO3分子C.标准状况下,22.4LN2和H2混合气中含n A个原子D.3mol单质Fe完全转变为Fe3O4,失去8n A个电子11.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有c向b的变化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3C.该温度下,加入FeCl3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 的变化12.准确移取20.00mL某待测HC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NaOH 溶液进行滴定B.随着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PH由小变大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22.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 分别加热Na2CO3和NaHCO3固体试管内壁都有水珠两种物质均受热分解B 向稀的苯酚水溶液中滴加饱和溴水生成白色沉淀产物三溴苯酚不溶于水C 向含I -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加入淀粉后溶液变成蓝色氧化性:Cl2>I2D 向FeSO4溶液中先滴入KSCN溶液再滴加H2O2溶液加入H2O2后溶液变成血红色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23.甲—庚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己的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有强脱水性,甲和丁在同一周期,甲原子最外层与最内层具有相同电子数。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丙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28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庚<己<戊C.常温下,甲和乙的单质能与水剧烈反应D.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30(15分)有机试剂(R—ZnBr)与酰氯()偶联可用于制备药物Ⅱ:途径1:(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为。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I 27 P 31 S 32 CL35.5 Ca 40 Fe 56 Zn 65 Br 80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食品千操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操剂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操剂C.六水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8.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A.C14H18O5B.C14H16O4C.C16H22O5D.C16H20O59.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
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B.a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C.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D.元素a、b、c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10. 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熟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60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 AB.1L 0.1mol-的NaHC溶液中HC和C的离子数之和为0.1NA C.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
23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 AD.235g核素发生裂变反应:+++10,净产生的中子()数为10N A11.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结构)( )A.3种 A.4种 A.5种 A.6种12. 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新课标I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 )A .氨水B . 硝酸C .醋D .卤水8.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gD 2O 和18gH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B .2L0.5mol/L 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离子数为2N A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D .密闭容器中2molNO 与1mol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
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1B .2:3C .3:2D .2:1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正极反应中有CO 2生成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 .电池总反应为C 6H 12O 6+6O 2=6CO 2+6H 2O12.W 、X 、Y 、Z 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质的沸点:W>XB .阴离子的还原性:W>ZC .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D .X 与Y 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13.浓度均为0.10mol/L 、体积均为V 0的MOH 和ROH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 ,pH 随lg(V/V 0)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MOH 的碱性强于ROH 的碱性B .ROH 的电离程度:b 点大于a 点C .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 -)相等D .当lg(V/V 0) =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c(M +)/c(R +)增大26.(14分)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1=5.4×10-2,K2=5.4×10-5。
2015年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7、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 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C 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 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8、短周期元素X 、Y 、Z 、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已知YW 的原子充数之和是Z 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X<Y<Z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C Z 、W 均可与Mg 形成离子化合物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9、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
其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B 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C 1mol 分枝酸最多可与3molNaOH 发生中和反应D 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10、某化合物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将其加入BaHCO 3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
下列化合物中符合上述条件的是:A 、AlCl 3B 、Na 2OC 、FeCl 2D 、SiO 211、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操作及现象 结论 A向AgCl 悬浊液中加入NaI 溶液时出现黄色沉淀。
Ksp (AgCl )< Ksp (AgI ) B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 溶液,溶液呈红色。
溶液中一定含有Fe 2+ C向NaBr 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上层呈橙红色。
Br —还原性强于Cl —D 加热盛有NH 4Cl 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
NH 4Cl 固体可以升华 12、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向稀HNO 3中滴加Na 2SO 3溶液:SO 32—+2H +=SO 2↑+H 2OB 、向Na 2SiO 3溶液中通入过量SO2:SiO 32—+ SO 2+ H 2O=H 2SiO 3↓+SO 32—C 、向Al 2(SO 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H 3·H 2O :Al 3 ++4 NH 3·H 2O=[Al(OH)4]—+4NH 4+Y ZX WD、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2O2:2Na2O2+2Cu2++2H2O=4Na++2Cu(OH)2↓+O2↑13、室温下向10mL0.1mol·L-1NaOH溶液中加入0.1 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2015届高三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Ti 48 Cu 641.下列关于化工生产原理的叙述中,符合目前工业生产实际的是:A.氯碱工业中,离子交换膜的作用是防止离子运动B.硫酸、硝酸、合成氨均使用了催化剂C.石油裂化的主要目的是得到更多的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D.氯气和氢气混合在光照条件下生成氯化氢,用水吸收得到盐酸2.关于中学化学实验如下描述:①检验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KI试纸),必须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检验。
②配制FeCl3,SnCl2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③分液漏斗、滴定管、容量瓶在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漏水。
④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⑤检验卤代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中和碱液再加AgNO3溶液。
以上正确的有:A.2个B.3个C.4个D.5个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0.4mol/LHB溶液和0.2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3,则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 (B-)> c (H+)> c (Na+)> c (OH-)B.5mL0.02mol/LHCl溶液与5mL0.02mol/LBa(OH)2溶液混合,经充分反应后,如果溶液体积为10mL,则溶液pH=12C.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份溶液中的c (Na+):③>②>①D.0.1mol/LHA溶液与0.05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呈酸性,则有:c(H+)+c(Na+)>c(OH -)+c(A-)4.相同温度下,体积为2L的3个恒容容器中发生:N 2+ 3H22NH3△H=A. Q1=Q2=46.3KJB. ②中NH3的转化率大于③中NH3的转化率C. 容器①与③分别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相同,且K<1D. 将容器①的反应条件换为恒温恒压中进行(投料量不变),达到平衡时,气体平均摩尔质量较恒温恒容时减小了。
高考衣食住用行衣:高考前这段时间,提醒同学们出门一定要看天气,否则淋雨感冒,就会影响考场发挥。
穿着自己习惯的衣服,可以让人在紧张时产生亲切感和安全感,并能有效防止不良情绪产生。
食:清淡的饮食最适合考试,切忌吃太油腻或者刺激性强的食物。
如果可能的话,每天吃一两个水果,补充维生素。
另外,进考场前一定要少喝水!住:考前休息很重要。
好好休息并不意味着很早就要上床睡觉,根据以往考生的经验,太早上床反而容易失眠。
考前按照你平时习惯的时间上床休息就可以了,但最迟不要超过十点半。
用:出门考试之前,一定要检查文具包。
看看答题的工具是否准备齐全,应该带的证件是否都在,不要到了考场才想起来有什么工具没带,或者什么工具用着不顺手。
行:看考场的时候同学们要多留心,要仔细了解自己住的地方到考场可以坐哪些路线的公交车?有几种方式可以到达?大概要花多长时间?去考场的路上有没有修路堵车的情况?考试当天,应该保证至少提前20分钟到达考场。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部分)试题(新课标Ⅱ卷,含解析)7.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C.六水合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答案】C考点:考查干燥剂的有关判断8.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A.C14H18O5 B.C14H16O4 C.C14H22O5 D.C14H10O5【答案】A考点:考查酯类化合物性质及分子式判断9.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
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B.a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C.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D.元素a 、b、c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答案】B考点:考查元素推断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0.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高三年级理综化学(5)7.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晶体硅是光导纤维、芯片的主要成分B .在海轮外壳上镶嵌锌块,会减缓船体的锈蚀C .工业上用石灰对煤燃烧后的烟气进行脱硫,并能制取石膏D .氯气是合成农药、染料和药品的重要原料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相同物质的量的O 2和O 3,体积相同B .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C .由盐酸的酸性强于氢硫酸的酸性,可推知氧化性:Cl 2>SD .常温下,等体积、pH 均为3的醋酸和硫酸分别与完全相同的镁条反应,硫酸产生氢气速率快 9.下列关于常见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 4H 10的物质具有三种分子结构B .甲烷、苯、乙酸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取代反应C .丝绸和棉花的组成元素相同,分子结构不同,因而性质不同D .用氢氧化钠溶液与乙酸乙酯充分混合并振荡,以除去其中的乙酸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金属元素不可能形成含氧酸根离子B .元素R 的含氧酸的化学式是H 2RO 3,则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就是RH4C .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是过渡元素D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在IVA 族 11.下列实验方案可行或结论正确的是 A .用饱和Na 2CO 3溶液除去CO 2中的HCl B .可用加热氯化铵的方法制取氨气C .用加热的方法可除去碳酸钠粉末中的碳酸氢钠D .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当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发生突变时即达到滴定终点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1mol 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常温)反应,转移电子0.1N AB .常温下将醋酸钠、盐酸两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溶液中:()c Na c +=(Cl -)C .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121.010/c H mol L +-=⨯,则此溶液中K +、3HCO -、Cl —、23SO -可以大量共存D .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①(NH 4)2CO 3溶液、②(NH 4)2SO 4溶液和③NH 4Cl 溶液 中,水的电离程度:①>③>②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浓氨水中滴加FeCl 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B .CH 3COONa 溶液中滴加少量浓盐酸后c(CH 3COO -)增大C .Ca(HCO 3)2溶液与过量NaOH 溶液反应可制得Ca(OH)2D .25℃时Cu(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Cu(NO 3)2溶液中的溶解度29.(16分)(1)已知:12.8g 液态N 2H 4与足量H 2O 2反应生成N 2和气态H 2O ,放出256.65kJ 的热量。
①H 2O(l)=H 2O(g) △H=+44kJ/mol ②2H 2O 2(l)=2H 2O(l) + O 2(g) △H=-196.4kJ/mol则液态N 2H 4与足量O 2反应生成N 2和液态H 2O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意大利科学家用电化学方法直接使氮气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了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 2(g) + 6H 2O(g)4NH 3(g) + 3O 2(g) △H=QkJ/mol 。
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当转移1.2mol 电子时,生成标准状况下NH 3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 。
该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 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Q ________0(填“>”、“=”或“<”)(3)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NO 2和N 2O 4的混合气体,测得这两种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0---10min 内N 2O 4的平均反应速率v (N 2O 4)= ________,在第25min 时,改变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第35min 时,反应N 2O 42NO 2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若在第25min 时加入0.2mol NO 2和0.4mol N 2O 4,则反应的v (N 2O 4)正 ________v (N 2O 4)逆(填“>”、“=”或“<”)。
30.(16分)海水是丰富的资源宝库,从海水中提取元素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粗盐精制就是除去其中的Ca 2+、Fe 3+、SO 42-及泥沙等杂质,需加入的试剂有:①Na 2CO 3溶液 ②HCl (盐酸) ③Ba (OH )2溶液,这三种试剂的添加顺序是_________(填序号)。
(2)用氯气进行“海水提溴”中制取溴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3)某同学设计了如右图装置进行以下电化学实验。
①当开关K 与a 连接时,两极均有气泡产生,则阴极为_______极。
②一段时间后,使开关K 与a 断开、与b 连接时,虚线框内的装置可称为__________。
请写出此时Fe 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
(4)某公厂向盛有CaSO 4悬浊液的反应池中通入氨气欲制取氮肥(NH 4)2SO 4,效果不好。
再通入CO 2,则逐渐产生大量(NH 4)2SO 4。
请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9433.210, 2.810Ksp CaSO Ksp CaCO --⎡⎤=⨯=⨯⎣⎦已知常温下:。
31、(15分)TiO 2既是制备其他含钛化合物的原料,又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白色颜料。
(1)实验室利用反应TiO 2(s )+CCl 4(g ) △TiCl 4(g )+CO 2(g ),在无水无氧条件下制备TiCl 4,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有关物质性质如下表仪器A 的名称是________,装置E 中的试剂是________。
反应开始前依次进行如下操作:组装仪器、________、加装药品、通N 2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
反应结束后的操作包括:①停止通N 2 ②熄灭酒精灯 ③冷却至室温。
正确的顺序为 ________(填序号)。
欲分离D 中的液态混合物,所采用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
(2)工业上由钛铁矿(FeTiO 3)(含Fe 2O 3、SiO 2等杂质)制备TiO 2的有关反应包括:酸溶 FeTiO 3(s )+2H 2SO 4(aq )==FeSO 4(aq )+ TiOSO 4(aq )+ 2H 2O (l )水解 TiOSO 4(aq )+ 2H 2O (l )== H 2TiO 3(s )+H 2SO 4(aq ) 简要工艺流程如下:①试剂A 为________。
钛液Ⅰ需冷却至70℃左右,若温度过高会导致产品TiO 2收率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取少量酸洗后的H 2TiO 3,加入盐酸并振荡,滴加KSCN 溶液后无明显现象,再加H 2O 2后出现微红色,说明H 2TiO 3中存在的杂质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H 2TiO 3即使用水充分洗涤,煅烧后获得的TiO 2也会发黄,发黄的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4、(12分)【化学——有机化学基础】液晶高分子材料应用广泛。
新型液晶基元---化合物Ⅳ的合成线路如下:90℃D E(1)化合物Ⅱ的含氧官能___________________(2)化合物Ⅰ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1mol化合物Ⅰ最多可与_____molNaOH溶液反应。
(3)CH2=CH-CH2Br与NaOH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合物Ⅰ的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一溴代物只有2种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合物有多种,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物也可与Ⅲ发生类似反应③的反应生成有机物Ⅴ。
Ⅴ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
理综化学5参考答案7.A 8.B 9.B 10.D 11.C 12.A 13.D 29、(20分)(每空2分)(1) N 2H 4(l) + O 2(g)= N 2(g) + 2H 2O(l) △H=-621.225kJ/mol (3分) (2) H 2O 8.96(3分) > (3) 0.02 mol /(L·min) (3分) 增大了NO 2的浓度 0.9(3分) > 30.(16分)(1)③①②(3分) (2)Cl 2+2Br -=2Cl -+Br 2(3分) (3)①Fe (或铁)(2分)②原电池(2分),Fe -2e -+2OH -= Fe(OH)2↓(3分) (4)CO 2溶于氨水产生大量CO 32-:CO 2+2NH 3·H 2O =(NH 4)2CO 3+ H 2O (1分) ,CO 32-与硫酸钙反应产生溶度积常数更小的碳酸钙沉淀:CaSO 4(s )+CO 32-(aq )= CaCO 3 (s )+SO 42-(aq )(2分),使硫酸钙的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3分),从而产生大量(NH 4) 2SO 4。
(共3分) 31、(17分)(1)干燥管;浓硫酸;检查气密性;②③①;分馏(或蒸馏)(2)①铁;温度过高会导致TiOSO 4提前水解,产生H 2TiO 3沉淀;②Fe 2+ ;Fe 2O 3 34.(12分)【化学——有机化学基础】 (1)醚键、羧基(2分) (2)C 7H 6O 3 (2分); 2 (2分)(3)CH 2=CH-CH 2Br + NaOH CH 2=CH-CH 2OH +NaBr (2分) (4)以下其中一种即可:(2分)O OH C-HO、OHCHOO H 、 OH O H CHO(5) CH 2CHCH 2OO OCCH 3CH 3C(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