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几何题目大全
- 格式:doc
- 大小:804.03 KB
- 文档页数:21
初中数学几何中考经典试题集【编著】黄勇权【第一组题型】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30°,AD =8 3,BD =8,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
2、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边AB的中点,连接DE交对角线AC于点F,且AF⊥DE,若AB=8,AD=6,则CF的长为。
3、如图,在矩形ABCD中,AB=5,AD=12,以BC为斜边在矩形外部作直角三角形BEC,F为CD的中点,则EF的最大值为()4、如图,∠PAC=30°,在射线AC上顺次截取AD=3cm,DB=10cm,以DB为直径作⊙O交射线AP于E、F两点,求圆心O到AP的距离及EF的长.【答案】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30°,AD=8 3,BD=8,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
解:(1)过D作DE⊥AB,在直角△ADE中,因为∠A=30°,AD=8 3,故:DE= 4 3----------------------①AE=12------------------②(2)在直角△BDE中,因为BD=8, DE= 4 3由勾股定理,解得BE= 4---------③(3)由②、③知:AB=AE + BE =12+4=16(4)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 2 S△ADB=2* 12*AB*DE=16*4 3 =64 3 答: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64 32、如图,在矩形ABCD 中,E 是边AB 的中点,连接DE 交对角线AC 于点F ,且AF ⊥DE,若AB=8,AD=6,则CF 的长为 。
解:(1)因为ABCD 是矩形,由勾股定理,解得对角线AC= AD ²+DC ² = 6²+8²= 10----① (2)E 是边AB 的中点,且AB=8,所以:AE=4-------------② (3)在直角△ADE 中,由勾股定理,解得 DE= AD ²+AE ² = 6²+4²= 2 13------------③(4)在直角△ADE 中,△ADE 的面积= 12AD*AE又因为AF ⊥DE ,△ADE 的面积= 12DE*AF故:AD*AE=DE*AF 分别将 AD 、AE 、DE 的值代入, 即:6 * 4= 2 13 *AF解得:AF= 121313(5)CF=AC-AF= 10- 121313答:CF的长为10- 1213133、如图,在矩形ABCD中,AB=5,AD=12,以BC为斜边在矩形外部作直角三角形BEC,F为CD的中点,则EF的最大值为()4、如图,∠PAC=30°,在射线AC 上顺次截取AD=3cm ,DB=10cm ,以DB 为直径作⊙O 交射线AP 于E 、F 两点,求圆心O 到AP 的距离及EF 的长.解:(1)过O 作AP 的垂线,连接OE 、OF 。
初三数学几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条件?A. 两边相等B. 两边的夹角为90°C. 两边的夹角为60°D. 三边相等答案:B2. 一个圆的半径为5,那么它的直径是多少?A. 10B. 15C. 20D. 25答案:A3. 一个矩形的长是宽的两倍,如果宽是4厘米,那么矩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 16B. 32C. 64D. 128答案:B4.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厘米,两腰长为5厘米,那么它的高是多少厘米?A. 4B. 5C. 6D. 7答案:A5. 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27立方厘米,那么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 54B. 108C. 216D. 486答案:A6. 一个圆的周长是2πr,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A. πrB. πr²C. 2πr²D. 4πr²答案:B7.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和4,那么它的斜边长是多少?A. 5B. 7C. 8D. 9答案:A8.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是:A. 矩形B. 菱形C. 正方形D. 梯形答案:B9.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40°、50°和90°,那么这个三角形是: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答案:B10. 一个圆的面积是π,那么它的半径是多少?A. 1B. 2C. 3D. 4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如果一个圆的直径是8厘米,那么它的半径是______厘米。
答案:42.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是______度。
答案:1803. 一个矩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那么它的对角线长度是______厘米。
答案:134. 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80°,那么它的底角是______度。
答案:505. 一个正五边形的内角和是______度。
中考数学几何图形专题训练50题含答案(单选、填空、解答题)一、单选题1.下列各图经过折叠后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的是()A.B.C.D.【答案】C【分析】根据平面图形的折叠、正方体的展开图的特点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是正方体的展开图,经过折叠后能围成一个正方体,故A不符合题意;B.是正方体的展开图,经过折叠后能围成一个正方体,故B不符合题意;C.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经过折叠后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故C符合题意;D.是正方体的展开图,经过折叠后能围成一个正方体,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属于基础题,要充分展开想象,注意培养自己的立体感.2.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则∠1补角的度数为()A.45︒B.135︒C.75︒D.165︒【答案】D【分析】根据题意得出∠1=15°,再求∠1补角即可.∠=︒-︒=︒【详解】由图形可得1453015∠∠1补角的度数为1801516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利用三角板求度数和补角的定义,熟记各个三角板的角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3.用一个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10°的角,这个角是()A .100°B .10°C .110°D .170° 【答案】B 【分析】根据放大镜看一个角只会改变边的长度,不会改变角本身的度数即可求解.【详解】解:用放大镜看一个角,不会改变角本身的度数,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角的大小比较,放大镜看到的角不会改变角本身的度数. 4.如果点C 在线段AB 所在直线上,则下列各式中AC AB =,AC CB =,2AB AC =,AC CB AB +=,能说明C 是线段AB 中点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答案】A【分析】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能判断AC=CB 的条件都能说明C 是线段AB 中点.【详解】根据分析得:若AC=AB ,则不能判断C 是线段AB 中点;若AC=CB ,则可判断C 是线段AB 中点;若AB=2AC ,则不能判断C 是线段AB 中点;若AC+CB=AB ,则不能判断C 是线段AB 中点;综上可得共有1个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线段中点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线段中点的定义.5.如图,已知BD CF =,B F ∠=∠,//AC DE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FD BC =B .EF CB =C .//EF ABD .AE ∠=∠【答案】B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以及线段的和差进行判断即可得解.【详解】解:∠//AC DE∠ACB EDF ∠=∠∠BD CF =∠BD CD CF CD +=+∠BC DF =∠在ABC 和EFD △中B F BC FDACB EDF ∠=∠⎧⎪=⎨⎪∠=∠⎩∠()ABC EFD ASA ≌∠A E ∠=∠故说法D 正确;∠B F ∠=∠∠//EF AB故说法C 正确;∠BD CF =∠BD CD CF CD +=+∠BC DF =故说A 正确,说法B 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以及线段的和差,熟悉各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OC 平分AOD ∠,30DOC AOB ∠-∠=︒,有下列结论:∠30BOC ∠=︒;∠BOC ∠的度数无法确定;∠若20AOB ∠=︒,则100AOD ∠=︒;∠若60AOB ∠=︒,则A ,O ,D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其中,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出DOC AOC ∠=∠,根据30DOC AOB ∠-∠=︒,即可求出30BOC ∠=︒,判断出∠正确,∠错误;根据30BOC ∠=︒,20AOB ∠=︒,求出50AOC AOB BOC ∠=∠+∠=︒,根据角平分线定义求出100AOD ∠=︒,即可判断∠正确;求出180AOD ∠=︒,即可判断∠正确.【详解】解:∠OC 平分AOD ∠,∠DOC AOC ∠=∠,∠30DOC AOB AOC AOB BOC ∠-∠=∠-∠=∠=︒,故∠正确,∠错误.由∠知,30BOC ∠=︒,∠50AOC AOB BOC ∠=∠+∠=︒,∠2100AOD AOC ∠=∠=︒,故∠正确.∠30BOC ∠=︒,60AOB ∠=︒,∠90AOC BOC AOB ∠=∠+∠=︒,∠2180AOD AOC ∠=∠=︒,∠A 、O 、D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故∠正确.综上,正确的为∠∠∠,共3个,故C 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几何图形中角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已知条件,求出30BOC ∠=︒.7.如图,120AOB ∠=︒,13AOC BOC ∠=∠,OM 平分BOC ∠,则AOM ∠的度数为( )A .45︒B .65︒C .75︒D .8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定义,角的有关计算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AOC和∠COM的大小.8.如图,这是每个面上都有一个汉字的正方体的一种展开图,那么在原正方体的表面上,与汉字“爱”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A.西B.电C.附D.中【答案】C【分析】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根据这一特点作答.【详解】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我”与“电”是相对面,“爱”与“附”是相对面,“西”与“中”是相对面.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9.如果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线段AB=3cm,BC=2cm,那么A、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A.1cmB.5cmC.1cm或5cmD.无法确定【答案】C【详解】试题解析:由题意可知,C点分两种情况,∠C点在线段AB延长线上,如图1,AC=AB+BC=3+2=5cm;∠C点在线段AB上,如图2,AC=AB-BC=3-2=1cm.综合∠∠A、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cm或5cm.故选C.【点睛】由题意可知,点C分两种情况,画出线段图,结合已知数据即可求出结论.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找准线段间的关系.10.如图,AD平分∠BAC,点E在AB上,EF∥AC交AD于点G,若∠DGF=40°,则∠BEF的度数为()A.20°B.40°C.50°D.80°【答案】D【分析】由EF∥AC,∠DGF=40°,得出∠DAC=∠DGF=40°,∠BEF=∠BAC,又AD 平分∠BAC,则∠BEF=∠BAC=2∠DAC=80°.【详解】解:∠EF∥AC,∠DGF=40°,∠∠DAC=∠DGF=40°,∠BEF=∠BAC,∠AD平分∠BAC,∠∠BEF=∠BAC=2∠DAC=80°.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1.若钟表分针走30分钟,则钟表的时针转()A.5︒B.15︒C.30︒D.120︒【答案】B【分析】根据“整个钟面12小时,时针每小时转30︒”即可得..将一副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不同方式摆放,则图中与不一定...相等的是( )A .B .C .D .【答案】B 【分析】A 选项由图形即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判断;B 选项由两角互余即可的判断;C 选项由对顶角相等即可判断;D 选项由同角的余角相等即可判断.【详解】A 选项中,90,45αβα∠+∠=︒∠=︒,45βα∴∠=∠=︒,故不符合题意;B 选项中,90αβ∠+∠=︒,则α∠与∠β不一定相等,故符合题意;C 选项中,,αβ∠∠是对顶角,αβ∴∠=∠,故不符合题意;D 选项如图,190,190αβ∠+∠=︒∠+∠=︒,αβ∴∠=∠,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相等,余角,同角的余角相等等知识点,熟练掌握这些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3.如下图的正方体,选项中哪一个图形是它的展开图( )A .B .C .D .【答案】A【分析】根据正方体相邻面及其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答即可.【详解】解:A 、展开图中,其三个相邻面上的线段位置,符合题意,B 、展开图中,其中有两个有线段的两个面相对,不符合题意;C 、展开图中,其中有两个面上的线段平行,不符合题意;D 、展开图中,其中有两个有线段的两个面相对,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正方体的展开图,弄清正方体展开图中哪些面相邻,哪些面相对是解答的关键.14.把立方体的六个面分别涂上六种不同的颜色,并画出朵数不等的花,各面上的颜色与花朵的朵数情况列表如下:现将上述大小相同,颜色、花朵分布完全样的四个立方体拼成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体,如图所示,那么长方体的下底面共有花朵数是( )A .11B .13C .15D .17 【答案】D【分析】由图中显示的规律,可分别求出,右边正方体的下边为白色,左边为绿色,后面为紫色,按此规律,可依次得出右二的立方体的下侧为绿色,右三的为黄色,左一的为紫色,即可求出下底面的花朵数.【详解】解:由题意可得,右一的立方体的下侧为白色,右二的立方体的下侧为绿色,右三的为黄色,左一的为紫色,那么长方体的下底面共有花数4+6+2+5=17朵.故长方体的下底面共有17朵花.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同时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15.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90A BCD ∠=∠=︒,BC DC =,CE AD ⊥,垂足为E ,若3AE CE ==.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 )A .9B .12C .272D .无法求出 【答案】A 【分析】过点C 作CF 垂直AB 的延长线于点F ,先证明四边形AFCE 是矩形,再证明FCB ECD △≌△,进而将四边形ABCD 的面积转化为矩形AFCE 的面积求解即可.【详解】解:如图,过点C 作CF 垂直AB 的延长线于点F ,∠90A BCD ∠=∠=︒, CE AD ⊥,CF AF ⊥,∠四边形AFCE 是矩形,90==︒CED F ∠∠,∠90FCE FCB BCE ∠=∠+∠=︒,3CF AE CE === ,∠90BCD BCE DCE ∠=∠+∠=︒,∠FCB ECD ∠=∠,在FCB 和ECD 中,CED F FCB ECD BC DC ∠=∠⎧⎪∠=∠⎨⎪=⎩,∠FCB ECD △≌△,∠==339ABCD AFCE AE CE S S ⋅=⨯=四边形矩形,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同角的余角相等,垂直定义以及矩形的判定及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6.如图,在ABC 中,以A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B 、AC 于点D 、E ,再分别以D 、E 为圆心,相同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DB、EC 于点F 、G ,连接EF 、DG ,交于点H ,连接AH 并延长交BC 于点I ,则线段AI 是( )A .ABC 的高B .ABC 的中线 C .ABC 的角平分线D .以上都不对【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利用SAS 可证AFE AGD △≌△,即可得EG DF =,再利用AAS 可证EHG DHF ≌△△,即可得EH DH =,用SSS 可证明AHE AHD △≌△,即可得EAH DAH ∠=∠,即可得.【详解】解:由作图可知,AE AD =,EG DF =,∠AE EG AD DF +=+,即AG AF =,在AFE △和AGD △中,AE AD EAF DAG AF AG =⎧⎪∠=∠⎨⎪=⎩,∠AFE AGD △≌△(SAS ),∠AFE AGD ∠=∠,在EHG 和DHF △中,EHG DHF EGH DFH EG DF ∠=∠⎧⎪∠=∠⎨⎪=⎩,∠EHG DHF ≌△△(AAS ),∠EH DH =在AHE 和AHD 中,AE AD AH AH EH DH =⎧⎪=⎨⎪=⎩,∠AHE AHD △≌△(SSS ),∠EAH DAH ∠=∠,∠AI 是ABC 的角平分线.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17.如图:∠AOB :∠BOC :∠COD =2:3:4,射线OM 、ON ,分别平分∠AOB 与∠COD ,又∠MON =84°,则∠AOB 为( )A .28°B .30°C .32°D .38°【答案】A 【分析】首先设∠AOB =2x °,则∠BOC =3x °,∠COD =4x °,然后利用角的和差关系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列出方程,即可求出∠AOB 的度数.【详解】解:设∠AOB =2x °,则∠BOC =3x °,∠COD =4x °,∠射线OM 、ON 分别平分∠AOB 与∠COD ,18.如图,在ABCD 中,DAB ∠的平分线AE 交CD 于E ,6AB =,4BC =,则EC的长为( )A .2B .2.5C .3D .3.5【答案】A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AE 为角平分线可知:BC=AD=DE=4,又有CD=AB=6,可求EC 的长.【详解】解: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得:CD=AB=6,AD=BC=4.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得:CD∠AB ,∠∠AED=∠BAE ,又∠DAE=∠BAE ,∠∠DAE=∠AED .∠ED=AD=4,∠EC=CD-ED=6-4=2.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在平行四边形中,当出现角平分线时,一般可构造等腰三角形,进而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19.如图,直线EO∠CD ,垂足为点O ,AB 平分∠EOD ,则∠BOD 的度数为( )A.120°B.130°C.135°D.140°【答案】C【详解】试题分析:根据直线EO∠CD,可知∠EOD=90°,根据AB平分∠EOD,可知∠AOD=45°,再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即可求出∠∠BOD=180°-45°=135°考点:垂线、角平分线的性质、邻补角定义.二、填空题20.已知:∠AOC=146°,OD为∠AOC的平分线,∠AOB=90°,∠BOD的度数_____.21.2022年10月16日,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一次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十分重要的大会.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请你判断,正方体上与“荣”字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_______.【答案】祖【分析】根据正方体展开图中相对的面总是隔着一个面的特征解题即可.【详解】解:根据正方体展开图中相对的面总是隔着一个面的特征可得荣字相对的面上的汉字为“祖”,故答案为:祖.【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方体展开图的特征,能够根据特征得出结论是解题关键.22.用一个平面截圆锥,可以得到________、________及类似拱形形状.如图:【答案】圆等腰三角形【解析】略23.如图,要用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折成一个纸袋,两条折痕的夹角为80°(即∠POQ=80°),就可以做成一个纸袋,那么粘胶水部分所构成的这个角∠A'OB'=_____.【答案】20°【分析】根据折叠性质得出∠POA=∠POA′,∠QOB=∠QOB′,根据∠AOB为平角,∠POA+∠QOB=180°-∠POQ=100°,再利用∠A′OB′=∠POA′+∠QOB′-∠POQ=20°即可.【详解】解:∠OP为折痕,OQ为折痕,∠∠POA=∠POA′,∠QOB=∠QOB′,∠∠AOB为平角∠∠POA+∠QOB=180°-∠POQ=100°,∠∠A′OB′=∠POA′+∠QOB′-∠POQ=∠POA+∠QOB-∠POQ=100°-80°=20°.故答案为:20°.【点睛】本题考查折叠性质,平角,角的和差,掌握折叠性质,平角,角的和差是解题关键.24.下午三点半时,时针与分针所夹的锐角的大小为________.【答案】75︒##75度【分析】先求出时钟上,每一个大格的度数为30︒,再根据下午三点半时,时针与分针所夹的锐角为2.5个大格即可得.︒÷=︒,【详解】解:时钟上,共有12个大格,每一个大格的度数为3601230因为下午三点半时,时针与分针所夹的锐角为2.5个大格,⨯︒=︒,所以下午三点半时,时针与分针所夹的锐角的大小为2.53075故答案为:75︒.【点睛】本题考查了钟面角,熟练掌握时钟上,每一个大格的度数为30︒是解题关键.25.点C是线段AB上的一点,2=,点M、N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BC ACMN BC等于_________.那么:26.已知∠a=50°18′,则∠a的余角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3942【分析】互余的概念:和为90度的两个角互为余角.用90°减去一个角的余角就等于这个角的度数.【详解】根据余角的定义,知∠A的余角是90°﹣50°18'=39°42'.故答案为39,42.【点睛】本题考查了余角和角度的计算,关键是记住互为余角的两个角的和为90度.27.在一个圆形时钟的表面,OA 表示秒针,OB 表示分针(O 为两针的旋转中心)若现在时间恰好是12点整,则经过__________秒钟后,∠OAB 的面积第一次达到最大. 【答案】151559##9005928.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BOD ∠,COB ∠为100︒,则AOE ∠=___________度识是解题的关键.29.小王从家出发向南偏东30°的方向走了100米到达小军家,此时小王家在小军家的_________方向. 【答案】北偏西30︒【分析】根据方向角的定义作出示意图,根据图形即可解答.【详解】解:如图所示,由题意知∠BAC =30°,则在∠ABC 中,∠BAC +∠ACB =90°,∠∠ACB =60°.又∠∠ACB +∠ACD =90°,∠∠ACD =30°,即小王家在小军家北偏西30°方向.故答案是:北偏西30°.【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向角的定义,理解定义作出示意图是关键.30.如图所示,已知ABC 的周长为12,5BC =,在边AC 、AB 上有两个动点P 、Q ,它们同时从点A 分别向点C 、B 运动,速度分别为m 和n ,运动时间t 后,PC CB BQ ++=__________.【答案】()12m n t -+【分析】根据PC AC AP BQ AB AQ =-=-,,可得PC BQ AC AB AP AQ +=+--,进一步得到PC CB BQ ++,依此即可求解.【详解】解:PC AC AP BQ AB AQ =-=-,,()1257PC BQ AC AB AP AQ mt nt m n t ∴+=+--=---=-+,()()7512PC CB BQ m n t m n t ∴++=-++=-+.故答案为:()12m n t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代数式,线段的和差关系,整式的加减运算,关键是得到PC BQ +的表达式.31.已知∠α=60°,则∠α的补角等于_______. 【答案】120°【分析】利用互为补角的两个角之和为180°,解题即可【详解】因为∠α=60°,所以∠α的补角是180°-60°=120°故填120°32.将三角尺按右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在一张长方形纸片上,90EGF ∠=︒,30FEG ∠=︒,1130∠=︒,则BFG ∠的度数为___________.【答案】110°【分析】由长方形AD 与BC 平行,求出∠EFB ,由直角三角形求∠EFG ,再求两角的和即可.【详解】∠AD ∠BC ,∠∠1+∠EFB =180゜∠∠1=130゜∠∠EFB =180゜-130゜=50゜,∠∠EGF =90°,∠FEG =30°,∠∠EFG =180°-∠EGF -∠FEG =60°∠∠BFG =∠EFB +∠EFG =50°+60゜=110゜.故答案为:110゜.【点睛】本题考查角的度数问题,关键抓住平行线,同旁内角互补,三角形两锐角互余.33.若船A 在灯塔B 的北偏东30°方向上,则灯塔B 在船A 的_________方向上.【答案】南偏西30°【分析】本题画出A 、B 的位置,即分别以A 、B 为为原点,分别画出A 、B 的正北、正南、正西、正东方向,标出A 与B 的关系即可求解.【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B 在A 的南偏西30°.故答案为南偏西30°.【点睛】本题考查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的位置,注意这类题中“北偏东30°”的含义,是从正北方向开始,向东方向偏,偏角为30°.34.18°33′25″×3=_________.【答案】55°40′15″【分析】将度分秒分别乘以3后进位化简即可.【详解】1833253549975'''︒'"⨯==55°40′15″,故答案为:55°40′15″.【点睛】此题考查角度的计算,根据乘法法则进行计算,计算后每个单位满60向前一单位进一.35.如图,将一副三角板()90CAB DAE ∠=∠=︒按如图放置,则下列结论:∠13∠=∠;∠如果230∠=︒,则有//AC DE ;∠如果230∠=︒,则有//BC AD ;∠如果230∠=︒,必有4C ∠=∠.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答案】∠∠∠【分析】根据两种三角板的各角的度数,利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结合已知条件对各个结论逐一验证,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CAB=∠EAD=90°,∠∠1=∠CAB-∠2,∠3=∠EAD-∠2,∠∠1=∠3.∠∠正确.∠∠∠2=30°,∠∠1=90°-30°=60°,∠∠E=60°,∠∠1=∠E,∠AC∠DE.∠∠正确.∠∠∠2=30°,∠∠3=90°-30°=60°,∠∠B=45°,∠BC不平行于A D.∠∠错误.∠由∠得AC∠DE.∠∠4=∠C.∠∠正确.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行线判定与性质、余角和补角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时要明确两种三角板各角的度数.36.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如果∠AOB=130°,∠BOD=24°48',那么∠COD=_____.【答案】40.2°【分析】由角平分线定义,求出∠BOC的度数,然后利用角的和差关系,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OC是∠AOB的平分线,∠AOB=130°,37.如图,,AC BD 在AB 的同侧,2,8,8AC BD AB ===,点M 为AB 的中点,若120CMD ∠=,则CD 的最大值是_____.【答案】14 【分析】如图,作点A 关于CM 的对称点A ′,点B 关于DM 的对称点B ′,证明△A ′MB ′为等边三角形,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如图,作点A 关于CM 的对称点'A ,点B 关于DM 的对称点B'. 120CMD ∠=,60AMC DMB ∴∠+∠=,∴''60CMA DMB ∠+∠=,''60A MB ∴∠=,''MA MB =,''A MB ∴∆为等边三角形''''14CD CA A B B D CA AM BD ≤++=++=,CD ∴的最大值为14,故答案为14.【点睛】本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学会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最值问题38.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DAB ∠的角平分线与ABC ∠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P ,且240D C ∠+∠=°,则P ∠=______.【答案】30︒##30度39.如图,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 中,60ABC ∠=︒,将BCD △沿直线BD 平移得到B C D ''',连接AC '、AD ',则AC AD ''+的最小值为________.ABC∠=由对称性可得:三、解答题∠,40.按要求补全图形并证明.如图,150∠=︒,OC垂直OB,OD平分AOCAOB∠.OE平分BOC(1)利用三角板依题意补全图形(2)求DOE∠的度数75【分析】(190,根据150,得出60,根据∠∠,即可得出EOC BOC30AOC=,4575.)解:补全图形,如图所示:90,150,60,AOC ,30AOC ∠, 45, 7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垂线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数形结合,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41.已知,,,AE GF BC GF EF DC EF AB ∥∥∥∥,猜想A ∠与C ∠的关系如何?并说明理由.解:因为,AE GF BC GF ∥∥(已知)所以AE BC ∥(______)所以______180(______)A ∠+=︒;同理,______180C ∠+=︒;所以______(______).【答案】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B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A =∠C ;同角的补角相等或等式性质【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同角的补角相等求解即可.【详解】解:因为AE GF ∥,BC GF ∥(已知)所以AE BC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所以∠A+∠B=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同理,∠C+∠B=180°;∠∠A=∠C(同角的补角相等或等式的性质).故答案为: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A =∠C;同角的补角相等或等式的性质.【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同角的补角相等,熟知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42.如图,点B在线段AC上,点E在线段DF上,EC,AF,DB∠EC,下面写出了说明“∠C=∠D”的过程.说明:∠∠A=∠F(已知),∠DF∠.根据:∠∠DEC+∠C=180°.根据:∠DB∠EC(已知),∠∠DEC+∠=180°.根据:∠∠C=∠D.根据:.【答案】A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D;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同角的补角相等.【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说明:∠∠A=∠F(已知),∠DF∥AC.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EC+∠C=180°.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DB∥EC(已知),∠∠DEC+∠D=180°.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D.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故答案为:A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D;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同角的补角相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同角的补角相等,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43.如图,O为直线AB上一点,∠BOC=α.(1)若α=40°,OD平分∠AOC,∠DOE=90°,如图(a)所示,求∠AOE的度数;(2)若∠AOD=13∠AOC,∠DOE=60°,如图(b)所示,请用α表示∠AOE的度数;(3)若∠AOD=1n∠AOC,∠DOE=180n︒(n≥2,且n为正整数),如图(c)所示,请用α和n表示∠AOE的度数(直接写出结果).44.如图,在△ABC中,AB∠BC,BE∠AC于E,AF平分∠BAC交BE于点F,DF∠BC.(1)试说明:BF=DF;(2)延长AF交BC于点G,试说明:BG=DF.【答案】(1)说明见解析;(2)说明见解析.【分析】(1)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FE=FH,由“ASA”可证∠DEF∠∠BHF,可得BF=DF;(2)由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得∠AFE=∠AGB=∠BFG,可得BF=BG=DF.【详解】解:(1)如图,延长DF交AB于H,延长AF交BC于G,∠AB∠BC,DF∠BC,∠DH∠AB,∠AF平分∠BAC,BE∠AC,DH∠AB,∠FE=FH,又∠∠DFE=∠BFH,∠DEF=∠BHF=90°,∠∠DEF∠∠BHF(ASA),∠BF=DF;(2)∠AF平分∠BAC,∠∠EAF=∠BAG,∠∠EAF+∠AFE=90°,∠BAG+∠AGB=90°,∠∠AFE=∠AGB,∠∠BFG=∠AGB,∠BF=BG,∠BG=DF.【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灵活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本题的关键.45.如图,在Rt∠ABC中,∠ACB=90°,∠A=40°,∠ABC的外角∠CBD的平分线BE 交AC的延长线于点E.(1)求∠CBE的度数;(2)过点D作DF∥BE,交AC的延长线于点F,求∠F的度数.(3)若把直线FD绕点F旋转,直线DF和直线BE相交于点M,当DF和三角形ABC的一边平行时,请直接写出∠FME的度数.【答案】(1)65°(2)25°(3)65°或115°.【分析】(1)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CBD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即可求得∠CBE的度数;(2)先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CEB的度数,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F的度数;(3)根据题意分别画出图形,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1)解:∠Rt∠ABC中,∠ACB=90°,∠A=40°,∠∠CBD=∠ACB+∠A=130°,∠BE是∠CBD的角平分线,46.已知a=﹣(﹣2)2×3,b=|﹣9|+7,c=1115 53⎛⎫-⨯⎪⎝⎭.(1)求3[a﹣(b+c)]﹣2[b﹣(a﹣2c)]的值.(2)若A=2212119272⎛⎫⎛⎫⎛⎫-÷-+-⎪ ⎪ ⎪⎝⎭⎝⎭⎝⎭×(1﹣3)2,B=|a|﹣b+c,试比较A和B的大小.(3)如图,已知点D是线段AC的中点,点B是线段DC上的一点,且CB:BD=2:3,若AB=ab12ccm,求BC的长.∠BC =2cm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以及与线段的中点有关的计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7.如图1,已知直线EF 与直线AB 交于点E ,直线EF 与直线CD 交于点F ,EM 平分AEF ∠交直线CD 于点M ,且FEM FME ∠=∠,点G 是射线MD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M F 、重合),EH 平分FEG ∠交直线CD 于点H ,过点H 作HN EM ∥交直线AB 于点N ,设EHN a ∠=,EGF β∠=.(1)求证:AB CD ∥;(2)当点G 在点F 的右侧时,∠依据题意在图1中补全图形;∠若70β=︒,则α=________°;(3)当点G 在运动过程中,α和β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你的结论. AB CD ;根据题目要求画出图形即可;110︒=,再根据,再根据ME )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当点G 在点F2248.如图,上面的图形分别是下面哪个立体图形展开的形状,请你把有对应关系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连接起来.【答案】见解析.【分析】根据常见的各种立体几何图形的展开图的特征即可得答案.【详解】∠三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如图摆放是三棱柱的展开图,一个扇形和一个圆是圆锥如图摆放的展开图,六个长方形如图摆放是长方体的展开图,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如图摆放是圆柱的展开图,∠连接如图:【点睛】本题考查常见立体几何图形的展开图,熟记各立体几何图形的展开图是解题关键.49.如图,把一个棱长8厘米的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涂上红色,再将它的棱四等分,然后从等分点把正方体锯开.(1)能得到多少个棱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体?(2)三个面有红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3)两个面有红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4)一个面有红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5)有没有各面都没有红色的小正方体?如果有,那么有多少个?【答案】(1)64个(2)8个(3)24个(4)24个(5)有,8个【分析】(1)棱长是8cm的立方体体积512cm3,棱长为2cm的小正方体体积为8cm3,由此能求出共得到多少个棱长为2cm的小正方体;(2)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是位于棱长是8cm的立方体的顶点处的小正方体,由此能求出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3)二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是位于棱长是8cm的立方体的各边上的正方体,由此能求出二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4)一个面有红色的小正方体位于棱长是8cm的立方体的表面上既不是顶点又不是各边上的正方体,由此能求出二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5)六个面均没涂色的小正方体为棱长是8cm的立方体中心的正方体,由此能求出六个面均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详解】(1)棱长是8cm的立方体体积为:8×8×8=512(cm3),棱长为2cm的小正方体体积为8cm3,∠共得到512÷8=64个小正方体.(2)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是位于棱长是8cm的立方体的顶点处的小正方体,∠立方体共有8个顶点,∠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8个,(3)二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是位于棱长是8cm的立方体的各边上的正方体,∠立方体共有12条边,每边有2个正方体,∠二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24个,(4)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棱长是8cm的立方体的表面上既不是顶点又不是各边上的正方体,∠立方体共有6个面,每个面有4个正方体,∠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24个,(5)六个面均没涂色的小正方体为棱长是8cm的立方体中心的正方体,共有64-8-24-24=8个,【点睛】本题考查大正方体分割成小正方体的计算,是中档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要熟练掌握正方体的结构特征.。
中考数学几何图形专题训练50题含答案(单选、填空、解答题)一、单选题1.如图是一正方体展开图,则有、志、者三面的对面分别是()A.事竟成B.事成竟C.成竟事D.竟成事2.下列四个图中,每个都是由六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的是()A.B.C.D.3.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直线OM与直线MN是同一条直线B.射线MO与射线MN是同一条射线C.线段OM与线段ON是同一条线段D.射线NO与射线MO是同一条射线4.如图是某同学在数学实践课上设计的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每个面上都有一个汉字,其中与“明”字相对的面上的字是()A.诚B.信C.友D.善5.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将它折成正方体后,“法”字在上面,那么在下面的一定是()A .明B .诚C .信D .制 6.如图,在直线l 上的点是( )A .点AB .点BC .点CD .点D 7.如图,C 为线段AB 上一点,点D 为AC 的中点,且2AD =,10AB =.若点E 在直线AB 上,且1BE =,则DE 的长为( )A .7B .10C .7或9D .10或11 8.已知3725α∠=︒',则α∠的补角是( )A .14235︒'B .15235︒'C .14275︒'D .15275︒' 9.能解释:“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这实际问题的数学知识是( ) A .垂线段最短B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C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 .同角的补角相等10.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两三角板的斜边互相平行,每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都在另一三角板的斜边上,则∠1的度数为( )A .90°B .75°C .65°D .60° 11.用度、分、秒表示21.24为( )A .211424'''B .212024'''C .21144'''D .2114' 12.在下面的四个几何体中,它们各自的主视图、左视图与俯视图都一样的是( )A .正方体B .正四棱台C .有正方形孔的正方体D .底面是长方形的四棱锥 13.有5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制成如图所示的拼接图形(阴影部分),请你在图中的拼接图形上再接一个正方形,使新拼接成的图形折叠后能成为一个封闭的正方体盒子,你不能选择图中A ,B ,C ,D 中的( )位置拼接正方形.A .AB .BC .CD .D14.下列立体图形中,俯视图与主视图不同的是( )A .B .C .D .15.下列图形中,不可以作为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是A .B .C .D . 16.如图,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得到DEC ,使点A 的对应点D 恰好落在边AB 上,点B 的对应点为E ,连接BE ,下列四个结论:∠AC CD =;∠A BEC ∠=∠;∠AB EB ⊥;∠CD 平分ADE ∠;其中一定正确的是( )A .∠∠∠B .∠∠∠C .∠∠∠D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射线AB 和射线BA 是同一条射线;∠等角的余角相等;∠若AB BC =,则点B 为线段AC 的中点;∠点C 在线段AB 上,M ,N 分别是线段AC ,CB 的中点,若5MN =,则线段10AB =.A .∠∠B .∠∠C .∠∠D .∠∠ 18.已知射线OC 是∠AOB 的平分线,若∠AOC=30°,则∠AOB 的度数为( ) A .15 B .30 C .45 D .60 19.用两把常用三角板不可能拼成的角度为( )A .45B .105C .125D .150 20.如图,在∠ABC 中,BF 平分∠ABC ,过A 点作AF∠BF ,垂足为F 并延长交BC 于点G ,D 为AB 中点,连接DF 延长交AC 于点E .若AB=12,BC=20,则线段EF 的长为( )A .2B .3C .4D .5二、填空题21.已知2437α'∠=︒,那么α∠的补角等于______.22.已知∠α=60°,则∠α的余角等于____度.23.在空间搭4个大小一样的等边三角形,至少要_______根游戏棒.24.已知线段14cm AB =,点C 是直线AB 上一点,4cm BC =,若M 是AC 的中点,N 是BC 的中点,则线段MN 的长度是___________cm .25.下午12:20 分,钟表上时针与分针所夹角的度数为_____度(所求夹角小于180︒).26.和都是 的余角,则______.27.图,∠AOC =∠BOD =90°,OB 在∠AOC 的内部,OC 在∠BOD 的内部,OE 是∠AOB 的一条三等分线.请从A ,B 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A.当∠BOC=30°时,∠EOD的度数为__________.B.当∠BOC=α°时,∠EOD的度数为__________(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28.将一副三角尺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则∠AEC=______度.29.对几何体分类时,首先确定标准,即:(1)从形状方面,按柱体、________、球划分;(2)从面的方面,按组成的面有无__________划分;(3)从顶点方面,按有无________划分.30.几个同学在公园玩,发现一个漂亮的“古董”. 甲:它有10个面;乙:它有24条棱;丙:它有8个面是正方形,2个面是多边形;丁:如果把它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有八种颜色,挺好看. 通过这四个同学的对话,从几何体的名称来看,这个“古董“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31.如图,一艘船由A港沿北偏东65︒方向航行30km至B港,然后再沿北偏西40︒方向航行至C港,C港在A港北偏东20︒方向,则A,C两港之间的距离为______km.32.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将它折叠成正方体后,字母B的对面是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33.甲、乙两艘客轮同时离开港口,航行的速度都是40m /min ,甲客轮沿北偏东30°的方向航行15min 到达点A ,乙客轮沿南偏东60°的方向航行20min 到达点B .则A 、B 两点的直线距离为______m .34.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平分∠BAD 交BC 与点E ,且将BC 分成4cm 和6cm 两部分,则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_____________.35.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C 、D 是AB 两侧∠O 上的点,若∠CAB =34°,则∠ADC =_____°.36.点C 在直线AB 上,若AB =3,BC =2,则AC 为_____.37.由O 点引出的7条射线如图,若OA OE ⊥,OC OG ⊥,BOC FOG ∠>∠,则图中以O 为顶角的锐角共有________个.38.一个由125个同样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大正方体,从这个大正方体中抽出若干个正方体,把大正方体中相对的两面打通,结果如图,则图中剩下的小正方有______个.39.如图,∠α=120°,∠β=90°,则∠γ的度数是________ °.40.Rt△ABC中,∠ACB=90°,AC=20,BC=10,D、E分别为边AB、CA上两动点,则CD+DE的最小值为______.三、解答题41.如图,AD为△ABC的角平分线,点E在AC上,点F在BC上,连接BE交AD于点G,连接EF,∠1=∠2.(1)求证:∠BEF与∠AGB互补;(2)若∠C=75°,EF∠BC,求∠ABC的度数.42.如图,OD平分∠BOC,OE平分∠AOC.若∠BOC=70°,∠AOC=50°.求出∠D0E及其补角的度数.43.小明用剪刀展开了一个长方体纸盒,可是一不小心多剪了一条棱,把纸盒剪成了两部分,即图中的∠和∠.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总共剪开了条棱.(2)现在小明想将剪断的∠重新粘贴到∠上去,而且经过折叠以后,仍然可以还原成一个长方体纸盒,请你帮助小明在∠上补全.(作图要求:先用尺和铅笔画图,再用黑色的签字笔描一遍)(3)小明说:已知这个长方形纸盒高为3cm ,底面是一个正方形,并且这个长方形纸盒所有棱长的和是92cm ,请计算,这个长方体纸盒的体积是___________cm 3.44.如图1,已知AB //CD ,点G 在AB 上,点H 在EF 上,连接CG 、CH ,CG CH ⊥,90CHE CGA ∠+∠=︒.(1)求证:AB //EF ;(2)如图2,若90BAE ∠=︒,延长HC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M ,请直接写出图2中所有与AGC ∠互余的角.45.如图,100AOB ∠=︒,射线OC 以2/s ︒的速度从OA 位置出发,射线OD 以10/s ︒的速度从OB 位置出发,设两条射线同时绕点O 逆时针旋转s t .(1)当10t =时,求COD ∠的度数;(2)若015t ≤≤.∠当三条射线OA 、OC 、OD 构成的三个度数大于0︒的角中,有两个角相等,求此时t 的值;∠在射线OD ,OC 转动过程中,射线OE 始终在BOD ∠内部,且OF 平分AOC ∠,当110EOF ∠=︒,求BOE AOD∠∠的值. 46.如图:点A ,B ,E 在同一条直线上,AD AC ⊥,且BD AD AE EC ⊥⊥,,垂足分别为A ,D ,E .(1)求证:ABD ∽CAE ;(2)若1356AB BD AC ===,,,求CE 的值.47.如图,AF BC ∥.72FAC ∠=︒,CD 平分ACB ∠,4CDE BCD ∠=∠.(1)求CDE ∠的度数.(2)求证:AED B ∠=∠.48.(1)如图1,已知点C ,D 在线段AB 上,P 是BD 的中点,线段AB ,CP 的长度m ,n 满足227(15)0m n -+-=,AD :BC =5:7,求线段CD 的长度;(2)已知∠AOB =140°,将射线OB 绕着点O 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α(0°<α<140°)得到射线OD ,作∠BOD 的平分线OP ,将射线OP 绕着点O 逆时针旋转60°得到射线OC .∠AOD :∠BOC =1:t .∠如图2,若t <1,请直接用含有t 的式子表示出∠AOD 的度数;∠若∠COD =12∠AOC ,求t 的值. 49.问题提出(1)如图1,点A ,B 在直线l 的同侧,在直线l 上作一点P ,使得AP BP +的值最小.问题探究(2)如图2,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6,点M 在DC 上,且2DM =,N 是AC 上的一动点,则DN MN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问题解决(3)现在各大景区都在流行“真人CS ”娱乐项目,其中有一个“快速抢点”游戏,游戏规则如图3,在用绳子围成的一个边长为12m 的正方形ABCD 场地中,游戏者从AB 边上的点E 处出发,分别先后赶往边,,BC CD DA 上插小旗子,最后回到点E .求游戏者所跑的最少路程.50.如图,已知,在Rt ABC 中,斜边10AB =,4sin 5A = ,点P 为边AB 上一动点(不与A ,B 重合),PQ 平分CPB ∠交边BC 于点Q ,QM AB ⊥于M QN CP ⊥,于N .(1)当AP=CP 时,求QP ;(2)若CP AB ⊥ ,求CQ ;(3)探究:AP 为何值时,四边形PMQN 与BPQ 的面积相等?参考答案:1.A【分析】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根据这一特点作答.【详解】解:这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共有六个面,其中面“有”与面“事”相对,面“志”与面“竟”相对,“者”与面“成”相对.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2.C【详解】试题解析:A、折叠后,没有上下底面,故不能围成正方体;B、折叠后,缺少一个底面,故也不能围成正方体;C、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D、折叠后第一行两个面无法折起来,而且下边没有面,不能折成正方体;故选C.考点: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3.A【分析】根据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求解即可【详解】解:同一条直线可由这条直线上任意两点的大写字母表示,选项A正确;同一条射线必须满足端点相同,延伸方向相同,选项B,D错误;同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相同,选项C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线段、射线以及直线的概念,熟记概念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4.B【分析】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根据这一特点作答.【详解】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在正方体盒子上与“明”字相对的面上的字是“信”.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5.C【分析】根据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这一特点作答即可.【详解】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与“法”字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信”.故应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从实物出发,结合具体的问题,辨析几何体的展开图,通过结合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化,建立空间观念,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6.B【分析】根据图像点与线的关系可直接得出答案.【详解】解:由图像可知点A 、C 、D 在直线l 外,点B 在直线l 上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线关系,比较简单.7.C【分析】由题意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可得AD 、DC 的长,进而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DE 的长.【详解】解:∠点D 为AC 的中点,且2AD =,∠2AD DC ==,∠10AB =,∠6BC AB AD DC =--=,∠1BE =,当E 在B 左侧,2617DE DC BC BE =+-=+-=,当E 在B 右侧,2619DE DC BC BE =++=++=.∠DE 的长为7或9.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两点间的距离,解题的关键是利用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性质. 8.A【分析】根据互补两角之和180°计算即可.【详解】∠3725α∠=︒'∠α∠的补角=1803725︒-︒'=14235︒',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补角定义和角度计算,需要注意角度度分秒计算时进制时60. 9.B【分析】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解答即可.【详解】解:“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这实际问题的数学知识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的性质,熟练掌握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B【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FDC =∠F =30°,然后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结果.【详解】解:如图,∠EF ∠BC ,∠∠FDC =∠F =30°,∠∠1=∠FDC +∠C =30°+45°=75°,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知三角板各个角的度数是解本题的关键.11.A【分析】根据度、分、秒之间的进制,先将度中的小数部分转化为分,再将分的小数部分转化为秒即得.【详解】解:21.24210.2460︒'︒=+⨯2114.4︒'=+21140.460'''=︒++⨯211424'''=︒++211424'''=︒.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度、分、秒运算,熟练掌握度、分、秒之间的六十进制是解题关键,六十进制与十进制易混淆.12.A【分析】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找到三个图形一致的几何体即可.【详解】解:A、正方体的三视图是全等的正方形,符合题意;B、正四棱台的三视图分别为梯形,梯形,两个正方形的组合图形,不符合题意;C、有正方孔的正方体的左视图与主视图都是正方形里面有两条竖直的虚线,俯视图是两个正方形的组合图形,不符合题意;D、四棱锥的三视图分别是三角形,三角形,四边形及中心,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三种视图,掌握定义是关键.注意看不到的棱用虚线表示.13.A【分析】结合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的特征,只要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即可.【详解】解:如图所示:根据立方体的展开图可知,不能选择图中A的位置接正方形.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应用与设计作图.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共有11种,应灵活掌握,不能死记硬背.14.C【分析】从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是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象是俯视图.【详解】A .俯视图与主视图都是正方形,故该选项不合题意;B .俯视图与主视图都是矩形,故该选项不合题意;C .俯视图是圆,左视图是三角形;故该选项符合题意;D .俯视图与主视图都是圆,故该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视图,关键是把握好三视图所看的方向.属于基础题,中考常考题型.15.B【分析】利用不能出现同一行有多于4个正方形的情况,不能出现田字形、凹字形的情况进行判断也可.【详解】A .可以作为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B .不可以作为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C .可以作为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D .可以作为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展开图,熟记展开图的11种形式是解题的关键,利用不是正方体展开图的“一线不过四、田凹应弃之”(即不能出现同一行有多于4个正方形的情况,不能出现田字形、凹字形的情况)判断也可.16.A【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AC CD =,BC CE =,A EDC ∠=∠,故∠正确;得到ACD BCE ∠=∠,CBE BEC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到1802ACD A ADC ︒-∠∠=∠=,1802BCE CBE BEC ︒-∠∠=∠=,求得A BEC ∠=∠,故∠正确;由于A ABC ∠+∠不一定等于90︒,于是得到ABC CBE ∠+∠不一定等于90︒,故∠错误,可求得ADC EDC ∠=∠,故可判定∠.【详解】解:∠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得到DEC ,∠AC CD =,BC CE =,A EDC ∠=∠,ACB ECD ∠=∠,故①正确;∴A ADC EDC ∠=∠=∠,ACD DCB DCB BCE ∠+∠=∠+∠,∠CD 平分ADE ∠,ACD BCE ∠=∠,故∠正确;∠BC CE =,∠CBE BEC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1802ACDA ADC︒-∠∠=∠=,1802BCECBE BEC ︒-∠∠=∠=,∠A BEC∠=∠,故∠正确;∠A ABC∠+∠不一定等于90︒,ABC CBE∴∠+∠不一定等于90︒,故∠错误.综上,正确的由①②④,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17.C【分析】根据射线及线段的定义及特点可判断各项,从而得出答案.【详解】∠射线AB和射线BA不是同一条射线,错误;∠同角的余角相等,正确;∠若AB=BC,点B在线段AC上时,则点B为线段AC的中点,错误;∠点C在线段AB上,M,N分别是线段AC,CB的中点.若MN=5,则线段AB=10,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射线及线段的知识,注意基本概念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18.D【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解:∠射线OC是∠AOB的平分线,∠AOC=30°,∠∠AOB=60°.故答案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角的计算,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关键是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19.C【分析】根据两个三角板可拼出的角度有15°,30°,45°,60°,75°,90°,105°,120°,135°,150°,180°【详解】∠三角板的度数为30°,60°,90°;45°,45°,90°∠可拼出的角度有15°,30°,45°,60°,75°,90°105°,120°,135°,150°,180°.故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角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角之间的转换.20.CAB,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证得【分析】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DF=BD=12DE∠BC,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求得DE的长,则可求得EF的长.【详解】解:∠AF∠BF,D为AB的中点,∠DF=DB=1AB=6,2∠∠DBF=∠DFB,∠BF平分∠ABC,∠∠DBF=∠CBF,∠∠DFB=∠CBF,∠DE∠BC,∠DE为∠ABC的中位线,∠DE=1BC=10,2∠EF=DE−DF=10−6=4,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是斜边是斜边的一半可得∠DBF 为等腰三角形,通过角平分线的性质和等角对等边可得DF//BC,即DE为∠ABC的中位线,从而计算出DE,继而求出EF.21.155°23′【分析】根据补角的概念,直接作答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α=24°37′,则∠α的补角=180°-24°37′=155°23′.故答案为:155°23′.【点睛】此题考查补角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补角的定义,涉及角度问题时,需要特别注意题干中是否带有单位.22.30【详解】∠互余两角的和等于90°,∠α的余角为:90°-60°=30°.故答案为:3023.6【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在同一平面内用游戏棒搭4个大小一样的等边三角形(两个菱形),至少要9根游戏棒,在空间搭4个大小一样的等边三角形,如三棱锥,至少要6根游戏棒.【详解】由题可知:因为4个等边三角形需12根游戏棒,但可共用3根,所以至少要9根游戏棒;因为空间可以共棱,所以至少要6根游戏棒.【点睛】此题涉及到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主要考查了学生的分析、总结、归纳能力,规律型的习题一般是从所给的数据和运算方法进行分析,从特殊值的规律上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24.7【分析】本题需要分两种情况讨论,∠当点C在线段AB上时,∠当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计算即可.【详解】如图,当点C在线段AB上时,则14410AC=-=∠M是AC的中点,N是BC的中点,∠1152722MN MC CN AC BC=+=+=+=;如图,当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则14418AC=+=,∠M是AC的中点,N是BC的中点,∠1192722MN MC CN AC BC=-=-=-=,综上所述,段MN的长度是7cm,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关键是利用了线段的中点的定义,分情况讨论.25.110【分析】因为钟表上的刻度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12等份,每一份是30°,借助图形,找出时针和分针之间相差的大格数,用大格数乘30°即可.【详解】解:∠时针在钟面上每分钟转0.5°,分针每分钟转6°,∠钟表上12时20分钟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可以看成时针转过12时0.5°×20=10°,分针在数字4上.∠钟表12个数字,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夹角为30°,∠12时20分钟时分针与时针的夹角4×30°-10°=110°.故答案为:110.【点睛】本题考查钟表分针所转过的角度计算.在钟表问题中,常利用时针与分针转动的度数关系:分针每转动1°时针转动(112)°,并且利用起点时间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关系建立角的图形.26.=【详解】解:∠α=90°-∠AOB ,∠β=90°-∠AOB ,故∠α=∠β.故答案为=. 27. 110°或130° 1203α⎛⎫-︒ ⎪⎝⎭或21503α⎛⎫-︒ ⎪⎝⎭ 【分析】A 、根据角的和差得到∠AOB =90°-30°=60°,根据OE 是∠AOB 的一条三等分线,分类讨论,当∠AOE =13∠AOB =20°,∠当∠BOE ′=13∠AOB =20°,根据角的和差即可得到结论;B 、根据角的和差得到∠AOB ,根据OE 是∠AOB 的一条三等分线,分类讨论,当∠AOE =13∠AOB ,∠当∠BOE ′=13∠AOB ,根据角的和差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解:A 、如图,∠∠AOC =90°,∠BOC =30°,∠∠AOB =90°-30°=60°,∠OE 是∠AOB 的一条三等分线,∠∠当∠AOE =13∠AOB =20°, ∠∠BOE =40°,∠∠BOD=90°,∠∠EOD=∠BOD+∠BOE=130°,∠当∠BOE′=13∠AOB=20°,∠∠DOE′=90°+20°=110°,综上所述,∠EOD的度数为130°或110°,故答案为:130°或110°;B、∠∠AOC=90°,∠BOC=α°,∠∠AOB=90°-α°,∠OE是∠AOB的一条三等分线,∠∠当∠AOE=13∠AOB=30°-13α°,∠∠BOE=90°-α-(30-13α)°=60°-23α°,∠∠BOD=90°,∠∠EOD=∠BOD+∠BOE=150°-23α°,∠当∠BOE′=13∠AOB=30°-13α°,∠∠DOE′=90°+30°-13α°=120°-13α°,综上所述,∠EOD的度数为150°-23α°或120°-13α°,故答案为:150°-23α°或120°-13α°;【点睛】本题考查了余角和补角的定义,角的倍分,熟练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8.75【分析】由∠BAC=∠ACD=90°,可得AB∠CD,所以∠BAE=∠D=30°,利用三角形的外角关系即可求出∠AEC的度数.【详解】解:∠∠BAC=∠ACD=90°,∠AB∠CD,∠∠BAE=∠D=30°,∠∠AEC=∠B+∠BAE=75°,故答案为:75.【点睛】此题主要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三角板中角度的计算,判断出AB ∠CD 是解本题的关键.29. 锥体 曲的面 顶点【分析】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的要求即可求解.【详解】解:(1)从形状方面,按柱体、__锥体______、球划分;(2)从面的方面,按组成的面有无____曲的面______划分;(3)从顶点方面,按有无____顶点____划分.故答案为(1)锥体,(2)曲的面,(3)顶点.【点睛】本题考查立体图形的不同分类方法,掌握各种分类标准及要求是解题关键. 30.八棱柱【分析】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多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据此,再结合“这个‘古董’有8个面是正方形,2个面是多边形”,即可确定答案.【详解】根据甲:它有10个面;乙:它有24条棱;丙:它有8个面是正方形,2个面是多边形;丁:如果把它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可知它符合棱柱的特征,可知是一个八棱柱.故答案为八棱柱.【点睛】本题考查了认识立体图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棱柱的特征.31.【分析】根据题意得,6520CAB ∠=︒-︒,402060ACB ∠=︒+︒=︒,30AB =,过B 作BE AC ⊥于E ,解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根据题意得,652045CAB ∠=︒-︒=︒,402060ACB ∠=︒+︒=︒,30AB =, 过B 作BE AC ⊥于E ,90AEB CEB ∴∠=∠=︒,在Rt ABE ∆中,45ABE ∠=︒,30AB =,AE BE ∴== 在Rt CBE ∆中,60ACB ∠=︒,CE ∴=AC AE CE ∴=+=∴,C两港之间的距离为km,A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基础知识比较简单.32.D【分析】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答即可.【详解】解: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中,相对的面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所以字母B的对面是D.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33.1000【分析】先画出草图,根据∠COA=30°,∠EOB=60°,∠EOC=180°,得到∠AOB=90°,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得到OA=40×15=600,OB=40×20=800,利用勾股定理计算AB即可.【详解】画出草图如下,∠∠COA=30°,∠EOB=60°,∠EOC=180°,∠∠AOB=90°,∠路程=速度×时间,∠OA =40×15=600,OB =40×20=800,∠AB =1000,故答案为:1000.【点睛】本题考查了方位角,勾股定理,正确理解方位角的意义,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34.32cm 或28cm【分析】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得BAE DAE ∠=∠;根据平行四边形及平行线性质,得BEA DAE ∠=∠,从而得BAE BEA ∠=∠;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得BA BE =;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分析,通过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根据题意,如图:∠AE 平分∠BAD 交BC 与点E ,∠BAE DAE ∠=∠∠平行四边形ABCD∠//AD BC∠BEA DAE ∠=∠∠BAE BEA ∠=∠∠BA BE =AE 将BC 分成4cm 和6cm 两部分,当6cm BE =时,得6cm BA BE ==∠10cm BC BE EC =+=∠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2232cm BA BC +=当4cm BE =时,得4cm BA BE ==∠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2228cm BA BC +=故答案为:32cm 或28cm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平行四边形、平行线、等腰三角形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角平分线、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35.56【分析】先由圆周角定理得∠ACB =90°,求得∠ABC 的度数,然后由圆周角定理,即可求得∠ADC 的度数.【详解】解:∠AB 为∠O 的直径,∠∠ACB =90°,∠∠CAB =34°,∠∠ABC =90°﹣∠CAB =56°,∠∠ADC =∠ABC =56°.故答案为:56.【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圆周角定理是解题的关键.36.1或5【分析】分为两种情况,画出图形,根据线段的和差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当C 在线段AB 上时,AC=AB-BC=3-2=1,当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时,AC=AB+BC=3+2=5,即AC=1或5,故答案为:1或5.【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的和差,能求出符合的所有情况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要进行分类讨论.37.15【分析】分别以OA 、OB 、OC 、OD 、OE 、OF 为一边,数出所有角,找出其中的非锐角,相减即可得答案.【详解】解:以OA 、OB 、OC 、OD 、OE 、OF 为始边,分别有角6个,5个,4个,3个,2个,1个,图中共有角21个,OA OE ⊥,所以以OA 为边的非锐角有3个,分别为,,AOG AOF AOE ,,OC OG ,BOC FOG∠∠COF +∠BOC >90°,∠∠FOB >90°.所以以OB 为边的非锐角有2个,分别为,BOG BOF ,以OC 为边的非锐角有1个,为COG ∠.于是图中共有锐角21-(3+2+1)=15个.故答案为15.【点睛】此题考查了角的数法,要以每条边为始边,数出所有角,要注意,不能漏数,也不能多数,要注意去掉非锐角.38.73【分析】根据题意:我们把相对面打通需要去掉的小正方体分三种情况,按一定的顺序数去掉的小正方体数量,如前后面,上下面,左右面分别去数数,然后用总数125减掉数出来的三部分即可,注意:前面数过的后面的一定去掉,否则会重复的.【详解】解:前后面少(3+2)×5=25(个),上下面少的(去掉与前后面重复的)(5-3)+2×3+1×5=13(个),左右面少的(去掉与前后,上下重复的)(5-3)+(5-1)+(5-2)+(5-2-1)+(5-2)=14(个), 125-(25+13+14)=73(个),答:图中剩下的小正方体有73个.故答案为:73.【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对面上的数字,要注意不能重复和遗漏.39.150.【分析】根据周角的定义,利用360度减去∠α和∠β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可得,∠γ=360°-∠α-∠β=360°-120°-90°=150°.故答案是:150.【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度的计算,正确得到图中三个角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0.16【分析】作点C关于AB的对称点C',过点C'作C'E∠AC,交AB于点D',即可确定C'E 就是CD+DE的最小值,然后运用勾股定理和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求解即可.【详解】作点C关于AB的对称点C',过点C'作C'E∠AC,交AB于点D',则CD+DE的最小值为C'E的长;∠∠ACB=90°,AC=20,BC=10,,∠∠A=∠C',∠''C E AC CC AB,∠C'E=16;故答案为16;【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和最短距离问题,其中运用作对称点确定最短距离是解答的关键.41.(1)证明见解析(2)∠ABC=75°【分析】(1)先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DAC=∠1,则∠DAC=∠2,于是可判断。
专题32函数与几何综合问题(25题)一、填空题1(2023·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B的坐标为-8,6,过点B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C、点A,直线y=-2x-6与AB交于点D.与y轴交于点E.动点M在线段BC上,动点N在直线y=-2x-6上,若△AMN是以点N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点M的坐标为2(2023·四川自贡·统考中考真题)如图,直线y=-13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D是线段AB上一动点,点H是直线y=-43x+2上的一动点,动点E m,0,F m+3,0,连接BE,DF,HD.当BE+DF取最小值时,3BH+5DH的最小值是.3(2023·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二次函数y=a(x-1)(x-5)a>1 2的图像与x轴交于点A、B,与y轴交于点C,过点M3,1的直线将△ABC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是三角形或梯形,且面积相等,则a 的值为.二、解答题4(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D的顶点B,C在x轴上,D在y轴上,OB,OC的长是方程x2-6x+8=0的两个根(OB>OC).请解答下列问题:(1)求点B 的坐标;(2)若OD :OC =2:1,直线y =-x +b 分别交x 轴、y 轴、AD 于点E ,F ,M ,且M 是AD 的中点,直线EF 交DC 延长线于点N ,求tan ∠MND 的值;(3)在(2)的条件下,点P 在y 轴上,在直线EF 上是否存在点Q ,使△NPQ 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等腰三角形的个数和其中两个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2023·湖南·统考中考真题)如图,点A ,B ,C 在⊙O 上运动,满足AB 2=BC 2+AC 2,延长AC 至点D ,使得∠DBC =∠CAB ,点E 是弦AC 上一动点(不与点A ,C 重合),过点E 作弦AB 的垂线,交AB 于点F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N ,交⊙O 于点M (点M 在劣弧AC上).(1)BD 是⊙O 的切线吗?请作出你的判断并给出证明;(2)记△BDC ,△ABC ,△ADB 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若S 1⋅S =S 2 2,求tan D 2的值;(3)若⊙O 的半径为1,设FM =x ,FE ⋅FN ⋅1BC ⋅BN +1AE ⋅AC=y ,试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6(2023·湖南·统考中考真题)我们约定:若关于x 的二次函数y 1=a 1x 2+b 1x +c 1与y 2=a 2x 2+b 2x +c 2同时满足a 2-c 1+(b 2+b 1)2+c 2-a 1 =0,b 1-b 22023≠0,则称函数y 1与函数y 2互为“美美与共”函数.根据该约定,解答下列问题:(1)若关于x 的二次函数y 1=2x 2+kx +3与y 2=mx 2+x +n 互为“美美与共”函数,求k ,m ,n 的值;(2)对于任意非零实数r ,s ,点P r ,t 与点Q s ,t r ≠s 始终在关于x 的函数y 1=x 2+2rx +s 的图像上运动,函数y 1与y 2互为“美美与共”函数.①求函数y 2的图像的对称轴;②函数y 2的图像是否经过某两个定点?若经过某两个定点,求出这两个定点的坐标;否则,请说明理由;(3)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关于x 的二次函数y 1=ax 2+bx +c 与它的“美美与共”函数y 2的图像顶点分别为点A ,点B ,函数y 1的图像与x 轴交于不同两点C ,D ,函数y 2的图像与x 轴交于不同两点E ,F .当CD =EF 时,以A ,B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为正方形?若能,求出该正方形面积的取值范围;若不请说明理由.7(2023·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4的菱形,∠A =60°,点Q 为CD 的中点,P 为线段AB 上的动点,现将四边形PBCQ 沿PQ 翻折得到四边形PB C Q .(1)当∠QPB =45°时,求四边形BB C C 的面积;(2)当点P 在线段AB 上移动时,设BP =x ,四边形BB C C 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8(2023·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平而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 =-3x 2+23x 的图象与x 轴分别交于点O ,A ,顶点为B .连接OB ,AB ,将线段AB 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线段AC ,连接BC .点D ,E 分别在线段OB ,BC 上,连接AD ,DE ,EA ,DE 与AB 交于点F ,∠DEA =60°.(1)求点A ,B 的坐标;(2)随着点E 在线段BC 上运动.①∠EDA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②线段BF 的长度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当线段DE 的中点在该二次函数的因象的对称轴上时,△BDE 的面积为.9(2023·内蒙古·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 =-x 2+3x +1交y 轴于点A ,直线y =-13x +2交抛物线于B ,C 两点(点B 在点C 的左侧),交y 轴于点D ,交x 轴于点E .(1)求点D ,E ,C 的坐标;(2)F 是线段OE 上一点OF <EF ,连接AF ,DF ,CF ,且AF 2+EF 2=21.①求证:△DFC 是直角三角形;②∠DFC 的平分线FK 交线段DC 于点K ,P 是直线BC 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当3tan ∠PFK =1时,求点P 的坐标.10(2023·吉林·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AB =4cm ,点O 是对角线AC 的中点,动点P ,Q 分别从点A ,B 同时出发,点P 以1cm/s 的速度沿边AB 向终点B 匀速运动,点Q 以2cm/s 的速度沿折线BC -CD 向终点D 匀速运动.连接PO 并延长交边CD 于点M ,连接QO 并延长交折线DA -AB 于点N ,连接PQ ,QM ,MN ,NP ,得到四边形PQMN .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x (s )(0<x <4),四边形PQMN 的面积为y (cm 2)(1)BP 的长为cm ,CM 的长为cm .(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2)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当四边形PQMN 是轴对称图形时,直接写出x 的值.11(2023·广东·统考中考真题)综合运用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OABC 的顶点A 在x 轴的正半轴上,如图2,将正方形OABC 绕点O 逆时针旋转,旋转角为α0°<α<45° ,AB 交直线y =x 于点E ,BC 交y 轴于点F .(1)当旋转角∠COF 为多少度时,OE =OF ;(直接写出结果,不要求写解答过程)(2)若点A (4,3),求FC 的长;(3)如图3,对角线AC 交y 轴于点M ,交直线y =x 于点N ,连接FN ,将△OFN 与△OCF 的面积分别记为S 1与S 2,设S =S 1-S 2,AN =n ,求S 关于n 的函数表达式.12(2023·湖北黄冈·统考中考真题)已知抛物线y =-12x 2+bx +c 与x 轴交于A ,B (4,0)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0,2),点P 为第一象限抛物线上的点,连接CA ,CB ,PB ,PC .(1)直接写出结果;b =,c =,点A 的坐标为,tan ∠ABC =;(2)如图1,当∠PCB =2∠OCA 时,求点P 的坐标;(3)如图2,点D 在y 轴负半轴上,OD =OB ,点Q 为抛物线上一点,∠QBD =90°,点E ,F 分别为△BDQ 的边DQ ,DB 上的动点,QE =DF ,记BE +QF 的最小值为m .①求m 的值;②设△PCB 的面积为S ,若S =14m 2-k ,请直接写出k 的取值范围.13(2023·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已知A (0,2),B (2,0).点E 位于第二象限且在直线y =-2x 上,∠EOD =90°,OD =OE ,连接AB ,DE ,AE ,DB .(1)直接判断△AOB 的形状:△AOB 是三角形;(2)求证:△AOE ≌△BOD ;(3)直线EA 交x 轴于点C (t ,0),t >2.将经过B ,C 两点的抛物线y 1=ax 2+bx -4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抛物线y 2.①若直线EA 与抛物线y 1有唯一交点,求t 的值;②若抛物线y 2的顶点P 在直线EA 上,求t 的值;③将抛物线y 2再向下平移,2(t -1)2个单位,得到抛物线y 3.若点D 在抛物线y 3上,求点D 的坐标.14(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OABC 的一边OC 在x 轴正半轴上,顶点A 的坐标为2,23 ,点D 是边OC 上的动点,过点D 作DE ⊥OB 交边OA 于点E ,作DF ∥OB 交边BC 于点F ,连接EF .设OD =x ,△DEF 的面积为S .(1)求S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2)当x 取何值时,S 的值最大?请求出最大值.15(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原点,菱形ABCD 的顶点A (3,0),B (0,1),D (23,1),矩形EFGH 的顶点E 0,12 ,F -3,12 ,H 0,32.(1)填空:如图①,点C 的坐标为,点G 的坐标为;(2)将矩形EFGH 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得到矩形E F G H ,点E ,F ,G ,H 的对应点分别为E ,F ,G ,H .设EE =t ,矩形E F G H 与菱形ABCD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①如图②,当边E F 与AB 相交于点M 、边G H 与BC 相交于点N ,且矩形E F G H 与菱形ABCD 重叠部分为五边形时,试用含有t 的式子表示S ,并直接写出t 的取值范围:②当233≤t ≤1134时,求S 的取值范围(直接写出结果即可).16(2023·浙江温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1,AB 为半圆O 的直径,C 为BA 延长线上一点,CD 切半圆于点D ,BE ⊥CD ,交CD 延长线于点E ,交半圆于点F ,已知OA =32,AC =1.如图2,连接AF ,P 为线段AF 上一点,过点P 作BC 的平行线分别交CE ,BE 于点M ,N ,过点P 作PH ⊥AB 于点H .设PH =x ,MN =y .(1)求CE 的长和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2)当PH <PN ,且长度分别等于PH ,PN ,a 的三条线段组成的三角形与△BCE 相似时,求a 的值.(3)延长PN 交半圆O 于点Q ,当NQ =154x -3时,求MN 的长.17(2023·新疆·统考中考真题)【建立模型】(1)如图1,点B 是线段CD 上的一点,AC ⊥BC ,AB ⊥BE ,ED ⊥BD ,垂足分别为C ,B ,D ,AB =BE .求证:△ACB ≌△BDE ;【类比迁移】(2)如图2,一次函数y =3x +3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A 、与x 轴交于点B ,将线段AB 绕点B 逆时针旋转90°得到BC 、直线AC 交x 轴于点D .①求点C 的坐标;②求直线AC 的解析式;【拓展延伸】(3)如图3,抛物线y =x 2-3x -4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C点,已知点Q (0,-1),连接BQ .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tan ∠MBQ =13,若存在,求出点M 的横坐标.18(2023·江苏连云港·统考中考真题)【问题情境 建构函数】(1)如图1,在矩形ABCD 中,AB =4,M 是CD 的中点,AE ⊥BM ,垂足为E .设BC =x ,AE =y ,试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由数想形 新知初探】(2)在上述表达式中,y 与x 成函数关系,其图像如图2所示.若x 取任意实数,此时的函数图像是否具有对称性?若有,请说明理由,并在图2上补全函数图像.【数形结合 深度探究】(3)在“x 取任意实数”的条件下,对上述函数继续探究,得出以下结论:①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②函数值y 的取值范围是-42<y <42;③存在一条直线与该函数图像有四个交点;④在图像上存在四点A 、B 、C 、D ,使得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其中正确的是.(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抽象回归 拓展总结】(4)若将(1)中的“AB=4”改成“AB=2k”,此时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是;一般地,当k≠0,x取任意实数时,类比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研究过程,探究此类函数的相关性质(直接写出3条即可).19(2023·四川凉山·统考中考真题)阅读理解题:阅读材料:如图1,四边形ABCD是矩形,△A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记∠BAE为α、∠FAD为β,若tanα=1 2,则tanβ=13.证明:设BE=k,∵tanα=12,∴AB=2k,易证△AEB≌△EFC AAS∴EC=2k,CF=k,∴FD=k,AD=3k∴tanβ=DFAD =k3k=13,若α+β=45°时,当tanα=12,则tanβ=13.同理:若α+β=45°时,当tanα=13,则tanβ=1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如图2,直线y=3x-9与反比例函数y=mx(x>0)的图象交于点A,与x轴交于点B.将直线AB绕点A顺时针旋转45°后的直线与y轴交于点E,过点A作AM⊥x轴于点M,过点A作AN⊥y轴于点N,已知OA=5.(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直接写出tan ∠BAM 、tan ∠NAE 的值;(3)求直线AE 的解析式.20(2023·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如图1,二次函数y =ax 2+bx +4的图象经过点A (-4,0),B (-1,0).(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点P 在二次函数对称轴上,当△BCP 面积为5时,求P 坐标;(3)小明认为,在第三象限抛物线上有一点D ,使∠DAB +∠ACB =90°;请判断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请求出D 的坐标;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21(2023·湖北恩施·统考中考真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O 为坐标原点,已知抛物线y =-12x 2+bx +c 与y 轴交于点A ,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B .(1)如图,若A 0,3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 =3.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并直接写出y ≥3时x 的取值范围;(2)在(1)的条件下,若P 为y 轴上的点,C 为x 轴上方抛物线上的点,当△PBC 为等边三角形时,求点P ,C 的坐标;(3)若抛物线y =-12x 2+bx +c 经过点D m ,2 ,E n ,2 ,F 1,-1 ,且m <n ,求正整数m ,n 的值.22(2023·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抛物线y =ax 2+bx -1a ≠0 与x 轴交于点A 1,0 和点B ,与y 轴交于点C ,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 轴于点D 3,0 ,过点B 作直线l ⊥x 轴,过点D 作DE ⊥CD ,交直线l 于点E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点P为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的点,连接CE和BP交于点Q,当BQPQ=57时.求点P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连接AC,在直线BP上是否存在点F,使得∠DEF=∠ACD+∠BED?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3(2023·山东日照·统考中考真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内,抛物线y=-ax2+5ax+2a>0交y 轴于点C,过点C作x轴的平行线交该抛物线于点D.(1)求点C,D的坐标;(2)当a=13时,如图1,该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点P为直线AD上方抛物线上一点,将直线PD沿直线AD翻折,交x轴于点M(4,0),求点P的坐标;(3)坐标平面内有两点E1a ,a+1,F5,a+1,以线段EF为边向上作正方形EFGH.①若a=1,求正方形EFGH的边与抛物线的所有交点坐标;②当正方形EFGH的边与该抛物线有且仅有两个交点,且这两个交点到x轴的距离之差为52时,求a的值.24(2023·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已知二次函数y=22x2+bx+c的图像与y轴交于点A,且经过点B(4,2)和点C(-1,2).(1)请直接写出b,c的值;(2)直线BC交y轴于点D,点E是二次函数y=22x2+bx+c图像上位于直线AB下方的动点,过点E作直线AB的垂线,垂足为F.①求EF的最大值;②若△AEF中有一个内角是∠ABC的两倍,求点E的横坐标.25(2023·辽宁·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抛物线y=-12x2+bx+c与x轴交于点A和点B4,0,与y轴交于点C0,4,点E在抛物线上.(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E在第一象限内,过点E作EF∥y轴,交BC于点F,作EH∥x轴,交抛物线于点H,点H在点E的左侧,以线段EF,EH为邻边作矩形EFGH,当矩形EFGH的周长为11时,求线段EH的长;(3)点M在直线AC上,点N在平面内,当四边形OENM是正方形时,请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11。
几何综合压轴问题(40题)1(2023·四川自贡·统考中考真题)如图1,一大一小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叠放在一起,M,N分别是斜边DE,AB的中点,DE=2,AB=4.(1)将△CDE绕顶点C旋转一周,请直接写出点M,N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将△CDE绕顶点C逆时针旋转120°(如图2),求MN的长.2(2023·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如图,点C为线段AB上一点,分别以AC,BC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在AB的同侧作等腰△ACD和等腰△BCE,且∠A=∠CBE.在线段EC上取一点F,使EF=AD,连接BF,DE.(1)如图1,求证:DE=BF;(2)如图2,若AD=2,BF的延长线恰好经过DE的中点G,求BE的长.3(2023·浙江绍兴·统考中考真题)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顶点A,B,C,D按逆时针方向排列),AB= 12,AD=10,∠B为锐角,且sin B=45.(1)如图1,求AB边上的高CH的长.(2)P是边AB上的一动点,点C,D同时绕点P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点C ,D .①如图2,当点C 落在射线CA上时,求BP的长.②当△AC D 是直角三角形时,求BP的长.4(2023·甘肃武威·统考中考真题)【模型建立】(1)如图1,△ABC和△BDE都是等边三角形,点C关于AD的对称点F在BD边上.①求证:AE=CD;②用等式写出线段AD,BD,DF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模型应用】(2)如图2,△ABC是直角三角形,AB=AC,CD⊥BD,垂足为D,点C关于AD的对称点F在BD边上.用等式写出线段AD,BD,DF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模型迁移】(3)在(2)的条件下,若AD=42,BD=3CD,求cos∠AFB的值.5(2023·江西·统考中考真题)课本再现思考我们知道,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反过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吗?可以发现并证明菱形的一个判定定理;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1)定理证明:为了证明该定理,小明同学画出了图形(如图1),并写出了“已知”和“求证”,请你完成证明过程.己知:在▱ABCD中,对角线BD⊥AC,垂足为O.求证:▱ABCD是菱形.(2)知识应用:如图2,在▱ABCD中,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AD=5,AC=8,BD=6.①求证:▱ABCD是菱形;②延长BC至点E,连接OE交CD于点F,若∠E=12∠ACD,求OFEF的值.6(2023·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1643年,法国数学家费马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几何问题:给定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A,B,C,求平面上到这三个点的距离之和最小的点的位置,意大利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托里拆利给出了分析和证明,该点也被称为“费马点”或“托里拆利点”,该问题也被称为“将军巡营”问题.(1)下面是该问题的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法,请补充以下推理过程:(其中①处从“直角”和“等边”中选择填空,②处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和“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中选择填空,③处填写角度数,④处填写该三角形的某个顶点)当△ABC的三个内角均小于120°时,如图1,将△APC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得到△A P C,连接PP ,由PC=P C,∠PCP =60°,可知△PCP 为三角形,故PP =PC,又P A =PA,故PA+PB+PC =PA +PB+PP ≥A B,由可知,当B,P,P ,A在同一条直线上时,PA+PB+PC取最小值,如图2,最小值为A B,此时的P点为该三角形的“费马点”,且有∠APC=∠BPC=∠APB=;已知当△ABC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120°时,“费马点”为该三角形的某个顶点.如图3,若∠BAC≥120°,则该三角形的“费马点”为点.(2)如图4,在△ABC中,三个内角均小于120°,且AC=3,BC=4,∠ACB=30°,已知点P为△ABC的“费马点”,求PA+PB+PC的值;(3)如图5,设村庄A,B,C的连线构成一个三角形,且已知AC=4km,BC=23km,∠ACB=60°.现欲建一中转站P沿直线向A,B,C三个村庄铺设电缆,已知由中转站P到村庄A,B,C的铺设成本分别为a 元/km,a元/km,2a元/km,选取合适的P的位置,可以使总的铺设成本最低为元.(结果用含a的式子表示)7(2023·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问题情境:如图1,在△ABC中,AB=AC=17,BC=30,AD是BC边上的中线.如图2,将△ABC的两个顶点B,C分别沿EF,GH折叠后均与点D重合,折痕分别交AB,AC,BC于点E,G,F,H.猜想证明:(1)如图2,试判断四边形AEDG的形状,并说明理由.问题解决;(2)如图3,将图2中左侧折叠的三角形展开后,重新沿MN折叠,使得顶点B与点H重合,折痕分别交AB, BC于点M,N,BM的对应线段交DG于点K,求四边形MKGA的面积.8(2023·湖南·统考中考真题)(1)[问题探究]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在线段AO上任取一点P(端点除外),连接PD、PB.①求证:PD=PB;②将线段DP绕点P逆时针旋转,使点D落在BA的延长线上的点Q处.当点P在线段AO上的位置发生变化时,∠DPQ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③探究AQ与OP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迁移探究]如图2,将正方形ABCD换成菱形ABCD,且∠ABC=60°,其他条件不变.试探究AQ与CP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9(2023·湖南岳阳·统考中考真题)如图1,在△ABC中,AB=AC,点M,N分别为边AB,BC的中点,连接MN.初步尝试:(1)MN与AC的数量关系是,MN与AC的位置关系是.特例研讨:(2)如图2,若∠BAC=90°,BC=42,先将△BMN绕点B顺时针旋转α(α为锐角),得到△BEF,当点A,E,F在同一直线上时,AE与BC相交于点D,连接CF.(1)求∠BCF的度数;(2)求CD的长.深入探究:(3)若∠BAC<90°,将△BMN绕点B顺时针旋转α,得到△BEF,连接AE,CF.当旋转角α满足0°<α<360°,点C,E,F在同一直线上时,利用所提供的备用图探究∠BAE与∠ABF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10(2023·湖北黄冈·统考中考真题)【问题呈现】△CAB和△CDE都是直角三角形,∠ACB=∠DCE=90°,CB=mCA,CE=mCD,连接AD,BE,探究AD,BE的位置关系.(1)如图1,当m=1时,直接写出AD,BE的位置关系:;(2)如图2,当m≠1时,(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说明理由.【拓展应用】(3)当m=3,AB=47,DE=4时,将△CDE绕点C旋转,使A,D,E三点恰好在同一直线上,求BE的长.11(2023·河北·统考中考真题)如图1和图2,平面上,四边形ABCD中,AB=8,BC=211,CD=12, DA=6,∠A=90°,点M在AD边上,且DM=2.将线段MA绕点M顺时针旋转n°(0<n≤180)到MA ,∠A MA的平分线MP所在直线交折线AB-BC于点P,设点P在该折线上运动的路径长为x(x>0),连接A P.(1)若点P在AB上,求证:A P=AP;(2)如图2.连接BD.①求∠CBD的度数,并直接写出当n=180时,x的值;②若点P到BD的距离为2,求tan∠A MP的值;(3)当0<x≤8时,请直接写出点A 到直线AB的距离.(用含x的式子表示).12(2023·四川达州·统考中考真题)(1)如图①,在矩形ABCD的AB边上取一点E,将△ADE沿DE翻折,使点A落在BC上A 处,若AB=6,BC=10,求AEEB的值;(2)如图②,在矩形ABCD 的BC 边上取一点E ,将四边形ABED 沿DE 翻折,使点B 落在DC 的延长线上B 处,若BC ⋅CE =24,AB =6,求BE 的值;(3)如图③,在△ABC 中,∠BAC =45°,AD ⊥BC ,垂足为点D ,AD =10,AE =6,过点E 作EF ⊥AD 交AC 于点F ,连接DF ,且满足∠DFE =2∠DAC ,直接写出BD +53EF 的值.13(2023·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是射线AB 上的一个动点,延长BC 至点E ,使CE =AD ,连接DE 交射线AC 于点F .(1)如图1,当点D 在线段AB 上时,猜测线段CF 与BD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当点D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①线段CF 与BD 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②如图3,连接AE .设AB =4,若∠AEB =∠DEB ,求四边形BDFC 的面积.14(2023·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边AD ,AB 上的点,连接CE ,EF ,CF .(1)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E 是AD 的中点.①如图1,当∠FEC =90°时,求证:△AEF ∽△DCE ;②如图2,当tan ∠FCE =23时,求AF 的长;(2)如图3,延长CF ,DA 交于点G ,当GE =DE ,sin ∠FCE =13时,求证:AE =AF .15(2023·湖北武汉·统考中考真题)问题提出:如图(1),E 是菱形ABCD 边BC 上一点,△AEF 是等腰三角形,AE =EF ,∠AEF =∠ABC =αa ≥90° ,AF 交CD 于点G ,探究∠GCF 与α的数量关系.问题探究:(1)先将问题特殊化,如图(2),当α=90°时,直接写出∠GCF 的大小;(2)再探究一般情形,如图(1),求∠GCF 与α的数量关系.问题拓展:(3)将图(1)特殊化,如图(3),当α=120°时,若DG CG =12,求BECE的值.16(2023·山西·统考中考真题)问题情境:“综合与实践”课上,老师提出如下问题:将图1中的矩形纸片沿对角线剪开,得到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纸片,表示为△ABC 和△DFE ,其中∠ACB =∠DEF =90°,∠A =∠D .将△ABC 和△DFE 按图2所示方式摆放,其中点B 与点F 重合(标记为点B ).当∠ABE =∠A 时,延长DE 交AC 于点G .试判断四边形BCGE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1)数学思考:谈你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2)深入探究:老师将图2中的△DBE 绕点B 逆时针方向旋转,使点E 落在△ABC 内部,并让同学们提出新的问题.①“善思小组”提出问题:如图3,当∠ABE =∠BAC 时,过点A 作AM ⊥BE 交BE 的延长线于点M ,BM 与AC 交于点N .试猜想线段AM 和BE 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请你解答此问题;②“智慧小组”提出问题:如图4,当∠CBE=∠BAC时,过点A作AH⊥DE于点H,若BC=9,AC=12,求AH的长.请你思考此问题,直接写出结果.17(2023·湖北十堰·统考中考真题)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D作直线DP,点C关于直线DP的对称点为点E,连接AE,直线AE交直线DP于点F.(1)如图1,若∠CDP=25°,则∠DAF=°;(2)如图1,请探究线段CD,EF,A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在DP绕点D转动的过程中,设AF=a,EF=b请直接用含a,b的式子表示DF的长.18(2023·辽宁大连·统考中考真题)综合与实践问题情境:数学活动课上,王老师给同学们每人发了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探究折叠的性质.已知AB=AC,∠A>90°,点E为AC上一动点,将△ABE以BE为对称轴翻折.同学们经过思考后进行如下探究:独立思考:小明:“当点D落在BC上时,∠EDC=2∠ACB.”小红:“若点E为AC中点,给出AC与DC的长,就可求出BE的长.”实践探究:奋进小组的同学们经过探究后提出问题1,请你回答:问题1:在等腰△ABC中,AB=AC,∠A>90°,△BDE由△ABE翻折得到.(1)如图1,当点D落在BC上时,求证:∠EDC=2∠ACB;(2)如图2,若点E为AC中点,AC=4,CD=3,求BE的长.问题解决:小明经过探究发现:若将问题1中的等腰三角形换成∠A<90°的等腰三角形,可以将问题进一步拓展.问题2:如图3,在等腰△ABC中,∠A<90°,AB=AC=BD=4,2∠D=∠ABD.若CD=1,则求BC的长.19(2023·山东·统考中考真题)(1)如图1,在矩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DC,BC上,AE⊥DF,垂足为点G.求证:△ADE∽△DCF.【问题解决】(2)如图2,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DC,BC上,AE=DF,延长BC到点H,使CH=DE,连接DH.求证:∠ADF=∠H.【类比迁移】(3)如图3,在菱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DC,BC上,AE=DF=11,DE=8,∠AED=60°,求CF 的长.20(2023·福建·统考中考真题)如图1,在△ABC中,∠BAC=90°,AB=AC,D是AB边上不与A,B重合的一个定点.AO⊥BC于点O,交CD于点E.DF是由线段DC绕点D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FD,CA的延长线相交于点M.(1)求证:△ADE∽△FMC;(2)求∠ABF的度数;(3)若N是AF的中点,如图2.求证:ND=NO.21(2023·四川·统考中考真题)如图1,已知线段AB,AC,线段AC绕点A在直线AB上方旋转,连接BC,以BC为边在BC上方作Rt△BDC,且∠DBC=30°.(1)若∠BDC=90°,以AB为边在AB上方作Rt△BAE,且∠AEB=90°,∠EBA=30°,连接DE,用等式表示线段AC与DE的数量关系是;(2)如图2,在(1)的条件下,若DE⊥AB,AB=4,AC=2,求BC的长;(3)如图3,若∠BCD=90°,AB=4,AC=2,当AD的值最大时,求此时tan∠CBA的值.22(2023·广西·统考中考真题)【探究与证明】折纸,操作简单,富有数学趣味,我们可以通过折纸开展数学探究,探索数学奥秘.【动手操作】如图1,将矩形纸片ABCD对折,使AD与BC重合,展平纸片,得到折痕EF;折叠纸片,使点B 落在EF上,并使折痕经过点A,得到折痕AM,点B,E的对应点分别为B ,E ,展平纸片,连接AB ,BB ,BE .请完成:(1)观察图1中∠1,∠2和∠3,试猜想这三个角的大小关系;(2)证明(1)中的猜想;【类比操作】如图2,N为矩形纸片ABCD的边AD上的一点,连接BN,在AB上取一点P,折叠纸片,使B ,P 两点重合,展平纸片,得到折痕EF ;折叠纸片,使点B ,P 分别落在EF ,BN 上,得到折痕l ,点B ,P 的对应点分别为B ,P ,展平纸片,连接,P B .请完成:(3)证明BB 是∠NBC 的一条三等分线.23(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在Rt △ABC 中,∠ACB =90°,∠B =60°,点D 为线段AB 上一动点,连接CD .(1)如图1,若AC =9,BD =3,求线段AD 的长.(2)如图2,以CD 为边在CD 上方作等边△CDE ,点F 是DE 的中点,连接BF 并延长,交CD 的延长线于点G .若∠G =∠BCE ,求证:GF =BF +BE .(3)在CD 取得最小值的条件下,以CD 为边在CD 右侧作等边△CDE .点M 为CD 所在直线上一点,将△BEM 沿BM 所在直线翻折至△ABC 所在平面内得到△BNM .连接AN ,点P 为AN 的中点,连接CP ,当CP 取最大值时,连接BP ,将△BCP 沿BC 所在直线翻折至△ABC 所在平面内得到△BCQ ,请直接写出此时NQ CP的值.24(2023·湖南·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D 为AB 上的一点,过点D 作BC 的平行线DE 交AC 于点E ,点P 是线段DE 上的动点(点P 不与D 、E 重合).将△ABP 绕点A 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CQ ,连接EQ 、PQ ,PQ 交AC 于F .(1)证明:在点P 的运动过程中,总有∠PEQ =120°.(2)当AP DP为何值时,△AQF 是直角三角形?25(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如图①,△ABC和△ADE是等边三角形,连接DC,点F,G,H分别是DE,DC和BC的中点,连接FG,FH.易证:FH=3FG.若△ABC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BAC=∠DAE=90°,如图②:若△ABC和△ADE都是等腰三角形,且∠BAC=∠DAE=120°,如图③:其他条件不变,判断FH和FG之间的数量关系,写出你的猜想,并利用图②或图③进行证明.26(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中考真题)综合与实践数学模型可以用来解决一类问题,是数学应用的基本途径.通过探究图形的变化规律,再结合其他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最终可以获得宝贵的数学经验,并将其运用到更广阔的数学天地.(1)发现问题:如图1,在△ABC和△AEF中,AB=AC,AE=AF,∠BAC=∠EAF=30°,连接BE,CF,延长BE交CF于点D.则BE与CF的数量关系:,∠BDC=°;(2)类比探究:如图2,在△ABC和△AEF中,AB=AC,AE=AF,∠BAC=∠EAF=120°,连接BE,CF,延长BE,FC交于点D.请猜想BE与CF的数量关系及∠BDC的度数,并说明理由;(3)拓展延伸:如图3,△ABC和△AEF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C=∠EAF=90°,连接BE,CF,且点B,E,F在一条直线上,过点A作AM⊥BF,垂足为点M.则BF,CF,AM之间的数量关系:;(4)实践应用:正方形ABCD中,AB=2,若平面内存在点P满足∠BPD=90°,PD=1,则S△ABP=.27(2023·广东深圳·统考中考真题)(1)如图,在矩形ABCD中,E为AD边上一点,连接BE,①若BE=BC,过C作CF⊥BE交BE于点F,求证:△ABE≌△FCB;=20时,则BE⋅CF=.②若S矩形ABCD(2)如图,在菱形ABCD中,cos A=13,过C作CE⊥AB交AB的延长线于点E,过E作EF⊥AD交AD =24时,求EF⋅BC的值.于点F,若S菱形ABCD(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60°,AB=6,AD=5,点E在CD上,且CE=2,点F为BC上一点,连接EF,过E作EG⊥EF交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于点G,若EF⋅EG=73时,请直接写出AG的长.28(2023·内蒙古·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P,Q分别是边BC,线段OD上的点,连接AP,QP,AP与OB相交于点E.(1)如图1,连接QA.当QA=QP时,试判断点Q是否在线段PC的垂直平分线上,并说明理由;(2)如图2,若∠APB=90°,且∠BAP=∠ADB,①求证:AE=2EP;②当OQ=OE时,设EP=a,求PQ的长(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29(2023·内蒙古赤峰·统考中考真题)数学兴趣小组探究了以下几何图形.如图①,把一个含有45°角的三角尺放在正方形ABCD中,使45°角的顶点始终与正方形的顶点C重合,绕点C旋转三角尺时,45°角的两边CM ,CN 始终与正方形的边AD ,AB 所在直线分别相交于点M ,N ,连接MN ,可得△CMN .【探究一】如图②,把△CDM 绕点C 逆时针旋转90°得到△CBH ,同时得到点H 在直线AB 上.求证:∠CNM =∠CNH ;【探究二】在图②中,连接BD ,分别交CM ,CN 于点E ,F .求证:△CEF ∽△CNM ;【探究三】把三角尺旋转到如图③所示位置,直线BD 与三角尺45°角两边CM ,CN 分别交于点E ,F .连接AC 交BD 于点O ,求EFNM的值.30(2023·山东东营·统考中考真题)(1)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P 是对角线BD 的中点,M 是AB 的中点,N 是DC 的中点,求证:∠PMN =∠PNM .(2)用数学的思维思考.如图,延长图中的线段AD 交MN 的延长线于点E ,延长线段BC 交MN 的延长线于点F ,求证:∠AEM =∠F .(3)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如图,在△ABC 中,AC <AB ,点D 在AC 上,AD =BC ,M 是AB 的中点,N 是DC 的中点,连接MN 并延长,与BC 的延长线交于点G ,连接GD ,若∠ANM =60°,试判断△CGD 的形状,并进行证明.31(2023·甘肃兰州·统考中考真题)综合与实践【思考尝试】(1)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出示了一个问题:如图1,在矩形ABCD中,E是边AB上一点,DF⊥CE于点F,GD⊥DF,AG⊥DG,AG=CF.试猜想四边形ABC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实践探究】(2)小睿受此问题启发,逆向思考并提出新的问题:如图2,在正方形ABCD中,E是边AB上一点,DF⊥CE于点F,AH⊥CE于点H,GD⊥DF交AH于点G,可以用等式表示线段FH,AH,CF的数量关系,请你思考并解答这个问题;【拓展迁移】(3)小博深入研究小睿提出的这个问题,发现并提出新的探究点:如图3,在正方形ABCD中,E是边AB上一点,AH⊥CE于点H,点M在CH上,且AH=HM,连接AM,BH,可以用等式表示线段CM,BH的数量关系,请你思考并解答这个问题.32(2023·贵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①,小红在学习了三角形相关知识后,对等腰直角三角形进行了探究,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CA=CB,∠C=90°,过点B作射线BD⊥AB,垂足为B,点P在CB上.(1)【动手操作】如图②,若点P在线段CB上,画出射线PA,并将射线PA绕点P逆时针旋转90°与BD交于点E,根据题意在图中画出图形,图中∠PBE的度数为度;(2)【问题探究】根据(1)所画图形,探究线段PA与P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拓展延伸】如图③,若点P在射线CB上移动,将射线PA绕点P逆时针旋转90°与BD交于点E,探究线段BA,BP, B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3(2023·辽宁·统考中考真题)在RtΔABC中,∠ACB=90°,CA=CB,点O为AB的中点,点D在直线AB上(不与点A,B重合),连接CD,线段CD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CE,过点B作直线l⊥BC,过点E作EF⊥l,垂足为点F,直线EF交直线OC于点G.(1)如图,当点D与点O重合时,请直接写出线段AD与线段EF的数量关系;(2)如图,当点D在线段AB上时,求证:CG+BD=2BC;(3)连接DE,△CDE的面积记为S1,△ABC的面积记为S2,当EF:BC=1:3时,请直接写出S1S2的值.34(2023·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某兴趣小组拟做以下探究.在Rt△ABC中,∠C=90°,AC=BC,D是AB边上一点,且ADBD=1n(n为正整数),E是AC边上的动点,过点D作DE的垂线交直线BC于点F.【初步感知】(1)如图1,当n=1时,兴趣小组探究得出结论:AE+BF=22AB,请写出证明过程.【深入探究】(2)①如图2,当n=2,且点F在线段BC上时,试探究线段AE,BF,AB之间的数量关系,请写出结论并证明;②请通过类比、归纳、猜想,探究出线段AE,BF,AB之间数量关系的一般结论(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拓展运用】(3)如图3,连接EF,设EF的中点为M.若AB=22,求点E从点A运动到点C的过程中,点M运动的路径长(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35(2023·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理解】如图1,在矩形ABCD中,若AB=a,BC=b,由勾股定理,得AC2=a2+b2,同理BD2=a2+b2,故AC2+BD2=2a2+b2.【探究发现】如图2,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若AB=a,BC=b,则上述结论是否依然成立?请加以判断,并说明理由.【拓展提升】如图3,已知BO为△ABC的一条中线,AB=a,BC=b,AC=c.求证:BO2=a2+b22-c24.【尝试应用】如图4,在矩形ABCD中,若AB=8,BC=12,点P在边AD上,则PB2+PC2的最小值为.36(2023·四川南充·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M在边BC上,点E是AM的中点,连接ED,EC.(1)求证:ED=EC;(2)将BE绕点E逆时针旋转,使点B的对应点B 落在AC上,连接MB′.当点M在边BC上运动时(点M 不与B,C重合),判断△CMB′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已知AB=1,当∠DEB′=45°时,求BM的长.37(2023·安徽·统考中考真题)在Rt△ABC中,M是斜边AB的中点,将线段MA绕点M旋转至MD 位置,点D在直线AB外,连接AD,BD.(1)如图1,求∠ADB的大小;(2)已知点D和边AC上的点E满足ME⊥AD,DE∥AB.(ⅰ)如图2,连接CD,求证:BD=CD;(ⅱ)如图3,连接BE,若AC=8,BC=6,求tan∠ABE的值.38(2023·浙江宁波·统考中考真题)定义:有两个相邻的内角是直角,并且有两条邻边相等的四边形称为邻等四边形,相等两邻边的夹角称为邻等角.(1)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D∥BC,∠A=90°,对角线BD平分∠ADC.求证:四边形ABCD为邻等四边形.(2)如图2,在6×5的方格纸中,A,B,C三点均在格点上,若四边形ABCD是邻等四边形,请画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格点D.(3)如图3,四边形ABCD是邻等四边形,∠DAB=∠ABC=90°,∠BCD为邻等角,连接AC,过B作BE∥AC交DA的延长线于点E.若AC=8,DE=10,求四边形EBCD的周长.39(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问题情境】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李老师让同桌两位同学用相同的两块含30°的三角板开展数学探究活动,两块三角板分别记作△ADB和△A D C,∠ADB=∠A D C=90°,∠B=∠C=30°,设AB=2.【操作探究】如图1,先将△ADB和△A D C的边AD、A D 重合,再将△A D C绕着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角为α0°≤α≤360°,旋转过程中△ADB保持不动,连接BC.(1)当α=60°时,BC=;当BC=22时,α=°;(2)当α=90°时,画出图形,并求两块三角板重叠部分图形的面积;(3)如图2,取BC的中点F,将△A D C绕着点A旋转一周,点F的运动路径长为.40(2023·四川乐山·统考中考真题)在学习完《图形的旋转》后,刘老师带领学生开展了一次数学探究活动【问题情境】刘老师先引导学生回顾了华东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121页“探索”部分内容:如图,将一个三角形纸板△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θ到达△AB C 的位置,那么可以得到:AB=AB ,AC =AC ,BC=B C ;∠BAC=∠B AC ,∠ABC=∠AB C ,∠ACB=∠AC B ()刘老师进一步谈到:图形的旋转蕴含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规律中,即“变”中蕴含着“不变”,这是我们解决图形旋转的关键;故数学就是一门哲学.【问题解决】(1)上述问题情境中“( )”处应填理由:;(2)如图,小王将一个半径为4cm,圆心角为60°的扇形纸板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达扇形纸板A BC 的位置.①请在图中作出点O;②如果BB =6cm,则在旋转过程中,点B经过的路径长为;【问题拓展】小李突发奇想,将与(2)中完全相同的两个扇形纸板重叠,一个固定在墙上,使得一边位于水平位置,另一个在弧的中点处固定,然后放开纸板,使其摆动到竖直位置时静止,此时,两个纸板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呢?如图所示,请你帮助小李解决这个问题.。
中考平面几何压轴(三角形与四边形)训练15题(精选)1.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且对角线AC , BD 交于点O ,点M , N 分别在AD , BC 上,且AM = CN ,点E ,F 分别是BD 与AN ,CM 的交点.(1)求证:OE = OF ;(2)连接BM 交AC 于点H ,连接HE ,HF ;(i)如图2,若HE ∥AB ,求证: FH ∥AD ;(ii)如图3,若四边形ABCD 为菱形且DM = 2AM ,∠EHF=60°,求AC BD 的值.2.(1)如图①,在矩形ABCD 的AB 边上取一点E ,将ΔADE 沿DE 翻折,使点A 落在BC 上的A′处,若AB =6,BC =10,求AEEB 的值;(2)如图②,在矩形ABCD 的BC 上取一点E ,将四边形ABED 沿DE 翻折,使点B 落在DC 的延长线上B′处,若BC ·CE =24,AB =6,求BE 的值;(3)如图③,在ΔABC 中,∠BAC =45°,AD ⊥BC ,垂足为点D ,AD =10,AE =6,过点E 作EF ⊥AD 交AC 于点F ,连接DF ,且满足∠DFE =2∠DAC ,直接写出BD+53EF 的值.3. 在正方形ABCD 中,AB =10, AC 是对角线,点O 是AC 的中点,点E 在AC 上,连接DE ,点C 关于DE 的对称点是C',连接DC' ,EC'.(1) 如图1,若DC'经过点O ,求证:OC ′CE = √22. (2) 如图2,连接CC',BC',若∠ADC' = 2∠CBC',求CC'的长;(3) 当点B , C', E 三点共线时,直接写出CE 的长.4.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M在边BC上,点E是AM的中点,连接ED,EC.(1)求证:ED= EC;(2)将BE绕点E逆时针旋转,使点B的对应点B′落在AC上,连接MB′.当点M在边BC上运动时(点M不与B,C 重合),判断△CMB′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已知AB= 1,当∠DEB′=45°时,求BM的长.5.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M、N在直线BD上,连接AM,AN并延长交BC、CD于点E、F,连接EN.(1)如图1,若M,N都在线段BD上,且AN = NE,求∠MAN;(2)如图2.当点M在线段DB 延长线上时,AN = NE,(1)中∠MAN的度数不变,判断BM,DN,MN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如图3,若点M在DB的延长线上,N在BD的延长线上,且∠MAN=135°(i)AB=√6,MB=√3,求DN.(ii)求证:2AM2 - MB 2= MN2 - BN2.6.如图,在RtΔABC与RtΔBDE中,∠BAC=∠BDE=90°,∠ABC=∠DBE=α.(1)如图1,当α= 60°,且点E为BC的中点时,若AB=2,连接AD.求AD的长度;(2)如图2,若α≠ 60°,且点E为BC中点时,取CE中点F,连接AF、DF。
专题32函数与几何综合问题(25题)一、填空题1.(2023·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B 的坐标为()86-,,过点B 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C 、点A ,直线26y x =--与AB 交于点D .与y 轴交于点E .动点M 在线段BC 上,动点N 在直线26y x =--上,若AMN 是以点N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点M 的坐标为【答案】()8,6M -或28,3M ⎛⎫- ⎪⎝⎭【分析】如图,由AMN 是以点N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N 在以AM 为直径的圆H 上,MN AN =,可得N 是圆H 与直线26y x =--的交点,当,M B 重合时,符合题意,可得()8,6M -,当N 在AM 的上方时,如图,过N 作NJ y ⊥轴于J ,延长MB 交BJ 于K ,则90NJA MKN ∠=∠=︒,8JK AB ==,证明MNK NAJ ≌,设(),26N x x --,可得MK NJ x ==-,266212KN AJ x x ==---=--,而8KJ AB ==,则2128x x ---=,再解方程可得答案.【详解】解:如图,∵AMN 是以点N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N 在以AM 为直径的圆H 上,MN AN =,∴N 是圆H 与直线26y x =--的交点,当,M B 重合时,∵()8,6B -,则()4,3H -,∴4MH AH NH ===,符合题意,∴()8,6M -,当N 在AM 的上方时,如图,过N 作NJ y ⊥轴于J ,延长MB 交BJ 于K ,则90NJA MKN ∠=∠=︒,8JK AB ==,∴90NAJ ANJ ∠+∠=︒,【答案】392【分析】作出点()32C -,,作CD 直角三角形求得1103F ⎛⎫ ⎪⎝⎭,,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DG y ⊥轴于点G ,此时35BH +【详解】解:∵直线123y x =-+则2CP =,3OP =,∵CFP AFD ∠=∠,∴FCP FAD ∠=∠,∴tan tan FCP FAD ∠=∠,∴PF OB PC OA=,即226PF =,∴23PF =,则1103F ⎛⎫ ⎪⎝⎭,,设直线CD 的解析式为y kx =+则321103k b k b +=-⎧⎪⎨+=⎪⎩,解得311k b =⎧⎨=-⎩∴直线CD 的解析式为3y x =联立,311123y x y x =-⎧⎪⎨=-+⎪⎩,解得⎧⎪⎪⎨⎪⎪⎩即3971010D ⎛⎫ ⎪⎝⎭,;过点D 作DG y ⊥轴于点G ,②如图2,直线BM过AC中点,直线BM解析式为1522y x=-+,AC中点坐标为910a=;③如图3,直线CM过AB中点,AB中点坐标为()3,0,5⑤如图5,直线ME ∥AC ,MN CO ∥,则EMN ACO∽∴12BE AB =,又4AB =,∴22BE =,∵53222BN =-=<,∴不成立;⑥如图6,直线ME ∥BC ,同理可得12AE AB =,∴22AE =,222NE =-,tan tan MEN CBO ∠∠=,∴155222a =-,解得212a +=;综上所述,910a =或225+或212+.【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问题,解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熟练掌握以上知识,并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二、解答题4.(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D Y 的顶点B ,C 在x 轴上,D(1)求点B 的坐标;(2)若:2:1OD OC =,直线y x b =-+分别交x DC 延长线于点N ,求tan MND ∠的值;(3)在(2)的条件下,点P 在y 轴上,在直线存在,请直接写出等腰三角形的个数和其中两个点【答案】(1)()4,0B -(2)1tan 3MND ∠=(3)存在,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8个,1652Q ⎛- ⎝【分析】(1)解方程得到OB ,OC 的长,从而得到点(2)由:2:1OD OC =,2OC =,得4OD =线y x b =-+中,求得b 的值,从而得到直线的解析式,进而求得点45FEO ∠=︒.过点C 作CH EN ⊥于H ,过点::2:1DO OC NK CK ==,进而得到2NK CK =EC CK =,由211EC OC OE =-=-=可得CK 得到22cos EK EN KEN ==∠,在Rt ECH △中,322NH EN EH =-=,最终可得结果tan MND ∠(3)分PN PQ =,PN NQ =,PQ NQ =三大类求解,共有【详解】(1)解方程2680x x -+=,得14x =OB OC > ,(3)解:由(2)知:直线EF 解析式为设()0,P p ,(),1Q q q -+,①当5PN QN ==时,()()2223025p -+--=,()23q -+解得6p =-或2p =,6522q +=或∴1652524,22Q ⎛⎫-- ⎪ ⎪⎝⎭,2652Q ⎛+ ⎝如图,11PQ N 、12PQ N 、21P Q N ;②当5PQ QN ==时,由①知:1652524,22Q ⎛⎫-- ⎪ ⎪⎝⎭,2652,2Q ⎛+ ⎝;③当5PN PQ ==时,由①知:()10,6P -,()20,2P ,当()10,6P -时,()()22061q q -+-+-解得13q =(舍去),24q =,∴()34,3Q -,如图,当()20,2P 时,()()220215q q -++-=解得13q =(舍去),24q =-,综上,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8个,符合题意的Q 坐标为16525,2Q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的综合问题,数形结合思想是解题的关键.5.(2023·湖南·统考中考真题)如图,点使得DBC CAB ∠=∠,点E 是弦AC 上一动点(不与点交BC 的延长线于点N ,交O 于点M (1)BD 是O 的切线吗?请作出你的判断并给出证明;(2)记BDC ABC ADB ,,的面积分别为(3)若O 的半径为1,设FM x =,FE 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答案】(1)BD 是O 的切线,证明见解析(2)152+∴在Rt OFM △中,2OF OM =∴211BF BO OF x =+=+-,AF2②若a c=,则A、B关于y轴对称,以综上,以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能构成正方形,此时【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正方形的性质等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问题.(1)当45QPB ∠=︒时,求四边形(2)当点P 在线段AB 上移动时,设【答案】(1)438+(2)23234312x S x =++【分析】(1)连接BD 、可得PBQ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 四边形ABCD 为菱形,∠PB x=,23BQ=,PBQ(1)求点,A B 的坐标;(2)随着点E 在线段BC 上运动.①EDA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②线段BF 的长度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当线段DE 的中点在该二次函数的因象的对称轴上时,【答案】(1)()20A ,,()13B ,;∵()2313y x =--+,∴抛物线对称轴为1x =,即1ON =,∵将线段AB 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2OA OB AC BC ====,∴四边形OACB 是菱形,∴BC OA ∥,∵DH BN ⊥,AN BN ⊥,∴DH BC OA ∥∥,∴MBE MHD ∠∠=,MEB MDH ∠∠=∵DE 的中点为点M ,∴MD ME =,∴MBE MHD ≌,∴DH BE =,∵90ANM ∠=︒,∴1809090MBE ANM ∠∠=︒-︒=︒=,∵DE 的中点为点M ,DAE 是等边三角形,∴AM DE ⊥,∴90AME ∠=︒,∴180BME NMA ∠∠+=︒,∴BME NAM ∠∠=,(1)求点,,D E C 的坐标;(2)F 是线段OE 上一点()OF EF <,连接,AF DF ①求证:DFC △是直角三角形;②DFC ∠的平分线FK 交线段DC 于点,K P 是直线坐标.【答案】(1)(3,1)C ,(0,2)D ,(6,0)E (2)①证明见解析,②点P 的坐标为(1,3)或(7,3【分析】(1)根据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及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交点求解即可;(2)①设(,0),F m 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解,m-①抛物线231y x x =-++交y 轴于点A ,当0x =时,1,y =.(0,1),A ∴1OA ∴=,在Rt AOF 中,90AOF ∠=︒,由勾股定理得222AF OA OF +=,设(,0),F m ,OF m ∴=221AF m ∴=+,(6,0),E .6,OE ∴=6EF OE OF m ∴=-=-,2221,AF EF += 221(6)21,m m ∴++-=122,4m m ∴==,,OF EF < 2,m ∴=2OF ∴=,(2,0)F ∴.(0,2),D 2OD ∴=,OD OF ∴=.DOF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45OFD ∴∠=︒.过点C 作CG x ⊥轴,垂足为G .(3,1),C 1,3CG OG ∴==,1,GF OG OF =-= ,CG GF ∴=CGF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45,GFC ∴∠︒=90,DFC ∴∠=︒DFC ∴ 是直角三角形.②FK 平分,90,DFC DFC ∠∠=︒(1)BP 的长为__________,CM 的长为_________(2)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当四边形PQMN 是轴对称图形时,直接写出x 【答案】(1)()4x -;x(2)()(241216024162x x y x x ⎧-+⎪=⎨-+<≤⎪⎩(3)43x =或83x =【分析】(1)根据正方形中心对称的性质得出OM ANP CQM ≌即可;(2)分02x <≤,2<两种情况分别画出图形,根据正方形的面积,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求解;(3)根据(2)的图形,分类讨论即可求解.【详解】(1)解:依题意,1AP x x =⨯=()cm ,则∵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90AD BC DAB ∠=∠=︒∥,∵点O 是正方形对角线的中点,∴,OM OP OQ ON ==,则四边形PQMN 是平行四边形,∴MQ PN =,MQ NP ∥∴PNQ MQN ∠=∠,又AD BC ∥,∴ANQ CQN ∠=∠,∴ANP MQC ∠=∠,在,ANP CQM 中,ANP MQC NAP QCM NP MQ ∠=∠⎧⎪∠=∠⎨⎪=⎩,∴ANP CQM ≌,∴()cm MC AP x ==故答案为:()4x -;x .(2)解:当02x <≤时,点Q 在BC 上,由(1)可得ANP CQM ≌,同理可得PBQ MDN ≌,∵4,2,PB x QB x MC x =-==,42QC x =-,则222MCQ BPQy AB S S =-- ()()164242x x x x =--⨯--241216x x =-+;当24x <≤时,如图所示,则AP x =,224AN CQ x CB x ==-=-,()244PN AP AN x x x =-=--=-+,∴()44416y x x =-+⨯=-+;综上所述,()()2412160241624x x x y x x ⎧-+<≤⎪=⎨-+<≤⎪⎩;当四边形PQMN 是菱形时,则∴()()2242x x x -+=解得:0x =(舍去)②如图所示,当PB =424x x -=-,解得x 当四边形PQMN 是菱形时,则综上所述,当四边形【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动点问题,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矩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菱形的性质,轴对称图形,熟练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当旋转角COF ∠为多少度时,OE OF =;(直接写出结果,不要求写解答过程)(2)若点(4,3)A ,求FC 的长;(3)如图3,对角线AC 交y 轴于点M ,交直线y x =于点N ,连接FN ,将OFN △1S 与2S ,设12S S S =-,AN n =,求S 关于n 的函数表达式.【答案】(1)22.5︒(2)154FC =(3)212S n =【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性质得出AOG ∠=45EOG ∠=︒,即可求解;(2)过点A 作AP x ⊥轴,根据勾股定理及点的坐标得出5OA =,再由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求解即可;(3)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及四点共圆条件得出O 、C 、F 、N 四点共圆,再由圆周角定理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得出FN ON =,90FNO ∠=︒,过点N 作GQ BC ⊥于点G ,交OA 于点形的判定和性质得出,CG OQ CO QG ==,结合图形分别表示出1S ,2S ,得出(2)过点A 作AP x ⊥轴,如图所示:∵(4,3)A ,∴3,4AP OP ==,∴5OA =,∵正方形OABC ,∴5OC OA ==,90C ∠=∴90C APO ∠∠==︒,∵AOP COF ∠∠=,∴OCF OPA ∽ ,∴OC FC OP AP=即543FC =,∴154FC =;(3)∵正方形OABC ,∵BC OA ∥,∴GQ OA ⊥,∵90FNO ∠=︒,∴1290∠∠+=︒,∵1390∠∠+=︒,∴23∠∠=,∴(AAS)FGN NQO ≌ ∴,GN OQ FG QN ==,∵GQ BC ⊥,FCO COQ ∠∠=∴四边形COQG 为矩形,∴,CG OQ CO QG ==,∴(211S S ON OQ ===(1)直接写出结果;b =_____,c =_____,点A 的坐标为_____,tan ABC ∠=______(2)如图1,当2PCB OCA ∠=∠时,求点P 的坐标;(3)如图2,点D 在y 轴负半轴上,OD OB =,点Q 为抛物线上一点,90QBD ∠=︒,点的边,DQ DB 上的动点,QE DF =,记BE Q F +的最小值为m .①求m 的值;②设PCB 的面积为S ,若214S m k =-,请直接写出k 的取值范围.【答案】(1)32,2,()1,0-,12(2)()2,3(3)解:①如图2,作DH ⊥∵90BQD BDQ ︒∠+∠=,HDF ∠∴QD HDF ∠=∠,∵QE DF =,DH BQ =,∴(SAS)BQE HDF ≌,∴BE FH =,∴BE QF FH QF QH +=+≥,∴Q ,F ,H 共线时,BE Q F +②如图3,作PT y ∥轴,交设22,1T a a ⎛⎫-+ ⎪⎝⎭,,P a ⎛ ⎝则21132222S a a ⎛=-+++ ⎝∴04S <≤,∴21044m k <-≤,∴0174k <-≤,∴1317k ≤<.【点睛】本题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二次函数与(1)直接判断AOB 的形状:AOB 是_________三角形;(2)求证:AOE BOD △≌△;(3)直线EA 交x 轴于点(,0),2C t t >.将经过B ,C 两点的抛物线21y ax =物线2y .①若直线EA 与抛物线1y 有唯一交点,求t 的值;②若抛物线2y 的顶点P 在直线EA 上,求t 的值;③将抛物线2y 再向下平移,22(1)t -个单位,得到抛物线3y .若点D 在抛物线【答案】(1)等腰直角三角形(2)详见解析(3)①3t =;②6t =;③126,55D ⎛⎫ ⎪⎝⎭【分析】(1)由(0,2),(2,0)A B 得到2OA OB ==,又由90AOB ∠=︒,即可得到结论;(2)由90EOD ∠=︒,90AOB ∠=︒得到AOE BOD ∠=∠,又有AO OB =AOE BOD △≌△;(3)①求出直线AC 的解析式和抛物线1y 的解析式,联立得()23x t -+22(3)43(3)0t t t ∆=+-⨯=-=即可得到t 的值;∵90EOD ∠=︒,90AOB ∠=︒,AOB AOD DOE ∴∠-∠=∠-∠AOE BOD ∴∠=∠,∵,AO OB OD OE ==,(SAS)AOE BOD ∴△≌△;(3)①设直线AC 的解析式为(0,2),(,0)A C t ,∴90EMO OND ∠=∠=︒,90DOE ∠=︒ ,∴EOM MEO EOM NOD ∠+∠=∠+∠∴MEO NOD ∠=∠,∵OD OE =,∴(AAS)ODN EOM ≌,∴,ON EM DN OM ==,∵OE 的解析式为2y x =-,∴设22EM OM m ==,∴DN OM m ==,EM x ⊥ 轴,∴OA EM ∥,∴~CAO CEM ,::OC CM OA EM ∴=,22t t m m∴=+,1t m t ∴=-,∴2221t EM ON OM m t ====-,DN 2,11t t D t t ⎛⎫∴ ⎪--⎝⎭, 抛物线2y 再向下平移22(1)t -个单位,得到抛物线2222(2)y x t x(1)求S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2)当x 取何值时,S 的值最大?请求出最大值.【答案】(1)23232S x x =-+(2)当2x =时,S 的最大值为23∵顶点A 的坐标为()2,23,∴()222234OA =+=,2OG =,∴1cos 2OG AOG AO ∠==,①如图②,当边E F ''与AB 相交于点M 、边G H ''与BC 相交于点N ,且矩形E F G H ''''与菱形为五边形时,试用含有t 的式子表示S ,并直接写出t 的取值范围:②当2311334t ≤≤时,求S 的取值范围(直接写出结果即可).【答案】(1)()3,2,33,2⎛⎫- ⎪⎝⎭(2)①332t <≤;②3316S ≤≤【分析】(1)根据矩形及菱形的性质可进行求解;(2)①由题意易得3,1EF E F EH E H ''''====,然后可得60ABO ∠=︒,则有32EM =,进而根据割补∵四边形ABCD 是菱形,且(3,0),(0,1),(2A B D ∴()()2230012AB AD ==-+-=,AC BD ⊥∴2AC =,∴()3,2C ,故答案为()3,2,33,2⎛⎫- ⎪⎝⎭;(2)解:①∵点10,2E ⎛⎫ ⎪⎝⎭,点13,2F ⎛⎫- ⎪⎝⎭,点∴矩形EFGH 中,EF x ∥轴,EH x ⊥轴,EF ∴矩形E F G H ''''中,E F x ''∥轴,E H x ''⊥轴,由点()3,0A ,点()0,1B ,得3,1OA OB ==.在Rt ABO △中,tan 3OA ABO OB ∠==,得ABO ∠在Rt BME △中,由1tan 60,12EM EB EB =⋅︒=-此时面积S 最大,最大值为133S =⨯=当1134t =时,矩形E F G H ''''和菱形ABCD 由(1)可知B 、D 之间的水平距离为23,则有点由①可知:60D B ∠=∠=︒,(1)求CE的长和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2)当PH PN<,且长度分别等于PH,PN,a的三条线段组成的三角形与(3)延长PN交半圆O于点Q,当1534NQ x=-时,求【答案】(1)165CE=,25412y x=-+(2)1615或2740或6041(3)17 8【分析】(1)如图1,连接OD,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出出165CE=;证明四边形APMC是平行四边形,得出MN(2)根据BCE三边之比为3:4:5,可分为三种情况.当:3:4PH PN=时,分别列出比例式,进而即可求解.∵CD 切半圆O 于点D ,∴OD CE ⊥.∵32OA =,1AC =,∴52OC =,∴2CD =.∵BE CE ⊥,∴OD BE ∥,∴CD CO CE CB=,即5224CE =,∴165CE =.∵MN CB ∥,∴四边形APMC 是平行四边形,∴sin 1sin PH PH CM PA ===∠∵MN ME BC CE =,则90AQB AGQ ∠=∠=︒,∴QAB BQG ∠=∠.∵1534NQ x =-,PN y =。
初中数学:20道经典几何难题(附答案),练熟后中考成绩不
下130
老师们都喜欢说语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语文!可是对于初中数学来说,几何在数学学习和考试中的地位和作文在语文考试中的地位比起来,恐怕只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初中数学是:得几何者得数学!、一来是几何几乎承包初中数学半壁江山,68%的核心考点都出自几何!而且,“几何”问题不仅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到了高中数学学习中也占很大比重!如果初中几何知识没学好,那么等到高中继续学习几何知识时,一定会遇到更大的难度!但是不管怎么说,初中的几何其实难度还是不大的。
初中三年也是塑造孩子的抽象思维的最佳时期。
如果在此时,不能够通过数学几何,来对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进行一点训练,那到了高中,恐怕更加地更不上了。
为此,小课堂整理了这份初中几何必考的20道经典题汇总资料,我希望各位家长朋友可以为自己的孩子收藏一份,哪怕孩子对于初中几何知识掌握并不是十分熟练和牢固,可是多做一些题目,对于孩子们理解和掌握几何知识还是有非常大的帮助,何况这些题目都是初中数学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目!。
中考数学几何专题训练含答案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C=90°,E为AB延长线上一点,连接ED,与BC交点H.过E作CD的垂线,垂足为CD上的一点F,并与BC交于点G.已知G为CH的中点,且∠BEH=∠HEG.(1)若HE=HG,求证:△EBH≌△GFC;(2)若CD=4,BH=1,求AD的长.2、已知,Rt△ABC中,∠ACB=90°,∠CAB=30°.分别以AB、AC为边,向形外作等边△ABD和等边△ACE.(1)如图1,连接线段BE、CD.求证:BE=CD;(2)如图2,连接DE交AB于点F.求证:F为DE中点.3、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C=90°,E 为CD 的中点,EF ∥AB 交BC 于点F (1)求证:BF=AD+CF ;(2)当AD=1,BC=7,且BE 平分∠ABC 时,求EF 的长.4、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AB=AD=CD,∠ABC=60°,延长AD 到E,使DE=AD,延长DC 到F ,使DC=CF,连接BE 、BF 和EF.⑴求证:△ABE ≌△CFB; ⑵如果AD=6,tan ∠EBC 的值.ABDECF5、已知:AC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延长CB至E,使CE=CA,F是AE的中点,连接DF、CF 分别交AB于G、H点(1)求证:FG=FH;(2)若∠E=60°,且AE=8时,求梯形AECD的面积.6、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AD∥BC,∠BCD=90°,且CD=2AD,tan∠ABC=2,过点D作DE ∥AB,交∠BCD的平分线于点E,连接BE.(1)求证:BC=CD;(2)将△BCE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DCG,连接EG.求证:CD垂直平分EG;(3)延长BE交CD于点P.求证:P是CD的中点.7、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DAB=90°,AB∥CD,AB=AD,∠ABC=60度.以AD为边在直角梯形ABCD外作等边三角形ADF,点E是直角梯形ABCD内一点,且∠EAD=∠EDA=15°,连接EB、EF.(1)求证:EB=EF;(2)延长FE交BC于点G,点G恰好是BC的中点,若AB=6,求BC的长.(1)证明:∵△ADF为等边三角形,8、已知,矩形ABCD中,延长BC至E,使BE=BD,F为DE的中点,连结AF、CF.求证:(1)∠ADF=∠BCF;(2) AF⊥CF.9、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DC,AB∥DC,AB=BC,AD与BC延长线交于点F,G是DC延长线上一点,AG⊥BC于E.(1)求证:CF=CG;(2)连接DE,若BE=4CE,CD=2,求DE的长.10、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为BC、AB上两点,且BE=BF,过点B作AE的垂线交AC于点G,过点G作CF的垂线交BC于点H延长线段AE、GH交于点M.(1)求证:∠BFC=∠BEA;(2)求证:AM=BG+GM.11、直角梯形ABCD中,AB∥CD,∠C=90°,AB=BC,M为BC边上一点.(1)若∠DMC=45°,求证:AD=AM.(2)若∠DAM=45°,AB=7,CD=4,求BM的值.12、如图,AC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点O是AC的中点,点Q是AB上一点,连接CQ,DP ⊥CQ于点E,交BC于点P,连接OP,OQ;求证:(1)△BCQ≌△CDP;(2)OP=OQ.2013年重庆中考数学第24题专题训练1、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C=90°,E为AB延长线上一点,连接ED,与BC交于点H.过E作CD的垂线,垂足为CD上的一点F,并与BC交于点G.已知G为CH的中点,且∠BEH=∠HEG.(1)若HE=HG,求证:△EBH≌△GFC;(2)若CD=4,BH=1,求AD的长.(1)证明:∵HE=HG,∴∠HEG=∠HGE,∵∠HGE=∠FGC,∠BEH=∠HEG,∴∠BEH=∠FGC,∵G是HC的中点,∴HG=GC,∴HE=GC,∵∠HBE=∠CFG=90°.∴△EBH≌△GFC;(2)解:过点H作HI⊥EG于I,∵G为CH的中点,∴HG=GC,∵EF⊥DC,HI⊥EF,∴∠HIG=∠GFC=90°,∠FGC=∠HGI,∴△GIH≌△GFC,∵△EBH≌△EIH(AAS),∴FC=HI=BH=1,∴AD=4-1=3.2、已知,Rt△ABC中,∠ACB=90°,∠CAB=30°.分别以AB、AC为边,向形外作等边△ABD和等边△ACE.(1)如图1,连接线段BE、CD.求证:BE=CD;(2)如图2,连接DE交AB于点F.求证:F为DE中点.证明:(1)∵△ABD和△ACE是等边三角形,∴AB=AD,AC=AE,∠DAB=∠EAC=60°,∴∠DAB+∠BAC=∠EAC+∠BAC,即∠DAC=∠BAE,在△DAC和△BAE中, AC=AE ∠DAC=∠BAE AD=AB ,∴△DAC≌△BAE(SAS),∴DC=BE;(2)如图,作DG∥AE,交AB于点G,由∠EAC=60°,∠CAB=30°得:∠FAE=∠EAC+∠CAB=90°,∴∠DGF=∠FAE=90°,又∵∠ACB=90°,∠CAB=30°,∴∠ABC=60°,又∵△ABD为等边三角形,∠DBG=60°,DB=AB,∴∠DBG=∠ABC=60°,在△DGB和△ACB中,∠DGB=∠ACB ∠DBG=∠ABC DB=AB ,∴△DGB≌△ACB(AAS),∴DG=AC,又∵△AEC为等边三角形,∴AE=AC,∴DG=AE,在△DGF和△EAF 中,∠DGF=∠EAF ∠DFG=∠EFA DG=EA ,∴△DGF≌△EAF(AAS),∴DF=EF,即F为DE中点.3、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C=90°,E为CD的中点,EF∥AB交BC于点F(1)求证:BF=AD+CF;(2)当AD=1,BC=7,且BE平分∠ABC时,求EF的长.(1)证明:如图(1),延长AD交FE的延长线于N∵∠NDE=∠FCE=90°∠DEN=∠FECDE=EC∴△NDE≌△FCE∴DN=CF∵AB∥FN,AN∥BF∴四边形ABFN是平行四边形∴BF=AD+DN=AD+FC(2)解:∵AB∥EF,∴∠ABN=∠EFC,即∠1+∠2=∠3,又∵∠2+∠BEF=∠3,∴∠1=∠BEF,∴BF=EF,∵∠1=∠2,∴∠BEF=∠2,∴EF=BF,又∵BC+AD=7+1∴BF+CF+AD=8而由(1)知CF+AD=BF∴BF+BF=8∴2BF=8,∴BF=4,∴BF=EF=44、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AD=CD,∠ABC=60°,延长AD到E,使DE=AD,延长DC到F,使DC=CF,连接BE、BF和EF.⑴求证:△ABE≌△CFB;⑵如果AD=6,tan∠EBC的值.解:(1)证明:连结CE,在△BAE与△FCB中,∵ BA=FC,∠A=∠BCF,, AE=BC,∴△BAE≌△FCB;(2)延长BC交EF于点G,作AH⊥BG于H,作AM⊥BG,∵△BAE≌△FCB,∴∠AEB=∠FBG,BE=BF,∴△BEF为等腰三角形,又∵AE∥BC,AB DECF∴∠AEB=∠EBG , ∴∠EBG=∠FBG , ∴BG ⊥EF ,∵∠AMG=∠EGM=∠AEG=90°, ∴四边形AMGE 为矩形, ∴AM=EG , 在Rt △ABM 中, AM=AB •sin60°=6×23=33 , ∴EG=AM=33,BG=BM+MG=6×2+6×cos60°=15, ∴tan ∠EBC=531533==BG EG5、已知:AC 是矩形ABCD 的对角线,延长CB 至E ,使CE=CA ,F 是AE 的中点,连接DF 、CF 分别交AB 于G 、H 点(1)求证:FG=FH ;(2)若∠E=60°,且AE=8时,求梯形AECD 的面积.(1)证明:连接BF∵ABCD 为矩形∴AB ⊥BC AB ⊥AD AD=BC ∴△ABE 为直角三角形 ∵F 是AE 的中点 ∴AF=BF=BE ∴∠FAB=∠FBA ∴∠DAF=∠CBF∵ AD=BC, ∠DAF=∠CBF ,AF=BF , ∴△DAF ≌△CBF ∴∠ADF=∠BCF ∴∠FDC=∠FCD∴∠FGH=∠FHG ∴FG=FH ;(2)解:∵AC=CE ∠E=60° ∴△ACE 为等边三角形 ∴CE=AE=8 ∵AB ⊥BC∴BC=BE=CE 21=4 ∴根据勾股定理AB=34 ∴梯形AECD 的面积=21×(AD+CE)×CD=21×(4+8)×34=3246、如图,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BCD=90°,且CD=2AD ,tan ∠ABC=2,过点D 作DE ∥AB ,交∠BCD 的平分线于点E ,连接BE . (1)求证:BC=CD ;(2)将△BCE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DCG ,连接EG .求证:CD 垂直平分EG ; (3)延长BE 交CD 于点P .求证:P 是CD 的中点. 证明:(1)延长DE 交BC 于F ,∵AD ∥BC ,AB ∥DF ,∴AD=BF ,∠ABC=∠DFC . 在Rt △DCF 中,∵tan ∠DFC=tan ∠ABC=2, ∴CFCD=2, 即CD=2CF ,∵CD=2AD=2BF , ∴BF=CF , ∴BC=BF+CF=21CD+21CD=CD . 即BC=CD .(2)∵CE 平分∠BCD , ∴∠BCE=∠DCE ,由(1)知BC=CD , ∵CE=CE ,∴△BCE ≌△DCE , ∴BE=DE ,由图形旋转的性质知CE=CG ,BE=DG , ∴DE=DG ,∴C ,D 都在EG 的垂直平分线上, ∴CD 垂直平分EG .(3)连接BD , 由(2)知BE=DE , ∴∠1=∠2. ∵AB ∥DE ,∴∠3=∠2.∴∠1=∠3. ∵AD ∥BC ,∴∠4=∠DBC . 由(1)知BC=CD ,∴∠DBC=∠BDC ,∴∠4=∠BDP .又∵BD=BD ,∴△BAD ≌△BPD(ASA) ∴DP=AD . ∵AD=21CD ,∴DP=21CD . ∴P 是CD 的中点.7、如图,直角梯形ABCD 中,∠DAB=90°,AB ∥CD ,AB=AD ,∠ABC=60度.以AD 为边在直角梯形ABCD 外作等边三角形ADF ,点E 是直角梯形ABCD 内一点,且∠EAD=∠EDA=15°,连接EB 、EF .(1)求证:EB=EF ;(2)延长FE 交BC 于点G ,点G 恰好是BC 的中点,若AB=6,求BC 的长. (1)证明:∵△ADF 为等边三角形, ∴AF=AD ,∠FAD=60°∵∠DAB=90°,∠EAD=15°,AD=AB ∴∠FAE=∠BAE=75°,AB=AF , ∵AE 为公共边 ∴△FAE ≌△BAE ∴EF=EB(2)过C 作CQ ⊥AB 于Q , ∵CQ=AB=AD=6, ∵∠ABC=60°, ∴BC=6÷23=34.8、已知,矩形ABCD 中,延长BC 至E ,使BE=BD ,F 为DE 的中点,连结AF 、CF.求证: (1)∠ADF=∠BCF ; (2) AF ⊥CF. 证明:(1)在矩形ABCD 中, ∵∠ADC=∠BCD=90°, ∴∠DCE=90°,在Rt △DCE 中, ∵F 为DE 中点, ∴DF=CF ,∴∠FDC=∠DCF ,∴∠ADC+∠CDF=∠BCD+∠DCF , 即∠ADF=∠BCF ; (2)连接BF ,∵BE=BD ,F 为DE 的中点, ∴BF ⊥DE ,∴∠BFD=90°,即∠BFA+∠AFD=90°,在△AFD 和△BFC 中 AD=BC ∠ADF=∠BCF CF=DF , ∴△ADF ≌△BCF , ∴∠AFD=∠BFC ,∵∠AFD+∠BFA=90°,∴∠BFC+∠BFA=90°,即∠AFC=90°,∴AF ⊥FC .9、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DC ,AB ∥DC ,AB=BC ,AD 与BC 延长线交于点F ,G 是DC 延长线上一点,AG ⊥BC 于E .(1)求证:CF=CG ;(2)连接DE ,若BE=4CE ,CD=2,求DE 的长.解答:(1)证明:连接AC ,∵DC ∥AB ,AB=BC ,∴∠1=∠CAB ,∠CAB=∠2,∴∠1=∠2;∵∠ADC=∠AEC=90°,AC=AC ,∴△ADC ≌△AEC ,∴CD=CE ;∵∠FDC=∠GEC=90°,∠3=∠4,∴△FDC ≌△GEC ,∴CF=CG .(2)解:由(1)知,CE=CD=2,∴BE=4CE=8,∴AB=BC=CE+BE=10,∴在Rt △ABE 中,AE= AB 2-BE 2 =6,∴在Rt △ACE 中,AC= AE 2+CE 2 =102由(1)知,△ADC ≌△AEC ,∴CD=CE ,AD=AE ,∴C 、A 分别是DE 垂直平分线上的点,∴DE ⊥AC ,DE=2EH ;(8分)在Rt △AEC 中,S △AEC =21 AE •CE=21 AC •EH , ∴EH=AC CE AE ⋅ =10226⨯ =5103 ∴DE=2EH=2×5103=510610、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为BC 、AB 上两点,且BE=BF ,过点B 作AE 的垂线交AC 于点G ,过点G 作CF 的垂线交BC 于点H 延长线段AE 、GH 交于点M .(1)求证:∠BFC=∠BEA ;(2)求证:AM=BG+GM.证明:(1)在正方形ABCD中,AB=BC,∠ABC=90°,在△ABE和△CBF中,AB=BC ∠ABC=∠ABC BE=BF ,∴△ABE≌△CBF(SAS),∴∠BFC=∠BEA;(2)连接DG,在△ABG和△ADG中,AB=AD ∠DAC=∠BAC=45°AG=AG ,∴△ABG≌△ADG(SAS),∴BG=DG,∠2=∠3,∵BG⊥AE,∴∠BAE+∠2=90°,∵∠BAD=∠BAE+∠4=90°,∴∠2=∠3=∠4,∵GM⊥CF,∴∠BCF+∠1=90°,又∠BCF+∠BFC=90°,∴∠1=∠BFC=∠2,∴∠1=∠3,在△ADG中,∠DGC=∠3+45°,∴∠DGC也是△CGH的外角,∴D、G、M三点共线,∵∠3=∠4(已证),∴AM=DM,∵DM=DG+GM=BG+GM,∴AM=BG+GM.11、直角梯形ABCD中,AB∥CD,∠C=90°,AB=BC,M为BC边上一点.(1)若∠DMC=45°,求证:AD=AM.(2)若∠DAM=45°,AB=7,CD=4,求BM的值.(1)证明:作AF⊥CD交延长线于点F.∵∠DMC=45°,∠C=90°∴CM=CD,又∵∠B=∠C=∠AFD=90°,AB=BC,∴四边形ABCF为正方形,∴BC=CF,∴BM=DF,在Rt△ABM和Rt△AFD中,AB=AF,∠B=∠AFD=90°,BM=DF,∴△ABM≌△AFD,∴AD=AM.(2)解:把Rt△ABM绕点A顺时针旋转90°,使AB与AE重合,得Rt△AFN.∵∠DAM=45°,∴∠BAM+∠DAF=45°,由旋转知∠BAM=∠NAF ,∴∠DAF+∠NAF=45°,即∠DAM=∠DAN ,由旋转知AM=AN ,∴△ADM ≌△ADN ,∴DM=DN ,设BM=x ,∵AB=BC=CF=7,∴CM=7-x又∵CD=4,∴DF=3,BM=FN=x ,∴MD=DN=3+x ,在Rt △CDM 中,(7-x )2+42=(3+x )2,解得:x=514 ∴BM 的值为514. 答:BM 的值为514.12、如图,AC 是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点O 是AC 的中点,点Q 是AB 上一点,连接CQ ,DP ⊥CQ 于点E ,交BC 于点P ,连接OP ,OQ ;求证:(1)△BCQ ≌△CDP ;(2)OP=OQ .证明:∵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B=∠PCD=90°,BC=CD ,∴∠2+∠3=90°,又∵DP ⊥CQ ,∴∠2+∠1=90°,∴∠1=∠3,在△BCQ 和△CDP 中,∠B=∠PCD BC=CD ∠1=∠3 .∴△BCQ ≌△CDP .(2)连接OB .由(1):△BCQ ≌△CDP 可知:BQ=PC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C=90°,AB=BC ,而点O 是AC 中点,∴BO=21AC=CO ,∠4=21∠ABC=45°=∠PCO ,在△BCQ 和△CDP 中, BQ=CP ∠4=∠PCO BO=CO ∴△BOQ ≌△COP ,∴OQ=OP .。
河南中考数学试题预测及专项训练1.如图,将△ABC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50°后得到△A′B′C′,若∠A′C′B′=30°,则∠BCA′的度数是:()A.80° B.60° C.50° D.30°2.如图,点A、B、C、D、O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若△COD是由△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而得,则旋转的角度为()A、30°B、45°C、90°D、135°3.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4.在下列交通标志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5.下面有4个汽车标志图案,其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6.下图中,不是如图所示物体视图的是()7.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8.从正面观察下面几何体,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9.下列几何体中,主视图相同的是( ).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②④ 10.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11.图中几何体的俯图是( )12.如图,它是一个圆锥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圆锥的侧面积为( ).A DC BA.12πcm 2B.15πcm 2C.24πcm 2D.30πcm 213.小胡同学的身高为1.6米,某一时刻她在阳光下的影长为2米, 与她邻近的一根旗杆的影长为5米,则这根旗杆的高为( )A .3米B .3.6米C .4米D .4.8米 14.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如图所示,那么它是( ).A .圆锥B .圆柱C .三棱锥D .四棱锥15.将两个长方体如图放置,则所构成的几何体的左视图可能是( )16.如图所示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17.一张桌子上摆放着若干个碟子,从三个方向上看在眼里,三种视图如下图所示,则这张桌子上共有碟子为( )A .6个B .8个C .12个D .17个 18.如图,下列选项中不是正六棱柱三视图的是正面19.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三种视图是( ).20.如图,这是一个正三棱柱,则它的俯视图为 ( )21.下面立体图形,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都不可能看到长方形的是( ).A .B .C .D .22.下图中所示的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23.如图,它们是一个物体的三视图,该物体的形状是 ( )A .B .C .D .A.圆柱B.正方体C.圆锥D.长方体24.下图是由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一个几何体,从左边看得到的平面图形是()25.把4个正方体摆放成如图所示的几何体,该几何体的俯视图是()A. B. C. D.26.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从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是()27.在下面四个几何体中,从左面看、从上面看分别得到的平面图形是长方形、圆,这个几何体是()28.如图表示一个由相同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上小立方块的个数,那么该几何体的主视图为()29.在下列几何体中,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形状都相同的是()A. B. C. D.30.图中的正五棱柱的左视图应为()A. B. C. D.31.从不同方向观察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不可能看到的是A. B. C. D.32.在下面的四个几何体中,左视图与主视图不相同的几何体是33.如图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几何体从不同方向看得到的平面图形,则这些相同的小正方体的个数()A.4 B.5 C.6 D.734.太阳光照射下的某一时刻,1.5m高的竹竿影长2.5m,那么影长为30m的旗杆的高是().A 、20m B、18m C、16m D、15m35.由若干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堆积成一个实物,从不同侧面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投影图,则构成该实物的小正方体个数为( ).A.6个 B.7个 C.8个 D.9个36.在相同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如果高为1.5m的测杆的影长为2.5m,那么影长为30m的旗杆的高是()A.20m B.16m C.18m D.15m37.如图所示的三视图对应的几何体是()A.三棱柱B.圆柱 C.长方体D.圆锥38.如图所示的直角三角形ABC绕直角边AC旋转一周得到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这个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是().39.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完全相同,它一定是()A.圆柱 B.圆锥 C.球体 D.长方体40.右图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搭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A.4 B.5 C.6 D.741.妈妈让小明给客人烧水沏茶,洗开水壶要用1分钟,烧开水要用15分钟,洗茶壶要用1分钟,洗茶杯要用1分钟,放茶叶要用2分钟,给同学打电话要用1分钟.为使客人早点喝上茶,小明最快可在几分钟内完成这些工作?A.19分钟 B.18分钟 C.17分钟 D.16分钟42.有一组数据如下:3,6,5,2,3,4,3,6.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3或4 B.4 C.3 D.3.543.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3,0),B(0,4),对△AOB按图示的方式连续作旋转变换,这样得到的第2014个三角形中,A点的对应点的坐标为 .44.如图,等边△ABC 中,AB=4,D 是BC 的中点,将△AB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得△ACE ,那么线段DE 的长为 .EDCBA45.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一点,将ΔABP 绕点B 顺时针方向旋转与ΔCBE 重合,若PB=3, 则PE=46.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的纸片沿EF 折叠后, 点D 、C 分别落在点M 、N 的位置, 如果∠EFB=65º,那么∠AEM 等于 .47.如图,菱形ABCD 的周长为12cm ,BC 的垂直平分线EF 经过点A ,则对角线BD 的长为 cm48.上海将在2010年举办世博会.黄浦江边大幅宣传画上的“2010”如图所示.从对岸看,它在水中倒影所显示的数是 _____.49.如图,把△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25°,得到△A′B′C ,A′B′交AC 于点D ,若∠A′DC=90°,则∠A=__________°。
ABECPDA B C,若∠BAC=90°,AB=AC=2,50.如图,△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45°得到△'''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
51.如图将矩形ABCD沿直线AE折叠,顶点D恰好落在BC边上F处,已知CE=3,AB=8,则BF=___________.52.太阳光线下形成的投影是______投影.(平行或中心)53.某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分别为长方形、长方形、圆,则该几何体是.54.如图,一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那么这个几何体是。
55.一个由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图如图所示, 这个几何体是由个小立方块搭成的.5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是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和一个直径等于长方形一边长的圆,这个几何体是 . 57.如图,放映幻灯时,通过光源,把幻灯片上的图形放大到屏幕上,若光源到幻灯片的距离为20 cm,到屏幕的距离为60 cm,且幻灯片中图形的高度为6 cm,则屏幕上图形的高度为 cm.58.如图,一个几何体是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的,其主视图与左视图如图所示,则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最少有个,最多有个.59.用边长相等的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中的一种;能进行平面镶嵌的几何图形有种.60.(13分)如图1,已知三角形ABC中,AB=BC=1,∠ABC=90度,把一块含30度角的三角板DEF的直角顶点D放在AC的中点上,将直角三角板DEF绕D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1)在图1中,DE交AB于M,DF交BC于N.①直接写出DM、DN的数量关系;②在这一过程中,直角三角板DEF与三角形ABC的重叠部分为四边形DMBN,请说明四边形DMBN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请说明如何变化的;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其面积.(2)继续旋转至如图2的位置,延长AB交DE于M,延长BC交DF于N,DM=DN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61.(10分)如图1,四边形ABCD、EFGH为全等的矩形.且矩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E,点A在EG上,∠ACB=300.将矩形EFGH绕点E顺时针旋转а角(00<а<600),如图2,GE、FE与AD分别相交于N、M.(1)求证:AN+DM>MN;(2)若MN2+DM2=AN2,求旋转角а的大小.62.(6分)如图,在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正方形网格中,A(2,2),B(1,0),C(3,1)(1)画出ΔABC关于x轴对称的ΔA1B1C1.(2)画出将Δ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0,所得的ΔA2B2C2.(3)直接写出A2点的坐标.63.(本题10分)如图,在△ABC中,∠AC B=90°,AC=BC,点D在边AB上,连接CD,将线段CD绕点C顺时针旋转90°至CE位置,连接AE.(1)求证:AB⊥AE;(2)若BC2=AD•AB,求证:四边形ADCE为正方形.64.(本题10分)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每个小格的顶点叫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叫做格点三角形.(1)格点△ABC的面积为;(2)画出格点△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后的△A1B1C1,并求出在旋转过程中,点B所经过的路径长.65.(9分)如图所示,在所给正方形网格图中完成下列各题:(用直尺画图,保留痕迹)(1)求出格点△ABC(顶点均在格点上)的面积;(2)画出格点△ABC关于直线DE对称的△A′B′C′;(3)在DE上画出点Q,使△QAB的周长最小.66.(本题满分8分)画出下图中由几个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67.(4分)5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组成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画出该几何体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68.(6分)分别画下图几何体的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69.(本题满分10分)(1)画出下图中几何体的三视图.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2)小明用若干个正方形和长方形准备拼成一个长方体的展开图.拼完后,小明看来看去觉得所拼图形似乎存在问题.①请你帮小明分析一下拼图是否存在问题:若有多余块,则把图中多余部分涂黑;若还缺少,则直接在原图中补全;②若图中的正方形边长5cm ,长方形的长为8cm ,宽为5cm ,请直接写出修正后所折叠而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为 cm 2.70.如图,是由小立方块塔成的几何体,请分别从前面看、左面看和上面看,试将你所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来.71.如图,路灯(P 点)距地面8米,身高1.6米的小明从距路灯的底部(O 点 )20米的A 点,沿OA 所在的直线行走14米到B 点时,身影的长度是变长了还是变短了?变长或变短了多少米?72.(本题满分8分)(1)由大小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如图,请在下图的方格中画出该几何体的俯视图和左视图.(2)用小立方体重新搭一几何体,使得它的俯视图和左视图与你在上图方格中所画的图一致,则搭建这样的新几何体最少要_______个小立方块,最多要_______个小立方块.(3)右图是教师每天在黑板上书写用的粉笔,请画出图示粉笔俯视图.73.如图是由几个小正方体堆成的几何体,请以如图所示的正面为主视方向画出它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