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艺术欣赏

  • 格式:docx
  • 大小:32.61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艺术观赏

对于电影美学研究来说,“电影美学”本身还是一个问题,就更不必

说“中国电影美学”了。即使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将会遇到一系

列麻烦的理论问题,但是,只有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电影美学的

研究框架和学术规范的问题才能恰当地提出来并且得到确定。很显然,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不管我们已经有了多么丰富的电

影美学思想,电影美学的研究都不大可能卓有成效地展开(因为电影

美学研究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提出这个问题的初衷,不是为了限制

电影美学研究的制造性,而是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和发挥这种制造性。

这个点,从学术研究的群体性(科学研究越来越需要合作与协作,而

不是单干)和机构性(即有组织地实行)运作的角度,更容易理解。

其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地节约和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文化资源(包括财

力与智力的投入)。在国内相关高校正在积极申请国家影视学术基地

之时,这个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便具有更为紧迫的现实意义。

首先是电影美学的研究对象亟待明确。

电影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切电影审美现象。如果我们接受这个界定,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界定电影审美现象。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电影审美现象是一种效果现象(当然同时它也是一种等级现象)。也就是说,电影审美现象只能根据电影观众的审美接受状况来确定。

而电影审美接受只有在与电影艺术接受的区分中才能更明确地加以确定。这又涉及到对于审美与艺术的理解问题。我认为,电影审美接受

能够界定为对广大观众接受起来比较顺利、而且一般来说也比较高尚

的因素的接受。电影艺术接受能够界定为广大观众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而专业工作者却特别敏感的因素的带有探究性的职业性接受。在

这个意义上,电影审美接受不同于电影艺术接受。但必须说明的是,

电影艺术接受能够转化为电影审美接受。也就是说,电影艺术现象有

可能(但不是必定)转化为电影审美现象,而电影审美现象则必定以

前是电影艺术现象。从这样的观点来看,无论是所谓的“娱乐片”,

还是“艺术探究片”,都是既有审美因素,又有非审美因素,仅仅,

这两者的两种因素的分布有很大不同。娱乐片以审美因素为主,探究

片以艺术因素(较严格意义的艺术)为主。应该指出的是,影片中的

比较露骨的色情因素和残忍的暴力因素、恐惧因素,在绝绝大多数情

况下都既不是审美因素,又不是艺术因素,而是非审美因素。这些因

素的弱化,能够在一定水准上增加审美色彩。但这并不意味着非艺术、非审美的因素在电影中是应该绝对地加以排斥的。

其次是电影美学的研究目的亟待明确。

电影美学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对电影作品(一部或一批)实行美学分析。对电影作品作美学分析,不同于对电影作品作艺术分析。这种不同主

要是着眼点的不同。其次是所针对的电影作品的断层不同。艺术分析

更着眼于电影作品在专门化和制造性两个方面的贡献。美学分析更着

眼于电影作品作为审美对象(或者更严格地说,电影审美形态)这个

既成事实的形成规律,或者说电影作品审美效果的形成机制和规律的

分析与使用。所以,美学分析比艺术分析更关怀电影作品作为整体的

复杂构成。在对电影作品的美学分析中,电影作品不能再被理解为仅

仅一种简单的线性构成物,而是必须被理解为一种具有复杂结构的多

级表意生成系统。能够把这种分析称之为系统性分析。在这样的理解

与分析中,电影美学的研究框架才能形成。

与此同时,还理应有另一种分析,即对在电影作品的各个层面中都发

挥作用的审美规律与审美原则的分析。能够把这种分析称之为规律性

分析。正如法国电影理论家米特里所说:“电影美学就归结为确定一

种形式因为某种内容和某种意图的关系,怎样和为什么优于另一种形式,换句话说,它要在特定情况下为这些形式确立其心理学的依

据。”1

如果说电影艺术学研究的是电影作品媒介的“特化”特征,那么,电

影美学研究的就是产生电影作品效果的“普化”规律(即使它要面对

大量个别的电影作品)。也就是说,电影美学必须在同电影艺术学的

区分中加以界定。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提出中国电影美学之时所必须考虑的。

电影艺术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