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道路交通运输安全培训
- 格式:pptx
- 大小:28.87 MB
- 文档页数:2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9年第18号——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的
决定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
•【公布日期】2019.06.21
•【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9年第18号
•【施行日期】2019.06.21
•【效力等级】部门规章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法制工作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
2019年第18号
《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的决定》已于2019年6月12日经第12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
2019年6月21日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的决定交通运输部决定对《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52号)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四十六条中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修改为“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二、将第四十七条中的“吊销”修改为“撤销”。
三、增加一条,作为第五十条:“使用总质量4500千克及以下普通货运车辆
的驾驶人员,不适用本规定。
”
条文序号作相应调整。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正,重新发布。
交通安全知识培训内容交通事故是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的,它既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也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为了提高公众对交通安全的认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交通安全知识培训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培训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交通法规知识交通法规是交通安全的基石,了解并遵守交通法规是每一个驾驶员和行人的基本责任。
交通法规知识包括了交通信号的含义、道路交通标志的意义、交通警察的指挥手势等。
在交通法规知识培训中,我们需要让学员了解各种交通标志和信号的含义,教导他们在道路上的正常行车姿势以及正确应对不同情况下指挥手势的作用,使他们能够遵守交通法规,提高行车安全水平。
二、驾驶技巧掌握一些基本的驾驶技巧对于驾驶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在交通安全知识培训中,我们应该向学员介绍一些基本的驾驶技巧,如急刹车时的正确使用踏板、避让熄火时的应急启动方法等。
此外,还可以向学员们传授一些在特殊路况下的驾驶技巧,如雨天、雾天、夜间等情况下的驾驶技巧,以及高速公路、山区道路等特殊道路的驾驶技巧。
通过这些培训,可以增强驾驶员应对各种复杂驾驶环境的能力,提高行车安全水平。
三、交通事故的救援知识在交通事故发生时,正确的救援措施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交通事故的救援知识也是培训内容中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向学员介绍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止血、人工呼吸等。
此外,还可以教导学员如何正确地拨打急救电话,以及事故现场保护的措施等。
通过这些培训,可以提高学员们在交通事故发生时的应急能力,为伤者争取更多的生存机会。
四、道路安全常识除了上述内容外,培训中还应该传授一些道路安全常识。
例如,行人过马路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儿童的交通安全知识、电动车和自行车的安全规范等。
通过这些培训,能够帮助学员们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和安全意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总结:交通安全知识培训是提高行车安全水平的有效手段,通过教育公众掌握交通法规知识、提高驾驶技巧、学习交通事故救援知识以及了解道路安全常识,可以增强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道路运输安全培训和教育学习制度专题道路运输安全是保障交通安全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道路运输安全意识和技能,建立健全道路运输安全培训和教育学习制度至关重要。
以下是关于道路运输安全培训和教育学习制度的专题内容。
1. 建立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制度: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应当熟悉国家有关道路运输安全的法律法规,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培训学习提高法律意识。
2. 强化交通安全知识培训: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应当了解交通安全知识,掌握安全驾驶技能,学习交通规则和交通信号的使用。
培训的内容可以包括交通事故原因分析、危险行为预防、紧急情况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3. 推行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培训:道路运输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培训学习提高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包括事故预防和处理、风险评估和控制、安全检查和整改等方面的内容。
4. 加强货物运输安全培训:货物运输是道路运输的重要环节,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应当掌握货物包装、搬运和固定技巧,了解运输中的风险和应对措施,学习危险货物运输的相关知识和操作规程。
5. 建立应急救援培训制度: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应当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和应急救援技能,能够在事故发生时快速反应,有效处理伤员和应对应急情况。
以上是关于道路运输安全培训和教育学习制度的专题内容。
通过建立此制度,可以提高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道路运输安全。
2019江苏省安全员b证培训教材种类一、背景介绍江苏省作为中国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工业生产和建设规模庞大,对于安全工作的要求也十分严格。
安全员B证是江苏省安全工作的重要证书,对于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和加强企业安全工作至关重要。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江苏省出台了一系列的安全员B证培训教材,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人群的需求。
二、教材种类1. 《江苏省安全员B证培训教材-综合类》综合类教材是针对安全员B证统一考试的综合知识点进行全面讲解的教材。
内容包括安全管理基础知识、劳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事故调查与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这本教材是培训教材中最基础的一本,适合所有需要参加安全员B证考试的人员。
2. 《江苏省安全员B证培训教材-建筑类》建筑类教材是专门针对建筑行业安全工作的教材,内容包括建筑施工安全、施工组织与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特种作业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这本教材主要面向从事建筑行业的安全员B证考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的要点。
3. 《江苏省安全员B证培训教材-化工类》化工类教材是专门针对化工行业安全工作的教材,内容包括化工安全生产基础、现场安全管理、安全操作规程、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内容。
这本教材主要面向从事化工行业的安全员B证考生,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化工行业安全管理的特点。
4. 《江苏省安全员B证培训教材-金属冶炼类》金属冶炼类教材是专门针对金属冶炼行业安全工作的教材,内容包括冶炼工艺与设备安全、矿山安全管理、烟尘防治与环境保护、职业病防控等方面的内容。
这本教材主要面向从事金属冶炼行业的安全员B证考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金属冶炼行业的安全管理要点。
5. 《江苏省安全员B证培训教材-电力类》电力类教材是专门针对电力行业安全工作的教材,内容包括电力生产及输配电工程安全、电气设备安全、电力灾害事故防范与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这本教材主要面向从事电力行业的安全员B证考生,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电力行业的安全管理特点。
1、综合预案主要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工作原则,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
(√)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责任制,其安全管理副总对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全面负责。
(×,副总)3、事故后,政府认为有必要,设立由政府及(A部门负责人、B专家)、应急救援队伍负责人、事故发生车间负责人等组成的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并指定现场指挥部总指挥。
4、夜间的不安全因素行驶环境黑暗具体表现:(A路灯损坏,视线受影响;B视野范围变小,视距变短;C会车时,其他车辆开远光灯,产生炫目)夜间行驶易疲劳。
5、不安全的(B物体条件;C物质条件)是属于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
6、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的总体思路之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做好制度设计。
(√)7、交通参与者要重视交通环境,熟悉交通环境,针对不同的交通环境采取不同的参与方式,采取积极的避险措施,才能享受交通资源,才能确保平安出行。
(√)8、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9、事故发生地政府应为应急救援人员提供必需的后勤保障,并组织通信、交通运输、(A医疗卫生;B气象;C水文)、地质、店里、供水等单位协助应急救援。
10、应急准备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科学、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人员准备。
(×,预先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11、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包括(A人的不安全行为,B物的不安全状态,C不良的作业环境)1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内容包括(A事故经过,B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C已经采取的措施)13、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不得(A 隐瞒不报;B谎报,C迟报)。
运输队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运输队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需要对所有运输队成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包括交通规则、应急应对措施、装货和卸货的安全技巧等内容。
2. 定期进行模拟演练,让团队成员了解在实际情况下如何应对各种紧急情况,比如车辆故障、交通事故等。
3. 定期检查和维护车辆,确保车辆在安全状态下运行。
提醒团队成员关注车辆的故障指示灯、刹车系统、轮胎气压等方面。
4. 建立反馈机制,鼓励团队成员报告任何可能导致安全问题的情况,及时解决并做出改进。
5. 持续监测和评估整个运输队的安全状况,及时调整培训计划,确保团队成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得到持续提升。
以上是一份简单的运输队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道路运输安全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XXXX年XX月XX日
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
参与人员:所有道路运输司机
培训主题:道路运输安全知识培训
一、培训目标:
1. 提高司机安全意识,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
2. 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司机行为。
3. 掌握应急处理方法,降低事故风险。
二、培训内容:
1. 道路运输安全法律法规解读。
2. 车辆日常检查和维护要点。
3. 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4. 紧急情况处理和应急救援措施。
三、培训方式:
1. 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2. 互动问答环节,解答司机疑惑。
3. 观看安全教育视频。
四、培训效果评估:
1. 司机们表示对道路运输安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通过互动问答环节,解决了司机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3. 司机们表示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运输安全。
五、总结与建议:
本次培训取得良好效果,但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1.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司机安全意识。
2. 加强车辆日常检查和维护,确保车辆状态良好。
3. 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4. 鼓励司机提出建议和意见,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和方式。
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9年第19号)《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的决定》已于2019年6月12日经第12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2019年6月21日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的决定交通运输部决定对《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1号)作如下修改:一、将第十八条中的“资质”修改为“条件”。
二、增加一条,作为第三十四条:“从事普通货运经营的总质量4500千克及以下普通货运车辆,不适用本规定。
”条文序号作相应调整。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正,重新发布。
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2016年1月22日交通运输部发布根据2019年6月21日《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保障运输安全,发挥车辆效能,促进节能减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道路运输车辆包括道路旅客运输车辆(以下简称客车)、道路普通货物运输车辆(以下简称货车)、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以下简称危货运输车)。
本规定所称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是指对道路运输车辆在保证符合规定的技术条件和按要求进行维护、修理、综合性能检测方面所做的技术性管理。
第三条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应当坚持分类管理、预防为主、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原则。
第四条道路运输经营者是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对道路运输车辆实行择优选配、正确使用、周期维护、视情修理、定期检测和适时更新,保证投入道路运输经营的车辆符合技术要求。
第五条鼓励道路运输经营者使用安全、节能、环保型车辆,促进标准化车型推广运用,加强科技应用,不断提高车辆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市民交通安全教育培训方案一、前言交通安全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人口密集、车辆拥挤、交通压力大,交通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技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交通安全教育培训方案,旨在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提高交通业态,维护正常的交通秩序。
二、培训目的1. 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2. 增强市民的交通安全技能,提高应对交通事故的能力。
3. 培养市民良好的交通态度,文明出行,自觉维护交通秩序。
三、培训内容和方式1. 交通法规常识培训内容包括交通法规、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的含义等,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市民熟悉和掌握交通法规,养成守法遵规的好习惯。
2. 交通事故救援培训内容包括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理,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等,通过模拟演练和实际操作,提高市民应对交通事故的技能和应变能力。
3. 交通礼仪和文明出行培训内容包括文明出行、礼让行人、遵守交通规则等,通过交通安全文明出行演示和实践操作,培养市民的良好的交通态度和行为习惯。
四、培训对象和方式1. 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为城市居民,特别是青少年和老年人,他们是交通事故的重要受害者,也是交通安全教育的重点对象。
2. 培训方式(1)公开宣传: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提醒市民注意交通安全,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2)现场教学:在交通频繁的人口密集区域进行交通安全宣传和示范,向市民普及交通安全知识和技能。
(3)交通安全教育培训班:开设交通安全教育培训班,邀请交通专家、交警官员等进行交通安全理论和技能培训。
(4)交通安全实践活动:组织市民参与交通安全实践活动,如交通秩序整治、文明出行宣传等,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五、培训评估和效果1. 培训评估通过定期进行学习情况考核、培训效果评估以及交通安全知识竞赛等方式,对市民的学习情况和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找出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及时予以改进和完善。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2019修正)【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9年第18号【发布部门】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19.06.21【实施日期】2019.06.2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章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2006年11月23日交通部发布根据2016年4月21日《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9年6月21日《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提高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是指经营性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道路运输经理人和其他道路运输从业人员。
经营性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包括经营性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和经营性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包括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装卸管理人员和押运人员。
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包括机动车维修技术负责人员、质量检验人员以及从事机修、电器、钣金、涂漆、车辆技术评估(含检测)作业的技术人员。
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包括理论教练员、驾驶操作教练员、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教练员和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教练员。
道路运输经理人包括道路客货运输企业、道路客货运输站(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机动车维修企业的管理人员。
其他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是指除上述人员以外的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包括道路客运乘务员、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教学负责人及结业考核人员、机动车维修企业价格结算员及业务接待员。
第三条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应当依法经营,诚实信用,规范操作,文明从业。
第四条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工作应当公平、公正、公开和便民。
第五条交通运输部负责全国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