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4处理逻辑的描述
- 格式:pptx
- 大小:1.95 MB
- 文档页数:12
逻辑基本含义逻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和规则,是对思维过程的抽象。
逻辑包括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形式逻辑包括归纳逻辑与演绎逻辑,辩证逻辑包括矛盾逻辑与对称逻辑。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逻辑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逻辑的定义逻辑狭义上逻辑既指思维的规律,也指研究思维规律的学科即逻辑学。
广义上逻辑泛指规律,包括思维规律和客观规律。
逻辑包括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形式逻辑包括归纳逻辑与演绎逻辑,辩证逻辑包括矛盾逻辑与对称逻辑。
对称逻辑是人的整体思维(包括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的逻辑。
逻辑的释义逻辑就是事情的因果规律,逻辑学就是关于思维规律的学说。
有时逻辑和逻辑学两个概念通用。
从狭义来讲,逻辑就是指形式逻辑或抽象逻辑,是指人的抽象思维的逻辑;广义来讲,逻辑还包括具象逻辑,即人的整体思维的逻辑。
逻辑和逻辑学的发展,经过了具象逻辑—抽象逻辑—具象逻辑与抽象逻辑相统一的对称逻辑三大阶段。
对称逻辑是逻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是辩证逻辑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具象逻辑与抽象逻辑相统一的、逻辑发展的最高阶段。
对称逻辑学就是对称逻辑的概念、范畴与范畴体系。
对称逻辑以对称规律为基本的思维规律,是天与人、思维与存在、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思维层次与思维对象、科学本质与客观本质对称的逻辑。
对称逻辑就是对称的思维方式。
逻辑的含义逻辑通常有三个方面的含义:1:规律,事物的完成的序列。
2:事物流动的顺序规则3:事物传递信息,并得到解释的过程逻辑就是思维的规律,规则。
逻辑学就是关于思维规律的学说。
有逻辑和逻辑学两个概念通用。
辑与逻搭配读轻声。
逻辑(理则学),源自古典希腊语(logos),最初的意思是“词语”或“言语”,(引申出意思“思维”或“推理”),1902年严复译《穆勒名学》,将其意译为“名学”,音译为“逻辑”;因为该词是由日制汉语“伦理”一词分拆而来,所以日语还把它译为“论理学”。
传统上,逻辑被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来研究。
自从十九世纪中期,逻辑经常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中研究。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有逻辑思维是人类思考和推理的基础,它遵循一些基本规律。
本文将介绍逻辑思维的几个基本规律,帮助读者理解和运用逻辑思维。
第一、排中律排中律是逻辑思维中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指的是在给定的两个命题中,要么其中一个为真,要么两个都为假。
排中律可以用来判断两个命题的关系,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
第二、归纳法则归纳法则是逻辑思维中的另一个基本规律,它指的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通过观察和总结特殊情况,我们可以得出一般规律。
归纳法则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事物的共性,从而深入理解和解决问题。
第三、演绎法则演绎法则是逻辑思维中的重要规律,它指的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
通过已知的一般规律,我们可以推断出特殊情况。
演绎法则可以帮助我们从已知的前提中推导出结论,用于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第四、因果律因果律是逻辑思维中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指的是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根据因果律,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预测和解释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第五、矛盾律矛盾律是逻辑思维中的重要规律,它指的是矛盾命题的互斥性。
根据矛盾律,一个命题和它的否定命题不能同时为真。
矛盾律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和解决问题时的矛盾和矛盾命题。
第六、等价律等价律是逻辑思维中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指的是两个命题具有相同的真值。
根据等价律,我们可以通过等价关系将复杂的命题转化为简单的命题,从而简化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第七、逆否律逆否律是逻辑思维中的重要规律,它指的是命题的逆命题与否命题具有相同的真值。
根据逆否律,我们可以通过逆否关系将复杂的命题转化为简单的命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
以上是逻辑思维的几个基本规律,它们在我们日常的思考和推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了解和运用这些规律,我们可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希望本文对读者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逻辑的四种含义并举例
逻辑是一种思维方法和规则体系,用于推理和判断事物之间的关系。
在不同的语境中,逻辑可以有不同的含义。
下面是四种常见的逻辑含义及其示例:
1. 形式逻辑:形式逻辑研究的是逻辑推理的形式结构,忽略具体的内容。
它通过符号系统和公式化的推导规则,分析推理中的有效性和无效性。
例如,所有人类都会死亡,甲是人类,因此甲将会死亡。
这个推理是形式逻辑的一个示例。
2. 实质逻辑:实质逻辑关注的是推理过程中的具体内容和事实,以确定推理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例如,如果A是一个无声的
动物,那么A很可能是一条鱼。
这个推理是基于对动物类别
和特性的实际知识进行的。
3. 数理逻辑:数理逻辑是对逻辑原理和规则进行系统化和形式化的数学分析。
它使用符号和公式表示推理过程,通过运算和推理规则来分析和证明逻辑结论的有效性。
例如,用数理逻辑可以证明命题的等价性,如将“如果P成立,则Q也成立”等
同于“只要Q不成立,则P也不成立”。
4. 计算逻辑:计算逻辑研究的是将逻辑思维应用于计算和信息处理领域的方法和技术。
它包括符号逻辑、谓词逻辑和模型理论等,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
例如,布尔逻辑是一种常用的计算逻辑,用于描述和分析逻辑电路和计算机程序的运算过程。
订单处理逻辑1.概念占用库存:释放库存:承诺发货期:订单计划发货时间:架上数:可用销售库存:可用现货库存:热销商品新品预售商品SKU2.商品与库存2.1.商品属性新品(过7天,系统自动调整为非新品)热销商品当近七天/三十天日均销售量达到一定数量(N)N的计算方式:热销产品的一定数量设置:每个产品根据季节、时间及生产难度不同其定义为热销的数量也就不同,可分开设置预售商品商品承诺发货天数商品在线运营天数新品/热销/预售,都对应着不同的承诺发货天数,他们存在关联关系。
2.2.库存可用现货库存+现货占用库存=实际库存可用销售库存+占用库存=实际库存+预售库存架上数:上架比例:%(注:架上数= (((实际可用数+预售数) < (实际可用数+预售数) * N%)) (实际可用数+ 预售数) : ((实际可用数+预售数) * N%))上架底线值:上架底线值优先于上架数比例预售库存表示未来一定时期(承诺发货期)内的商品交付能力2.3.占用库存打了“已占用库存”标志位的订单3.订单流转与订单池未确认单池问题单池已确认单池挂起单池待发货单池已发货单池4.订单逻辑4.1.订单状态订单状态位订单状态:未确定、已确认、无效,已取消,已合并、已拆分、完成财务状态:未收款;已收款;已结算物流状态:未发货;拣货中,已发货配货状态:未配货、成功、失败、缺货退货(款)状态:未退货,退款(货)申请中,已部分退,已全部退标志位锁定标志位:未锁定,锁定挂起标志位:未挂起,挂起问题单标志位:是,否拣货单打印标志位:是,否发货单打印标志位:是,否占用库存标志位:未占用,占用订单来源淘宝B店淘宝C店拍拍店主站电话下单网络分销4.2.订单添加不启用排单:添加完后,默认状态为“已确认,未付款,未发货,正常”可用实际库存,扣减启用排单添加完后,默认状态为“未排单,未付款,未发货,正常”可用实际库存,不扣减4.3.订单差额只有支付状态为“已付款”并且为“未发货”的订单才会触发订单差额处理逻辑。
“水果店销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报告书目录1. 水果销售管理系统问题提出 (3)2. 水果销售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 (3)3. 水果销售管理系统详细调查 (4)4. 水果销售管理系统分析 (4)4.1 组织机构分析 (5)4.2 管理职能分析 (5)4.3 业务流程分析 (6)4.4 数据流程分析 (7)4.5 数据字典编写 (8)4.6描述处理逻辑 (8)5. 水果销售管理系统设计 (9)5.1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9)5.2信息系统流程图设计 (9)5.3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10)5.4数据库结构设计 (11)5.5输入输出设计与界面设计 (13)6.课程设计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7.致谢 (16)8. 附录 (16)9. 参考文献 (21)1.水果店销售管理系统问题的提出通过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帮助管理者辅助管理决策。
在课程的学习中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对数据库技术有了较为深入的学习和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分析的各个步骤的掌握,业务管理流程图、数据流图、E-R图的学习等等都在强化数据间的关系的应用。
同时,对于数据库软件ACCESS的自学和应用,了解了数据项表的编写,关系的编写,查询项目、添加项目的设计,输入输出界面的设计等等都使我们更近一步的认识数据库的设计和其广泛的应用。
计算机已经进入到全民普及的时代,掌握简单的编程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网络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熟悉计算机技术,以其作为一个工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在计算机的应用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我们了解的技术和工具提出比较良好的解决方案。
因此,无论出于管理的角度还是技术应用的角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都是大有裨益的。
在对学校周边的水果店的走访和了解,普通的水果店每天都会发生进货或销售记录,这些都是通过人工操作进行的,面对客流量不同的时段,很难以清晰地记录当天销售的数量和情况。
8.5.5多学科设计8.5.5.1识别学科间交互作用8.5.5.2找出约定和假设的差异8.5.5.3解释学科模型成熟度的差异8.5.5.4解释多学科设计的环境8.5.5.5解释多学科设计8.5.6多目标设计(DFX)展示基于以下目标的设计:8.5.6.1性能、生命周期成本和价值8.5.6.2美学和人本因素8.5.6.3实施、验证、测试以及环境的可持续性8.5.6.4运行8.5.6.5维护性、可靠性和安全性8.5.6.6鲁棒性、演化、产品改良和退役8.6实施8.6.1设计实施过程8.6.1.1阐述实施过程的表现、成本和质量的目标和指标8.6.1.2明确实施系统的设计8.6.2硬件制造过程8.6.2.1描述零件的制造8.6.2.2描述由零件装配成组件8.6.2.3确定公差、可变性、关键特征和统计过程控制8.6.3软件实现过程8.6.3.1解释将高层组成部分分解为模块设计(包括算法和数据结构)8.6.3.2讨论算法(数据结构、控制流程、数据流程)8.6.3.3描述编程语言8.6.3.4实施低层设计(编程)8.6.3.5描述系统构建8.6.4硬、软件集成8.6.4.1描述电子硬件中的软件集成(处理器的尺寸、通信等)8.6.4.2描述软件与传感器、传动器和机械硬件的集成8.6.4.3描述硬件/软件的功能和安全性8.6.5测试、证实、验证及认证8.6.5.1讨论测试和分析的程序(硬件相对于软件,可接受性相对于合格性)8.6.5.2讨论证实系统性能达到要求8.6.5.3讨论验证性能达到客户要求8.6.5.4解释达标认证8.6.6实施过程的管理8.6.6.1描述实施的组织和结构8.6.6.2讨论采购、合作和供应链8.6.6.3认识实施成本、表现和进度的控制8.6.6.4描述质量和安全保障8.6.6.5描述实施过程可能的改进8.7运行8.7.1运行的设计和优化8.7.1.1说明运行表现、成本和价值的目标和指标8.7.1.2解释运行过程的架构和发展8.7.1.3解释运行(和使命)的分析和建模8.7.2培训与操作8.7.2.1描述职业化操作的培训:模拟;指导和计划;程序8.7.2.2认识为消费者操作提供教育8.7.2.3描述操作过程8.7.2.4认识操作过程的相互作用8.7.3支持系统的生命周期8.7.3.1解释维护与物流8.7.3.2描述生命周期性能和可靠性8.7.3.3描述生命周期价值和成本8.7.3.4解释反馈协调系统的改进8.7.4系统改进和演变8.7.4.1定义预先计划的产品改进8.7.4.2基于运行中观察到的要求进行改进8.7.4.3认识演变性的系统升级8.7.4.4认识由于运行必要所产生的偶然性改进和解决办法8.7.5弃置与(产品或系统)生命终结问题8.7.5.1定义生命终结的问题8.7.5.2列出弃置选择8.7.5.3定义生命终结时的残余价值8.7.5.4列出弃置的环境考虑8.7.6运行管理8.7.6.1描述运行的组织和结构8.7.6.2确定合作者和同盟8.7.6.3认识运行成本、表现和进度的控制8.7.6.4描述质量和安全保障8.7.6.5定义生命周期管理8.7.6.6认识运行过程可能的改进。
第4章布尔代数和逻辑简化本章大纲4.1 布尔运算和表达式4.2 布尔代数的定律和法则4.3 狄摩根定理4.4 逻辑电路的布尔分析4.5 用布尔代数进行简化4.6 布尔表达式的标准形式4.7 布尔表达式和真值表4.8 卡诺图4.9 卡诺图SOP最小化4.10 卡诺图POS最小化4.11 5变量卡诺图本章学习目标■应用布尔代数的基本定律和法则■应用狄摩根定理到布尔表达式■用布尔表达式描述逻辑门网络■计算布尔表达式■使用布尔代数的定理和法则简化表达式■变换任意的布尔表达式为乘积加和(SOP)形式■变换任意的布尔表达式为加和乘积(POS)形式■使用卡诺图简化布尔表达式■使用卡诺图简化真值表函数■使用“无关紧要”条件简化逻辑功能■在系统应用中使用布尔代数和卡诺图方法重要术语■变量■反码■加和项■乘积项■乘积的加和(SOP)■加和的乘积(POS)■卡诺图■最小化■“无关紧要”■ PAL简介1854年,乔治·布尔(George Boole)出版了一本著作,题目为《思想定律的调查研究并基于此建立了逻辑和概率的数学理论》。
这篇著作中公式化的“逻辑代数”,今天被称为布尔代数。
布尔代数是表示以及分析逻辑电路运算的一种方便而系统的方法。
克劳德·香农(Claude Shannon)第一次应用布尔的工作来分析和设计逻辑电路。
1938年,香农在MIT 写了一篇论文,题目是《延迟和转换电路的符号分析》。
本章介绍了布尔代数的定律、法则和定理,以及它们在数字电路上的应用。
你将学习怎样用布尔表达式来定义一个给定的电路,然后计算它的运算。
你还会学习怎样使用布尔代数和卡诺图来简化逻辑电路。
4.1 布尔运算和表达式布尔代数是关于数字系统的数学。
布尔代数的基本知识对于学习和分析逻辑电路是必不可少的。
在上一章中,对于非、与、或、与非以及或非门相关的布尔运算和表达式已经得到了介绍。
本节复习了上述内容并提供了附加的定义和信息。
简述逻辑思维的形式和基本规律逻辑思维,这可是个有意思的话题!你想啊,生活中处处都需要逻辑,咱们不就是在用逻辑来解决问题、做决定吗?这就像做一道数学题,有时脑袋里飘过的那些公式,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我们身边的小事儿,大到选专业,小到决定晚上吃什么,背后其实都有一套逻辑在起作用。
你想,今天中午点外卖,必须得考虑老板娘的推荐、今天的心情、还有那一堆堆的菜单。
逻辑思维,恰似一条清晰的小河,滋润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说到逻辑的形式,那可真是五花八门。
有演绎推理。
这就像是拿着一本书,书上说“所有人都会死”,你只要一听到“某某是人”,心里立马就有个小声音在说:“哎呀,这个人肯定也会死。
”这就是从普遍到个别的推理。
简直像是在推理侦探小说,脑洞大开、一步一步把真相揭开。
还有归纳推理,咱们可以从某个具体例子出发,比如说你发现你家的猫爱在窗台上晒太阳,那你就开始猜测:是不是所有的猫都喜欢晒太阳?这种方式虽然不一定准确,但往往给咱们带来一些有趣的发现。
再说说类比推理,想象一下你在找房子,看到一栋房子特别漂亮,于是想:“这地方和我以前住的那栋房子差不多,应该也不错。
”就是这种把相似的东西放在一起比较,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在逻辑的基本规律上,有几个小伙伴值得咱们注意。
比如说,矛盾律,这玩意儿听起来有点深奥,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东西不可能同时是A和非A。
你不能说“今天是晴天,也是雨天”,这俩东西就像油和水,根本不能搅和在一起。
再有,就是排中律,这个定律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有个明确的状态,非黑即白,要么存在,要么不存在,就像早上要喝咖啡,或者就干脆不喝。
第三个规律叫做充分理由,这个有点意思,意思是说任何事情都得有个理由。
比如你晚上晚归,老妈问你:“你去哪儿了?”你不能说:“就是出去转转。
”这显然不够说服力,得说得有点道理才行。
哎,我就忍不住想起我一朋友。
每次和她讨论问题,她总是能用这些逻辑来反驳我。
比如上次我跟她说,最近想减肥。
LF2级功能描述目录1介绍2现场工艺概述3系统结构3.1通信3.1.1与PLC的通信3.1.2与OWS和PWS的通信3.1.3与实验室计算机通信3.1.4与3级计算机的通信3.2服务器与工作站3.2.1L2服务器3.2.2操作员工作站(OWS)3.2.3过程工作站(PWS)42级总体机构4.1数据库逻辑划分4.1.1永久数据库4.1.2实时数据库4.2服务器程序4.3用户界面程序4.4报告导航(RN)4.5程序内部通信4.6外部机构驱动程序4.6.1PLC驱动程序4.6.1.1从PLC读数据4.6.1.2向PLC写数据4.6.2 LAB驱动程序4.6.3 L3驱动程序4.7 L2自动控制4.8 在开始加热处理时连接PDB和MDB4.9 与L1HMI的关系5 数据库管理5.1 数据库访问5.2 数据库主菜单5.3 通用冶金数据库5.3.1 钢种5.3.2 终点化学成分5.3.3 分析公式5.3.4 操作员指令5.3.5 分析系数5.3.6 化学成分含量5.3.7 渣分析5.3.8 允许材料5.3.9 材料描述5.3.10配置参数5.3.11 计算参数5.4 生产数据库5.4.1 生产计划5.4.2 数据报告6 模型概念7 附件A- 图解关键符号7.1 在物料逻辑流程中使用的关键符号7.2 信息流程使用的关键符号7.3 物料流程VS信息流程使用的关键符号图纸列表图1. L2系统结构图2. 数据库管理信息流程图3. 工艺模型工作图错.没有发现表目录1介绍本文档的目的是描述工艺控制系统(PCS)包括L2的通用功能。
每一个PCS与下一级自动化系统(L1PLCS和HMIS)协作,以协调化学成分,获得实时工艺数据,下传设定值。
本文档包括:z工艺控制功能通用阶段-独立部分的描述z PCS与其它自动化部分相互作用的描述项目规定一个给定的工艺阶段,包括所有与工艺相关的物料流程,它们对自动化的如何影响的说明,和指定阶段工艺控制功能,包括在该阶段的详细说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