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阅卷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评分细则解读及高考阅卷看一轮复习

——参加高考山东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阅卷的几点体会

从2008年开始,我们学校每年都有教师参加高考政治学科的阅卷工作,我在2009年和2011年分别参加了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文科综合第28题和选修36-37题的阅卷工作。两次阅卷,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高考阅卷评分细则与我们平时考试阅卷参考答案有着较大的差距。在参加高考阅卷的过程中,发现考生答卷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以及与高考命题组的专家交流中收获了一定的信息,对于我们高三教学也有一定的启示。下面我就简单介绍高考阅卷的基本情况、对评分细则解读以及高考文科综合阅卷的体会。

一、高考阅卷基本情况

每年高考文科综合阅卷人员大约有五六百人,其中政治教师贰佰多人。阅卷组成人员主要是山东师范大学的教授和老师、山东省济南教研室的教研员,山东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然后就是从山东省各地市抽调的一线教师。高考每年大约都是10号报到,然后第二天学习评分细则,下午试评,然后正式批阅。阅卷流程:集中-分组-讨论并制订评分细则-试评-正式阅卷-质检-调控-总结。对比2009、2011年来看,中学老师占的比重有所增加,对试题双评的力度加大。高考阅卷的客观性进一步增强。

二、高考评分细则的解读

有专家这样说,学习考纲看要求,推敲细则看方向。说明研究高考考纲与研究高考评分细则同样重要。通过了解评分细则制定过程及特点,可以加深我们对高考的认识。

1.评分细则的制定

评分细则是高考阅卷学科领导小组在组织学习高考命题组提供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并根据实际教学与考生答题情况等实际情况制定的,可操作性强、细化的评分标准。评分细则的制定必须坚持公正公平客观的原则,同时兼顾高校选拔人才和中学教学实际,并要结合广大学生答题情况。评分细则不同于参考答案。高考评分细则包括三个部分,一是高考命题组给的参考答案;二是分数划分的细则;三是评分的补充说明,说明语句与观点的适度变化。标准不同,学生的得分可能就不同。我们以高考题为例。

2009年山东高考第28题

(4)结合材料二,分析“结构性减税”政策确立的哲学依据。(8分)

参考答案:

①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结构性减税;

②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是意识能动性的体现,有利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目标的实现;

③运用了系统优化的方法。实行结构性减税,将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进行优化组合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分数划分的细则及评分说明:

①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2分)=物质决定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实践决定认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2分)。根据国内外动作用经济形势的变化,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结构性减税(1分);(3分)

②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反作用,认识的反作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1分)。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是意识能动性的体现(2分),有利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目标的实现(1分);(2分)

③运用了系统优化的方法(2分)。实行结构性减税,将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进行优化组合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1分)。(3分)联系的观点;(1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分);

2011年山东高考第28题

材料一:为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2010年10月,山东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17市进行了实施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山东省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深化了对转方式调结构的认识。

参考答案: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山东省委通过实地调研获得了认识;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山东省委通过调研发现新问题,推动了认识的深化;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山东省委通过调研获得认识的目的是推进转方式调结构。

分数划分的细则及评分说明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分),山东省委通过实地调研获得了认识。(1分)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分),山东省委通过调研发现新问题,推动了认识的深化。(1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1分),山东省委通过调研获得认识的目的是推进转方式调结构。(1分)

补充说明:每个分句各1分,其实回答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也可得分,但是那是在前面要点都不得分的前提下。

二、高考阅卷操作特点

1. 实行踩点得分,评分标准将答案要点具体化

高考阅卷的一个基本原则是“踩点给分”,即学生的答题接触到给分点便可得分,没有触到采分点的也不倒扣分。试题参考答案只是提出本题的总体标准,但评分标准细则又将这些答案具体化,哪些答案要点占多少分,每一分句占多少分,同组的几个分句最高可得多少分,并以补充说明的形式对学生可能回答出别的要点、用别的说法回答可得多少分等作了具体详尽的说明。如第28题(1)揭示图7反映的经济信息(3分)。

答案: 2007年山东省对高新技术、环境管理等行业投资大幅上升,对电力、冶金等行业投资明显减弱,小火电等落后生产能力被淘汰,投资结构不断优化,节能减排取得较大成绩。(若答出“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言之有理的答案,可给分)。

但是在评分补充说明中对具体评分标准作了详细规定,阅卷时每句话各1分,共5句话,但总分最高不得超过3分;并且补充了相应的答案要点,若未答上以上内容,而是答出下列内容之一或全部只给1分: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优化产业结构。从实际阅卷来看,这些补充的要点基本形同虚设,因为再差的学生也不可能5个要点连1个都答不上。

2.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若学生答案与评分标准不完全相同,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超过该题所分配的分数。对于答题中的错别字,只要不是知识性错误或反动观点,原则上不追究。对于学生不会回答问题,但写出了教材的一般知识,或者回答与本题观点不密切的答案,根据情况给1—2分;如果一点课本知识都没涉及,这样的答卷得0分也是很正常的。对于字体潦草、涂抹严重,但内容较为准确,能得到基本分数;对于答错区域、答在答题框外或者乱改序号,只要与学科不冲突,都按照正确答案给分。

整个阅卷的过程对学生而言应该是相对宽松和公平,无论从领导到教师都认为学生苦读十几年,确实不容易,只要是能看清楚,答案正确,就能得到相应的分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最终都要通过学生来落实,因此,评价一节课不是看教师讲的多么精彩,而是看学生落实了多少。从学生答题中暴露出的问题,我觉得我们在平常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三、高考阅卷对平日应考的启示

(一)强化基础知识的落实

高考试题可以千变万化,但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不变,基础知识仍然是文科综合能力形成的根基。从学生的答题看,暴露出很多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似是而非,答题中出现很多不应有知识性的错误。如28(1)揭示图7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简要说明能够促进这些信息所示变化的财政措施。图7表达的是2007年山东省不同行业投资增长率的不同,对高新技术、环境管理等行业投资大幅上升,对电力、冶金等行业投资明显减弱,小火电等落后生产能力被淘汰,投资结构不断优化,节能减排取得较大成绩。但好多同学回答产业结构不合理,把投资结构等同于产业结构;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答能够促进这些信息所示变化的财政措施时答上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财政政策等同于货币政策。因此,教师一定要强化对重点、难点、易混点的讲解与应用,使学生扎实地掌握。

在夯实基础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