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有关一般例外案例的简介,繁体字到时可转换.ppt.ppt
- 格式:ppt
- 大小:1.64 MB
- 文档页数:17
第1篇一、案例背景2018年5月,某市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
当事人甲驾驶一辆小型客车,沿某市某路段由东向西行驶。
在行驶过程中,因操作不当,甲车辆失控,驶入对面车道,与由西向东行驶的乙驾驶的货车相撞。
事故造成甲、乙两人受伤,甲车辆及乙货车不同程度损坏。
经交警部门调查认定,甲负事故全部责任。
二、案例争议本案中,甲的违法行为明显,依法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然而,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甲的辩护律师提出了一个法律规定的例外——紧急避险。
辩护律师认为,甲在事故发生前,因遭遇前方突然出现的障碍物,为避免发生更大的交通事故,采取了紧急避险措施,导致车辆失控,驶入对面车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紧急避险行为不得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因此,甲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不应承担全部责任。
三、案例分析1. 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紧急避险需满足以下要件:(1)险情存在:当事人遭遇不可预见、不可避免且正在发生的危险,无法采取其他措施避免。
(2)避险行为:当事人为避免险情造成更大的损害,采取必要的避险措施。
(3)避险限度:避险行为不得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2. 本案中紧急避险的认定(1)险情存在:甲在行驶过程中,遭遇前方突然出现的障碍物,为避免撞上障碍物,导致车辆失控。
(2)避险行为:甲在紧急情况下,采取了驶入对面车道的避险措施,避免撞上障碍物。
(3)避险限度:甲的避险行为虽然导致车辆失控,驶入对面车道,但并未造成更大的交通事故。
根据现场情况,甲的避险行为属于必要的限度。
综上所述,甲的行为符合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应认定为紧急避险。
3. 案件审理结果根据以上分析,法院认为甲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但避险行为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甲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课件案例汇总某大学生小秦(19岁)离开课室时,发现一张书桌上有一部精美的手机。
此时课室里已没有其他人,他便把手机关机后装入自己口袋。
第二天,他在课室门口发现一张“寻物启事”,上面有“拾到手机酬谢300元”的话,便按照启事上留下的电话号码联系到了失主小王,但提出对方须给付500元才能交还手机。
小王交涉后无奈,只好报案。
小秦的父亲老秦也被派出所叫来处理问题。
问题:(1)小秦把手机带走的行为是否合法?(2)小秦是否有权索要300元酬金?(3)小秦索要500元酬金会承担法律责任吗?(4)本案涉及何种法律关系?(5)本案涉及民法的哪些制度?(6)在本案中老秦和小秦是何种法律关系答:(1)并不违法,也不合法,法律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小秦属于无权占有中的恶意占有,应当物归原主。
(2)有权。
对方是悬赏要约行为,应当兑现承诺。
(3)小秦敲诈勒索,应承担行政责任。
(4)小秦与小王的民事法律关系;小秦、小王与派出所的行政法律关系。
(5)物权制度、债权制度(不当得利、悬赏广告、侵权行为)、代理制度。
(6)监护制度?法定代理?委托代理?村民姚某育有一子一女,其妻早逝。
在姚某生前生活不能自理的5年时间里,女儿对其日常生活进行照顾。
姚某去世之后留有祖传贵重物品,女儿想分得其中一部分,但儿子认为,按照当地风俗习惯出嫁女没有继承权,其妹不能继承。
当地大部分村民也指责姚某的女儿无理取闹。
问题:(1)姚某的女儿是否享有继承权?(2)当地的风俗习惯是否属于习惯法?(1)《继承法》第九条规定:“继承权男女平等”。
(2)不属于习惯法,只有符合一定条件的习惯,才能称为习惯法。
案例:最近,某服装厂将原来的简易厕所扩建为200多人公用的永久性厕所(10个蹲位),距我家住房很近,严重影响全家人的身体健康。
我家多次向该厂提出,要求解决。
厂方以“我们是全民企业,个人不得干涉”为由,置之不理。
我该怎么办?评析:这个问题,是公民与法人之间的纠纷,关系到民事主体的权利能力问题。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对于时间的探索从未停止。
近年来,一种被称为“时间旅行”的科幻概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然而,在现实世界中,时间旅行似乎还只存在于科幻作品中。
然而,一起罕见的“时间旅行”诉讼却将这一概念带入了现实。
二、案件概述原告甲,一位热衷于科幻的年轻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一种名为“时光穿梭机”的神秘装置。
甲认为,通过使用该装置,他可以穿越时空,回到过去。
于是,甲决定进行一次“时间旅行”实验。
然而,在实验过程中,甲意外地穿越到了未来的世界。
在那里,他遭遇了种种困境。
为了回到自己的时代,甲不得不寻求当地政府的帮助。
然而,当地政府却以“时间旅行”违反自然规律为由,拒绝了他的请求。
无奈之下,甲决定将当地政府告上法庭,要求法院判决其有义务帮助他回到过去。
此案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了罕见的“时间旅行”诉讼。
三、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时间旅行是否违反自然规律?2. 当地政府是否有义务帮助甲回到过去?3. 法院是否应当介入“时间旅行”纠纷?四、法院判决在审理本案的过程中,法院认为,时间旅行作为一种科幻概念,在现实世界中尚未得到证实。
因此,甲关于时间旅行的主张缺乏科学依据。
关于当地政府是否有义务帮助甲回到过去的问题,法院认为,当地政府并无此义务。
一方面,时间旅行尚未成为现实,政府无法提供相应的帮助;另一方面,甲的行为属于个人冒险,政府不应为其承担法律责任。
最后,关于法院是否应当介入“时间旅行”纠纷的问题,法院认为,本案涉及的法律问题较为复杂,但并非无法解决。
在甲无法证明时间旅行合法性的情况下,法院不应介入“时间旅行”纠纷。
综上所述,法院判决当地政府无需承担帮助甲回到过去的义务,并驳回甲的诉讼请求。
五、案件启示本案虽然是一起罕见的“时间旅行”诉讼,但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1. 科学发展需要严谨的态度。
时间旅行作为一种科幻概念,在现实世界中尚未得到证实,我们不能盲目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