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意外脱管应急预案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1
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患者意外脱管应急预案(七)
【应急处理】
(一)立即用血管钳撑开气管切口处,同时通知医师,根
据患者情况进行处理。
(二)当患者切开时间超过一周,窦道形成时,更换套管
重新置入,连接呼吸机,氧
流量调至100%,然后根据病情再调整。
(三)如切开时间在一周以内,立即进行气管插管,连接
呼吸机,通知专业医师进
行重新置管。
(四)其他医护人员应迅速准备好抢救药品和物品,如患
者出现心跳骤停时立即
给予心脏按压。
(五)配合医生查动脉血气分析,根据结果调整呼吸机参
数。
(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血氧饱和度的变
化,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
理。
(七)病情稳定后,专人护理,应补记抢救记录。
(八)患者意外脱管重在预防,护理人员应注意:
1. 对于颈部短粗的患者,应使用加长型气管套管,并牢
固固定。
2. 对于烦躁不安的患者,给予必要的肢体约束,或根据
医嘱给予镇静药物。
3. 在为患者实施各种治疗(如翻身、拍背、吸痰等)时应
专人固定套管,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分离呼吸
机管道,以防套管受呼吸机管道重力作用而致脱管。
4. 更换固定系带时,应两人操作,一人固定套管,一人更换。
【流程】
立即抢救→通知医生→根据病情处理→氧流量调至100% →配合查动脉血气分析→调整呼吸机参数→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
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患者意外脱管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
应急预案
1、立即用血管钳撑开气管切开处,同时通知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处理。
2、当患者切开时间超过一周,窦道形成时,更换套管重新置入,连接呼吸机,氧流量调至100%,然后根据病情在调整。
3、如切开时间在一周以内,立即进行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通知专业医师进行重新置管。
4、其他医护人员应迅速准备好抢救药品和物品,如患者出现心跳骤停时,应立即给予心脏按压。
5、配合医生查动脉血气分析,根据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
6、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7、病情稳定后,专人护理,应补抢救记录。
处理程序
立即抢救→通知医生→根据病情处理→氧流量调至100%→配合查动脉血气分析→调整呼吸机参数→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
16型人格稀有度排行
1、ISTJ(检查员型):这类性格的人责任心强、严肃可靠,能够把工作和家庭生活各方面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2、ISFJ(照顾者型):照顾者型安静友好,乐于为他人服务。
3、INFJ(博爱型):坚持原则,富有洞察力,诚挚而深切地关心他人。
什么样的家庭会养出infp。
4、INTJ(专家型):INTJ类型的人是完美者,也是16种类型中人数最少的那一类,独立,具有怀疑精神,是战略思想家,对于感兴趣的问题,他们也是出色的者。
5、ISTP(冒险家型):擅长分析,讲究实效和行动。
6、ISFP(艺术家型):常常具备比较好的艺术天赋和审美能力。
7、INFP(哲学家型):这种类型的人把内在的视为高于一切,有好奇心和洞察力,在日常事务上又比较灵活多变。
8、INTP(学者型):理性,善于分析,喜欢思考复杂的问题并解决难题。
9、ESTP(挑战者型):问题解决者,天真率真,多才多艺,活跃者。
10、ESFP(表演者型):富有同情心,擅长交际,常常是注意力中心。
11、ENFP(型):对“可能性”很感兴趣,视灵感高于
一切,足智多谋。
12、ENTP(智多星型):喜欢挑战、足智多谋、聪明健谈。
13、ESTJ(管家型):务实有条理,讲究纪律,喜欢他人。
14、ESFJ(主人型):实事求是、注意细节,特别注意与他人的人际关系。
15、ENFT(教导型):彬彬有礼、富有魅力,通常能够看到其它人的优点。
16、ENTJ(统帅型):热情而真诚的天生性格,有远见,乐于解决复杂问题。
呼吸机使用应急预案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意外脱管→立即用止血钳撑开气管切开处→通知医生→切开时间超过一周,更换套管重新置入→连接呼吸机,调氧浓度至____%,根据病情再调整→时间在一周内,行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重新置管→准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协助抢救→查动脉血气→观察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做好记录,向家属解释。
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患者意外脱管一、防范措施:1.气管插管后,听诊肺部呼吸音,评估插管位置、深度并记录。
2.妥善固定插管,套管系带必须打死结固定于颈后部,松紧能进一指为宜。
3.对小儿、意识不清醒的病人使用约束带约束双手,以防止自行拔管。
4.向意识清醒的病人解释气管插管的目的、意义和配合要求,并安慰病人。
5.使用呼吸机时,呼吸回路灵活固定,酌情使用机械支撑臂,以防止回路打折。
6.搬动病人时,专人固定气管插管。
7.吸痰动作轻柔,方法正确,减少刺激,以免强烈刺激病人呛咳而导致气管插管脱出。
8.床旁备简易呼吸器。
二、应急预案:1.病人突然拔除气管插管或气管插管脱出,立即通知医生并呼叫他人帮忙。
2.如病人有自主呼吸,立即给予患者给予面罩高流量吸氧,刺激患者咳嗽,吸净口鼻分泌物,并观察血氧饱和度及生命体征情况。
床旁备气管插管箱,做好再次插管的准备。
3.如病人无自主呼吸,立即接加压面罩,呼吸机加压给氧,配合医生进行紧急气管插管。
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行血气检查。
认真记录,并上报不良事件。
呼吸机使用应急预案(二)1、在患者使用呼吸机不能正常工作时,护士应立即分离呼吸机与气管导管连接口,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面色、意识和血氧饱和度,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气管插管内吸氧,或用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
2、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方法,一只手规律性地挤压球体,将气体送入肺中,提供足够的吸气/呼气时间(成人:12~15/min,小儿:14~20/min)。
有氧源时,将氧流量调至8~10l/min,挤压球囊1/2,潮气量为6~____ml/kg(潮气量:400~____ml);无氧源时,应去除氧气储气袋,挤压球囊2/3,潮气量为____ml/kg(潮气量:700~____ml)。
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患者意外脱管应急预案及程序1,立即用血管钳撑开气管切口处,同时通知医师,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处理。
2,当患者气管切开时间超过一周窦道形成时,更换套管重新置入,连接呼吸机,氧流量调节至100%,然后,根据病情再调整。
3,如切开时间在一周以内,立即进行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通知专业医师进行重新置管。
4,其他医护人员应迅速准备好抢救药品和物品,如患者出现心跳骤停时立即给予心脏按压。
5,查动脉血气,根据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
6,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7,病情稳定后,专人护理,应补记抢救记录。
8,患者意外脱管,重在预防,护理人员应注意:〔1〕对于颈部短粗的患者,应使用加长型气管套管,并牢固固定。
〔2〕对于烦躁不安的患者,给予必要的肢体约束,或根据医嘱给予镇静药物。
〔3〕为患者实施各种治疗〔如翻身,拍背,吸痰等〕时应专人固定套管,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别离呼吸机管道,以防套管受呼吸机管道重力作用而至脱管。
〔4〕更换固定系带时,应两人操作,一人固定套管,一人更换。
程序:立即抢救——通知医师——根据病情处理——氧流量调节至到100%——查动脉血气——调整呼吸应急预案】吸痰过程中中心吸引装置出现故障的应急预案及程序(一)先别离吸痰管与中心吸引装置,然后用注射器连接吸痰管吸痰,并向患者家属做好解释与抚慰工作。
(二)如注射器抽吸效果不佳,连接备用吸痰器(或洗胃机)进行吸引。
(三)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情况,必要时再次吸引。
(四)立即通知维修组进行维修。
【程序】别离吸痰管→接注射器抽吸→接备用吸痰器→观察病情→通知维修急诊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复合伤的抢救治疗原那么。
复合伤患者的应急预案及程序(二)急诊室要随时备好有关抢救用品,如夹板、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敷料等。
(三)遇有复合伤患者时,应迅速而正确地按轻重缓急、优先处理危急患者情况,对于心搏呼吸骤停的,立即行心肺复苏术,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去除口腔及咽部的血块和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患者意外脱管应急预案及程序
(一)立即用血管钳撑开气管切口处,同时通知医师,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处理。
(二)当患者气管切开时间超过一周窦道形成时,更换套管重新置入,连接呼吸机,氧流量调节至100%,根据病情再调整。
(三)如切开时间在一周以内,立即进行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通知专业医师进行重新置管。
(四)其他医护人员应迅速准备好抢救药品和物品,如患者出现心跳骤停时立即给予心脏按压。
(五)查动脉血气,根据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
(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七)病情稳定后,专人护理,应补记抢救记录。
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病人发生意外脱管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一、发生脱管,立即用血管钳撑开气管切口处,同时通知医师,根据病人情况进行处
理.
二、病人气管切开时间在一周内,立即进行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通知专业医师进
行重新置管。
三、病人气管切开时间超过一周,窦道形成时,更换套管重新置入,连接呼吸机,氧
流量调至100%,然后根据病情再调整.
四、其他医护人员应迅速准备好抢救药品和物品,病人出现心脏骤停时立即给予心
脏按压。
五、配合医生查动脉血气分析,根据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
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血氧饱和度变化,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七、病情稳定后,专人护理,应补记抢救记录。
八、做好病人意外脱管的预防措施:
1、颈部短粗病人,使用加长型气管套管,并牢牢固定。
2、烦躁不安的病人,给予必要肢体约束或根据医嘱给予镇静药物。
3、为病人实施翻身、拍背、吸痰等各种治疗时应专人固定套管,在病情允许
情况下,尽量分离呼吸机管道,以防套管受呼吸机管道重力作用而致脱管。
4、更换固定系带时,应两人操作,一人固定套管,一人更换。
九、严格执行上报流程,及时向护士长汇报,12小时内(重大事件30分钟内)护士
长以口头、电话、短信等方式上报护理部,一周内科室组织讨论、分析原因。
确定改进措施。
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意外脱管应急预案
气管切开是一种在患者呼吸道狭窄或堵塞的情况下进行的手术,通过切开气管并插入气管切开管,使患者能够通过气管切开管呼吸。
然而,气管切开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风险,其中之一是呼吸机意外脱管。
一旦呼吸机意外脱管,患者的呼吸道可能会出现危险,因此有
必要制定应急预案,以在发生意外事故时为患者提供快速有效的治疗。
应急预案如下:
1.立即使用呼吸囊给患者进行手动呼吸,以确保患者的呼吸不
中断,同时拔掉气管切开管,使患者能够自行呼吸。
2.检查气管切开管是否完好无损,如果气管切开管有任何破损
或脱落,应立即更换。
3.通知呼吸机操作员,让他们立即处理呼吸机故障,确保呼吸
机正常工作,患者能够安全呼吸。
4.立即给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包括喉部、颈部和胸部的检查,以确定气管切开管是否正常运作。
5.对患者进行监护,并定期检查患者的呼吸和心跳,以确定患
者是否需要采取其他措施以保持呼吸。
6.如果患者出现呼吸道反应或呼吸急促等状况,应立即为患者
进行支持性治疗,并随时监控患者的呼吸和心跳,直至其状况得到
稳定。
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病人产生意外脱管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之老阳三干创作
二、产生脱管,立即用血管钳撑开气管切口处,同时通知医师,按
照病人情况进行处理.
三、病人气管切开时间在一周内,立即进行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
通知专业医师进行重新置管.
四、病人气管切开时间超出一周,窦道形成时,改换套管重新置入,
连接呼吸机,氧流量调至100%,然后按照病情再调整.
五、其他医护人员应迅速准备好抢救药品和物品,病人出现心脏
骤停时立即赐与心脏按压.
六、配合医生查动脉血气阐发,按照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
七、严密不雅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血氧饱和度变更,及时
陈述医生进行处理.
八、病情稳定后,专人护理,应补记抢救记录.
九、做好病人意外脱管的预防措施:
1、颈部短粗病人,使用加长型气管套管,并牢牢固定.
2、焦躁不安的病人,赐与需要肢体约束或按照医嘱赐与镇静药
物.
3、为病人实施翻身、拍背、吸痰等各类治疗时应专人固定套
管,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尽量别离呼吸机管道,以防套管受呼
吸机管道重力作用而致脱管.
4、改换固定系带时,应两人操纵,一人固定套管,一人改换.
十、严格执行上报流程,及时向护士长汇报,12小时内(重大事
件30分钟内)护士长以口头、电话、短信等方法上报护理部,一周内科室组织讨论、阐发原因.确定改良措施.。
一、预案背景气管脱管是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意外脱落,导致患者呼吸道阻塞,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为提高对气管脱管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迅速恢复呼吸功能。
2. 降低气管脱管事件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3. 提高医护人员对气管脱管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三、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气管脱管应急处理小组,负责预案的组织实施和协调。
2. 应急处理小组成员包括:主任、护士长、医生、护士、麻醉师、呼吸治疗师等。
四、应急预案及流程1. 气管脱管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护士:(1)立即通知医生,报告气管脱管情况。
(2)迅速清除患者口腔、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给予患者吸氧,必要时使用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
(4)协助医生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3. 医生:(1)迅速评估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2)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3)指导护士进行吸氧、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等操作。
(4)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调整治疗方案。
4. 麻醉师:(1)为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2)协助医生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3)密切监测患者麻醉状态,确保患者安全。
5. 呼吸治疗师:(1)协助医生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2)对患者进行呼吸治疗,确保呼吸道通畅。
(3)密切监测患者呼吸功能,调整治疗方案。
6. 其他医护人员:(1)协助应急处理小组成员进行抢救工作。
(2)维持抢救现场秩序,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五、应急预案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对气管脱管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气管脱管发生时的现场处理、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操作、呼吸支持等。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六、预案实施与监督1. 本预案由医院护理部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
2. 各部门应严格执行本预案,确保患者安全。
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意外脱管应急预案气管切开术是一种紧急抢救和气道管理的方法,在呼吸机帮助下维持患者的呼吸。
然而,偶尔会发生呼吸机脱管的情况,这对患者的生命会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医院和医生需要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呼吸机意外脱管的情况。
首先,应急预案要从设备层面着手。
呼吸机应该经过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功能正常。
医院应配备备用呼吸机,并能够迅速更换和连接到气管插管上。
此外,呼吸机和气管插管之间应该有密封可靠的连接,避免漏气和气体泄漏。
其次,预案应包括对医护人员的培训。
所有参与接触气管切开术和呼吸机管理的医护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熟悉气管切开和呼吸机的操作步骤。
他们应该了解如何正确连接呼吸机和插管,并能够迅速发现异常情况。
另外,他们还需要掌握紧急脱管的处理方法,包括快速复位和再连接呼吸机。
在发生呼吸机意外脱管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应该能够正确评估患者的状况和需要。
他们需要通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态和表情判断是否出现呼吸困难。
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呼吸不顺畅或氧饱和度下降的情况,应立即给予初始治疗,如用清洁水清洗呼吸道、调整气囊压力和检查插管状态。
如果这些措施无法恢复正常呼吸,医护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急救。
急救措施应包括气管切开插管。
医护人员应立即将患者放置在适当的位置,并迅速解除插管和呼吸机之间的连接。
然后,他们应当用手掌稳固地推住插管,以防止其进一步移位。
紧接着,医生应当迅速进行插管。
这个过程包括使用导丝或通气管,逐渐将气管插管插入气管,并验证其正确位置。
最后,医护人员应立即重新连接呼吸机,并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呼吸状态。
除了应对呼吸机脱管的措施,预案还应包括事后的处理和报告。
一旦患者复位并接上呼吸机,医护人员应迅速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状态,及时处理并记录相关信息。
这包括监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和心率,并观察患者的神经状态。
医生还应当让患者进行全面检查,以确保没有其他并发症或感染。
总之,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意外脱管是一种严重的医疗事故,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一、背景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治疗呼吸困难、气道阻塞等疾病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术后患者颈部活动度大,气管套管固定不牢固等原因,气管切开患者存在意外脱管的风险。
为提高医护人员对气管切开患者脱管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架构1. 成立气管切开脱管应急小组,由科室主任担任组长,护士长、主治医师、主管护士等担任成员。
2. 明确各成员职责:(1)组长: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应急工作;(2)护士长:负责组织应急演练、培训及日常工作;(3)主治医师:负责对患者进行评估、指导抢救工作;(4)主管护士:负责现场抢救、护理及信息上报。
三、应急流程1. 患者出现气管切开脱管迹象时,立即通知应急小组组长。
2. 应急小组组长接到通知后,迅速组织成员到达现场,评估患者病情。
3. 现场抢救:(1)立即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保持气道通畅;(2)给予高浓度吸氧;(3)用无菌止血钳撑开气管切口处,保持气道开放;(4)通知医生,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处理。
4. 根据患者气管切开时间及窦道形成情况,采取以下措施:(1)气管切开时间在1周以内:立即行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并由耳鼻喉科医生重新置管;(2)气管切开时间超过1周,已形成窦道:给予充分吸痰,更换无菌套管重新置入,连接呼吸机,调节氧浓度100%,根据病情再调整呼吸机参数。
5. 配合医生急查动脉血气分析,根据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
6.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7. 避免声光刺激,安抚患者情绪,做好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
8. 记录抢救过程,包括患者病情、抢救措施、用药情况等。
四、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气管切开脱管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急处理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现场抢救、设备使用、信息上报等。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预防措施1. 加强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确保气管套管固定牢固。
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呼吸机管道及气管导管意外脱落防范与应急处理预案【可能出现的问题】呼吸机管道及气管导管意外脱落1、防范措施(1)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及呼吸机各连接管道。
(2)对于烦躁不安的患者,给予保护性约束,或根据医嘱给予镇静药物。
(3)在为患者实施各种治疗护理时(如拍背、翻身、吸痰等),应专人固定导管;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分离呼吸机管道,用复苏囊加压给氧,以防管道受呼吸机管道重力作用而导致脱落。
(4)气管切开更换固定系带时,应两人操作,一人固定导管,一人更换。
2、处理措施(1)一旦脱管,用复苏囊加压给氧,同时通知专业医生进行重新气管插管。
(2)迅速准备好气管插管用物,抢救物品及药品,如出现心跳骤停时立即行心脏按压。
(3)配合医生查动脉血气分析,根据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
(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5)病情稳定后,补写抢救记录。
3、应急处理程序用复苏囊加压给氧→立即通知医生重新气管插管→调整呼吸机参数→观察病情→补写抢救记录五、输液泵注射泵【可能出现的问题】故障、损坏1、防范措施(1)专人负责,用后及时清洁。
(2)定期检查配件是否齐全,仪器是否完好。
(3)定期检查、维修。
2、处理措施(1)值班护士应熟知本病房、本班使用的输液泵、注射泵的操作流程(2)在使用输液泵、注射泵过程中,随时观察输液泵、注射泵的动态变化,(3)确保设备设置参数与实际运行参数相符合。
如遇输液泵、注射泵出现紧急情况,如意外停电、空气报警、管路阻塞、速度失控等设备故障时,医护人员应采取补救措施,以保护患者使用输液泵、注射泵的安全。
(4)设备科应定期检查输液泵、注射泵状况,确保设备运转良好,做好维修、维护登记。
(5)输液泵、注射泵不能正常工作时,护士应立即停用该设备,同时评估病人、通知医生。
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清醒病人做好心理护理。
应恢复常规输注方法,条件允许时应及时更换备用设备。
使用呼吸机患者意外脱管应急预案篇一: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患者意外脱管应急预案及程序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患者意外脱管应急预案及程序演练目标:医护人员按照我院应急预案及程序,迅速采取正确措施,按照急救原则妥善处理,使患者在意外脱管后第一时间能得到最快最好的救治。
参加人员:医生1人、护士3人(甲、乙、丙),患者1人用物准备:气管插管气管套管喉镜气管切开包碘伏注射器牙垫无菌手套抢救药品及物品止血钳简易呼吸气囊场景设计:护士甲:在巡视病房过程中发现病人意外脱管,说:乙护士4床病人意外脱管快通知医生。
丙护士4床病人脱管快拿止血钳。
护士甲:立即用简易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护士乙:在护士站接到通知立即打电话通知医生。
说:医生4床病人气管套管意外脱管快来抢救病人。
通知后立即推抢救车备齐抢救物品。
护士丙:在病房接到通知立即拿止血钳到病人床旁。
在用止血钳撑气管切开处。
医生:立即赶到病房:病人现在什么情况。
护士甲:病人一直是昏迷,今天是气管切开后第十天自主呼吸弱(P80 R12BP120/68 SPO294%)医生:用物准备好了吗,我们给病人重新更换套管。
护士乙:用物已全部准备齐。
同时在床旁开始打开气管切开包准备消毒物品。
医生:到患者床旁戴无菌手套开始消毒重新置管。
丙护士配合医生置管。
置好套管后:护士乙:立即给患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护士甲:给患者高流量面罩吸氧同时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整理用物。
30分钟后护士配合医生抽血行动脉血气分析,根据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补记抢救记录。
篇二: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患者意外脱管应急预案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患者意外脱管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一、防范措施:1(气管插管后,听诊肺部呼吸音,评估插管位置、深度并记录。
2(妥善固定插管,套管系带必须打死结固定于颈后部,松紧能进一指为宜。
3(对小儿、意识不清醒的病人使用约束带约束双手,以防止自行拔管。
4(向意识清醒的病人解释气管插管的目的、意义和配合要求,并安慰病人。
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患者意外脱管应急预案及程序
演练目标:医护人员按照我院应急预案及程序,迅速采取正确措施,按照急救原则妥善处理。
使患者在意外脱管后第一时间能得到最快最好的救治。
参加人员:医生1名,护士3人(甲、乙、丙),患者1人
用物准备:气管插管气管套管喉镜气管切开包碘伏注射器牙垫无菌手套抢救药品及物品止血钳简易呼吸气囊。
场景设计:
护士甲:在巡视病房过程中发现病人意外脱管。
说:乙护士四床病人意外脱管快通知医生。
丙护士四床病人脱管快拿止血钳。
护士甲:立即用简易呼吸气囊辅助通气。
护士乙:在护士站接到通知立即打电话通知医生。
说:医生四床病人气管套管意外脱管快来抢救病人。
通知后立即推抢救车备齐抢救物品。
护士丙:在病房接到通知立即拿止血钳到病人床旁。
在用止血钳撑气管切开出处医生:立即赶到病房:病人现在什么情况。
护士甲:病人一直是昏迷,今天是气管切开后第十天自主呼吸弱(p80 R12 BP120 /68 SPO294%)。
医生:用物准备好了吗?我们给病人重新更换套管。
护士乙:用物已全部备齐。
同时在床旁开始打开气管切开包准备消毒物品。
医生:到患者床旁戴无菌手套开始消毒重新置管。
丙护士配合医生置管。
置好套管后:
护士乙:立即给患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护士甲:给患者高流量面罩吸氧同时和乙护士固定套管。
医生:调好呼吸机参数给患者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整理用物。
30分钟后护士配合医师抽血行动脉血气分析,根据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补记抢救记录
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意外脱管应急预案
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意外脱管→立即用止血钳撑开气管切开处→通知医生→切开时间超过一周,更换套管重新置入→连接呼吸机,调氧浓度至100%,根据病情再调整→时间在一周内,行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重新置管→准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协助抢救→查动脉血气→观察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做好记录,向家属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