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血液一般检测
- 格式:ppt
- 大小:53.11 MB
- 文档页数:70
临床血液学检验Ⅰ、血液一般检验----红细胞系统一、红细胞生成起源二、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1、男:RBC>6.0×1012/L,Hb>170g/L女:RBC>5.5×1012/L,Hb>160g/L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的【临床意义】⑴、相对增多:血浆容量减少血液浓缩⑵、尽对增多①继发性:非造血系统疾病,要紧环节是EPO增多代偿性增加:血氧饱和度低,组织缺氧所致生理性:新生儿、高原居民病理性:慢性心肺疾病、异常血红蛋白病非代偿性增加:无血氧饱和度低和组织缺氧肿瘤和肾病所致:肾癌、肝细胞癌、卵巢癌、子宫肌瘤、肾盂积水、多囊肾等②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三、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1、贫血:男<120g/L,女<110g/L贫血程度:轻度:>90g/L中度:90-60g/L重度:60-30g/L极重度:<30g/L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的【临床意义】⑴、生理性减少: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妊娠中、后期〔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释〕,老人〔骨髓造血减少〕⑵、病理性减少①生成减少骨髓造血障碍造血干细胞异常:再障骨髓浸润:急性白血病等缘故不明或多种机制:慢性感染、肿瘤、肝病、内分泌病等伴发的贫血细胞分化和成熟障碍DNA合成障碍:巨幼细胞贫血血红蛋白合成障碍血红素合成障碍:IDA珠蛋白合成障碍:海洋性贫血②破坏过多红细胞内在缺陷〔遗传性〕:遗球、红细胞酶缺陷的溶贫、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PNH 红细胞外在缺陷〔获得性〕:免疫性、机械性③失血急性失血慢性失血四、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定义】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中尚残存多少不等的核糖核酸等嗜碱性物质。
用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进行活体染色,这些嗜碱性物质被凝聚沉淀并着色,在胞浆中呈现蓝色细颗粒状,颗粒间又有细丝状联缀而构成网状结构,故称网织红细胞。
血液一般检测内容整理一方法:(1)手工法:在0.38ml稀释液中加入20ul血液,充分混匀,充池、静止,镜下计数。
(2)电阻抗型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稀释后的血液通过微孔管,挤压电解质稀释液,产生电阻变化,形成电压脉冲。
分为红细胞/血小板通道、白细胞/血红蛋白通道(需加溶血剂破坏红细胞)。
最后可得到直方图,反映细胞体积为某一大小的细胞的相对数量。
红细胞体积呈正态分布,干扰因素:红细胞聚集,红细胞溶解,有大、小红细胞。
白细胞经溶血处理,体积呈三个峰:淋巴、单核、粒细胞(含有染色颗粒)。
干扰因素:白细胞团块或破坏。
血小板体积呈偏态分布。
干扰因素:血小板聚集、巨大血小板。
1正常参考范围:女:(3.5~5)×1012/L 男:(4~5.5)×1012/L生理性变化:婴幼儿、儿童、老年人、妊娠中晚期均偏低。
病理性变化:(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减少:在临床最常见于各种原因的贫血。
(2)红细胞增多①原发性红细胞增多: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良性家族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②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常见于可以引起低氧血症的疾病:心血管病、肺疾病、异常血红蛋白病。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库欣病),可能与皮质激素刺激骨髓使红细胞生成偏高有关、药物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雄激素等。
③相对性红细胞增多:脱水、利尿剂。
2分裂池——成熟池——贮备池——循环池<==>边缘池——溢出血管、进入组织正常参考范围:(4~10)×109/L病理性变化:(1)白细胞增高暂时性:严寒暴热,边缘池释放持续性:化脓性感染或晚期肿瘤,贮备池粒细胞入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核分裂池增大、细胞周期延长、血运转时间延长。
(2)白细胞减低暂时性:伤寒可能与细菌内毒素抑制骨髓释放成熟粒细胞入血。
持续性:原发性和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粒细胞生成不足;系统性红斑狼疮、脾功能亢进,粒细胞破坏过多。
二. 贫血指单位容积血液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
西医诊断学——血液的一般检查及临床意义(下)1、下列哪项可见血白细胞总数增多A、伤寒杆菌感染B、再生障碍性贫血C、急性失血D、使用氯霉素影响E、脾功能亢进2、下列选项常可出现血沉明显增快,除哪项外A、风湿病病情趋于静止时B、亚急性细菌性(感染性)心内膜炎C、重度贫血D、心肌梗死E、多发性脊髓瘤3、下列引起中性粒细胞生理性增多的是A、睡眠B、妊娠末期C、休息D、缺氧E、情绪激动4、下列疾病可出现凝血时间缩短的是A、先天性凝血酶原缺乏症B、纤维蛋白原缺乏症C、DIC早期D、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严重肝病答案与解析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伤寒杆菌感染出现暂时性白细胞减少,脾功能亢进时粒细胞破坏过多,再障和使用氯霉素可使白细胞总数减少。
2、【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风湿病、结核病血沉加快的程度与病情轻重有关,活动期血沉加快,好转是血沉减缓,非活动期血沉可恢复到参考范围。
3、【正确答案】 B9/L以上,答案解析:妊娠超过5个月,白细胞可达15x109/L,分娩时白细胞可妊娠最后一个月波动于(12-17)x109/L,分娩后2-5日恢复正常。
达34x104、【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DIC早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CT缩短,其余各选项均导致CT时间延长。
细目一血液的一般检查及临床意义(下)要点二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一)参考值9/L。
白细胞计数:成人(3.5~9.5)x105种白细胞的百分数和绝对值见下表。
(二)临床意义9 /L称为白细胞增多,<3.5x10/L称成人白细胞数>9. 5xl0为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总数的增减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
1.中性粒细胞(1)中性粒细胞增多生理性增多见于新生儿、妊娠后期、分娩、剧烈运动或劳动后。
病理性增多分为反应性增多和异常增生性增多两种。
反应性增多见于:①急性感染:化脓性感染最常见,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炎链球菌肺炎阑尾炎等;也可见于某些病毒感染,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等;某些寄生虫感染,吸虫病等。
病例1:血液一般检查*患,女,25岁主诉:近一个月乏力、心悸、头晕、食欲不振查体:面色苍白,睑结膜苍白,心率100/分钟化验:RBC 3.1×1012/LRC 0.05HGB 7.5g/LHct 0.25%MCV 76flMCHC 300g/L思考题1. 初步考虑为何种疾病.为什么.2. 还应该做那些实验室检查.可能会有什么病理变化.3. 分析其病因可能是什么.4. 应该与那些疾病进展鉴别诊断.病例1讨论1.根据其血常规检查结果,初步考虑该患为小细胞低色性贫血2. 还应该做以下检查:〔1〕RBC形态检查〔2〕血清铁等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3〕必要时可做骨髓检查3.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该患可能是缺铁造成的缺铁性贫血。
4. 应注意与其他贫血及其他血液病进展鉴别本例的最后诊断是:缺铁性贫血病例2:血液一般检查2*男患,30岁,工人。
主诉:3天前开场周身不适,不发烧,无咳嗽、咳痰;昨日开场咽痛,自觉发热,今日加重。
既往史:安康查体:体温39.5oC,呼吸30次/分,脉搏132次/分,BP120/80mmHg。
呼吸急促,声音嘶哑。
颌下淋巴结肿大,双侧扁桃体Ⅲ度大,充血、水肿,有米粒大-黄豆粒大脓点3个。
心、肺、肝脾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RBC 4.80 ×1012/L,HGB 140g/L;MCV 96fl,MCH 30pg/L,MCHC 320g/L;WBC 12.0 ×109/L;Sg 0.72,St 0.08;L 0.19,E 0.01;PLT 320 ×109/L 中性粒细胞见少量中毒性颗粒思考题1. 应考虑该患为何种疾病.根据是什么.2. 请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
3. 结合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你认为最后诊断是什么.病例分析1. 该患应考虑为急性感染根据是:〔1〕发病急,病程只有3天〔2〕发烧,体温39.5oC〔3〕双侧扁桃体Ⅲ度大,充血、水肿,可见多个脓点〔4〕实验室检查符合化脓性感染的血象2. 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1〕RBC的所有检查及血小板计数均正常〔2〕WBC 的所有检查都符合急性化脓性感染:● WBC 计数增高〔12.0 ×109/L〕● N 增高达0.80〔Sg 0.72,St 0.08 〕,L相对减〔0.19〕● 中性粒细胞有核左移〔St 0.08 >5%〕● 中性粒细胞见少量中毒性颗粒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病例3:骨髓细胞学检查*男患,24岁,农民。
实验诊断学血液一般检验乙杜华平背景介绍实验诊断学是指应用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人体组织、器官、细胞、分子等进行检测、分离、分析、鉴定的学科。
在医学领域,实验诊断学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实验诊断学中的血液检验是诊断和治疗医学领域中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
据估计,全球约有70%的医疗决策依赖于血液检验结果。
乙杜华平是一种药物,可以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用于治疗高胆固醇、高血脂和高三酰甘油血症等病症。
在进行乙杜华平治疗前,医生们通常会给患者进行血液一般检验。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血液一般检验的相关内容。
血液一般检验血液一般检验是临床医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检查之一。
主要目的是了解患者的整体体质,检测血液中各种元素和成分的数量和质量,并给出一份血液检查报告。
血液一般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是血液检查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重要成分,主要起运输氧气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血红蛋白水平越高,红细胞计数也就越高。
2.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白细胞就是我们常说的白血球,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主战力。
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和种类对人体的健康指标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3.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主要负责促进血液凝固,并参与各种炎症反应和修复过程。
在检查中,我们可以通过计数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来了解患者的凝血情况。
乙杜华平治疗前的血液一般检验在进行乙杜华平治疗前,医生通常会要求患者进行血液一般检验。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并对其治疗进行更加精确的定向。
在血液一般检验中,乙杜华平治疗前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 检测患者是否患有其他疾病乙杜华平治疗前,医生需要检测患者是否患有其他疾病,以便在治疗时进行综合考虑。
例如,如果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医生需要对血糖水平进行监测。
2. 检查患者肝和肾功能是否正常因为肝脏和肾脏是排泄乙杜华平的重要器官,所以在治疗前需要进行相关功能检查,以评估肝肾功能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