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的减薄技术及不良影响(研究运用)
- 格式:ppt
- 大小:4.73 MB
- 文档页数:21
0 引 言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升级,人们对移动终端轻薄化要求日益提高,也是未来平板显示产品的发展趋势。
轻薄化的TFT-LCD、OLED或其它平板显示技术的各类终端消费电子产品,具有诸多优点,对于零售商来说,轻薄的设备等同于更少的包装材料和运输浪费;对于终端市场消费者来说,更为轻薄的设备意味着更好的便携性和多功能性。
所以普遍采用减薄平板显示器(FPD)光电玻璃,来实现平板显示产品轻薄化的目的,成为目前业界主要的核心竞争要素。
1 平板显示器光电玻璃薄化的技术途径及分析1.1 光电玻璃薄化的技术途径目前,平板显示器光电玻璃薄化的主要技术途径有两个:一是采用不同的玻璃制备方法直接制成超薄玻璃或极超薄玻璃;二是在TFT与彩色滤光片制程完成后,通过化学刻蚀或物理方法进行研磨等方式进行玻璃基板减薄。
1.2 光电玻璃薄化的技术途径分析(1)直接使用超薄玻璃,影响生产成本目前,平板显示器制造商如直接使用超薄玻璃生产平板显示器光电玻璃,虽然可以消减由蚀刻时间和化学蚀刻剂的节省带来的潜在成本,但由于较薄的玻璃基板价格较高,反而会影响平板显示器制造商的盈利能力。
(2)平板显示器生产设备受生产良率及成本制约,很难加工更薄的玻璃基板一方面,由于平板显示器世代线投资规模较大,其生产平板显示器面板时使用的超薄玻璃一般为0.5mm或0.4mm的标准尺寸,虽然对生产线进行改造使其能加工更薄的超薄玻璃,但是设备的改造成本很高。
另一方面,大片轻薄玻璃在传送过程中容易出现漂浮效应,同时,受玻璃自身重量等方面的影响,当白玻璃厚度小于0.3mm条件下,平板显示器高世代线使用机械手对大片白玻璃加工时,玻璃会发生弯曲变形,两块玻璃难以准确贴合,会影响产品良率,提高成本。
(3)平板显示器生产设备改进,增加生产成本如果直接使用超薄玻璃基板,面板生产商为了防止玻璃基板的漂浮效应,需要使用载板搭载超薄玻璃基板进行传送,对平板显示器生产设备改进的相关投资、时间成本,以及直接采购超薄玻璃基板增加的原材料成本,远超过使用常规白玻璃(0.4mm或0.5mm)生产平板显示器光电玻璃后再进行薄化的成本。
浅谈超薄玻璃的发展与应用问题及措施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工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原材料的需求不断地增长,所以,我国要不断地加强对原材料的生产和制造。
我国玻璃工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还有就是我国政策、法规的不断推动,为其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这几年我国对超薄玻璃的需求量不断地增长,在其发展和应用过程中也逐渐的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做了相关的探讨,并且还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意见,希望可以为我国玻璃工业的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道路。
1.新形势下我国对玻璃工业发展的新要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从而也促使了我国玻璃工业迅速发展和壮大。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对于玻璃工业的发展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
并且,现如今我国工业发展过程中对玻璃的要求有所转变,人民为了更好的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在对家用装修材料的需求也发生了转变,总之,我国对超薄玻璃的需求越来越大。
2.我国玻璃工业发展的现状虽然这些年我国的玻璃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这很多问题。
首先,我国玻璃工业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玻璃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市场的分析不够清楚,不能够正确的把握市场的方向,没有摸清楚消费者的喜好与倾向,从而导致了许多玻璃制造业大规模的盲目生产,没有具体的方向性,也没有企业自身的看法和主见。
其次,我国玻璃工业生产不集中,不利于工业资源的有效利用。
我国有很多小规模的玻璃工业生产企业,这些企业在玻璃生产上各有各的优势,但他们的发展各行其道,没有加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所以没有实现企业之间合作,也没有实现大规模的生产。
最后,我国玻璃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较为落后。
由于我国玻璃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够强大,所以,这些玻璃生产企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高铝玻璃减薄优化工艺研究摘要:以化学蚀刻薄化技术为基础,对高铝玻璃进行减薄优化研究.主要讨论最佳减薄溶液下,不同温度,不同减薄溶液的pH值,不同时间对玻璃减薄速率的影响.对减薄后的玻璃基板表面通过SME、EDX检测品质分析.在光刻胶和边框的保护下,配制出最优减薄溶液,选择的工艺条件为pH=2,温度55℃,减薄时间45min。
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玻璃基板减薄速率明显提高,表面的粗糙度得到有效的降低,并减少了表面白色附着物的沉淀。
这为平板玻璃、显示屏等行业的制造,提供了一条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高铝玻璃;减薄;优化工艺一、实验部分1、实验仪器与试剂(1)实验仪器:S-4800型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日立公司;TD分析天平,姚市金诺天平仪器有限公司;X射线能谱仪,美国FORMATJEOL公司;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谱元仪器有限公司;101-1干燥箱,上海市仪器有限公司;85-2数控恒温磁力搅拌器,上海浦东物理光学仪器厂;0-25螺旋测微仪,河北京城实验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2)实验试剂:氟化铵(AR),天津华达化有限公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AR),天津市河东区红岩试剂有限公司;四硼酸钠(AR),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98%浓硫酸(AR),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去离子水等。
2、实验材料实验所用高铝玻璃由深圳金鸿桦烨电子有限公司提供,厚度为0.5mm,其玻璃基片组成为:Sio2,Al203,Mgo,Na2o,K2o,Cao+Bao等。
将此平板玻璃裁成300mm×300mm的实验片。
3、实验预处理3.1玻璃基板表面预处理对玻璃基板,先用丙酮、乙醇各清洗5min,去除玻璃表面的油污,再用去离子水冲洗并浸泡10min,之后放入100℃的烘箱烘30min,以增强玻璃基板表面的活性。
3.2玻璃面板涂保护层为防止减薄液渗进玻璃内部,在玻璃侧面涂布边框胶,当烘箱加热至100℃时,放入烘箱中,烘30min,使边框胶固化。
修订记录文件名称不良定义及图解文件页次 2 / 6日期2012-3-10 1、减薄不良图解序号不良名词定义/不良原因图片/实物判定缺陷分类1 表面划伤定义:玻璃基板表面被划伤。
原因:1、玻璃基板含有杂质,蚀刻后脱落成划痕。
2、玻璃在蚀刻前受到划伤,蚀刻后划痕变大且带有酸刻条纹。
3、擦拭玻璃的无尘布多次使用,会导致无尘布硬化,无尘布有胶粒或玻璃碎直接与玻璃发生摩擦导致划伤而出现划痕。
宽W(mm),长L(mm)当0.03<W≤0.05;L≤3时,允许1条;注:两条刮花间距须大于5mm。
2 表面污定义:玻璃表面受到污染。
原因:1、玻璃在蚀刻前表面受到污染,如:油脂、手指印等污物粘在玻璃表面,形成表面污。
2、玻璃表面有残留酒精痕迹(丙酮痕迹)蚀刻后形成表面污。
参照限度样品3 破裂定义:裂痕延伸进入玻璃表面。
原因:1、玻璃与硬物形成猛撞造成;2、插篮、倒边过程中,拿取玻璃不当,造成玻璃夹破;3、测玻璃厚度时,千分尺操作不符造成玻璃破裂;4、擦拭玻璃时,桌面不平整或用力不均,导致边缘缺口延伸裂入。
不可有4 角崩边崩定义:玻璃边有、角部出现崩缺。
原因:1、插篮、插箱时,与邻边玻璃碰撞,造成崩边或崩角;2、玻璃与硬物形成碰撞,造成崩边崩角。
不可进入整片玻璃的外围切割标的外边线内。
文件名称不良定义及图解文件页次 3 / 6日期2012-3-105凹凸点、白点定义:玻璃表面有小坑点或有突出的圆点。
原因:1、玻璃基板内有杂质和气泡,蚀刻后脱落形成凹点,如有化学物质,造成不反应或反应不完全时,导致不脱落,则形成凸点;2、玻璃表面的胶粒没有及时清理,蚀刻后胶粒脱落,与胶粒接触处不被蚀刻从而突出形成凸点;3、蚀刻时由于玻璃粉粘在玻璃表面没有及时清洗或清洗不到位,则形成凸点。
Φ=(长+宽)/2当0.1≤Φ≤0.2;允许1个。
当Φ≤0.1,允许多个。
注:Φ≤0.1出现2个时必须距离5mm以上。
6 酸刻条纹定义:蚀刻后玻璃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条状波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