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学》教学大纲
- 格式:docx
- 大小:8.60 KB
- 文档页数:3
药膳教学大纲药膳教学大纲药膳作为中医药文化的瑰宝,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药膳不仅可以滋补身体,还能调理脾胃,增强免疫力,对于保健养生有着独特的功效。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药膳文化,制定一份药膳教学大纲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药膳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药膳是指利用中药材和食物相结合,经过一定的烹调方法制作而成的食物。
药膳的分类主要有滋补类、调理类和疗效类。
滋补类药膳主要用于补充体力、增强免疫力;调理类药膳主要用于调理脾胃、改善身体状况;疗效类药膳主要用于治疗特定疾病。
二、药膳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药膳的制作方法有煲汤、蒸炖、煎炒等多种方式。
在制作药膳时,需要注意药材的使用量、烹调时间和火候掌握。
此外,还要注意搭配食材,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对于某些特定的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三、常见药膳的功效和适用人群药膳有着丰富的功效和适用人群。
比如,黄精炖鸡汤可以滋补肺阴,适用于肺燥、干咳等症状;当归炖猪蹄可以补血养颜,适用于女性贫血、月经不调等问题。
不同的药膳对于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作用,因此在制定药膳教学大纲时,需要详细介绍每种药膳的功效和适用人群。
四、药膳的文化内涵和传承意义药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药膳的制作需要考虑到中医药理论的指导,注重食材的搭配和烹调技巧的运用。
药膳的传承意义在于传承中医药文化,推广健康养生理念,增强人们对中草药的认识和运用。
五、药膳教学大纲的编制和实施药膳教学大纲的编制需要综合考虑中医药理论、烹饪技巧和食材搭配等因素。
在实施药膳教学大纲时,可以采用理论讲解、实践操作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系统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药膳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技巧,培养其对药膳的兴趣和热爱,从而推动药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总之,药膳教学大纲的制定对于传承和发展药膳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系统的教学,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药膳的制作方法和功效,提高人们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完整版)《药膳学》教学大纲《药膳学》教学大纲前言中医药膳学是具有保健、防病、治病等作用的特殊膳食,是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药膳起源、发展、理论、应用及开发研究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食品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课堂讲授,要求学生掌握中医药膳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熟悉及了解常用于药膳的食物及药物、一些药膳方的配方、制法、功效主治、方解等。
本课程是食品专业的限选课。
总学时为32,讲课32学时,2.0学分。
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讲授,并适当运用多媒体等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第一章药膳学的概念及发展简史【目的要求】1、掌握药膳学的概念及内容。
2、熟悉药膳学的现代研究与应用。
3、了解药膳学的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1、药膳学的概念及内容。
2、药膳学的发展简史。
3、药膳学的现代研究与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第二章药膳的特点、分类和应用【目的要求】1、掌握药膳的特点及应用原则。
2、了解药膳的分类。
【教学内容】1、药膳的特点。
2、药膳的分类。
3、药膳的应用原则。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第三章药膳学的基本理论【目的要求】1、熟悉药膳学的基础理论。
2、了解药膳学的药性理论、配伍理论、治法理论。
【教学内容】1、药膳学的基础理论。
2、药膳学的药性理论。
3、药膳学的配伍理论。
4、药膳学的治法理论。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第四章药膳制作的基本技能【目的要求】1、掌握药膳制作的工艺。
2、熟悉药膳原料的炮制。
【教学内容】1、药膳原料的炮制。
2、药膳制作工艺。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第五章食物类原料【目的要求】1、熟悉7种粮食类食物、5种蔬菜类食物、3种食用菌类食物、7种果品类食物、6种肉禽乳蛋类食物、3种水产品食物及3种调味品的功效、主治、常用药膳选方及使用注意。
2、了解其余的食物类原料的功效、主治、常用药膳选方及使用注意。
【教学内容】1、粮食类:粳米、糯米、小麦、黄大豆、绿豆、赤小豆、豆腐。
《药膳学》教学大纲前言中医药膳学是具有保健、防病、治病等作用的特殊膳食,是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药膳起源、发展、理论、应用及开发研究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食品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课堂讲授,要求学生掌握中医药膳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熟悉及了解常用于药膳的食物及药物、一些药膳方的配方、制法、功效主治、方解等。
本课程是食品专业的限选课。
总学时为32,讲课32学时,2.0学分。
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讲授,并适当运用多媒体等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第一章药膳学的概念及发展简史【目的要求】1、掌握药膳学的概念及内容。
2、熟悉药膳学的现代研究与应用。
3、了解药膳学的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1、药膳学的概念及内容。
2、药膳学的发展简史。
3、药膳学的现代研究与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第二章药膳的特点、分类和应用【目的要求】1、掌握药膳的特点及应用原则。
2、了解药膳的分类。
【教学内容】1、药膳的特点。
2、药膳的分类。
3、药膳的应用原则。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第三章药膳学的基本理论【目的要求】1、熟悉药膳学的基础理论。
2、了解药膳学的药性理论、配伍理论、治法理论。
【教学内容】1、药膳学的基础理论。
2、药膳学的药性理论。
3、药膳学的配伍理论。
4、药膳学的治法理论。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第四章药膳制作的基本技能【目的要求】1、掌握药膳制作的工艺。
2、熟悉药膳原料的炮制。
【教学内容】1、药膳原料的炮制。
2、药膳制作工艺。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第五章食物类原料【目的要求】1、熟悉7种粮食类食物、5种蔬菜类食物、3种食用菌类食物、7种果品类食物、6种肉禽乳蛋类食物、3种水产品食物及3种调味品的功效、主治、常用药膳选方及使用注意。
2、了解其余的食物类原料的功效、主治、常用药膳选方及使用注意。
【教学内容】1、粮食类:粳米、糯米、小麦、黄大豆、绿豆、赤小豆、豆腐。
一、课程名称:药膳食疗学二、授课对象:中医药专业学生三、授课时间:2课时四、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药膳的概念、发展简史及药膳的特点。
- 掌握药膳的分类、应用原则及基本理论。
- 熟悉药膳制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2. 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不同的体质和病情,合理选择药膳。
- 能够运用药膳进行辅助治疗和保健。
- 能够掌握药膳制作的实际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药膳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问:什么是药膳?药膳有哪些特点?2. 药膳学概述- 药膳的概念:结合中医药理论,介绍药膳的定义和特点。
- 药膳的发展简史:简述药膳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
3. 药膳的特点、分类和应用原则- 药膳的特点:讲解药膳的食疗、养生、保健、治疗等多重功能。
- 药膳的分类:介绍药膳按功效、食材、制作方法等不同方式进行分类。
- 药膳的应用原则:强调辨证施膳、因人制宜、因时制宜等原则。
4. 药膳学的基本理论- 阐述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基本理论在药膳学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1. 药膳制作的基本技能- 介绍药膳制作的基本工具和设备。
- 讲解药膳制作的步骤和方法,包括选材、清洗、切配、烹调等。
-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药膳制作的技能。
2. 案例分析- 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药膳在临床治疗和保健中的应用。
3.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药膳学的重要性。
-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一种药膳的制作方法。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药膳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药膳在临床治疗和保健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药膳制作的技能。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
中医药膳学教案
《中医药膳学教案》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中医药膳学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药膳制作与中医药理论结合起来,对于调养身体,治疗疾病,维护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教案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医药膳学的理论和实践要求,并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中医药膳学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
1. 中医药膳学基本理论
2. 调养身体的药膳
3. 食疗治疾的药膳
4. 药膳制作的基本技能
5. 经典药膳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
1. 结合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2. 班内教学与实习实训相结合
3. 小组合作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4. 师生互动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1. 中医药膳学基本理论的讲解
2. 基本药材的选购与保存
3. 常用中医药材的功效与用法
4. 药膳制作的实际操作
5. 经典药膳案例的分析与讨论
6. 药膳品尝与总结
五、教学评价
1. 考试
2. 课堂表现
3. 实践技能考核
4. 课程设计和实训报告
六、教学效果
1. 学生对中医药膳学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
2.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中医药膳学知识
3. 学生能够正确进行药膳的制作与应用
4. 学生能够用中医药膳学理论指导饮食调养和疾病治疗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相信学生将对中医药膳学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做出贡献。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药膳食疗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2)掌握药膳食疗的分类、特点和应用原则;(3)熟悉药膳学的基本理论;(4)了解药膳制作的基本技能。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药膳食疗方案的能力;(2)提高学生运用药膳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增强学生创新药膳配方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热爱,提高文化自信;(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健康的情感;(3)增强学生团队协作、互助互学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药膳学的概念及发展简史2. 药膳的特点、分类和应用原则3. 药膳学的基本理论4. 药膳制作的基本技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药膳食疗学的基本知识;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药膳学在实际中的应用;3.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药膳制作,提高动手能力;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药膳配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药膳食疗学的起源和发展;2. 引导学生关注药膳食疗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讲解1. 药膳学的概念及发展简史2. 药膳的特点、分类和应用原则3. 药膳学的基本理论4. 药膳制作的基本技能(三)案例分析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药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2. 分组讨论,分享分析结果。
(四)实践操作1. 指导学生进行药膳制作;2. 学生分组制作药膳,教师巡回指导;3. 学生展示制作成果,教师点评。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3. 教师解答疑问,总结课程。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药膳食疗学知识的掌握程度;2. 学生分析、判断药膳食疗方案的能力;3.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4. 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和情感态度。
药膳食疗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药膳食疗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掌握药膳的分类、特点和应用原则,熟悉药膳学的基本理论,了解药膳制作的基本技能。
★《食物药膳学》最新版教案★(郭金英主编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一、教案简介章节名称:第一章食物药膳学基础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食物药膳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食物药膳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3. 熟悉食物药膳的基本原则和选材要点。
教学内容:1. 食物药膳学的定义与起源2. 食物药膳的发展历程3. 食物药膳的基本特点4. 食物药膳的分类5. 食物药膳的基本原则与选材要点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食物药膳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食物药膳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3. 小组讨论法:探讨食物药膳的基本原则和选材要点。
教学准备:1. 教材:《食物药膳学》(郭金英主编版)2. 投影仪或白板3. 教学PPT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引入食物药膳的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食物药膳学的兴趣,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食物药膳学的定义与起源(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食物药膳学的定义。
2. 讲解食物药膳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食物药膳在我国的历史地位。
三、分析食物药膳的基本特点和分类(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食物药膳的基本特点。
2. 讲解食物药膳的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食物药膳。
第二课时:四、讲解食物药膳的基本原则与选材要点(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食物药膳的基本原则。
2. 讲解食物药膳的选材要点,让学生掌握选材的基本方法。
五、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25分钟)1. 教师展示食物药膳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食物药膳经验,总结食物药膳的基本原则和选材要点。
六、总结与反馈(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 学生反馈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食物药膳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一、课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理念的日益重视,药膳作为一种结合中医药理论与饮食文化相结合的健康饮食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为了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药膳师,提高药膳行业的整体水平,特制定本教学大纲。
二、课程目标1. 使学员掌握药膳的基本理论、制作工艺和操作规范;2. 培养学员具备独立制作和研发药膳的能力;3. 提高学员对药膳文化的认知,传承和弘扬中医药膳食疗技术;4. 培养学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三、课程内容一、药膳基础知识1. 药膳的定义、分类及发展历程;2. 中医药理论概述;3. 药膳的营养价值及作用;4. 药膳与疾病的关系;5. 药膳与传统饮食文化的结合。
二、药膳制作技艺1. 药材的选择与鉴别;2. 药材的炮制方法;3. 药膳的烹饪技法;4. 药膳的调味与搭配;5. 药膳的制作流程与注意事项;6. 药膳的保存与保鲜。
三、药膳研发与创新1. 药膳研发的基本原则;2. 药膳创新的方法与技巧;3. 药膳研发实例分析;4. 药膳产品开发与市场推广。
四、药膳应用与推广1. 药膳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2. 药膳在保健养生中的应用;3. 药膳在餐饮业中的应用;4. 药膳文化的传播与推广。
五、药膳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1. 药膳师的职业道德规范;2. 药膳师的专业素养要求;3. 药膳师的服务意识与沟通技巧;4. 药膳师的社会责任与行业自律。
六、实习实训1. 药材选购与鉴别实训;2. 药膳制作实训;3. 药膳研发与创新能力实训;4. 药膳服务与沟通技巧实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药膳相关理论知识;2.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药膳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3. 实训法:通过实操,提高学员的药膳制作技能;4. 讨论法:组织学员进行交流与讨论,培养学员的团队协作能力;5. 角色扮演法:模拟药膳师工作场景,提高学员的应变能力。
五、考核方式1. 理论考核:考试形式,考察学员对药膳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2. 实操考核:实际操作,考察学员的药膳制作技能;3. 作品展示:学员制作药膳作品,展示学习成果;4. 考核评价:根据学员的学习态度、表现和成绩,综合评价学员的学习效果。
中医药膳学教学大纲下载中医药膳学教学大纲下载中医药膳学是中医药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将中医药理论与食物学相结合,研究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食物来调理和预防疾病。
中医药膳学的教学大纲对于学习和研究这门学科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介绍中医药膳学教学大纲的下载方式以及其重要性。
首先,了解中医药膳学教学大纲的下载方式对于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
通常,大多数教学大纲可以在相关学校或机构的官方网站上找到。
学生可以通过在搜索引擎中输入相关关键词,如“中医药膳学教学大纲”或“中医药膳学课程大纲”,来找到相关的下载链接。
在下载之前,学生需要确保所选择的链接是来自官方渠道,以确保教学大纲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中医药膳学教学大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教学大纲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框架和指导。
它列出了课程的目标、内容、学时安排等重要信息,使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整个课程的结构和学习要求。
通过教学大纲,学生可以规划自己的学习进度,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教学大纲还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的参考和指导。
教学大纲中通常包含了每个章节或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细节,这些信息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确保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同时,教学大纲还可以帮助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中医药膳学教学大纲还可以作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参考依据。
通过对教学大纲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了解该学科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教学大纲中的内容和要求反映了该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可以为学科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同时,教学大纲还可以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医药膳学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总之,中医药膳学教学大纲的下载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它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框架和指导,帮助他们规划学习进度,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教学大纲也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的参考和指导,帮助他们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案模板【课程名称】:药膳食疗学【授课对象】:医学营养专业学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药膳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特点。
(2)掌握药膳的分类、应用原则及制作方法。
(3)熟悉常见药膳的食材、功效及适应症。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药膳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药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健康的意识。
【教学重点】:1. 药膳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特点。
2. 药膳的分类、应用原则及制作方法。
3. 常见药膳的食材、功效及适应症。
【教学难点】:1. 药膳的应用原则及制作方法。
2. 常见药膳的食材、功效及适应症。
【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药膳学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药膳的应用。
3. 实践操作法:现场演示药膳制作过程,让学生动手实践。
【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药膳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特点。
2. 引导学生关注药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药膳分类及应用原则1. 讲解药膳的分类:按功效、按食材、按制作方法等。
2. 介绍药膳的应用原则:辩证施膳、合理搭配、注意剂量等。
三、常见药膳的食材、功效及适应症1. 介绍常见药膳食材:如人参、黄芪、枸杞等。
2. 分析常见药膳的功效及适应症:如补气养血、滋阴补肾、明目等。
四、药膳制作方法及实践1. 讲解药膳制作的基本方法:清洗、浸泡、炖煮等。
2. 现场演示药膳制作过程,让学生动手实践。
五、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药膳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药膳学的认识。
二、范文药膳食疗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药膳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特点,掌握药膳的分类、应用原则及制作方法,熟悉常见药膳的食材、功效及适应症。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药膳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实践操作能力,运用药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食物药膳学》最新版教案★(郭金英主编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一章:食物药膳学概述1.1 课程介绍了解食物药膳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掌握食物药膳学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1.2 食物药膳的概念解释食物药膳的定义和特点。
探讨食物药膳与普通饮食和药物的区别。
1.3 食物药膳的分类介绍常用的食物药膳分类方法。
讲解各种分类下的食物药膳特点和应用。
第二章:食物药膳的组成和制作方法2.1 食物的药用价值分析食物的药用价值和功效。
探讨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搭配。
2.2 药膳的制作方法讲解药膳的基本制作步骤和技巧。
探讨药膳的烹饪方法和注意事项。
2.3 药膳的调味和食用介绍药膳的调味原则和常用调味料。
讲解药膳的食用方法和适宜人群。
第三章:常用食物药膳3.1 常用食物的药用价值分析常用的食物药用价值和功效。
讲解食物药膳的选用原则和注意事项。
3.2 常用食物药膳举例举例介绍常用食物药膳的配方和制作方法。
分析每个食物药膳的功效和适用人群。
第四章:常见病症的食物药膳调理4.1 食物药膳调理的原则讲解食物药膳调理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探讨食物药膳调理与药物治疗的关系。
4.2 常见病症的食物药膳调理方法介绍常见病症的食物药膳调理方法和举例。
分析食物药膳调理的疗效和安全性。
第五章:食物药膳的养生保健作用5.1 食物药膳养生保健的原则讲解食物药膳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探讨食物药膳养生保健的作用和效果。
5.2 常见养生保健食物药膳举例举例介绍常见养生保健食物药膳的配方和制作方法。
分析每个养生保健食物药膳的功效和适用人群。
第六章:常用药膳食材的药理作用6.1 药材的分类与性能介绍中药材的分类及其性能。
掌握常用药材的药理作用和应用。
6.2 食材的药理作用分析常用食材的药理作用和药用价值。
探讨食材与药材的搭配原则和注意事项。
第七章:药膳调理与四季养生7.1 四季养生与药膳调理讲解四季养生原则及其与药膳调理的关系。
掌握四季常用药膳调理方法和配方。
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二章滋补药膳第一节滋补气血阴阳药膳1.补气药膳2.养血药膳3.滋阴药膳4.助阳药膳第二节补益五脏药膳1.健脾药膳2.补肺药膳3.养心药膳4.补肾药膳5.益肝药膳第三章常见病症的药膳治疗第一节呼吸系统病症《一》感冒第二节消化系统病症《一》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第三节心血管系统病症《一》高血压病《二》冠心病第四节泌尿生殖系统病症《一》泌尿系感染第五节血液系统病症《一》贫血《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第六节代谢、内分泌系统病症《一》高脂血症《二》糖尿病第七节神经系统病症《一》脑血管病第八节妇产科病症《一》痛经第九节儿科病症《一》小儿腹泻第十节眼科病症《一》急性结膜炎第十一节耳鼻喉病症《一》咽炎第十二节传染病《一》病毒性肝炎第四章食疗中药第一章总论中国药膳不是食物与中药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中医辩证配膳理论指导下,由药物、食物和调料三者精制而成的一种既有药物功效,又有食品美味,用以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特殊食品。
一、药膳的概念药膳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食品。
进而言之,药膳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人体健康状况和药食同源之理,将适当的有药用功效的食品和适当的中药相配伍,运用各种烹调技术制成具有一定色、香、味、形和特定功效的食品。
它是既有食品的作用又具有药用作用的美味佳肴,它比普通食品更有营养保健和治疗作用。
它是中国传统的医药知识与食品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
她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予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
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之目的的营养保健及治疗食品。
二、药膳的意义和作用1、药膳的意义:药膳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经数千年不断探索积累而成的独具特色的一门实用学科,是中华民族的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
2、药膳的作用:一是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二是治疗疾病,康复保健;三是延年益寿,美容抗衰。
三、中国药膳发展简史中国药膳源远流长,古代关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反映了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就开始探索食物和药物的功用,故有“医食同源”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