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启动过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3
微机点火的工作原理微机点火系统是现代内燃机上常见的一种点火系统,它采用电子控制单元(ECU)作为中心控制器,通过精确控制点火时机和点火能量,以提高燃油的燃烧效率和减少排放。
微机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1. 传感器检测:微机点火系统依赖于各种传感器来获取引擎工作状态的实时信息。
这些传感器可以包括曲轴位置传感器、气缸压力传感器、氧气传感器等,它们将引擎转速、气缸压力、残余气体成分等信息传递给ECU。
2. 数据处理:ECU收集传感器传来的数据,并通过内部的算法进行处理和分析。
基于传感器数据以及预设的工作参数和燃油供应策略,ECU确定最佳点火时机和点火能量。
3. 点火信号发出:ECU根据计算出的点火时机和点火能量,向点火线圈发送控制信号。
点火线圈是负责产生高压电流并将其传送到火花塞的设备。
4. 火花塞点火:点火线圈接收到控制信号后,通过变压器原理将低电压升高到足够高的电压,然后将其传递到火花塞。
火花塞利用这个高压电流产生电火花,将点火混合气体点燃。
5. 燃烧反应:点火产生的火花使得燃烧室内的可燃混合气体燃烧起来。
根据提前点火或者延迟点火的策略,ECU可以控制燃烧过程的时间和速率,以达到最佳的燃烧效率。
6. 反馈控制:ECU根据点火后的传感器反馈信息,如氧气传感器输出值、火花塞电极间隙电压等,进行实时的调整和优化。
这样可以保证连续点火时,系统的工作状态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通过以上的步骤,微机点火系统可以实现精确控制和调整点火时机和点火能量,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经济性和排放性能。
同时,由于微机点火系统的技术先进和控制精准,还能实现多种点火策略,如多点火、正时点火、连续点火等,以应对不同工况和驾驶需求。
关于HXD 3型机车微机控制系统冗余启动时显示屏待机现象及处置方法的探讨摘要:HXD3型电力机车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微机控制系统在冗余启动过程中,发生微机显示屏待机或乘务员采取解锁后无人警惕装置倒计时对话框不消失现象。
结合HXD3型机车微机控制系统冗余启动原理、待机现象,对故障发生的原理、现象和应急处置进行探讨。
关键词:微机显示屏;无人警惕;冗余启动原理;待机一、HXD3型电力机车的微机控制系统冗余控制原理:HXD3型电力机车的微机控制系统(简称TCMS),在正常工作时分为两组分别工作,即微机控制系统1系和微机控制系统2系均正常工作。
如果在运行中某微机控制系统自检失败,控制系统将自动切换,另一组系统将冗余启动直接接管。
微机控制系统在正常工作时,微机控制系统1系管理I端微机显示屏正常工作功能,微机控制系统2系管理II端微机显示屏正常工作功能。
在微机控制系统由1系向2系冗余启动过程中,微机显示屏要等待与微机控制系统通讯正常后才能够正常工作,即微机显示屏在微机控制系统冗余启动过程中将存在待机时间(约10-15S),待微机系统2系冗余启动正常后,由2系微机系统直接管理两端微机显示屏。
二、HXD3型电力机车的微机控制系统冗余启动待机过程出现的现象1、HXD3型机车运行过程中若微机控制系统1系自检失败,在微机控制系统2系冗余启动时间内,I端微机显示屏在微机控制系统冗余启动过程中将存在待机时间;此时如果无人警惕装置20S倒计时窗口弹出,司机采取解锁措施出现以下㈠或㈡两种状态。
状态㈠:采取解锁措施,无人警惕装置20S倒计时报警解锁,倒计时窗口消失或窗口继续倒计时,控制系统没有产生惩罚制动,则继续运行。
状态㈡:采取解锁措施,无人警惕装置20S倒计时报警未解锁,倒计时窗口继续倒计时并产生惩罚制动,则停车后按以下方法进行处置:⑴控制系统产生惩罚制动停车后,可将大闸手柄置“抑制”位放置1S以上时间,机车正常缓解试验“惩罚制动”消除,则继续开车运行。
工作效率和获取信息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微机的基本使用方法,包括开机与关机、文件管理、软件安装与卸载、网络连接与安全等方面。
一、开机与关机1. 开机:首先,按下主机箱上的电源开关,等待微机启动。
在启动过程中,微机会进行自检,检查硬件设备是否正常。
启动完成后,会显示操作系统界面,如Windows、Linux等。
此时,可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到操作系统中。
2. 关机:在关机前,需要保存好正在处理的文件和数据。
然后,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关机选项,选择关机或重启。
在关机过程中,操作系统会关闭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服务,然后关闭电源。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直接切断电源关机,以免损坏硬件或丢失数据。
二、文件管理1. 文件夹创建与重命名:在微机中,可以使用文件夹来组织和管理文件。
在桌面或资源管理器中,右键点击空白处,选择“新建文件夹”来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夹。
如果需要重命名文件夹,可以右键点击文件夹,选择“重命名”,然后输入新的名称。
2. 文件搜索与定位:当需要查找某个文件时,可以使用微机提供的搜索功能。
在Windows 系统中,可以使用开始菜单或资源管理器中的搜索框来搜索文件。
输入文件名或部分文件名,系统会列出符合条件的文件列表。
3. 文件复制与移动:在微机中,可以使用复制和移动操作来处理文件。
选中需要复制或移动的文件,右键点击选择“复制”或“剪切”,然后到目标位置右键点击选择“粘贴”。
复制操作会保留原文件,而移动操作会将文件移动到新位置并删除原文件。
三、软件安装与卸载1. 软件安装:在安装新软件前,需要确保从可信的来源下载软件安装包,并检查其是否与微机的操作系统版本兼容。
然后,双击安装包文件,按照提示完成软件的安装过程。
在安装过程中,可以选择安装位置、添加桌面快捷方式等选项。
2. 软件卸载:当不再需要某个软件时,可以将其卸载以释放磁盘空间。
在Windows系统中,可以通过控制面板中的“程序和功能”选项来卸载软件。
选中需要卸载的软件,点击“卸载”按钮,按照提示完成卸载过程。
微机的启动过程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每一阶段又可分为若干步骤。
一、微机启动第一阶段:电源开启阶段第1步:按下电源开关。
如果市电供电正常且主机电源开关正常,则220V、50HZ的市电输入到微机的主机电源中。
第2步:主机电源开始工作,将220V、50HZ交流电转换为±5V、±12V、3.3V等规格的直流电,并发送一个PG(Power Good)信号触发微机各部件开始工作。
输出电压和电流值偏高或偏低均会引起微机工作不正常;其他电压输出正常,但PG信号不正常,微机也不能启动。
二、微机启动第二阶段:POST自检阶段第1步:系统各部件进行初始化。
如果主机电源无故障(即上述第2步正常通过),则主机电源输出电压给CPU、主板及其他设备供电,各设备开始进入准备工作阶段。
表现为以下一些现象:①主机电源指示灯点亮;②硬盘进行脱机自检:硬盘指示灯点亮,在安静环境下能听到硬盘有“嘀嘀嘀”的自检声,这种自检是硬盘的脱机自检,这是硬盘本身的功能,该自检过程不受CPU或其他设备的控制,只要给硬盘加电即进行,脱机自检完成后,硬盘指示灯熄灭;③光驱指示灯闪亮一下即灭。
有些光驱指示灯呈一直点亮状态,此过程表现为一种颜色(一般为黄色)变为另一种颜色(一般为绿色),然后恢复到初始状态;④键盘的三个指示灯(Num Lock、Caps Lock、Scroll Lock)一起闪亮。
与此同时,电源输出的PG信号触发CPU内的各寄存器(通用寄存器、段寄存器、标志寄存器等)复位,然后主板的ROM BIOS开始将自己的例行自检程序装入内存并准备执行自检过程。
由于是主板的BIOS本身将存储在其中的例行自检程序装入内存并执行,并不需要外部干预,因而将这一过程称为“Power On Self Test”,简称POST,即加点时自检之意。
自检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方面:①检测微机各主要部件(CPU、时钟、计数器等)是否正常;②根据微机CMOS RAM中存储的配置信息去查找相关配置,并检查实际硬件设备参数与CMOS的设置信息是否一致;③检查系统的即插即用设备,并将这些设备一一登记。
微机原理loop 1. 微机原理概述• 1.1 微机的定义• 1.2 微机的发展历程• 1.3 微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1.4 微机的分类2. 微机的运行过程• 2.1 微机的启动过程• 2.2 微机的工作原理• 2.3 微机的指令执行流程3. 微机原理中的Loop• 3.1 循环的概念• 3.2 循环结构在编程中的应用• 3.3 微机原理中Loop的实现方法4. 微机原理中的Loop优化• 4.1 Loop的性能影响因素• 4.2 Loop的优化技巧• 4.3 微机原理中Loop优化的实践案例5. 微机原理中Loop案例分析• 5.1 微机原理中Loop在汇编语言中的应用• 5.2 微机原理中Loop在高级语言中的应用• 5.3 微机原理中Loop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6. 微机原理中Loop的问题与挑战• 6.1 微机原理中Loop可能遇到的问题• 6.2 微机原理中Loop的挑战与解决方法• 6.3 微机原理中Loop的发展趋势7. 总结•7.1 微机原理中Loop的重要性与应用价值•7.2 微机原理中Loop的发展前景•7.3 结束语1. 微机原理概述1.1 微机的定义微机是指由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的个人电脑系统。
它具有体积小、功能强大、适用广泛等特点,成为现代信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2 微机的发展历程微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原先庞大昂贵的计算机系统逐渐被集成在一个芯片上,从而形成了微机。
1.3 微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微机主要由主机和外设组成。
主机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内存)、输入输出接口(I/O)、总线等部分。
微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CPU执行指令,完成对存储器中数据的读写操作,并通过输入输出接口与外设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
1.4 微机的分类根据体积和用途的不同,微机可以分为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多种类型。
它们在形态和性能上有所差异,但都属于微机范畴。
转载资料引言对于经常使用电脑的用户(来CFAN的都应该包括在这一行列吧)来说,每天当你按下Power Button等待电脑进入系统开始一天正常工作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在这一段时间内电脑内部都发生了什么?当电脑发生故障不能启动的时候你是否不知所措,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如果你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或者这是你老早就在思考的问题,却苦苦得不到答案,那么请继续往下看。
概述整个电脑的启动过程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从按下Power Button到CPU Reset这一阶段是通过硬件逻辑电路来完成CPU Reset,并且台式机与笔记本又有所区别。
二 BIOS引导阶段(从CPU Reset到操作系统引导)这一阶段完全在BIOS的控制之下,由BIOS完成微机硬件的自检(POST)与初始化,BIOS还提供BIOS设置和Runtime Service服务(微机原理课学过的BIOS中断服务),最后BIOS将从可引导介质上引导操作系统。
三操作系统引导阶段第一阶段:CPU Reset很多文章里都会忽略这一阶段,直接从CPU Reset读取BIOS代码开始自检讲起,可能是这一步经过的时间太短了,用户根本觉察不到,所以没有必要讲:(。
但是这是必需的一步,不经过这一阶段PC不可能启动!注意:台式机与笔记本在这一阶段有很大的区别,这是由于笔记本有KBC的存在(后面会讲到)。
先看台式机:由于台式机的开机与PC电源有密切关系,先看一下电源部分:首先是电源插头定义:[attach]31548[/attach]下面为有卡扣那一边(看不清楚?没事拆了机箱拿出电源自己慢慢看看熟悉就好了)这个就是主板供电插头的pin脚定义图,这是ATX 12V 规范之前的定义,最新的ATX 12V 规范pin脚已经变成24针(主要是加强了了对CPU的供电电压,如果想了解更多的电源规范可以参考ATX 电源规范,这个不在本文的探讨之列),但是这个变化对开机流程没有影响,所以这张图依然适用(手头只有这张图,懒的找了)。
笔记本开机原理2007年09月16日星期日 21:57/InfoView/Article_169713.html一. 電源方面1.電源插入(包括AC和Battery): 此時H8經過延時后就位, 并且那些在Suspend后依然有電的電源模塊(比如+V5s, +V3s等)開始工作正常.2.按Bottom啟動: H8將收到一個High to Low的Pulse, 然后H8產生-PWRON;3.DC –DC 將產生Vcc3, Vcc5, Vcore, Vcc2.5.4.H8認為電源穩定后將Vcc3延時到Southbridge, S/B產生電源复位-RSMRST#到H8.5.H8 產生SB_PWRBTN#模擬開關給S/B, 正式打開電源, S/B再發出-H8_SUSC#到H8.6.H8產生-H8_SB_PWROK到S/B. S/B收到后產生CPURST_SB#到CPU,產生-PCIRST#到PCI, 產生-RSTDRV到各個Device(包括HDD, CDROM等). 7.N/B, CPU, 各Device的收到Reset信號后電源就位. 此后, 工作交接給System BIOS處理.二. 系統啟動方面1.POST (Power On Self Test): BIOS 檢測各Device是否存在, 能否正常工作.2.BIOS查找顯卡BIOS, 由顯卡BIOS初始化顯卡. BIOS查找其他設備BIOS,並初始化各個設備.3.BIOS 檢測和顯示CPU的類型和頻率后開始測試RAM.(此時我們可以SetCMOS).4.安裝一些設備, 如HDD, CDROM, 串并口等. BIOS會自動設置(檢測)內存的定時參數, 硬盤參數和訪問模式等.5.安裝PNP設備, 並顯示名稱及型號.6.分配中斷, DMA通道及I/O PORT.7.如果HDD啟動的話, BIOS讀取HDD上主引導紀錄, 主引導紀錄從分區表中找到第一個活動分區. 然后, 讀取擯棄執行此分區的引導紀錄, 此后執行權交接給OS.(FDD, CDROM啟動也類似).笔记本启动过程深入探究2007年08月19日星期日 00:21引言对于经常使用电脑的用户(来CFAN的都应该包括在这一行列吧)来说,每天当你按下Power Button等待电脑进入系统开始一天正常工作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在这一段时间内电脑内部都发生了什么?当电脑发生故障不能启动的时候你是否不知所措,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如果你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或者这是你老早就在思考的问题,却苦苦得不到答案,那么请继续往下看。
微机点火的工作原理
微机点火是一种通过微处理器控制点火系统的工作方式。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输入传感器:微机点火系统通过各种传感器,如曲轴传感器和氧传感器,获取发动机运行状态和环境条件的数据。
这些传感器测量引擎的转速、氧气含量、油温等参数,并将数据传输给微处理器。
2. 数据处理:微处理器接收传感器提供的数据,并根据预设的点火曲线和映射表,计算出最佳的点火时机和点火能量。
微处理器基于发动机负载、转速和温度等因素,对点火进行精确控制,以提供最佳的点火性能和燃烧效率。
3. 点火信号输出:微处理器计算出的点火时机和点火能量被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并通过点火模块输出到点火线圈。
点火模块起到放大和转换信号的作用,将电信号转化为高电压脉冲信号,以点火线圈为基础,产生高压电流。
4. 点火线圈:点火线圈通过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将低电压输入转化为高电压能量,以点火火花形式传递到火花塞。
正常情况下,点火线圈会根据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及时控制点火脉冲信号的产生和释放。
5. 火花塞点火:高压电流通过点火线圈传输到火花塞,引起火花塞间隙处的电火花放电。
这个电火花点燃了混合气体,使燃气在气缸中燃烧。
整个微机点火过程是通过微处理器控制点火系统的电信号而实现。
微处理器基于传感器提供的数据,计算出最佳的点火时机和点火能量,并将其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输出到点火模块,最终驱动点火线圈产生高压电流,点燃火花塞引起燃烧。
这种精确的控制方式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减排并提升发动机的性能。
标准linux系统启动流程
标准Linux系统的启动流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阶段,BIOS/UEFI 启动、引导加载程序、内核加载、系统初始化和用户空间启动。
首先是BIOS/UEFI启动阶段。
当计算机开机时,计算机会首先执行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或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UEFI)固件程序。
在这个阶段,计算机进行自检(POST)以及硬件初始化,然后寻找启动设备。
接下来是引导加载程序阶段。
在BIOS/UEFI确定了启动设备之后,它会加载引导加载程序(如GRUB或LILO)。
引导加载程序的作用是加载操作系统内核并将控制权转交给内核。
然后是内核加载阶段。
引导加载程序会加载Linux内核,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管理系统的各种资源和提供各种系统服务。
一旦内核加载完成,它开始初始化系统的各种硬件设备,并创建第一个用户空间进程init。
接着是系统初始化阶段。
在内核初始化完毕后,init进程接管控制权,开始进行系统初始化。
这个阶段包括挂载文件系统、启动
系统服务和设置系统参数等操作。
最后是用户空间启动阶段。
一旦系统初始化完成,init进程会启动其他系统服务和用户空间进程,最终将控制权交给登录管理器(如GDM或KDM),用户就可以登录系统了。
总的来说,标准Linux系统的启动流程经历了硬件初始化、引导加载程序、内核加载、系统初始化和用户空间启动等多个阶段,最终完成了整个系统的启动过程。
微机原理技术与接口实验报告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汇编语言程序的上机过程实验目的通过简单地操作了解汇编语言程序的基本内容,体会汇编语言的运行,为以后的实验打下一定的基础。
实验原理及操作步骤一、上机环境❖要运行调试汇编语言程序,至少需要以下程序文件:▪编辑程序:或其他文本编辑工具软件,用于编辑源程序。
▪汇编程序:MASM.EXE,用于汇编源程序,得到目标程序。
▪连接程序:LINK.EXE,用于连接目标程序,得到可执行程序。
▪调试程序:DEBUG.EXE,用于调试可执行程序。
二、上机过程❖汇编语言程序上机操作包括:编辑、汇编、连接和调试几个阶段。
1.编辑源程序❖用文本编辑软件创建、编辑汇编源程序。
常用编辑工具有:、记事本、Word等。
❖无论采用何种编辑工具,生成的文件必须是纯文本文件,所有字符为半角,且文件扩展名为.asm(文件名不分大小写,由1~8个字符组成)。
2.汇编❖用汇编工具对上述源程序文件(.asm)进行汇编,产生目标文件(.obj)等文件。
❖汇编程序的主要功能是:检查源程序的语法,给出错误信息;产生目标程序文件;展开宏指令。
❖汇编过程如下:❖在DOS状态下,输入命令:MASM MYFILE.ASM(回车),即启动了汇编程序。
❖此命令执行后,会出现下面的3行信息,依次按回车键(即选择默认值)即可建立3个输出文件,其扩展名分别为:.OBJ(目标文件),.LST(列表文件)和.CRF(交叉引用文件)。
Object Filename [MYFILE.OBJ]:Source Listing [Nul.LST]:Cross Reference [Nul.CRF]:依次按回车键,进行选择后,汇编程序就对汇编源程序进行汇编。
如果汇编过程中发现有语法错误,则屏幕上会显示出错语言的位置和出错的类型。
此时,需要进行修改,然后再进行汇编。
❖如此进行,直至汇编无错误,得到目标文件为止。
3.连接❖汇编产生的目标文件(.obj)并不是可执行的程序,还要用连接程序把它转换为可执行的EXE文件。
发电机微机复合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原理及整定方法浙江旺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周玉彩一、复合压启动的(记忆)过电流保护基本作用原理发电机复压(记忆)过流保护电流元件取发电机中性点侧定子电流,低电压或复合电压取自机端。
保护作发电机、发电机变压器组相间短路故障的后备保护。
1)复合电压元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复合电压元件动作。
op l U U < op U 为低电压整定值,l U 为三个线电压中最小的一个; op U U .22> op U .2为负序电压整定值,2U 为负序电压(取相电压值)。
2)过流元件过流元件接于电流互感器二次三相回路中,当任一相电流满足下列条件时,保护动作。
op I I > op I 为动作电流整定值。
3)TV 异常复压闭锁机端TV 出现异常时,复合电压是否动作取决于“TV 异常复压闭锁元件”控制字的整定。
“TV 异常复压闭锁元件”控制字的整定及含义:TV 异常复压闭锁元件为“1”—TV 异常后闭锁复压元件判据判别,闭锁保护动作;TV 异常复压闭锁元件为“0”—TV 异常后复压元件满足动作条件,保护为过流保护。
二、复压(记忆)过流保护逻辑框图见图1:发电机复压(记忆)过流保护作为发电机的后备保护,当用于自并励发电机的后备保护时,电流带记忆功能。
复压(记忆)过流保护由复合电压元件、三相过流元件“与”构成,过流的记忆功能可投退。
复压(记忆)过流保护配有两段各一时限,若保护出口跳分段或母联时,应不投入记忆功能。
图1 复压(记忆)过流保护逻辑框图三、发电机复压过流保护整定:1、低电压元件整定:低电压元件为最小线电压,按躲过最低运行电压整定。
1)对于汽轮发电机,动作电压可按下式整定:Uop=0.6Ugn2)对于水轮发电机,动作电压可按下式整定:Uop=0.7Ugn式中Ugn为发电机机端电压互感器变比。
灵敏系数按主变压器高压侧母线三相短路的条件校验。
Ksen=Uop/I(3)k.max×Xt式中: I(3)k.max为主变高压侧母线金属性三相短路时的最大短路电流;tX为变压器电抗,取ttZX=。
微机原理及单片机应用
微机原理是指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
微机由中央处理器(CPU)、主存储器(Memory)、输入输出设备(I/O)和系统总线组成。
CPU负责计算机的运算和控制,主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I/O设备用于数据的输入输出,系统总线用于连接各个组件之间的数据传输。
微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CPU的运算和控制实现的。
当微机启动时,CPU从主存储器中读取指令,解码指令之后执行相应的操作。
在执行过程中,CPU需要与主存储器和I/O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和交互。
数据的传输包括从主存储器读取数据到CPU、从CPU将数据写入主存储器、从I/O设备读取数据到主存储器、将数据从主存储器写入I/O设备等。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了CPU、存储器和I/O设备等功能的芯片。
它具有体积小、功耗低、价格便宜、易于编程等特点,广泛用于嵌入式系统、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等领域。
单片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电子产品、通信设备、电动工具等。
在单片机应用中,主要涉及到对输入输出设备的控制、数据的存储和处理、通信接口的实现等。
通过编写程序,可以实现对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的控制,实现温度控制、光照控制、机器人控制等功能。
同时,单片机还可以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通过各种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实现各种智能应用。
总之,微机原理及单片机应用是现代计算机科学和工程领域的重要内容,对于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在工程实践中可以灵活运用微机原理和单片机应用,实现各种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应用。
启动系统工作原理启动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负责将计算机从关机状态转变为可操作状态,为用户提供使用的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了硬件和软件的协同工作,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启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首先,当用户按下计算机的开机按钮时,电源开始向计算机的各个部件供电。
同时,主板上的BIOS芯片开始运行,BIOS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缩写,它是计算机的固件,存储着系统启动时所需的基本信息和程序。
BIOS首先进行自检,检查计算机的硬件是否正常,包括内存、硬盘、显卡、CPU等,确保它们能够正常工作。
接着,BIOS会根据预设的启动顺序来选择启动设备,启动设备可以是硬盘、光盘、U盘或者网络。
如果是硬盘,BIOS会读取硬盘的引导扇区,这个引导扇区包含了操作系统启动的相关信息。
如果是光盘或者U盘,BIOS会读取其中的引导程序,然后将控制权交给这个引导程序。
引导程序会加载操作系统的核心文件到内存中,并将控制权交给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开始初始化各种硬件设备,建立系统环境,最终呈现给用户一个可操作的界面。
这个过程涉及到了文件系统的加载、驱动程序的加载、系统服务的启动等等。
总的来说,启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硬件自检、选择启动设备、加载引导程序、加载操作系统。
这个过程是计算机启动的基础,它的稳定性和高效性直接影响着计算机的整体性能。
因此,我们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护好启动系统,避免因为错误操作或者病毒攻击导致系统启动失败。
总之,启动系统是计算机运行的第一步,它的工作原理涉及到了硬件和软件的协同工作,是计算机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了解启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运行机制,也能更好地保护和维护计算机系统,确保它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M-800-III遥控系统启动过程分析【关键词】M-800-III遥控系统;启动过程;电磁阀【摘要】按照M-800-III遥控系统启动过程的几种情况,从气动系统中的START电磁阀、STOP电磁阀、换向电磁阀AHEAD/ASTERN等4个电磁阀入手,分别分析启动信号、换向信号及停车信号的拉制过程,并对启动失败过程进行分析。
M-800-III型主机遥控系统是Nabtesco(原名Nabco)继M-800-III后推出的第三代微机控制的自动遥控系统,在我国的船舶上实船安装应用仅两年多的时间。
M-800-III的启动过程可以分为3种情况:一是主机在停止状态下的启动(包括慢转启动);二是主机运转中的换向启动(包括正常换向启动及紧急换向启动CRASH AHEAD/ASTERN);三是主机的正/倒车的冲车启动。
本文针对M-800-III系统控制MAN B&W型主机,按照上述启动过程的几种情况,详细分析其启动过程。
1 START电磁阀的控制过程分析参见图1,从被控对象入手进行逆向分析。
图1 START信号的逻辑程序1由图1可见,START信号自CONTROL BOX中的0243通道输出,耦合至TB2 MCB-1805(TERMINAL BOARD UNIT),最终输出给阀箱中的START(启动)电磁阀。
在图1的逻辑程序中,表示了主机3种情况下的启动:一是正常启动,包括停车状态下的启动、运转中正常的换向启动;二是紧急换向启动(CRASH AHEAD/ASTERN);三是手动冲车启动。
在正常停车启动情况下,图1中RS触发器的逻辑图中的真值见表1。
表1 图1中RS触发器的真值表由表1不难看出,T084/T085延时的目的是在主机启动过程中提供油气并进的时间,它与MAN B&W启动气路图中的32阀(节流阀)作用相同。
下面具体分析图1中START信号(该信号同时也用于输出给GOVERNOR的START信号)的控制逻辑。
微机启动过程分析
微机在启动过程中要经历很多的操作,每一步工作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
微机的大多数故障(特别是硬件故障)都出在微机启动阶段,深入了解微机启动的详细过程,就能够根据故障现象快速地推断出故障点所在,而不是盲目地试验。
微机的启动过程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每一阶段又可分为若干步骤。
一、微机启动第一阶段:电源开启阶段
第1步:按下电源开关。
如果市电供电正常且主机电源开关正常,则220V、50HZ的市电输入到微机的主机电源中。
第2步:主机电源开始工作,将220V、50HZ交流电转换为±5V、±12V、3.3V等规格的直流电,并发送一个PG(Power Good)信号触发微机各部件开始工作。
输出电压和电流值偏高或偏低均会引起微机工作不正常;其他电压输出正常,但PG信号不正常,微机也不能启动。
二、微机启动第二阶段:POST自检阶段
第1步:系统各部件进行初始化。
如果主机电源无故障(即上述第2步正常通过),则主机电源输出电压给CPU、主板及其他设备供电,各设备开始进入准备工作阶段。
表现为以下一些现象:
①主机电源指示灯点亮;
②硬盘进行脱机自检:硬盘指示灯点亮,在安静环境下能听到硬盘有“嘀嘀嘀”的自检声,这种自检是硬盘的脱机自检,这是硬盘本身的功能,该自检过程不受CPU或其他设备的控制,只要给硬盘加电即进行,脱机自检完成后,硬盘指示灯熄灭;
③光驱指示灯闪亮一下即灭。
有些光驱指示灯呈一直点亮状态,此过程表现为一种颜色(一般为黄色)变为另一种颜色(一般为绿色),然后恢复到初始状态;
④键盘的三个指示灯(Num Lock、Caps Lock、Scroll Lock)一起闪亮。
与此同时,电源输出的PG信号触发CPU内的各寄存器(通用寄存器、段寄存器、标志寄存器等)复位,然后主板的ROM BIOS开始将自己的例行自检程序装入内存并准备执行自检过程。
由于是主板的BIOS本身将存储在其中的例行自检程序装入内存并执行,并不需要外部干预,因而将这一过程称为“Power On Self Test”,简称POST,即加点时自检之意。
自检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方面:
①检测微机各主要部件(CPU、时钟、计数器等)是否正常;
②根据微机CMOS RAM中存储的配置信息去查找相关配置,并检查实际硬件设备参数与CMOS的设置信息是否一致;
③检查系统的即插即用设备,并将这些设备一一登记。
运行POST的基本条件是CPU、主板上的ROM BIOS、主板上的其他关键性部件及内存(至少16KB)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其中任一个工作不正常,则微机不能开始进行POST自检过程。
POST自检过程又可分为很多步,按先后顺序分述如下。
第2步:主板上的ROM BIOS将其中的POST自检程序装入内存,并开始执行POST例行程序。
第3步:检查计数器、刷新定时功能及其他主要系统部件是否工作正常。
如果不正常,系统处于黑屏死机状态,可能会有报警声音。
正常则进入下一步。
第4步:检查显卡显存的状态、视频信号和同步信号。
如果不正常,系统会处于黑屏死机状态,并可能会有报警声音。
如果正常,则整个微机系统无致命性故障。
此时可能会听到很清脆的“嘀”的一声(对于Award BIOS而言),有的微机是响两声,有的微机则并无提示声音。
此时,微机的显示子系统开始工作。
对于较新的数控显示器,信号灯开始由一闪一闪状态(一般为黄色)变为点亮状态(一般为绿色),显示器屏幕顶端会出现显卡BIOS的版本信息、显卡类型、显存容量等信息。
显卡信息在屏幕上一闪而过,无法通过按“Pause”键停留住,冷开机或按RESET键能出现此信息,而按“Ctrl”+“Alt”+“Del”键重启时有时不会出现此信息。
如果不知道显卡的型号或显存的数量,可用此方法查看。
当显卡子系统开始工作后,微机就可以将主板上的BIOS信息显示到屏幕上。
此时可按“Pause”键停留住屏幕信息,以便仔细查看。
在以下的步骤中,POST自检程序开始按照CMOS RAM中存储的配置信息或主板上配置信息(如CPU的外频和倍频信息、内存数量等)去找相关设备,并进行对比,此时可以按“Del”键进入CMOS设置画面重新设置相关配置信息。
第5步:检查CPU的主频。
有的微机系统CPU的频率是在CMOS中设置的,有的是通过主板上的跳线开关设置的。
第6步:检查RAM内存容量。
如果在CMOS中将“Quick Power On Test”设置为“Disabled”,则将检测三次。
第7步:检查键盘功能,此时键盘的三个指示灯(Num Lock、Caps Lock、Scroll Lock)再次地一起闪亮。
第8步:检查主板及扩展槽上即插即用设备(如显示卡、声卡、视频卡、Modem等)和串口、并口等I/O设备,如果不正常,将给出相关的错误提示信息。
第9步:检查软驱子系统复位和寻道能力,如果在CMOS的设置中将“Boot up Floppy Seek”一项设为“Enabled”,则会看到软驱电源指示灯亮,同时伴有“嘎吱”的声音,这是软驱在寻道,即软驱的磁头来回移动一圈,并最后将磁头复位到0磁道的位置,随时准备读取软盘信息。
如果不正常,将有错误提示信息。
第10步:检查IDE控制器状态(硬盘、光驱等),检测IDE接口的硬盘和光驱信息。
此时硬盘电源指示灯闪亮。
如果不正常,将给出错误提示信息。
第11步:如果以上一切正常,则将所有的设备信息做一总结,并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如图4-3所示。
图4-3显示了POST检测到的系统设备和PCI即插即用设备信息,据此可确定某个设备是否有硬件损坏,如果能够检测到相关设备,则可以大致确定该设备无硬件故障。
最后,根据CMOS中所设置的引导顺序,准备引导系统。
三、微机启动第三阶段:系统引导阶段
第1步:如果从硬盘引导系统,则BIOS访问硬盘的0道0面1扇区,将硬盘的主引导代码的前部分装入内存,并将系统的控制权转交给硬盘的MBR。
如果是软盘启动或光盘启动则没有此步操作。
第2步:如果从硬盘引导系统,硬盘MBR将C盘的DBR(逻辑0扇区,即硬盘物理地址的0道1面1扇区)的前部分装入内存,并将系统的控制权交给DBR。
如果是从软盘启动或从光驱启动,则BIOS直接将软盘或光盘的DBR(逻辑0扇区)装入内存,同时将控制权移交给DBR。
在以下的步骤中,DOS和Windows98系统的启动过程有所不同。
对于DOS系统而言,有以下几步操作。
第3步:DBR将DOS的两个系统文件(Io.sys、Msdos.sys)装入内存。
第4步:将DOS的装入内存。
第5步:装载Config.sys中的设备驱动程序。
第6步:装载或运行Autoexec.bat中的程序或系统设置信息。
对于第5步和第6步的操作,可以在微机刚开始引导操作系统时(自检刚完成),通过按特殊功能键来有选择地执行这两步操作。
有两种方式:
①按F5功能键,略过这两步的操作过程,直接进入命令提示符“C:\>_”状态,即不加载Config.sys中的设备驱动程序,也不运行Autoexec.bat中的批命令;
②按F8功能键,可以一步一步地有选择地执行Config.sys和Autoexec.bat中的每一行程序,如果微机故障出在这个阶段,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判断。
对于Windows98系统而言,系统文件和系统配置文件包括以下一些文件:Io.sys、Msdos.sys、Config.sys、Autoexec.bat和Bootlog.txt等。
微机的启动方式和启动过程比DOS要复杂得多。
Windows98有多种启动方式,通过设置Msdos.sys文本文件中的相关条目可以实现菜单启动方式(详见3.7.2节)。
另外,在POST自检完成并开始启动Windows98系统时,按F8功能键也可激活Windows98的启动菜单。
①Normal:正常启动方式,默认的启动方式。
②Logged(\Bootlog.txt):按Bootlog.txt中的项目引导系统。
③Safe mode:安全模式启动方式。
④Step-by-Step confirmation:逐步确认启动方式。
⑤Command prompt only:命令提示符启动方式(DOS7.1的“C:\>_”状态)。
⑥Safe mode command prompt only:安全模式命令提示符启动方式。
⑦Previous Version of MS-DOS:启动到以前的DOS版本(DOS6)。
可以从中选择一种启动方式启动系统。
第7步:系统启动成功,开始运行相关应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