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 逻辑学导论
- 格式:ppt
- 大小:7.99 MB
- 文档页数:197
《逻辑学导论》教学讲义唐晓嘉目录第一讲绪论第一节逻辑学的研究对象1.1 关于“逻辑”一词1.2 逻辑学是研究推理论证的学问1.3 演绎与归纳第二节形式化——逻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2.1 命题、推理的形式与内容2.2 推理的有效性只同形式相关2.3 逻辑学研究的形式化特征第三节逻辑学理论的意义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3.1 逻辑学理论的重要意义3.2 逻辑学与思维科学的关系3.3 逻辑学与语言学的关系第二讲词项第一节词项概述1.1 什么是词项1.2 词项的逻辑特征1.3 词项与语词、概念第二节词项的种类2.1 单独词项与普遍词项2.2集合词项与非集合词项2.3实词项与虚词项2.4正词项与负词项第三节词项之间的关系3.1 相容关系3.2 不相容关系第四节明确词项的逻辑方法4.1 概括与限制4.2 划分4.3 定义第三讲传统直言命题逻辑第一节命题概述1.1 什么是命题1.2 命题的逻辑特征1.3 命题与语句、判断第二节传统直言命题2.1 传统直言及其逻辑结构2.2 直言命题的分类2.3 直言命题的周延性2.4 A、E、I 、O之间对当关系2.5传统直言命题的文恩图解第三节直接推理3.1 直言命题推理概述3.2 对当关系推理3.3 变形推理第四节三段论4.1 什么是三段论4.2 三段论的规那么4.3 三段论的格4.4 三段论的式4.5 非标准形式的三段论第四章复合命题与命题公式第一节复合命题概述1.1 复合命题及其逻辑结构1.2 复合命题的逻辑特征第二节复合命题的几种基本形式2.1 负命题2.2 联言命题2.3 选言命题2.4 条件命题2.5 等值命题第三节命题公式与真值函数3.1 命题公式3.2 命题公式与真值函数第四节命题公式之间的逻辑等值关系4.1 命题公式之间的逻辑等值4.2 几个重要的重言等值式4.3 命题公式的相互定义第五章命题逻辑第一节基本的有效推理式1.1 有效推理与无效推理1.2 基本的有效推理式第二节推理有效性的形式证明2.1 推理有效性与命题演算2.2 有效推理的形式证明2.3 基本推导规那么与等值替换规那么2.4条件证明规那么2.5间接证明规那么2.6证明重言式第三节无效推理的判定3.1 用真值表证明推理的无效性3.2 用归谬赋值法判定推理的有效与无效3.3 证明公式集合的协调性第六讲量化逻辑第一节简单命题的逻辑结构1.1 个体词和谓词和单称命题1.2 谓词模式、命题函数与量化命题1.3 量化命题公式1.4 量化命题公式的真假条件第二节量化命题的形式化2.1 A、E、I、O命题的形式化2.2 一般简单命题的形式化2.3 多重量化命题第三节量化推理规那么3.1 全称例示规那么(简记为US)3.2 存在概括规那么(简记为EG)3.3 全称概括规那么(UG)3.4 存在例示规那么(ES)第四节无效量化推理的判定4.1 量化公式的真值函项展开式4.2 无效量化推理的判定第七讲规X逻辑初步第一节模态命题1.1模态词与模态命题1.2模态命题的逻辑性质第二节规X命题2.1规X命题概述2.2规X命题的逻辑形式2.3规X命题的逻辑特征第三节规X推理3.1规X对当关系推理3.2复合规X命题的推理第八讲逻辑思维的基本规那么第一节同一律1.1 同一律内容和要求1.2 违反同一律要求产生的逻辑错误1.3 同一律的作用第二节矛盾律2.1 矛盾律内容和要求2.2 违反矛盾律要求产生的逻辑错误2.3 矛盾律的作用第三节排中律3.1 排中律内容和要求3.2 违反排中律要求产生的逻辑错误3.3 排中律的作用3.4 排中律与矛盾律的区别第一讲绪论在本讲中我们要讨论逻辑学的研究对象,逻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逻辑与一些相关科学的关系,以及逻辑学的学科性质及其重要应用价值。
逻辑学导论《逻辑学导论》教学讲义目录第一讲绪论第一节逻辑学的研究对象1(1 关于“逻辑”一词1(2 逻辑学是研究推理论证的学问1(3 演绎与归纳第二节形式化——逻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2(1 命题、推理的形式与内容2(2 推理的有效性只同形式相关2(3 逻辑学研究的形式化特征第三节逻辑学理论的意义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3(1 逻辑学理论的重要意义3(2 逻辑学与思维科学的关系3(3 逻辑学与语言学的关系第二讲词项第一节词项概述1(1 什么是词项1(2 词项的逻辑特征1(3 词项与语词、概念第二节词项的种类2(1 单独词项与普遍词项2(2 集合词项与非集合词项2(3 实词项与虚词项2(4 正词项与负词项1第三节词项之间的关系3(1 相容关系3(2 不相容关系第四节明确词项的逻辑方法4(1 概括与限制4(2 划分4(3 定义第三讲传统直言命题逻辑第一节命题概述1(1 什么是命题1(2 命题的逻辑特征1(3 命题与语句、判断第二节传统直言命题2(1 传统直言及其逻辑结构2(2 直言命题的分类2(3 直言命题的周延性 2(4 A、E、I 、O之间对当关系2(5 传统直言命题的文恩图解第三节直接推理3(1 直言命题推理概述3(2 对当关系推理3(3 变形推理第四节三段论4(1 什么是三段论4(2 三段论的规则4(3 三段论的格4(4 三段论的式4(5 非标准形式的三段论2第四章复合命题与命题公式第一节复合命题概述1(1 复合命题及其逻辑结构1(2 复合命题的逻辑特征第二节复合命题的几种基本形式2(1 负命题2(2 联言命题2(3 选言命题2(4 条件命题2(5 等值命题第三节命题公式与真值函数3(1 命题公式3(2 命题公式与真值函数第四节命题公式之间的逻辑等值关系4(1 命题公式之间的逻辑等值4(2 几个重要的重言等值式4(3 命题公式的相互定义第五章命题逻辑第一节基本的有效推理式1(1 有效推理与无效推理1(2 基本的有效推理式第二节推理有效性的形式证明2(1 推理有效性与命题演算2(2 有效推理的形式证明2(3 基本推导规则与等值替换规则 2(4 条件证明规则2(5 间接证明规则2(6 证明重言式第三节无效推理的判定3(1 用真值表证明推理的无效性33(2 用归谬赋值法判定推理的有效与无效3(3 证明公式集合的协调性第六讲量化逻辑第一节简单命题的逻辑结构1(1 个体词和谓词和单称命题1(2 谓词模式、命题函数与量化命题1(3 量化命题公式1(4 量化命题公式的真假条件第二节量化命题的形式化2(1 A、E、I、O命题的形式化2(2 一般简单命题的形式化2(3 多重量化命题第三节量化推理规则3(1 全称例示规则(简记为US) 3(2 存在概括规则(简记为EG) 3(3 全称概括规则(UG) 3(4 存在例示规则(ES) 第四节无效量化推理的判定 4(1 量化公式的真值函项展开式 4(2 无效量化推理的判定第七讲规范逻辑初步第一节模态命题1(1 模态词与模态命题 1(2 模态命题的逻辑性质第二节规范命题2(1 规范命题概述2(2 规范命题的逻辑形式 2(3 规范命题的逻辑特征第三节规范推理3(1 规范对当关系推理43(2 复合规范命题的推理第八讲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则第一节同一律1(1 同一律内容和要求1(2 违反同一律要求产生的逻辑错误1(3 同一律的作用第二节矛盾律2(1 矛盾律内容和要求2(2 违反矛盾律要求产生的逻辑错误2(3 矛盾律的作用第三节排中律3(1 排中律内容和要求3(2 违反排中律要求产生的逻辑错误3(3 排中律的作用3(4 排中律与矛盾律的区别第一讲绪论在本讲中我们要讨论逻辑学的研究对象,逻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逻辑与一些相关科学的关系,以及逻辑学的学科性质及其重要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