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精选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安全管理人员取证】测试版题库1088题(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68.50 KB
- 文档页数:109
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考试【安全管理人员取证】题库1088题一、选择题1.可燃物质的自燃点越高,发生着火爆炸的危险性()。
A.越小B.越大C.无关D.无规律2.油脂接触纯氧发生燃烧属于()。
A.着火B.闪燃C.受热自燃D.自热自燃3.防火技术采取通风良好的措施是为了消除()。
A.氧化剂B.可燃物C.着火源D.降温4.非接触式火灾报警器是根据()进行探测的。
A.烟气浓度B.烟气成分C.光学效果D.烟气流速5.化工厂的防爆车间采取通风良好的防爆措施,其目的是()。
A.消除氧化剂B.控制可燃物C.降低车间温度D.冷却加热设备6.可燃气体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10%的生产车间,属于()。
A.甲类生产B.乙类生产C.丙类生产D.丁类生产7.降低可燃气体混合物的初始压力,其爆炸极限范围()。
A.变窄B.变宽C.无关D.无规律8.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的爆炸压力(初始温度为27℃,初始压力为0.1MPa,爆炸温度为2411K)应为()。
A.0.59MPaB.0.69MPaC.0.89MPaD.12.69MPa9.可燃液体的闪点越低,则发生着火的危险性()。
A.越小B.越大C.无关D.无规律10.可燃性混合物的惰性介质含量越高其爆炸危险性()。
A.越小B.越大C.无关D.无规律11.控制生产粉尘爆炸的主要技术措施是____。
A.扩大粉尘扩散范围B.控制火源C.适当增湿D.消除粉尘二、填空题12.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主要用于扑灭A.B类火灾。
分为全淹没式.局部应用式和移动式三种类型。
13.常用的气体灭火剂有 . . 等。
14.防火防爆安全装置主要有阻火装置.泄压装置和指示装置等.三、判断题15.各单位应建立健全听力保护记录,听力保护记录应至少保存10年。
正确答案:对1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正确答案:对17.《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有关负责人应当及时处理。
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考试【安全管理人员取证】题库1088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自燃特征的正确说法是()。
A.无需着火源作用B.无需明火作用C.无需加热D.无需氧化剂作用2.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照____被分为 6 组。
A.最大试验安全间隙B.最小点燃电流C.MESG 和 MICD.引燃温度3.甲级生产的车间建筑耐火等级应()。
A.1~2级B.3~4级C.4~5级D.不限4.非接触式火灾报警器是根据()进行探测的。
A.烟气浓度B.烟气成分C.光学效果D.烟气流速5.遇水燃烧物质的火灾不得采用()进行扑救。
A.泡沫灭火器B.干粉灭火器C.二氧化碳灭火器D.干沙6.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则发生爆炸的危险性()。
A.越小B.越大C.无关D.无规律7.可燃性混合物燃爆最剧烈的浓度是()。
A.爆炸下限B.爆炸上限C.爆炸极限D.爆炸反应当量浓度8.高倍数泡沫灭火剂的发泡倍数为_倍。
A.201~1000B.301一1000C.401~1000D.501一10009.提高可燃气体混合物的含氧量,对爆炸极限的影响是()。
A.爆炸上限提高B.爆炸下限降低C.爆炸上限降低D.无显著变化10.灭火技术措施采取隔离法的作用是()。
A.消除氧化剂B.消除可燃物C.消除着火源D.降低温度11.可燃粉尘的粒径越小,发生爆炸的危险性()。
A.越小B.越大C.无关D.无规律12.提高着火源的能量,会使可燃气体混合物的爆炸极限()。
A.变宽B.变窄C.无关D.无规律13.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上限越高,则燃爆危险性越大,是因为()。
A.爆炸极限范围越宽B.爆炸下限越小C.少量可燃物泄漏则有爆炸危险D.少量空气进入容器管道内则有爆炸危险。
二、填空题14.火灾探测器有感温火灾探测器.感烟火灾探测器.感光火灾探测器等。
15.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易燃液体划分为甲.乙.丙三类。
甲类是指闪点<28℃的液体;乙类是指28℃≤闪点<60℃的液体;丙类是指闪点高于60℃的液体。
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考试【安全管理人员取证】题库1088题一、选择题1.规定电石库距离锻工.铸工等产生火花的车间需30m以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为了()。
A.消除着火源B.消除可燃物C.避免燃烧条件的相互作用D.消除氧化剂2.遇水燃烧物质的火灾不得采用()进行扑救。
A.泡沫灭火器B.干粉灭火器C.二氧化碳灭火器D.干沙3.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则发生爆炸的危险性()。
A.越小B.越大C.无关D.无规律4.焊补空汽油桶发生爆炸属于()。
A.物理性爆炸B.爆轰C.殉爆D.化学性爆炸5.可燃物质的爆炸上限越高,其爆炸危险性()。
A.越小B.越大C.无关D.无规律6.燃气系统保持正压生产的作用是()。
A.防止可燃气体泄漏B.防止空气进入燃气系统C.保持压力稳定D.起保温作用7.高倍数泡沫灭火剂的发泡倍数为_倍。
A.201~1000B.301一1000C.401~1000D.501一10008.可燃粉尘的粒径越小,发生爆炸的危险性()。
A.越小B.越大C.无关D.无规律9.下列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反应当量浓度,正确的是()。
A.25.5%B.29.5%C.32.5%D.46.5%10.乙烷与空气混合的爆炸下限,下列浓度正确的是()。
A.1.38%B.2.38%C.3.38%D.5.38%11.锅炉爆炸属于()。
A.化学性爆炸B.物理性爆炸C.爆轰D.殉爆12.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上限越高,则燃爆危险性越大,是因为()。
A.爆炸极限范围越宽B.爆炸下限越小C.少量可燃物泄漏则有爆炸危险D.少量空气进入容器管道内则有爆炸危险。
13.控制生产粉尘爆炸的主要技术措施是____。
A.扩大粉尘扩散范围B.控制火源C.适当增湿D.消除粉尘二、填空题1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火灾探测器.区域火灾报警装置.集中火灾警报装置和电源等四部分组成。
三、判断题15.使用电气设备时,由于维护不及时,当()进入时,可导致短路事故。
正确答案:B B.导电粉尘或纤维16.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并设置明显的标志。
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考试【安全管理人员取证】题库1088题一、选择题1.以下燃烧定义正确的是物质的()。
A.氧化反应B.放热的氧化反应C.氧化还原反应D.同时放热发光的氧化反应2.下列____自燃不是由发酵热蓄积引起的自燃。
A.稻草B.树叶C.麦芽D.硝化纤维3.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照____被分为 6 组。
A.最大试验安全间隙B.最小点燃电流C.MESG 和 MICD.引燃温度4.甲级生产的车间建筑耐火等级应()。
A.1~2级B.3~4级C.4~5级D.不限5.气焊施工现场的乙炔瓶与火源的距离不得少于()。
A.5mB.10mC.15mD.20m6.下列火灾探测器中属于接触式探测器的是()。
A.感烟式探测器B.感光式探测器C.图像式探测器D.光电式探测器7.燃气系统保持正压生产的作用是()。
A.防止可燃气体泄漏B.防止空气进入燃气系统C.保持压力稳定D.起保温作用8.下列属于可燃固体燃烧方式是()。
A.扩散燃烧B.动力燃烧C.表面燃烧D.混合燃烧9.提高着火源的能量,会使可燃气体混合物的爆炸极限()。
A.变宽B.变窄C.无关D.无规律10.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的爆炸压力(初始温度为27℃,初始压力为0.1MPa,爆炸温度为2411K)应为()。
A.0.59MPaB.0.69MPaC.0.89MPaD.12.69MPa11.火炸药爆炸事故发生爆轰时的传播速度可高达()。
A.每秒数米B.每秒数十米C.每秒数百米D.每秒数千米12.火灾烟气是一种混合物,包括可燃物热解和燃烧产生的气相产物,如未燃燃气.水蒸气.CO2._及其他有毒或有腐蚀性的气体。
A.水B.COC.N2D.臭氧13.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上限越高,则燃爆危险性越大,是因为()。
A.爆炸极限范围越宽B.爆炸下限越小C.少量可燃物泄漏则有爆炸危险D.少量空气进入容器管道内则有爆炸危险。
二、填空题14.灭火器上标注的“MF2”,其中M代表 .F代表 .数字2代表。
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考试【安全管理人员取证】题库1088题一、选择题1.遇水燃烧物质的火灾不得采用()进行扑救。
A.泡沫灭火器B.干粉灭火器C.二氧化碳灭火器D.干沙2.电灯泡同时放热发光,但不属于燃烧,因为它是()。
A.氧化反应B.物理反应C.分解反应D.物理化学反应3.乙烷与空气混合的爆炸下限,下列浓度正确的是()。
A.1.38%B.2.38%C.3.38%D.5.38%4.下列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反应当量浓度,正确的是()。
A.25.5%B.29.5%C.32.5%D.46.5%5.提高着火源的能量,会使可燃气体混合物的爆炸极限()。
A.变宽B.变窄C.无关D.无规律6.可燃粉尘的粒径越小,发生爆炸的危险性()。
A.越小B.越大C.无关D.无规律7.灭火技术措施采取隔离法的作用是()。
A.消除氧化剂B.消除可燃物C.消除着火源D.降低温度8.若对产生可燃粉尘的生产装置用惰性气体进行保护时,应使装置中实际氧含量比临界氧含量低()A.10%B.20%C.30%D.40%9.混合物的标准自燃点是指在()浓度时的自燃点。
A.爆炸下限B.爆炸上限C.爆炸反应当量D.爆炸极限10.下列与空气接触能发生化学自燃的物质有()。
A.活泼金属B.黄磷C.金属碳化物D.金属粉末11.下列不属于清洁阻燃剂的是()。
A.磷系阻燃剂B.成炭型阻燃剂C.含卤阻燃剂D.金属氢氧化物阻燃剂12.超出有效范围的燃烧称为()。
A.着火B.闪燃C.火灾D.自燃13.化工原料电石或乙炔着火时,严禁用()灭火器扑救。
A.干粉B.干沙C.四氯化碳D.二氧化碳14.煤堆在空气中发生自行燃烧的现象属于()。
A.受热自燃B.自热自燃C.着火D.闪燃15.规定电石库距离锻工.铸工等产生火花的车间需30m以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为了()。
A.消除着火源B.消除可燃物C.避免燃烧条件的相互作用D.消除氧化剂16.一氧化碳浓度低于12.5%时不会发生燃烧,是说明燃烧的()。
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考试【安全管理人员取证】题库1088题一、选择题1.可燃性混合物燃爆最剧烈的浓度是()。
A.爆炸下限B.爆炸上限C.爆炸极限D.爆炸反应当量浓度2.电灯泡同时放热发光,但不属于燃烧,因为它是()。
A.氧化反应B.物理反应C.分解反应D.物理化学反应3.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的爆炸压力(初始温度为27℃,初始压力为0.1MPa,爆炸温度为2411K)应为()。
A.0.59MPaB.0.69MPaC.0.89MPaD.12.69MPa4.可燃气体的危险等级按()分类。
A.爆炸极限B.爆炸上限C.爆炸下限D.爆炸反应当量浓度5.可燃气体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10%的生产车间,属于()。
A.甲类生产B.乙类生产C.丙类生产D.丁类生产6.化工厂的燃气系统着火时,应立即关闭截门,其目的是()。
A.消除可燃物B.消除氧化剂C.消除着火源D.降低系统压力7.若对产生可燃粉尘的生产装置用惰性气体进行保护时,应使装置中实际氧含量比临界氧含量低()A.10%B.20%C.30%D.40%8.提高可燃气体混合物的含氧量,对爆炸极限的影响是()。
A.爆炸上限提高B.爆炸下限降低C.爆炸上限降低D.无显著变化9.锅炉爆炸属于()。
A.化学性爆炸B.物理性爆炸C.爆轰D.殉爆10.可燃物质的爆炸下限越小,其爆炸危险性越大,是因为()。
A.爆炸极限越宽B.爆炸上限越高C.可燃物稍有泄漏就有爆炸危险D.少量空气进入容器就有爆炸危险。
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考试【安全管理人员取证】题库1088题一、选择题1.可燃物质的爆炸上限越高,其爆炸危险性()。
A.越小B.越大C.无关D.无规律2.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上限越高,则燃爆危险性越大,是因为()。
A.爆炸极限范围越宽B.爆炸下限越小C.少量可燃物泄漏则有爆炸危险D.少量空气进入容器管道内则有爆炸危险。
3.火灾烟气是一种混合物,包括可燃物热解和燃烧产生的气相产物,如未燃燃气.水蒸气.CO2._及其他有毒或有腐蚀性的气体。
A.水B.COC.N2D.臭氧4.可燃气体的火灾属于()火灾。
A.B类B.D类C.A类D.C类5.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的爆炸压力(初始温度为27℃,初始压力为0.1MPa,爆炸温度为2411K)应为()。
A.0.59MPaB.0.69MPaC.0.89MPaD.12.69MPa6.下列属于可燃固体燃烧方式是()。
A.扩散燃烧B.动力燃烧C.表面燃烧D.混合燃烧7.灭火技术措施采取隔离法的作用是()。
A.消除氧化剂B.消除可燃物C.消除着火源D.降低温度8.化工厂的燃气系统着火时,应立即关闭截门,其目的是()。
A.消除可燃物B.消除氧化剂C.消除着火源D.降低系统压力9.爆炸性物质发生爆轰时,引起另一处爆炸性物质爆炸的现象称为()。
A.燃爆B.爆燃C.爆炸D.殉爆10.燃气系统保持正压生产的作用是()。
A.防止可燃气体泄漏B.防止空气进入燃气系统C.保持压力稳定D.起保温作用11.以下燃烧定义正确的是物质的()。
A.氧化反应B.放热的氧化反应C.氧化还原反应D.同时放热发光的氧化反应12.焊补空汽油桶发生爆炸属于()。
A.物理性爆炸B.爆轰C.殉爆D.化学性爆炸13.氧气瓶直接受热发生爆炸属于()。
A.物理性爆炸B.化学性爆炸C.爆轰D.殉爆14.遇水燃烧物质的火灾不得采用()进行扑救。
A.泡沫灭火器B.干粉灭火器C.二氧化碳灭火器D.干沙15.气焊施工现场的乙炔瓶与火源的距离不得少于()。
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考试【安全管理人员取证】题库1088题一、选择题1.防火技术采取通风良好的措施是为了消除()。
A.氧化剂B.可燃物C.着火源D.降温2.下列与空气接触能发生化学自燃的物质有()。
A.活泼金属B.黄磷C.金属碳化物D.金属粉末3.燃料容器.管道直径越大,发生爆炸的危险性()。
A.越小B.越大C.无关D.无规律4.可燃液体的闪点越高,则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性()。
A.越大B.越小C.无关D.无规律5.若对产生可燃粉尘的生产装置用惰性气体进行保护时,应使装置中实际氧含量比临界氧含量低()A.10%B.20%C.30%D.40%6.可燃固体按()进行分类。
A.自燃点B.着火点C.闪点D.是否受热有熔化过程7.可燃物质的爆炸上限越高,其爆炸危险性()。
A.越小B.越大C.无关D.无规律8.火灾烟气是一种混合物,包括可燃物热解和燃烧产生的气相产物,如未燃燃气.水蒸气.CO2._及其他有毒或有腐蚀性的气体。
A.水B.COC.N2D.臭氧9.可燃性混合物燃爆最剧烈的浓度是()。
A.爆炸下限B.爆炸上限C.爆炸极限D.爆炸反应当量浓度10.以下燃烧定义正确的是物质的()。
A.氧化反应B.放热的氧化反应C.氧化还原反应D.同时放热发光的氧化反应11.在火灾中,由于中毒造成人员死亡的罪魁祸首是(),火灾中约有一半的人员死亡是由它造成的。
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硫化氢D.烟12.可燃粉尘的粒径越小,发生爆炸的危险性____。
A.越小B.越大C.无关D.无规律13.油脂接触纯氧发生燃烧属于()。
A.着火B.闪燃C.受热自燃D.自热自燃14.下列关于自燃特征的正确说法是()。
A.无需着火源作用B.无需明火作用C.无需加热D.无需氧化剂作用15.着火源是指具备一定()的能源。
A.温度B.热量C.温度和热量D.能量16.超出有效范围的燃烧称为()。
A.着火B.闪燃C.火灾D.自燃17.焊补空汽油桶发生爆炸属于()。
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考试【安全管理人员取证】题库1088题一、选择题1.氧气瓶直接受热发生爆炸属于()。
A.物理性爆炸B.化学性爆炸C.爆轰D.殉爆2.可燃性混合物的惰性介质含量越高其爆炸危险性()。
A.越小B.越大C.无关D.无规律3.电灯泡同时放热发光,但不属于燃烧,因为它是()。
A.氧化反应B.物理反应C.分解反应D.物理化学反应4.可燃气体的危险等级按()分类。
A.爆炸极限B.爆炸上限C.爆炸下限D.爆炸反应当量浓度5.化工厂的燃气系统着火时,应立即关闭截门,其目的是()。
A.消除可燃物B.消除氧化剂C.消除着火源D.降低系统压力6.提高可燃气体混合物的含氧量,对爆炸极限的影响是()。
A.爆炸上限提高B.爆炸下限降低C.爆炸上限降低D.无显著变化7.可燃固体按()进行分类。
A.自燃点B.着火点C.闪点D.是否受热有熔化过程8.化学性爆炸可称为()。
A.燃烧B.自燃C.瞬间燃烧D.着火9.爆炸性物质发生爆轰时,引起另一处爆炸性物质爆炸的现象称为()。
A.燃爆B.爆燃C.爆炸D.殉爆10.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则发生爆炸的危险性()。
A.越小B.越大C.无关D.无规律11.以下燃烧定义正确的是物质的()。
A.氧化反应B.放热的氧化反应C.氧化还原反应D.同时放热发光的氧化反应12.下列不属于清洁阻燃剂的是()。
A.磷系阻燃剂B.成炭型阻燃剂C.含卤阻燃剂D.金属氢氧化物阻燃剂13.遇水燃烧物质的火灾不得采用()进行扑救。
A.泡沫灭火器B.干粉灭火器C.二氧化碳灭火器D.干沙14.()灭火剂已被发现对大气的臭氧层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
A.二氧化碳B.四氯化碳C.泡沫D.卤代烷15.在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中,轰燃发生于()。
A.初起期B.发展期C.最盛期D.减弱期16.可燃粉尘的粒径越小,发生爆炸的危险性____。
A.越小B.越大C.无关D.无规律17.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闪点大于或等于 60℃的液体属____液体。
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考试【安全管理人员取证】题库1088题一、选择题1.着火源是指具备一定()的能源。
A.温度B.热量C.温度和热量D.能量2.下列粉尘中,____的粉尘不可能发生爆炸。
A.生石灰B.面粉C.煤粉D.铝粉3.可燃粉尘的粒径越小,发生爆炸的危险性____。
A.越小B.越大C.无关D.无规律4.化工原料电石或乙炔着火时,严禁用()灭火器扑救。
A.干粉B.干沙C.四氯化碳D.二氧化碳5.下列不属于清洁阻燃剂的是()。
A.磷系阻燃剂B.成炭型阻燃剂C.含卤阻燃剂D.金属氢氧化物阻燃剂6.灭火技术措施采取隔离法的作用是()。
A.消除氧化剂B.消除可燃物C.消除着火源D.降低温度7.燃料容器.管道直径越大,发生爆炸的危险性()。
A.越小B.越大C.无关D.无规律8.可燃粉尘的爆炸极限通常用()表示。
A.爆炸上限B.爆炸下限C.爆炸反应当量浓度D.爆炸极限范围9.电灯泡同时放热发光,但不属于燃烧,因为它是()。
A.氧化反应B.物理反应C.分解反应D.物理化学反应10.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上限越高,则燃爆危险性越大,是因为()。
A.爆炸极限范围越宽B.爆炸下限越小C.少量可燃物泄漏则有爆炸危险D.少量空气进入容器管道内则有爆炸危险。
11.可燃性混合物的惰性介质含量越高其爆炸危险性()。
A.越小B.越大C.无关D.无规律二、填空题1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火灾探测器.区域火灾报警装置.集中火灾警报装置和电源等四部分组成。
13.火灾探测器有感温火灾探测器.感烟火灾探测器.感光火灾探测器等。
14.热传播的主要方式有传导.辐射和对流三种方式。
15.一切防火技术措施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防止燃烧基本条件的产生,二是避免燃烧基本条件的相互作用.16.防火防爆安全装置主要有阻火装置.泄压装置和指示装置等.17.火灾原因调查的“4431”程序是指4项调查准备;4项斟查项目;3项综合整理工作;1份火灾原因认定书。
三、判断题18.用来阻止易燃气体和易燃液体蒸汽的火焰以及防止火焰蔓延的安全装置是()。
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考试【安全管理人员取证】
题库1088题
一、选择题
1.可燃物质的爆炸上限越高,其爆炸危险性()。
A.越小
B.越大
C.无关
D.无规律
2.火灾烟气是一种混合物,包括可燃物热解和燃烧产生的气相产物,如未燃燃气.水蒸气.CO2._及其他有毒或有腐蚀性的气体。
A.水
B.CO
C.N2
D.臭氧
3.可燃气体的火灾属于()火灾。
A.B类
B.D类
C.A类
D.C类
4.火炸药爆炸事故发生爆轰时的传播速度可高达()。
A.每秒数米
B.每秒数十米
C.每秒数百米
D.每秒数千米
5.提高着火源的能量,会使可燃气体混合物的爆炸极限()。
A.变宽
B.变窄
C.无关
D.无规律
6.可燃粉尘的粒径越小,发生爆炸的危险性()。
A.越小
B.越大
C.无关
D.无规律
7.灭火技术措施采取隔离法的作用是()。
A.消除氧化剂
B.消除可燃物
C.消除着火源
D.降低温度
8.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上限越高,则燃爆危险性越大,是因为()。
A.爆炸极限范围越宽
B.爆炸下限越小
C.少量可燃物泄漏则有爆炸危险
D.少量空气进入容器管道内则有爆炸危险。
9.高倍数泡沫灭火剂的发泡倍数为_倍。
A.201~1000
B.301一1000
C.401~1000
D.501一1000
10.下列关于自燃特征的正确说法是()。
A.无需着火源作用
B.无需明火作用
C.无需加热
D.无需氧化剂作用
11.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则发生爆炸的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