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常用数值梳理
- 格式:docx
- 大小:12.44 KB
- 文档页数:7
小学数学必背常用数据一、整数1. 自然数: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 整数:...-4、-3、-2、-1、0、1、2、3、4...3. 正整数:1、2、3、4、5、6、7、8、9、10...4. 负整数:-1、-2、-3、-4、-5、-6、-7、-8、-9、-10...5. 零:0二、分数1. 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如:1/2、3/4、2/5...2. 假分数:分子大于等于分母的分数,如:3/2、5/4、7/3...3. 带分数:整数部分加上真分数,如:1 1/2、2 3/4、3 2/5...三、小数1. 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有限位数的小数,如:0.5、0.75、0.25...- 无限循环小数:小数部分有无限循环位数的小数,如:0.333...、0.666...、0.142857...2. 百分数:以百分号(%)表示的分数,如:50%、75%、25%...四、几何图形1. 点:没有长度、宽度和高度,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B、C...2. 线段:有两个端点的直线段,用两个字母表示,如:AB、CD、EF...3. 直线:无限延伸的线段,用小写字母表示,如:a、b、c...4. 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延伸的线段,用一个字母加一个箭头表示,如:→DE、→FG、→HI...5. 角:由两条射线共同起点组成的图形,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BC、∠DEF、∠GHI...6. 直角:角的一种,为90度角,用符号“∟”表示,如:∟JKL、∟MNO、∟PQR...7. 平行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永不相交的直线,用符号“||”表示,如:l || m、n || p、q || r...8. 垂直线: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用符号“⊥”表示,如:a ⊥ b、c ⊥ d、e ⊥ f...五、计算1. 加法:求两个数的和,如:2 + 3 = 5、7 + 8 = 15...2. 减法:求两个数的差,如:5 - 3 = 2、10 - 4 = 6...3. 乘法:求两个数的积,如:2 × 3 = 6、4 × 5 = 20...4. 除法:求两个数的商,如:6 ÷ 2 = 3、15 ÷ 3 =5...六、常用公式1.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面积 = 长 ×宽2.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面积 = 边长 ×边长3.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面积 = 底边长 ×高 ÷ 24. 圆的面积公式:面积= π × 半径 ×半径5. 矩形的周长公式:周长 = 2 × (长 + 宽)6.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周长 = 4 ×边长7. 圆的周长公式:周长= 2 × π × 半径以上是小学数学必背的常用数据和公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必背常用数据一、整数的加减法运算:1. 整数加法:两个正整数相加,结果仍为正整数;两个负整数相加,结果仍为负整数;正整数与负整数相加,结果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
例如:3 + 5 = 8,-7 + (-3) = -10,6 + (-9) = -32. 整数减法:减去一个整数相当于加上其相反数。
即,a - b = a + (-b)。
例如:8 - 3 = 5,-7 - (-3) = -7 + 3 = -4,6 - (-9) = 6 + 9 = 15二、小数的加减法运算:1. 小数加法:对齐小数点,按位相加,注意进位。
例如:0.3 + 0.5 = 0.8,0.7 + 0.9 = 1.6,0.25 + 0.75 = 12. 小数减法:对齐小数点,按位相减,注意借位。
例如:0.8 - 0.3 = 0.5,1.6 - 0.9 = 0.7,1 - 0.75 = 0.25三、分数的加减法运算:1. 分数加法:先找到两个分数的公共分母,然后按公共分母进行相加。
例如:1/4 + 1/3 = 3/12 + 4/12 = 7/12,2/5 + 1/2 = 4/10 + 5/10 = 9/102. 分数减法:先找到两个分数的公共分母,然后按公共分母进行相减。
例如:3/4 - 1/3 = 9/12 - 4/12 = 5/12,2/3 - 1/4 = 8/12 - 3/12 = 5/12四、乘法的运算法则:1. 正数与正数相乘,结果为正数;负数与负数相乘,结果为正数;正数与负数相乘,结果为负数。
例如:3 × 5 = 15,-2 × (-4) = 8,6 × (-3) = -182. 任何数与0相乘,结果为0。
例如:7 × 0 = 0,-3 × 0 = 0五、除法的运算法则:1. 正数除以正数,结果为正数;负数除以负数,结果为正数;正数除以负数,结果为负数。
例如:15 ÷ 3 = 5,(-12) ÷ (-4) = 3,12 ÷ (-3) = -42. 任何数除以1,结果为该数本身。
小学数学必背常用数据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有一些常用的数据是学生们必须要掌握和背诵的。
这些数据包括数字、数列、几何图形的属性等等。
下面是一些小学数学必背常用数据的详细介绍。
1. 数字:- 自然数:自然数是从1开始的整数序列,包括1、2、3、4、5等等。
- 整数: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例如-3、-2、-1、0、1、2、3等等。
- 分数:分数是整数之间的比值,例如1/2、2/3、3/4等等。
- 百分数:百分数是以百分号(%)表示的分数,例如50%、75%等等。
- 小数:小数是有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的数,例如0.5、0.75等等。
2. 数列:-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一个数列,其中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值都相等。
例如1、3、5、7、9等等。
-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一个数列,其中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值都相等。
例如1、2、4、8、16等等。
3. 几何图形的属性:- 直线:直线是由无数个点连成的、没有弯曲的路径。
- 曲线:曲线是由一系列点连成的弯曲路径。
- 线段:线段是直线上两个端点之间的部分。
- 射线:射线是直线上一个端点和其他点之间的部分。
- 角:角是由两条线段的公共端点和它们之间的空间组成的图形。
- 直角:直角是角的一种,其度数为90°。
- 锐角:锐角是角的一种,其度数小于90°。
- 钝角:钝角是角的一种,其度数大于90°。
- 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
- 正方形:正方形是四条边相等且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 长方形:长方形是四条边相等且相邻两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 圆:圆是由一条曲线和其中所有点到曲线中心的距离相等的点组成的图形。
以上是小学数学必背常用数据的详细介绍。
通过掌握这些数据,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进行数学运算,解决数学问题。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请随时告诉我。
小学数学必背常用数据引言概述: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掌握一些常用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
本文将介绍小学数学必背的常用数据,包括数字的读法、数列、几何图形等。
一、数字的读法:1.1 单位数字的读法:学生需要掌握0到9的数字的读法,包括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1.2 十位数字的读法:学生需要掌握10到90的数字的读法,包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
1.3 百位数字的读法:学生需要掌握100到900的数字的读法,包括一百、二百、三百、四百、五百、六百、七百、八百、九百。
二、数列:2.1 自然数数列:学生需要掌握自然数数列,即从1开始的数列,如1、2、3、4、5、6、7、8、9、10。
2.2 偶数数列:学生需要掌握偶数数列,即由2开始,每次加2的数列,如2、4、6、8、10、12、14、16、18、20。
2.3 奇数数列:学生需要掌握奇数数列,即由1开始,每次加2的数列,如1、3、5、7、9、11、13、15、17、19。
三、几何图形:3.1 三角形:学生需要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如三边相等的等边三角形、两边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等。
3.2 矩形:学生需要掌握矩形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如四个角都是直角的正矩形、四条边长度相等的正方形等。
3.3 圆形:学生需要掌握圆形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如半径、直径、圆心等。
四、单位换算:4.1 长度单位换算:学生需要掌握常用的长度单位换算,如厘米、米、千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4.2 重量单位换算:学生需要掌握常用的重量单位换算,如克、千克、吨之间的换算关系。
4.3 容量单位换算:学生需要掌握常用的容量单位换算,如毫升、升、立方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五、时间:5.1 时、分、秒的换算:学生需要掌握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小时等于60分钟,1分钟等于60秒。
5.2 日、周、月、年的换算:学生需要掌握日、周、月、年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年等于12个月,1个月等于30或31天。
小学数学必背常用数据一、整数的概念和性质整数是由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组成的数集,用符号“+”表示正整数,“-”表示负整数,0表示零。
整数有以下性质:1. 整数加法的性质:整数相加,符号相同则相加,符号不同则相减,并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
2. 整数减法的性质:整数相减,可以转化为整数加法,即减去一个整数等于加上这个整数的相反数。
3. 整数乘法的性质:整数相乘,符号相同则结果为正,符号不同则结果为负。
4. 整数除法的性质:整数相除,符号相同则结果为正,符号不同则结果为负。
二、分数的概念和性质分数是指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结果,其中被除数称为分子,除数称为分母。
分数有以下性质:1. 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大小比较可以通过找到它们的公共分母后,比较分子的大小来确定。
2. 分数的化简:分子和分母有公因数时,可以约去公因数,得到最简分数。
3.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相加减时,需要先找到它们的公共分母,然后将分子相加减,分母保持不变。
4.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分数相乘除时,直接将分子相乘除,分母相乘除。
三、小数的概念和性质小数是指整数和分数之间的数,可以用有限的小数位或无限循环小数位表示。
小数有以下性质:1. 小数的读法:小数的读法可以按位读出,小数点后的数字依次读作“点”后的数字。
2. 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可以按位比较,从左到右逐位比较,位数相同则比较大小,位数不同则位数多的较大。
3.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相加减时,需要对齐小数点,然后按位相加减,小数点位置不变。
4.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小数相乘除时,先按整数乘法或除法计算,然后确定小数点位置。
四、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 点、线、面的概念:点是没有长度、宽度和高度的,线是由无数个点连成的,面是由无数个线连成的。
2. 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直线是无限延伸的,射线是有一个起点无限延伸的,线段是有两个端点的。
3. 角的概念和分类: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起点组成的,根据角的大小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
小学数学必背常用数据标题:小学数学必背常用数据引言概述: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掌握常用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这些常用数据包括数字、图形和单位等,对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解决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学数学必背的常用数据内容。
一、数字1.1 整数:0、1、2、3、4、5、6、7、8、9是小学数学中最基本的整数,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这些数字的读写和大小关系。
1.2 分数:常见的分数如1/2、1/3、1/4、1/5等,学生需要理解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1.3 小数:0.1、0.2、0.3、0.4等小数是小学数学中常见的表示方法,学生需要掌握小数与分数的转换和运算方法。
二、图形2.1 正方形:正方形是小学数学中最基本的图形之一,学生需要了解正方形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2.2 圆形:圆形是常见的几何图形,学生需要掌握圆的半径、直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3 三角形:三角形是小学数学中常见的图形,学生需要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和计算方法。
三、单位3.1 长度单位:厘米、米、千米是小学数学中常见的长度单位,学生需要掌握这些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2 时间单位:秒、分钟、小时是小学数学中常见的时间单位,学生需要熟练掌握时间的表示和计算方法。
3.3 重量单位:克、千克是小学数学中常见的重量单位,学生需要了解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规则。
四、运算符号4.1 加法:加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符号之一,学生需要掌握加法的运算规则和口诀。
4.2 减法:减法是小学数学中常见的运算符号,学生需要理解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4.3 乘法:乘法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运算符号,学生需要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和运算技巧。
五、几何常数5.1 圆周率:圆周率π是一个重要的几何常数,学生需要了解π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5.2 黄金比例:黄金比例φ是一个神秘的几何常数,学生需要了解黄金比例的特点和应用。
5.3 根号2:根号2是一个常见的几何常数,学生需要了解根号2的计算方法和性质。
小学数学必背常用数据一、数字和数词1. 数字0-9的读法和写法:0 零、1 一、2 二、3 三、4 四、5 五、6 六、7 七、8 八、9 九2. 数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二、基本运算符号1. 加法:+例如:3 + 4 = 72. 减法:-例如:8 - 2 = 63. 乘法:×例如:5 × 2 = 104. 除法:÷例如:12 ÷ 3 = 4三、数学符号和表达式1. 等于号:=例如:2 + 3 = 52. 大于号:>例如:8 > 53. 小于号:<例如:3 < 74. 大于等于号:≥例如:9 ≥ 95. 小于等于号:≤例如:6 ≤ 66. 加法表达式:例如:2 + 3 + 4 = 97. 减法表达式:例如:10 - 3 - 2 = 58. 乘法表达式:例如:2 × 3 × 4 = 249. 除法表达式:例如:12 ÷ 3 ÷ 2 = 2四、数学单位和测量1. 长度单位:毫米(mm)、厘米(cm)、米(m)、千米(km)例如:1米 = 100厘米 = 1000毫米2. 重量单位:克(g)、千克(kg)例如:1千克 = 1000克3. 容量单位:毫升(ml)、升(L)例如:1升 = 1000毫升五、几何图形1. 点、线、线段、射线、直线2. 角:直角、锐角、钝角3. 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一般三角形4. 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矩形5. 圆:圆心、半径、直径、弧、弦、切线、扇形6. 体积: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圆球体六、数学公式和规律1. 加法交换律:a +b = b + a例如:3 + 4 = 4 + 32. 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例如:(2 + 3) + 4 = 2 + (3 + 4)3. 乘法交换律:a ×b = b × a例如:2 × 5 = 5 × 24. 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例如:(3 × 4) × 2 = 3 × (4 × 2)5. 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例如:2 × (3 + 4) = 2 × 3 + 2 × 46. 乘法和除法的逆运算:a ×b ÷ a = b例如:4 × 5 ÷ 4 = 5以上是小学数学必背的常用数据,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于学习数学非常重要。
小学数学知识点梳理(简化版)数字和计数- 自然数:从1开始依次往上的数,如1、2、3等。
- 整数:自然数及其相反数,如-3、-2、-1、0、1、2、3等。
- 分数:表示一个整体被等分的数,如1/2、3/4等。
- 小数:不是整数的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如0.5、0.75等。
- 百分数:以百分数符号%表示的分数,如25%、50%等。
- 数据的收集和组织:包括调查数据、制作图表和图形等方式。
算术运算- 加法: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得到和。
- 减法: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差。
- 乘法: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积。
- 除法: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分,得到商。
- 数字的顺序和关系:包括大小比较、顺序排列等。
- 数字的估算:根据已知信息推算出大约的结果。
几何图形- 点、线、线段、射线: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
- 平行线和垂直线:互相平行或互相垂直的线。
- 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顶点的图形。
- 四边形:有四条边和四个顶点的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等。
- 圆:由同一平面上距离圆心相等的点组成的图形。
- 对称图形:具有某种对称性的图形。
- 位置的表示:使用坐标系、方位词等方式表示位置。
分数和小数- 分数的大小比较:通过找出公共分母进行比较。
- 分数和小数的相互转换:将分数转换为小数,或将小数转换为分数。
- 分数和小数的加减乘除:根据运算法则进行运算。
时间和日期- 时钟和日历:研究时钟的时刻和日历的日期表示方式。
- 时间的比较和计算:了解时间的顺序和时间的计算方法。
- 日期的比较和计算:了解日期的顺序和日期的计算方法。
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调查数据的收集:通过调查问题、采集数据。
- 数据的分析和呈现:通过制作图表、图形等方式分析数据。
以上是小学数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必备数值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有一些数值是必须掌握的。
这些数值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比例和代数表达式等。
这些数值不仅在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中广泛使用,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科学知识的基础。
1、整数: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
例如,1、2、3是正整数,0和-1、-2、-3是整数。
整数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如人的数量、物体的数量等。
2、小数:小数是一种十进制数,它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
例如,3.14、-0.5和2.78都是小数。
小数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出现,如测量、重量和价格等。
3、分数:分数是一种有理数,它由分子和分母组成。
例如,1/2、2/3和3/4都是分数。
分数可以用来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如一个苹果可以分成两半,一半就是1/2个苹果。
4、百分数:百分数是一种表达比例的方式,它通常以一个小数表示。
例如,50%可以写作0.5。
百分数在商业和统计中广泛使用,可以用来比较不同事物的相对大小。
5、比例:比例是两个数的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
例如,如果一个物体的长度是另一个物体长度的两倍,那么它的长度与另一个物体的长度的比例就是2:1。
6、代数表达式:代数表达式是用字母表示的数学表达式。
例如,x+3、2x-1和3y+z都是代数表达式。
代数表达式在解决数学问题和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非常有用。
以上这些数值是小学数学的基本内容,必须熟练掌握。
通过理解这些数值的概念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度;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任意多边形至少有一组对边平行,只有等边多边形才有两组对边平行。
任意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用一个内角的度数可以表示任意多边形的外角。
一个多边形去掉一个顶点,形成的多边形可能是三角形,一定不是多边形。
小学数学必背常用数据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有一些常用的数据是学生必须要掌握和背诵的。
这些数据包括数字、几何图形的属性、计算公式等等。
掌握了这些常用数据,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以下是小学数学必背常用数据的详细内容:一、数字:1. 自然数:自然数是从1开始的正整数,包括1、2、3、4、5……2. 整数: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如-3、-2、-1、0、1、2、3……3. 分数: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被分成的份数,分母表示总份数,如1/2、3/4、5/6等。
4. 小数:小数是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两种形式,如0.5、0.75、0.3333……5. 百分数:百分数是以百分之一为单位的比例数,如25%表示25/100,即25分之25。
6. 平方数:平方数是某个整数的平方,如1、4、9、16、25……7. 立方数:立方数是某个整数的立方,如1、8、27、64、125……8. 质数:质数是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正整数,如2、3、5、7、11……二、几何图形的属性:1. 正方形: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且四个角都是直角。
2. 长方形: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且四个角都是直角。
3. 三角形: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根据边的长度和角的大小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
4. 圆形:圆形由一个圆心和一条半径组成,半径相等的圆称为同心圆。
5. 直角:直角是一个角,度数为90°。
6. 平行线:平行线是在同一个平面上,永远不相交的直线。
7. 垂直线:垂直线是相交于直角的两条直线。
三、计算公式:1. 加法:加法是两个或多个数相加的运算,如2+3=5。
2. 减法:减法是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如5-2=3。
3. 乘法:乘法是两个或多个数相乘的运算,如2×3=6。
4. 除法:除法是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运算,如6÷2=3。
5. 平均数:平均数是一组数的总和除以这组数的个数,如1、2、3的平均数为(1+2+3)/3=2。
小学数学必背常用数据标题:小学数学必背常用数据引言概述: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起点,掌握一些常用数据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小学数学中必须要背诵的一些常用数据,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
一、常用数字1.1 0: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字,表示没有数量的概念,也是数学中的起点。
1.2 1:一是最小的自然数,也是乘法的单位元素,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数字。
1.3 10:十是一个重要的数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进位单位。
二、常用几何数据2.1 圆周率π:圆周率是一个无理数,通常用3.14或22/7来近似表示,是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的重要常数。
2.2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等于两个直角边长度的平方和的平方根,即勾股定理。
2.3 三角形的周长:三角形的周长等于三边长度之和,是计算三角形周长的基本公式。
三、常用时间数据3.1 一分钟等于60秒: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一分钟等于60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时间单位。
3.2 一小时等于60分钟:一小时等于60分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计算时间的基本单位。
3.3 一天等于24小时:一天等于24小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时间单位,也是地球自转周期的基本单位。
四、常用分数4.1 1/2:分数的最简分数形式之一,表示一个整体的一半。
4.2 1/4:分数的最简分数形式之一,表示一个整体的四分之一。
4.3 3/4:分数的常见形式之一,表示一个整体的四分之三。
五、常用倍数5.1 2的倍数:2的倍数是所有偶数的倍数,可以整除2,是数学中常见的倍数。
5.2 5的倍数:5的倍数是以5为单位递增的数列,可以整除5,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倍数。
5.3 10的倍数:10的倍数是以10为单位递增的数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计算进位的基本单位。
结论:掌握这些小学数学中必须要背诵的常用数据,可以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学习这些数据,为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数学必备数值一、常用分数、小数的互化1/2 =0.5=50%1/3 ≈0.333 =33.3% 2/3 ≈0.667=66.7% 1/4 =0.25=25%3/4 =0.75=75%1/5 =0.2=20%2/5 =0.4=40%3/5 =0.6=60%4/5 =0.8=80%1/6 ≈0.167=16.7% 5/6 ≈ 0.833=83.3% 1/8 =0.125=12.5% 3/8 =0.375=37.5% 5/8 =0.625=62.5% 7/8 =0.875=87.5% 1/9 ≈ 0.111=11.1% 1/10 =0.1=10%1/20=0.05=5%3/20=0.15=15%7/20=0.35=35%9/20=0.45=45%11/20=0.55=55%13/20=0.65 =65%17/20=0.85=85%19/20=0.95=95%1/16 =0.0625=6.25%1/32 =0.03125=3.125%1/64 =0.015625=1.5625%1/7 =0.142857142857…≈0.143 =14.3%2/7 =0.285714285714…≈0.286=28.6%3/7 =0.428571428571…≈0.429=42.9%4/7 =0.57142857142…≈0.571=57.1%5/7 =0.714285714285…≈0.714=71.4%6/7 =0.857142857142…≈0.857=85.7%熟记:142857二、常用圆周率的计算3.14×1=3.14 3.14×2=6.28 3.14×3=9.42 3.14×4=12.56 3.14×5=15.70 3.14×6=18.84 3.14×7=21.98 3.14×8=25.12 3.14×9=28.26 3.14×10=31.40 3.14×11=34.543.14×12=37.68 3.14×16=50.24 3.14×18=56.52 3.14×20=62.80 3.14×25=78.50 3.14×32=100.48 3.14×36=113.04 3.14×49=153.86 3.14×64=200.96 3.14×81=254.34 3.14×121=379.94三、常用的完全平方数1² =12² =43² =94² =16 5² =25 6² =36 7 ²=49 8² =64 9² =81 10² =10011² =121 12² =144 13² =169 14² =196 15² =225 16² =256 17² =289 18² =324 19² =361 20² =400四、常用的立方数1³=12³=83³=274³=645³=125 6³=216 7³=343 8³=512 9³=729 10³=100011³=133112³=172813³=219714³=274415³=337516³=409617³=491318³=583219³=685920³=8000五、常用单位换算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1千米=100000厘米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1升=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000毫升质量单位换算1吨=1000 千克1千克=1000克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小学数学必背常用数据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掌握数学常用数据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解题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小学数学中常用的一些数据,供学生背诵和应用。
1. 数字:- 自然数:自然数是从1开始的整数序列,包括1、2、3、4、5等。
- 整数: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例如-3、-2、-1、0、1、2、3等。
- 分数:分数由份子和分母组成,表示一个数相对于另一个数的大小关系,例如1/2、3/4、5/6等。
- 小数:小数是有限或者无限循环的十进制数,例如0.5、0.75、1.333...等。
- 百分数:百分数表示一个数相对于100的大小关系,例如25%、50%、75%等。
2. 运算符:- 加法:加法是两个数相加得到和的运算,用加号“+”表示,例如2+3=5。
- 减法:减法是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差的运算,用减号“-”表示,例如5-2=3。
- 乘法:乘法是两个数相乘得到积的运算,用乘号“×”表示,例如2×3=6。
- 除法:除法是一个数被另一个数除得到商的运算,用除号“÷”表示,例如6÷2=3。
3. 几何图形:- 正方形:正方形是四条边长度相等且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 长方形:长方形是四条边长度相等且相对的两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 三角形:三角形是有三条边和三个角的图形,常见的有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等。
- 圆:圆是平面上一组到一个固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其中固定点称为圆心,距离称为半径。
4. 单位换算:- 长度: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厘米、米和千米。
1米=100厘米,1千米=1000米。
- 分量:常用的分量单位有克、千克和吨。
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
- 容量:常用的容量单位有毫升、升和毫升。
1升=1000毫升。
5. 时间:- 时钟:时钟用于表示时间,一天分为24小时,每小时分为60分钟。
- 星期:一周有7天,分别为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和星期日。
小学数学必背常用数据一、数字1. 自然数:从1开始的整数序列,用N表示。
2. 整数:包括自然数及其相反数和零,用Z表示。
3. 有理数: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的数,包括整数和分数,用Q表示。
4. 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用R表示。
5. 正数:大于零的实数。
6. 负数:小于零的实数。
7. 零:不大于零且不小于零的实数。
二、运算符号1. 加法:用"+"表示,表示两个数相加的运算。
2. 减法:用"-"表示,表示两个数相减的运算。
3. 乘法:用"×"或"*"表示,表示两个数相乘的运算。
4. 除法:用"÷"或"/"表示,表示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运算。
5. 等于:用"="表示,表示两个数或表达式相等的关系。
6. 大于:用">"表示,表示一个数大于另一个数的关系。
7. 小于:用"<"表示,表示一个数小于另一个数的关系。
8. 大于等于:用">="表示,表示一个数大于或等于另一个数的关系。
9. 小于等于:用"<="表示,表示一个数小于或等于另一个数的关系。
三、数学常数1. 圆周率π:一个无理数,约等于3.14159,用π表示。
2. 自然常数e:一个无理数,约等于2.71828,用e表示。
四、数学公式1. 平方:一个数乘以自己的运算,用x²表示。
2. 立方:一个数乘以自己乘以自己的运算,用x³表示。
3. 开方: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运算,用√x表示。
4.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相对于100的比值,用%表示。
5. 分数:表示一个数的部分,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在上,分母在下,用a/b表示。
6. 比例:表示两个数或量之间的比值关系,用a:b表示。
小学数学必背常用数据一、数字及其运算1. 自然数:自然数是从1开始的整数,用N表示。
例如,1、2、3、4、5等都是自然数。
2. 整数:整数是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的数,用Z表示。
例如,-3、-2、-1、0、1、2、3等都是整数。
3. 分数:分数是由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非零整数得到的数,用Q表示。
例如,1/2、3/4、2/5等都是分数。
4. 小数:小数是除法运算的结果,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者无限循环小数。
例如,0.5、1.25、3.3333等都是小数。
5. 运算符:数学中常用的运算符有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例如,2+3=5、4×5=20等。
二、几何图形及其性质1. 点:点是几何图形的最基本元素,用大写字母表示。
例如,A、B、C等都是点。
2. 直线:直线是由无数个点连成的轨迹,用一对大写字母表示。
例如,AB表示由点A和点B连成的直线。
3. 线段:线段是直线的一部份,有两个端点,用一对大写字母表示。
例如,AB表示由点A和点B构成的线段。
4. 射线:射线是由一个端点和延伸方向组成的直线,用一对大写字母表示。
例如,OA表示由点O出发,向A方向延伸的射线。
5. 角: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起点组成的图形,用大写字母表示。
例如,∠ABC 表示由射线AB和射线BC共同起点的角。
6. 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用大写字母表示。
例如,△ABC 表示由线段AB、BC和CA组成的三角形。
7. 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是其中一个角为直角(90°)的三角形。
例如,△ABC中,∠ABC为直角。
8. 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是具有两对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例如,ABCD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9. 正方形:正方形是具有四个相等边且四个内角为直角的四边形。
例如,ABCD是一个正方形。
10. 长方形:长方形是具有两对对边平行且四个内角为直角的四边形。
例如,ABCD是一个长方形。
小学数学必背常用数据一、整数整数是由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组成的数集,常用的整数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数据:1. 自然数:自然数是指从1开始的正整数,常用的自然数有1、2、3、4、5、6、7、8、9等。
2. 整数的加法逆元:对于任意整数a,它的加法逆元是一个数b,使得a + b = 0。
例如,整数3的加法逆元是-3,整数-5的加法逆元是5。
3. 整数的乘法逆元:对于任意非零整数a,它的乘法逆元是一个数b,使得a ×b = 1。
例如,整数2的乘法逆元是1/2,整数-3的乘法逆元是-1/3。
二、分数分数是由整数和分母不为零的份子组成的数,常用的分数数据有以下几个:1. 假分数:假分数是份子大于分母的分数,如3/2、7/4等。
2. 真分数:真分数是份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如1/2、3/4等。
3. 带分数:带分数是由一个整数和一个真分数组成的数,如2 1/2、3 3/4等。
三、小数小数是由整数部份和小数部份组成的数,常用的小数数据有以下几个:1. 有限小数:有限小数是小数部份有限位数的小数,如0.5、0.25等。
2. 无限循环小数:无限循环小数是小数部份有限位数并且有循环节的小数,如0.3333...、0.6666...等。
3. 无限非循环小数:无限非循环小数是小数部份无限位数且没有循环节的小数,如π(圆周率)。
四、几何图形的常用数据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等构成的,常用的几何图形数据有以下几个:1. 正方形:正方形是四边相等且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常用的正方形数据有边长为2cm、边长为5cm等。
2. 长方形:长方形是四边相等且相对的两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常用的长方形数据有长度为4cm、宽度为3cm等。
3. 圆:圆是由一个中心点和所有到该中心点距离相等的点组成的图形,常用的圆数据有半径为5cm、直径为10cm等。
五、时间的常用数据时间是用来衡量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和持续时间的,常用的时间数据有以下几个:1. 秒: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常用的秒数据有10秒、30秒等。
小学数学必背常用数据一、整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整数是由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组成的数集。
小学数学中,常用的整数有以下几个关键概念和运算:1. 整数的概念: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2. 整数的比较:整数可以通过大小进行比较,如大于、小于和等于。
3. 整数的加法:整数的加法是指将两个整数相加得到一个新的整数。
4. 整数的减法:整数的减法是指将一个整数减去另一个整数得到一个新的整数。
5. 整数的乘法:整数的乘法是指将两个整数相乘得到一个新的整数。
6. 整数的除法:整数的除法是指将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整数得到商和余数。
二、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分数是指一个数被另一个数除得的结果,分子表示被除数,分母表示除数。
小学数学中,常用的分数有以下几个关键概念和运算:1. 分数的概念:分数是指一个数被另一个数除得的结果,分子表示被除数,分母表示除数。
2. 分数的比较:分数可以通过大小进行比较,如大于、小于和等于。
3. 分数的加法:分数的加法是指将两个分数相加得到一个新的分数。
4. 分数的减法:分数的减法是指将一个分数减去另一个分数得到一个新的分数。
5. 分数的乘法:分数的乘法是指将两个分数相乘得到一个新的分数。
6. 分数的除法:分数的除法是指将一个分数除以另一个分数得到一个新的分数。
三、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小数是指一个数被另一个数除得的结果,小数点后面的数字表示除数。
小学数学中,常用的小数有以下几个关键概念和运算:1. 小数的概念:小数是指一个数被另一个数除得的结果,小数点后面的数字表示除数。
2. 小数的比较:小数可以通过大小进行比较,如大于、小于和等于。
3. 小数的加法:小数的加法是指将两个小数相加得到一个新的小数。
4. 小数的减法:小数的减法是指将一个小数减去另一个小数得到一个新的小数。
5. 小数的乘法:小数的乘法是指将两个小数相乘得到一个新的小数。
6. 小数的除法:小数的除法是指将一个小数除以另一个小数得到一个新的小数。
小学数学常用数值梳理一、常用分数、小数的互化
1/2 =0.5=50%
1/3 ≈0.333 =33.3%
2/3 ≈0.667=66.7%
1/4 =0.25=25%
3/4 =0.75=75%
1/5 =0.2=20%
2/5 =0.4=40%
3/5 =0.6=60%
4/5 =0.8=80%
1/6 ≈0.167=16.7%
5/6 ≈0.833=83.3%
1/8 =0.125=12.5%
3/8 =0.375=37.5%
5/8 =0.625=62.5%
7/8 =0.875=87.5%
1/9 ≈0.111=11.1%
1/10 =0.1=10%
1/20=0.05=5%
3/20=0.15=15%
7/20=0.35=35%
9/20=0.45=45%
11/20=0.55=55%
13/20=0.65 =65%
17/20=0.85=85%
19/20=0.95=95%
1/16 =0.0625=6.25%
1/32 =0.03125=3.125%
1/64 =0.015625=1.5625%
1/7 =0.142857142857…≈0.143 =14.3% 2/7 =0.285714285714…≈0.286=28.6% 3/7 =0.428571428571…≈0.429=42.9% 4/7 =0.57142857142…≈0.571=57.1% 5/7 =0.714285714285…≈0.714=71.4% 6/7 =0.857142857142…≈0.857=85.7%熟记:142857
二、常用圆周率的计算
3.14×1=3.14
3.14×2=6.28
3.14×3=9.42
3.14×4=12.56
3.14×5=15.70
3.14×6=18.84
3.14×7=21.98
3.14×8=25.12
3.14×9=28.26
3.14×10=31.40
3.14×11=3
4.54
3.14×12=37.68
3.14×16=50.24
3.14×18=56.52
3.14×20=62.80
3.14×25=78.50
3.14×32=100.48
3.14×36=113.04
3.14×49=153.86
3.14×64=200.96
3.14×81=25
4.34
3.14×121=379.94
三、常用的完全平方数12=1
22=4
32=9
42=16
52=25
72=49
82=64
92=81
102=100
112=121
122=144
132=169
142=196
152=225
162=256
172=289
182=324
192=361
202=400
四、常用的立方数13=1
23=8
33=27
43=64
53=125
63=216
83=512
93=729
103=1000
113=1331
123=1728
133=2197
143=2744
153=3375
163=4096
173=4913
183=5832
193=6859
203=8000
五、常用单位换算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千米=100000厘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1升=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000毫升
质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