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A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我爱故乡的酸枣树》习题 2(精品)
- 格式:pdf
- 大小:45.86 KB
- 文档页数:3
《我爱故乡的酸枣树》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酸枣树的喜爱,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多种方式朗读,教师点拨。
课前准备各种果树的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教师板书:11.故乡的酸枣树黑板上的课题与书上的有什么不同?加上“我爱”有什么好处?体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我为什么喜欢酸枣树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
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一)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的地方多读几遍。
要求读正确,不丢字也不加字。
2.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卡片。
指名认读:柿触增映碌岭需(2)交流识字方法:利用同音字形近字记忆:市——柿,曾——增,录——碌,令——岭。
俗语、字谜记忆法:昆虫头上长角(触),日照中央(映)。
(3)口头组词,并练习用“忙碌”说话。
明确:柿子触角增加掩映忙碌山岭需要忙碌:过年了,一家人都忙碌起来了。
(4)指导书写8个要求会写字。
(二)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呢?2.指导分段。
第一段(1):故乡有许多果树,我最爱的是酸枣树。
第二段(2—4):描写了春、夏、秋酸枣树的特点。
第三段(5):赞美酸枣树默默奉献的精神。
(三)概括主题。
1.学生快速读课文,找出描写酸枣树精神品质的句子。
2.讨论:文章表达了作者对酸枣树、对故乡的什么感情?教师明确中心思想:作者通过对酸枣树的描写,赞美了故乡的酸枣树,抒发了自己怀念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怀。
(四)知识拓展酸枣树简介:酸枣树属灌木科木本植物,很难成树,长到杯口粗细便自然干枯,由根部再生嫩芽。
黄土高原自古就有酸枣丛生,遍布阳坡,酸枣盛产于太行山一带,主产区位于河北南部的邢台地区,是全国最大、唯一的酸枣产业基地,酸枣加工量占到全国的90%以上,产品还远销日本、美国等,素有“邢酸枣,甲天下”“中国酸枣之乡”等美誉;酸枣的果实酸甜可口,具有许多营养成份,尤其酸枣仁历来就是滋补大脑、生血养血的良药。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我爱故乡的酸枣树 1教案语文A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中的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二、三、四自然段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认识酸枣树的叶、花、果,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与描写的生动。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独立识字。
2.以读为主,抓住重点词句,结合看图,引导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酸枣树叶、花、果的可爱。
感受作者对酸枣树的喜爱。
2.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与描写的生动。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一、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生字词卡片,酸枣树发芽长叶的图片或课件以及实物酸枣。
1.组织谈话:大家都喜欢吃哪些果子?为什么?2.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点评激发参与热情。
3.(出示实物酸枣)这是什么果子,大家吃过吗?4.感知酸枣的小巧可爱,教师吟诵歌谣:“柿子腻,杏儿酸,不如酸枣味道鲜。
”导入新课。
5.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大意。
三、学习课文,体会酸枣树叶的可爱。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
2.从文中找出生字新词,读读记记。
3.分段指名读课文。
4.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5.结合各段的朗读,学习文中生字新词。
山楂苹果增多映衬竿子岭顶瘠薄忙碌惺松歌谣不需玛瑙柿子睁开捧出疼痛小巧玲珑(1)学生认读以上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从词中抽出文中生存,开火车认读并扩词。
(4)说说这些生字在读音和书写上要注意什么。
(5)指名发言,评议、交流。
(6)教师小结,强调识字重难点。
①字音:“苹、增、映、岭、睁、捧、痛”为后鼻音。
“竿”为前鼻音。
“薄”是多音字。
bǎo(很薄)bó(瘠薄)②字形书写。
“巧”左边是“工”右边第二笔为“ㄅ”,没有点。
“痛”偏旁是“疒”,与“通”区分“需”上下结构,上面是“雨”,下面是“而”。
(7)学生再读生字词,巩固识记。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1—15题。
(共13分)故乡那高高的粘枣树曹先强①故乡多粘枣。
那树,那果,那情趣,长在故乡人的生活,生在我记忆的莽林。
为此,我的童年因为故乡的粘枣而写满了金色的欢乐。
②故乡的粘枣树,高大、富有。
在那串清贫的日子里,孤根独树,或立在田头,或竖在地脚。
其中的两棵,坚实地守住寨门,像一对沉默的老人,风风雨雨,始终如一地站在一起,使寨子充满一片生机。
③粘枣树开米色的细花,挂成串成团的果。
粘枣,初果青绿,熟果通体灿黄,味酸,略带回甜。
晚秋,粘枣满树金黄,人们便端筛拎篓,纷纷相约着踏歌来摘果。
故乡人将果生尝也熟吃,拌葱花芫荽或掺胡椒辣子吃,或煮熟去核留肉,添香加咸配佐料,做成粘枣糕。
粘枣在故乡吃法很多,它与故乡人酸酸辣辣的情感纠缠在一起,与故乡人的生活结下了深深的情结。
④童年时,粘枣树下是我们的好去处。
在那里,童真纠缠着高不可攀的粘枣树,像串串挂满枝头的酸果。
我们爱那高高的粘枣树,常常以那两棵树为营垒,呐喊、冲杀、习生、学死。
一片火热,一派欢腾。
熟果挂枝的季节,灿黄的果串,令人垂涎欲滴。
果香诱惑着我们,我们用石块棍棒长长的竹竿,向最厚实最诱人的果串,冲击扑打,黄灿灿的粘枣,温柔地落在我们的头上身上。
⑤故乡的粘枣故乡人爱吃,故乡的珍禽异兽也爱吃。
初冬以后,植物枯萎了。
山灵寻食寻到寨边,在故乡,一种俗称破脸狗的野物喜吃粘枣。
这使故乡人激动不已,每见粘枣树下破脸狗的踪迹,人们就扛着猎枪提着猎具去猎去捕,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和精彩的故事。
⑥故乡的夜猎是很有趣的。
临行前,会掐时(问卜)的要掐时,不会掐时的要请人看卦,种种先兆都灵验了才动身。
那神情,那举止,既庄重又神奇,令人难以忘怀。
记得儿时,我参与过老叔设计的一次伏击。
老叔是复转军人,枪法好,不信卦,但同行的堂兄仍去问了卜。
⑦山月,埋在群峰叠嶂中。
夜,很黑。
我们轻轻来到事先瞄好的地方藏起来。
出门前,老叔说,去时不可鲁莽;堂兄也讲,如掐时不准,猎物先至,一点轻微的响动也会使猎捕落空的。
《我爱故乡的酸枣树》单课练习
一、选字组词
增赠碌录需须
()给()加()取忙()()要胡()
二、照样子,写词语。
羞答答
各种各样
三、佳句赏析
一颗颗熟透了的酸枣挂在枝头,红红的,像玛瑙,像珍珠,漫山遍野,到处是火,到处是霞。
酸枣的颜色是,形状像,。
一词写出了酸枣树的生长范围,给人的感觉是。
四、语段阅读
初夏时节,酸枣花开了,那黄黄的、米粒般大小的酸枣花,在绿叶的映衬下,像天空无数颗金色的小星星。
一阵风吹来,小星星就会散发出醉人的清香。
没过多久,酸枣树的枝头便挑起了数不清的小酸枣。
酸枣逐渐由青变绿,由小变大,孩子们的期望也一天天膨胀起来。
1.划线的句子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2.这段文字是从几个方面写了酸枣花的特点?
3.“孩子们的期望也一天天膨胀起来”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五、拓展练习
你的家乡有什么物产?你最喜欢的是什么?
附参考答案
《我爱故乡的酸枣树》
一、赠给增加录取忙碌需要胡须
二、示例:毛茸茸忙碌碌绿油油人山人海全心全意自言自语
三、红红的,玛瑙,珍珠,漫山遍野,到处是火,到处是霞。
四、1.把酸枣花比作小星星。
2.看到的、闻到的。
3.早一天能吃到酸枣。
五、略。
《我爱故乡的酸枣树》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对酸枣树的喜爱和对故乡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2.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酸枣树的喜爱。
教学方法多种方式朗读,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课文朗读音频。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复习检查生字导入。
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一)学习第一部分。
课件展示第一段,指名朗读。
1.这一段有几句话?简单概括每句话的意思。
2.指导朗读。
“果树的王国”说明什么?用自豪的语气朗读。
“各种各样”是什么意思?我的故乡都有哪些种类的果树呢?樱桃、山楂、柿子……你从哪儿看出酸枣树很多?一丛丛、一簇簇3.齐声有感情朗读。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听老师朗读2、3、4自然段,边听边画记描写酸枣树的叶、花、果的语句。
2.自由朗读划记的句子,想想好在哪里?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看法。
3.集体交流:(1)“她先是羞答答地捧出一两个黄茸茸的小尖芽……从远处看,像一树小巧玲珑的翡翠,可爱极了。
”把小尖芽比作害羞的小姑娘,非常可爱、漂亮;运用拟人、比喻把酸枣树的叶儿写活了。
重点体会“羞答答”“试探”“小巧玲珑”“黄茸茸”“浅绿色”。
指导朗读出其可爱。
并用“小巧玲珑”说个句子。
(2)“酸枣花开了……小星星就会散发出醉人的清香”。
课文将酸枣花比做什么?她与小星星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多亮谁能读出酸枣花的特点?指名读。
齐读。
(3)出示课件:酸枣图。
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图景?(指名说)作者是怎样描绘的?齐读:“一颗颗熟透了的酸枣挂在枝头……到处是霞。
”理解“漫山遍野”。
(4)第4自然段除写了深秋酸枣的样子,还写了什么?孩子们打枣吃枣。
大家仔细读读这些句子,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丰收的喜悦之情。
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第三部分。
过渡:故乡这漫山遍野的酸枣树生长在哪儿呢?齐读最后一段。
理解“瘠薄”(不肥沃)。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石榴①我的家乡在枣庄,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②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③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
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
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满满的籽儿。
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④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籽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
(1)阅读短文,说说石榴的生长过程。
春天,________(用四个字概括)→夏天________(用两个字概括)→秋天,________(用两个字概括)。
(2)第①段中“驰名中外”一词写出“我”内心________的心情。
我知道与这个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3)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请你也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________。
(4)文中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________之情。
【答案】(1)抽枝长叶;开花;结果(2)自豪;闻名中外;举世闻名(3)拟人;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边(4)喜爱【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春天,抽枝长叶(用四个字概括)→夏天开花(用两个字概括)→秋天,结果(用两个字概括)。
(2)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我爱故乡的酸枣树
吴悦
【期刊名称】《青年教师:学术版》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
2.感受作者对酸枣树的喜爱,对故乡的热爱。
3.体会酸枣树叶、花、果的可爱。
感受作者对酸枣树的喜爱。
4.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与描写的生动。
【总页数】2页(P82-83)
【作者】吴悦
【作者单位】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重庆路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5.1
【相关文献】
1.《我爱故乡的酸枣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评析 [J], 罗强
2.赏读与说演让阅读教学更有效r——《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例谈 [J], 李慕荣
3.我爱故乡的枫叶 [J], 罗小惠
4.我爱故乡的馄饨 [J], 魏芊羽
5.基于注意网络理论的语文教学基本策略
——以《我爱故乡的杨梅》为例 [J], 张常洁;晏凯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家乡的酸枣阅读答案篇一:最新语文A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我爱故乡的酸枣树》习题 1(精品)《我爱故乡的酸枣树》习题1一、基础过关1.填空,并标上读音。
()shi子一cucu() chu()角 Zeng()多 ying()衬ling()顶不u()忙lu()2.读课文,完成句子。
(1)我的故乡是。
村边地头、路旁沟底,各种各样的果树:樱桃、山楂、柿子、杏、苹果……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野生野长的酸枣树。
(2)当第一缕春风吹来时,沉睡了一冬的酸枣树便睁开了。
她先是地捧出一两个黄茸茸的小尖芽儿,像一样,试探着春天的信息。
(3)后来,嫩芽渐渐,不几天,就长成了浅绿色的叶片。
天气晴朗的时候,酸枣叶在阳光下,从远处看,像一树的翡翠,可爱极了。
二、综合训练1.文章的题目为什么不叫“故乡的酸枣树”,而要叫“我爱故乡的酸枣树”?2.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呢?3.你能给文章分段,并归纳主要内容吗?篇二:最新语文A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我爱故乡的酸枣树》习题第一课时(精品)《我爱故乡的酸枣树》习题——第一课时一、基础题1.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载()捧()柿()育()裁()棒()沛()盲()2.多音字组词。
处chǔ()种zhǒng()处chù()种zhòng()散sàn()冲chòng()散sǎn()冲chōng()二、综合题1.文中用“各种各样”形容什么?2.作者要写的是故乡的酸枣树,为什么又要写其它的果树呢?3.找出课文中描写酸枣树的句子。
叶子:花:果实:三、提高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星期天下午,我在邻居的花圃里观察了一盆樱桃椒。
这盆樱桃椒长得十分茂盛,远远望去,绿叶丛中,似乎闪烁着颗颗红宝石,真是惹人喜爱。
走近细看,樱桃椒又是一番姿态。
看,樱桃椒的茎笔直粗壮,枝叶向四方撑开着,犹如一把绿色的小伞,有些枝条已偷偷地伸出花盆,平卧在盆沿上。
有的枝条刚劲挺拔,直向蓝天伸展。
樱桃椒的叶子窄而长,绿油油的在阳光下发光。
《我爱故乡的酸枣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评析作者:罗强来源:《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1年第10期一、激趣导入1.欣赏歌曲《故乡的云》。
2.上节课,我们已经解决了生字词难题。
现在,我们来学习课文。
3.快速默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二、学习第1自然段1.齐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开头的。
我的故乡是果树的王国,多么让人自豪啊!读句子。
2.理解词语“各种各样”,出示鲜花图,并用“各种各样”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在教学第①自然段时,我设计了这个说话练习,在对学生进行句式训练的同时,提高了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为后面写作手法的学习以及文后的作文练笔打下基础。
(1)文中用“各种各样”形容什么?(樱桃、山楂、柿子、杏、苹果)(2)故乡的果树只有这些吗?(不是)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这个省略号表示什么?(还有很多的果树)3.作者要写的是故乡的酸枣树,为什么又要写其他的果树呢?(写其他的果树是为了突出故乡的酸枣树)(1)这是写文章时一种巧妙的开头方法,叫绿叶衬红花,也叫衬托。
酸枣树是红花,而其他的果树都是陪衬它的绿叶。
设计意图:课文第1自然段,作者以其他的果树来衬托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酸枣树,把酸枣树表现得更加鲜明突出。
像这样的写作技巧,在课堂上可以采用简洁明了的方法向学生进行渗透。
(2)衬托的方法不仅可以在写物的文章中运用,还可以在写人、写事、写景的文章中运用。
例如:①在我的同学中,有许许多多各不相同的人:文静的、活跃的、淘气的、乐于助人的……但我最难忘也最敬佩的是勤奋好学的赵亮。
(写人)②我的课余生活称得上五花八门,丰富多彩:唱歌、跳舞、看课外书、打羽毛球……我样样都喜欢,可要说最喜欢的,那就是下象棋了。
(写事)③我爱浩瀚深沉的大海,爱奔腾不息的长江,爱汹涌澎湃的黄河,爱美丽迷人的西湖……但我更爱家乡那活泼欢快的小溪。
(写景)(3)齐读。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在文本教学中探索体验写作的有效渠道。
《我爱故乡的酸枣树》资料酸枣的介绍酸枣主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痛湿痹,烦心不得眠,济上下痛,血转久泄,虚汗烦渴,久服,安五脏,轻身延年、补中、益肝气、坚筋骨、助阴气能令人美健。
为常用中药,性平,味甘、酸。
具有补肝、宁心、敛汗、生津之功能。
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
口感酸甜适度,色泽均一,柔软细腻,生津止渴,营养丰富。
酸枣,可说全身是宝。
树皮和根皮可治疗神经官能症。
树叶可提取酸叶酮,对冠心病有较好的疗效。
核壳可制活性炭。
果肉可制酸枣面、酿酒、做醋,有健胃助消化的功能,还可能防暑酸枣树饮料——酸枣露。
酸枣花是发展养蜂业的好蜜源。
酸枣木材质地坚硬,纹理细腻、耐磨耐压,是制造农具和雕刻工艺品的良材,酸枣树,是绿化山区的优良树种。
其果实味道酸甜,营养成分极为丰富。
酸枣仁中含有17种氨基酸和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索。
人们已将酸枣果实加工成酸枣浓缩汁、酸枣果酒、枣糖、枣酱等食品,具有促进消化、安神养心等功效。
有的还用酸枣粉配制香醋、酱油等调味品,清香爽口。
在医学上,酸枣仁早就被列为我国名贵的中草药之一,具有养肝宁心、开胃健脾,敛汁理气、延年益寿之功效。
延年益寿食酸枣酸枣作为食品,以下列方式较为普遍。
比如酸枣晒干后,磨制成酸枣面,是大众化的风味小食。
以其沏水代茶饮,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和老年人,都大有裨益。
以酸枣面与米同炒,其味酸、甜、香;用作旅游食品。
还有解饥渴的妙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人们利用酸枣为原料加工制作多种食品,如干果仁、枣粉、枣酱、枣泥、汽酒、果酒、果汁等,其口感良好,风味独特。
由于酸枣中果胶含量较高,故又是制作果冻的理想原料,所制作的果汁、果露等混和均匀,无絮状物沉淀。
由于酸枣本身有稳定的色素,不需要另加合成色素和柠檬酸等添加剂,所以它是无污染的天然饮品原料。
酸枣的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酸枣(干)中含蛋白质45克、脂肪2.6克、碳水化合物74.8克,还含有苹果酸、柠檬酸以及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
《我爱故乡的酸枣树》资料酸枣树的历史传说很久以前,董家寺还没有村名,从山西来了一户逃难的穷人住在这里。
儿子叫栓宝,女儿叫爱萍。
栓宝长到20岁时,虎背熊腰,身体十分健壮。
爱萍刚刚18岁,出脱得如花似玉。
一天午后,忽然狂风大作,一个碌碡大的火团从天而降,吓得一家人躲进洋芋窖。
只见火团向右转了3圈,一个青面獠牙的怪物将爱萍抱走了。
老两口哭得死去活来。
栓宝决心要把妹妹救回来,他不顾别人的劝阻上了路,朝妖怪离去的方向追去。
酸枣树天高地阔,栓宝一路向东追赶。
七七四十九天后,来到一个山清水秀的村庄,只见村民携儿拖女,慌张出奔。
一打听,原来是山上窜来一只猛虎,每天都要吃人,大伙只得逃走。
栓宝见此情景,连忙将村民挡住,一块商量对策。
原来这大虫非比寻常,来时排山倒海,走时惊天动地,村里有几个年青人搏斗时都丧了命。
同时这山里还有一怪,年年都要抢女子陪伴他,害得有女儿的人家只好背井离乡,远走他处。
栓宝听后沉思了许久,终于有了办法。
黄昏时分,一阵狂风吹得天昏地暗,风声中跳出那只大虫。
这时村里锣鼓齐响,炮声震天,百来把火炬照得天地通明。
人群中跑出一条大汉,只见他大喝一声,举剑向大虫刺去。
人虎争斗,一上一下,天摇地动,好一番厮杀,一直到半夜三更天,大虫双目被刺瞎,翻身就地一滚,被村民提前钉入的竹杆戳穿肚皮,痛死了。
村民们十分高兴,准备设宴款待栓宝,只见栓宝摇一摇头说:“一害除了,一害还在,我那有心思饮酒,还是等妖怪除去后再喝吧。
”第二天天刚放亮,全村人便向山里进发。
路上遇到一个白胡子老汉自愿带路。
原来这老汉是一位修炼千年的狐仙,洞府被妖怪占去了,自己无家可归。
拐来拐去,不知转了多少湾,爬了多少山,终于看见了妖怪的洞穴。
栓宝让村民们用炸药封住洞口,自己提着宝剑走了进去。
洞内倒也宽敞,几个衣服破烂的女子正在啼哭,栓宝赶忙将她们引出山洞交给亲人,自己又返身钻进山洞。
妖怪在洞内听到动静,急忙闯出,栓宝挥剑便刺,直杀得碎石飞舞,几步外不见人影。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家乡的红枣》及答案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家乡的红枣》及答案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家乡的红枣》及答案十一假期,我回家看父母,重阳节正巧在假期内,便想陪父母好好地出去玩玩。
可是父母却执意要我陪同去乡下老家看看。
汽车沿着坑坑洼洼的山路行驶。
这条路,从我第一次走就是这个样子,父亲在颠簸的车上叹道:几十年如一日啊一路看不够的山光野景,几十里路不觉就到了藏在深山中的那个小山村。
老姨正坐在家门口剥花生。
小小的院落,堆满了一年的收成:金灿灿的玉米棒子,堆砌成宝塔的形状,光彩夺目;屋檐下挂着的一串串红红的辣椒,鲜艳夺目,这莫不是农家渴望好日子的写照,我的眼睛被院子里那棵高大的枣树所吸引。
几年没见了,树干刻满了岁月的沧桑,却仍然枝繁叶茂。
老姨说:树上的枣儿原本更多,已经打落分给乡亲们品尝了。
树上这些枣儿,是专门给我留的。
说着话,老姨吩咐孙子拿来长竿,对着树上的枣儿,噼噼、啪啪的一阵猛打,枣儿如冰雹一般纷纷落下。
我捡起一粒红透了的枣儿品尝,又脆又甜的滋味在身体中蔓延。
再看那枣树,在长竿的敲击下,枣儿落下的同时,那树的枝枝叶叶也纷纷折落。
我心疼得大叫: 快住手,别打了~你们看把这树折磨成什么样子了, 老姨和父母在一旁哈哈大笑: 这枣树就是这个样子,在秋天把它打得越狠,到来年春天它萌生得也就越旺盛。
我奇怪道: 这是为什么, 老姨说: 这树贱。
我的心却受到了深深的感动。
这树贱吗,是贱哦。
它的生长不择地的肥瘦,随便栽在什么地方,哪怕是山沟石缝,有点土就能成活。
你看那满山遍野生长的野生酸枣树,就是家栽枣树的母本,也成就了这枣树的坚强品质。
无论是山野还是院落,无论是旱涝灾害还是风调雨顺,到了秋天,它都会奉献给人们一树的甘甜这树贱吗,我看到的却是枣树面对挫折更坚强的本性,容忍一切的心胸,默默奉献的精神~这枣树,多么像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乡亲,虽然这块土地是那样的贫瘠,就如父亲在路上轻叹的那一句几十年如一日,几乎看不到什么变化,可是这里的乡亲们对这块土地的热爱,从不曾减少一分。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阅读理解精选题(二)(含答案)阅读理解精选题(二)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阅读。
麻雀①田园沃野中,有它活泼的身影;枝头梢末上,有它欢快的歌声;乡间的小路旁,有它亲密的陪伴。
它就是麻雀。
麻雀是一种每时每刻都那么欢乐的小动物。
②我经常仔细欣赏它那一身滑稽的打扮:一顶土灰色的小帽戴在圆圆的头上,黄澄澄的小眼睛总是好奇地瞅着四方,有光泽的小肚皮盖着一层软软的犹如细毛毯似的绒毛;再加上那迷彩服似的羽毛,如此简单地搭配成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麻雀。
大概是麻雀喜欢闲谈的原因吧!每天早晨,我总能随着叽叽喳喳的声音,看见不远处的老柳树上有一群群正在高谈阔论的麻雀。
虽然我听不懂它们在谈论些什么,但总喜欢在离它们不远处侧耳倾听。
③北方人称麻雀为“老家贼",是因为它们的脑袋仿佛一刻不停地转动着,机警地左顾右盼,如贼头贼脑的小偷。
这群精明的家伙,每时每刻都在躲着人,不叫人接近它们,哪怕经过它们的那个人并没看见它们,它们也会赶忙逃掉。
④鸟是噪音监测器,这是科学家下的结论。
当中午出现川流不息、车水马龙的繁忙景象时,麻雀便躲了起来。
当夕阳懒洋洋地躺在云端时,熙熙攘攘的人流、声嘶力竭的车马总算安静下来,这时,顽皮的麻雀便又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跳出来,舒展舒展筋骨,润润被废气呛哑了的嗓子,高歌几声。
它总能给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带来大自然的亲切气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
⑤麻雀貌不惊人,平淡无奇。
不过,俗话说得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我是挺喜欢麻雀的。
朋友,你呢?1.第2自然段写了麻雀的外形,作者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写的:→→。
2.北方人为什么称麻雀为“老家贼"(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作者描写这段话有什么好处?3.最后一自然段中“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意思是___。
4.在现实生活中,麻雀等不少野生动物经常被少数人捕食。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用简短的话写下来。
课内阅读。
一个粗瓷大碗(节选)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dǎo dào)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
语文a版三年级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瞭望(liào wàng)B. 瞭望(liǎo wàng)C. 瞭望(liào wàng)D. 瞭望(liǎo wàng)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意境?A. 春天的景色B. 秋天的景色C. 人生困境后的希望D. 秋天的丰收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学习,不能马虎。
B. 他因为生病了,所以没有来上课。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一读。
D. 我们不能因为困难而放弃努力。
5.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安石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床前明月光,__________。
”(李白《静夜思》)7. “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8. “__________,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9. “__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10. “__________,一日看尽长安花。
”(杜甫《春望》)三、阅读理解(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小猫钓鱼》小猫跟着妈妈去钓鱼。
小猫看到河边的蝴蝶飞来飞去,就放下鱼竿去追蝴蝶。
蝴蝶飞走了,小猫回到河边,看到妈妈已经钓到了一条大鱼。
小猫又看到河边的蜻蜓飞来飞去,又放下鱼竿去追蜻蜓。
蜻蜓飞走了,小猫回到河边,看到妈妈又钓到了一条大鱼。
小猫想,我也要专心钓鱼。
于是,小猫拿起鱼竿,专心地钓鱼。
不一会儿,小猫也钓到了一条大鱼。
11. 小猫跟着妈妈去干什么?12. 小猫为什么没有钓到鱼?13. 小猫的妈妈钓到了几条鱼?14. 小猫最后钓到鱼了吗?15.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四、作文题(15分)16. 请以“我最喜欢的季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
《我爱故乡的酸枣树》习题2
1、基础过关
1.用所给的词语造句。
(1)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映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忙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奉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触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课文,完成句子。
(1)初夏时节,酸枣花开了,那__________、__________酸枣花,在绿叶的__________下,像天空无数颗金色的小星星。
一阵风吹来,小星星就会散发出__________。
(2)深秋是酸枣成熟的季节,也是孩子们最忙碌的季节。
__________熟透了的酸枣__________在枝头,红红的,像__________,像__________,漫山遍野,到处是火,到处是霞。
(3)我们先用竿子往酸枣枝上乱打一阵,酸枣一会儿就落了一地。
接着,我们就__________。
至于被棘针扎了手,那是常有的事。
不过,当把一颗颗酸枣放进嘴里的时候,我们早已忘记了刚才的疼痛。
酸枣__________、_________ _,比起工人培育的水果,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难怪故乡有一首歌谣:“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综合训练
1.文章中 “各种各样”是什么意思?
2.你从哪儿看出酸枣树很多?
3.赏析句子“她先是羞答答地捧出一两个黄茸茸的小尖芽……从远处看,像一树小巧
玲珑的翡翠,可爱极了。
”
4.“酸枣花开了……小星星就会散发出醉人的清香”。
课文将酸枣花比做什么?她与
小星星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过关
1.用所给的词语造句。
言之合理即可。
2.读课文,完成句子。
(1)黄黄的、米粒般大小的;映衬;醉人的清香。
(2)一颗颗;挂;玛瑙;珍珠。
(3)忙着往兜里拾;酸酸的;甜甜的;柿子腻,杏儿酸,不如酸枣味道鲜。
二、综合训练
1.樱桃、山楂、柿子、杏、苹果……
2.一丛丛、一簇簇。
3.把小尖芽比作害羞的小姑娘,非常可爱、漂亮;运用拟人、比喻把酸枣树的叶儿写
活了。
4.比作天空无数颗金色的小星星。
相同的地方:小,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