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124.50 KB
- 文档页数:7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精编)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济.南(jì)安适.(shì)髻.儿(jì)B.着.落(zhāo)幻.想(huàn)狭.窄(xiá)C.暖和.(huo)宽敞.(chang)澄.清(chéng)D.伦敦.(dūn)慈.善(cí)刮.风(guǎ)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滑稽恍惚惊慌失措不毛之地B.啜泣硬朗生机勃勃见意思迁C.鄙薄殉职精益求精精疲力竭D.凌乱险躁满腔热忱慷慨激昂3、下列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型纪录片《大国工匠》呈现了工人师傅对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
B.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到西部扎根。
C.经过十年生态治理,瓜州县广至藏族乡从不毛之地....到如今绿意盎然,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D.各级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人才梯队建设,真诚关心、爱护人才,增强人才凝聚力,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南溪区加大了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B.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
C.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D.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从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通用)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粗糙.(cāo)酒肆.(sì)黝.黑(yǒu)广袤.无垠(máo)B.匿.名(nì)禁锢.(kù)畸.形(jī)杳.无消息(yǎo)C.吹嘘.(xū)佃.农(diàn)戾.天(nì)深恶.痛疾(è)D.诘.责(jié)滞.留(zhì)锃.亮(zèng)颔.首低眉(hà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恍惚干涸账篷不毛之地B.热忱派谴鄙薄精益求精C.纯碎极端酬劳沉默寡言D.琢磨呼啸幻想宁静致远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南岳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今人赞叹不已。
B.5月1日,东洲公园全新开放,从岛上纵目四望,长提拂柳,碧波荡漾,美.不胜收...。
C.“朗读者”播出后好评如潮,董卿精美的语言和睿智的思想,让很多观众受.益匪浅...。
D.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队列比赛,使同学们体会到个人服务集体的重要性,也就更加珍惜集体荣誉。
B.美术小组的每一个同学运用自己最喜欢的色彩,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的美术作品,来赞美美丽的校园。
C.深受人们喜爱的游泳运动员宁泽涛,被公认是新时代青年的杰出代表。
D.为了发展阳光体育运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学校加快了校园运动器械和操场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5、下列句子中有关语法修辞所作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担心”“想念”“出现”“应当”等词语的词性,都是动词。
B.“凌乱”“强壮”“清脆”“笔直”等词语的词性,都是形容词。
C.“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精品)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愠.怒(yùn)收敛绽.开(dìng)疲倦不堪B.盔.甲(huī)倏忽倘.若(tǎng)美不甚收C.屋檐.(yán)急躁发髻.(jì)人声鼎沸D.搓捻.(niǎn)澄清黄晕.(yūn)个得其所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感概宽敞莅临自做主张B.云霄静谧奥秘暴怒无常C.竦峙决别分歧迫不急待D.阴蔽待弄倘若焦燥不安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同。
B.邻居张大伯经常故意说一些骇人听闻....的话,使不知底细的人信以为真。
C.在这瓦蓝瓦蓝的天空下面,新建造的高楼大厦就像雨后春笋....一般接连不断地竖起来。
D.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相互关心和帮助,相敬如宾....,友好相处,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读了《植树的牧羊人》,难道我们没有不为孤独老人的精神所感动?B.他添置了大约100个左右的蜂箱,改养蜜蜂了。
C.这个孤独的牧羊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D.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扬。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
B.一切不适都不见了,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千钧重负,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耐人寻味。
C.在太空中,我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听不到什么声音,也感觉不到这些东西的任何撞击。
D.比如,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你遇到什么事,人家才肯帮助你。
七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配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七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配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附和(hè)离间(jiàn)称职(chènɡ)相形见绌(chū) B.嗜好(shì)辍学(chuò)畸形(qí)安然无恙(yànɡ) C.惬意(qiè)挑衅(xìn)腼腆(tiǎn)姹紫嫣红(chà) D.弓弦(xián)玷污(zhān)恐吓(xià)嗟来之食(jiē)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烦躁霎时攫取翻来覆去头晕目眩B.筹划妖娆鸿鹄沧海桑田回环屈折C.诓骗恻隐寤寐因地治宜正襟危坐D.粲然藩篱羁拌杂乱无章莫衷一是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看到著名表演艺术家赵本山的小品,连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
C.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更不应该妄自菲薄。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温州鼓词,是流行于浙南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
B.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C.最近,他的工作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D.通过最近一段的努力,我的作文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5.指出正确说明下边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及意义的一项:()这时船慢了,不久就到了,果然近不得台旁……A.“近”本来是名词,这里作形容词,意思是依靠。
B.“近”本来是形容词,这里作副词,意思是靠近。
C.“近”本来副词,这里作动词,意思是进去。
D.“近”本来是形容词,这里作动词,意思是靠近。
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观,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B.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C.进了太和们,就到了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D.“馄饨喂——开锅!”这是特别给开夜车的或赌家们备下的夜宵,就像南方的汤圆。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阶段练习(二)语文(范围:第1、2、3、4单元,第5单元16、18课;语法:名动形数量代;名著:《朝花夕拾》《西游记》)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同学们须用0.5mm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本练习题规定位置填写自己的班级、姓名及练习号;2.须在答题卡上作答;3.本练习题包括4道大题,23道小题,共8页。
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逃窜(cuàn)销耗(xiāo)酬劳(chóu)疲倦(juàn)B.扒开(bā)倚靠(yǐ)惩戒(chéng)淡雅(yǎ)C.灼烧(zuó)书塾(shú)烂漫(màn)莲蓬(péng)D.懒惰(duò)纯粹(cuì)清脆(qīng)添制(zhì)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中国人在制作食物过程中选择和创造了不同的器物。
在这些形形色色的器具中,发展出繁多的烹饪技艺,烹调着美味。
器,让食物有了更好的味道。
除了烹饪美食必备的器具,中国饮食的多彩,________有许多来自于民间实践中的智慧,这些________丰富了我们的食物,实现了对食物味道完整彻底的________,成为中国饮食器具中最令人________的创造。
A.还奇思妙想体验惊叹 B.还与众不同检验赞叹C.却与众不同检验惊叹 D.却奇思妙想体验赞叹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拥有青春的人更应该视自己为一颗等待完美切出的钻石。
②因为年轻人胆气最足,站在人生的开端,前方呈现出诸多可能。
③如果仅仅做到一种可能,是对生命的很大浪费。
④青春绝不是一个削足适履、固步自封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打破模子、百变新生的过程。
⑤一块璞玉需要雕刻更多刀,才能够表现出一个完整的层面。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最新)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干涸(gù) 坍塌(tān) 酬劳滴水不露B.戳破(chuō) 缝隙(fènɡ) 干躁源源不断C.白桦(huà) 薄荷(bò) 琢磨刨根问底D.废墟(xū) 结实(jiē) 富饶沉墨寡言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气慨里程碑宽宏大量锋芒毕露B.萧瑟笑吟吟物竟天择随机应变C.坍塌城隍庙唯唯连声人情练达D.次第秫秸秆引经据典洗耳躬听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第54届世乒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半决赛淘汰了瑞典队的中国队卷土重来....,成功卫冕。
B.在这片劫后重生的土地上,人人各得其所....,各展其长,满怀信心创造幸福美满的生活。
C.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的纽带作用,可以让历史背景不同的亚欧各国息息相通....,共同繁荣。
D.《经典咏流传》以崭新的形式推介古典诗词,对弘扬传统文化具有不容置疑....的作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中很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5、下面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
B.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C.一页,两页。
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下去。
D.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和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呀!6、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这是为什么呢?②所以,长时间盯着屏幕会使眼睛疲劳。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卷考试总分:149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默写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0分)1.(10分) ◆佳节感怀默写古诗文。
(1)中秋佳节总能引发人的无限思绪。
苏轼与其弟苏辙分隔两地,惆怅中他仍怀有“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的美好祝愿;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秋瑾在这样的佳节里充满着痛苦与矛盾,发出“________?英雄末路当磨折”(《满江红》)的慨叹;辛弃疾面对中秋夜的良辰美景,只想“乘风好去,长空万里,________”(《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2)春社日是古代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人们祭社公(土地神),祈求丰收。
陆游在《游山西村》就描摹了这样的风俗:________,________。
(3)除了以上诗句,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文?请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6分)三、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9 分,共计38分)3.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一粒花生米韦如辉(5)联系全文,请在文末的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标点符号,并说明理由。
4.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冰雪精灵——雾凇四、综合读写(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2分)5.(12分)河南博物院举办的“中原国学讲坛”活动,特邀中国宋代文学研究学会理事马东瑶开讲《一代文豪苏东坡》,引领同学们去走近、感知一个伟大而有趣的苏东坡。
下面请阅读讲座中的部分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宋代的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最主要的代表是北宋的苏轼、黄庭坚、米蒂、蔡襄四人。
下面是一位同学收集到的他们四人的书法图片,对这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苏轼《前赤壁赋》黄庭坚《花气熏人帖》米芾《绍兴米帖》蔡襄《陶生帖》A.苏轼的《前赤壁赋》的字体属于楷书,结字扁平,左低右高,笔画恣意,落字错落,率意天真。
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案卷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6分)学校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呦呦同学邀请你参加此活动。
【万丈高楼平地起】阅读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呦呦同学感受深刻,写下了一段文字,请你完成下面小题。
初中语文课本为我们打开一扇文学之门,开启一段学习之旅。
旅途中,我们吟冬诵春赏四季,游山历水看八方。
杨柳清风带春来,我们闻到了yùn酿在空气里的泥土气息;学习白求恩精神,我们知道了对工作不能niān轻怕重;徜徉动物世界,我们见识了动物行为科学家笔下wēn驯又调皮的鹦鹉;吟诵(甲)夜阑卧听风吹雨(甲)我们读到了诗人的爱国热chén……语文之旅,让人欣喜(乙)让人着迷。
通过语文学习不仅是落地于知识的习得,更是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同学们,相约读书写作,奔赴诗意的语文之旅,尽情畅游语文世界吧!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2. 语段甲、乙两处标点填写正确的一项是()A. 甲“”,乙、B. 甲“”,乙,C 甲“ ,” 乙、D. 甲“ ,” 乙,3. 语段划线处有语病,请指出语病并修改。
语病:_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_【书中自有颜如玉】4. 潇潇从教材中积累的语文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书香文游读书节,我送你一本书,请惠存。
”“惠存”是敬辞,使用正确。
B. “高邮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句中“创建”“典范”词性相同。
C. “我的意思是一起去盂城驿。
”“那种聚会没有意思。
”两句中的“意思”含义不同。
D. “一阵风成来,大运河畔的树木摆动着枝叶,对我们点头微笑。
”句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
5. 呦呦在阅读时积累的课文内容和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朗读课文要掌握要领。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检测题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聘.用(pìn)勋.章(xūn)庇.护(pì)害人听闻B.称.职(chèng)凯.歌(kǎi)掺和.(he)随声附和C.钦.差(qīn)气概.(gài)澄.澈(chéng)神通广大D.滑稽.(jī)缥缈.(mǎo)镀.金(duó)杞人忧天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恍然大悟麻木不人怪诞不经B.不毛之地精益求精兴高彩烈C.满腔热忱沉默寡言孤苦伶仃D.莫不关心妄下断语张牙舞爪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B.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C.足球比赛即将拉开帷幕,队员们彼此发出海誓山盟....,立志夺冠.D.在第54届世乒赛中,马龙卫冕男单冠军,同学们对他的敬慕之情油然而生.....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目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经启动长征九号的关键技术研制。
B.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C.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D.如何适应新学校、新班级是我们初一新生眼下的当务之急。
5、指出下列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 )A.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B.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
C.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
D.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6、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①人为什么要读书呢?②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
④一本好书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⑤还有什么比读书更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呢?A.①③④②⑤ B.⑤③②④① C.①③②⑤④ D.⑤④③②①7、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各版本)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感慨.(kǎi)窠.巢(kē)憔悴.(cùi)拆.散(chāi)B.一霎.时(shà)脸颊.(jiá) 匿.笑(nì) 菡萏.(dàn)C.静谧.(mì) 菜畦.(wā) 难堪.(kān) 确凿.(zuó)D.优雅.(yǎ) 酝.酿(yùn) 黄晕.(yùn)应和.(hé)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朗润小心翼翼各得其所混为一谈B.瘫痪尴尬烂慢蛛丝马迹C.点缀搏学笃志众目睽睽人迹罕至D.荫蔽折散祷告恍然大悟3、词语积累——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2016年5月22日,中国3比1力克韩国,捧得羽毛球团体赛尤伯杯冠军,颁奖台上中国女队员个个眉开眼笑....。
C.一说到孩子的未来幸福,许多父母便会杞人忧天....。
D.宋歌灵机一动....,想出了好方法,将这道数学题解答出来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B.自从上了初中后,使我学习起来更加积极了。
C.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D.“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5、下列语句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B.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C.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D.济南市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6、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
七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A卷(100分)Ⅰ卷一、基础知识积累(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酝酿.(liàng)黄晕.(yùn)朗润.(rùn)湖泊.(bó)B.应和.(hâ)湛.蓝(zhàn)济.南(jǐ)清澈.(châ)C.看.护(kàn)水藻.(zǎo)贮.蓄(chǔ)澄.清(chãng)D.肥硕.(shuò)枯涸.(hã)栖.息(xī)寥.阔(liáo)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擎天撼地玲珑剔透花支招展水波澹澹B.忍俊不禁更胜一酬险象叠生梦寐以求C.盘虬卧龙德高望众明察秋毫宠然大物D.绝处逢生获益匪浅心旷神怡繁弦急管3.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反复、拟人)B.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吸烟,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比喻、排比)C.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顶真)D.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比喻)4.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黄山的石、雾、松是大门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B.这份卷中的第一小题他花了十分钟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C.听了张教授的演讲,我们真是获益匪浅....。
D.节日的大街,张灯结彩,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5. 下列作品、作家、年代、出处(或体裁)连接有误的一项是:()A.《童趣》——沈复——清代——《浮生六记·闲情记趣》B.《<论语>十则》——孔子——春秋——《论语》C.《春》——朱自清——现代——散文D.《次北固山下》——王湾——唐代——五言律诗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8题(每题2分,共6分)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6.对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人不知而不愠.生气、发怒B.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C. 传.不习乎传授D. 思而不学则殆.有害7.对下面句子的“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学而时习之B. 人不知而不愠C. 温故而知新D. 择其善者而从8.对选文第①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曰”中的“子”,是指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B.“学而时习之”讲的是学习方法问题。
C.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指的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到来,感到很快乐,讲的是是学习的乐趣。
D.“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突出的是谦虚问题和学习方法问题。
Ⅱ卷三、综合积累与运用(12分)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2分,共4分)(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默写填空(任选4题,共4分)(1)子曰:“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__,勿施于人。
”(2)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11.根据下面提示或语境填空。
(任选两题,共4分)(1)《次北固山下》诗中揭示时光飞逝、新旧更替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论语〉十则》中论证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钱塘湖春行》诗中通过写春天的动态景物来表现出是早春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沧海》诗中最能体现诗人博大胸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6题(共12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2.文段描写春花,主要抓住了春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征来写。
(3分)13.“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一句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14.文段中从味觉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虚写景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15.侧面描写春花艳丽香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6“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一句中的“闹”字改为“叫”字好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3分)五、作文两题任选作一题1、人的成长,犹如在沙滩上行走,每前进一步,都会留下一个脚印。
人生中的每一步,有时至关重要。
莫顿·亨特受益终生的经验,正是源于小时候的一次亲身历险,走一步,再走一步,铸就了他一生的成就。
请你追溯自己的生活历程,截取一个或几个感受较为深切的片断,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真实具体地描述事例,反映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可以是思想认识的,可以是道德修养的,可以是知识技能的,可以是体质体能的,等等)。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字数不少于600个。
2、请以“生活因__________更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词语,使标题完整;( 2)文体不限;(除诗歌外),(3)不少于600字。
B卷一、诗歌鉴赏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说一说“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句诗的意思。
2、整首诗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共12分)千金求马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①君人,人君,国君。
②涓人:国君的近侍。
3.解释下面加点词。
(每题1分,共4分)①请.求之()②君遣.之三月()③反.以报君()④千里之马至者三.()4.翻译下面句子。
(每题2分,共4分)①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2分)6.写出至少两个关于马的成语。
(2分)三、课外现代文阅读(共22分)(一)名著阅读(共4分)7.名著的很多情节脍炙人口。
请从下面提供的情节中,任选一个按要求填表。
(2分)①千里走单骑②黛玉葬花③孤独勇士绝望岛遇“星期五”④风雪山神庙(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3题(共18分)理解,是心灵的花朵①谁都渴望被人理解。
被人理解,就像在无助时别人伸给你的有力臂膀;被人理解,犹如在你心灵饥渴时为你注入的一缕清泉,当你渴望别人理解时,你可曾想过首先去理解别人?②伫立山谷,你只有主动呼唤才能得到空旷而悠远的回声;身处闹市,你只有心装他人才能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避免磕碰。
别人理解你,就像缕缕清风佛面,带给你的是一种惬意与清爽;你理解别人,好比花朵次第开放,给别人的是一派美丽和妖娆。
③有一位花匠在院子里种了一棵葡萄,夏末秋初,葡萄个个晶莹饱满令人垂涎欲滴,他便摘了一些给邻居品尝。
当他送给一位商人时,商人一边尝一边说:“的确不错!多少钱一斤?我多买些。
”花匠觉得自己的好意被亵渎了,便又把葡萄送给一位干部,那干部接过葡萄后沉吟良久,问:“你有什么事要我帮忙吗?”花匠觉得自己的良好心愿被侮辱了,便又把葡萄送给一位少妇,她诚惶诚恐,而她的丈夫则在一旁警惕。
④花匠回到家很纳闷:我只想让大家尝尝鲜,怎么会产生那么多的误解?⑤一番好心因为不被理解而使花匠失望、痛苦,他这种善意的行为.......在别人的眼里成了世俗的交换或别有企图,怎能不让人心有不爽?如果你是这个好心的花匠,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因此,在与人交往中,我们一定要以推己及人的心胸;多给他人一些理解;多做一些换位思考;辩证地去分析问题。
这样,就会少一些误解;多一些理解;少一些伤害,多一些美好。
⑥被别人理解是一种幸福,理解别人是一种高尚,能够折射出你的道德素养;让你在人际交往中散发出无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