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 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划龙舟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 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 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 形式,目的是通过祭祀图腾龙,以祈求避免常见的水旱之灾。
端午节传统文化习俗
01 02 03 04
端午节简介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 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节、 蒲节,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与春节、中秋等节日
同属东亚文化圈的大中华地区及日本、朝鲜、韩国、 越南的重要传统节日。
端午节由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 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 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 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 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 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 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 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 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 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 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 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纪念屈原
端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 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 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纪念屈原,包粽子主要是粽叶。粽子 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 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 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 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 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佩长命缕
端午节时厌胜佩饰。亦称续命缕、续命丝、 延年缕、长寿线,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 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其俗在端午节以 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 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 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