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抽考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5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是:A. 沉鱼落雁(lào yàn)B. 翩翩起舞(piān piān qǐ wǔ)C. 恍若隔世(huǎng ruò gé shì)D. 溜须拍马(liū xū pāi mǎ)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仅包括历史、地理、科学,还有音乐、美术等。
B. 他的成绩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优异,全靠他平时的刻苦学习和老师的悉心教导。
C. 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了一系列的课外活动。
D. 通过这次旅行,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3. 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画蛇添足B. 对牛弹琴C. 一鸣惊人D. 雪中送炭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同义词的是:A. 高兴欣喜B. 严肃严肃C. 沉着冷静D. 懒惰懒散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最喜欢的动物是熊猫,因为它憨态可掬,又可爱。
B. “你们知道吗?”他问道,“今天是我国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的诞辰纪念日。
”C. 她一边听音乐,一边看书,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D. 他在比赛中跳高,轻松地越过了2.30米的横杆。
6.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精湛(jīng zhàn)B. 奔腾(bēn téng)C. 蜿蜒(wān yán)D. 悠闲(yōu xián)7.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错误的一项是:A. 原句:我们要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改为:我们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努力学习。
B. 原句:他勇敢地站出来,揭露了敌人的阴谋。
改为:他站出来,勇敢地揭露了敌人的阴谋。
C. 原句: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有趣,吸引了我。
改为: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有趣,我被吸引了。
D. 原句:他一直坚持锻炼,终于取得了好成绩。
改为:他坚持锻炼,终于取得了好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纷飞纷扰纷至沓来B. 崇高崇尚崇山峻岭C. 喧哗喧闹喧腾D. 沉默沉思沉痛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小明自从调到这个单位工作以来,工作非常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学校决定在下周举办一场文艺晚会。
C. 这个问题很复杂,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
D.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3.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B. 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
C. 他从小刻苦学习,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D. 她虽然外表柔弱,但内心却十分坚强。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 “我要去看电影。
”小明对妈妈说。
B.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
C. 小明喜欢看书,尤其喜欢阅读历史、文学、科普等方面的书籍。
D. 我非常喜欢听音乐,尤其喜欢周杰伦、林俊杰等人的歌曲。
5. 下列各句中,句子成分搭配不当的一句是()A. 小明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B. 我国科学家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C.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D. 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勤奋学习的重要性。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出师表》中,诸葛亮在表达自己忠诚之意时说:“______,死而后已。
”7. 《匆匆》一文中,作者用“______”形容时间流逝得很快。
8. 《春》一文中,作者用“______”形容春天的景象。
9. 《草原》一文中,作者用“______”形容草原的美丽。
10. 《少年中国说》一文中,梁启超用“______”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
三、阅读题(每题5分,共25分)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畸形沦落惟妙惟肖B. 摧残遒劲风驰电掣C. 沉默遐想落落大方D. 疏忽荒诞谈笑风生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她虽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并不骄傲。
B. 在这次比赛中,他跑得快,跳得高,表现非常出色。
C. 这篇文章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深受读者喜爱。
D.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3.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悠然见南山(悠闲自在的样子)B. 水天一色(形容水天相接,一片碧蓝)C. 青青子衿(形容衣服的颜色)D. 青青子衿(形容思念之情)4.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跑得快,跳得高。
变换后:他跑得快,能跳得高。
B. 原句:我特别喜欢那首诗。
变换后:那首诗,我很喜欢。
C. 原句:春天来了,百花盛开。
变换后:春天来了,百花便盛开。
D. 原句:这道题很难。
变换后:这道题真难。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所著,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B. 《水浒传》是明代施耐庵所著,以梁山好汉的故事为主线,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矛盾。
C. 《红楼梦》是清代曹雪芹所著,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
D. 《三国演义》是明代罗贯中所著,以三国鼎立的历史为背景,展现了英雄辈出的壮丽画卷。
6.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 下列关于文言文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女子无才便是德B. 谁家玉笛暗飞声C. 天涯何处无芳草D. 独坐幽篁里8. 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骆驼祥子》讲述了祥子在北京城的生活,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
B. 《简爱》讲述了简爱在孤儿院的生活,展现了她的坚韧和勇敢。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B. 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C. 碌碌无为(lù lù wú wéi)D. 瞬息万变(shùn xī wàn bi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乐于助人,是我们班上的榜样。
B. 这个问题很难解决,我们正在努力想办法。
C. 他的成绩提高了,是因为老师对他的关心和帮助。
D. 我们要向英雄学习,把革命精神发扬光大。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这个孩子聪明伶俐,像一颗闪亮的星星。
B. 那个山峰高耸入云,好像一把利剑直插云霄。
C. 他的声音洪亮,像大海的波涛一样。
D. 这本书很厚,厚得像一座山。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这朵花笑得那么灿烂。
B. 小河唱着欢快的歌流向远方。
C. 那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跳跃。
D. 那片树叶飘落在地上,像一只蝴蝶。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这本书,那本书,都很有趣。
B. 那个孩子,既聪明又勤奋,是我们班上的佼佼者。
C. 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
D.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花开满园。
6. 下列词语中,形近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倾诉(qīng shù)、倾听(qīng tīng)、蜻蜓(qīng tíng)B. 招呼(zhāo hū)、招呼(zhāo hū)、招呼(zhāo hū)C. 灵活(líng huó)、灵巧(líng qiǎo)、灵气(líng qì)D. 看见(kàn jiàn)、看见(kàn jiàn)、看见(kàn jiàn)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那个孩子跑得快,像离弦的箭一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惊悚(sǒng)恬淡(tián)摧枯拉朽(xiǎo)B. 沉默(mò)纷至沓来(tà)蹑手蹑脚(niè)C. 拐弯抹角(jiǎo)略知一二(yī)豁然开朗(huò)D. 欣慰(wèi)恣意妄为(zì)振聋发聩(ku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刻苦,而且工作认真,是我们班上的优秀学生。
B.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们明白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C.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不乱扔垃圾。
D. 在这次比赛中,他的表现令人十分满意,因此获得了第一名。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同义词的一项是:A. 坚定不移B. 坚如磐石C. 坚韧不拔D. 坚毅不屈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像一位智者,让我受益匪浅。
B. 他的笑声像春风拂过原野。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D. 他的成绩像火箭一样上升。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因为它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
B. 他问我:“你今天去哪儿?”我说:“我去图书馆。
”C. 他虽然年纪小,但做事很有条理。
D. 这里的风景很美,山清水秀,空气清新。
6. 下列成语中,出自《西游记》的一项是:A. 狐假虎威B. 画龙点睛C. 精卫填海D. 狐狸精7.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诗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8.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倾盆大雨B. 豁然开朗C. 摩天大楼D. 毛遂自荐9.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她的成绩一落千丈,老师批评了她。
B. 这个城市的环境越来越好了,空气清新,景色优美。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携(xié)手肩(jiān)膀留恋(liú liàn)B. 暮(mù)色谈笑风生(shēng)纳闷(mèn)C. 搏斗(bó)沉默(mò)毛茸茸(róng)D. 沉浮(fú)招摇过市(yáo)舒服(fú)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奋不顾身举世闻名美轮美奂B. 瞻前顾后蹉跎岁月雕梁画栋C. 遒劲有力恣意妄为妄自菲薄D. 雕梁画栋面面俱到妄自菲薄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语言生动,情节曲折,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B. 经过老师的耐心讲解,我终于明白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C. 他的成绩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进步,全靠他自己努力的结果。
D. 在这次比赛中,他不仅跑得快,而且跳得高,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们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实现我们的梦想。
”老师鼓励我们说。
B. 小明生病了,他妈妈给他买了许多水果:苹果、香蕉、梨等。
C. “你觉得这个问题难吗?”他问我。
D. 我喜欢看书,尤其喜欢阅读历史书籍,比如《史记》、《资治通鉴》等。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
背影朱自清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这是我第一次见他,也是一个永别。
我和父亲见面的情形,至今还记得。
那是一个阴沉的天,火车刚到徐州,我和父亲一同走出月台。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茁壮(zhuó zhuàng)畏首畏尾(wèi shǒu wèi wěi)精益求精(jīng yìqiú jīng)B. 落英缤纷(luò yīng bīn fēn)振聋发聩(zhèn lóng fā kuì)惊涛骇浪(jīng tāo hài làng)C. 聪颖过人(cōng yǐng guò rén)恍然大悟(huǎng rán dà wù)举世闻名(jǔ shì wén míng)D. 谦虚谨慎(qiān xū jǐn shèn)满载而归(mǎn zài ér guī)遥不可及(yáo bù kě jí)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是因为家庭原因,没有去参加这次比赛。
B. 在这次比赛中,他表现出了很高的团队精神和积极的态度。
C. 他的作品在国内外获得了广泛的好评,被誉为“当代书法大师”。
D.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3. 下列词语中,与“蔚蓝”词性相同的一项是()A. 漫步B. 繁茂C. 奋进D. 美丽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朵白云像一只白色的蝴蝶。
B. 她的歌声像百灵鸟一样动听。
C. 那条小河像一条绿色的丝带。
D. 那座山峰像一把利剑。
5.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
B. 他在学习中勤奋刻苦,在生活中乐观向上,在工作中勇于创新。
C. 他善良、聪明、勇敢。
D. 这本书有趣、有益、有教育意义。
七年级语文抽考测试卷2021-05-15(120分)一、根底积累与运用(每题5分)1.以下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惊讶(yà).B.榛子(qín).C.鸟雀(què).D.赭色(zhě).苔藓(tāi)躲藏(cáng)蛰伏(zhé)...分杈(chà)天赋(fù)竹篦(bì)...翌日(yì)梳理(shū)浩瀚(hàn)...一胎(tāi)繁衍(yǎn)孤僻(bì)...2.以下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瘦西湖是中国湖上园林的代表,这里的行云流水让众多中外游客赞叹不已。
....B.面对“生物入侵者〞每年造成的两亿多美元的经济损失,人们岂能无动于衷?....C.嘉陵江畔,南充渡口,花红柳绿,碧波荡漾,人们在这里或漫步,或对弈,或垂钓,或舞蹈,怡然自得,其乐融融。
....D.就像建筑师要精心设计才能打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一样,我们的人生也需要....用心经营才能有所成就。
3.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B.徜徉在护城河边,能使人们看到清澈的河水,婀娜的垂柳。
C.这次研讨会,大家就如何提高学习效率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D.各级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防止校园平安事故不再发生。
4.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②用葫芦做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用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A.⑥②③⑤④①B.⑥①④②③⑤C.⑤③④①⑥②D.③⑤④⑥①②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七年级语文抽考测试卷(第1、2单元)一、积累与运用(21分)1、依据课文原文默写:(15分)(1)万里赴戎机——―――。
朔气传金柝――――――――――。
将军百战死―――――。
(2)峨嵋山月半轮秋―――――――――。
(3)――――――――――,云从窗里出。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相信吧―――――――――。
(5)把你知道的关于黄河的著名诗句写三句在下面―――――――――,――――――――――――――――――――――,―――――――――――。
―――――――――,―――――――――――。
2、从课文中选出一个你喜欢的句子,写出课题并结合具体的课文主旨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注意:本试卷中已出现的句子除外)(3分)句子――――――――――出自课文―――――――喜欢的理由――――――――3、给下面加点的字注意:(3分)确凿(),徘徊(),哺育(),斑斓()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9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于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3分)未尝识书具()泯然众人矣()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仲永之通悟,受之于天也()邑人奇之()日扳仲永环谒邑人()2、翻译下列句子:(2)稍稍宾客其父父利其然也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成常人的原因是什么?(2分)答―――――――――――――――――――――――――――――――――――――――――――――――――――――――。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沧桑(cāng sāng)残忍(cán rěn)毅力(yì lì)B. 奋发(fèn fā)感慨(gǎn kǎi)翩翩(piān piān)C. 轰鸣(hōng míng)悲怆(bēi chuàng)腼腆(miǎn tiǎn)D. 拘束(jū shù)潇洒(xiāo sǎ)纤细(xiān x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他的勤奋和努力,他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B. 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我们要努力、刻苦、勤奋。
C.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在提高,这得益于他的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D. 我喜欢听音乐、看书、看电影,这些活动让我感到非常愉快。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水滴石穿B. 一丝不苟C. 风和日丽D. 画龙点睛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
B.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C. 那座山就像一个巨人的肩膀。
D. 他的声音低沉,像是在低声细语。
5.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奔波劳碌B. 沧海一粟C. 倾盆大雨D. 腾云驾雾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是:()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7. 下列词语中,出自《三国演义》的是:()A. 持之以恒B. 破釜沉舟C. 破镜重圆D. 一鸣惊人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雨滴在窗户上跳起了舞蹈。
B. 那朵花在阳光下笑得很开心。
C. 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歌唱。
D. 那条河在静静地流淌。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雨来了,风来了,太阳也出来了。
B. 他的成绩很好,性格也很好,为人也很谦虚。
C. 那座山很高,那座山很绿,那座山很美。
七年级语文抽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下列每组加点字读音全不相同的一项。
(2分)()
A、抽搐.踌躇.伫.立贮.藏蝉蜕.逃脱.炽.痛织.布
B、抒.发机杼.哺.育辅.导狂澜.斑斓.肌腱.雄健.
C、宿.儒星宿.字帖.请帖.殷.红殷.切强.迫倔强.
D、地壳.弹壳.学校.校.对安宁.宁.静湖泊.淡泊.
2、下列每项各有一个错别字,请用线标出并改正在方格内。
(4分)
A.人声鼎沸慷慨淋漓芳草萋萋九屈连环
B.回环曲折亦复如事绝壁断崖家喻户晓
D.来势凶凶义愤填膺一泻万里博学多识
C.妇孺皆知鞠躬尽瘁锲而不舍一反即往
A B C D
3、下列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B、《木兰诗》情节扑朔迷离,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不仅让中国的老百姓津津乐道,也让世界的“木兰迷”倍加赞赏。
C、罗老师慷慨激昂的演讲,博得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
D、他的事迹如此感人,我们觉得可歌可泣。
4、下列文学常识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伤仲永》——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北宋
B.《褔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包法利夫人》——法国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朝花夕拾》——散文
D.《木兰诗》——郭茂倩——《乐府诗集》——乐府诗
5、古诗文名句默写。
(8分)
A、写仲永幼时天资过人表现的句子是,。
B、说明仲永未能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的句
子,
,不使学。
C、.《孙权劝学》中表明吕蒙已经认识到读书重要性的语句是:,。
D、出自《木兰诗》结尾的成语是。
今天的含义是。
二、现代文阅读(16分)
阅读下文,完成6---9题。
让母亲穿着心安
去年冬天,我们这个小城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寒冷。
我的服装店进了一批羽绒服,生意不错。
这天上午,刚成交一笔生意,一对母女进来了。
两个人的穿着虽然干净整洁,但很廉价。
进店后,女儿先看款式,母亲先看价格。
母亲被衣服标签上的数字吓了一跳,连声说太贵。
女儿压低声音,附在母亲耳边说:“妈,试试吧,反正试又不要钱。
”
可能不忍拂女儿的心意,母亲一边诚惶诚恐地试穿,一边说着款式太时尚、颜色太鲜艳,等等。
她在试穿一件墨绿色羽绒服时,眼神中有着明显的喜欢。
但她轻描淡写地说:“不合适,我们走吧。
”做女儿的注意到了这一点,但她什么也没有说,拉着母亲的手走了。
望着她们的背影,我摇了摇头。
晚上六时,我正要关店门,一个人匆匆进来了,是那个女儿。
她看着我,指着那件墨绿色羽绒服说:“我要了。
”
我暗自好笑,看来,她做了半天的思想斗争。
等她付过款,我找出包装袋准备装衣服,她突然说了声“等等”,低下头,在手袋里翻找着什么。
最后她找出来一把小剪刀,瞅了好半天,小心地在羽绒服的腋下剪开一道指甲盖大小的口儿。
我惊讶地说不出话来。
这时,她的手机响了。
她接听:“嗯,妈妈,我正准备打电话给您呢,告诉您一个好消息,下班后我陪同事逛街,在另一家店里发现了您上午试过的那种墨绿色羽绒服。
一百元不到······当然是真的。
这衣服腋下破了一点点,商家只好降价处理······嗯,破的地方很小,也不打眼,您补上两针保证谁也看不出来。
是呀,我买了,是呀,运气可真好······”
我顿时领悟。
一件有着瑕疵的羽绒服,反而让穿着它的人更觉得温暖。
6、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分)
7、(1)“母亲一边诚惶诚恐地试穿”然后又“轻描淡写地说不合适,我们走吧。
”请任选一个角度对这两个句子作赏析,并补写出母亲当时的心理活动。
(4分)
(2)“一件有着瑕疵的羽绒服,反而让穿着它的人更觉得温暖”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8、“两个人的穿着虽然干净整洁,但很廉价”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9、文中的女儿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4分)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阅读《木兰诗》回答问题。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
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免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1)、旦.辞爷娘去()(2)、安.能辨我是雄雌()(3)、双兔傍地走.()(4)、愿为市.鞍马()
11、翻译(4分)
(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2、课文中多处运用排比、夸张的修辞手法,请各举一例并说说他们在文中的作用。
(6分)
13、找出描写木兰还家后一连串动作的词语,说说其表达作用。
(4分)
七年级语文抽考试卷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C
2、屈--曲事--是凶--汹即--既
3、D
4、B
5、A、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纹理皆有可观者。
B、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
谒于邑人 C、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D、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
杂,难以辨别清楚。
二、现代文阅读
6.注意切合文意,语言简洁
女儿为了让母亲穿着心安,故意在母亲喜欢的羽绒服上剪下一个小口儿。
7.(1)赏析语言:
例1.这些细节描写写出了母亲明明看中,却不愿让女儿多花钱的心思。
例2.“诚惶诚恐”和“轻描淡写”两个词形成鲜明的对比,具体形象的突出
了母亲明明看中,却不愿让女儿多花钱的心思。
心理活动:应注意突出母亲的口吻,意对即可,但要写出母亲明明看中,却
不愿让女儿多花钱的心思。
(2)女儿为了让母亲穿着心安,故意在母亲喜欢的羽绒服上制造一些小瑕
疵,女儿的这份孝心会让母亲觉得内心温暖。
(意对即可。
)
8. 为后文母亲的拒绝和女儿的坚持做铺垫。
9.文中的女儿是一个富有孝心,对母亲体贴入微的人。
女儿虽生活不太富裕却一
心想让母亲穿上新羽绒服,腋下剪开的小口,电话里美丽的谎言等内容都体现了
女儿对母亲的体贴入微。
(答案不唯一,符合文章内容即可)
三、古诗文阅读
10、(1)早晨;(2)怎么;(3)跑;(4)买;11、(1)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
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在冰冷的铠甲上;(2)将军和壮士征战多年,身经百战,有
的战死,有得凯旋而归;12、示例:排比,“爷娘闻女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作用,诗句整齐,一气呵成,表现出家人迎接木兰归来时的喜悦心情;夸张,“万
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表现力木兰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飒爽英姿。
13、开、
坐、脱、著,理、贴;表现木兰回家后恢复女装的欣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