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创新训练:“文化的作用与发展”能力练——“12+3”高考过关练
- 格式:doc
- 大小:629.00 KB
- 文档页数:8
高考政治专题练习(一)文化的作用与发展一、热点试题测一测1.在交通阻塞情况下,有些司机因开车压力与挫折而情绪愤怒、暴躁,会不耐烦地鸣喇叭、闪灯、骂粗口,甚至会发生攻击性行为,这被称为“路怒症”。
消除“路怒”现象,需要广大司机懂得管理情绪,也需要在全社会培育健康的汽车文化。
这是因为()①驾驶员的文明素养需要后天自觉培养②汽车文化决定驾驶员的驾驶行为③汽车文化是广大驾驶员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④健康的汽车文化能丰富驾驶员精神世界、提升文明行车素养A.①③B.①④C D2.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影院建设的进步,近年来我国电影市场火爆异常,2016年大年初一到初六,全国累计票房达到3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
这说明()A.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的主导产业B.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促进D.文化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3.一书一世界,多藏一本书,就多拥有一个精神世界,多拥有一方自由天地;多看一本书,思想境界就高一层,人生视野就宽一度。
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有()①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是有形的、强制的②书香飘溢的文化环境有利于促进人的成长③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增强精神力量④优秀文化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人的成长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4.2016年是中国农历猴年,与猴相关的民俗活动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中的中国结。
提到猴,相信所有中国人想到的都是齐天大圣孙悟空。
这体现了()A.特定的文化环境影响人的思维方式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C.参加文化活动有助于提高人的审美能力D.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5.从1915年首登国际微舞台在巴拿马国博览会上崭露头角,到2015年在意大利米兰亮相世博会,五粮液始终以行业领军品牌的姿态,积极探索将中国白酒推广至全世界,为了纪念这份百年荣耀,2016年,五粮液开启“耀世之旅”全球文化巡展活动。
微专题八文化作用与文化发展一、选择题1.(2020·安徽安庆高三二模)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由于宣传工作做到了“科学精准、及时到位、有力有效”,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发生了很大改变,如人们基本做到勤洗手、采取咳嗽礼仪(保持距离;咳嗽和打喷嚏时,用一次性纸巾或衣袖遮盖口鼻,并洗手);一些比较固执的老年人在年轻人的影响下,出门也记得戴口罩。
这反映了( B )①文化是人创造的,又影响着每一个人②优秀的文化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③人的“三观”一经形成就具有明确的方向性④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受疫情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发生了很大改变,人们基本做到勤洗手、采取咳嗽礼仪,甚至一些老年人在年轻人的影响下,出门也记得戴口罩。
这反映了文化是人创造的,又影响着每一个人,这种影响一般是无形的、非强制的,①④正确;②选项强调优秀文化作品对人的激励作用,侧重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力度,与题意不符,②排除;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但题目中没有体现该知识点,③排除。
2.(2020·山西晋中高三一模)过去十年间,中国的文化消费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变取得长足发展。
中国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覆盖率飞速增长,其中带来的大量流量,成为了文化生产市场和整个投资市场最活跃的驱动因素,由此带来了很多业内的自主创新。
由此可见( C )①文化消费与基础设施同步发展②现代科技的进步促进文化消费③自主创新带来互联网覆盖率飞速增长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消费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变而取得长足发展,不等于说二者同步发展,①错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互联网覆盖率的增长带来大量流量,说明现代科技的进步促进文化消费,②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科技的进步促进文化消费,没有涉及互联网覆盖率增长的原因,③与材料无关;中国的文化消费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变取得长足发展,文化消费与投资的增长,彰显了文化与经济交融日益显着,④符合题意。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练习题]在考试即将到来之际,学生们你们准备好了复习工作了吗?让我们来做一套试题卷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练习题以供大家阅读。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练习题单选题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没有创新,文化就会萎缩,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
回答下题。
【小题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基础。
对此理解正确的有①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社会实践②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来自社会实践和创作者的聪明才智③文化创作的动力来自社会实践④社会实践是产生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小题2】时代精神的融入对文化创新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主要告诉我们,文化创新要A.保持民族文化特性B.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C.坚持与时俱进D.抵御其他民族文化的侵蚀【小题3】文化创新的作用,主要表现为①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③扫除民族文化交流的障碍④促使一种民族文化代替另一种民族文化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文化创新,就是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说明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A.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B.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创造出有特点的文化D.抵制民族虚无主义2006年4月5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一种文化的发展过程,其本质就是应答历史挑战的过程。
凡是对新挑战作出创新应答,创新文化活跃的国家,才能兴旺发达,以至后来居上;凡是创新文化乏力、囿于固有经验和传统思维的国家,就难以持续繁荣和长远发展。
这告诉我们A.必须在经济繁荣的基础上创新文化B.有了文化的创新就能兴旺发达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进行文化创新D.创新是人类本质的最高表现2006年5月16日《光明观察周刊》载文指出,发展出民族的、人本的、科学的、开放的、富有竞争力的先进文化,就一定能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感召力。
1.陶刻作为紫砂壶的装饰,内容以文字、花鸟、山水、人物为主。
将书法、篆刻、绘画集于一体,表现在紫砂壶上是集中了中国文化精粹。
不同题材的选择和运用,需要与紫砂壶的造型和神韵相统一、融合,方能营造出一种新的神韵,有了一砂一世界之妙趣意境。
丰富的文化内涵也让紫砂壶畅销世界。
这表明()①要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②文化内涵能够提升商品的竞争力③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文化内涵依托特定物质载体呈现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D[丰富的文化内涵也让紫砂壶畅销世界,这说明文化内涵能够提升商品的竞争力,②符合题意。
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紫砂壶来表现,说明文化内涵依托特定物质载体呈现,④符合题意。
题干不体现社会效益和文化对人的影响,①③不符合题意。
] 2.小岗村首创“大包干后,在一段时间里发展却滞后了。
“一夜越过温饱线,20年没过富裕坎”。
如今,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小岗人再度开启改革新局面。
国家5A旅游景区、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国内知名特色小镇、皖北乡村旅游典范,这是小岗村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蓝图。
这说明()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②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文化是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③优秀文化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们深受震撼、力量倍增④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D[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发展,①说法错误。
题干没有体现文化与国家安全的关系,②不符合题意。
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小岗人再度开启改革新局面说明③符合题意。
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促进乡村振兴说明④符合题意。
] 3.手机已是更新换代频率最高的电子产品,手机支付、手机理财、办公、游戏、社交、网络浏览等已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和文化现象,并且已经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体现了()①文化是科技发展的动力②文化影响人的生活方式③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D[社会实践是科技发展的动力,①错误。
本专题命题热点常着眼于——“文化科技”领域热点聚焦——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产业创新力[上榜理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实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初步形成了文化经济政策体系框架,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始终保持两位数的增速。
随着“互联网+”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文化产业+”也成为时下热门话题。
[热点材料]材料一201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
《纲要》提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更加完善,文化市场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发挥,做优做强做大一批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十三五”末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材料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创新力,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发挥文化凝聚人心、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重要作用;要培育文化产业多元市场主体,积极改革文化产业的投资体制,在文化产业中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坚持文化产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加强传统文化产业改革,加快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关联知识]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本热点可以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创新及其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先进文化等知识。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本热点可以考查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联系的观点,矛盾分析法等知识。
[原创押题]1.从近10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势看,我国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影响力不断提升,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非常卓越。
文化强国,必是文化产业强国;提高文化软实力,必有文化产业硬实力来支撑。
这说明( )①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③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④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选D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①错误;③认为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错误的,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综合国力的基础是经济力和科技实力。
第一部分专题突破专题八文化的作用与文化的发展实施创新战略,建设人才强国[背景材料]材料一2016年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
他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经济结构性改革处在关键时期。
要使我国发展从过度依赖自然资源转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材料二2016年7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会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为进一步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依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对未来五年科技创新进行系统谋划和前瞻布局,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举措,对于提升国家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发展新经济,促进经济迈向中高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通过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确定了以下主要任务:一是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加强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扩大创新型人才规模、提高质量。
二是构筑先发优势,用好比较优势,培育新动能,带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使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三是依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平台,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
四是加快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
[对点命题]文化生活角度: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知识,说明出台“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依据。
命题分析:本题限定为文化的作用,知识要求明确,将教材知识与材料结合即可。
你来试答: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出台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012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文化的作用和文化创新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1.古希腊哲学家说“人是驯化或开明的动物”,“人是政治生物”;后来有人说“人是文化的动物”;再后来又有人说“人就是人,不是动物”,“人的本质是文化”。
上述材料说明()A.文化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B.文化和人没有本质的差别C.先有文化,后有人的产生D.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答案】D2.在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其中许多思想和精神至今仍然熠熠生辉,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这说明()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解析】5000多年的中华文化至今仍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本题选A项。
【答案】A3.中国之所以在金融危机袭来之际逆势前行,不仅在于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
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机的魄力。
这说明()①文化决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迁,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②文化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前进方向③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①错误;③材料没有体现。
【答案】D一头叫嚣要吃羊却永远吃不到羊的狼,一群永远用智慧战胜威胁、运气也绝佳的羊——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在孩子和年轻白领中迅速走红。
这部具有超强人气的长篇动画片以“童趣但不幼稚,启智却不教条”的鲜明特色,在国内各项动画比赛中屡获殊荣。
据此回答4、5题。
4.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之所以能征服观众,是因为()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优秀文化能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④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①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③不属于优秀文化的作用,排除。
高考专题训练(八) 文化的作用与发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2年6月9~18日,由文化部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周”活动在北京举行,主办方还邀请与讲座内容相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场表演。
我国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①是维系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前提和基础②是我国各民族身份和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和维系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④印证了人类文明的不断演进和趋同的历史潮流A.①②B.①③C.②③ D.③④答案 C2012年6月14日,历时一年的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活动在悉尼歌剧院落幕。
回答2~3题。
2.“中国文化年”活动以“感受中国”为主题,将中国优秀表演艺术、视觉艺术、文学、电影、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集中介绍和展示给澳大利亚民众,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
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③强化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答案 C3.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首演即引起轰动。
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
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构成的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之间存在巨大的反差C.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D.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人文情怀答案 D4.《舌尖上的中国》是近年来收视率最高的一部记录片。
它以美食作为窗口,用国际化的叙事方法,展示着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中国人在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社会变迁和人生百味。
此部记录片的创作方法能够体现出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①文化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文化与经济相交融,给予经济重大影响③一定的精神文化需要相应的物质载体④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增加国际影响力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②④答案 B5.2011年12月1日至2012年2月15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新华网共同策划推出“守在生命线上——推荐身边的好交警”网上推荐活动。
专题八文化的作用与发展一、选择题1.(2018·潍坊二模)中央电视台开播的《星光大道》、《全家总动员》通过其强大的媒体优势及节目的创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成就了许多人的明星梦,也成为商家必争的优质电视广告宣传载体。
这说明 ( )①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③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④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在回答“必不得已而去”时,最后保留了“民信之矣”。
下列与孔子的观点一致的是 ( ) A.软实力即精神力是综合国力中重要的部分B.发展才是硬道理,必须提高综合国力C.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D.公民与国家是和谐统一的关系3.(2018·广东文综)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该句诗可以体现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③文化具有继承性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2018·聊城二模)“节省一分零钱,献出一份爱心,托起一份希望,温暖世间真情。
”这朗朗上口的公益广告语使人们的言行悄然发生了可喜变化。
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 A.深远持久的特点 B.相对稳定性的特点C.潜移默化的特点 D.鲜明民族性的特点5.(2018·皖南八校联考)以“喜歌喜舞喜庆、民风民情民乐、绝活绝技绝伦、传统传承传神”为理念的安徽省民俗文化节,于2018年5月在铜陵举行。
文化节分为开幕式十大民俗表演、百戏百工百乐百品和民俗文化论坛三大版块,共100多个活动项目。
“文化的作用与发展”能力练——“12+3”高考过关练一、选择题1.近年来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整合区内各类红色旅游资源,串联全区特色旅游资源和景区,为市民精心策划推出了4条红色旅游线路:京西山区第一党支部纪念馆、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平西情报交通联络站、王家山惨案旧址、清水镇黄安坨村。
之所以重视发展特色旅游文化是因为()①旅游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与源泉②红色文化作为物质力量可以带来社会效益③文化对经济具有重要影响并能带来经济效益④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D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①观点错误;文化作为精神力量,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②观点错误;材料中门头沟区发展文化产业措施体现了文化对经济具有重要影响并能带来经济效益,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项。
2.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
这说明()①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无形的、被动的②自觉接受优秀文化熏陶,能促进人的发展③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④学习文学、历史和伦理知识有利于陶冶情操、丰富内涵、提升品德和素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D材料说明学习优秀文化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提高人们自身素质,故②④正确;学诗、学伦理等表明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故①错误;③与题意不符,排除。
3.神农架独特的地理过渡带区位塑造了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特殊的生态系统和生物演化过程,其生物多样性弥补了世界遗产名录中的空白。
可以结合其自然特点,打造符合当地实际的旅游等产业,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由此可见()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③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④只要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作用,必定带来当地经济的发展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解析:选A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③错误;④的说法过于绝对;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项。
4.(2017·吉林摸底)与西方直露表达不同的是,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喜欢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
这说明()①人的精神世界总是物化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②中国人民善于在实践中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③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④中国人民自古就有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传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B托物言志体现了人的精神世界总是物化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①符合题意;②与材料的主旨内容无关;与西方直露表达不同,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喜欢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③符合题意;④材料没有涉及,故本题选B项。
5.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成为人们的常备装备,利用各类电子终端阅读电子书已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接受。
但对于一些真正爱书的人来说,在读有意义的书时还是愿意选择纸质版。
他们认为,读纸质书才能让人享受慢慢思考的乐趣。
这说明()①纸质书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②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③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④电子传媒将取代印刷媒体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解析:选D“平板电脑等成为人们的常备装备,利用各类电子终端阅读电子书已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接受”强调了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无论是大众传媒还是纸质书都利于促进文化发展,②③符合题意,排除①;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④是错误的。
故本题答案选D项。
6.(2017·广州联考)中国成语所承载的人文内涵非常丰富和厚重,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是值得大加推广的。
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成语大会》在传统竞赛形式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独特多元的创新构思,充分展现了中国成语独有的语境之美,引发了观众对成语的热议以及全社会对国学文化的思考。
上述材料说明()①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活力的保证②文化创新应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③成语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标志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共享的功能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选B“《中国成语大会》在传统竞赛形式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独特多元的创新构思,引发了观众对成语的热议以及全社会对国学文化的思考”说明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活力的保证,①入选;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成语大会》让人们对成语有了更多深入的理解,④符合题意;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标志,排除③;②与题意无关。
故选B项。
7.民歌作为民间口头文学形式之一,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明的地域特色、深厚的历史积淀。
为推动陕北民歌艺术的发展,陕西省第三届民歌大赛于2017年2月16日至9月17日举行,本次大赛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参赛者年龄、职业、唱法均无限制,同时鼓励创新、改编的歌曲参赛,分享民歌之美,感受民歌之趣,从人民群众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举办民歌大赛()①能够更好地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②动员人民群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③借助大众传媒推动文化体制创新④不断满足人民大众的基本文化需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A民歌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举办民歌大赛有利于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动员人民群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故选①②;材料没有涉及文化体制创新,民歌与民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无关,排除③④。
故答案选A项。
8.(2017·徐州模拟)记忆中,爆米花是道流淌的风景线:一个简易的小火炉、手摇吹风、旧式葫芦形的铸铁炒锅中间粗两头小,一头还连着一块压力表、自制的长筒麻袋……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老手艺虽然已经渐渐消失,但是依然被我们眷恋和守望。
这是因为()①老手艺能对人产生持久的影响②老手艺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老手艺承载着民族情感的传承④老手艺应该继承传统、推陈出新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选A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也因为老手艺承载着民族情感的传承,所以,许多老手艺虽然已经渐渐消失,但是依然被我们眷恋和守望,①③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老手艺的世界性,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老手艺的创新问题,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项。
9.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自主研发的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让大家聚在一起,重温经典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中央电视台举办《中国诗词大会》的依据为()A.人们总是自发地接受着古诗词的熏陶B.诗词本身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C.大众传媒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发挥着巨大作用D.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基本内涵解析:选B人们往往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但并不是总是自发进行的,A 项错误;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非主要途径,C项错误;《中国诗词大会》并没有丰富中华文化的基本内涵,D项无关。
10.(2017·南昌联考)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重点记录了故宫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木器、陶瓷等领域的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复过程和修复者的生活故事,第一次完整呈现世界顶级的中国文物修复过程和技术,展现文物的原始状态和收藏状态。
该片总策划、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指出:“文物修复切忌‘创造性修复’,科班出身的新晋学徒们要摒弃艺术教育所赋予的创造性思维方式,恪守‘修旧如旧’的准则。
”这说明文物修复要()①丰富传统文化内涵,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②继承传统文化财富,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③提高文物保护能力,保存民族的历史文脉④批判继承历史文化,展现文化的博大精深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选B新晋学徒们要摒弃艺术教育所赋予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对文物修复恪守‘修旧如旧’的准则,这说明要继承传统文化财富,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也要提高文物保护能力,保存民族的历史文脉,②③符合题意;恪守“修旧如旧”的准则,并不能丰富传统文化内涵,①不符合题意;修复文物并不能体现“批判”继承历史文化,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项。
11.一窗一世界,江南园林以其独特的魅力嫁到海外,掀起海外投建江南园林的热潮。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和全球化不断深入,近年来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有了长足的进步。
中华文化要更好地走出去,需要()①依托经贸,在往来中获得商业利润的同时进行价值观念上的宣传和渗透②体现尊重,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③顺其自然,循序渐进的发展和创新自身文化,实现国际影响力的飞跃④立足民间,将中华文化的根和魂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与实践之中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D中华文化要更好地走出去,需要顺其自然,循序渐进的发展和创新自身文化,以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③符合题意;中华文化要更好地走出去,还需要立足民间,将中华文化的根和魂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与实践之中,④符合题意;①中“进行价值观念上的宣传和渗透”说法错误;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②错误。
故本题选D项。
12.(2017·深圳调研)铺一张白纸、修一方尺牍,是我国古代文人表露心绪的常用形式;展一方徽宣、写一帧信札,是我国传统士子寄寓乡愁的有效渠道。
众多志士豪杰的慷慨遗言、大量文人墨客的千古绝唱、无数黎民百姓的浩叹欢歌,很多以家书的形式流传后世、昭示今人。
传统家书的文化价值在于()①能真实地反映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貌②依然是珍视情感、滋润心田的文化镜鉴③集中展示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魅力④能唤起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守望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解析:选C家书主要记述的是家庭生活、家人亲情等内容,不能真实地反映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貌,①判断错误;传统家书记载了古代家人之间的真情,对今天的人们仍然有警示借鉴意义,所以传统家书依然是珍视情感、滋润心田的文化镜鉴,②正确;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家书没有集中展示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魅力的功能,③判断错误;通过传统家书,能让人们了解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能唤起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守望,④正确。
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13.(2018届高三·山东联考)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春节体现了中国人浓浓的“家”的观念。
新春佳节,家人团聚,共叙亲情是自古以来中国人不变的过春节的方式。
如今过年的花样多了,但年味淡了:本是举家团圆的日子,却有人外出旅游;本想放鞭炮辞旧迎新,有关部门却颁布了禁放令;现代通讯工具的出现使一些远隔千里的亲友能穿越时空为彼此送达一份心意,增加了人们相互交流的速度和密度,然而似乎并没有增加人们之间情感的温度和厚度,人与人的空间距离拉近了,亲情的距离拉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