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共26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48 MB
- 文档页数:26
某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X〕31号)、《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省土壤污染防治201X年行动计划的通知》(X政办发〔201X〕45号)及《X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X政发〔2 01X〕20号)精神,有序推进我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强化环境风险预防、管控和土壤安全利用,制订如下行动计划。
一、工作目标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等基础工作稳步推进,土壤环境监测监管和风险管控能力进一步加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面积增加,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二、主要任务(一)强化土壤污染监测调查。
1.制订X市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方案,全面启动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按照国家及省进度要求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市环保局牵头,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农委、市卫计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高新区管委会配合)2.完成全市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设置;组织开展土壤环境监测技术培训,提高土壤环境监测能力。
(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农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高新区管委会配合)3.配合编制省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启动X市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国土局、市住建局、市规划局、市农委、市卫计委、市林业局配合)(二)强化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
1.201X年10月底前,郊区、X县、襄垣县、屯留县、长子县和潞城市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产粮大县、蔬菜产业重点县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县制订土壤环境保护方案。
(市农委、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水利局配合,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2.推进耕地安全利用。
201X年10月底前,存在农产品超标耕地的县市区要根据国家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指南,制订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方案,采取农艺调控、替代种植等安全利用措施。
土壤污染防治年度行动计划为贯彻落实《X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市政发〔201X〕37号)、《X市土壤污染防治201X年行动计划》(市政办发〔201X〕63号)及《X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县政办发〔201X〕67号)文件精神,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确保实现201X年阶段性目标,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工作目标按照国家和省、市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开展煤矸石、粉煤灰等固废规范化治理,土壤环境监测监管和风险管控能力进一步加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面积增加,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二、主要任务(一)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强化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建设1.有序推进全县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
依据国家和省、市的统一部署,有序推进全县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环保局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管委会、财政局、国土局、农委、经商粮局、水利局配合)2.加强土壤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201X年底前环境保护部门具备土壤采样能力。
(环保局牵头,财政局配合)(二)强化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推进耕地安全利用3.加强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活动的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环保部农业部令第46号),环保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活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农业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农用地土壤安全利用、严格管控、治理与修复等工作。
(农委、环保局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管委会配合)4.推进耕地安全利用。
存在农产品超标耕地的根据国家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指南,制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方案,采取农艺调控、替代种植等安全利用措施。
农业部门要制定培训计划,加强对农民、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技术培训、指导及服务。
(农委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管委会配合)5.加强经济林地土壤环境管理。
严格控制林地的农药使用量,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广泛采用易被降解的含有自然界中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脂肪酸、核酸等成分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探索和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的途径,开展生物上的天敌防治法;加强对重度污染经济林地、园地产出食用林产品质量检测,发现超标的,要采取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我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但局部存在污染,高产肥沃农田逐渐减少、土地资源利用不充分、土地退化日趋严重。
全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要以保障农产品质量、人居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为出发点,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土壤安全利用和土壤风险管控为主线,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和综合保护,提升土壤功能、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优化土壤环境系统,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基本原则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分类管理、综合治土、污染担责”的原则,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资源保护与污染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治土体系。
三、工作目标到xx年,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局部区域稳中有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
到xx年,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土壤生态系统功能有效改善和提升。
主要指标:到xx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四、重点任务以下均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
(一)实施黑土地保护。
开展黑土地保护提升行动,制定《xx 市黑土地保护治理实施方案》,保障黑土区土壤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土壤资源和生态环境保障。
重点在以梨树县为主的中部黑土核心区实施保护性耕作、土壤耕层建设、土壤养分平衡和有机质提升等培肥工程。
在以伊通县为主的东南部地区重点进行水蚀治理,以坡耕地治理为中心,采取工程措施和农业措施相结合,提高坡耕地综合生产能力,重点实施坡耕地改造工程、水土保持和土壤养分平衡工程。
在以双辽市为主的西北部地区重点进行风蚀治理,实施农业节水工程、土地整理工程、养分平衡工程和土壤有机质提升工程。
到xx年,逐步恢复土壤肥力,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到2%以上,耕层平均厚度达到20厘米以上,黑土区耕地质量显著提升。
2023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背景介绍土壤污染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加剧,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忧虑。
为了保护土壤资源,维护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制定并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势在必行。
2.目标和任务2.1 目标(1) 确保土壤质量稳定和安全,维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 加强土壤污染监测与评估,掌握土壤污染状况和变化趋势;(3) 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土壤污染风险和影响;(4)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管理制度,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的法规和政策支持。
2.2 任务(1) 完善土壤污染监测体系,推动全国土壤污染监测网络的建设和完善;(2) 深入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编制土壤污染状况评估报告;(3) 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和管理办法,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4) 实施土壤修复工程,对严重污染土壤进行修复治理;(5)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制定与修订,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的法规和政策支持。
3.主要措施3.1 加强土壤污染监测和评估(1) 建立土壤污染监测网络,推动土壤污染监测数据的共享和开放;(2) 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确定土壤污染类型和程度;(3) 加强土壤污染监测技术研究,提高监测水平和能力;(4) 编制土壤污染状况评估报告,及时发布土壤污染状况信息。
3.2 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研究和应用(1) 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和管理办法,加强对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2) 推动土壤修复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高修复效益和节约成本;(3) 加强农业生产管理,推广科学的施肥和农药使用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4) 加强工业废弃物和固体废物管理,促进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
3.3 实施土壤修复工程(1) 制定土壤修复方案,根据土壤污染状况和环境风险评估结果,采取合适的修复技术;(2) 组织实施土壤修复工程,对严重污染区域进行修复治理;(3) 加强土壤修复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提高修复工程的实施能力。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美丽中国建设,保护好土壤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堪忧,部分地区污染较为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之一。
为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制定本行动计划。
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严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存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为建设“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的美丽中国而奋斗。
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
到2030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
到本世纪中叶,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主要指标: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一、开展土壤污染调查,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一)深入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
在现有相关调查基础上,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2018年底前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2020年底前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的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xx年是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xx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及《xx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启始之年。
为有序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强化环境风险预防、管控和土壤安全利用,根据《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市土壤污染防治xx年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等基础工作稳步推进,土壤环境监测监管和风险管控能力进一步加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面积增加,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一)强化土壤污染监测调查1.制订xx县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方案,全面启动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按照国家、省进度要求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县环保局牵头,县财政局、县国土局、县农委、县卫健局配合)2.完成全县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设置;组织开展土壤环境监测技术培训,提高土壤环境监测能力。
(县环保局牵头,县发改局、县经信局、县财政局、县国土局、县农委配合)(二)强化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3.制定土壤环境保护方案,(县农委牵头,县环保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国土局、县水利局配合)4.推进耕地安全利用。
存在农产品超标耕地的乡镇,根据国家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指南,制订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方案,采取农艺调控、替代种植等安全利用措施。
县农业部门要制订培训计划,加强对农民、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技术培训、指导及服务。
(县农委牵头)5.加强灌溉水水质管理。
加强灌溉水水质监测,确保灌溉用水符合农田灌溉水水质标准。
严禁将不符合灌溉水质标准的污水用于农田灌溉。
对因长期使用污水灌溉导致土壤污染严重、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及时调整种植结构。
(县水利局、县农委牵头)(三)强化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6.开展污染地块土壤环境调查评估。
严格落实《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环保部令第42号),xx年起,县环保局应当根据国家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有关规定,会同经信、发改、国土等部门,建立本行政区域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将从事过有色金属冶炼、焦化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从事过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活动的建设用地纳入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并督促土地使用权人开展土壤环境初步调查。
土壤污染防治年度行动计划(最新)为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X〕31号)、《X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X政发〔201X〕69号)、《X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市政发〔201X〕37号)、《X省土壤污染防治201X年行动计划》(X政办发〔201X〕53号)和《X市土壤污染防治201X年行动计划》(市政办发〔201X〕63号),持续推进全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确保实现201X年阶段性目标,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工作目标按照国家和X省、X市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土壤环境风险管控能力进一步加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面积增加,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二、主要任务(一)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调查1.有序推进全县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
依据国家和X省、X市的统一部署,有序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环保局牵头,国土局、农委配合)(二)强化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推进耕地安全利用2.加强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活动的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环保部农业部令第46号),环保局对我县县域内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活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农委负责组织实施农用地土壤安全利用、严格管控、治理与修复等工作。
(农委牵头,环保局配合)3.推进耕地安全利用。
根据国家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指南,对农产品超标耕地制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方案,采取农艺调控、替代种植等安全利用措施。
农委要制定培训计划,加强对农民、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技术培训、指导及服务。
(农委负责)4.加强经济林地土壤环境管理。
严格控制林地的农药使用量,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广泛采用易被降解的含有自然界中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脂肪酸、核酸等成分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探索和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的途径,开展生物上的天敌防治法;加强对重度污染经济林地、园地产出食用林产品质量检测,发现超标的,要采取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的管控。
工业废水、生活垃圾、化肥农药等都是导致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工业排放、垃圾处理和农业生产的监管,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使用,从源头上减少土壤污染的发生。
其次,加强土壤修复和治理工作。
对于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修复和治理。
可以通过植物修复、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等手段,将受污染的土壤进行治理,恢复其原有的生态功能。
同时,加强土壤监测和评估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对土壤污染状况的全面监测和评估,我们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土壤污染的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措施。
此外,加强宣传教育和法律法规的建设也是不可或缺的。
通过加强对土壤污染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土壤污染防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同时,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从法律层面上保障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土壤污染是一个全球性
的环境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通过开展
国际合作项目,共享经验和技术,推动全球范围内的土壤污染防治
工作。
总之,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需要从源头管控、土壤修复治理、监测评估、宣传教育和法律法规建设、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全面推进。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防治土壤污染,保护好
我们的土壤资源和生态环境。
希望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能够
共同参与,为土壤污染防治贡献自己的力量。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日期第一、工作目标1.1 土壤污染防治法规和政策完善工作目标一:完成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制定与修订工作。
要细化土壤污染防治的责任主体,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并建立土壤污染防治的协调机制。
此外,还需要明确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责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法规政策研究,提出法规政策修订建议。
•推动土壤污染防治法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开展相关培训和宣传活动。
•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协调机制,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合作。
•制定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限。
1.2 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工作目标二: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减少土壤污染的产生。
要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推动清洁生产,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从源头上减少土壤污染的产生。
•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建立健全污染源数据库,实时监控污染源排放情况。
•推动清洁生产,引导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清洁生产方式,减少污染物排放。
•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建设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促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1.3 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目标三:加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要加强对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工作,提高治理与修复效果,确保土壤环境质量的改善。
•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明确土壤污染的范围和程度。
•制定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方案,明确治理与修复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加强对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工作的监管,确保治理与修复效果的达到预期目标。
第二、工作任务2.1 组织与管理工作任务一: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组织,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成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完成时限。
•组织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2.2 科技研发与推广工作任务二: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科技研发与推广,提高土壤污染防治技术水平。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领域中的一大难题,对生态环境和人
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防治土壤污染,保护好我们的土
地资源,我们制定了以下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土壤污染监测和评估工作。
通过建立健全
的监测网络,对土壤污染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
和掌握土壤污染的分布和变化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我们要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
通过加
大科研投入,加强技术攻关,研发出一批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壤修复
技术和设备,同时积极推广应用,提高土壤修复和治理的效率和水平。
另外,我们还要加强对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加强土壤
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加强对农业生产、工业开发、城镇建设等活动对土壤的影响监管,减少土壤污染源的排放,
降低土壤污染的风险。
此外,我们还要强化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建设和执法监管。
加强对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建立健全土壤环境保
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同时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形成有效的法治环境。
最后,我们要加强宣传教育和社会参与。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引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共同保护好我们的土地资源。
综上所述,土壤污染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
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我们将按照上述行动计划,全面加强土壤污
染防治工作,努力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积极贡献。
希望广大市民能够积极响应,共同参与,共同建设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