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指南的编制方法和过程

指南的编制方法和过程

指南的编制方法和过程
指南的编制方法和过程

指南的编制方法和过程03

3.1 概述 46

3.2 资料来源 46

3.3 外部参与 47

3.3.1 指南制定小组和同行评议过程47

3.3.2 利益冲突47

3.4 建议的制定过程 48

3.5 其他方法50

3.6 发布 50

46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和预防艾滋病毒感染的综合指南

3.指南的编制方法和过程

3.1 概述

本2013年综合指南合并了新建议、现有建议以及其他与艾滋病持续关怀相关的指南。本指南以公共卫生措施为基础,包括艾滋病毒检测、艾滋病综合关怀和有策略地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和预防艾滋病毒感染。本指南的制定遵守世卫组织指南审查委员会(1)所定规程,且基于GRADE(推荐、评估、制定与评价分级)体系(2-11),提出了新的临床和实施方面的建议。其中引自现有指南的建议绝大多数根据GRADE方法编制而成。少数未使用GRADE方法而获得的建议,在本指南中会注明。由于第十章对规划的指导意见中不包含任何正式的建议,故该章未使用GRADE方法。

3.2 资料来源

制定新建议时使用了以下来源的资料:

系统综述。世卫组织指南制定领导小组(3)使用人群、干预、对比和结局原则(Population,

Intervention, Comparison and Outcome, PICO)对41个问题进行了系统综述(网络

附件:www.who.int/hiv/pub/guidelines/arv2013/annexes)。这41个问题涵盖了艾滋

病治疗的全过程(9个问题涉及何时启动治疗;11个问题涉及启动治疗后做什么;4个问题涉

及治疗效果的监测;6个问题涉及毒副反应监测;6个问题涉及服务提供的各个方面;5个问

题涉及依从性干预)。指南制定领导小组与指南制定小组共同讨论,确定了临床证据方面综

述的关键指标(即死亡率、发病率、传染情况和严重不良反应),同时也确定了服务提供方

面综述的关键指标(即死亡率、发病率、传染情况、可及性、治疗持续性、病毒抑制情况以及

依从性)。系统综述委托给了制定检索方案并对现有证据进行审查的研究人员。他们运用相

关的关键词和检索式在电子数据库(MEDLINE/PubMed、Embase、CENTRAL)、会议

数据库(Aegis、AIDSearch、NLM Gateway和手工检索)和临床试验注册中心(http://

https://www.doczj.com/doc/4516821448.html,, https://www.doczj.com/doc/4516821448.html,和https://www.doczj.com/doc/4516821448.html,)进行检索。网

络附件(http://www.who.int/hiv/pub/guidelines/arv2013/annexes)包括检索方案、

有关综述问题的完全清单和GRADE表以及各主题的证据摘要。

标准化的GRADE证据表。该表用来对临床证据进行定量总结,并以结局为指标对每个PICO问

题进行质量评估。GRADE方法用于评估证据的质量(4-10)和推荐的等级(11)(附件3.1;

网络附件:www.who.int/hiv/pub/guidelines/ arv2013/annexes)。

社区咨询。由国际艾滋病联盟和艾滋病毒感染者全球网络(GNP+)协作,通过在线网络

调查和民间团体网络共同主持论坛讨论,对指南中重点领域的价值观和优先权进行了社区

咨询。并且在乌干达和马拉维进行了专题小组讨论,讨论南非孕妇终生进行抗病毒治疗、

预防母婴传播和儿童抗病毒治疗的相关经验(网络附件http://www.who.int/hiv/pub/

guidelines/arv2013/annexes)。

国际和民间团体的两次协商。针对HIV中、高流行区域进行持续治疗的服务提供问题,国际社

会团体和民间团体进行了两次磋商。

咨询卫生工作者。对为成人和儿童服务的卫生工作者进行了一项网络调查,就指南中重点领域

的价值观和优先权进行了咨询。(网络附件www.who.int/hiv/pub/guidelines/arv2013/

annexes)。

2012年WHO艾滋病药物和诊断服务中心第六次年度调查。调查80个低收入及中低收入国家的抗病毒药物使用和诊断情况(网络附件www.who.int/hiv/pub/guidelines/arv2013/annexes)。

数学建模。HIV建模协会对不同人群和环境中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影响和成本效益建立了数学模型,同时对不同治疗监测策略进行了模型分析,其数据来自于HIV中、高流行的国家(印度、肯尼亚、南非、越南和赞比亚)(网络附件www.who.int/hiv/pub/guidelines/arv2013/annexes)。

进行影响评估。基于不同的资格标准,通过谱系模型(Spectrum Model)评估适合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成人和儿童的增长数量(网络附件www.who.int/hiv/pub/guidelines/arv2013/annexes)。

国家经验报告各国的实施经验报告显示,马拉维使用B+方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赞比亚将替诺福韦(TDF)引入一线抗病毒治疗;津巴布韦将司他夫定司他夫定司他夫定(d4T)从抗病毒治疗方案中剔除;非洲南部的无国界医生组织则扩展了对病毒载量的监测工作。

针对国家级终端用户的网络调查为明确世卫组织抗病毒药物使用指南中格式、表达和发布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专门针对国家级的终端用户进行了一项网络调查(网络附件www.who.int/hiv/pub/guidelines/arv2013/annexes)。3.3 外部参与

3.3.1 指南制定小组和同行评议过程

整个过程由四个相互独立的外部指南制定小组(即成人组,妇幼保健组,实施和服务提供组以及规划组,共计108人)和一个一百余人的外部同行评议组共同支撑。这些成员将在致谢名单中列出。小组依照世卫组织指南制定规程(1)组建,成员包括艾滋病专家、调查研究人员、规划管理人员、指南制定方法学专家、流行病学专家、人权专家、发展机构、联合国合作伙伴以及来自社会和艾滋病毒感染者网络的代表,并且考虑了地理和性别上的代表性。社会小组成员通过公开的电话提名进行选择。完整的指南草案将分发给指南制定小组和外部同行评议小组的成员进行评阅。

3.3.2 利益冲突

指南制定组和外部同行评议组的所有成员都填写了世卫组织利益声明表(包括担任咨询顾问、获得科研支持和财务投资)。共计21名指南制定小组成员和12名同行评议专家声明曾担任制药公司或顾问团队的成员,或曾收取咨询费用,23名指南制定小组成员和13名同行评议专家声明有制药公司通过资助其科研的方式曾对其提供资金支持。

2013年指南旨在制定新的或者更新现有的关于成人、青少年、儿童和孕妇使用抗病毒治疗药物的建议。世卫组织秘书处和各指南开发组的联合主席认为,潜在利益冲突的重点在于成员被单独某家制药公司雇佣,或者参与已完成、正在进行或计划进行的试验,在某家制药公司进行抗病毒治疗期间或评估具体抗病毒治疗效果时担任重要角色。世卫组织指南制定领导小组审查了所有声明,未发现仅加入一家顾问团队、仅收取一家公司的咨询费用或科研资金仅来自于某一家制药公司资助的情况。在关键实验和研究中担任审查员的成员以后也会在指南制定小组会议中做出声明。总而言之,世卫组织指南制定领导小组和各指南制定小组的联合主席已经确认,成员的利益冲突声明是透明的,没有谁需要从此审议过程中排除。同时也向不同指南制定小组所代表的广泛的选区的全体选民声明,多数成员没有需要声明的利益驱使。因此所有已填写利益声明的人员全部继续参加指南制定小组会议或担任同行评议专家。

473. 指南编制的方法和过程 3. 指南的编制方法和过程

48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和预防艾滋病毒感染的综合指南

3.4建议的制定过程

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指南制定小组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了4次会议(2012年11月,实施和服务提供指南制定小组会议;2012年12月,成人指南制定小组和妇幼保健指南制定小组会议;2013年1月,规划指南制定小组会议)。会议讨论了系统综述、用GRADE方法制定的证据表以及其他在3.2节讨论过的相关内容,并在一个需密码登录的网站上发布。随后针对以下每个主题(3.1专栏)编制标准化决策制定表,对提出的建议进行考量。这些主题包括:现有和新提出的建议;证据概要;受益和风险;社区和卫生工作者的价值观和偏好;成本和涉及的资源;成本效果;

可行性和实施障碍;公平、伦理和人权问题;建议推荐强度的等级(强烈推荐或有条件推荐)和证据质量;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需求;建议的总体依据等。

指南制定小组不仅讨论了建议的措辞,还讨论了其推荐强度(强烈推荐或有条件推荐)。所有的决议都是在商讨并对建议达成一致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包括推荐的强度、适合的区域、推荐附带的条件。对于分歧,则通过邮件讨论、电话会议和重新起草推荐及理论依据来解决。指南各章节的早期草案在指南制定小组成员间传阅,完整草案在指南制定小组成员间和同行评议专家间传阅,以便做出评价。对于一百余名评议专家所提出的广泛意见,尽可能采纳并整合入的指南的修订版.

专栏3.1 使用GRADE系统评估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的方法

世卫组织自2008年开始使用GRADE方法,该方法可以将证据的质量和建议的强度区分开来。

证据质量是指报告的效应估计值足以支撑某具体决策或推荐的可信程度。GRADE方法将证据质量分为高、中、低和极低四个级别(表3.1)(4-10)。随机对照试验初始被评定

为高质量证据,但可能会由于某些原因被降级,如研究的局限性、研究结果不一致、间接证

据、结果不精确和报告有偏倚等。观察性研究初始被评定为低质量证据,但若某干预措施

效果显著、多数研究呈现相同效果、证据显示剂量反应关系或者可能导致效果显著降低的

各种偏倚都可被识别时,观察性研究的质量等级可能会被提高(10)。证据的质量等级越

高,越有可能被强烈推荐。

推荐强度反映出指南制定小组认为采纳推荐后获得的理想效果大于潜在的不良效果的程度。推荐强度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证据的质量、利弊的权衡、价值观和优先权、资源

的利用和干预的可行性(表3.2)。

GRADE方法将推荐强度分为两种:“强烈”和“有条件”(11)。强烈推荐是指南制定小组确信采纳建议后的受益程度大于不良作用。有条件推荐是指南制定小组认为采纳建议

后获得的受益程度可能大于不良作用,但对收益和风险间的平衡关系不够确定。表3.3总结

了“强烈推荐”和“有条件推荐”分别对个人、临床医生和政策制定者的意义。

有条件推荐的原因包括:缺乏高质量的证据;结果估计不精确;个体对干预结果的价值观和偏好易改变;收益低;更适应特定环境而非所有环境;收益低而成本高(包括实施该

建议的成本)。

表3.1 GRADE证据等级分类

表3.2 影响推荐强度的关键维度

表3.3 强烈推荐和有条件推荐对个人、

临床医生和政策制定者的意义

49

3. 指南编制的方法和过程 3.4 建议的制定过程

50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和预防艾滋病毒感染的综合指南

3.5 其他方法

现有指南中的推荐。除外基于GRADE方法的新推荐,本指南还总结了现有的世卫组织其他指南中的相关建议。这些建议多使用GRADE方法制定,或者使用2008年之前的分级标准(A(强烈推荐)到C(可选推荐))及I–IV(证据等级)(网络附件www.who.int/hiv/pub/ guidelines/arv2013/annexes)。对于现有建议没有重新进行证据审查。对于需要更新的建议已标注,对于各指南中已计划更新之处也已明确声明。

对于无法进行或不适合通过系统综述和使用GRADE方法评估证据质量来对新建议加以证明之处,已撰写了定性文献综述并发表。此方法应用于第9章的一些特定议题,包括如何促使患者保留在艾滋病关怀体系中,但该方法尚不能构成正式的建议。

针对负责规划决策的规划管理人员的指导。第10章和第11章不涉及建议制定或证据质量评估,因此未使用GRADE方法。该过程涉及了两篇综述,其中一篇属叙述性综述,内容为基于证据的伦理决策过程和标准;另一篇综述是关于世卫组织相关政策、世界卫生大会决议以及利用数学建模获得的在不同人群和地区中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和成本效益。指南制定小组成员还进行了结构化讨论,以确定不同艾滋病流行形势(艾滋病中流行、高流行区域以及抗病毒治疗覆盖程度为低、中、高的不同区域)中关键临床建议的优先级别。

3.6 发布

本指南将以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通过出版物和世卫组织网络进行宣传。网上版本将包含所有附件。精简版概括了新的和现有的关键建议,以便于参考。网站提供了所有的支持文件和证据库。世卫组织总部将通过区域和分区域会议,与各区域和各国办事处及合作伙伴紧密联系,确保实现指南的广泛传播,同时将向各成员国提供帮助以实现指南的本土化。

为了解用户对这些建议的理解程度,并发现妨碍指南有效实施的障碍,世卫组织已经开始制定一项关于用户如何实施指南的评估。本指南将于2015年进行复审。在此期间,如果发现有新的重要证据,可能会对本指南进行技术层面或规划层面的更新。

2、专题地图制作方法

1 专题地图 1.1 专题地图的创建 专题地图是用于分析和表现数据的一种强有力的方式。用户可以通过使用专题地图将数据图形化,从而使数据以更直观的形式在地图上表现出来。比如通过使用专题渲染可以在地图上显示数据,从而可以清楚直观地看出在数据记录中难以发现的模式和趋势,为用户的决策支持提供依据。 根据提供的数据创建范围值专题图、直方图专题图、饼图专题图、等级符号专题图、点密度专题图、独立值专题图、格网专题图。 1.2专题地图的修改 专题地图以图层的方式在地图窗口中显示,用户可以像操作普通图层一样操作专题地图图层,对其进行放大、缩小、显示等操作。 对于已经创建的专题地图,可以对其进行修改以获得满意的效果。修改专题地图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通过【地图】| 【修改专题地图】菜单选项进行修改。 在【地图图层】对话框中选择要修改的专题地图图层,然后单击【专题】按钮。 在地图图例窗口中双击希望修改的专题地图图例激活地图图例窗口,然后选择【图例】| 【属性】菜单项。 1.3 专题地图制作 Mapinfo为制作专题地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Mapinfo 环境下,即可创建单变量专题地图(如范围、等级符号、点密度和独立值等),也可创建多变量专题地图(如直方图和饼图等)。在图40中左侧7个按钮列出了各种专题图的样式,下面将分别介绍几种专题地图的制作: (1) 范围专题图 范围专题图是一种单变量专题图,应用广泛。它按照设置的范围来显示数据,用颜色、图案来渲染范围,以点、线、区域来说明数据。在反映数值与地理区域的关系(如家庭收入、销售量等),或希望表现诸如人口密度(人口除以面积)的比例信息时,专题地图非常有用。下面以创建1994年世界人口范围专题图为例,介绍范围专题图的创建方法。 首先选择Map->Create Thematic Map 菜单,运行创建专题图向导,出现Create Thematic Map—Step 1 of 3 对话框。

(完整word版)权责管理手册3

1.0目的 为了明确集团总部各中心和各分、子公司(合作)在业务管理中的权责分配关系,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和提高效率,特制定组织管理授权手册,简称《权责体系手册》。 2.0 适用范围 集团及各分、子公司凡与提案、参与、审核、批准、备案等关键权责有关的事项,均依照本办法执行。 3.0引用文件 4.0 职责 4.1人事行政中心负责本规程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4.2人事行政部门负责具体的管理。 5.0权责体系手册管理 5.1权责管理说明 5.1.1 本手册主要针对公司经营中的人、财、物及业务流程方面的重要事项,未尽的事项可参照集团相关 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 5.1.2 权限表中主要体现提案、参与、审核、批准、备案等关键权责,其它权限在相关管理文件中体现。 5.1.3 本手册相关内容应根据公司战略、组织结构、岗位设置及业务流程的变化及时进行修订。 5.1.4 权责执行本职缺位时,只有上级才能代理下级执行。 5.2术语说明: 5.2.1 提案(符号为▲):提出经办人往往为需求的发起者。一般情况下,提出经办人不仅要提出需要进 行的某项工作事项,而且要提出初步解决方案,或根据公司管理的要求编制相关文件。 5.2.2 参与(符号为△):参与经办部门提议的工作事项,提供必要的支援,参加评审。 5.2.3 监督指导(符号为◎):对事项的督办、稽查与监督改善及执行过程训导的权力。 5.2.4 审核(符号为◆):对提出经办进行的评审、复核,包含有两种类别:一类是从行政管理的层级的 角度上级审核下属的工作;一类是部门之间(非上、下级关系)从专业技术的角度进行的审核。 5.2.5 复核(符号为■):对事项的第二次审核,本项权力集审核与监督权为一体。 5.2.6 批准(符号为★):对提出经办的事项或经过审核的事项进行最终的核准,并决定是否批准。 5.2.7 备案(符号为 ):登记备查;一般指审批事由的监管部门;负责审批事由相关公文的存档、备案 备查等。 5.3.1集团发展系统权责管理

图纸图号编制及管理办法

浙江万里安全器材制造有限公司图纸图号编制及管理办法 编制/日期:张作霖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2016-8-10 发布 2016-8-10 实施

前言 本办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B/T 5054.4-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原则>>及本公司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为非等效采用。 本办法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所规定的原则编写。 本办法的附录是相关表格。 本办法由张作霖起草。 本办法为首次发布。

图纸图号编制及管理办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公司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包括CAD图和设计文件编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2. 引用标准: GB/T 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 GB/T 14689—93 技术制图图纸幅面和格式 JB/T 5054.4-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原则 JB/T 8823-1998 机械工业企业计算机辅助管理信息分类编码导则 3. 基本原则 3.1 图样和文件编号一般采用下列字符: ———0~9 阿拉伯数字 ———A~Z 拉丁字母(O、I除外) 3.2 编号原则 A)选用公司涉猎或成熟的产品系列进行分类。 B)采用最稳定的本质属性或特征作为信息分类的基础和依据。 C)一个代码只能唯一地标示一个分类对象。 4. 一般要求 4.1 每个产品、部件、零件的图样和文件均应有独立的代号。 4.1.1采用表格图时,表中每种规格的产品、部件、零件都应标出独立的代号。 4.1.2 同一产品、部件、零件的图样用数张图纸绘制时,各张图样标注同一代号。 4.1.3 同一CAD 文件使用两种以上的存储介质时,每种存储介质中的CAD 文件都应标注同一代号。 4.1.4 通用件的编号应参照JB/T5054.8 或按企业标准的规定。 4.1.5借用件的编号应采用被借用件的代号 4.2 图样和文件的编号含有产品编号和零件编号两要素。

人员规划 人员招聘计划编制流程

人员规划-人员招聘计划编制流程 一、人员招聘计划编制流程 1.1 流程图 1.2 流程节点描述 1.2.1 开始 节点名称:开始 节点编号:B1 流程描述:根据《人员需求计划表》编制《人员招聘计划》。 关键节点:统计空缺岗位与人员、分析招聘需求、编制人员招聘计划。触发条件:每年1月20日前编制本年度人员招聘计划。 表单模板:《人员需求计划表》、《人员配置计划》、《现有人员信息表》、《空缺岗位与人员 统计表》。 输出结果:《人员招聘计划》。 1.2.2 统计空缺岗位与人员 节点名称:统计空缺岗位与人员 节点编号:B2 节点描述:对企业的空缺岗位与人员进行统计。 标准操作方法 --------------------- 1.统计空缺岗位与人员 耗用时间: 操作说明:根据《现有人员信息表》、《人员配置计划》和部门实际需求,对企业的空缺岗位与人 员进行统计,并制定《空缺岗位与人员统计表》。 1.2.3 分析招聘需求 节点名称:分析招聘需求 节点编号:B3 节点描述:分析招聘需求,制定《人员需求计划表》。 标准操作方法 --------------------- 1.分析招聘需求 耗用时间: 操作说明:根据《空缺岗位与人员统计表》,综合考虑新招聘员工的工作熟练度、现有员工调岗的 情况,在保证企业经营目标能够完成的基础上,尽量降低人员需求量,制定《人员需求计划表》。 1.2.4 编制人员招聘计划 节点名称:编制人员招聘计划 节点编号:A3节点描述:根据招聘需求的分析结果,编制《人员招聘计划》。 标准操作方法 --------------------- 1.确定招聘方式 耗用时间: 操作说明:根据《人员需求计划表》以及各岗位的任职要求,确定各类人员的招聘方式。招聘方式 分为内部招聘与外部招聘:

地图编制出版管理办法

地图编制出版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地图编制和出版管理,规范地图市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编制出版管理条例》\\\(下称《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公开的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的编制、出版活动以及相关的地图市场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有关用语的含义如下: “普通地图”,是指综合反映地表物体、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一般特征,内容包括水系、地貌、居民点、行政区划、交通线和各种境界线等要素的地图。 “专题地图”,是指表示自然现象或者社会现象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要素的地图。 “地图编制活动”,是指编辑和制作地图的活动。 “地图出版活动”,是指地图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复制和发行等活动。 第四条省测绘局依法管理全省地图编制工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管理本部门专题地图的编制工作。 省新闻出版局商省测绘局管理全省地图出版工作。 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省地图广告管理。 第五条编制普通地图,或者编制专题地图需要直接进行测绘的,必须取得相应的测绘资格。 第六条在地图上绘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界、中国历史疆界、世界各国国界的,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 在地图上绘制省级行政区域界线的,必须按照国务院批准发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界线标准画法图绘制。 在地图上绘制本省各市、县\\\(市、区\\\)行政区域界线,必须按照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市、县\\\(市、区\\\)行政区域界线标准画法图绘制。 第七条编制地图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使用最新地图资料作为编制基础;

\\\(二\\\)正确反映各要素的地理位置、形态、名称及相互关系; \\\(三\\\)具备符合地图使用目的的有关内容; \\\(四\\\)遵守技术规范,保证制图质量。 第八条普通地图由专门地图出版社出版;专题地图由国务院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具有相应地图出版资格的出版社出版;其他出版社一律不得出版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第九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地图,在出版前应当报省测绘局审核。 未出版的绘有国界线或者浙江省省界线的地图需要公开展示的\\\(包括在影视画面、图书、报刊、广告中使用的\\\),应当经省测绘局审核。 按规定应当报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的地图和应当报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审核的专题地图,由省测绘局初审后转报。 非公开出版的地图,不得公开发行、销售;未经批准,不得公开展示。 第十条公开出版的地图由出版社送审。公开展示的地图由展示单位送审。 送审地图时,送审单位应当向省测绘局提交有关资格证明文件并报送下列材料: \\\(一\\\)地图审核申请书; \\\(二\\\)试制样图一式两份\\\(彩色地图报送彩色打样图,单色地图报送原稿复印件\\\); \\\(三\\\)编制试制样图所使用的底图资料说明和资料所有权单位同意使用其资料的证明。 送审电子地图,应当同时报送地图审核申请书、编图资料来源说明、软盘\\\(或光盘\\\),以及与软盘\\\(或光盘\\\)内容所表现的主要地理要素相同的纸质地图。 第十一条省测绘局应当自收到全部送审材料之日起30日内,将审核决定通知送审单位;逾期未通知的,视为同意出版或者展示。 第十二条经审核同意出版的地图,在发行前,送审单位应当将样本一式两份报省测绘局备案。 第十三条公开出版的地图应当在地图上注明下列内容:

公路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的依据、程序和方法

公路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的依据、程序与方法 一、公路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 1、项目的工程承包合同。合同中,有关工期的规定,是确定工期值的基本依据;合同规定的工程开、竣工日期,必须通过进度计划来落实。 2、项目的施工规划与施工组织设计。这些资料明确了施工力量的部署与施工组织的方法,体现了项目的施工特点,因而成为确定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目标的基础。 3、设计进度计划。图纸资料是施工的依据,施工进度计划必须与设计进度计划相衔接,必须根据每部分图纸资料的交付日期,来安排相应部位的施工时间。 4、有关现场施工条件的资料。包括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气候、环境资料,以及交通运输条件、能源供应情况、辅助生产能力等等。 5、材料和设备供货计划。如果已经有了关于材料和设备的某种供货计划的话,那么,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必须与之相协调。 6、已建成的同类或相似项目的实际施工进度。这是重要的参考资料。 二、进度计划表达形式的选择 1、横道图 最常见而普遍应用的计划方法就是横道图。 横道计划图是按时间坐标绘出的,横向线条表示工程各工序的施工起止时间先后顺序,整个计划由一系列横道线组成。它的优点是易于编制、简单明了、直观易懂、便于检查和计算资源,特别适合于现场施工管理。 但是,作为一种计划管理的工具,横道图有它的不足之处。首先,不容易看出工作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其次,反映不出哪些工作决定了总工期,更看不出各工作分别有无伸缩余地(即机动时间),有多大的伸缩余地;再者,由于它不是一个数学模型,不能实现定量分析,无法分析工作之间相互制约的数量关系;最后,横道图不能在执行情况偏

离原订计划时,迅速而简单的进行调整和控制,更无法实行多方案的优选。 2、网络计划技术 与横道图相反,网络计划方法能明确地反映出工程各组成工序之间的相互制约和依赖关系,可以用它进行时间分析,确定出哪些工序是影响工期的关键工序,以便施工管理人员集中精力抓施工中的主要矛盾,减少盲目性。而且它是一个定义明确的数学模型,可以建立各种调整优化方法,并可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分析计算。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横道计划和网络计划的结合使用。即在应用电子计算机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时,先用网络方法进行时间分析,确定关键工序,进行调整优化,然后输出相应的横道计划用于指导现场施工。 三、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程序与方法 1、横道图的编制程序 (1)将构成整个工程的全部分项工程纵向排列填入表中; (2)横轴表示可能利用的工期; (3)分别计算所有分项工程施工所需要的时间; (4)如果在工期内能完成整个工程,则将第(3)项所计算出来的各分项工程所需工期安排在图表上,编排出日程表。这个日程的分配是为了要在预定的工期内完成整个工程,对各分项工程的所需时间和施工日期进行试算分配。 2、网络计划的编制 在项目施工中用来指导施工,控制进度的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就是经过适当优化的施工网络。其编制程序如下: (1)调查研究 就是了解和分析工程任务的构成和施工的客观条件,掌握编制进度计划所需的各种资料(这些资料的内容已在前面作了叙述),特别要对施工图进行透彻研究,并尽可能对施工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作出预测,考虑解决问题的对策等。 (2)确定方案 主要是指确定项目施工总体部署,划分施工阶段,制定施工方法,明确工艺流程,决定

专题地图编制复习资料

专题地图编制复习资料 1.专题地图的概念实质,与普通地图的区别和联系。(P10) 2.专题地图的分类。(P10) 3.专题内容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P10) 4.十种表示方法的概念、特点,表示方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5.专题地图的符号设计要点,分点状、线状和面状论述。 6.编制专题地图的过程和步骤,计算机环境下专题地图生产的工艺流程。 7.试述普通地质图、地貌类型图在内容分级、表示方法和设色原则方面的特征及其异同点。 8.举例说明政区地图与人口地图的特点与主要内容 9.专题数据分级处理的原则和方法。(P56) 10.地图综合的三个重要方面 11.地图注记的原则 第一章绪论 一、专题地图的基本概念 地图按其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型。 专题地图的定义: 按照地图主题的要求,突出而完善的表示与主题相关的一种或几种要素,使地图内容专题化,形式各异,用途专门化的地图。 专题地图的基本特征: 1,专题地图只将一种或几种与主题相关联的要素特别完备而详细地显示,而其它要素的显示则较为概略,甚至不予显示。 2,内容更加广泛多样。专题地图上表示的内容,除了那些在地表上能见到的和能进行测量的自然现象或人文现象外,还有那些往往不能见到的或不能直接测量的自然现象或人文现象。 3,不仅可以表示现象的现状及其分布,而且能表示现象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规律。例如环境保护方面的地图,人口地图和经济预测图等。 二、专题地图的分类 地图分类的标志很多,就专题地图而言,主要有按内容、按数据特征、按内容概括程度和按用途分类。 1、按内容分类 专题地图按其内容的专题性质,通常可分为三个基本类型:即自然地图、人文地图和其它专题地图。每一类地图又可细分为若干种。 (1) 自然地图可分为: 地势图、地质图、地球物理图、地貌图、气象气候图、水文图、土壤图、植被图、动物地理图、综合自然地理图(景观地图或生态地图)等。 (2) 人文地图可分为: 政区地图以反映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关系和国内行政区划及政治、行政中心为主要内容; 人口地图包括人口分布、人口密度、民族分布、居民的自然变动、居民迁移以及居民的其它组成等内容; 经济地图包括自然资源(动力资源、矿产资源)、各工业部门、农业部门、林业、交通运输(铁路、公路、航运、货物运输等) 、通信联系(电信、邮政等)、商业、财政联系、综合

00.权责体系手册(权责体系表)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权责体系设计方案 是在诊断报告、组织结构设计和绩效体系设计方案基础上涉及而成。 旨在解决目前存在的“领导越俎代庖;中层有职无权;员工无所是从”的高度集权问题,从而建立高效的组织运行系统。 权责体系是确保新的组织结构得以有效运行的关键,从动态角度描述了权责的流动过程,以及不同管理层次在各项主要业务活动中的权限和责任。 权责体系的实施是一个动态而复杂的过程,它需要一套完善和科学的约束机制和考核机制为基础,而且,权责体系的修订和完善也只有在实施过程中才可能实现。 本权责体系的实施需要高层领导者改变原有的领导方式,并直接推动和监督其执行。一.系统篇 1.组织结构与权责体系 2.集权与分权:是指一个企业决策权的集中程度或分散程度; 3.直线与参谋:是指直线指挥权与辅助性职权直接的平衡关系;指挥链指直线职权 之间的管辖和指挥关系,指挥链又称为权力线。 4.权责流程图:权责流程图用来表示企业不同层次管理部门和主管人员在各种管理 流程中所有享有的不同类型的职权。 业务流程决定权责(分核心流程、支持流程和工作流程)。 权责体系的纵向结构:高层管理者(经营决策权)、中层管理者(专业管理权)和基层管理者(作业管理权)。 企业管理组织的不同层次承担着不同的职能,因此,按照以责定权的要求,职权就会相应形成纵向结构。职权的纵向结构一般由高层的经营决策权、中层的专业管理权以及基层的作业管理权三个部分组成,将这三个组成部分联结起来,使之成为上下衔接、贯穿到底的纵向系统,靠的是决策权在各个层次的合理配置。 由于决策权贯穿着职权的纵向结构,这就需要正确处理决策权的集中和分散的关系,包括从总体上确定企业决策权集中化和分散化的关系,以及决策权的具体配置,完成这一任务的工作,就是集权和分权的设计工作,是职权设计的一项基本内容。 二.运作篇 三.实施篇

图号的编制

图号的编制: 一般常用的编制: 4.1.2 图号的编制方法 4.1.2.1 图纸按产品、模块、组件、零件的隶属关系编号。 (1)“产品代号”由字母和数字组成,常规产品以公司编制的标准“产品简介”型号为准,订制产品以下单型号为准。 (2)“版本代号”由X、01、02、03组成。X表示新版,主要是常用钣金结构改造后,为使其与原结构投料不冲突和配套使用特定的版本代号;01、02、03是针对仪表机箱结构的更新所定的专用版本代号,01表示第一代,02表示第二代,03表示第三代。出现新版本时要注明对前面版本的处理办法(取消、保留),同一型号不同版本号的图纸在设计部门未通知取消的情况下均需存档,投料时需明确版本号,假如某一版本图纸需要取消时设计部门要出“图纸更改通知单”。 针对产品名称及文件名有版本区别时如何定义做出区别:主要是在能保证技术要求的基础上,为了结构上更合理和降低成本,做了工艺上的改进。如THWD-1C型老桌子和 THWD-1C(X).2B.1桌,THWD-1C型老桌子焊接结构,工艺程序多、复杂,分量重,成本高,THWD-1C(X).2B.1桌类似方管的框架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两者都在使用;TH-I型智能转动惯量实验仪包括TH-I(-02).1机箱和TH-I(-03).1机箱,TH-I(-02).1机箱结构由机箱箱身、机箱前面板和箱盖三部分组成,TH-I(-03).1机箱结构由机箱箱盖(通用)和机箱箱底两部分组成,工艺程序少,简单,方便。 (3)“模块代号”由数字组成,其级数与位数应按产品结构的复杂程度而定。模块代号主要是根据产品结构及生产方式来确定分类方法,如:THMSRX-3型产品中的THMSRX-3.1、2、3、4、5、6、7、8、9、10代号,其中1~9分别指代第一站到第九站中的各站,10代表各站所共用的型材桌、控制盒等;再如:THMET-1型产品中的THMET-1.1、2代号,分别指代屏部分和桌部分。 (4)“零件识别号”:“B”指钣金件、“J”指金加工、“L”指铝型材、“M”指木工件、“W”指外购件、“P”指PC、“Q”指其余。 (5)“组件代号”由数字组成,一般为外协直接焊接、装配部分。其级数与位数应按产品结构的复杂程度而定(模块代号后的“.”后代表组件) (6)“零件代号”由数字组成,应在其所属(产品、模块、组件)的范围内编号(组件后的“—”后代表零件),例:

00.权责体系手册(权责体系表)

权责体系设计方案 是在诊断报告、组织结构设计和绩效体系设计方案基础上涉及而成。 旨在解决目前存在的“领导越俎代庖;中层有职无权;员工无所是从”的高度集权问题,从而建立高效的组织运行系统。 权责体系是确保新的组织结构得以有效运行的关键,从动态角度描述了权责的流动过程,以及不同管理层次在各项主要业务活动中的权限和责任。 权责体系的实施是一个动态而复杂的过程,它需要一套完善和科学的约束机制和考核机制为基础,而且,权责体系的修订和完善也只有在实施过程中才可能实现。 本权责体系的实施需要高层领导者改变原有的领导方式,并直接推动和监督其执行。一.系统篇 1.组织结构与权责体系 2.集权与分权:是指一个企业决策权的集中程度或分散程度; 3.直线与参谋:是指直线指挥权与辅助性职权直接的平衡关系;指挥链指直线职权之间的 管辖和指挥关系,指挥链又称为权力线。 4.权责流程图:权责流程图用来表示企业不同层次管理部门和主管人员在各种管理流程中 所有享有的不同类型的职权。 业务流程决定权责(分核心流程、支持流程和工作流程)。 权责体系的纵向结构:高层管理者(经营决策权)、中层管理者(专业管理权)和基层管理者(作业管理权)。 企业管理组织的不同层次承担着不同的职能,因此,按照以责定权的要求,职权就会相应形成纵向结构。职权的纵向结构一般由高层的经营决策权、中层的专业管理权以及基层的作业管理权三个部分组成,将这三个组成部分联结起来,使之成为上下衔接、贯穿到底的纵向系统,靠的是决策权在各个层次的合理配置。 由于决策权贯穿着职权的纵向结构,这就需要正确处理决策权的集中和分散的关系,包括从总体上确定企业决策权集中化和分散化的关系,以及决策权的具体配置,完成这一任务的工作,就是集权和分权的设计工作,是职权设计的一项基本内容。 二.运作篇 三.实施篇

关于设计文件归档管理的暂行规定 - 图纸图签栏中“图号”的编制方法规定 - 附件1(2)

图纸图签栏中“图号”的编制方法规定 公司所做工程项目,图纸图签栏中“图号”由三部分组成: 工程类别号-专业代号-张次号 一、工程类别及代号: 1—居住建筑:住宅、公寓; 2—办公建筑:办公楼; 3—教育建筑:教学楼、试验楼(包括大、中、小幼儿园); 4—文娱、体育、博览建筑:影剧院、活动中心、会堂、体育场、游泳馆、训练馆、图书档案馆、展览馆、博物馆等; 5—医疗建筑:门诊楼、医技楼、病房楼等; 6—商业、旅馆建筑:商场、营业楼、餐厅、旅馆、招待所、宾馆等; 7—附属建筑:锅炉房、泵房、空调机房、变电所、人防等; 8—工业建筑:厂房、仓库等; 9—市政工程:道路工程、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等; 10—其它:总图、车库、客运楼、候机楼、邮政、邮电大楼及上未含类型; 注:综合楼以主要使用功能列入以上类型中。 二、专业代号: (一)建筑类 0—总图 1—建筑 2—结构 3—给水排水 4—暖通空调 5—电气 6—建筑智能 7—水处理 8—景观

(二)市政工程 0—道路工程 1—给水管网 2—污水管网 3—雨水管网 4—中水管网 5—道路照明工程 6—水处理 7—桥梁 8—管线综合 9—景观绿化10—经济 11—交通 三、张次号: 图纸张次号按01,02,03,04 ,05 ……编写,依次顺延。 补充图纸编号: 1、某项目某个专业需补充图纸时,在该专业后加补充图的张次号及补充标识“B”,第一次补充为B1,第二次修改为B2,依次类推。 例:3-2-2-B1说明某教育类建筑结构专业第1次补充的第2张图。 1-3-1-B2说明某住宅类建筑给排水专业第2次补充的第1张图。 修改图纸编号: 1、某项目某个专业中的某一张图纸修改时,在该图纸的张次后加修改标识“X”,第一次修改为X1,第二次修改为X2,依次类推。 例:1-2-05-X1 说明某住宅类建筑结构专业第5张图纸的第1次修改图。 3-5-07-X2 说明某教育类建筑电气专业第7张图纸的第2次修改图。

生产计划编制流程

生产计划编制流程 1、准备工作 1)、对生产计划模板(或公司所使用的ERP系统\SAP系统)日常数据进行维护:包括工作中心、机器设备、车间产能、生产线及班次等相关生产数据进行维护; 2)、标准产能表制定:定期组织车间对车间的实际产能进行测试,并按生产品项编制完成《标准产能表》,《标准产能表》为生产计划编制的重要依据之一; 3)、每日产品进出存数据确认; 4)、生产人力确认:以不超过月生产计划评估表的最大开机数及人力需求数为基准安排日生产计划,当次日计划开机人数超过评估人力需求时,需要提前同生产车间确认,看能否通过内部调整人力资源完成生产计划,否则需要调整计划量(调整按市场需求优紧缓松); 5)、查看上一工作日的生产计划达成情况,对未达成计划的品种及未达成计划原因进行确认。 2、生产计划编制 1)、根据公司的产品库存情况及成品销售发货趋势,再根据各成品库存上、下限结构,初步确认需排产的生产品种及数量; 2)、公司库存的原料、包装材料、半成品量确认,需了解公司目前所库存的原料及包装材料的状态是否为完全可用状态(现在有些公司因生产任务紧急,对部分供应商供应的不合格物料进行特采接受,在生产前由品质部门进行检验、评审或是生产过程中发现物料品质有问题,无法用于生产,会对该物料进行转仓重检等会占用正常可用库存量。),确定可生产的品种及数量;3)、车间设备运行状况及人力配置是否可以满足生产需求; 4)、结合市场部、销售部信息及生产建议; 5)、各生产车间《标准产能表》。 生产计划的编制主要依据以上5点完成。 3、计划编制原则: 1)、对于月需求较小的产品,安排生产计划量尽量安排以1个工作日为生产单位,减少设备调试、非同类产品间的转料次数及模具更换次数,从而让包装材料、能源、人力最大化利用;2)、人力耗用多的品种优先安排,人力耗用多的品种生产结束后,可安排人员参加其它的作业或是下班,减少员工待料工时,节约人工成本; 3)、设备开机需求量集中连续生产,减少透机次数、节约透机时间及透机原料以及预热时间。生产计划的编制原则应以节约成本、成本最优原则。

地图编制出版管理办法全文

地图编制出版管理办法 地图编制出版管理办法全文 第一条为了加强地图编制和出版管理,规范地图市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编制出版管理条例》(下称《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公开的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的编制、出版活动以及相关的地图市场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有关用语的含义如下: “普通地图”,是指综合反映地表物体、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一般特征,内容包括水系、地貌、居民点、行政区划、交通线和各种境界线等要素的地图。 “专题地图”,是指表示自然现象或者社会现象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要素的地图。 “地图编制活动”,是指编辑和制作地图的活动。 “地图出版活动”,是指地图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复制和发行等活动。 第四条省测绘局依法管理全省地图编制工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管理本部门专题地图的编制工作。 省新闻出版局商省测绘局管理全省地图出版工作。 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省地图广告管理。 第五条编制普通地图,或者编制专题地图需要直接进行测绘的,必须取得相应的测绘资格。 第六条在地图上绘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界、中国历史疆界、世界各国国界的,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 在地图上绘制省级行政区域界线的,必须按照国务院批准发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界线标准画法图绘制。 在地图上绘制本省各市、县(市、区)行政区域界线,必须按照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市、县(市、区)行政区域界线标准画法图绘制。 第七条编制地图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使用最新地图资料作为编制基础;

(二)正确反映各要素的地理位置、形态、名称及相互关系; (三)具备符合地图使用目的的有关内容; (四)遵守技术规范,保证制图质量。 第八条普通地图由专门地图出版社出版;专题地图由国务院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具有相应地图出版资格的出版社出版;其他出版社一律不得出版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第九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地图,在出版前应当报省测绘局审核。 未出版的绘有国界线或者浙江省省界线的地图需要公开展示的(包括在影视画面、图书、报刊、广告中使用的),应当经省测绘局审核。 按规定应当报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的地图和应当报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审核的专题地图,由省测绘局初审后转报。 非公开出版的地图,不得公开发行、销售;未经批准,不得公开展示。 第十条公开出版的地图由出版社送审。公开展示的地图由展示单位送审。 送审地图时,送审单位应当向省测绘局提交有关资格证明文件并报送下列材料: (一)地图审核申请书; (二)试制样图一式两份(彩色地图报送彩色打样图,单色地图报送原稿复印件); (三)编制试制样图所使用的底图资料说明和资料所有权单位同意使用其资料的证明。 送审电子地图,应当同时报送地图审核申请书、编图资料来源说明、软盘(或光盘),以及与软盘(或光盘)内容所表现的主要地理要素相同的纸质地图。 第十一条省测绘局应当自收到全部送审材料之日起30日内,将审核决定通知送审单位;逾期未通知的,视为同意出版或者展示。 第十二条经审核同意出版的地图,在发行前,送审单位应当将样本一式两份报省测绘局备案。 第十三条公开出版的地图应当在地图上注明下列内容:

人力资源规划的编制流程

人力资源规划的编制流程 一个企业必须根据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目标和任务来制定其本身的人力资源计划。一般来说,一个企业组织的人力资源计划的编制要经过五个步骤,如图“人力资源计划编制步骤示意图”所示。 1、预测和规划本组织未来人力资源的供给状况 通过对本组织内部现有各种人力资源的认真测算,并对照本组织在某一定时期内人员流动的情况,即可预测出本组织在未来某一时期里可能提供的各种人力资源状况。 1)对本组织内现有的各种人力资源进行测算。包括各种人员的年龄、性别,工作简历和教育、技能等方面的资料;目前本组织内各个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各个时期中人员变动的情况;雇员的潜力、个人发展目标以及工作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情况;有关职工技能――包括其技术、知识、受教育、经验、发明、创造以及发表的学术论文或所获专利等方面的信息资料。 2)分析组织内的情况。一个企业组织中现有职工的流动就可能有这样几种情况:第一,滞留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第二,平行岗位的流动;第三,在组织内的提升或降职更动;第四,或被开除出本组织(流出);第五,退休、或病故。 目前,国内外企业组织对本组织人力资源供给方面进行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根据本组织各部门的以往有关工作岗位上输入和调出信息以 及在本单位内工作更动的情况进行预测性测算,这样,人力 资源计划人员就可预测出组织内现有或未来某一时期内可提 供的各种人员的数量。这种方法适用于相对稳定的环境或短 期性的预测。 采用随机网络模式方法。 2、对进行预测 经过第一步对本组织员工在未来某一时期内人力资源供给方面预测规划的基础上,接着就要根据组织的来预测本组织在未来某一时期对各种人力资源的需求,对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和规划可以根据时间的跨度而相应地采用不同的预测方法。 3、进行人力资源供需方面的分析比较 人力资源计划编制的第三步是把本组织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数与在同期内组织本身仍可供给的人 力资源数进行。从比较分析中则可测算出对各类人员的所需数。在进行本企业组织在未来某一时期内可提供的人员和相应所需人员的对比分析时,不但可测算出某一时期内人员的短缺或过剩情况,还可以具体地了解到某一具体岗位上员工余缺的情况,从而可以测出需要具有哪一方面的知识、技术档次方面的人,这样就可有针对性地物色或培训,并为组织制定有关人力资源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供了依据。 4、制定有关人力资源供需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地图制作方法

一、制图人需要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二、适合用于制作定向越野图的底图; 三、定向越野的场地制作一一野外勘测; 四、绘图一一OCAD软件的使用(简介)。 9. 1制图人需要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9. 1 . 1制作定向地图涉及的知识面 ①地质地貌学一一想要正确的表现出不同类型的地貌及其图形特点,需要知道地貌的成因; ②绘图学一一地图是由各种符号组成的,我们不能不了解他们的构成、色彩、表达方式、 绘制特点与要求; ③地图编制与印制的常识一一地图对地形(即地物与地貌)的表示方法是一个完整的技 术艺术体系,因此,制作地图的过程就必须是一个遵循制图规律的独特的工艺流程,并采用科学的理论与先进的技术手段; ④测量学一一因为没有现成的地图完全适合于定向运动; ⑤定向运动基本常识不言而喻(一下同); ⑥国际定向运动图制图规范; ⑦各类、各级定向运动比赛的规则; ⑧定向路线设计的原理与原则; ⑨OCAD制图软件的使用; ⑩参加定向运动比赛的实际经验(这一点十分重要)。 9. 1 . 2工作性质与环境对制图人提出的要求 ? 强健的生理与心理状态 野外测图是制作定向地图最关键,也是最基础的工作。您若想从事这项工作,不仅需要具有较多的经验,较强的专业能力,其实您首先必须具备的是要有“异于常人”的性格、意志、心理和体能的状态。 在定向这个行业中,在没有谁的特殊性彼得上测绘定向地图的人啦。长期孤身一人在寂 静无声的山野丛林中上上下下,兜兜转转,脑力体力经常透支。特别是不可避免的枯燥乏味、孤独寂寞,还要忍受地理环境、季节气候甚至是野生动物带来的身心压力。 假如再有时间限制(通常都由计划比赛的时间限定),时间因素就成了压力倍增器。因

机械产品图号编码设计方法与原则

机械产品图号编码设计方法与原则 机械制造业的工程图纸的使用与管理随着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的增加而变得愈加复杂,尤其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图纸信息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会影响到机械产品的生产组织,计划管理,财务管理。在机械制造企业,当其产品的制造数量和种类较少时,工程图纸的管理相对较容易。而当产品的种类和数量非常多时,工程图纸的管理就会更加困难。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PDM 产品数据管理、ERP企业资源计划等现代管理技术的应用要求图纸编码信息更加合理规范。因此对现代化企业有必要规范产品图号的编码,以适应现代企业信息管理的需要。 一、图号编制或编码的几点原则: 1、图号的编制是企业产品设计、工艺准备、生产组织、经营管理、财务统计的基础信息代码和依据,是企业信息化数据的基础或数据源; 2、系统性的将图纸按选定的事物、概念的属性或特征按一定的顺序予以系列化,形成合理的分类体系; 3、唯一性的一个代码只能唯一的标识一个分类对象; 4、规范性的编码格式,编码格式必须统一; 5、兼顾已有代码的格式便于考虑管理与习惯; 6、可延续性和拓展性,为下一级信息管理创造条件; 7、用两张以上数量图纸描述同一零件或部件时采用同一图号; 8、图号编制的具体位数与企业产品的构成、产品种类数量、企业的发展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讲在满足在较长时间内不改变编码原则为前提,应当可延续30-50年,在此条件下尽可能地减少总位数。 二、常用工程图纸图号构成的方法: 图号可以是一个号或几个号组成。在信息技术数据库中对应的是数据库的字段。每一 个图号在标题栏中放在单独的一个框内。一个图号(字段)时常采用几位或十几位字符作 为图号的代码。常用图号通常要考虑以下产品或图纸的特征或属性: 1、合同号,签订合同时的合同编码; 2、隶属关系号,表示或表达零件或部件间的所属关系; 3、大分类号,按照某种功能或类型属性划分(可编入零件或部件的某一属性或特征); 4、小分类号,按照某种功能或类型属性划分(可编入零件或部件的某一属性或特征); 5、图纸幅面特征代码,如:A0、A1、A2、A3、A4; 6、设备位置分类代码,如在一项工程中工艺流程的某一段位置的设备的编码; 7、图纸顺序号代码,图纸的自然顺序号,通常在一个合同里或一个项目里编制; 8、材料特征代码,表示零件、部件、焊接件、有色金属、橡胶制品等材料属性; 9、专业特征代码,表示有别于机械专业的代码,如液压专业、电气专业等; 10、零件与部件区分代码,如部件、焊接件、组合件、零件等; 11、技术文件类型编码,通常指各种技术文件,包括说明书、技术条件等; 12、存储光盘代码,刻录光盘时光盘的代码; 13、网络服务器中存储路径编码,适用于所有文件存放在服务器硬盘中; 14、存档柜号,存储图纸的档案柜号; 15、继承图号,由某一个零件或部件的图纸修改后的图纸,修改前图纸的图号。 当采用多号时一般将各个号码添加在不同的框内,每个框内的编码具有不同的意义。 三、图号采用的字符 阿拉伯数字0-9; 英文字母A-Z (I,O除外); 短横线—;圆点·;斜线/ 。 通常应当尽可能地不使用短横线、圆点、斜线。

《专题地图编制》教学大纲模板

《专题地图编制》理论课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教学对象:测绘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学时学分:48学时, 3学分(其中理论20学时,上机28学时)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简介 《专题地图编制》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一门选修课。该课程简要介绍专题图的起源与发展趋势,专题图生产过程、专题图的设计与编制、专题图的表示及其编制方法。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地图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并能掌握读图、识图、用图及绘图的技能与技巧。 2、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以上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专题地图的设计与编制方法,为今后地图测量、编绘、输入输出的图形化表达提供技术支撑。 3、预修课程与后续课程 预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专题图学、测量学、计算机地图制图。 后续课程:电子地图与导航。 4、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建议 该课程属于专业选修课程。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重在操作,以课堂练习为主,并与多媒体手段相结合,边教边练,灵活机动教学方法。 5、考核方式 本课程实践性较强,考核也偏向于实践,主要以考勤、平时上机练习、综合作业练习的完成数量与质量来综合评定成绩。 课程总成绩=考勤成绩(占30%)+平时上机练习成绩(占30%)+综合作业练习成绩(占40%)。 6、指定教材 《专题地图编制》黄仁涛,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 7、教学参考书

[1] 《新编地图学教程》,蔡孟裔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新编地图学实习教程》,蔡孟裔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现代地图学》,廖克,科学出版社.2003 [4] 《地图学》,张力果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5] 《计算机地图制图原理与应用》,王红、李霖,科学出版社。 [6] 《地图设计与编绘》,祝国瑞,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8、教学环节及学时安排 表1 课程学时分配表 9、教学大纲修订说明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1.掌握专题图的概念、专题图的分类。2.了解

软件开发项目计划编制过程

软件开发项目计划编制过程 2006-06-13 本文简要说明了软件开发项目的计划的要素、计划编制过程、以及项目计划内容确定的一般过程。 一、项目计划的要素 根据PMBOK2000,项目计划可以包含如下要素: 1、项目范围说明 项目范围说明阐述进行这个项目的原因或意义,形成项目的基本框架,使项目所有者或项目管理者能够系统地、逻辑地分析项目关键问题及项目形成中的相互作用要素,使项目干系人在项目开始实施前或项目相关文档编写以前,能够就项目的基本内容和结构达成一致;项目范围说明应当形成项目成果核对清单,作为项目评估的依据,在项目终止以后或项目最终报告完成以前进行评估,以此作为评价项目成败的依据;范围说明还可以作为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监控和考核项目实施情况的基础,和项目其他相关计划的基础。 2、项目进度计划 进度计划是说明项目中各项工作的开展顺序、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及相互依赖衔接关系的计划。通过进度计划的编制,使项目实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进度计划是进度控制和管理的依据,可以分为项目进度控制计划和项目状态报告计划。 在进度控制计划中,要确定应该监督哪些工作、何时进行监督、监督负责人是谁,用什么样的方法收集和处理项目进度信息,怎样按时检查工作进展和采取什么调整措施,并把这些控制工作所需的时间和人员、技术、物资资源等列入项目总计划中。 3、项目质量计划 质量计划针对具体待定的项目,安排质量监控人员及相关资源、规定使用那些制度、规范、程序、标准。项目质量计划应当包括与保证与控制项目质量有关的所有活动。质量计划的目的是确保项目的质量目标都能达到。根据ISO9001要求和PMBOK2000,为实现质量目标,组织应遵循以

产品图样编号方法

XXXXXXXXXXXXXXXXXXXX公司企业标准 Q/XX 022-2008 产品图样编号方法 2008-11-05发布 2008-11-08实施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公司发布

前言 为进一步提高产品图样的编制质量,规范图样管理,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依据机械部有关标准并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而编制。本标准为产品图样代号的编制和审核提供依据。 本标准由公司技术中心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XXX

产品图样编号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产品图样代号的编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产品图样的编号,其它图样可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 JB/T9725-1999 工程机械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3 基本要求 3.1 每个产品、部件及零件的图样均应有独立的代号。 3.2 产品图样中采用表格时,表中每种规格的产品、部件及零件都应标出独立的代号。 3.3 无图件应标出独立代号,并按专用件代号标出;借用件的代号采用被借用件的图样代号;通用件采用通用件的图样代号。 3.4 产品图样代号应唯一的标识一个分类对象。 4 编号方法 4.1 产品图样按产品、部件及零件的隶属关系进行编号。 4.2 产品图样代号一般由产品型号、隶属号组成,中间以圆点或短横线隔开。示例见图1。 4.3 产品型号由字母和数字组成,隶属号由数字组成,其级数和位数按产品的复杂程度而定。 4.4 对特殊定货(在标准系列图的基础上作局部修改)的专用产品,应在系列图产品型号后附加能表示其特征的专用拼音字母(一般不超过三个字母),并打上括号。若同批专用产品,结构有所变化需用不同的图样绘制时,则在专用字母后加上“1、2、3……”顺序号,以示区别。 示例1:衡水专用的BC50产品 BC50 (HS)或 BC50 (HS1) “衡水”专用拼音字母 产品型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