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幅优秀的对联说起
- 格式:docx
- 大小:286.78 KB
- 文档页数:3
天道酬勤为横批的对联范文范文模板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联是一种具有独特韵味和艺术价值的短诗体裁。
它以两行对偶的文字组成,既能凝练表达思想感情,又可体现文字之美,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而"天道酬勤" 则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谚语,蕴含着对人们努力工作、奋发向上精神的讴歌。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探讨天道酬勤为横批的对联范文,并分享写作技巧及实例演绎。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
首先,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介绍对联的定义及特点,并解析"天道酬勤" 这个横批的含义。
其次,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提供一些对联范文示例展示,并探讨范文模板的构建方法和写作技巧。
最后,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总结文章要点,分析对读者的启发影响,并展望未来对联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天道酬勤为横批的对联范文,让读者了解并领略对联的艺术魅力,深入理解"天道酬勤" 的深刻内涵。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分享写作技巧和实例演绎,帮助读者在撰写对联时能够更加灵活运用,并激发读者的工作热情、奋斗精神。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励志精神的理解与认识。
2. 天道酬勤为横批的对联范文:2.1 对联定义及特点:对联是一种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由上下两句互相呼应、形成对仗关系的文字构成。
它以简洁、含蓄、意境丰富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中国的书法、绘画和装饰艺术中。
天道酬勤作为对联的横批,寓意着只有辛勤付出努力,才能获得上天的回报和赏识。
2.2 天道酬勤的含义解析:在“天道酬勤”这个词组中,“天道”指代了自然规律和命运之力,“酬勤”则表示人类通过努力工作来获得回报。
因此,“天道酬勤”的含义是认为只有通过辛勤付出并不断努力,才能够实现成功和享受幸福生活。
2.3 对联范文示例展示:上联:奋发图强铸辉煌下联:百折不挠创辉煌横批:天道酬勤这副对联以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为主题。
灵隐寺内一幅对联,竟写尽了人生!杭州灵隐寺内,挂着这样一幅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语言虽朴实无华,却饱含着人生哲理,写尽了人生。
岁月如流水,人生非常短暂,不患得患失,不忧心忡忡,每天乐乐陶陶,该有多好。
遇到失意,疾首蹙额,心胆俱碎,多么难受。
人间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以一颗坦然的心看世事纷纭,不求万事皆如意,一半称心足矣。
知足常乐的人,看花草树木都很美,走过路过,全都是风景。
人生如月,月满则亏。
凡事尽人意,唯求无愧于心。
海边,有个年轻人,捡了一条遗弃的漏船,补了又补,可以出海打鱼了。
每天唱着歌出海,即使空网而归,下了船,躺在沙滩上,晒着太阳,唱着歌,非常快乐。
有个鱼贩,住在岸边的别墅,每天早出晚归,回到家后,总是忙着算今天赚了多少、失了多少,整天愁眉苦脸。
每天看着大海和天气,担心鱼价的涨跌,根本没有一时一刻的快乐。
鱼贩的老婆,听见年轻渔夫的歌声,羡慕年轻人,怎么这么开心。
鱼贩看见渔夫每天早上出去打鱼,唱着歌回家,自己却每天担忧,一点也不开心。
鱼贩非常困惑,心想,我拥有这么多鱼,可这么不快乐;他一条鱼都没捞着,怎么这么快乐。
鱼贩觉得要好好找出原因,找个方法让渔夫也不要太高兴。
鱼贩对老婆说,我有办法试试他,是不是老天真的厚待他。
趁渔夫在岸上唱歌,鱼贩偷偷在渔夫的小船上,放了一大块金子。
太阳落山,渔夫回到小船上,一眼看见这块金子,喜出望外,这是老天给的礼物吗?渔夫手里掂着这块金子。
这块金子,可以换掉这条补了又补的漏船,换一条大船,这样他每天都可以打上一船鱼,然后再买更大的船,雇几个渔夫,为他去打鱼。
船,越换越大,整个大海的鱼,都可以属于他了。
他在岸上做最大的鱼贩,把鱼价垄断了,他就可以是岸上最富有的人了。
渔夫想了整整一夜,那一晚他忘了唱歌。
鱼贩在外面一直观察,他明白了让渔夫不再唱歌的原因是什么。
从那夜起,渔夫就有了烦恼心,再也听不见他唱歌了。
他卖了漏船,用那块金子,负上高利贷,买了一条大船。
一一对联一一金山西见烟尘飞大地草原为我家
摘要:
1.介绍一一对联一一金山西见烟尘飞大地草原为我家
2.分析一一对联一一金山西见烟尘飞大地草原为我家
3.探讨一一对联一一金山西见烟尘飞大地草原为我家所表达的意境
4.总结一一对联一一金山西见烟尘飞大地草原为我家的艺术价值
正文:
一一对联一一金山西见烟尘飞大地草原为我家,这是一副描绘自然景观的对联。
上联“金山西见烟尘飞”,形象地描绘了我国西部地区山脉的壮丽景色,金色的山脉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尤为壮观。
下联“大地草原为我家”,表现出了一片广袤无垠的草原,这里是牧民们的家园,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从一一对联一一金山西见烟尘飞大地草原为我家这句对联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对联以自然景观为题材,将西部山脉的雄伟与草原的辽阔融为一体,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
同时,对联还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将自然景观与人类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一一对联一一金山西见烟尘飞大地草原为我家所表达的意境,既包含了我国西部的自然美景,又展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这里有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也有人类生活的温馨气息。
对联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画卷,令人陶醉其中。
总的来说,一一对联一一金山西见烟尘飞大地草原为我家是一副描绘自然景观的优秀对联。
灵隐寺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已写尽了人生!杭州灵隐寺内,挂着这样一幅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语言虽朴实无华,却饱含着人生哲理,写尽了人生。
万事只求半称心,意味着常常要知足常乐、随遇而安。
林语堂先生说,这是“中国人所发现的最健全的生活理想”。
“半称心”并非消极无奈,而是一种人到中年后的豁达与智慧。
“半”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心灵状态,一种人生智慧,一种处世哲学。
假如事事尽如人意,那有什么努力和辉煌精彩可言呢?人生不存在十全十美,有遗憾才显出生活本色。
人生几十年,酸甜苦辣咸,各种滋味都有,故称“百味人生。
”世界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
过不了的就掉头而回,也是一种智慧。
只有平心静气胸无太多的杂念,才能及时把握机遇、化险为夷。
万事只求“半称心”,是胸襟宽广,是淡定从容的处世哲学。
万事只求“半称心”,是不设置太玄的目标,不盲目的去攀比。
不生非分之想,不贪非分之财。
可能我们得不到某些东西,但也不要让忧虑和悔恨来苦恼我们的生活。
可能我们达不到某项目标,但也不要一味得垂头丧气。
杨绛出生在一个有名的知识分子家庭,她的家境殷实,生活养尊处优,从小到大都是有名的才女。
可是嫁给钱钟书后,便跟着丈夫漂流海外求学,学习之余,杨绛几乎揽下生活里的一切杂事,做饭制衣,翻墙爬窗,无所不能。
杨绛说:“得到了爱情未必拥有金钱;获得了金钱未必能拥有快乐,拥有快乐又未必能享受到健康,即便是拥有健康,也未必一切如愿以偿。
”人生不易,生活不易,让我们珍惜拥有,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态,以求通达明智、沉浮自如。
人生的路上,固守淡泊,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不做世间功利的奴隶,不为凡尘中各种搅扰、牵累、烦恼所左右,使自已的人生不断得以升华。
不去强求完美,做真实的自我,让人性回归到本真的状态;不苛求自己,不委屈自己,努力不懈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快乐就在身边。
万事只求半称心,这不是玩世,这是求是。
追求“半称心”的生活,不是无奈和消极,而是一种豁达和智慧。
经典著名优秀对联大全及赏析经典著名优秀对联大全及赏析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是五代十国蜀国国君孟昶的一幅桃符对联,也是我国有历史记载的第一副春联,从字面上看,“纳”即“享受”;“余庆”,旧指“先代的遗泽”,《易经-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上联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下联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
全连蕴含着喜迎新春、祈求幸福的意思。
对联的头尾还嵌入新春两个字,中间嵌入了“嘉节”两个字,合起来“新春嘉节”,非常巧妙。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
此联乃清朝邓石如自题于书房的楹联。
春风有包容接纳万物的博大情怀;文辞笔墨如秋水一般,不沾染半点世俗尘埃。
何等气度,何等清高。
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花永开。
春天代表欣欣向荣的景象,一年四季都是春天的话,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是欣欣向荣、兴旺的样子;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斑斓,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一年四季如春,天天百花盛开,形容社会蒸蒸日上、生活红红火火,这是个美好的祝愿的意思。
此联联概括了祖国百花争艳,万物生辉的繁荣景象,讴歌了新时代的新面貌,尽情地抒发了春联的创作者对祖国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的赞颂。
春来羊起舞;雪化马归山。
此联好在巧妙地表达辞旧迎新的联意:上联——羊年到了,春天来了,吉祥如意,欢欣鼓舞;下联——春天到了,冰雪消融;马年去了,去哪儿了?——化用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语意,曰:马归山。
妙哉!三羊开景泰,双燕舞春风。
简释:古汉语中“羊”同“祥”,吉祥之意;用于岁首祝福时,人们也常用“三羊”来代替“三阳”,把“三阳开泰”写成“三羊开泰”,乃取吉祥之意;根据泰卦的释义,“三阳开泰”的引申意思,则有好运即将降临之意。
下联很好理解,春天来了,春燕飞舞,春天充满生机。
马步不停追梦远;羊头又领带春新。
马年虽然过去,但依然要快马加鞭去追逐梦想;在新的一年里,更要做领头羊,争先创优,去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
承富启强马步快追华夏梦;蘸春濡喜羊毫大写价值观。
楹联文化心得楹联文化心得(优秀5篇)楹联文化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楹联文化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楹联文化心得篇1楹联,又称对联或对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其特点在于对仗工整、平仄相协,通过精炼的文字和丰富的内涵表达出一种意境和情感。
我深受楹联文化的吸引,并在此分享我的一些心得。
首先,楹联的构造讲究对仗和工整。
一副好的楹联,上下联需要做到词性相对、结构相应、意义相衬,这既体现了楹联的对称美,又反映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
如“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彼此种豆弦。
”,这一联不仅在词性上对应得当,而且在含义上也富有诗情画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楹联的表达形式丰富多样。
它可以用来抒发情感、寄托希望,也可以描绘风景、赞美人物。
例如,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用简洁的文字描绘了壮丽的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又如毛泽东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则抒发了作者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心,充满了豪迈的气概。
最后,楹联的文化内涵深厚。
它既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
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乡之情”和“家园情怀”。
总之,楹联文化是一种深具魅力和内涵的艺术形式。
它通过精炼的文字,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对称美、对仗美和内涵美。
我深感其艺术价值之高,并愿意继续学习和探索楹联文化的更深层次的意义。
楹联文化心得篇2楹联,又称对联或对子,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广泛流传于中国民间。
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练、寓意深远的特点,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我对楹联文化的几点心得:一、注重形式美感楹联的形式美感是其最鲜明的特点。
对联的上下联字数相同,平仄相对,让人感受到一种音乐般的韵律。
乔家大院的对联走进乔家大院,那一幅幅高悬的对联就像是岁月留下的智慧之言,静静地向人们诉说着曾经的故事。
“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
”这副对联仿佛在告诫人们,要克制私欲,回归天理正道,不断涵养品德才能写出锦绣文章。
这不就像是我们人生的道路吗?只有摒弃那些不好的欲望,坚守道德底线,才能真正有所作为,成就自己的精彩。
“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品高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瞧瞧,读书就算没有取得功名,但能让人的品格变得高雅呀!修养品德不是为了求得回报,而是能让自己内心安稳、睡觉踏实。
这多实在的道理呀,就好像我们平日里做事情,不要总是想着能得到什么好处,只要踏踏实实地去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那就是最大的收获。
“传家有道唯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
”这话说得太对啦!一个家族要想长久传承,靠的就是厚道呀;在世上与人相处,没有什么奇特的方法,只要真诚坦率就行。
这不就是告诉我们与人交往要真心相待,不要玩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嘛。
“幸有两眼明多交益友,苦无十年暇熟读奇书。
”哎呀,真希望自己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多结交些有益的朋友,可惜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好好读那些奇书呀!这就像是我们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想要做的事情太多,但又分身乏术。
但也提醒着我们要珍惜时间,多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多读书充实自己。
乔家大院的这些对联呀,就像是一位位智者在耳边谆谆教诲。
它们不是死板的文字,而是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哲理。
每次看到它们,都感觉像是被点醒了一样。
它们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思考人生的意义。
这些对联是乔家大院的瑰宝,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它们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依然熠熠生辉。
它们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过去,也照亮我们的未来。
我们应该好好去品味这些对联,从中汲取力量,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乔家大院的对联呀,真的是太有意思啦!它们是那么生动,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
我们可不能把它们仅仅当成是一种装饰,而要真正去理解它们,把它们的智慧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
华山的优秀对联华山位于陕西渭南市华阴市境内,是中国五岳之一,素有“奇险绝美”之称。
华山不仅以其美景闻名于世,更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深受人们喜爱。
下面是一些优秀的华山对联,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1.山高水长,华山非凡;二仙洞内,深藏异象。
这是一副华山对联,用“山高水长”形容华山的高峻和宽广,而“华山非凡”则表达了华山的绝妙风光。
而“二仙洞内,深藏异象”则揭示了那里洞穴的神秘面。
整对联篇幅短小,却在短短的几个字中将华山的魅力展露无遗。
2.秀美秦岭之冠,险奇峰林绝胜天下;悠悠中原之脊,连绵群峰摩霄通汉中。
这是一幅较长的华山对联,第一句用典秀美秦岭之冠,说明华山是秦岭最美丽的一座山;“险奇峰林”形容华山的险峻;“绝胜天下”则褒扬华山的瑰丽。
第二句,则用“悠悠中原之脊”赞美它的气势恢宏,“连绵群峰,摩霄通汉中”则展现华山的辉煌和壮美。
3. 美哉华山线之翘楚,奇哉华山峰之重奇;三十六峰势绵延不断,一百零八道险曲交织成网。
这幅华山对联,通过描述华山线和华山峰的特征来表达华山的气息。
华山线的“美哉”寄托了作者对华山美丽的赞叹;华山峰的“奇哉”则象征了华山的独特之处。
继而,“三十六峰势绵延不断”描述了华山连绵起伏的群山;“一百零八道险曲交织成网”则表述了华山险峻的地貌。
4.佛法与道法同行,兵戈虎狼并起;独秀华山之巅,万壑千岩尽葬。
这幅华山对联,基于儒、道、佛三种文化背景展现华山的独特文化底蕴,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华山的独特性。
第一句耦合道教和佛教的信奏,表明了华山的灵性和庄严;第二句则讲述华山的高峻与壮丽之处。
全联自成一组,新意迭出,游人可以在这幅对联中领略华山所表达的历史文化与旅游风光。
5.耸壑悬崖当自强,观挑(tiāo)山河胜世界;修身齐家造民族,传承华山美德千载(zǎi)长。
这是一副华山对联,力求将华山的风光和文化融入其中。
左联“耸壑悬崖当自强”,表现了华山的险峻和气势;“观挑山河胜世界”则揭示了华山的风光。
人杰地灵对联大全人们常常认为,对联可以表达出许多美好的意义,不论是情感的喜悦,还是智慧的指引。
对联,也被称为“人杰地灵”,是中国文化中一种极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在古代,对联也被用作诗歌,以此表达对友谊和忠诚的赞美。
对联具有深奥的含义,它代表了智慧,善良,仁慈等美德,以及提升精神和意志力。
两句相副的话可以表达一种情感,帮助人们珍惜友谊,克服挫折,勇于夺取胜利,持续改善自己,充实自己的生活。
对联中的“人杰地灵”,在古代的文化中代表了自由,宽容,谦虚,勇敢,坚定,智慧以及服务他人的精神和美德。
“人杰地灵”的对联,最常用于民间婚礼,通常由新郎家的家长来起草,也就是说,新郎家必须为新娘家准备一副对联,以表示友好和尊重。
在这种情况下,新郎家的对联就是对新娘家的祝福,表达新郎家对新娘家的尊重和感恩之情。
此外,在生日庆典和其他重要日子,也经常使用“人杰地灵”的对联,以赞美和祝贺。
另外,“人杰地灵”的对联在古代诗词中也很受欢迎。
以《苏武牧羊》为例,它讲述的是苏武牧羊时交织的“人杰地灵”对联。
据说,当苏武组合出这一对联时,人们惊叹不已,认为他的智慧无人可比,并赞叹“人杰地灵”!最后,说起“人杰地灵”对联,不得不提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在近现代文学史上,有不少伟大作家写过“人杰地灵”对联,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曹雪芹、石濑成的《红楼梦》,以及世界著名的诗人李白的《咏鹅》。
曹雪芹的《红楼梦》以其金玉满堂的“人杰地灵”对联而著称,其中每一句都透着一腔热血,表达着曹雪芹所追求的丰厚的生活和完美的人生。
而李白的《咏鹅》,以其精致而细腻的“人杰地灵”对联,构筑出一幅轻松而富心智的对联境界,让人回荡其中旷阔而博大的思想世界。
从中可以看出,“人杰地灵”对联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一种把生活的真谛,精神的智慧,友谊的珍贵和理想的美好,以简洁而完整的语句概括出来的文学艺术。
它们充满智慧和深情,令人深思,同时也充满了美丽而富有寓意的文字,能够指引人生,给人带来美好的意义。
从悼挽曾国藩的对联说起中国传统社会的人一向颇为重视丧葬。
凭吊死者慰问生者,也当然是中国人社会交际的重要活动。
基督教社会的葬礼上,宗教仪式被最为看重,与之相比,中国人的葬礼上,最被看重的倒是俗世间亲友的拜祭是否隆重和真诚。
其中,挽联则是中华民族吊死问生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
古代士人家庭若“当大事” ,子孙特别在乎亲友的挽联。
有名望的人所送的挽联,往往一字之褒,荣于华衮。
而那些名挽联,则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哪怕死者墓木成拱,世道变幻如云。
写挽联,需要写作者有较好的文字功底,能掌握对仗、声韵等汉字的基本知识。
但这远远不够,写出好的挽联,需要才华,更需要对人情世故的了解。
能够恭维死者恰当而不过分,表达情感真诚而不越位,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清季名臣曾国藩是挽联高手,他在生前特别爱给人做挽联。
28 岁时他中进士,点翰林,一直在京师做官直到42 岁回家奔母丧,逢太平军起事开始书生将兵。
做京官除公务外,有大量时间用来读书、交友、写作。
曾国藩在京官生涯里写了无数的挽联,故京师湖南同乡有“代送灵柩江岷樵(江忠源字岷樵),包写挽联曾涤生(曾字涤生)”。
因为,并没有那么多同僚、亲友相继死去,为曾大人提44 供足够的创作素材。
于是曾大人一个人在家里替那些还活着 的朋友写挽联练手。
某年新春,曾的好友、同乡(生于益阳祖籍徽州,长曾 国藩 10 岁)、诗人汤鹏到曾府串门,径自进曾的书房,汤看 见砚台下压着几张纸,以为是曾国藩新作诗文,想要拿来看 看,可曾国藩就是不给看。
大为好奇的汤鹏一把抢将过来, 一看,原来是包括他本人在内的十几位曾氏好友,被曾国藩 写下了挽联。
由此,汤鹏与曾国藩断交。
可吊诡的是,就在道光二十 六年,身体很壮实的汤鹏和人打赌,喝大黄而死,年仅 岁。
曾国藩送挽联曰: “著书成二十万言,才未尽也;得谤 遍九州四海,名亦随之。
”他会不会后悔昔日生挽老友而成 谶呢?同治十一年三月, 62 岁的曾国藩殁于两江总督任上。
下轮到诸位亲友写挽联吊唁这位挽联大家了。
有故事的春联解说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是五代十国蜀国国君孟昶的一幅桃符对联,也是我国有历史记载的第一副春联,从字面上看,“纳”即“享受”;“余庆”,旧指“先代的遗泽”,《易经•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上联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下联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
全连蕴含着喜迎新春、祈求幸福的意思。
对联的头尾还嵌入“新春”两个字,中间嵌入了“嘉节”两个字,合起来“新春嘉节”,非常巧妙。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这是一副传统春联,深得世人喜爱,所以使用非常普遍广泛,影响较大。
联意为:新的一年又开始了,世间一切事物都除旧布新,得以新生和发展。
“一元复始”,指新的一年又要开始。
“万象”,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
“更新”,除旧布新。
联语紧切新春佳节世人辞旧迎新的心态,简洁明快,言约意丰,凝炼工整。
因此,人们除了单独作春联外,还常常以它为春联的基本词组,构成较长的新春联,如“一元复始春光好;万象更新喜气多。
”“瑞气盈门,一元复始;春风拂面,万象更新。
”等。
人登寿域;世跻春台。
——这也是一副传统春联。
春为一岁之首。
中国民俗,不论出生在哪个月份,大多以“过一年,长一岁”推算,而健康长寿又几乎是所有人的愿望。
此联就是表达的这个祝福。
“寿域”,指人人得尽天年的太平盛。
“春台”,春日登眺览胜之处。
常作太平盛世的象征。
联语既切春节,又含祝福,言简而意深。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
——这是一副传统春联。
此联出典于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爆竹、桃符都是古代人们在春节时用来驱除邪鬼的道具。
现在春节燃放鞭炮,过去没有发明火药之时没有鞭炮,就用火烧竹子,使其毕剥发声,来驱除山鬼瘟神,称之为“爆竹”。
“桃符”也是古时民俗,用桃木板画神像挂在门旁,以驱鬼避邪,每年春节都要更换。
大约从唐、五代开始在红纸上写表示吉祥、祝福的文字(即春联),但春联称“桃符”一直延续到清代。
对联故事精选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对联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对联故事鹦鹉能言难似凤蜘蛛虽巧不如蚕北宋文学家王禹偁才思敏捷,一天,太守在席上出对:鹦鹉能言难似凤。
满座皆不能答,太守把这句话写屏风上,王禹偁在下面写上:蜘蛛虽巧不如蚕。
太守感叹道:真是满腹经纶呀!于是,太守与王禹偁结为好友。
河里荷花和尚摘去何人戴情凝琴弦清音弹给青娥听相传唐代宣化府有一对女神童姐妹。
姐姐十三岁,妹妹只有九岁,两人聪明过人,能诗善对。
一天,爱才好文的女皇帝武则天,传旨面试女神童。
武后一见她们,十分喜欢,当她们来到佛祖殿御河岸边,见一和尚正在河里摘荷花。
武后对姐姐说:“朕以此为题出一联你对。
”随即吟道:河里荷花和尚摘去何人戴此联连用“河、荷、和、何”四个谐音字,难度不小。
那姐妹举目四眺,忽闻优乐堂琴弦切切,歌声袅袅。
因即对道:情凝琴弦清音弹给青娥听此联亦用“情、琴、清、青”四个谐音字,切情切景。
武后闻之甚喜。
二人土上坐一月日边明传说,有一天晚上,唐明皇和杨玉环登上楼台赏月,唐明皇即景吟出一联:二人土上坐。
杨贵妃极机敏,应声对道:一月日边明。
唐明皇所吟上联,无甚出奇,但是将“坐”拆成两个“人”字和一个“土”字而已;杨贵妃所对下句,则不一般:既将“日”和“月”合成“明”字,贴合出联要求,又采用比喻手法,将明皇比做日,把自己比成月,月亮只有依靠太阳之光才放光明,妃子只有依靠皇帝才能得宠,借景抒情,极尽其曲意奉承之能事,亦显其聪慧机敏之才。
说人之说被说人之人说,人人之说,不如不说管官之官受管官之官管,官官受管,何必多管清初,南方有个姓任的主事官,他经常喜欢讥讽议论朝政是非,抨击时弊,不免得罪了一些有权有势的官家豪门。
一天,皇上派来了一个姓管的御史官,到地方来查察,当地绅士豪门伺机出来对任主事官恶意攻击,讲得一无是处,管御史只听一面之词,不加考察,便对主事官严加训斥:“我听说你喜教训别人,这不好。
四川青城山对联:事在人为,境由心造
在四川省成都市坐落着一座山峰,全山林
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
名青城山。
青城山的寺院里有一副对联引无数人前去参读,他们都想解得其意,从而修炼内心,获得真谛。
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
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上联说的是事情能不能成功取决于人是否努力去做了,千万不要说成败都是命中注定而无力改变的。
•下联说的是身处什么样的境遇都是由心创造的,凡是退后一步看开些,前行之路便能开阔通畅。
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
人生在世,成功也好,失败也罢都是自己创造的。
你不能预知未来会发生什么,但你可以去创造未来。
把握当下,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安于现状会让你毫无动力,杞人忧天更会让你无法前进。
自信满满,脚踏实地,做好自己应该做且能做好的事,你便没有理由不成功!
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君子之道,进退有度。
有这样一幅图:所有人都想乘电梯,一窝蜂地向前挤,而旁边宽阔的阶梯只有一个人在走。
这幅图便充分解释了这句话:不要一味地随波逐流,给自己留有一片空间,学会退后一步,人生之路便宽阔畅通,让别人拥挤去吧!
人要学着向宽处行,畅通无阻,条条大路通罗马!
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这副简单的对联,却蕴含了为人处世该有的人生态度,常怀此心态,幸福定会常相伴。
——文/冰糖
下面是书法名家冯涛老师手写真迹:事在人为
如果对我们的书法作品感兴趣,可以手动戳戳文章末尾的了解更多链接哦~
希望我们的文章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生活愉快。
吴昌硕80幅篆书对联及释文
吴昌硕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书画家,他的作品以篆书和花鸟画闻
名于世。
据我所知,吴昌硕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篆书对联,其中有一
组80幅篆书对联,每幅对联都有其独特的释文。
由于篆书对联的篇
幅较长,我将为你列举其中的几幅对联及其释文,以供参考。
1. 对联,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风起云涌,山河破碎。
释文,
天地深邃神秘,宇宙广袤无垠。
风云变幻,山河倾覆。
2. 对联,烟波江上使人愁,雁字回时月正圆。
释文,江水上的
烟雾让人感到忧愁,正是雁儿归来时,月亮圆满。
3. 对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释文,人生自古
谁能逃脱死亡,留下坚定的信念照亮历史。
4. 对联,云深不知处,山静寂无声。
释文,云雾深处难以得知,山静无声。
5. 对联,风吹草低见牛羊,月照江清闻鸟语。
释文,风吹草低,可以看到牛羊的身影;月亮照耀江水,可以听到鸟儿的鸣叫声。
这只是其中的几幅对联及其释文,吴昌硕的80幅篆书对联涉及的题材广泛,表达了各种不同的意境和哲理。
希望这些对联和释文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和欣赏的乐趣。
传家有道惟忠厚对联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对仗、平仄、韵律为特点的文艺形式。
它以简洁、直观的方式表达了丰富的思想和情感。
其中有一副对联,它深刻地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忠厚,那就是“传家有道惟忠厚”。
本文将通过探讨该对联的内涵和意义,以及如何将这种品质传承下去,来探讨传家有道惟忠厚对联的价值和意义。
一、对联的内涵与意义对联是通过对仗的方式将两句诗词组织在一起,形成互相呼应、互相补充的关系。
对联的内涵与意义往往涉及道德、哲学和社会伦理方面。
传家有道惟忠厚的对联,体现了忠厚道德在家族传承和家风建设中的重要性。
忠厚,是中国传统美德的核心之一。
它强调了一个人的正直、真诚和忠诚。
忠厚是一种品德,不仅意味着对家庭、亲友和祖国的热爱,也意味着对事业和社会责任的承担。
对联中的“忠厚”,强调了传承的道统需要以忠诚为基础,才能够真正传承和发扬下去。
传家有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
传家有道意味着家风正,家庭道德良好。
家族的繁荣与发展不仅需要物质的积累,更需要家风的传承和发扬。
传家有道,主要强调了传统的家庭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
只有世代相传,形成良好的家族传统,才能够更好地传承家业,保持家族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惟忠厚,简单而有力地表明了对联的核心思想。
惟作为唯一的意味,强调了忠厚的独特性和独一无二的价值。
也就是说,只有忠厚才是传承家族道统的关键和基础。
二、传承忠厚的重要性和方法家族的传统美德往往是通过教育和榜样的力量实现的。
要想将忠厚的美德传承下去,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倡导家庭教育。
家庭是培养孩子品德和价值观的第一所学校。
家长应该从小就教育孩子懂得忠厚的重要性,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明白忠厚的内涵和意义。
2. 弘扬社会正能量。
忠厚不仅是个体品质,也是社会价值观的体现。
家族成员应该在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倡导正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以行动影响他人。
3. 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族中的长辈应该扮演好榜样的角色,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后代,传承忠厚的美德。
对联佳作欣赏200字以下是为您生成的 30 条主题为“对联佳作欣赏 200 字”的内容,希望能满足您的需求:1. 这副对联“春风吹绿千枝柳,时雨催红万树花”,多妙啊!就像一阵春风拂过,瞬间让大地充满生机。
你想想,那绿柳依依,红花绽放的场景,难道不让人心醉?这不就是大自然最美好的画卷嘛!我觉得它把春天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你说呢?2.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对联太激励人啦!好比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只有勤奋和吃苦才能到达彼岸。
难道我们不应该以它为座右铭,努力追求知识吗?想想那些成功的人,哪个不是靠勤奋和吃苦才有成就的?3. 瞧瞧这副“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多吉祥啊!这不就像给长辈送上了最美好的祝福吗?仿佛能看到长寿和幸福的画面。
难道你不想把这样的祝福送给亲人?这简直是祝寿对联中的经典!4. “红梅傲雪千枝艳,绿柳扶风万缕柔”,哇塞,这画面感太强了!红梅在雪中绽放,绿柳在风中摇曳,难道不是一幅绝美的风景?这不就像我们的生活,有坚强也有温柔?你能不喜欢这样的对联?5.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早读书”,这话说得多在理!就像鸟儿要飞高得先扑腾翅膀,人想要进步就得早早读书学习。
难道你不想通过读书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想想未来,不读书怎么行?6. “龙腾盛世千家福,凤舞华年万户春”,这可真是喜庆!龙和凤都带来了福气和春天,难道这不让人对未来充满期待?就好像新年的钟声敲响,美好的一切都在眼前展开,多棒啊!7.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多有意境啊!清风明月怎么能有价呢?山水之间都充满了情谊。
难道你置身这样的美景中不会陶醉?这不就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深情馈赠嘛!8.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哇,这得多宁静!竹子的影子扫着台阶,尘土却不动,月亮穿过池塘,水面却没痕迹。
难道这样的静谧不让你内心平静?这就像我们的心,在喧嚣中保持安宁。
9. “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太温馨了!在寒冷中松竹梅相互陪伴,春风里桃李杏像一家人。
从一幅优秀对联说起
近百年前一位老教育工作者撰写的一幅楹联,至今仍镶嵌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元坝小学的校门两边,且近年为广元市开展的诗歌评比中比联被评为优秀对联。
对联的正文是:
放眼问何如,三里峰列成屏障,九盘溪宛似画图,地兼山水,清音最宜,芃朴作人,菁峨造士;
会心于此处,廿余省羅在胸襟,五大州暸若指掌,学贯中西,妙用庻几,淳风畅古,化雨流今。
撰联者赵北垣先生(注)意译成现代文是:
上联:站在学校门口,极目四望,能看到怎么样的景象呢?三里山象一道天然屏障,横亘在元坝的西南;九盘溪穿行于平畴沃野之间,
那青山绿水、红花绿树、金谷银棉装点的元坝大地,象画图一样美丽迷人。
画山绣水一般美丽的元坝啊,正因为你的大地有灵气,山水有清音,所以是培养人才的好地方。
在这里从事育人工作,培养有真才实学、有独立人格魅力的读书人,就要象加工朴木一样精心培育,持之以恒。
如果这样何愁人才不象茂盛芃草一样郁郁葱葱,茁壮成长。
下联:我真心的热爱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学校,站在三尺讲台,胸怀国家,放眼世界,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这块一直被古老文明滋润的沃土,何愁不能涌现出学贯中西的人才啊。
此联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对家长、对美丽的国土无比热爱和眷恋的深情,并表现撰联者热爱和献身教育事业,努力培育后代,报效国家、民族的强烈意愿。
此楹联至今仍深深地启迪和教育着当今的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的青年一代。
让我们借鉴无数的教育先辈的教育理念和精神,不断地发扬光大。
爱业敬业,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共同撑起祖国教育的蓝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吧!
注:撰联者赵北垣先生(四川省苍溪县元坝镇赵家沟人),清光绪丁酉科举拔贡(1897年)后公费赴日本留学(当时四川有57人)1922年回国,于1930年独资修建了元坝小学,并担任其校长。
(是一同留日的著名民主人士张澜的同学和好友)。
参与编写《民国苍溪县志》。
赵淑君文
2018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