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版印刷术语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4
印刷术语完整版之凸版印刷术语凸版印刷(relief printing):用凸版施印的一种印刷方式。
间接凸印(lettrset):经中间载体将凸印版上图文部分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表面的印刷方式。
柔性版印刷(flexography):使用柔性版,通过网纹传墨辊传递油墨的印刷方式。
印张(printed sheet):一本书刊所用纸张数量的计量单位。
以单张对开纸印刷两面为一个印张。
跑版(plate shifting):印版固定不牢或印刷过程中的条件变化,印版发生移或脱落。
摆版(imposition)根据装订形式和套印方法的要求,将单块或联块印版按一定规范排列。
版塞(quoins):固紧印版的塞子。
版锁(lockup device):固紧印版的锁。
版台(platebed):平压平或圆压平型印刷机供装置印版用的平台。
版托(block base):承载平铅版、铜锌版和薄型圆铅版的底托。
报版印刷机(newspaper printing press):供报纸印刷用的卷筒纸印刷机。
薄铅版(thin stereo type):厚度在2mm左右的铅合金复制版。
不干胶标签印刷(pressure-sensitive label printing):用选定的方法印刷标签并在其背面涂以薄层不干胶,制成具有自粘性标签的方法;或在专用设备和自粘纸上下班完成印刷标签的过程。
磁性版托(magnetic block base):利用本身的磁力吸附固定印版的底托。
打纸型(brush martixm olding):用机械或手工方式,通过毛刷敲找从活字版或铜锌版上制取纸型的方法。
电镀铅版(electro plated stereo type):在铅版表面电镀一高耐印力金属层的凸版。
垫版(makeready):用纸张等材料在印版或版托背面进行垫贴或刮薄,在压印平板或压印滚筒上进行垫贴或挖去,使之满足印刷压力要求。
人民币中的平版、凹版、凸版,是怎么回事!平版印刷简称平印(包括胶印和平凸印),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印刷方式,是指印版的印刷部分与非印刷部分在同一个平面上,印刷是通过印版图案部位吸墨和空白部位不吸墨的原理来实现的。
印版是先将油墨转印到橡皮辊上,然后再印到纸上,所以平印也称胶印。
平印的主要特点是墨层薄、颜色鲜亮、色调柔和,一般在钞票上多用于印刷大面积的、变化复杂的细线花纹图案以及底纹图案。
由于使用高性能专用印刷机和先进的工艺,印出的线纹和普通胶印是不同的,颜色越多,线纹越细,对于伪造者来说越难以仿造。
此外,为了防止复印伪造,底纹采用缩微印刷技术,即在特定的部位印刷上微小的文字或数字,这种缩微文字复印设备分辨不清,要用一定倍数的放大镜才可以看清楚。
凹版印刷凹版印刷简称凹印,是钞票生产的传统方法,现在世界各国钞票仍普遍采用凹版印刷。
这种印版的着墨部位是凹下去的,印刷时印版直接与纸面接触,在强大压力下使凹纹内的油墨直接转到纸上,油墨在纸张上呈现立体状态,用手仔细触摸有一种高低不平的感觉。
凹版印刷有深版纹和浅版纹之分。
深版纹原版刻制的凹度较深,油墨的立体感强;浅版纹原版刻制的就浅一些,因而油墨凸起的程度也相对浅一些。
人民币上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凹印的两个特点,一是墨层厚,手感强;二是具有较强的立体效果。
凸版印刷凸版印刷简称凸印,这种印版的着墨部位是凸起的,在凸起部分涂上油墨,并且直接将图案印到纸上,类似于盖章图章。
由于印刷时印版与纸面重压,会使纸张背面产生凹痕,线条边缘有时往往由于墨量较大而挤出墨痕。
凸印主要用来印钞票的冠字号码、行长章等。
凸印的版纹高于版平面,所印出来的图案便低于纸平面,好似压在纸张里面。
平凸印的版纹虽然也是高于版平面,但其高出的程度要比凸印小的多。
校对学习:出版印刷常用术语开本书刊幅面大小的称谓。
我们平时说的几开本,就是说它的幅面大小等于一张印刷纸的多少分之一,或几分之一,如1/16的为16开,1/32的为32开,或1/8的为8开。
出版字数也叫版面字数。
是图书按正文的每行字数乘每页的行数,再乘全书的页数得出的。
计算字数的范围除正文外,还包括其他一切文字的版面及插图、插表,每面的空行也以满版计算。
版本指图书出版印刷的各种本子。
图书有各种各样的版本。
版本的不同主要依据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不同,如增订本、修订本、缩写本或节本、通俗本、节译本等;一是形式的不同,如出版单位、装订形式(平装本、精装本、普及本、线装本、合订本等)、排版形式(横排本、直排本)等。
版次就是同一本书的出版次数。
第一次出版叫"第一版"(初版)。
如果内容经过1/3以上的修改再重新排印的叫"第二版"(再版),以下类推。
印次同一本书的印刷次数。
从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开始计算起,标在版权页上。
出版了第二版,印次还是从第一版起累计计算。
印数一次印刷的数量。
累积印数是从第一版第一次起累积计算的。
不同开本或不同装帧的书籍,分别计算印数。
版面指书刊一页纸的幅面。
包括版心和版心周围的空白部分。
版心指每面书页上的文字部分。
包括章、节标题,正文以及图、表、公式等。
版口指版心左右上下的极限(在某种意义上即指版心)。
确切地说,"版心"是以版面的面积来计算范围的,"版口"则以左右上下的周遍来计算范围。
超版口指超过左右或上下版口极限的版面。
如一个图或一个表的左右或上下超过版口的,叫做超版口图或超版口表。
订口、切口书页版心在装订一边的空白处,称为订口;在裁切一边的空白处称为切口。
天头、地脚书页版心上面的空白处称为天头;下面的空白处称为地脚。
页、面 "页"的意义同"张",一页即包括两个印面;每"面"就是指其中的一面,也就是书刊中的一个页码。
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印刷行业及与之有关专业编制标准、出版、教学、科研及供国内外技术业务交往使用。
2凸版印刷reliefprinting用凸版施印的一种印刷方式。
2.1间接凸印letterset经中间载体将凸印版上图文部分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表面的印刷方式。
2.2不干胶标签印刷pressure-sensitivelabelprinting用选定的方法印刷标签并在其背面涂以薄层不干胶,制成具有自粘性标签的方法;或在专用设备和自粘纸上完成印刷标签的过程。
2.3柔性版印刷flexography使用柔性版、通过网纹传墨辊传递油墨施印的方法。
3凸版reliefprintingplate图文部分明显高于空白部分的印版。
3.1活字版typeform用活字排成的凸版。
3.2纸型papermatrix通过将薄、厚型纸或专用纸型材附着在活字版或凸图版上施加压力而制成的供浇铸铅版用的模版。
3.3铅版stereotype用纸型浇铸的铅合金复制版。
3.4薄铅版thinstereotype厚度在2mm左右的铅合金复制版。
3.5电镀铅版electroplatedstereotype在铅版表面电镀一高耐印力金属层的凸版。
3.6铜版copperetching以铜板为材料,用腐蚀或雕刻方法制成的凸版。
3.7锌版zincetching以锌版为材料,用腐蚀或雕刻方法制成的凸版。
3.8无粉腐蚀法powderlessetching通过专用的设备和腐蚀液,使凸印锌版或铜版一次腐蚀而成的制版方法。
3.9线条腐蚀lineetching对使用各种粗细、形状的线和实地面积表现图文的凸印锌版或铜版,进行腐蚀制版的方法。
3.10网点腐蚀halftoneetching对使用网点表现图文的凸印锌版或铜版进行腐蚀制版的方法。
3.11塑料版plasticduplicateplate用塑料板压制或塑料颗粒注铸成的复制版。
3.12感光性树脂凸版photopolymerreliefplate以感光性树脂为材料,通过曝光、冲洗而制成的光聚合型凸版。
制版常用专业术语1.0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常用术语及其解释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内部各工序沟通时使用,并期望能与同行达成共识2.0版:印刷中图文的中间载体,可以大量复制所需图文。
分为平版、凸版、凹版三种。
2.0.1凹版(form of intaglio printing):图文局部低于版面的印版。
2.0.2平版:图文局部与版面平齐的印版。
2.0.3凸版:图文局部高于版面的印版。
2.1图像制版(image reproduction):用手工、照相、电子等方法复制原稿图像的印版。
2.1.1正、反版:版辊外表图案与原稿相全都的是正版,与原稿图案呈镜向的是反版。
2.1.2表印:根底材料的外表印刷。
不透亮材料必需表印。
2.1.3里印:透亮薄膜的反面印刷。
里印必需是透亮〔半透亮〕材料。
2.1.4层次版:版面图案为图像式的,非矢量表述的版,只能通过电分喷稿工序完成。
2.1.5线条版:版面图案为图形式的,为矢量表述的版。
2.1.6电子整页拼版(electronic make-up):依据事先制定的版式,用电子方法把文字和图象信息组成整页版面的过程。
2.1.7电子图象处理系统(electronic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依据事先制定的版式,用电子方法处理图象和文字信息,并组成整页版面输出的综合系统。
2.2网点:将图文信息分割成反映其效果根本单位,通过面积和〔或〕墨量变化再现原稿浓淡效果。
因其外形与鱼网相像,所以称之为网。
在实际工作中,网点有多种表现形式,如:软片中的网点,版辊上有网坑,电子文件中的象素点等。
2.2.1胶印网:是一种平版网,其根本要素有网形、网线、网角、密度。
网形:指网点几何形态,一般有方形、菱形、圆形等,还有不规章形。
网线:单位尺寸内能排列网点的最小数目,表述网的细密程度,单位L/cm,L/in。
网角:相邻两网点中心点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一般只选取小于 90 度的角。
印刷术语印刷术语是指在印刷行业中常用的专业术语和定义。
了解和掌握这些术语对于从事印刷工作的人员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印刷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印刷术语,并提供相应的定义和解释。
1. 凸版印刷凸版印刷是一种常见的印刷方法,它使用凸起的图文,即版面上的图文部分凸出于字母等浮雕部位。
常见的凸版印刷术语包括:•版面(layout):指印刷品的整体布局和排版方式。
•凸版(relief plate):由于凸版印刷使用凸起的版面图文,所以需要制作凸版。
•凸版印刷机(letterpress printer):用于进行凸版印刷的专用机器。
2. 胶印胶印是一种常见的印刷方法,它使用平滑的版面进行印刷。
胶印可以实现高质量的印刷效果,因此在印刷行业中被广泛使用。
常见的胶印术语包括:•胶印版(offset plate):由于胶印使用平滑的版面进行印刷,所以需要制作胶印版。
•胶印机(offset printer):用于进行胶印的机器。
3. 柔印柔印是一种常见的印刷方法,它使用柔软的橡胶版进行印刷。
柔印通常用于印刷薄膜、纸张、纺织品等材料。
常见的柔印术语包括:•柔印版(flexographic plate):由于柔印使用柔软的橡胶版进行印刷,所以需要制作柔印版。
•柔印机(flexographic printer):用于进行柔印的机器。
4. 印刷色彩印刷色彩是指在印刷过程中使用的颜色。
常见的印刷色彩术语包括:•CMYK:是一种常见的印刷色彩模式,由青色(Cyan)、品红色(Magenta)、黄色(Yellow)和黑色(Black)组成。
•RGB:是一种常见的屏幕色彩模式,由红色(Red)、绿色(Green)和蓝色(Blue)组成。
5. 文件格式在印刷行业中,常见的文件格式可以影响到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
常见的文件格式术语包括:•PDF(Portable Document Format):是一种常见的文件格式,可以确保文件在不同设备上的显示和打印效果基本一致。
印刷术语印刷当中经常用到的印刷常用语,印刷术语,印刷专业术语。
-出血:任何超过裁切线或进入书槽的图象。
出血必须确实超过所预高的线,以使在修整裁切或装订时允许有微量的对版不准。
- 全出血:(full bleed)印刷图象超出纸张四边的部分。
由于几乎没有印刷机可以在纸张过边缘进行印刷,帮所有四边必须裁切掉。
- CIElab:与设备无关的色彩空间,通常以三个变量(L,A,B)来描述颜色。
- CMYK:青、品红、黄、黑---四种印刷颜色。
YMCK、KCMY均是CMYK的同义词,YMCK可能是由于人们习惯而形成的拼法,而KCMY可能是Nebrasks的某个无线电台。
在印刷中,字母的须序也可能暗示着四色印刷的印刷顺序。
因此,KCMY往往表明油墨印刷为黑、青、品红、黄。
- 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称作“服务器”的中心控制计算机与称作“客户机”的分散的计算机相联的计算模式。
客户机可利用服务器上的软件来完成特定的工作。
- 色域:(color gamut)可以被彩色打印机处理的全部颜色。
- 分色:(color separation)将原稿转化为与彩色印刷过程相兼容的结构形式的方法。
- 色彩空间:(color space)一种三维或四维定位坐标系统,每一均为代表一种由三(RGB)或四(CMYK)变量定义的颜色。
- 裁切线:(crop marks)印在纸张周边用于指示裁切部位的线条。
- 密度:(density)反射密度指一种表面的遮光能力;透射密度指一种过滤器的遮光能力。
- 直接制版:(direct-to-plate)将已排版的数字页面文件由主计算机直接输出到激光制版机,免除了底片的制作,也称作CTP (computer-to-plate)。
- 下载:(download)将数据从一台计算机向另一台计算机或诸如打印机这样的设备进行传输。
- 照相排字机:(filmsetter)激光照排机的另一外名称,主要用于制作图象分色片。
凸版印刷术语英语翻译凸版印刷术语英语翻译凸版印刷术语英语翻译摆版imposition 根据装订形式和套印方法的要求,将单块或联块印版按一定规范排列。
版塞quoins 固紧印版的塞子。
版锁lockup device 固紧印版的锁。
版台plate bed 平压平或圆压平型印刷机供装置印版用的平台。
版托block base 承载平铅版、铜锌版和薄型圆铅版的底托。
报版印刷机newspaper printing press 供报纸印刷用的卷筒纸印刷机。
薄铅版thin stereotype 厚度在2 mm左右的铅合金复制版。
不干胶标签印刷pressure-sensitive label printing 用选定的方法印刷标签并在其背面涂以薄层不干胶,制成具有自粘性标签的方法;或在专用设备和自粘纸上下班完成印刷标签的过程。
磁性版托magnetic block base 利用本身的磁力吸附固定印版的底托。
打纸型brush martix molding 用机械或手工方式,通过毛刷敲找从活字版或铜锌版上制取纸型的方法。
电镀铅版electroplated stereotype 在铅版表面电镀一高耐印力金属层的凸版。
垫版makeready 用纸张等材料在印版或版托背面进行垫贴或刮薄,在压印平板或压印滚筒上进行垫贴或挖去,使之满足印刷压力要求。
翻版印work and turn 单张纸单面印刷机印刷完第一面后,印刷第二面时印版不需作任何变更。
分版plate distribution 根据装订形式和套印方法的要求,按每一印刷面为一单元将印刷分成若干单元的工艺感光性树脂凸版photopolymer relief plare 以感光性树脂为材料,通过曝光、冲洗而制成的光聚合型凸版。
分固体型和液体固化型两大类。
固体感光性树脂凸版solid type photopolymer plate 用预先成型的感光性树脂材制成的印版。
过废页trial run 单张纸印刷机事先用一定数量的废页进行印刷,以调整墨色或校正机器、印版。
印刷中的名词解释印刷术是一门古老而又具有深远影响的技术。
它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将文字和图像转移到纸张或其他媒介上的艺术与科学的结合。
在印刷过程中,有许多专业术语被广泛使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印刷术语和它们的解释。
1. 凸版印刷(Letterpress Printing)凸版印刷是一种通过压印进行印刷的技术。
印刷版上凸起的部分被涂上油墨,然后将其压印到纸张上,形成文字和图像。
这种印刷方式常用于制作名片、台历和书籍等。
2. 平版印刷(Offset Printing)平版印刷是一种通过油墨和水分离的印刷技术。
在平版印刷过程中,图像被传送到平滑的印版上,然后通过卷筒式印刷机转移到橡皮布(或橡胶印刷毯)上,最后再印到纸张上。
这种技术在报纸、杂志和包装行业中被广泛使用。
3. 胶印印刷(Flexography Printing)胶印印刷是一种使用橡皮印刷版进行印刷的技术。
在胶印过程中,印刷版上的凸起部分被涂上墨水,然后印刷到纸张或包装材料上。
这种印刷方式常用于制作标签、包装盒和塑料袋等。
4. 著色剂(Dye)著色剂是一种用于为油墨、涂料或染料上色的化学物质。
著色剂可以通过吸收或反射光线来产生特定的颜色。
在印刷中,使用不同类型的著色剂可以获得不同的效果。
5. 色阶(Gradient)色阶是指由颜色逐渐变化而形成的连续范围。
在印刷中,使用色阶可以实现渐变效果,如从浅色过渡到深色或从一种颜色过渡到另一种颜色。
6. 胶印版(Flexographic Plate)胶印版是一种用于胶印印刷的抓墨材料。
它通常由橡胶或塑料制成,并通过激光雕刻或数控机床制成图案或文字。
胶印版可以实现高质量的图像传输,并在胶印过程中提供良好的弹性和印刷精度。
7. 凸版版面(Letterpress Plate)凸版版面是一种用于凸版印刷的印刷版。
它通常由金属制成,被雕刻成图案或文字。
在凸版印刷中,版面上凸起的部分被涂上油墨,然后通过压印将图案印刷到纸张上。
纸币基础知识及术语解释一、纸币纸张版别方面介绍:纸币印刷有很多版别,而多是采用平、凹、凸三种版型相结合进行印刷。
其印刷技术大多使用,接线印刷、胶版迭印、双面对印、花纹对线等特种印刷技术,那这些印刷方式和技术是什么意思呢?平版印刷:平版印刷由早期石印发展之后,因其制版及印刷有其独特的个性,同时在工作上亦极为简单,且成本低廉,故在近代被专家们不断的研究与改进,而成为现今印刷上使用最多的方法。
其手感方面,票面手感光滑,无凹凸感。
凹版印刷:凹版印刷的模具是用钢板雕刻而成的,模具上的线条是凹下的。
印刷时线条中的油墨转印到纸上,形成凸出于纸面的花纹和图案,立体感很强。
由于钢版的雕刻难度非常高,不易仿造,所以凹版印刷经常被用于钞票、证件等防伪要求高的印刷品。
用手指触摸,有极强的凹凸感。
凸版印刷:凸版印刷和凹版刚好相反,印版着墨部分上凸,印版上的图纹高于版面,印刷时,在图纹部分涂墨后,复纸加压,油墨即从印版转移到纸面上。
这种印刷方法称为“凸版印刷”。
因制版工艺和所用材料的不同,分为活字版、电铸版、平凸版、橡胶版等。
凸版印刷的产品具有线划整齐,笔触有力等特点。
现在大家对钱币上所说的凸版印刷,其实不是真正的“凸印”和“凸版”。
真正的“凸版印刷”工艺目前一般不能印刷复杂图形(制版成本太高!),在纸币上只能用于打印流水号码(是用凸起的钢字模打上的,在纸面上形成凹下的数字),不能印刷文字和图案。
很多人说三版纸币有“凸版”,其实是与“凹版”混淆了。
这些人所说的纸币的“凸版印刷”和“凹版印刷”,其实是同一种印刷方式,其其实就是“凹版印刷”。
接线印刷:采用特制机器印刷,特点是钞标的图案花纹能够完成多种颜色的接线,而且多色线条十分准确的衔接,不同颜色交接处,既无空白又不重叠。
接线可以干胶印接线,也可以凹印接线。
胶版迭印:这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印刷技术,即用几种颜色油墨在一次套印的基础上,再用几种颜色迭印,这样就形成了多种颜色。
这种印刷一般用在小方块的装饰图案上。
印刷术语大全印前1.露白/漏白:印刷用纸多为白色,印刷或制版时,该连接的色不密合,露出白纸底色。
2.打白:挂网时代的照相制版工艺。
为补救上网图片深色位感光不足,可移开原稿闪光一次或放一张纸补点曝光,或直接使用flash灯,闪动白光,以增加原稿的深位网,使影像柔化。
3.爆肥:暴食当然会肥,菲林银粒感多了光也会扩大地盘。
手工套版更在感光片加隔透明厚胶片中曝光加肥。
4.补漏白:分色制版时有意使颜色交接位扩张爆肥,减少套印不准的影响。
5.实地:指没有网点的色块面积,通常指满版。
6.反白:文字或线条用阴纹印刷,露出的是纸白。
7.撞网:调幅网分色工艺,网点角度分配出错,或每一网角距离小於25°,龟纹就开始明显。
8.飞网:镜头制版的挂网工艺,正常曝光後取下挂网,补充短暂曝光增加反差。
9.狗牙:狗的牙齿是凹凸交错的。
图片像素不足,放大後边沿就出现狗牙状。
10.玫花点:像花鹿般的网纹。
差的叫席纹,更差的是龟纹。
11.齐头:版面排位的指令,以字首作基准线。
延伸到拼版、装订,指以版头位为基准。
12.散尾:文字排版的一种。
只求字距统一,不求行末文字齐整。
13.蒙片:是手工分色时的遮掩片,可用菲林晒制或红胶片割制,可作退地或修色之用。
14.蓝版:不是RGB的B(蓝色),而是CMYK的C(青)版。
印刷1.鬼影:来历不明的印纹或暗影。
多因旧型印刷机供墨不均引起。
2.瓜打:活版印刷时代「黑手党」执字粒使用的排版比字面较低的定位铅粒。
3.打斗:底面印刷车有自动翻纸装置,咬纸口印面,反咬纸尾印底,一气呵成。
4.自反:指一种节约印版的印刷方法。
让纸张先印完一面乾後把纸左右反转及底面反转,称为底面自反版,而纸尾当牙口底面反转,称为牙口反版尾。
是印版不变再印纸张背面的工艺。
5.飞墨:印刷机转速快而墨身稠度不够,离心力使墨液飞溅。
6.墨线:在印版上画一条规线,使刚好印在纸张规位,可一目了然监控针位。
7.浮污:印版亲水不力,变成亲油,当然起薄薄的油污,问题多在水斗水的酸?度不对。
印刷油墨专业名词术语⼤全印刷油墨专业名词术语⼤全印刷油墨专业术语⼤全,主要对印刷油墨的定义、分类、组成结构、⽣产⼯艺、检验检测⽅法以及故障处理等进和专业的术语介绍。
油墨printingink由颜料、填充料、连结料和辅助剂所组成的胶态分散体系,⽤于印刷的着⾊材料。
凸版油墨reliefprintingink适⽤于凸版印刷⽅式的各种油墨的总称。
凸版书刊油墨letterpressinkforpublication适⽤于平台凸版印刷机印制书刊及⼩批量印件的油墨。
凸版彩⾊油墨letterpresscolorInk适⽤于平台凸版印刷机印制⼩批量彩⾊印件(如商标、⼴告、说明书等)的油墨。
凸版轮转书刊油墨rotaryletterpressinkforpnbllCCt适⽤于凸版轮转印刷机在吸收性较⼤的纸张上印制书刊的油墨。
凸版轮转印报油墨rotaryletterpressink适⽤于凸版轮转印刷机在卷筒凸版纸上印刷报刊的油墨。
凸版彩⾊报刊油墨rotaryletterpresscolournewsink适⽤于凸版轮转印刷机在卷筒凸版纸上印彩⾊报刊的油墨。
铜版油墨copperpateprintingink适⽤于铜版印刷的油墨。
凸版塑料薄膜油墨letterpressprintinginkforplasticfilms适⽤于平台凸版印刷机印刷塑料薄膜的油墨。
柔性版油墨fiexographicprintingink适⽤于柔性版印刷机印刷塑料薄膜、⾦属箔、纸张及⽡楞纸等包装材料的油墨。
平版油墨planographicprintingink适⽤于平版印刷⽅式的各种油墨的总称。
⽯印油墨lithographicprintingink适⽤于⽯版印刷的油墨。
胶版油墨offsetprintingink适⽤于各种胶印机的油墨总称。
胶版亮光油墨highglossoffsetink印迹具有⾼度光泽的胶版油墨。
胶版树脂油墨resinousoffsetink以合成树脂为主要原料所制成的胶版油墨。
印刷包装术语大全一、印刷类1. 凸版印刷:利用凸版完成印刷过程的印刷方式。
2. 平版印刷:利用平版完成印刷过程的印刷方式。
3. 凹版印刷:利用凹版完成印刷过程的印刷方式。
4. 孔版印刷:利用孔版(如丝网版)完成印刷过程的印刷方式。
5. 数码印刷:通过数字化方式获取图文信息,并直接进行印刷的印刷方式。
6. 静电印刷:利用静电技术使墨粉附着在纸张上的印刷方式。
7. 照相制版:利用照相方法获得印刷版的过程。
8. 胶印:平版印刷的一种,多用于彩色印刷。
9. 凹印:凹版印刷的一种,多用于包装装潢印刷。
10. 印后加工:在印刷品上进行各种加工的工艺方法,如上光、UV、烫金等。
二、包装类1. 包装盒:用于包装商品的硬纸板纸塑包装制品。
2. 包装袋:用于包装商品的塑料袋、纸袋等制品。
3. 包装容器:用于包装商品的各种形状的容器,如纸箱、纸盒、瓶、罐等。
4. 包装标识:在商品包装上注明商品名称、生产者、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
5. 包装材料:用于制作包装制品的材料,如纸张、塑料、金属等。
6. 包装标志:为便于运输、仓储而粘贴、打印在包装上的标志。
7. 内包装:直接接触内装物的包装。
8. 外包装:直接保护商品并便于储存、运输的包装。
9. 无菌包装:一种特殊的包装方法,用于生产无菌食品。
三、其他类1. 商标:用于商品或其包装上的一种标记,用以表明生产者、产地、质量或其他特定内容。
2. 条形码:一种条形码技术,用于标识商品和零售业交易。
3. 标签:贴在商品或其包装上的标贴,用以说明商品名称、产地、生产者、使用方法等。
4. 防伪标签:用于防止商品被仿冒的标签,通常采用防伪技术。
5. 吊牌:用于服装产品上的标识标签。
6. UPC条形码:一种全球通用的商品识别码,由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制定。
7. LOGO:指品牌标识,用以表明品牌或公司的名称、商标等。
8. 内饰件:指汽车内部的各种零件,如座椅、方向盘、中控台等。
9. 外饰件:指汽车外部的各种零件,如车灯、前后保险杠、车标等。
印刷技术术语
Terminology of graphic technology
GB 9851.4-xxxx
代替GB9851.4-90
凸版印刷术语
Terms for typography
(征求意见稿)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印刷技术中凸版印刷术语及其意义(或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印刷行业及与之有关专业编制标准、出版、教学、科研及供国内外技术业务交往使用。
2 凸版印刷relief printing
见基本术语4.2。
2.1 铅印letterpress printing
用铅字或铅版进行直接印刷的方法。
2.2 间接凸版印刷letterset printing
见基本术语4.3。
2.3 柔性版印刷flexographic printing
见基本术语4.5。
3 柔印设备flexographic printing equipment
柔性版印刷用的设备。
3.1 柔性版印刷机flexographic press
进行柔性版印刷的机器。
分:层架式、卫星式及机组式。
多为卷筒式,但机组式也有单张式。
3.2 网纹辊anilox roller
表面制有墨穴、网墙作为柔性版印刷定量供墨的传墨辊。
3.3 刮墨刀doctor blade
刮除网纹辊上多余浮墨的刀片,有正向、反向及封闭式之分。
3.4 套筒式印版滚筒sleeve forme cylinder
由压缩空气涨紧空心芯轴组成的安装套筒式印版的版滚筒。
3.4 装版设施mounting device
供机外装版用的专用设备。
包括:装版机及装版定位塑料片等。
4 柔版印刷工艺flexographic printing technology.
有关柔性版制版及印刷的操作过程与技术。
4.1 激光制柔性版laser flexographic forme-making
以计算机输出信息控制激光器直接制柔性版的工艺,也属无软片制版法。
又分直接雕刻与蚀刻法。
4.2 背曝光back exposure
对透明片基的柔性版进行背面曝光,以决定其图文深度。
5 凸印材料relief printing material
5.1 活字版type forme
用铅活字排成的凸印版。
5.2 铅版stereotype
通过纸型浇铸出的铅合金印版。
5.3 铜版copper forme
以腐蚀或雕刻方法制成的铜质印版。
5.4 锌版zinc forme
以腐蚀或雕刻方法制成的锌质印版。
5.5 感光树脂版photopolymer forme
以感光性树脂为版材,通过紫外光曝光、冲洗而制成的印版。
原型有液体版与固体版之分。
5.6 柔性版flexographic forme
以橡胶或感光性树脂等弹性材料经雕刻或曝光制成的用于柔版印刷的凸版。
5.7 木刻版woodcut forme
在木板上雕刻出图文的印版。
5.8 贴版双面胶带double-side adhesive tape
用来粘贴印版的双面压敏型胶带。
5.9 压敏标签纸pressure-sensitive label paper
背面涂有不干胶的用于印制标签的纸张。
5.10 套筒印版sleeve forme
圆筒型可套卸式印版。
5.11 磁性版托magnetic forme base
利用磁性吸力固定印版的底托。
5.12 气垫包衬air cushion packing
具有气垫作用的印版垫衬。
6 凸印故障relief printing defect
6.1 硬口
文字、线条或色块周边出现多余的墨色。
6.2 空心点
4成以下网点扩大并出现周边浓中心淡的墨色。
《印刷技术术语凸版印刷术语》修订编制说明
一、随着技术的发展,凸版印刷几乎仅由柔性树脂版或橡胶版印刷所替代,故除少数原有术语外,建议对国家命令淘汰的铅印工艺作大幅度删除,对柔性版印刷有关的术语,则作适当补充。
二、按照上述原则,建议取消下列术语,共27条:
3.2 纸型 3.2.1 打纸型 3.2.2 压纸型
3.2.1 平铅版 3.2.2 圆铅版
3.2.2 浇版 3.2.3 铣版 3.2.4 钻版
3.3 薄铅版 3.4 电镀铅版
以上均属浇铅版方面的术语,已无必要再保留如此细分的术语。
3.8 无粉腐蚀法 3.9 线条腐蚀 3.10 网点腐蚀--在大城市中已属禁用,况线条与网点往往混合在同一版面,硬性分列,并不合理,也无必要。
3.11塑料版指原代替铅版的复制型凸版,已基本上不用。
3.12.1 液体感光性树脂版 3.12.2固体感光性树脂版合并入感光树脂版。
3.12 预涂感光凸版基本上淘汰
3.13 橡皮凸版并入柔性版
4.凸印上版 4.1分版 4.2搓版
4.2 垫版 4.2.1~4.2.2 上、中、下垫版
以上均为处于淘汰的工艺术语。
4.9 版托 4.11 版塞 4.12 版锁
5.10 压铁 5.11 版台 5.12 压印平台
以上属落后的凸印机部件或配件。
5. 凸版印刷机下分 5.1 书版印刷机 5.2 报版印刷机,实际上书版或报版均已改胶印为主,再在凸印机下如此分列术语已不符实际。
5.2 平压平型 5.3 圆压平型 5.4 圆压圆型对印刷机的如此分类,也属过时。
三、下列术语不属凸印所独有,如要收,应划归基本术语。
2.3 印张
3.15 耐印率
4.3 机外上版 4.4 过废页
4.5 翻版印 4.7 套版印 4.8 折标
5.8 连续式输纸 5.9 间隔式输纸共九条;另外,
2.4 跑版及2.5 跳胶属印刷故障,虽以凸印为多,但并不限于凸印,故也未收在凸版印刷术语中。
四、修改意见共9条:
2. 凸版印刷 2.2 间接凸版印刷 2.2 柔性版印刷的释词改为见基本术语4.2、4.3、4.5。
2.1 间接凸印letterset 改为 2.2 间接凸版印刷letterset printing。
2.2 不干胶标签印刷乃按产品为对象的印刷术语,这样来收的话,还有瓦楞纸箱(盒)印刷、纸袋印刷、塑料复合包装印刷等等,收不胜收。
故改收"压敏标签纸"术语于凸印材料中(见5.9)
2.2 柔性版印刷英文flexography宜改为flexographic printing,以与平版印刷的英文名称planographic printing而非planography相对应。
3.5 铜版的原英文名称copper etching 是指铜版腐蚀术(法),应该为copper forme(新编号5.2),释词有修改。
3.7 锌版的原英文名称应改为zinc forme(新编号为5.3),与上条同理。
释词也有修改。
5.7 网纹传墨辊对应其英文anilox roller,改称网纹辊。
(新号为3.2)
五、增补术语12条,均为新编号,除2.1外,均属柔性版印刷方面术语:
2.1 铅印
3.2 刮墨刀 3.3 套筒式印版滚筒 3.4 装版设施
4.柔性版印刷工艺4.1 激光制柔性版 4.2 背曝光
5.8 贴版双面胶带 5.9 压敏标签纸
5.10 套筒印版5.12 气垫包衬及7.1与7.2 硬口与空心点,二条故障术语。
六、本想增收溶剂型油墨、水基型油墨、油基型油墨及紫外线固化油墨3条,但后来考虑宜收入基本术语部分,故未收入凸版印刷术语。
修订稿起草人:车茂丰
200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