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产业结构政策_产业经济学(王俊豪版)
- 格式:ppt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37
《产业经济学》(王俊豪主编)教学大纲第一章产业经济学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产业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对学生自学的要求要求学生了解产业经济学的体系和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发展。
教学重点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及其发展。
教学难点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第一节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产业经济学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同一产业内部企业的运行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
一、产业的定义产业界定为“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产品用途相同的企业的集合”。
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产业经济学不仅关注产业内企业的运行,也研究产业间的联系,即产业经济学包含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结构理论两大范畴。
产业组织理论相对于微观经济学更为关注政策问题。
产业组织研究有助于政府提高公共政策的效率。
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大类部门之间、制造业各行业之间,以及行业内各中间产品之间的均衡状态。
第二节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一、产业组织及公共政策(一)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组织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纵深发展,以帮助人们分析现实中的特定市场的结构和竞争绩效,为政府实施相应的公共政策以维持市场秩序和经济效率提供实证依据和理论指导。
(二)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理论对公共政策的直接作用体现为政府的竞争政策和政府管制政策。
(三)政府管制政策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考虑,政府必须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公用事业进行经济管制,包括价格管制和进入管制。
此外,在存在外部性、公共物品等市场机制无法解决的问题和领域,从这种市场失灵的角度看,政府管制也是必需的。
二、产业结构理论及产业结构政策(一)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结构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产业间的结构组成及其变化、产业结构变动的高度化、重点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发展的合理性研究等,从而为政府制定产业结构政策,实现本国产业的升级,实现后发国家对先进国家的赶超,获得本国产业的动态竞争优势提供理论依据。
王俊豪《产业经济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䋞>无偿试用20%资料
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全收集
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
第1章产业经济学导论
1.1复习笔记
1.2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2.1复习笔记
2.2课后习题详解
第3章市场集中
3.1复习笔记
3.2课后习题详解
第4章进入与退出壁垒
4.1复习笔记
4.2课后习题详解
第5章博弈论与企业策略性行为
5.1复习笔记
5.2课后习题详解
第6章企业并购行为
6.1复习笔记
6.2课后习题详解
第7章企业创新行为
7.1复习笔记
7.2课后习题详解
第8章市场绩效
8.1复习笔记
8.2课后习题详解
第9章产业关联
9.1复习笔记
9.2课后习题详解
第10章产业结构的演进
10.1复习笔记
10.2课后习题详解
第11章产业布局与集群
11.1复习笔记
11.2课后习题详解
第12章产业组织与反垄断政策
12.1复习笔记
12.2课后习题详解
第13章公用事业的管制政策
13.1复习笔记
13.2课后习题详解
第14章产业结构政策
14.1复习笔记
14.2课后习题详解
第15章产业分析方法与应用
15.1复习笔记
15.2课后习题详解
第16章产业分析报告写作规范与范本16.1复习笔记
16.2课后习题详解。
第二章规模经济是中国汽车产业的“陷阱”?1.试以我国汽车产业为例,谈谈企业应采用一次性投入方式(一次到位),还是逐步投入、滚动发展方式实现规模经济?答: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滚动发展或一次投入的方式。
这是因为,企业规模经济(适度规模)主要取决于技术与市场这两个因素。
技术与市场从企业内部和外部条件上决定了产业的规模经济,从而决定了汽车产业中特定企业的适度规模。
对特定企业来说,如果拥有广阔市场前景、同时企业自身内部条件(包括资金实力、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职工素质等)也能够跟得上,那么可以采用一次投入(一次到位)的方式。
如果市场狭窄、规模扩张的难度很大(这对中国很多汽车企业是一个现实),或者企业自身内部条件(包括资金实力、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职工素质等)也跟不上,那么应该选择逐步投入、滚动发展的方式实现规模经济。
2.企业进行规模经济决策时应考虑那些约束条件?答:规模经济决策时应考虑的约束条件有两方面:(1)企业外部环境。
包括市场需求(在某一产业中,在一给定时间的某一点,能以最低效率规模经营的工厂数目,是受市场需要该产业产品的规模限制)、资源条件(如零部件配套供应情况,熟练劳动力供应情况)、产品生命周期等。
(2)企业内部条件。
包括资金实力、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职工素质等。
总体上说,技术与市场从企业内部和外部条件上决定了产业的规模经济,从而影响着特定企业的规模经济决策。
即技术创新要求高、技术装备大而复杂,而且拥有广阔市场的产业,其规模经济就十分显著,企业规模就应该较大;反之,对于那些技术进步缓慢、技术装备小型且市场范围不大的产业,其企业规模就适宜于小型化第三章中国钢铁业的集中度1.导致中国钢铁业低集中度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答:与世界主要钢铁生产国比较、与我国历史比较,都会发现目前我国钢铁业集中度偏低。
原有钢铁企业间的重组困难、中小民营钢铁企业的迅速增长是近年来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下降的直接原因。
钢铁业需求规模快速膨胀、改革开放是集中度下降的外部原因。
王俊豪《产业经济学》笔记和课后答案pdf网课视频第1章产业经济学导论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市场集中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进入与退出壁垒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博弈论与企业策略性行为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企业并购行为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第7章企业创新行为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市场绩效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产业关联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第10章产业结构的演进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产业布局与集群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第12章产业组织与反垄断政策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第13章公用事业的管制政策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第14章产业结构政策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第15章产业分析方法与应用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第16章产业分析报告写作规范与范本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产业经济学导论1.1 复习笔记考点一:产业的概念及其分类(见表1-1)表1-1 产业的概念及其分类考点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意义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如果把社会经济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研究社会经济基本问题的现代经济学也应由三大部分组成,如图1-1所示。
(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观层次的产业。
(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和产业之间的协调关系。
图1-1 社会经济与现代经济学的关系2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从经济学学科建设、政府和企业三个方面体现:(1)有利于建立完善的现代经济学学科体系;(2)有利于政府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3)有利于企业正确选择投资领域,提高资本使用效率。
第10章产业结构的演进1.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有哪些?答:一切决定和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产业结构的变动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包括:(1)知识与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产业结构变迁的动力。
科学技术发展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具体表现为技术革命催生新产业和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两个方面。
技术革命往往是新的产业诞生的导火索。
科学技术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重大发展对产业结构演进的促进作用日趋增强,如:现代技术发展使得生产过程中的硬性流水线向柔性生产线转变,促使产业结构迅速走向服务化。
(2)自然资源禀赋一国农业的发展受到自然因素的制约,而矿产资源则直接影响采掘工业、燃料动力工业以及重工业的结构。
但自然资源不是决定性因素,自然资源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相对的,它对产业结构的制约会由于科技进步和国际贸易而得到缓解。
自然资源禀赋在一国产业结构转换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作用与影响是不同的:在初、中期阶段,其影响与作用更大;当初级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被制造业取代,完成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过渡时,其作用与影响趋于减小。
(3)需求结构需求具有引导生产的作用,因此需求结构的变动会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动;个人消费结构、投资结构、消费和投资的比例、中间和最终需求的比例、净出口等因素均对产业发展产生影响。
(4)人口规模与结构人口规模具有数量与质量两个维度。
人口数量是指一国某一时点上的人口总量。
质量是指在既定人口总量中不同的构成。
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来源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劳动时间的延长、劳动参工率的提高和移民。
劳动力质量的提高来源于人力资本投资。
在自然资源与资本存量既定的条件下,人口规模的大小决定资源禀赋的相对丰裕程度,从而成为一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的限制条件。
在经济发展初期,经济增长的速度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人口数量的贡献;而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又变为劳动力质量。
第十四章产业结构政策1.产业结构政策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答:产业结构政策的含义具有以下五个基本要点:(1)产业结构政策的目的是指导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即通过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的合理化、高度化与高效化;(2)产业结构政策制定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产业结构演变规律;(3)产业结构政策是一个含有支柱产业、主导产业、衰退产业援助政策、幼稚产业保护政策等构成的政策体系;(4)产业结构政策的制定主体是政府;(5)产业结构政策的实施主体是企业,还有政府和中介组织的合力。
2.简述产业结构政策的基本特征。
答:一般说来,产业结构政策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1)产业结构政策具有明确的指导性;(2)产业结构政策具有时序性和动态性;(3)产业结构政策还具有体系的协调性。
3.产业结构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产业结构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主导产业政策、支柱产业政策、幼稚产业扶持政策。
(1)主导产业政策。
由于主导产业对产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巨大拉动作用,各国都采取各种相关政策,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
(2)支柱产业政策。
支柱产业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产业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相对于其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较大。
支柱产业政策是指根据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和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结合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实际情况,采用经济或者非经济的一系列政策,包括支柱产业结构高度化政策和支柱产业结构协调化政策。
(3)衰退产业援助政策衰退产业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一产业处于产业自身生命周期的衰退期,由于技术进步或需求变化等因素致使市场需求减少,生产能力过剩且无增长潜力,同时又在国民经济当中的地位趋于下降的产业。
衰退产业援助政策包括进行必要的产业融合,将衰退产业调整援助政策列入现有国家产业政策规划制定相关财政、税费调控政策,等等。
(4)幼稚产业扶持政策。
幼稚产业是指在工业后发国家的产业机构体系中,相对于工业先行国家成熟的同行产业而言,处于“幼小稚嫩”阶段的产业。
王俊豪《产业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产业经济学导论)【圣才出品】第1章产业经济学导论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社会经济可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从而研究社会经济基本问题的现代经济学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微观经济学、中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以微观层次的单个企业或消费者为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以宏观层次的整个国民经济总体为研究对象,中观经济学则以中观层次的产业为研究对象,因此也称为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主要研究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和产业之间的协调关系。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政策理论以及反垄断与管制理论。
2.如何理解产业的概念?有哪些常用的产业分类法?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1)产业的概念根据产业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产业的一般性定义是:生产经营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或劳务(即同一类产品或劳务)的企业所组成的集合。
这些企业往往具有类似的生产经营技术、工艺和经营管理等基本特性。
(2)产业分类法及其特点①三次产业分类法:把全部产业划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的方法。
第一次产业和第二次产业创造的是有形物质财富,第三次产业创造的是无形财富。
第一次产业的属性是取自于自然,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狩猎业、渔业和林业等;第二次产业的属性是加工取自于自然的生产物,主要包括制造业、建筑业,通常还包括采矿业和煤气、电力、供水等产业。
第三次产业主要包括商业、金融保险业、运输业、服务业(指饮食业、旅馆业、修理业、娱乐业)等。
②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以联合国颁布的《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为分类标准,从大项、中项、小项、细项四个层次对产业进行分类,每一项都有统一规定的统计编码。
特点是划分全面,经济统计的规范性和可比性强。
③生产结构产业分类法:以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产业间关系和比例为目的的产业分类法。
该方法可以确定产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性质,能够区分消费资料产业和资本资料产业。
2013-2014学年第I学期《产业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2121093课程名称:产业经济学英文名称:Industry Economics学时/学分:32/2教学对象:国际贸易、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选用教材:本课程采用王骏豪主编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11月第2版《产业经济学》为主讲教材。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以邮件方式发给学生。
执笔人: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系孔令丞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产业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
它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产业的形成、发展和调整,也研究和分析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关系。
它既涉及了偏向宏观的经济问题研究,如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等;也涉及微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如企业的定价理论、企业的兼并、技术创新等。
因此,该学科不同于偏重总量分析的宏观经济学科,也不同于研究企业本身发展的微观经济学科。
正因为此特点,甚至有学者认为产业经济学属于中观经济学范畴。
产业经济学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产业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体系,并使学生熟悉和学会利用博弈论等现代分析工具。
具体来讲,通过本学科的学习后,学生学会理解并分析一个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如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工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等)、理解整个经济系统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同时,也能够利用现代分析工具(如数学工具、博弈论等)分析产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并且能够利用学过的知识理解和分析国家的有关产业政策,从而为日后进一步学习及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1、全面掌握产业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体系;2、理解并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规律及其做法;3、理解整个经济系统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4、掌握现代分析工具(如数学工具、博弈论等)来分析产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5、教学过程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完成本门课程的学习任务之后,能够自觉利用学过的知识理解和分析国家的有关产业政策,从而为日后进一步学习及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案例分析
第十二章产业组织与反垄断政策
1.你是否认同奇虎360公司给出的腾讯公司居于市场支配地位的证明?如果要证明腾讯公司居于市场支配地位还需要哪些条件?如果你是腾讯公司的代表人,你如何为自己的公司辩护?
答:不认同,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还需要考虑经营者控制销售市场或原材料采购市场的能力。
要证明腾讯公司居于市场支配地位还需要证明腾讯公司对销售市场有控制能力,即对消费者的选择具有控制力,而在实际的即时通讯软件市场中,还存在着MSN、飞信、人人等一系列工具,腾讯没有形成对销售市场的绝对控制。
2.在网络通信市场,捆绑销售和搭配销售行为是否一定是伤害竞争的?你认同奇虎360公司的指控理由吗?如果你是腾讯公司的代表人,你如何为自己的公司辩护?
答:在网络通信市场,捆绑销售和搭配销售行为不一定是伤害竞争的。
不认同奇虎360公司的指控理由。
软件的捆绑销售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用户,这在其他软件公司中也是常见的行为,同时,消费者仍然具有自主选择是否安装的权利,并不是奇虎360公司认为的具有强制性。
3.根据反垄断民事赔偿的有关规定,你认为奇虎360公司的要求是否合理?
答:不合理。
奇虎360公司没有对其经济损失进行举证证明,1.5亿元的赔偿金额没有明确的依据。
另外,奇虎360公司关于赔礼道歉的要求也没有法律依据。
第1章产业经济学导论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社会经济可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从而研究社会经济基本问题的现代经济学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微观经济学、中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以微观层次的单个企业或消费者为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以宏观层次的整个国民经济总体为研究对象,中观经济学则以中观层次的产业为研究对象,因此也称为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主要研究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和产业之间的协调关系。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政策理论以及反垄断与管制理论。
2.如何理解产业的概念?有哪些常用的产业分类法?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1)产业的概念根据产业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产业的一般性定义是:生产经营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或劳务(即同一类产品或劳务)的企业所组成的集合。
这些企业往往具有类似的生产经营技术、工艺和经营管理等基本特性。
(2)产业分类法及其特点①三次产业分类法:把全部产业划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的方法。
第一次产业和第二次产业创造的是有形物质财富,第三次产业创造的是无形财富。
第一次产业的属性是取自于自然,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狩猎业、渔业和林业等;第二次产业的属性是加工取自于自然的生产物,主要包括制造业、建筑业,通常还包括采矿业和煤气、电力、供水等产业。
第三次产业主要包括商业、金融保险业、运输业、服务业(指饮食业、旅馆业、修理业、娱乐业)等。
②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以联合国颁布的《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为分类标准,从大项、中项、小项、细项四个层次对产业进行分类,每一项都有统一规定的统计编码。
特点是划分全面,经济统计的规范性和可比性强。
③生产结构产业分类法:以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产业间关系和比例为目的的产业分类法。
该方法可以确定产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性质,能够区分消费资料产业和资本资料产业。
消费资料产业是指所提供的产品有75%以上用作消费资料的产业,包括食品、纺织、皮革、家具等产业;资本资料产业是指所提供的产品有75%以上用作资本资料的产业,包括冶金、金属材料、机械、化学等产业;其他产业,包括橡胶、木材、造纸、印刷等产业。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概述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产业经济学是一门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的中观层次的经济学。
同时,从产业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特别是产业经济学与现实经济的紧密联系看,产业经济学又明显属于应用经济学。
2. 如何理解产业的概念?有哪些常用的产业分类法,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1)生产经营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或劳务(即同一类产品或劳务)的企业的集合。
产业内企业往往具有类似的生产经营技术、工艺和经营管理等基本特性。
(2)常用的产业分类法及其特点是:三次产业分类法将产业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将产业划分为四个层次;生产结构产业分类法将产业分为消费资料产业、资本资料产业和其它产业;生产要素分类法将产业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产业生命周期分类法将产业分为幼小产业、成长产业、成熟产业、衰退产业和淘汰产业。
3. 结合一个事例,说明学习与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答:学习与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助于我们掌握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分析方法,能对现实经济中存在的大量产业组织现象和产业政策进行较深入的经济学分析。
例如,我国是世界钢铁生产第一大国,但中国的钢铁产业企业规模小且分散,2005年中国钢铁全产业企业多达6686家,其中消耗高、污染严重、工艺装备落后的产能占总产能的30%左右。
由于竞争程度高、集中度低,产业资源配置损失和浪费现象严重,我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难以产生。
针对这一现象,学习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我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性差的深层原因,从而对症下药,提出相应的对策或政策建议。
4. 简述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答:(1)国际学术界对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存在一定的分歧。
在国内,一般认为产业经济学主要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政策理论以及反垄断与管制理论。
(2)产业组织理论以特定产业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一个产业中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及其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产业结构理论主要研究产业之间的联系及其相互影响,包括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产业关联理论和产业布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