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总体规划
- 格式:doc
- 大小:336.50 KB
- 文档页数:5
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古田县局部调整城东街道土
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宁德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0.02.08
•【字号】宁政文[2010]38号
•【施行日期】2010.02.0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乡规划
正文
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古田县局部调整城东街道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的批复
(宁政文〔2010〕38号)
古田县人民政府:
你县《关于局部调整城东街道等八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请示》(古政文〔2009〕241号)已收悉。
鉴于你县“移动通信机站”项目建设需要,经研究,同意你县城东街道(原湖滨乡)等八个乡镇0.074公顷土地(其中:城东街道0.006公顷、城西街道0.006公顷、杉洋镇0.02公顷、大桥乡0.01公顷、吉巷乡0.01公顷、泮洋乡0.006公顷、平湖镇0.006公顷、凤都镇0.01公顷)调整作为九个“移动通信机站”扩建项目建设用地,其建设用地指标从城东街道(原湖滨乡)的规划建设用地指标中调整。
具体手续由宁德市国土资源局及古田县国土资源局依法办理。
附件:古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一览表
二○一○年二月八日
附件:。
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宁德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1.03.14
•【字号】宁政〔2021〕2号
•【施行日期】2021.03.1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宁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宁德市人民政府
2021年3月14日。
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屏南县屏城乡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局部修改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宁德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4.12.19
•【字号】宁政文〔2014〕396号
•【施行日期】2014.12.1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乡规划
正文
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屏南县屏城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
部修改的批复
宁政文〔2014〕396号屏南县人民政府:
你县《关于要求局部修改屏城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请示》(屏政〔2014〕104号)收悉。
鉴于你县重点建设项目需要,经研究,同意你县工业硅矿热电炉技改项目所在乡镇屏城乡1.6676公顷的限制建设区修改为允许建设区,其规划建设用地指标从屏城乡调整平衡,具体手续由宁德市国土资源局依法办理。
宁德市人民政府2014年12月19日。
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德市主城区防洪防潮排涝规划(修编)》(2021—2035)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宁德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3.07.27
•【字号】宁政文〔2023〕111号
•【施行日期】2023.07.2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防汛抗旱
正文
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德市主城区防洪防潮排涝规划(修编)》(2021—2035)的通知
蕉城区人民政府、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宁德市主城区防洪防潮排涝规划(修编)》(2021—2035)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宁德市人民政府
2023年7月27日。
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宁德市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2019-203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9.07.14•【字号】宁政办〔2019〕65号•【施行日期】2019.07.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宁德市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2019-2030年)的通知蕉城区人民政府,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宁德市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2019—2030年)》印发给你们,请严格遵照执行。
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9年7月14日宁德市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2019-2030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市主城区不断扩大,城市路网快速扩张,城市内部用地结构不断变化,环境噪声影响程度和范围也在不断变化,不少城市的声环境功能区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环境管理的需求。
为提高全市声环境质量,决定对全市环境噪声功能区区划进行调整。
一、区划调整主要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二)《福建省环境保护条例》(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四)《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五)《宁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六)《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二、区划调整基本原则(一)以有效控制噪声污染的程度和范围,有利于提高城市声环境质量为主旨,做到区划的科学合理,促进环境、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重点考虑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用地现状和现行环境功能区科学划定环境功能区类别。
(三)以有利于区域环境噪声的整体控制、提高声环境质量为目的,便于城市环境噪声管理和促进噪声的污染治理。
三、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划分宁德市主城区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的规定划分声环境功能区。
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宁德三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8-2030)的批复
正文:
----------------------------------------------------------------------------------------------------------------------------------------------------
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宁德三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8-2030)的批复
宁政文〔2018〕76号
宁德市蕉城区人民政府:
你区上报的《关于要求审批<宁德三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8-2030)>的请示》(宁区政文〔2018〕114号)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宁德三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8-2030)》。
二、蕉城区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市政府批复的总体规划,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念,加快园区建设进度,优化功能配套,改善园区面貌。
三、要坚持“一张蓝图管到底”的原则,依法按总体规划对园区的一切建设用地和建设行为实行统一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调整和改变。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有重大调整或变更,应按法定程序报批。
宁德市人民政府
2018年4月12日
——结束——。
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霞浦县局部调整三沙镇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宁德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8.11.05
•【字号】宁政文[2008]405号
•【施行日期】2008.11.0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土地资源
正文
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霞浦县局部调整三沙镇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的批复
(宁政文〔2008〕405号)
霞浦县人民政府:
你县《关于要求局部调整三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请示》(霞政综〔2008〕231号)收悉。
鉴于你县因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经研究,同意你县三沙镇12.8333公顷(其中耕地10.1933公顷)土地调整作为工业储备规划建设用地。
其规划建设用地指标在三沙镇建设预留地中调整平衡,具体手续由宁德市国土资源局及霞浦县国土资源局依法办理。
附件:霞浦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项目一览表
二○○八年十一月五日附件:
霞浦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项目一览表
单位:公顷。
宁德填海造陆规划方案最新导言宁德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的美丽城市。
然而,由于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需求,土地资源变得极为紧张。
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宁德市政府制定了填海造陆规划方案,以获取更多土地资源,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规划目标填海造陆规划方案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填海造陆,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获取更多土地资源,为城市发展提供支撑。
具体目标包括:1. 增加可供城市拓展和新建基础设施的土地面积;2. 提供更多住房用地,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3. 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并提升城市的交通流动性;4. 保护自然环境,尽量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规划方案区域选择宁德市政府经过详细的调研和评估,选择了位于宁德市沿海的一片海域作为填海造陆的区域。
该区域无珊瑚礁保护区、鱼类产卵场和其他重要生态环境,填海造陆将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小。
填海方式填海造陆方案将采用以下方式进行:1. 沙土填海:将海上的泥沙和石块进行深层次处理,净化其中的有害物质,并与土壤混合后进行填海造陆。
这样可以增加土地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减少填海造陆对海洋生态的干扰。
2. 模块化填海:利用模块化工程技术,将预先构建的混凝土块和其他材料组装在一起,形成陆地。
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控制填海造陆的速度和规模,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生态保护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填海造陆规划方案将采取以下措施:1. 植被恢复:在填海造陆完成后,政府将进行大规模的植被恢复工作,尽量还原自然环境。
同时,引进适应海洋环境的植物物种,增加海岸带的生态多样性。
2. 海洋保护区划设:在填海造陆区域周边设立海洋保护区,加强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限制过渔和过度开发。
3. 污染防护措施:加强海洋污染防治,严厉打击非法排污行为,确保填海造陆区域的海水质量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基础设施建设填海造陆规划方案还将配套建设相关基础设施,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1. 道路建设:在填海造陆区域建设新的道路网络,增加城市的交通流动性,减少交通拥堵。
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宁德市“十四五”海
洋强市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22.07.19
•【字号】宁政办〔2022〕49号
•【施行日期】2022.07.1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宁德市“十四五”海洋强市
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宁德市“十四五”海洋强市建设专项规划》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7月19日。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宁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4.03•【字号】闽政文〔2024〕118号•【施行日期】2024.04.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宁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宁德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恳请审批宁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宁政文〔2024〕21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省自然资源厅审查通过的《宁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宁德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紧扣高质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重要使命,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积极融入粤闽浙沿海城市群、福州都市圈、闽东北协同发展区,大力建设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现代化生态海湾新兴城市,努力打造美丽生态宁德、福州都市圈次级中心、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二、筑牢安全发展基础。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节约用地制度,严守粮食、生态、资源安全底线。
到2035年,宁德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52.41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37.832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4713.88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不超过省级下达的控制数;用水总量不超过省级下达的指标;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省级下达的任务。
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闽东东路北侧惠风路西侧地块控
制性详细规划图则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宁德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0.07.23
•【字号】宁政文〔2020〕104号
•【施行日期】2020.07.2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土地资源
正文
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闽东东路北侧惠风路西侧地块控制性详
细规划图则的批复
宁政文〔2020〕104号
市自然资源局:
你局《关于要求审批闽东东路北侧及惠风路西侧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请示》(宁自然资〔2020〕 166号)收悉。
结合2020年市规划与建筑环境委员会第3次会议研究意见,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闽东东路北侧、惠风路西侧地块(350901-06-B-MDRB-01)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则。
二、350901-06-B-MDRB-01地块,建设用地面积8207平方米,用地性质为商业、商务用地(B1、B2),容积率大于1.0且不大于2.8,建筑密度不大于35%,
绿地率不小于20%,建筑限高西侧60米、东侧50米,其他规划要求详见图则,并按相关规定执行。
三、地块规划设计应符合《东兰组团行政办公区城市设计》片区景观风貌等控制要求,并纳入片区单元控规进行动态维护。
宁德市人民政府
2020年7月23日。
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环三都澳湾区经济发
展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21.03.25
•【字号】宁政办〔2021〕29号
•【施行日期】2021.03.2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环三都澳湾区经济发展规划
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将《环三都澳湾区经济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3月25日。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宁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5.31•【字号】闽政文[2012]222号•【施行日期】2012.05.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宁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的批复(闽政文〔2012〕222号)宁德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请求批准〈宁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的请示》(宁政文〔2012〕101号)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宁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宁德市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中心城市,沿海重要枢纽港口,新兴能源和临港产业基地,生态宜居的海湾型城市。
城市发展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按照“临海、环海、跨海”的发展战略,实施对接长三角、对接福州大都市区、环湾整合、集中发展、彰显山海等发展策略,逐步把宁德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滨海城市。
三、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合理安排市域人口、产业和各类基础设施,不断提高城乡空间资源保护和集约利用水平。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1776平方公里(不含海域)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要以蕉城区、福安市、霞浦县为主体的环三都澳区域为中心,加强福安片区、霞浦片区建设,形成“环湾一体,一城两片”的空间布局,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和设施共享,实现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发展。
要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指导下,做好村庄和集镇规划,加强村镇建设,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四、合理有序拓展城市空间。
到2030年,中心城区规划人口规模达到100万人,建设用地控制在190平方公里以内。
要根据宁德市资源、环境的实际,节约集约使用土地,合理规划、利用地下空间资源。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999平方公里(不含海域)控制范围内,要按照近期主城区南北拓展,远期环湾沿海集中的城市发展方向,逐步完善主城功能,强化其集聚和辐射功能,形成“一城四区”的城市空间格局。
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德市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1.16•【字号】宁政文〔2023〕6号•【施行日期】2023.01.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德市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宁德市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宁德市人民政府2023年1月16日宁德市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为奋力谱写“宁德篇章”,加速构筑“宁德板块”,推动宁德数字经济高质量健康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深度融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福建)建设,围绕“善政、兴业、惠民”,深入实施赋能平台打造、数字基建提升、核心产业发展、产业数字化升级、数字惠民深化、数字政府建设、数据开放共享、数字安全防护等“八大行动”,赋能打造“增长极”、建设“四个区”,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宁德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到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竞争力逐步提升,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21%以上,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0%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增长3%以上,提早一年实现翻番,提升全国百强位次。
到“十四五”末,力争数字经济产值翻一番、规模力争达到2400亿元以上,全市基本形成具有持续创新发展能力的数字宁德生态体系,在产业发展、设施建设、民生应用、政府治理等领域打造出一批特色鲜明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示范工程和项目,建成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重要增长极。
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霞浦县崇儒畲族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修改的
批复
正文:
----------------------------------------------------------------------------------------------------------------------------------------------------
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霞浦县崇儒畲族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修改的批复
宁政文〔2016〕330号
霞浦县人民政府:
《霞浦县人民政府关于局部修改霞浦县崇儒畲族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请示》(霞政文〔2016〕330号)收悉。
鉴于你县能源项目建设需要,经研究,同意你县崇儒畲族乡35KV变电站项目拟选址所在地0.2280公顷限制建设区修改为允许建设区,其规划建设用地指标在崇儒畲族乡内部调整平衡,具体手续由你县商宁德市国土资源局依法办理。
宁德市人民政府
2016年12月15日
——结束——。
第一章总则第1条编制目的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响应海峡西岸发展战略的要求,实施城乡规划法,理顺规划事权结构,应对区域交通设施布局的要求,发挥海峡西岸东北翼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作用,结合宁德市的实际情况,编制《宁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指导思想(1)以科学发展观统筹生态、社会、经济高效和谐发展。
(2)依托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宁德与海西、宁德与台湾的合作,提升宁德在区域中的地位。
(3)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优化公共设施布局,传承历史文脉,凸显山海格局,建设经济发达、和谐宜居、特色鲜明的海滨新城。
(4)采用城乡统筹、集中发展模式,实现都市区一体化发展,做大做强环湾城市和主城区。
第3条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 2009—2030 年。
其中,近期为 2009-2015 年,中期为2016-2020 年,远期为 2021-2030 年,远景为 2030 年以后。
第4条规划层次与范围(1)市域范围为宁德市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为 13452 平方公里。
(2)规划区(环湾城市)本次规划区范围总面积 1777 平方公里(不含海域)。
包括蕉城区(七都镇、八都镇、漳湾镇、金涵畲族乡、三都镇、飞鸾镇、城南镇、蕉南街办、蕉北街办)、福安市(下白石镇、湾坞镇、溪尾镇、坂中畲族乡、城阳乡、溪柄镇、溪潭镇、甘棠镇、赛岐镇)和霞浦县(盐田畲族乡、沙江镇、溪南镇、牙城镇、水门畲族乡、三沙镇、松港街办、松城街办)3 个区县市的 7 个街道办事处、22 个乡镇以及东侨开发区。
规划区范围以乡镇行政边界和自然山体的山脊线共同构成。
(3)中心城区中心城区总面积为 999 平方公里(不含海域)。
包括蕉城区(七都镇、八都镇、漳湾镇、金涵畲族乡、三都镇、飞鸾镇、城南镇、蕉南街办、蕉北街办)、福安市(下白石镇、湾坞镇、溪尾镇)和霞浦县(盐田畲族乡、沙江镇、溪南镇)三个区县市的 2 个街道办事处、13 个乡镇以及东侨开发区。
中心城区范围南、北面以乡镇界线为界,其余范围以山脊线及温福铁路为界。
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第5条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建设成为海西东北翼中心城市,对接长三角前沿区域、对台交流合作重要平台、临港先进制造业基地、东南沿海重要港口枢纽、海西特色文化和生态旅游基地、绿色宜居海湾新城。
第6条总体发展策略(1)对接区域,融入海西主动对接长三角、大福州等经济圈,积极拓展对江西等内陆省市的影响力;全面参与海西经济区城镇群的构建,主动承接台湾等地区产业转移,在港口、能源、临港工业等方面协同发展。
(2)环湾整合,集中发展整合环三都澳地区,将蕉城区、东侨经济开发区,以及福安、霞浦的部分地区整合为环湾城市,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3)彰显山海,生态宜居传承山海格局,优化生态环境,创建特色鲜明、绿色宜居的滨海城市。
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一节城乡统筹发展目标与措施第7条统筹目标形成宁德城乡功能结构互补、城乡空间布局融合、城乡生态环境协调、城乡基础设施共享、城乡之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社会服务统筹管理的统筹协调格局。
第8条统筹措施(1)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强化环湾城市的中心地位,鼓励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形成环湾城市与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
(2)推进各类工业园区空间整合,鼓励沿海地区工业向工业集中区集聚,山区污染工业逐步得到置换,实现城乡产业空间统筹协调发展。
(3)划出永久性生态保护地区,确保区域生态廊道、生态斑块、生态基质空间的永续发展,实现宁德市城乡生态空间统筹健康发展。
(4)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覆盖面,推进城乡社会政策制度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居民权益平等。
第二节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第9条市域人口规模预测宁德市域总人口:2015 年为 300 万人,2020 年为 330 万人,2030 年为 380 万人。
宁德市域城镇人口:2015 年为 171 万人,2020 年为 215 万人,2030年为 275 万人。
第10条城镇化水平预测宁德市城镇化水平:2015 年为 57%,2020 年为 65%,2030 年为 72%。
第三节市域城镇体系结构第11条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期末形成“一带、一轴,一城”的城镇空间结构:(1)一带:沿海发展带北起福鼎市,依托温福铁路、沈海高速、温福城际等交通干线形成宁德城镇-产业沿海发展带;(2)一轴:沿宁武高速发展轴以宁德主城区为起点,以宁武高速公路为依托,沿赛江流域联系福安市,形成宁德内部山海呼应的城市发展轴,同时力争发展成为内陆省份与宁德间的交通联系轴线;(3)一城:宁德中心城市,包括蕉城区、福安和霞浦部分地区,是宁德的沿海集聚发展区域。
第12条市域城镇等级结构规划采用“区域中心城市——次级中心城市——一般城市——中心镇——一般镇”的城镇等级结构。
(1)区域中心城市:即中心城区,整合三都澳环湾地区形成高度协调的城市,包括宁德主城区、白马城区、溪南工业区和三都岛群区。
(2)次级中心城市:指福安、福鼎和霞浦(县)城区;(3)一般城市:指古田、屏南、周宁、寿宁、柘荣 5 个县城;(4)中心镇:指具有一定的中心地位,带动周边乡镇的重点发展镇。
(5)一般集镇:指除中心镇以外的乡镇,主要承担本乡镇范围内的基本综合服务功能。
第四节市域综合交通规划第13条发展目标确立宁德海西东北翼中心城市的枢纽地位,依托深水港和铁路客货站点,建设海陆联运物流中心,形成西接中西部省份,东出台湾海峡的交通体系。
第14条铁路网规划规划构建“一枢纽、三纵、五横、七支线”的铁路网络。
包括:沿海货运铁路、宁漳高速铁路、衢宁铁路、宁古铁路以及宁上和宁丽铁路,以及多条疏港铁路。
(1)一枢纽:即宁德主城区综合交通枢纽,包括宁德火车站和漳湾货运站;(2)三纵:温福铁路、沿海货运铁路、宁漳高铁;(3)五横:衢宁铁路(衢州至宁德)、京台铁路(北京至福州)古田段、宁古铁路(宁德至古田)、宁丽铁路(宁德至丽水),宁上铁路(宁德至上饶);(4)七支线:白马、溪南、漳湾、城澳、沙埕(杨岐)、三沙和下白石等港口的铁路支线。
第15条高速公路规划构建“三纵、四横、三连”的高速公路网:(1)三纵:为沈海高速、沈海高速复线和寿宁-周宁-屏南-古田高速公路。
(2)四横:为宁武高速公路、福顺高速公路、宁古高速公路、京台高速公路。
(3)三连:溪南疏港高速公路、宁德水门机场高速公路、沙埕港区疏港高速公路,远景预留东冲半岛高速连接线。
第16条市域干线公路网规划形成“四纵六横”的干线公路网。
“四纵”即 S201 及其延伸线、G104、S202、寿宁下党至蕉城洋中公路;“六横”即福安下白石坪岗至寿宁坑底公路、霞浦溪南港至南平浦城公路、福安下白石至武夷山公路、蕉城漳湾至南平城区公路、霞浦北壁至柘荣熊透公路、闽清下祝界经临水宫至南平玉山公路。
(1)国道规划保留原有 G104 和 G316 国道,将原有 S201、S202、S302、S303 四条省道提升为国道,突出以港口为中心延伸内陆腹地发展的山海联动的发展格局,构建三纵三横的国道干线网。
国道采用一级城乡公路技术标准。
(2)省道规划保留 S301、S304 省道的基础上新增 8 条省道,形成八纵两横的省道网格局。
省道道路采用二级及二级以上城乡公路技术标准。
第17条城乡公路网县乡公路网主要承担各县市与环湾城市以及中心城镇相互间的公路交通联系,主干县道采用三级及三级以上技术标准,乡道采用四级及以上公路技术标准。
第18条港口运输规划形成“一主三辅”港口布局。
(1)“一主”:为三都澳港区,是宁德港的主体。
(2)“三辅”:为赛江港区、三沙港区、沙埕港区。
第19条航空运输规划霞浦机场规划为 4D 级别支线机场,成为厦泉、福州机场的重要补充,主要服务于中高端旅游和鲜活农特产品运输。
第四章城市性质、职能与规模第20条城市性质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中心城市,沿海重要港口枢纽,能源和临港产业基地,绿色宜居海湾新城。
第21条城市主要职能(1)海西能源和临港产业基地(2)地区性交通枢纽和旅游集散中心(3)地区性生产及商贸服务中心(4)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5)生态和特色居住第22条城市人口规模预测 2015 年中心城常住城镇人口约 49 万人,2020 年为 71 万人,2030 年为 99.5 万人。
其中:(1)主城区:常住城镇人口 2015 年 38.6 万人,2020 年为 54.6 万人,2030 年 70.7 万人。
(2)白马城区:常住城镇人口 2015年5 万人,2020 年 7 万人,2030 年 10 万人。
(3)海西宁德工业区:常住城镇人口 2015年5 万人,2020年9万人,2030 年 18 万人。
(4)三都岛群区:常住城镇人口 2015 年 0.5 万人,2020 年保持 0.6 万人,2030 年 0.8 万人。
第23条城市用地规模规划 2030 年,宁德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为 218 平方公里。
预计 2030 年,主城区的城市建设用地约 100.00 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 140.8 平方米。
规划 2030 年,白马城区的城市建设用地约 29.31 平方公里;三都岛群区的城市建设用地约 1.08 平方公里;海西宁德工业区的城市建设用地约 87.76 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