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给生涯彩虹涂鸦
- 格式:docx
- 大小:38.28 KB
- 文档页数:4
doc文档生涯彩虹图生涯彩虹图(Life-career rainbow)生涯彩虹图简介从1957 年到1990 年,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萨柏(Donald E.Super)拓宽和修改了他的终身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这期间他最主要的贡献是“生涯彩虹图生涯彩虹图”。
为了综合阐述生涯发展阶段与生涯彩虹图角色彼此间的相互影响,舒伯创造性地描绘出一个多重角色生涯发展的综合图形——“生涯彩虹图”,形象地展现了生涯发展的时空关系,更好地诠释了生涯的定义。
在生涯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是有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
分成:子女、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持家者六个不同的角色,他们交互影响交织出个人独特的生涯类型。
他认为在个人发展历程中,随年龄的增长而扮演不同的角色,图的外圈为主要发展阶段,内圈阴暗部分的范围,长短不一,表示在该年龄阶段各种角色的份量;在同一年龄阶段可能同时扮演数种角色,因此彼此会有所重叠,但其所占比例份量则有所不同。
根据萨柏的看法,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的许许多多角色就像彩虹同时具有许多色带。
萨柏将显著角色的概念引入了生涯彩虹图。
他认为角色除与年龄及社会期望有关外,与个人所涉入的时间及情绪程度都有关联,因此每一阶段都有显著角色。
生涯彩虹图的解析[1]1.横贯一生的彩虹——生活广度在一生生涯的彩虹图中,横向层面代表的是横跨一生的生活广度。
彩虹的外层显示人生主要的发展阶段和大致估算的年龄:成长期(约相当于儿童期)、探索期(约相当于青春期)、建立期(约相当于成人前期)、维持期(约相当于中年期)以及衰退期(约相当于老年期)。
在这五个主要的人生发展阶段内,各个阶段还有小的阶段,舒伯特别强调各个时期的年龄划分有相当大的弹性,应依据个体的不同情况而定。
2.纵贯上下的彩虹——生活空间在一生生涯的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贯上下的生活空间,由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
舒伯认为人在一生当中必须扮演九种主要的角色,依次是: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夫妻、家长、父母和退休者。
生涯彩虹图 (Life-career rainbow)[编辑]生涯彩虹图简介从1957年到1990年,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萨柏(Donald E.Super)拓宽和修改了他的终身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这期间他最主要的贡献是“生涯彩虹图”。
为了综合阐述生涯发展阶段与角色彼此间的相互影响,舒伯创造性地描绘出一个多重角色生涯发展的综合图形——“生涯彩虹图”,形象地展现了生涯发展的时空关系,更好地诠释了生涯的定义。
在生涯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是有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
分成:子女、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持家者六个不同的角色,他们交互影响交织出个人独特的生涯类型。
他认为在个人发展历程中,随年龄的增长而扮演不同的角色,图的外圈为主要发展阶段,内圈阴暗部分的范围,长短不一,表示在该年龄阶段各种角色的份量;在同一年龄阶段可能同时扮演数种角色,因此彼此会有所重叠,但其所占比例份量则有所不同。
根据萨柏的看法,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的许许多多角色就像彩虹同时具有许多色带。
萨柏将显著角色的概念引入了生涯彩虹图。
他认为角色除与年龄及社会期望有关外,与个人所涉入的时间及情绪程度都有关联,因此每一阶段都有显著角色。
[编辑]生涯彩虹图的解析在生涯彩虹图中,最外的层面代表横跨一生的“生活广度”,又称为“大周期”,包括成长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和衰退期。
里面的各层面代表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由一组角色和职位组成,包括子女、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持家者等主要角色。
各种角色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一个角色的成功,特别是早期角色的成功,将会为其他角色提供良好的基础;反之,某一个角色的失败,也可能导致另一个角色的失败。
舒伯进一步指出,为了某一角色的成功付出太大的代价,也有可能导致其他角色的失败。
彩虹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角色的相互替换、盛衰消长。
它除了受到年龄增长和社会对个人发展、任务期待的影响外,往往跟个人在各个角色上所花的时间和感情投入的程度有关。
舒伯职业生涯彩虹图及其含义彩虹图——我们看到的不一样人生规划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1953)依照年龄将每个人生阶段与职业发展配合,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成成长、试探、建立、保持和衰退五个阶段,之后踢出一个更为广阔的新观念——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观。
这就是彩虹图。
在生涯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是有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家长六个不同的角色,他们交互影响交织出个人独特的生涯类型。
舒伯(1953)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型态研究”的结果,参照布勒(bueller)的分类,也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试探、决定、保持与衰退五个阶段,其中有三个阶段与金斯伯格的分类相近,只是年龄与内容稍有不同舒伯增加了就业以及退休阶段的生涯发展,具体分述如下。
成长阶段:由出生至14岁,该阶段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修饰他自己的角色。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这个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幻想期(4岁至10岁),它以“需要”为主要考虑因素,在这个时期幻想中的角色扮演很重要;二是兴趣期(11岁至12岁),它以“喜好”为主要考虑因素,喜好是个体抱负与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三是能力期(13岁至14岁):它以“能力”为主要考虑因素,能力逐渐具有重要作用。
探索阶段:由15岁至24岁,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作了一番探索,因此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
这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试探期(15岁至17岁),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二是过度期(18岁至21岁),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三是试验并稍作承诺期(22岁至24岁),生涯初步确定并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舒伯职业生涯彩虹图及其含义彩虹图——我们看到的不一样人生规划着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1953)依照年龄将每个人生阶段与职业发展配合,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成成长、试探、建立、保持和衰退五个阶段,之后踢出一个更为广阔的新观念——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观。
这就是彩虹图。
在生涯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是有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
分成: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家长六个不同的角色,他们交互影响交织出个人独特的生涯类型。
舒伯(1953)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型态研究”的结果,参照布勒(bueller)的分类,也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试探、决定、保持与衰退五个阶段,其中有三个阶段与金斯伯格的分类相近,只是年龄与内容稍有不同舒伯增加了就业以及退休阶段的生涯发展,具体分述如下。
成长阶段:由出生至14岁,该阶段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修饰他自己的角色。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这个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幻想期(4岁至10岁),它以“需要”为主要考虑因素,在这个时期幻想中的角色扮演很重要;二是兴趣期(11岁至12岁),它以“喜好”为主要考虑因素,喜好是个体抱负与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三是能力期(13岁至14岁):它以“能力”为主要考虑因素,能力逐渐具有重要作用。
探索阶段:由15岁至24岁,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作了一番探索,因此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
这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试探期(15岁至17岁),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二是过度期(18岁至21岁),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三是试验并稍作承诺期(22岁至24岁),生涯初步确定井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舒伯职业生涯彩虹图及其含义彩虹图——我们看到的不一样人生规划着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1953)依照年龄将每个人生阶段与职业发展配合,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成成长、试探、建立、保持和衰退五个阶段,之后踢出一个更为广阔的新观念——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观。
这就是彩虹图。
在生涯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是有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
分成: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家长六个不同的角色,他们交互影响交织出个人独特的生涯类型。
舒伯(1953)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型态研究”的结果,参照布勒(bueller)的分类,也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试探、决定、保持与衰退五个阶段,其中有三个阶段与金斯伯格的分类相近,只是年龄与内容稍有不同舒伯增加了就业以及退休阶段的生涯发展,具体分述如下。
成长阶段:由出生至14岁,该阶段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修饰他自己的角色。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这个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幻想期(4岁至10岁),它以“需要”为主要考虑因素,在这个时期幻想中的角色扮演很重要;二是兴趣期(11岁至12岁),它以“喜好”为主要考虑因素,喜好是个体抱负与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三是能力期(13岁至14岁):它以“能力”为主要考虑因素,能力逐渐具有重要作用。
探索阶段:由15岁至24岁,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作了一番探索,因此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
这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试探期(15岁至17岁),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二是过度期(18岁至21岁),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三是试验并稍作承诺期(22岁至24岁),生涯初步确定井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生涯彩虹图从1957年到1990年,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Donald E.Super)拓宽和修改了他的终身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这期间他最主要的贡献是“生涯彩虹图”。
1976到1979 年间,舒伯在英国进行了为期四年的跨文化研究,提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新观念,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是有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
生涯彩虹图(Life-career rainbow)为了综合阐述生涯发展阶段与角色彼此间的相互影响,舒伯创造性地描绘出一个多重角色生涯发展的综合图形——“生涯彩虹图”,形象地展现了生涯发展的时空关系,更好地诠释了生涯的定义。
在生涯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是有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
分成:子女、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持家者六个不同的角色,他们交互影响交织出个人独特的生涯类型。
他认为在个人发展历程中,随年龄的增长而扮演不同的角色,图的外圈为主要发展阶段,内圈阴暗部分的范围,长短不一,表示在该年龄阶段各种角色的份量;在同一年龄阶段可能同时扮演数种角色,因此彼此会有所重叠,但其所占比例份量则有所不同。
根据萨柏的看法,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的许许多多角色就像彩虹同时具有许多色带。
萨柏将显著角色的概念引入了生涯彩虹图。
他认为角色除与年龄及社会期望有关外,与个人所涉入的时间及情绪程度都有关联,因此每一阶段都有显著角色。
彩虹图——我们看到的不一样人生规划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1953)依照年龄将每个人生阶段与职业发展配合,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成成长、试探、建立、保持和衰退五个阶段,之后踢出一个更为广阔的新观念——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观。
这就是彩虹图。
在生涯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是有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
分成: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家长六个不同的角色,他们交互影响交织出个人独特的生涯类型。
舒伯(1953)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型态研究”的结果,参照布勒(bueller)的分类,也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试探、决定、保持与衰退五个阶段,其中有三个阶段与金斯伯格的分类相近,只是年龄与内容稍有不同舒伯增加了就业以及退休阶段的生涯发展,具体分述如下。
职业规划:给生涯彩虹涂鸦有个著名的生涯规划大师,他把人生划分了5个阶段,分别对应了9种角色。
25-44岁的成年时期,我们扮演最多的角色是子女、工作者、父母、配偶。
从25岁走进社会,每个人逐渐走进双重角色或者三重、四重角色中,每个角色都要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
只不过在不同的年龄段,扮演的角色分量不同,责任比重也不同。
其中25-30岁成年前期,我们逐渐使生活和工作趋于稳定,有个不错的工作,组建自己的家庭。
当然,这个时间段是弹性的,也许会早一点晚一点,但即便是草根百姓也鲜少推迟到35岁以后吧。
瞧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是有相应的任务和发展课题的。
一个阶段没有发展好,势必会影响到下一个阶段的正常发展。
所以在合适年龄做合适的事,人生才会更好啊。
上面所说的是便是生涯彩虹理论,将生涯发展阶段与角色彼此间交互影响的状况,描绘出一张美轮美奂的生涯彩虹图。
形象地展现了生涯发展的时空关系,更好地诠释了生涯的定义。
如图从左向右横向层面代表横跨一生的生活广度。
显示人生的主要发展阶段和大致年龄,分别是成长期(0-14岁)、探索期(15-24岁)、建立期(25-44)、维持期(45-65)、以及衰退期(65-)。
如图从上至下纵向层面代表一生的生活空间。
由人生必须扮演的九个主要角色和职位组成。
依序是子女、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夫妻、家长、父母和退休者,其中夫妻、家长和父母往往被统称为持家者(图中没有退休者)。
每个角色的彩虹圈在相对应的年龄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此颜色深浅、宽窄和长短各不相同。
这些角色相互交织彼此影响,创造出个人独特的生涯轨迹。
生涯彩虹告诉我们,一个角色的成功,特别是早期角色如果发展的好,将会为其他角色提供良好的关系基础。
但是在一个角色上投入过多的精力,而没有平衡协调各角色的关系,也会导致其他角色的失败。
也就是说,如果自己的生活与众不同了,被说三道四了,感受到明显的外来压力了,这意味着某个或某些生涯角色出了问题。
此时不妨坐下来,用些心思,给自己的生涯彩虹涂涂鸦,审视一下自己的过往、当前和未来。
职业规划课程彩虹图介绍职业规划课程彩虹图是一种帮助个人规划并实现职业目标的工具。
它通过将个人的兴趣、技能、价值观和职业目标等要素综合起来,形成一张有层次和逻辑关系的图表,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制定合适的职业规划策略。
彩虹图的内容职业规划课程彩虹图由以下几个主要要素组成:1. 兴趣兴趣是职业规划中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通过分析自己对不同领域的兴趣,如艺术、科学、技术等,可以确定适合个人的职业方向。
在彩虹图中,个人的兴趣可以用不同颜色的虹半圆来表示,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兴趣领域。
2. 技能技能是职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在职业规划中,个人需要了解自己已经掌握的技能以及还需要提升的技能。
在彩虹图中,个人的技能可以用不同的形状(如圆形、方形等)来表示,不同形状代表不同的技能类型。
3. 价值观价值观对于职业规划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个人的价值观可以影响他们对不同职业的看法和态度。
在彩虹图中,个人的价值观可以用不同的图标(如心形、星形等)来表示,不同图标代表不同的价值观。
4. 职业目标职业目标是职业规划的核心部分。
通过制定明确的职业目标,个人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发展规划。
在彩虹图中,个人的职业目标可以用直线或箭头来表示,箭头指向的方向代表个人的职业目标。
使用彩虹图的步骤使用职业规划课程彩虹图可以帮助个人更系统地进行职业规划。
以下是使用彩虹图的主要步骤:1.确定个人的兴趣:分析自己对不同领域的兴趣,记录在彩虹图的相应位置。
2.评估个人的技能:了解自己已经掌握的技能和待提升的技能,记录在彩虹图的相应位置。
3.确定个人的价值观:思考个人的核心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念,记录在彩虹图的相应位置。
4.制定职业目标:根据个人的兴趣、技能和价值观,制定合适的职业目标,并记录在彩虹图的相应位置。
5.发展职业规划策略:根据个人的职业目标,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和提升策略,记录在彩虹图中相应位置。
6.定期更新和调整:职业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个人需要不断地回顾和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
彩虹图——我们看到的不一样人生规划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1953)依照年龄将每个人生阶段与职业发展配合,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成成长、试探、建立、保持和衰退五个阶段,之后踢出一个更为广阔的新观念——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观。
这就是彩虹图。
在生涯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是有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
分成: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家长六个不同的角色,他们交互影响交织出个人独特的生涯类型。
舒伯(1953)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型态研究”的结果,参照布勒(bueller)的分类,也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试探、决定、保持与衰退五个阶段,其中有三个阶段与金斯伯格的分类相近,只是年龄与内容稍有不同舒伯增加了就业以及退休阶段的生涯发展,具体分述如下。
成长阶段:由出生至14岁,该阶段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修饰他自己的角色。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这个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幻想期(4岁至10岁),它以“需要”为主要考虑因素,在这个时期幻想中的角色扮演很重要;二是兴趣期(11岁至12岁),它以“喜好”为主要考虑因素,喜好是个体抱负与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三是能力期(13岁至14岁):它以“能力”为主要考虑因素,能力逐渐具有重要作用。
探索阶段:由15岁至24岁,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作了一番探索,因此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
这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试探期(15岁至17岁),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二是过度期(18岁至21岁),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三是试验并稍作承诺期(22岁至24岁),生涯初步确定井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生涯彩虹图从1957年到1990年,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Donald E.Super)拓宽和修改了他的终身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这期间他最主要的贡献是“生涯彩虹图”。
1976到1979 年间,舒伯在英国进行了为期四年的跨文化研究,提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新观念,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是有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
生涯彩虹图(Life-career rainbow)为了综合阐述生涯发展阶段与角色彼此间的相互影响,舒伯创造性地描绘出一个多重角色生涯发展的综合图形——“生涯彩虹图”,形象地展现了生涯发展的时空关系,更好地诠释了生涯的定义。
在生涯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是有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
分成:子女、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持家者六个不同的角色,他们交互影响交织出个人独特的生涯类型。
他认为在个人发展历程中,随年龄的增长而扮演不同的角色,图的外圈为主要发展阶段,内圈阴暗部分的范围,长短不一,表示在该年龄阶段各种角色的份量;在同一年龄阶段可能同时扮演数种角色,因此彼此会有所重叠,但其所占比例份量则有所不同。
根据萨柏的看法,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的许许多多角色就像彩虹同时具有许多色带。
萨柏将显著角色的概念引入了生涯彩虹图。
他认为角色除与年龄及社会期望有关外,与个人所涉入的时间及情绪程度都有关联,因此每一阶段都有显著角色。
彩虹图——我们看到的不一样人生规划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1953)依照年龄将每个人生阶段与职业发展配合,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成成长、试探、建立、保持和衰退五个阶段,之后踢出一个更为广阔的新观念——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观。
这就是彩虹图。
在生涯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是有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
分成: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家长六个不同的角色,他们交互影响交织出个人独特的生涯类型。
舒伯(1953)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型态研究”的结果,参照布勒(bueller)的分类,也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试探、决定、保持与衰退五个阶段,其中有三个阶段与金斯伯格的分类相近,只是年龄与内容稍有不同舒伯增加了就业以及退休阶段的生涯发展,具体分述如下。
职业规划给生涯彩虹涂鸦
有个著名的生涯规划大师,他把人生划分了5个阶段,分别
对应了9种角色。
25-44岁的成年时期,我们扮演最多的角色是子女、工作者、父母、配偶。
从25岁走进社会,每个人逐渐走进双重角色或者三重、四重
角色中,每个角色都要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
只不过在不同的
年龄段,扮演的角色分量不同,责任比重也不同。
其中25-30岁成年前期,我们逐渐使生活和工作趋于稳定,
有个不错的工作,组建自己的家庭。
当然,这个时间段是弹性的,也许会早一点晚一点,但即便是草根百姓也鲜少推迟到35岁以后吧。
瞧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是有相应的任务和发展课题的。
一个阶
段没有发展好,势必会影响到下一个阶段的正常发展。
所以在合
适年龄做合适的事,人生才会更好啊。
上面所说的是便是生涯彩虹理论,将生涯发展阶段与角色彼
此间交互影响的状况,描绘出一张美轮美奂的生涯彩虹图。
形象
地展现了生涯发展的时空关系,更好地诠释了生涯的定义。
如图从左向右横向层面代表横跨一生的生活广度。
显示人生
的主要发展阶段和大致年龄,分别是成长期(0-14岁)、探索期
(15-24岁)、建立期(25-44)、维持期(45-65)、以及衰退期(65-)。
如图从上至下纵向层面代表一生的生活空间。
由人生必须扮
演的九个主要角色和职位组成。
依序是子女、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夫妻、家长、父母和退休者,其中夫妻、家长和父
母往往被统称为持家者(图中没有退休者)。
每个角色的彩虹圈在
相对应的年龄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此颜色深浅、宽窄和长短
各不相同。
这些角色相互交织彼此影响,创造出个人独特的生涯
轨迹。
生涯彩虹告诉我们,一个角色的成功,特别是早期角色如果
发展的好,将会为其他角色提供良好的关系基础。
但是在一个角
色上投入过多的精力,而没有平衡协调各角色的关系,也会导致
其他角色的失败。
也就是说,如果自己的生活与众不同了,被说三道四了,感
受到明显的外来压力了,这意味着某个或某些生涯角色出了问题。
此时不妨坐下来,用些心思,给自己的生涯彩虹涂涂鸦,审视一
下自己的过往、当前和未来。
我需要什么?
一张空白的生涯彩虹图、一把尺、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和几
只彩笔。
我该怎么做?
STP1在一张空白纸上,把自己的各种角色,按照时间段和重
要性进行分配,注意角色之间的时间交替和身份重叠。
STP2用铅笔按照1,在空白彩虹上画出草稿。
STP3检查修正。
一切OK开始涂鸦吧。
我要注意什么?
每个人的角色在每个时期都是重叠的,比重不同,所以画出
来的线条粗细不同。
付出越多,投入精力越大,扮演的角色越重,那么颜色越深线条越宽。
人生广度的时间节点是有弹性的。
有人20岁投入工作养家糊口,有人40岁退休安享生活,也有人80多岁了仍旧为社会做贡献,那么就把相应的角色向前或向后延展。
某个阶段某种角色可能会出现断裂的情况。
对过去的自己,需要回顾;对当前的自己,需要了解;对未来
的自己,需要规划。
如何理解我的生涯彩虹?
有没有过晚进入一个角色,有没有提早结束一个角色。
某个角色的投入和付出,是不是过多或者过少。
在某些生命阶段,人生角色分配有没有出现明显的比重偏差。
同时投入很多精力去扮演多个角色,会不会力不从心。
重中之重反复说:舒伯认为人的行为方向受到三种时间因素
的影响,一是对过去成长痕迹的“审视”;二是对目前发展状况的“审视”;三是对未来可能发展方向的“展望”。
这三种因素是相
互影响的,过去是现在的成因,现在又是未来的基础。
生涯彩虹图就是对自己未来的透视,让我们的未来实现生活、工作、休闲和爱的平衡。
结语
世界上没有二片相同的叶子,世界上也不会有二个相同的生
涯彩虹。
好了,下面拿出纸笔,画一个你自己的生涯彩虹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