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路基施工工艺
- 格式:doc
- 大小:777.50 KB
- 文档页数:27
软土路基施工及处理方法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公路建设延伸向全国各地,软土上进行公路建设不可避免。
为了保证客车的运行安全,它对路基沉降的要求非常严格。
软土层为路基的加固处理和路基的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施工不当就会造成路基沉降,影响行车安全。
所以选择合理的软基路基处理加固技术并快速实施,对取得经济与社会效益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软土路基;水泥喷粉桩;高真空击密法Abstract: with the needs of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 ent, highway construction extends to all parts of the country,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on soft soil is inevitable.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safety operation of the bus, it is very strict to the requirement of subgrade settlement. Reinforcement of soft soil for subgrade and roadbed construction brings great difficulties, improper construction will cause the subgrade settlement, affect driving safety. So choose reasonable soft subgrade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and rapid implement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Key words: soft soil subgrade; Cement powder spraying pile; High vacuum secret method前言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大致可分为置换法和排水固结法两大类。
公路施工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处理方法摘要:近年来,我国加大对于各行业的发展力度,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进步,使得我国对于基建需求与日俱增。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加速推进,公路项目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和保证。
公路施工是一项比较复杂、系统的工作,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各方协同合作,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路基是重要基础,公路施工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处理方法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成败。
关键词:公路施工;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处理方法引言现阶段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迅速,为我国整体经济建设贡献力量,道路建设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
公路交通的建设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软土路基由于其独特的地质特点,常需要特殊的处理方法,以确保道路的安全和持久性。
1软土路基处理意义及典型措施地质条件的优劣关乎公路工程质量,加固软土路基,改善地质条件可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同时确保后期的道路使用安全。
也就是说,软土路基处理的意义在于可使公路路基长期承受载荷而不发生沉降等质量病害,提高路用性能。
根据深度区别可将软土路基划分为深软弱路基、浅软弱路基两类。
浅软弱路基回填较浅,只需换填即可实现加固目的,先清除软土再换填强度更高的填料并整平压实。
深软弱路基多通过补强法进行加固处理,即在软土层设置高强度支护体系,如搅拌桩、灌注桩等。
2公路施工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处理方法2.1强夯法软土路基对公路工程项目的整体建设质量和竣工后的运营安全有直接的影响。
要想最大限度地减少软土路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就必须与项目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合理地运用软基施工技术,以此来提高软土路基的结构稳定性和承载力,使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软土路基一般含水量较高,土质层疏松,排水性能较弱,一系列问题都会对市政公路的施工产生影响。
要想使软土路基受力性能得到明显的提升,就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强夯处理,从而使其在软土上的力学性能得到有效地提升。
软土路基施工方案软土路基是指土质松软,强度低的路基。
在软土路基施工中,为了保证路基的稳定和承载能力,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施工措施。
下面是软土路基施工方案。
1. 路基勘察:对软土路基的土质特性、含水量、承载力等进行详细勘察。
根据勘察结果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2. 土方开挖:根据道路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
在软土地区,为了减少土方的振动和沉降,可采用机械挖掘和手工挖掘结合的方式,避免过度挖掘。
3. 路基填筑:软土路基填筑时需控制填筑层厚度,一般不超过0.5m为宜。
可以采用夯实、混合土法等方式加固填料,提高路基的抗压性能。
4. 路基加固:软土路基加固是关键环节,根据软土路基的具体情况,可采用以下加固措施:a. 土石灰改良:在软土路基上施加适量的土壤与石灰进行混合,通过反应产生的胶结效应增加土体的强度。
b. 桩基加固:在软土路基上打入一定深度的桩,增加路基的承载能力。
常用的桩基加固方法有灌注桩和挤土桩等。
c. 土钉墙:在软土路基旁边进行土钉墙的施工,通过土钉墙的作用,增加土体的抗侧移能力,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5. 路面施工:经过路基加固后,进行路面施工。
在软土路基上,一般采用水稳合成材料或沥青混凝土进行路面铺设。
6. 排水处理:在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的排水处理,以减少软土的含水量,提高软土的承载力。
可采用排水沟、排水管等措施进行排水。
总结:软土路基施工方案主要包括路基勘察、土方开挖、路基填筑、路基加固、路面施工和排水处理等步骤。
通过合理的施工措施,可以提高软土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确保道路的安全和持久使用。
软土路基强夯加固施工工艺标准目录1. 适用范围 (1)2. 主要应用标准和规范 (1)3. 施工准备 (1)3.1. 现场准备 (1)3.2. 技术准备 (1)3.3. 机具准备 (2)3.4. 作业条件 (2)4. 施工工艺 (2)4.1. 工艺流程 (2)4.2. 施工步骤及方法 (3)5. 质量标准 (5)6. 成品保护 (5)7. 质量记录 (5)8. 安全、环保措施 (6)8.1. 安全措施 (6)8.2. 环保措施 (6)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填石、填土路基施工,其它等级道路填石路基施工可参照执行。
适用于加固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粉土、粘性土、湿陷性黄土、高填土、杂填土以及“围海造地”地基、工业废渣、垃圾地基等的处理。
也可用于防止粉土及粉砂的液化,消除或降低大孔土的湿陷性等级。
不适用于对工程周围建筑物和设备有一定振动影响的地基加固。
2.主要应用标准和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10—2019);(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F80/1—2017);(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3430-2020);(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 /T D31-02-2013);(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
3.施工准备3.1.现场准备场地平整,清除表层土,进行表面松散土层碾压,修筑机械设备进出道路,排除地表水,施工区周边作排水沟,与永久性的排水、截水系统结合,以确保场地排水通畅防止积水。
3.2.技术准备(1)查明强夯场地范围内地下构造物和管线的位置及标高,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因强夯施工造成损坏。
软土路基的施工方法顾丽琼江阴市水利工程公司江苏江阴 214400一、背景技术软土路基是指常见的一种特殊地区路基,需要特殊设计处理,多分布于江、河、海洋沿岸、内陆湖泊、塘、盆地和多雨的山间洼地。
软土具有含水量大、渗透性差、天然强度低和压缩性高等特征;如果超过临界高度,地基要失去稳定。
软土的成因一般认为是由于第四纪后期地表水所形成的沉淀物质,多分布在海滨,湖滨,河流沿岸等地势低洼地带,地表常年潮湿或积水。
所以地表往往有大量喜水植物,由于这些植物的生长和死亡,使软土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
我国公路行业规范对软土地基定义是指强度低、压缩量较高的软弱土层,多数含有一定的有机物质。
日本高等级公路设计规范将其定义为:主要由粘土和粉土等细微颗粒含量多的松软土、孔隙大的有机质土、泥炭以及松散砂等土层构成。
地下水位高,其上的填方及构造物稳定性差且发生沉降的地基;日本规范还对软土地基做了分类,提出了类型概略判断标准。
目前,软土地基的常用处理方法有基面强化、换土、侧向约束、预压固结、复合地基和土壤固化剂法。
处理后的软基工程质量难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软基处理路段的工后沉降和跳车现象十分严重。
二、施工方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稳固性好、降低沉降量、强度高、排水效果好的软土路基的施工方法。
软土路基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地面垃圾清理,平整地面,形成路基;清理厚度为15-35cm。
(2)预应力管桩的放线定位、压装、定桩;(3)将路基开挖至目标深度,目标深度为10-15cm。
利用填料进行回填,碾压密实;填料为粉煤灰、石质土、砂性土中的一种或多种。
石质土和砂性土的混合物,两者质量比为0.5-2:1。
(4)铺筑砂垫层;砂垫层为碎石、炉渣和石灰土中的两种或多种,铺筑厚度8-12cm。
砂垫层为碎石、炉渣和石灰土的混合物,三者质量比为2-3:1-2:1。
碎石的粒径为5-15mm。
炉渣的粒径为3-6mm。
石灰土的粒径为8-10mm。
软土路基工程施工一、前言软土路基工程是指在软弱地基上铺设道路的一种工程。
软土在我国广泛分布,如稻田、沼泽地、湖泊、湿地、沙漠等地区都存在着软土地基。
软土的特点是地基强度低、沉降大、易变形等,所以软土路基工程的施工难度较大。
在软土地基上修筑道路,首先要保证道路的平整度和承载力,同时还要考虑到软土地基的沉降和变形问题,因此软土路基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较高。
二、软土路基工程施工的主要内容1. 前期准备工作软土路基工程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是软土路基工程的基础,决定了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调查勘察:通过地质勘测、地基承载力试验、软土深层钻探等手段,确定软土地基的性质和承载力,为后续工程施工提供依据。
(2)设计方案:根据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路基结构和施工方案,确保道路的安全性和优质性。
(3)环境保护:在软土路基工程施工中,需注意保护周边环境,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2. 路基挖方软土路基工程施工的第一步是进行路基挖方工作。
根据设计要求和地基情况,通过挖掘机械将软土挖方,并进行协调配合,确保路基的平整度和坡度合理。
3. 软土处理软土地基的强度较低,容易发生沉降和变形,因此需要进行软土处理。
软土处理的方法包括加固处理、固化处理、预压处理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保证道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路基回填软土路基工程施工的下一步是进行路基回填工作。
根据设计要求,通过回填土方,填补坑洞,确保路基的平整度和坡度合理。
5. 路基压实软土路基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是路基压实工作。
通过压路机等设备,对路基进行逐层压实,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6. 路基防护软土路基工程施工的最后一步是进行路基防护工作。
根据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防止路基发生沉降和变形。
三、软土路基工程施工中的注意事项1. 加强安全管理在软土路基工程施工中,安全问题是最重要的。
施工单位需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确保施工过程中没有安全事故发生。
软土路基工程专项施工方案1. 项目概述软土路基工程是指在软土地区进行道路或铁路工程施工时所需采取的专项施工方案。
软土地区的路基承载力差,抗变形能力弱,对于施工技术要求较高。
本文档旨在提供软土路基工程施工方案的详细说明。
2. 施工前准备工作软土路基工程施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地质勘察:对施工区域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软土地区的地质情况、软土厚度、软土层的强度等参数。
•施工设计:根据地质勘察结果,进行路基的设计,确定施工方案、土方开挖和填筑的要求和限制。
•材料采购:根据设计要求,采购所需的软土加固材料、砂石等。
•设备准备:准备必要的施工机械设备,如挖掘机、铲车等。
3. 施工流程软土路基工程施工流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3.1 土方开挖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使用挖掘机等机械设备进行土方开挖工作。
在软土地区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过度挖土、超载等情况,以防止软土层发生沉降、变形等问题。
3.2 软土处理软土处理是软土路基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软土处理:•深层加固:使用灌注桩、搅拌桩等方法,在软土层下方注入胶结剂,提高软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桩基处理:设置深层沉桩或地下连续墙,增加路基的稳定性。
•变更土质:在软土层上方加铺砂石、碎石等坚实的土材料,以增加路基的承载能力。
3.3 填土夯实软土处理完成后,在软土层上方进行填土夯实工作。
填土应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土质,通过夯实机械对填土进行均匀夯实,提高路基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
3.4 软土路基施工质量把关在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包括:•实时监测:通过设备和仪器对施工过程中的土壤压力、变形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质量验收:对施工完成后的软土路基进行质量验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4. 安全措施为了确保软土路基工程的施工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警示工人和过往车辆注意安全。
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及基层优化设计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加强,软土地区的路基处理成为交通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及基层优化设计分析旨在通过合理的处理方法和设计优化,提高软土地区路基的抗沉降能力和承载能力,确保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本文将针对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及基层优化设计进行详细分析。
一、软土路基的特点软土属于土体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往往具有较高的含水量和较低的抗剪强度,这种土体的特点使得软土地区的路基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沉降和变形。
软土路基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含水量高:软土通常含有较高的水分,这导致它在受载时容易发生压缩和沉降。
2. 抗剪强度低:软土的抗剪强度往往比较低,这使得它在承受交通荷载时容易发生破坏。
3. 压缩性大:由于软土中水分较多,它的压缩性往往比较大,容易发生沉降和变形。
4. 胀缩性强:软土地区常常有显著的干湿季节变化,这使得土体在不同季节具有较大的胀缩性。
基于软土路基的特点,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方法和基层优化设计是保证道路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的关键。
二、软土路基处理方法针对软土路基的特点,常用的软土路基处理方法主要包括:路基加固、路基改良和路基加宽。
1. 路基加固:路基加固是通过在软土路基上铺设加固层或设立加固桩等方式,增加软土路基的承载能力和抗沉降能力,常用的加固材料包括土工布、玻璃纤维加固材料等。
2. 路基改良:路基改良是通过在软土路基中加入适量的改良材料,如石灰、水泥、煤灰等,改善软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质,提高其承载能力和抗沉降能力。
3. 路基加宽:路基加宽是通过增加路基的宽度,扩大软土路基受力面积,减小单元应力,提高软土路基的承载能力。
以上三种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可以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进行综合应用,以达到保障软土路基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的目的。
三、软土路基基层优化设计分析软土路基的基层优化设计是软土路基处理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软土路基的抗沉降能力和承载能力。
软土路基填筑施工技术软土路基填筑施工技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愈加重要。
路基作为道路的基础,其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道路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的关键。
然而,对于一些软土地区,路基的建造难度较大,需要采用特殊的施工技术。
本文将介绍软土路基填筑施工技术,包括软土特性分析、填筑材料选择、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
一、软土特性分析软土指的是含水量较高、极度柔软的土壤,其压缩性和变形性较大,通常表现为容易沉降、湿陷和液化现象。
因此,在填筑软土路基时,需要对其物理和力学特性进行充分了解,以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针对软土的物理特性,一方面需关注该土壤的水分含量和颗粒分布情况,因为这直接影响软土的稳定性和强度。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填土材料和水泥掺合比例,以达到最佳填筑效果。
另一方面,则需关注软土的质地和色泽,通过实验室的试验分析和现场勘测,来确认软土是否含有有害有机物或重金属等物质,以保证填筑路基后的环境安全。
二、填筑材料选择填筑软土路基时,可以选择砂土、粉土、粉砂、砂砾混合料、混凝土等材料进行填筑。
对于多数软土地区,砂土和砂砾混合料是较为常见的填筑材料,因为这些材料既考虑了基础的承载能力,也考虑了路基的筑造简便性和经济性。
若要提高填筑材料的适应性和土壤的强度,可以在填筑材料中添加适量的水泥、石灰和粉煤灰等固化材料。
这种方法既可以增强填土的内聚力和稳定性,也可减小压缩性和变形性,从而提高路基的承载力。
三、施工工艺在填筑软土路基时,除了要关注填筑材料的选择外,还需制定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控制措施。
一般而言,施工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原路基的加固:在软土地区,由于土壤结构疏松,大量的土体和水分分布在空隙中,以增大土体质量。
因此,在开始填筑之前,需要通过挖掘和升高等工艺加固原路基,使其稳定得以得到保障。
2.分层填筑:对于每一层填土均需认真施工,以确保填筑层实现均匀、整齐。
在填筑过程中,同时要保证材料的填筑密度,尽可能减少缺陷,以达到受压作用下强度稳定、不易变形的效果。
软土路基处理施工方案1. 简介软土路基是指地基土质较软,抗剪强度较低的路基。
在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处理施工是为了提高软土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确保道路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软土路基处理施工方案的相关内容。
2. 施工前准备工作在进行软土路基处理施工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2.1 路基勘察对软土路基进行全面、详细的勘察,了解软土的性质、厚度、稳定性等参数,确定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案。
2.2 设计施工方案根据软土路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方法、处理材料、施工工艺等。
2.3 准备施工材料和设备根据施工方案,准备所需的处理材料,如石子、砂土等,并配备相应的施工设备,如挖掘机、推土机等。
2.4 安全措施制定并落实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3. 软土路基处理施工步骤软土路基处理施工包括以下步骤:3.1 预处理在软土路基表面覆盖一层处理材料,如石子、砂土,以增加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处理材料的厚度一般为20cm以上,并经过均匀夯实,使其与软土路基紧密结合。
3.2 人工挖掘或机械开挖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采用人工挖掘或机械开挖的方式将软土路基挖掉一定深度。
挖掘的深度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一般要达到软土的稳定层。
3.3 增加承载力层将处理材料,如砂土、砾石等,铺设在软土路基的挖掘区域上,并夯实处理材料,以增加路基的承载力。
处理材料层的厚度一般为30cm以上,并保持均匀夯实。
3.4 压实处理采用机械夯实的方式,对软土路基进行压实处理。
夯实过程中,应根据材料的性质和路基的要求,采用适当的振动频率和夯击强度,确保处理材料的结实程度。
3.5 表层处理在路基的最上层覆盖一层表层材料,如混凝土、沥青等,以保护路基,并提供良好的行车条件。
4. 施工质量控制为了确保软土路基处理施工的质量,需要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4.1 施工现场巡查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现场巡查,检查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工艺的正确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