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环境监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5
8、大气连续自动监测的子站布设应满足代表性、可比性、满足仪器设备正常运转所需其他物质条件。
9、监测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时,可用三氧化二铬将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后测定。
10、噪声监测数据统计结果中的L50表示有5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值,它表示测定结果的噪声平均值。
六、简答题:(共40分)1、如何分别测定烟气中的正压、负压和全压,请画图说明。
(7分)(根据绘图的完整性给分,全压、静压和动压、正压、负压画错一个扣1.5分)2、请简述BOD、COD、TOD、TOC之间的关系,如何根据其关系确定有机物的类型。
(8分)BOD<COD<TOD(2分)根据TOD与TOC的比例关系判断有机物的种类:(2分)水样的TOD/TOC为2.67左右时,主要是含碳有机物;水样的TOD/TOC>4.0时,有大量的含S、P的有机物;水样的TOD/TOC<2.6时,有含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有机物(4分)3、如何根据水样的甲基橙碱度(M)和酚酞碱度(P)确定水样是何种物质的碱度。
(10分)当水样的酚酞碱度为P,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消耗酸量为M,总碱度为T:M=0时,P=T,水样中只含有NaOH;(2分)P>M时,P>T/2,水样中NaOH和CO32-;(2分)P=M时,水样中只含有CO32-;(2分)P<M时,P<T/2,水样中CO32-和HCO3-共存(2分)P=0时,M=T,水样中只有HCO3-(2分)4、请设计出一套监测某污灌区蔬菜中有机质监测的方案。
(10分)(每步2分)第一步:收集资料,调查污染区域的环境;第二步:布点,根据不同地形、地地貌特性进行布点,根据种植面积,灌溉条件选择合适的布点方法;第三步:采样,采样过程中注意不伤害植株和根系;第四步:制样:将样品在阴暗处风干,风干后利用四分法进行缩分,过筛,而后利用有机溶剂进行抽提;第五步:用气相色谱分析法进行分析测试。
七、计算题:(共30分)2、测定大气中SO2时,吸收液体积为50ml,采样流量为0.20L/min,采样1小时,现场温度15℃,压力为105kPa,取采样液10ml,测得吸光度为0.155,已知标准曲线回归议程是y=0.0345x+0.0048(y为吸光度,x 为SO2μg),求SO2的浓度。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什么?A. 确定污染源B. 评价环境质量C. 控制污染D. 以上都是2. 以下哪个不是环境监测的常规项目?A. 空气质量B. 水质C. 土壤D. 噪声3.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采样方法有哪些?A. 随机采样B. 系统采样C. 等距采样D. 以上都是4.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指标不属于物理污染?A. 温度B. 辐射C. 噪声D. 重金属5.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指标属于生物污染?A. 悬浮颗粒物B. 细菌总数C. 化学需氧量D. 氨氮6.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方法不适用于水质监测?A. 色谱法B. 光谱法C. 质谱法D. 重量法7.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指标是评价大气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A. 二氧化碳B. 一氧化碳C. 氧气D. 氮气8.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指标是评价土壤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A. 土壤湿度B. 土壤温度C. 土壤pH值D. 土壤有机质含量9.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指标是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A. 水温B. 水压C. 水色D. 水质10.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指标是评价噪声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A. 分贝B. 赫兹C. 频率D. 波长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环境监测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 环境监测中,大气监测主要关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指标。
3. 环境监测中,水体监测主要关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指标。
4. 环境监测中,土壤监测主要关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指标。
5. 环境监测中,噪声监测主要关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指标。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2. 阐述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3. 描述环境监测中数据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试卷(A卷)学学 学学 学学 学学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2分,共30分)1.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可分为 。
A、常规检测B、特定目的监测C、空气污染监测D、研究性监测2.优先监测是对环境中 的污染物进行的监测。
A、潜在危害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低B、潜在危害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C、潜在危害小,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D、环境中所有3.消减断面通常设置在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 米处。
A、500B、1000C、1500D、20004.进行大气污染监测的区域内有多个污染源,且分布比较均匀时,宜选用布点法。
A、同心圆布点法B、网格布点法C、扇形布点法D、功能区布点法5.可疑数据是否剔除,判断的方法有: 。
A、狄克逊检验B、与算术平均值比较C、格鲁布斯检验D、与中位数比较6.可吸入颗粒物是指粒径 的颗粒物。
A、<100μmB、>100μmC、>10μmD、<10μm7.测定含有机物水样中的金属元素时,需对样品进行 预处理。
A、萃取B、蒸馏C、消解D、离子交换8.用电极法测定F-,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剂的作用是: 。
A、增加水样总离子强度,使电极得到响应B、中和强酸、强碱,调节pH为中性C、恒定离子强度,消除干扰离子和酸度影响D、避免F-被瓶壁吸附9. 测定空气中NO x时,吸收液能与 反应,最终生成玫瑰红色偶氮染料。
A、NO B、NO2 C、NO3- D、N2O10.测定烟气中烟尘浓度时,采样点的烟气流速应当较采样速度 。
A、大B、小C、相等D、无所谓11.测定水样的电导率常用于推测水中 。
A、有机物的含量B、金属化合物含量C、色度D、离子总浓度或含盐量12.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NO3--N时,应选用 比色皿,应选用的仪器是: 。
A、石英,紫外分光光度计B、玻璃,紫外分光光度计C、石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D、石英,气相色谱仪13.测定工业废水中的汞、砷、六价铬及强致癌污染物时,采样点应设在。
环境监测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项不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A. 工业排放B. 汽车尾气C. 土壤侵蚀D. 燃烧化石燃料答案:C2. 以下哪种污染物不属于水体污染的范畴?A. 重金属B. 农药残留C. 放射性物质D. 氧气答案:D3. 环境监测中,土壤污染的主要监测指标不包括以下哪项?A. 重金属含量B. 有机污染物C. 土壤湿度D. 土壤pH值答案:C4. 环境噪声监测中,下列哪项不是噪声的主要来源?A. 交通噪声B. 工业噪声C. 建筑施工噪声D. 植物生长答案:D5.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监测的内容?A. 物种多样性B. 生物量C. 土壤肥力D. 生态系统功能答案:C6.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项不是固体废物的监测指标?A. 化学需氧量B. 重金属含量C. 有机物含量D. 放射性水平答案:A7.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目的?A. 评估环境质量B. 制定环境政策C. 预测环境变化D. 制造污染源答案:D8.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方法?A. 现场采样B. 实验室分析C. 遥感监测D. 人工模拟答案:D9.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仪器设备?A. 气相色谱仪B. 质谱仪C. 电子显微镜D. 离心机答案:D10.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数据处理方法?A. 数据整理B. 数据分析C. 数据预测D. 数据销毁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环境监测中,大气污染的主要监测指标包括哪些?A. 二氧化硫B. 氮氧化物C. 一氧化碳D. 颗粒物答案:A, B, C, D12. 环境监测中,水体污染的主要监测指标包括哪些?A. 化学需氧量B. 悬浮固体C. 氨氮D. 总磷答案:A, B, C, D13. 环境监测中,土壤污染的主要监测指标包括哪些?A. 重金属含量B. 有机污染物C. 微生物数量D. 土壤湿度答案:A, B, C14. 环境监测中,生态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A. 物种多样性B. 生物量C. 生态系统功能D. 土壤肥力答案:A, B, C15.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包括哪些?A. 气相色谱仪B. 质谱仪C. 电子显微镜D. 光谱仪答案:A, B, 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6.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对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污染治理B. 环境评价C. 环境规划D. 环境管理答案:D2. 下列哪个不是环境监测的常规项目?A. 大气污染B. 水污染C. 土壤污染D. 噪声污染答案:D3.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采样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直接采样B. 间接采样C. 随机采样D. 系统采样答案:B4. 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方法通常包括哪些?A. 定性分析B. 定量分析C. 统计分析D. 以上都是答案:D5. 环境监测中,对污染物浓度的测定通常使用哪种仪器?A. 质谱仪B. 色谱仪C. 光谱仪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环境监测中,______是指对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测定。
答案:监测2.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为______提供科学依据。
答案:环境管理3. 环境监测中,______是指对环境因素进行的测定和分析。
答案:环境分析4. 环境监测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大气监测、水体监测、土壤监测5. 环境监测中,______是指对环境污染物进行的定量分析。
答案:污染物监测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
答案: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大气监测、水体监测、土壤监测、噪声监测、辐射监测等。
2.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监测方法有哪些?答案:环境监测中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生物监测法、物理监测法等。
3. 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有哪些步骤?答案: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步骤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审核、数据分析和数据报告。
4. 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是及时发现环境污染问题,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某地区大气监测结果显示,SO2的浓度为0.05mg/m³,根据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SO2的日平均浓度限值为0.15mg/m³。
环境监测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A. 水质监测B. 大气监测C. 噪声监测D. 电磁辐射监测A. 科学性B. 客观性C. 实用性D. 保密性3. 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监测的基本方法?A. 实验室分析B. 现场监测C. 模型预测D. 社会调查A. 数据审核B. 数据整理C. 数据统计D. 数据保密A. 监测目的B. 监测方法C. 监测结果D. 监测建议二、判断题1. 环境监测是为了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 环境监测可以全面了解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 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必须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4. 环境监测报告应定期编制,及时反映环境质量状况。
()5.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核心内容,必须加强其建设和完善。
()三、简答题1. 简述环境监测的基本任务。
2. 简述环境监测的主要方法。
3. 简述环境监测数据的重要性。
4. 简述环境监测报告的主要内容。
5. 简述如何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环境监测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A. 气相色谱仪B. 质谱仪C. 水质自动监测仪D. 红外光谱仪A. 仪器校准B. 样品保存C. 人员培训D. 数据传输8.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基本程序?A. 监测方案设计B. 样品采集C. 数据处理D. 报告编写A. 数据的完整性B. 数据的准确性C. 数据的合理性D. 数据的安全性A. 监测目的B. 监测方法C. 监测结果D. 监测经费二、判断题6. 环境监测可以全面了解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7. 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必须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8. 环境监测报告应定期编制,及时反映环境质量状况。
()9.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核心内容,必须加强其建设和完善。
()10. 环境监测可以全面了解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1. 简述环境监测的基本任务。
12. 简述环境监测的主要方法。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污染治理B. 环境评价C. 环境管理D. 环境保护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基本内容?A. 物理监测B. 化学监测C. 生物监测D. 社会监测答案:D3.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项是水体污染的主要指标?A. pH值B. 溶解氧C. 悬浮物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4.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以下哪项?A. 工业排放B. 交通排放C. 生活排放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5. 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以下哪项?A. 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B. 工业废弃物的排放C. 生活垃圾的不当处理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6.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项是噪声污染的主要指标?A. 分贝(dB)B. 赫兹(Hz)C. 瓦特(W)D. 牛顿(N)答案:A7.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项是放射性污染的主要指标?A. 贝可勒尔(Bq)B. 格雷(Gy)C. 西弗(Sv)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8.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项是生物监测的主要方法?A. 化学分析法B. 生物指示法C. 物理测量法D. 微生物检测法答案:B9.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项是环境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A. 环境标准B. 环境法规C. 环境政策D. 环境规划答案:A10.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项是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方法?A. 环境风险评估B. 环境承载力分析C. 环境效益分析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为__________提供科学依据。
答案:环境管理2. 环境监测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个层面。
答案: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3. 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污染源监测、环境质量监测、污染事故应急监测4. 环境监测中,大气污染的监测指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本科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环境治理B. 环境评价C. 环境规划D. 环境管理答案:D2. 水质监测中,pH值的测定通常使用哪种仪器?A. 紫外分光光度计B.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C. pH计D. 气相色谱仪答案:C3. 以下哪种污染物属于大气中的有害气体?A. 二氧化碳B. 氧气C. 二氧化硫D. 氮气答案:C4. 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不包括以下哪项?A. 工业废水B. 农业化肥C. 城市垃圾D. 海洋沉积物答案:D5. 环境噪声监测中,声级计是用来测量什么的?A. 声源的功率B. 声源的频率C. 声音的强度D. 声音的波长答案:C6. 环境监测中,生物监测的主要对象不包括以下哪项?A. 植物B. 动物C. 微生物D. 岩石答案:D7. 环境监测中,哪种方法可以用来测定水中的溶解氧?A. 化学滴定法B. 电化学法C. 红外光谱法D. 紫外光谱法答案:B8. 以下哪种污染物属于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A. 重金属B. 农药C. 放射性物质D. 悬浮颗粒物答案:B9. 环境监测中,哪种仪器可以用于测定空气中的颗粒物?A. 气体检测仪B. 颗粒物监测仪C. 噪声监测仪D. 温度计答案:B10. 环境监测中,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土壤重金属的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C. 比色法D. 紫外分光光度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环境监测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水质监测结果的准确性?()A. 采样方法B. 样品保存C. 实验室环境D. 仪器校准答案:ABCD12. 环境监测中,以下哪些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A. 工业排放B. 交通运输C. 农业活动D. 自然界排放答案:ABCD13. 环境监测中,以下哪些是土壤污染的主要指标?()A. 重金属含量B. 有机污染物含量C. 微生物数量D. pH值答案:ABCD14. 环境监测中,以下哪些是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A. 工业设备B. 交通噪声C. 建筑施工D. 娱乐场所答案:ABCD15. 环境监测中,以下哪些是生物监测的常用方法?()A. 生物富集系数法B. 生物效应法C. 生物指示法D. 生物毒性测试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免费环境监测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
A. 评估环境质量B. 制定环境政策C. 环境科学研究D. 环境管理与决策支持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基本原则?()A. 代表性B. 完整性C. 可比性D. 随机性答案:B3. 环境监测中,对污染物的采样应该遵循()。
A. 随机采样B. 系统采样C. 分层采样D. 以上都是答案:D4. 环境监测中,对水样的采集通常使用()。
A. 玻璃瓶B. 聚乙烯瓶C. 不锈钢容器D. 以上都是答案:B5. 环境空气中的颗粒物(PM2.5)是指()。
A. 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B. 直径小于等于2.5毫米的颗粒物C. 直径小于等于2.5纳米的颗粒物D. 直径小于等于2.5厘米的颗粒物答案:A6. 环境噪声监测中,声级计的测量范围通常为()。
A. 30-130dBB. 40-150dBC. 50-160dBD. 60-170dB答案:A7. 土壤污染监测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监测项目包括()。
A. 铅、汞、镉B. 铜、锌、铁C. 钙、镁、钾D. 钠、氯、硫答案:A8.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监测中常用的生物指标?()A. 藻类B. 浮游动物C. 土壤微生物D. 植物种类数量答案:D9. 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不包括以下哪项?()A. 数据审核B. 仪器校准C. 样品保存D. 数据预测答案:D10. 环境监测中,对大气中二氧化硫的监测通常采用()。
A. 电化学传感器B. 红外光谱法C. 紫外光谱法D. 质谱法答案:A11. 环境监测中,对水质的监测不包括以下哪项?()A. pH值B. 溶解氧C. 悬浮固体D. 土壤湿度答案:D12. 环境监测中,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监测通常采用()。
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答案:D13. 环境监测中,对放射性物质的监测通常采用()。
A. 盖革计数器B. 热释光剂量计C. 闪烁计数器D. 以上都是答案:D14. 环境监测中,对温室气体的监测不包括以下哪项?()A. 二氧化碳B. 甲烷C. 臭氧D. 氟氯烃答案:C15. 环境监测中,对酸雨的监测通常采用()。
环境监测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什么?A. 确保环境安全B. 评估环境质量C. 促进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2.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常规项目?A. 空气B. 水质C. 土壤D. 人口数量3.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采样方法有哪些?A. 随机采样B. 系统采样C. 分层采样D. 所有选项4. 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方法通常包括哪些?A. 统计分析B. 化学分析C. 物理分析D. 所有选项5. 环境监测中,哪个指标常用于评估空气质量?A. pH值B. 悬浮颗粒物(PM2.5)C. 溶解氧D. 土壤有机质含量6. 环境监测中,水样的采集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采样时间B. 采样地点C. 采样深度D. 所有选项7. 环境监测中,土壤污染的指标通常包括哪些?A. 重金属含量B. 有机污染物含量C. 微生物含量D. 所有选项8. 环境监测中,噪声监测的单位是什么?A. 分贝(dB)B. 赫兹(Hz)C. 米(m)D. 秒(s)9. 环境监测中,生物监测的目的是什么?A. 评估生物多样性B. 监测生物健康状况C. 确定污染物的生物积累D. 所有选项10. 环境监测中,哪个指标通常用于评估土壤肥力?A. 氮含量B. 磷含量C. 钾含量D. 所有选项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
2. 描述环境监测中常用的几种仪器设备及其功能。
3. 解释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措施。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假设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某重金属的浓度为5mg/L,根据国家排放标准,该重金属的排放限值为2mg/L。
计算该工厂排放的废水超标了多少倍,并提出可能的整改措施。
2. 某城市在一天内,对空气中的PM2.5进行了连续监测,共收集到24个数据点。
如果这些数据点的平均值为45μg/m³,标准差为10μg/m³,请计算其变异系数,并评估其数据的稳定性。
环境监测站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满分20分)1. 环境监测站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环境治理B. 环境监测C. 环境规划D. 环境评价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站的常规监测项目?A. 大气质量监测B. 水质监测C. 噪声监测D. 交通流量监测答案:D3. 环境监测站使用的监测设备需要多久进行一次校准?A. 每年B. 每半年C. 每季度D. 每月答案:A4. 环境监测站的数据记录应该保存多久?A. 1年B. 3年C. 5年D. 10年答案:C5. 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数据主要用于什么?A. 科学研究B. 环境管理C. 公众教育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满分15分)6. 环境监测站可能使用的监测技术包括哪些?A. 遥感技术B. 现场采样C. 实验室分析D. 计算机模拟答案:A、B、C、D7. 环境监测站监测的污染物种类包括哪些?A. 重金属B. 挥发性有机物C. 温室气体D. 放射性物质答案:A、B、C、D8. 环境监测站的数据可以用于哪些目的?A. 环境质量评估B. 污染源追踪C. 环境政策制定D. 环境风险预警答案:A、B、C、D9. 环境监测站的监测结果对以下哪些领域有重要影响?A. 公共健康B. 生态保护C. 城市规划D. 工业生产答案:A、B、C、D10. 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数据需要满足哪些要求?A. 准确性B. 完整性C. 可追溯性D. 时效性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满分5分)11. 环境监测站的监测结果可以直接用于环境诉讼。
答案:错误12. 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数据需要定期向公众发布。
答案:正确13. 环境监测站的监测设备可以随意移动,不需要固定位置。
答案:错误14. 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数据不需要经过审核就可以直接使用。
答案:错误15. 环境监测站的监测结果可以用于指导环境修复工作。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题,满分10分)16. 简述环境监测站的主要功能。
一 名词解释1 精密度: 精密度是指用一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定值的一致程度,它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所存在随机误差的大小。
2 空白试验:又叫空白测量,是指用蒸馏水代替样品的测量。
其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与实验测量完全相同。
3 静态配气法:是把一定量的气态或蒸汽态的原料气加入已知容积的容器中,再充入稀释气,混匀制得。
4 生物监测:①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进行定期、定点分析与测定以阐明环境污染状况的环境监测方法。
②受到污染的生物,在生态生理和生化指标、污染物在体内的行为等方面会发生变化,出现不同的症状和反应,利用这些变化来反映和度量环境污染程度的方法称为生物监测法P2965 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 ,简称API)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质量浓度依据适当的分级质量浓度限值进行等标化,计算得到简单的量纲为一的指数,可以直观、简明、定量地描述和比较环境污染的程度.6 分贝:是指两个相同的物理量(如A 和A 0)之比取以10为底的对数并乘以10(或20):N=10lg 0A A 。
分贝符号为“dB ”,它的量纲为一,在噪声测量中是很重要的参量。
7 生化需氧量BOD :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8 化学需氧量COD :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 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
以氧的质量浓度(以mg/L 为单位)表示。
9 优先污染物:对众多有毒污染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
这一过程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优先污染物(Priority Pollutants )。
10 简易监测:是环境监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特点是:用比较简单的仪器或方法,便于在现场或野地进行检测,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往往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即可完成,价格低廉。
环境监测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A. 了解环境污染状况B. 预测环境污染趋势C. 制定环境标准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下列哪个污染物不属于大气污染物?()A. 二氧化硫B. 氮氧化物C. 氨气D. 酸雨答案:C3. 水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指标表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A. 化学需氧量B. 生物需氧量C. 总氮D. 总磷答案:D4.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环境监测中的采样方法?()A. 水质采样B. 气体采样C. 土壤采样D. 遥感监测答案:D5. 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是()A. 采样B. 分析测试C. 数据处理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6. 环境监测按照监测对象可分为______监测、______监测、______监测和______监测。
答案:大气、水、土壤、噪声7. 环境监测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生物监测、遥感监测8. 环境监测数据处理的步骤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报告9. 环境监测中,采样点的布设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代表性、均匀性、可比性、经济性三、判断题10.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基础工作。
()答案:正确11. 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对环境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正确12. 环境监测中,采样点的数量越多,监测结果越准确。
()答案:错误13. 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只需要在分析测试环节进行。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4. 简述环境监测的作用。
答案:环境监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环境污染状况,为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2)预测环境污染趋势,为环境规划提供参考。
(3)制定和修订环境标准,为环境法规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4)评估环境治理效果,为环境政策的调整提供依据。
环境监测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什么?A. 掌握环境质量状况B. 制定环境保护政策C. 评估环境影响D. 全部都是2.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基本任务?A. 污染物监测B. 环境质量评价C. 环境风险评估D. 生态监测3.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化学分析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D. 微生物分析法4. 在环境监测中,标准加入法主要用于什么?A. 校准仪器B. 消除干扰C. 提高灵敏度D. 样品分析5. 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中,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于数据平滑?A. 移动平均法B. 指数平滑法C. 多项式拟合法D. 以上都是6. 以下哪种不属于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控制的基本措施?A. 空白试验B. 平行样分析C. 加标回收试验D. 仪器校准7. 以下哪种不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的污染物指标?A. 二氧化硫B. 氮氧化物C. 一氧化碳D. 臭氧8. 在环境监测中,采样周期一般由什么决定?A. 监测对象的特点B. 监测方法的要求C. 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D. 以上都是9. 以下哪种不属于环境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A. 描述性统计分析B. 相关性分析C. 因子分析D. 时间序列分析10. 以下哪种不属于环境监测报告的主要内容?A. 监测任务和目的B. 监测方法和仪器C. 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D. 企业生产状况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中,可以用于数据校正的方法有()A. 最小二乘法B. 指数平滑法C.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D. 以上都是2.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采样方法有()A. 瞬时采样B. 定时采样C. 连续采样D. 以上都是3. 以下哪些属于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措施?()A. 空白试验B. 平行样分析C. 加标回收试验D. 仪器校准4. 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中,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污染物指标?()A. 二氧化硫B. 氮氧化物C. 一氧化碳D. 臭氧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可以用来预测环境质量的发展方向。
1.制订环保标准的原则是什么?是否标准越严越好? 不是越严越好,制度要充分体现科学性和现实相统一,才能满足既保护环境质量的良好状况,又促进国家经济技术发展的要求,制度要符合4个原则:(1)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2)既要技术先进,又要经济合理(3)与有关标准,规范,制度协调配套(4)积极采用国际标准3,怎样用重量法测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总悬浮颗粒物(TSP):总悬浮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100um的颗粒物。
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空气使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物被截留在已知质量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的重量差及采样体积计算出PM10和TSP 浓度。
4水样在分析测定之前,为什么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环境水样所含组分复杂,并且多数污染物组分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所以在分析测定之前,往往需要进行预处理,以得到欲测组分适合适合测定方法要求的形态、浓度和消除共存组分干扰的试样体系。
在预处理过程中,常因挥发、吸附、污染等原因,造成欲测组分含量的变化,故应对预处理方法进行回收率考核。
预处理包括消解(湿式消解法,干灰化法))、富集和分离(气提顶空和蒸馏法,萃取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共沉淀法)。
5.用富集采样法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浓缩采样常用的方法有哪些(至少列出5种)?(一)溶液吸收法(二)填充柱阻留法(三)滤料阻留法(四)低温冷凝法(五)静电沉降法(六)扩散(或渗透)法(七)自然积集法(八)综合采样法7.简述大气颗粒物采样的仪器组成。
气体采样器一般由收集器、流量计和抽气动力系统三部分组成。
收集器:一般有以下几种:①吸收管:气泡吸收管和多孔玻璃吸收管,主要用于吸取气态或蒸汽态的污染物,后者还可采集雾态气溶胶,如喷洒的农药乳剂。
冲击式吸收管主要用于采集烟尘和颗粒物。
②滤料采样夹:用于采集烟尘和颗粒物。
滤料有用无机物的,如玻璃纤维膜、石英滤膜;也有用有机物的,如醋酸或硝酸纤维膜、氟树脂膜、聚四氟乙烯膜和尼龙膜等。
环境监测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环境监测的基本目的是什么?A. 确定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范围B. 分析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C. 制定环境保护对策和政策D. 评估环境保护工作的效果和效益答案:D2.环境监测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什么?A. 全面性B. 可靠性C. 及时性D. 公正性答案:A3.环境监测的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定性分析B. 定量分析C. 环境样品采集D. 数据记录和处理答案:A、B、C、D4.以下哪个不是环境监测的对象?A. 大气环境B. 水环境C. 土壤环境D. 人体健康答案:D5.环境监测技术中的“遥感监测”是指什么?A. 利用遥感卫星对环境进行监测B. 利用遥感设备对环境进行监测C. 通过遥感数据获取环境信息D.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环境评估答案:C二、问答题1.请简要介绍环境监测的意义和目的。
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各组成部分和因素进行观测、测量、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它的意义在于及时了解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其基本目的包括确定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范围,分析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制定环境保护对策和政策,以及评估环境保护工作的效果和效益。
2.环境监测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环境监测的基本原则包括全面性、可靠性、及时性和公正性。
- 全面性:要对环境各组成部分和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等。
- 可靠性: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保证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基础。
- 及时性:监测数据要及时获得,以便及时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和问题变化趋势。
- 公正性:监测过程和结果应公正、公正,杜绝人为干扰和误导,确保监测数据的客观真实性。
3.请列举环境监测的常用方法。
环境监测的常用方法包括:- 定性分析:通过对环境样品的观察和特征分析,确定环境问题的性质和范围。
- 定量分析:利用各种分析仪器和方法,对环境样品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
- 环境样品采集:采集环境样品,如大气颗粒物、水样和土壤样品等,作为监测的基础。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不属于环境监测的基本任务?A. 监测环境质量B. 评估污染源排放C. 预测环境变化D. 治理环境污染答案:D2.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A. 满足环境管理需求B. 提高环境质量C. 为科学研究提供数据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环境监测技术?A. 生物监测B. 化学监测C. 物理监测D. 心理监测答案:D4. 环境监测中,以下哪个参数表示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A. mg/m³B. mg/LC. g/kgD. ppm答案:A5. 以下哪个不属于环境监测的类别?A. 大气监测B. 水质监测C. 噪声监测D. 火灾监测答案:D6. 以下哪个污染物不属于水环境监测的常规项目?A. 氨氮B. 总氮C. 总磷D. 二氧化硫答案:D7. 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保证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A. 数据采集B. 数据传输C. 数据处理D. 数据泄露答案:D8. 以下哪个不是环境监测站的基本职责?A. 收集、整理、分析环境监测数据B. 开展环境监测技术研究C. 治理环境污染D. 发布环境监测报告答案:C9. 以下哪个污染物属于大气环境监测的常规项目?A. 二氧化硫B. 氮氧化物C. 颗粒物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以下哪个不属于环境监测的发展趋势?A. 高通量监测B. 在线监测C. 遥感监测D. 人工监测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监测按监测对象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大气监测、水质监测、噪声监测2. 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保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答案: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3. 环境监测的技术手段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生物监测、化学监测、物理监测4. 水环境监测的常规项目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1、什么是环境监测?答: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环境监测一般包括哪几方面的监测方法?答:环境监测包括对污染物分析测试的化学监测(包括物理化学方法);对物理(或能量)因子——热、声、光、电磁辐射、振动及放射性等的强度、能量和状态测试的物理检测;对生物由于环境质量变化所出现的各种反应和信息,如受害症状、生长发育、形态变化等测试的生物监测;对区域种群、群落的迁移变化进行观测的生态监测。
3、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4、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哪三个方面?答: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5、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什么?答: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可归纳为:(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2)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污染源,研究和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3)收集环境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6、按环境监测的目的来分,环境监测可分为哪三个方面的监测?答:(1)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2)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检测)(3)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7、环境污染的特点是什么?答:环境污染是各种污染因素本身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
同时,环境污染社会评价的影响而具有社会性。
它的特点可归纳为:(1)时间分布性(2)空间分布性(3)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或污染因素强度)的关系(4)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5)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8、环境监测的特点是什么?答:环境监测就其对象、手段、时间和空间的多变性、污染组分的复杂性等。
其特点可归纳为:(1)环境监测的综合性(2)环境监测的连续性(3)环境监测的追朔性9、什么是环境标准?答:环境标准是标准的一类,目的是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作的规定。
环境标准是政策、法规的具体体现,是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
10、环境标准的作用是什么?答:1.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的工作目标:它是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的重要依据。
2.环境标准是判断环境质量和衡量环保工作优劣的准绳:评价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优劣、评价一个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只有与环境标准相比较才能有意义。
3.环境标准是执法的依据:不论是环境问题的诉讼、排污费的收取、污染治理的目标等执法的依据都是环境标准。
4.环境标准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条件:通过实施标准可以制止任意排污,促使企业对污染进行治理和管理;采用先进的无污染、少污染工艺;更新设备;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等。
11、环境标准可分为哪几类?分为几级?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和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两级,其中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等只有国家标准。
12、制定环境标准的原则是什么?1.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2.既要技术先进、又要经济合理3.与有关标准。
规范、制协调配套4.积极采用或等效采用国际标准。
13、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控制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哪几类?Ⅰ类适用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适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Ⅳ类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14、水的自净指标主要有哪几个测定项目?PH 值、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15、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分为哪三级?一级标准: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长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影响的空气质量要求。
二级标准: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的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的情况下,不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
三级标准:为保护人群不发生急、慢性中毒和城市一般动植物(敏感者除外)能正常生长的空气质量要求。
16、根据地区的地理、气候、生态、政治、经济和大气污染程度划分为哪三类地区?一类区:如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和疗养地等。
二类区:为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名胜古迹和广大农村寨。
三类区:为大气污染程度比较重的城镇和工业区以及城市交通枢纽、干线等。
17、水体污染类型有哪水质污染分为化学型污染、物理型污染和生物型污染三种主要类型18、地表水监测的对象主要包括哪些水系?1.江河、湖泊、渠道、水库监测 2. 海水监测19、水污染源监测的对象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20、水中优先监测的污染物包括哪些方面?21、生活污水的监测包括哪些项目?22、医院污水的监测包括哪些项目?PH,色度、浊度、悬浮物、余氯、化学需氧量、生物需氧量、致病菌、细菌总数、大肠杆菌群等23、水质监测分析方法选择应遵循的四点原则是什么?:1.灵敏度和准确度能满足测定要求;2.方法成熟;3.抗干扰能力好;4.操作简便24、制订地面水水质监测方案时应分哪几个环节?(一)基础资料的收集(二)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三)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四)采样及监测技术的选择(五)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及实施计划25、江河湖库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是什么?1.在对调查研究结果和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水体尺度范围,考虑代表性、可控性及经济性等因素,确定断面类型和采样点数量,并不断优化。
2.有大量废(污)水排入江河的主要居民区、工业区的上游和下游,支流与干流汇合处,入海河流河口及受潮汐影响河段,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线出入口,湖泊、水库出入口,应设置监测断面。
3.饮用水源地和流经主要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以及与水质有关的地方病发病区、严重水土流失区及地球化学异常区的水域或河段,应设置监测断面。
4.监测断面的位置要避开死水区、回水区、排污口处,尽量选择水流平稳、水面宽阔、无浅滩的顺直河段。
5.监测断面应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一致,要求有明显岸边标志。
26、背景断面如何设置?:设在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用于评价一完整水系污染程度。
27、水样的类型有几种?(一)瞬时水样(二)混合水样(三)综合水样28、工业废水采样点如何设置?1.监测一类污染物: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废水排放口设置采样点。
2.监测二类污染物:在工厂废水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
已有废水处理设施的工厂,在处理设施的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
如需了解废水处理效果,还要在处理设施进口设采样点。
29、城市污水采样点如何设置?1.城市污水管网:采样点应设在非居民生活排水支管接入城市污水干管的检查井;城市污水干管的不同位置;污水进入水体的排放口等。
2.城市污水处理厂:在污水进口和处理后的总排口布设采样点。
如需监测各污水处理单元效率,应在各处理设施单元的进、出口分别设采样点。
另外,还需设污泥采样点。
30、对于工艺连续、稳定的工厂排出的废水进行监测时,可以采集瞬时水样。
31、对于污染组分的浓度随时间起伏较大的工厂排出的废水进行监测时,可以采集样。
32、采集表层底质样品采用挖式或锥式采样器,采样量视监测项目而定,一般kg。
33、采样时必须认真填写采样登记表,每个水样瓶都应贴上标签,标签上应填写采样点编号、采样日期和时间、测定项目等,要塞紧瓶塞,必要时还要密封。
34、采集测定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的水样时,水样必须充满容器。
35、测定金属离子的水样常用HNO3酸化至pH为1~2 ,既可防止重金属离子水解沉淀,又可避免金属被器壁吸附。
36、测定硫化物的水样进行保存时,需加入抗坏血酸,可以防止被氧化。
37、水样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环境水样所含组分复杂,并且多数污染组分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所以在分析测定之前,往往需要进行预处理,以得到欲测组分适合测定方法要求的形态、浓度和消除共存组分干扰的试样体系38、湿式消解有几种方法?1. 硝酸消解法2.硝酸高氯酸消解法3.硝酸硫酸消解法4.硫酸磷酸消解法5.硫酸高锰酸钾消解法6. 多元消解法7.碱分解法39、汞及其化合物属于剧毒物质,主要来源于金属冶炼、仪器仪表制造、颜料、塑料、食盐电解及军工等废水。
天然水中汞含量一般不超过0.1μg/L;我国饮用水标准限值为0.001 mg/L。
40、简述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六价铬的原理。
在酸性介质中,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5))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于540nm波长处进行比色测定。
其反应式为:41、在测定某水样的碱度时,酚酞指示剂所消耗的标准酸体积大于甲基橙指示剂所消耗的标准酸体积,所以水样中含氢氧化物和碳酸盐。
42、溶解氧(DO)的定义。
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43、简述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的原理。
在经絮凝沉淀或蒸馏法预处理的水样中,加入碘化汞和碘化钾的强碱溶液(纳氏试剂),则与氨反应生成黄棕色胶态化合物,此颜色在较宽的波长范围内具有强烈吸收,通常使用410~425nm范围波长光比色定量。
反应式如下:44、化学需氧量(COD) 的定义。
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 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表示。
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和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无机物。
化学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45、高锰酸盐指数的定义。
以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测得的化学需氧量,称高锰酸盐指数,以氧的mg/L表示46、生化需氧量(BOD) 的定义。
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47、指数常被作为反映地表水受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48、总有机碳(TOC)是指什么?总有机碳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49、生物群落法中的指示生物的概念。
50、1 L曝气池污泥混合液所含干污泥的重量称为污泥浓度。
51、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途径1、,2、,3、。
52、依据大气污染物的形成过程来分,可分为分子状态污染物和粒子状态污染物。
53、大气中的二次污染物是指一次污染物在空气中相互作用或他们与空气中的正常组分发生反应所产生的新污染物。
54、粒径大于10 μm的颗粒物能较快地沉降到地面上,称为降尘。
55、粒径小于10 μm的颗粒物(PM10)可长期飘浮在空气中,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