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钻井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1.83 MB
- 文档页数:42
探究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
深井超深井、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是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
它们的出现极大改善了油气勘探开发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是指在地表以上一定的深度处,往下打井到一定深度或者目标层位的技术,一般来说,井深超过5000米即可被称为深井,而超过7000米则被称为超深井。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钻井深度也不断提高。
它能够在原本难以开采天然气与石油的深水网底、沙漠等极端环境下进行勘探开发,具有能源资源的利用效果显著、社会经济效益极高等特点。
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是指地质复杂,井身难度大,钻头易损坏等状况下的垂直钻井技术。
当地层结构复杂,井筒度偏大,井壁易坍塌等因素影响钻井井筒的直度和位置,这时候就需要采用复杂结构井钻井技术。
它能够充分发挥钻井设备的功能,保证钻井效率和安全性,并且能够在各种地质环境下顺利实施。
探究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
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是油气勘探与开发领域中的关键技术,它们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油气资源的开采效率和效益。
本文将从深井钻井技术、超深井钻井技术和复杂结构井钻井技术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深井钻井技术是针对井深较大的油气井而设计的一项钻井技术。
一般而言,当井深超过3000米时,我们称为深井。
而在深井井段的钻进过程中,由于岩石力学性质的改变,钻井速度变慢,井漏、井塌等问题也随之增加。
深井钻井技术需要考虑钻井液体系的设计与优化、钻具与井眼之间的匹配、钻头的选择与设计等问题。
深井井下环境恶劣,对工具设备和井下作业人员有更高的要求,深井钻井技术还需要关注井下作业的安全性。
而复杂结构井钻井技术则是指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油气井而开发的钻井技术。
复杂地质条件包括但不限于水平井、斜井、S形井、复杂沉积层等。
针对这种类型的井,传统的垂直钻井技术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复杂结构井钻井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井眼的稳定性、钻进路径的控制、横向钻井技术的应用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技术手段,可以提高复杂结构井的构建效率和完整程度,从而提高油气资源的开采效益。
探究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摘要】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在油气开采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技术概述、特点、介绍、原理和关键技术等方面对这些钻井技术进行了探究。
深井超深井钻井工程具有高温高压、井深大、技术复杂等特点,复杂结构井更是面临地质构造复杂等挑战。
垂直钻井技术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未来,技术研究将持续推动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的发展,并对油气开采产生深远影响。
对这些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发展趋势以及对油气产业的影响至关重要。
【关键词】深井超深井、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钻井工程、技术研究、发展趋势、油气开采impact。
1. 引言1.1 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的重要性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地表资源逐渐枯竭和人们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对深层油气资源的开发已成为当前的热点。
而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的运用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油气采收率。
由于深层油气资源埋藏深度较大,常规钻井技术无法满足长距离的油气开采需求。
而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在探查前景、确定井位和提高产量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有效提高采收率。
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可以减少工程风险。
深井钻井过程中会遇到高温高压、地层变化、井下环境等复杂情况,如果采用传统的钻井技术难以应对这些挑战。
而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具有更高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可以有效降低工程风险。
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对提高采收率、减少工程风险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发展前景。
1.2 研究背景随着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逐渐枯竭,人们对深层油气资源的开发需求日益增加。
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成为当前油气勘探与开发的重要领域,但其钻井技术的复杂性和困难度也相应增加。
探究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的垂直钻井技术是钻井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它们是对地下资源勘探和开发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深井超深井主要指的是井深超过3000米的油气井,而复杂结构井则是指存在大量非均质地层或者构造复杂的地质条件下的井筒钻井工程。
本文将就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进行深入探讨。
一、深井超深井垂直钻井技术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是油气勘探和开发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因为地下资源的开发需求越来越多地转向深层资源。
在深井超深井垂直钻井中,最关键的技术挑战之一是井深带来的高温、高压和高硬度地层,这对井下作业的钻头、钻柱和钻井液等设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且,在深井超深井钻井中,井眼稳定和排屑及井环环空的完整性等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目前,针对深井超深井的垂直钻井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 高温高压钻井技术:高温高压环境下的固体控制、液相控制、井下设备选择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应用;2. 钻柱设计优化:传统的钻井钻具在高深度井钻造施工能力上存在局限性,因此需要研发更加稳定可靠的高深度钻具;3. 钻井液技术:针对深井超深井的地层条件,研究开发适应高压、高硬度地层的钻井液技术,以保证井钻的正常运行;4. 井下设备研发:研发适应深井超深井井下环境的各种井下设备,包括测井工具、定向钻井仪器等。
通过以上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有效解决深井超深井井下作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井深井的施工效率和成功率。
复杂结构井的钻井工程是指勘探开发中遇到非均质地层或者构造复杂的地质条件下的井筒钻井工程,这类井种在勘探开发中的比例逐年增加。
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的发展也是为了满足对地下资源勘探和开发的需要。
复杂结构井钻井中,井筒的方向、倾角和弯曲度都不断变化,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1. 定向钻井技术:通过改变钻头参数、采用不同的钻头类型、优化钻柱结构等手段,实现对井筒方向的控制。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第一节概述 (1)第二节地层孔隙压力评估技术 (2)第三节井身结构及套管柱优化设计 (4)第四节防斜打快理论和技术 (9)第五节地层抗钻特性评价与钻头选型技术 (14)第六节井壁稳定技术 (18)第七节钻井液技术 (23)第八节固井技术 (27)第九节深井测试和录井技术 (31)第一节概述对于油气井而言,深井是指完钻井深为4500~6000米的井;超深井是指完钻井深为6000米以上的井。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是勘探和开发深部油气等资源的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
在我国,深井、超深井比较集中的陆上地区包括塔里木、准噶尔、四川等盆地。
实践证明,由于地质情况复杂(诸如山前构造、高陡构造、难钻地层、多压力系统及不稳定岩层等,有些地层也存在高温高压效应),我国在这些地区(或其它类似地区)的深井、超深井钻井工程遇到许多困难,表现为井下复杂与事故频繁,建井周期长,工程费用高,从而极大地阻碍了勘探开发的步伐,增加了勘探开发的直接成本。
在“八五”末期,虽然我国在3000m以内的油气井钻井方面已接近国际80年代末的技术水平,但当井深超过4000m时,我国的钻井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美国5000m左右的油气井钻井周期约为90天,5500m左右约为110天,6000m左右约为140天,6500~7000m约为5~7月。
然而,我国深井平均钻井周期约为210天左右,特别是在对付复杂深井超深井工程方面的钻井能力和水平比较低,没有形成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
为了尽快适应我国西部深层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工程的迫切需要,在“八五”初步研究的基础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将“复杂地层条件下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研究”列为“九五”重大科技工程项目之一(项目编号:960024),调动全国的优势科研力量开展大规模攻关研究,试图使塔里木、准葛尔、四川等盆地的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基本满足这些地区深部油气资源高效钻探与开采的技术需求。
探究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是石油勘探开发领域中的难点和重点。
为了提高井深和提高钻井效率,高效、安全、可靠的垂直钻井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是指针对超过5000米或更深井深的垂直钻井而言的,在这个范围内,钻井面临的挑战有:高温高压、地层钻进难度大、极易发生事故、井底钻头易受损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采用了下面的方法:1. 确定合适的钻井液体系结构。
钻井液的质量会对井的钻进效率起到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深井超深井钻井时。
2. 优化钻井工艺,特别针对井口、井筒以及井底的情况进行优化,减少阻力,提高钻进效率。
3. 高效地利用井眼以及钻头的各种功能,例如:钻头可以作为测井工具、地层样品采集工具等。
4. 使用新型的测井技术。
利用高分辨率测井工具,如多频声波测井技术、多角度声波测井技术等。
复杂结构井钻井技术,是指在非垂直井管内钻孔的技术,例如斜井、水平井、方向钻井等。
这种钻井技术常常被应用于开采层状、层状粘土、页岩、煤制气等井型。
为了解决复杂结构井钻井时面临的困难,例如遇到高压、高温、高地层压力、高气水比、钻柱损坏等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1. 应用高压钻井液。
因为在水平井、斜井中钻井时,井眼形状复杂,液体能流阻力加大,因此需要使用高压钻井液,以弥补这种能流阻力。
2. 选择合适的防护装置。
为了防止顶部的岩石物质落入井眼,我们需要使用合适的防护装置,如套管、电缆保护管、钢丝绳内钢管等。
3. 选择合适的钻井工具。
钻井工具优化可以提高钻进速度、延长钻头使用寿命、减少钻柱损坏等问题。
4. 积极采用新型的钻井技术。
例如利用地下导向仪、方向钻井技术等。
总之,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的钻井技术与传统钻井工艺有很大不同点,需要我们采用先进的钻井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其巨大的生产潜力。
深井钻井技术工艺探讨关键词:深井钻井技术工艺策略在钻井过程中,常常会受地层的影响遇到一些深井。
此类井由于深度特别深,井下地质状况不甚明晰,往往由于相关预告不准确导致钻井出现许多情况,从而影响钻井的速度和效率。
而探讨这些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策略是摆在相关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本文结合笔者经验就深井钻井来讲,如何提升钻井技术工艺谈几点看法。
一、深井钻井所存在的问题分析深井钻井要穿过多套地层,这些地层跨越的地质时代较多、变化较大,相应的地质条件错综复杂,同一井段可能包括压力梯度相差较大的地层压力体系和复杂地层等,施工时一口井中需要预防和处理几种不同性质的井下复杂情况。
再加上深部地层高温、高压、高地层应力等,会使井下复杂的严重程度和处理复杂的难度大大加剧。
就目前我国的钻井技术水平来说,钻深井存在的技术问题主要以下几个方面:钻井的主要装备性能差、比较陈旧,和国外的先进装备相比落后的太远了。
上部大尺寸井眼和深部井段提高钻井速度是一大难题。
多层套管时,深部井段小井眼的钻井速度问题。
减小技术套管磨损和破裂后处理问题。
防斜打直技术。
深井固井质量问题。
井漏、井涌、井塌、缩径等复杂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深井定向井、水平井钻井技术。
深井钻井液现有体系中的包被剂抗温问题、高温稳定剂的复配问题、深井高密度钻井液流变性能稳定问题、深井钻井液的环境保护问题、深井钻井液检测系统陈旧、不配套问题。
二、提升深井钻井技术工艺的几点措施1.提高深井大直径井段的钻井速度。
提高钻井装备的装机功率,解决大尺寸井眼所需的能量和排量问题。
采用大尺寸钻杆和钻铤,解决水力能量和破岩能量问题。
完善大尺寸钻头的结构和系列,特别强调的是要增加大尺寸钻头的移轴距和适应高转的性能。
采用井下动力钻具和复合钻进技术,提高机械钻速。
2.提高深部井段钻井速度。
深部井段的泥页岩和泥质砂岩等在上覆盖地层压力下变得非常致密,不仅密度和硬度增加,而且从常压下脆性岩石向塑脆性岩石或硬塑性致密岩石转化,牙轮钻头的牙齿在这种岩石中破碎起来非常困难。
深井钻井井控技术的探究1. 引言1.1 深井钻井井控技术的意义深井钻井井控技术的意义在于提高油气勘探开发效率,降低钻井风险,保障井下安全。
随着油气资源的逐渐枯竭,勘探开采难度日益增大,深井钻井井控技术的应用成为必然选择。
通过井控技术,可以准确控制井孔的流体压力、井下温度和各种工艺参数,提高钻井施工质量,避免井下事故发生,实现高效安全的钻井作业。
深井钻井井控技术还可以有效节约开采成本,提高油气产量,延长油气田的寿命,促进石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深井钻井井控技术的意义在于推动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保障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深井钻井井控技术的发展现状随着石油勘探和开发活动的持续深入,对深井钻井井控技术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目前,全球范围内深井钻井井控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目前深井钻井井控技术在高温高压、超深井等极端条件下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需要不断加强研发,提升技术水平,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
深井钻井井控技术的监控手段和设备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
传统的井下监测设备在大规模深井钻井中已经不再适用,需要引入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井控效率和安全性。
深井钻井井控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仍有待提高。
为了确保钻井作业的安全和可靠性,需要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强对人员培训和管理。
深井钻井井控技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局面。
只有不断创新和提升技术水平,才能更好地满足深水、超深水等复杂条件下的钻井需求,推动油田开发的进一步发展。
2. 正文2.1 深井钻井井控技术的原理深井钻井井控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实时监测井口的各种参数,如井口流量、井口压力、井口温度等,然后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控制井口的产量,保证井口的安全运行。
深井钻井井控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实时监测技术,通过在井口安装监测设备,实时采集井口各种参数的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中控室进行分析处理。
探究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摘要】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钻井技术是石油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本文旨在探究这些钻井技术的发展现状、工艺特点、设备创新以及工程实践案例。
通过对深井和超深井的钻井技术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其在油气勘探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而对复杂结构井的垂直钻井技术研究则有助于解决在地质复杂地区开采难题。
结合工程实践案例分析,可以总结出钻井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钻井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深井、超深井、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探究、研究目的、研究意义、钻井工艺、钻井设备、工程实践、案例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应用前景、总结。
1. 引言1.1 探究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研究目的: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是当今石油工业开发中面临的重要挑战,钻井技术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到钻井效率和成本控制。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提高钻井效率,降低钻井成本,减少钻井事故风险,促进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意义: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究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提高钻井的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对这些技术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地下岩层情况,准确预测油气资源分布,优化钻井设计方案,降低钻井风险,提高钻井成功率。
通过深入研究钻井工艺和设备创新,可以不断提升钻井技术水平,推动钻井行业的发展。
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钻井领域的技术创新和进步,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更可靠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1.3 研究意义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深井和超深井钻井技术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发地下资源,满足能源需求。
随着地表资源的逐渐枯竭,地下资源的开采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而深井和超深井钻井技术的提升可以有效增加勘探开发成功率,提高资源利用率。
深井和超深井钻井技术全套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问题主要包括:复杂深井井身结构及套管柱优化设计,深井高效破岩及钻井参数优选技术,深井用系列高效钻头,深井钻井装备以及其他配套技术在深井中的应用等问题。
一、复杂深井井身结构及套管柱优化设计1.井身结构设计传统的井身结构设计方法对生产井和探井没有区分,都是自下而上进行设计,这种设计可以使所设计的套管层次最少,每层套管下入的深度最浅,节省成本。
对于深井钻井,尤其是深探井钻井来说,一般对所钻地区的情况掌握不清,要切实保证钻达目的层、提高深井钻井的成功率,就必须有足够的套管层次储备,以便一旦钻遇未预料到的复杂层位时能够及时封隔,并继续钻进。
但目前的套管、钻头系列有限,只能有2~3层技术套管,只能封隔钻井过程中的2~3个复杂层位。
因而,希望每一层套管都能尽量发挥其作用,希望上部裸眼尽量长些,上部大尺寸套管尽量下得深一些,以便在下部地层钻进时有一定的套管层次储备和避免小井眼完井。
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能很好地体现上述想法,可以使设计的套管层次最少,每层套管下入的深度最深,从而有利于保证实现钻探目的,顺利钻达目的层位。
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的基本过程是:根据裸眼井段必须满足的约束条件,首先从地表开始向下确定表层套管的下入深度,然后向下逐层设计每一层技术套管的下入深度,直至目的层位裸眼井段必须满足的约束条件均为式中i一—计算点序号,在设计程序中每米取一个计算点;Pmmax ------ 裸眼井段的最大钻井液密度,g/crrP; Ppmax——裸眼井段钻遇的最大地层孔隙压力系数,g/cm3;Sb——抽吸压力系数,g/cm3;Pcmax一—裸眼井段的最大井壁稳定压力系数,g/cm3;Ppi——计算点处的地层孔隙压力系数,g∕cm3;Hi——计算点处的深度,m;△P——压差卡钻允值,MPa;Sg——激动压力系数,g/cm3;Sf——地层破裂压力安全增值系数,g/cm3;Pfi——计算点处的地层破裂压力系数,g∕cm3;Hmax ----- 裸眼井段的最大井深,m;Sk一一井涌允量系数,g/cm3。
探究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引言: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而为了开采地下石油和天然气,垂直钻井技术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中,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的垂直钻井技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探究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技术特点进行梳理,为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一、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的定义和特点1. 深井、超深井的定义深井一般指井深大于3000米的油气钻井,而超深井则一般指井深超过6000米的油气钻井。
深井、超深井的特点主要包括井深巨大、井斜大、井径小、地温高、地压大、钻井液性能要求高、工作环境恶劣等。
2. 复杂结构井的定义复杂结构井主要指出现在外部地质力学条件变化、岩石破裂带、砂岩、泥岩层位变化等情况下,井眼扭曲、扭曲、偏差、位移、塌陷等所引发的技术难题。
复杂结构井的特点主要包括井眼不规则、井斜变化大、接近水平、局部陷落、分层不均匀、局部储量高、泥浆循环困难等。
20世纪50年代,随着石油工业的飞速发展,对于大井深、大井斜和大井径的需求不断增加,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开始得到重视和发展。
1980年代以来,国内外在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钻井技术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 初级阶段在初级阶段,主要是通过技术改进提高井深,尤其在钻头材料、液相、地层处理、工程设计等方面开始有新的突破。
2. 内世代阶段内世代阶段主要是通过技术先进化、技术系统的整合和科技进步的应用来推动井深不断提高和技术发展。
1. 钻井液的优化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所面临的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处理难度大。
而优化钻井液是一个重要手段。
钻井液的优化可以改进井内条件,减小对地层的影响。
优化钻井液,是一种提高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探究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的垂直钻井技术是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
随着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难度的不断增加,对垂直钻井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更好地探究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的垂直钻井技术,本文将从技术原理、地质条件、钻井工艺和装备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技术原理垂直钻井技术是指从地表向下钻探地下矿藏或构造地质构造的一种工艺技术。
在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的垂直钻井中,需要考虑的技术原理包括地层构造、地应力、井筒稳定性、井壁稳固、井眼完整性、钻井液控制等。
通过对这些技术原理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垂直钻井的成功率和效率。
二、地质条件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的垂直钻井技术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
地质条件包括地层性质、地下水压力、地温、地震活动性等因素。
这些地质条件对垂直钻井的施工和装备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在钻井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地质调查和勘察,以确保钻井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三、钻井工艺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的垂直钻井工艺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要求。
需要选用合适的钻井工具和装备,包括钻机、钻头、钻柱、钻井液等。
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和井口情况,合理设计钻井参数,包括钻速、转速、钻压等。
需要重点关注井筒稳定性、井眼完整性和钻井液控制等关键技术环节。
四、装备技术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的垂直钻井需要使用高科技装备和技术手段。
包括钻机自动化控制系统、钻头智能化设计、钻井液环境友好化等。
这些高科技装备和技术手段能够大大提高垂直钻井的效率和安全性。
五、发展趋势未来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的垂直钻井技术将更加注重高效、智能、环保、安全的发展方向。
预计在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的垂直钻井中,将出现更多自动化、智能化的装备和工艺,并将进一步提高垂直钻井的成功率和效率。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研究胜利油田勘探监督中心孙晓东摘要由于在钻井过程中随着井深的增加底层变化幅度大,地层的压力随之增大,井底温度提高,导致了不可见因素增多,因此深井钻井的工艺有它的特殊性。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是勘探和开发深部油气等资源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并且已经成为代表钻井工程技术发展水平的标志。
关键词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一、深井、超深井的概念对深井、超深井的界定,在国内外不同教科书上有不同的概念。
在我国一般把井深超过4500-6000m的井定义为深井,井深超过6000m的定义为超深井。
二、国内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发展状况我国的深井钻井发展较晚,整个发展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66年到1975年。
1966年7月8日我国第一口深井大庆松基6井(井深4719m)完成,标志着我国钻井工作由打浅井和中深井发展到打深井的阶段。
第二阶段从1976年到1985年。
1976年4月30 日,我国第一口超深井四川女基井(井深6011m)完成,标志着我国钻井工作由打深井进一步发展到超深井第三阶段从1986年到现在。
1989年4月,随着塔里木大规模勘探序幕的拉开,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的正式成立,塔里木会战从此开始,90年代前期川东气区的勘探开发也进入了高潮,使我国深井、超深井钻井工作进入规模性应用阶段。
三、深井、超深井钻井施工中的几个问题(一)井身结构的设计原则(1)套管层数要满足分隔不同压力系统的地层以及加深要求,以利于安全钻井。
(2)套管与井眼的间隙要有利于套管顺利下入和提高固井质量,有效分隔目的层。
(3)套管和钻头基本符合API标准,并向国内常用产品系列靠拢,以减少改进设备及工具的工作量。
(4)目的层套管尺寸要满足试油、开发及井下作业的要求。
(5)要有利于提高钻井速度,缩短建井周期,降低钻井成本。
(二)提高深井钻速的技术随着我国石油勘探开发不断向新探区和深部发展,为了勘探开发深部油气藏、获取地质资料,钻井深度越来越深,深井钻井的数量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