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会计网校2013年贵州会计从业考试《财经法规》习题班讲义第三章
- 格式:doc
- 大小:511.50 KB
- 文档页数:19
财经法规2013年贵州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资料第一章,会计总论一、会计概述:1、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的特征:(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2)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会计核算方法(最基本的,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表)、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3)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4)本质是管理活动。
3、会计的基本职能:进行会计核算(是首要职能: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对象或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实施会计监督(审查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会计法》三位一体会计监督体系:单位内部监督、社会监督、政府监督。
4、会计对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就是会计对象。
包括资金投入、运用、退出。
5、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4)资本的增减;(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6)财物成果的计算和处理;(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二、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三、会计基础:1、会计基础的概念和种类:是指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规定企业采用)和收付实现制。
2、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实现收入、已发生和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做当期收入、费用,反之反之。
优点:更加准确反映特定期间真实财物状况及经营成果。
3、收付实现制(亦称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以收到或支出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一、会计要素:1、会计要素的概念及分类:(1)会计要素概念:是会计对象按经济特征作的最基本分类,也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四章)
第1页
第四章 财政法规制度
第一节 预算法律制度
【考点回顾】
1.国家预算的作用(三点)
2.国家预算的级次划分 (五级)
3.国家预算的构成
4.预算管理的职权
5.预算编制程序的四个环节
6.预决算的审查和批准
7.预决算的监督
【典型例题】
【例题·单选题】乡级政府编制的决算草案,由( )审批。
A.本级人大常委会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本级人大
D.县级人大
[答疑编号625204010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乡、民族乡、镇政府这一级没有人大常委会,根据预算法:乡、民族乡、镇政府编制本级决算草案,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例题·单选题】我国预算法规定的预算支出中主要的部分是( )。
A.国防支出
B.经济建设支出
C.国家管理费用支出
D.国家物资储备支出
[答疑编号625204010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在预算支出中,经济建设支出是预算支出的主要组成部分。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三章)第1页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 【考情分析】本章是全书最难也是最重要的一章,从考试上看,历年所占的分值比重为25~30分左右;从应用上看,与我们今后的工作联系紧密。
本章内容较多,虽然很多知识在从业阶段仅是浅尝辄止,但在整个会计考试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为我们今后在职称考试阶段和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考试中更加系统的学习税法相关知识做了铺垫。
本章从经济和法律两个角度分别对“税”进行了阐述,实体法和程序法均有涉及。
本章重点为第二节的增值税和所得税、第三节的税收征管,需要考生准确理解税收与税法的相关原理,以便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一节 税收概述一、税收的概念与分类(一)税收概念与作用1.税收的概念税收,是指以国家为主体,为实现国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方式。
它体现了国家与纳税人在征税、纳税的利益分配上的一种特殊关系,是一定社会制度下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
2.税收的作用(1)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2)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3)税收具有维护国家政权的作用;(4)税收是国际经济交往中维护国家利益的可靠保证。
(二)税收的特征——税收三性 1.强制性 2.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偿还,也不需对纳税人付出任何对价。
【提示】税收的无偿性是税收“三性”的核心。
3.固定性——包括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征收比例的固定性。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收特征的有( )。
A.强制性B.灵活性C.无偿性D.固定性[答疑编号6230030101]『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个特征。
(三)税收的分类(★★)。
财经法规第三章税收法律制度(1节)20XX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报名工作已经开始,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由省级财政部门组织,报考时间全国各省有差异,上半年考试的报名时间集中在前一年的11月份到当年的4月份,下半年考试的报名时间集中在6-9月份。
1.考试形式。
全国范围内均实行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计算机)考试。
2.考试大纲。
20XX年度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沿用财政部颁布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各科目考试试题由财政部统一命题,命题范围不超出考试大纲。
3.考试科目。
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科目定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和《初级会计电算化》。
4.考试时间。
每个科目考试时间为60分钟,三个科目考试时间总计为180分钟。
三个科目连续考试,中途不休息、不退场。
考试成绩分别计算,待最后一科考试结束后,考试计算机屏幕显示考生的三科考试成绩。
5.合格标准。
每科考试满分为100分,60分为合格标准。
考生同一考试批次必须一次性通过全部考试科目方能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第三章税收法律制度【基本要求】1.了解税收的概念及其分类2.了解税法及其构成要素3.熟悉税收征管的具体规定,包括税务登记管理、发票的要求、纳税申报及方式、税款征收方式等规定4.掌握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相关原理及应纳税额的计算5.掌握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的具体政策【考试内容】第一节税收概述一、税收的概念与分类(一)税收概念与作用1.税收的概念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一般的社会共同需要,凭借政治的权力,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分配形式。
2.税收的作用税收的作用有:(1)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和工具;(2)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3)税收具有维护国家政权的作用;(4)税收是国际经济交往中维护国家利益的可靠保证。
(二)税收的特征税收的特征有:(1)强制性;(2)无偿性;(3)固定性。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练习题(五)(第三章)一、判断题1、依照有关税收管理的规定,凡是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应纳税收入,应纳税财产或者应税行为的各类纳税人,都应当办理税务登记手续。
()2、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税法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未申报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3、企业在发生解散的情况下,依法终止纳税义务的,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后,向原税务登记管理机关及时办理税务注销登记手续。
()4、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到外县(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必须持所在地税务机关填开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向营业地税务机关报验登记,接受税务管理。
()5、发票是确定经营收支行为发生的法定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原始依据,也是税务稽查的重要依据。
()6、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不得转借、转让发票,但是根据需要可以代开发票。
()7、税收强制执行措施只适用于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对其他人不适用该措施。
()8、增值税专用发票只限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领购使用,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不得领购使用。
()9、普通发票主要由营业税纳税人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使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不能开具专用发票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普通发票。
()10、单位和个人应在发生经营业务、确认营业收入时,才能开具发票,未发生经营业务一律不得开具发票。
()11、使用电子计算机开具发票,必须报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并使用税务机关统一监制的机打发票,开具后的存根联应当按照顺序号装订成册,以备税务机关检查。
()12、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发生解散、依法终止纳税义务的,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销登记后30之内,办理税务注销登记。
()13、纳税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的,生产经营活动终止,所以无需再到原税务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手续。
()14、纳税人采用的网上申报方式是数据电文纳税申报方式的一种。
()15、对大量生产规模小,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可以不设置账簿的个体工商户,税款征收方式一般采用定期定额的方式。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第1页 中华会计网校2013年全国会计从业考试《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讲义
第二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第一节 支付结算概述
【考点回顾】
1.支付结算的概念
2.支付结算的基本原则(3点)
3.办理支付结算的具体要求
(1)出票日期
(2)中文大写
【典型例题】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支付结算时应遵循的原则有( )。
A.恪守信用,履约付款原则
B.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原则
C.银行不垫款原则
D.自主选择银行开立银行结算账户原则
[答疑编号595502010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自主选择银行开立银行结算账户原则是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的原则。
【例题·单选题】有关票据出票日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票据的出票日期必须使用中文大写
B.在填写月、日时,月为壹、贰和壹拾的应在其前加“壹”
C.在填写月、日时,日为拾壹至拾玖的,应在其前面加“零”
D.票据出票日期使用小写填写的,银行也应受理
[答疑编号595502010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在填写月、日时,月为壹、贰和壹拾的,日为壹至玖和壹拾、贰拾和叁拾的,应在其前加“零”;日为拾壹至拾玖的,应在其前面加“壹”。
票据出票日期使用小写填写的,银行不予受理。
2013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营业税
第三章税收法律制度
第二节主要税种
三、营业税
考点1:营业税纳税义务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营业税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
考点2:营业税税目、税率
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目应税行为的,应当分别核算各自的营业额、转让额、销售额,按各自的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未分别核算的,应从高适用税率。
考点3:营业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考点4: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一般规定:纳税人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签订书面合同的,为书面合同确定的付款日期的当天;未签订书面合同或者书面合同未确定付款日期的,为应税行为完成的当天)。
具体规定:
考点5:纳税期限
营业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5日、10日、15日、1个月或1个季度。
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
以1个月或1个季度为一期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以5日、10日、15日为一期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次月15日内申报缴纳,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
考点6:纳税地点
与土地和不动产有关的营业税纳税地点在土地、不动产所在地,除此之外基本上在机构所在地或居住地,记住建筑业劳务是在应税劳务发生地。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 会计基础(第三章)第1页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本章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应重点掌握会计等式和借贷记账法下不同性质账户的结构和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会计分录、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的平行登记。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会计等式;(两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表要素组成的。
2.“收入-费用=利润”。
利润表要素组成的。
二是复式记账法;(会计核算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理论基础) 三是借贷记账法;四是会计分录的概念;五是平行登记的概念及要求。
(4个)第一节 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揭示了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实质上看,会计等式揭示了会计主体的产权关系、基本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一)会计恒等式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经济资源作为从事经济活动的基础。
资产不能离开权益而存在,权益也不能离开资产而存在;没有无权益的资产,也没有无资产的权益。
权益代表资产的来源,而资产则是权益的存在形态,二者实际上是企业资本这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从数量上看,有一定数量的资产必然有一定数量的权益;反之,有一定数量的权益也必定有一定数量的资产。
也就是说,资产与权益在任何一个时点都必然保持恒等的关系,这种恒等关系用公式表示,即:资产=权益(静态等式)企业的资产来源于投资者的投入资本和债权人的借入资金及其在生产经营中所产生的权益,分别归属于投资者和债权人。
由于权益是由债权人权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部分构成,因此会计恒等式可进一步表示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由于该等式是会计等式中最通用和最一般的形式,所以通常也称为会计基本等式(第一会计等式、会计恒等式)。
以上等式能直接反映出资金运动三个静态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企业在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是资产负债表的基本要素。
会计基本等式是以下几项的理论基础(后面会逐步学习到):【拓展】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
2013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练习题及答案1.纳税人已开具的发票存根联和发票登记簿的保存期限是【B 】。
A.3年B.5年C.15年D.25年【考点】会计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答案解析】: 已开具的发票存根联和发票登记簿应当保存5年,保存期满,报经税务机关查验批准后方可销毁。
故B选项正确。
2.下列属于会计行政法规的是【AC 】。
A.《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B.《企业会计制度》C.《总会计师条例》D.《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考点】我国的会计行政法规【答案解析】:会计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制定并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发布,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例如,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等。
故A、C选项正确。
《企业会计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属于会计规范性文件。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法律制度主要特征的是【D 】。
A.强制性B.标准性C。
普遍适用性D.灵活性【答案解析】:会计法律制度主要特征有强制性、标准性、普遍适用性和预测性。
4.下列关于会计职业道德作用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CD 】。
A.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B.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制度的有力保证C.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D.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提高素质的内在要求【答案解析】:B应改为: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有力保证。
5.下列关于会计档案销毁的说法错误的有【A 】。
A.对于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需要销毁时,应由单位会计机构提出销毁意见B.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后,单位会计机构和档案管理机构共同派员监销会计档案C.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及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D.正在项目建设期的建设单位,其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不得销毁【考点】会计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答案解析】:会计档案应当按照规定程序销毁。
对于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需要销毁时,应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提出销毁意见,会同会计机构共同鉴定严格审查,编造销毁清册,报单位负责人批准后,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和会计机构,共同派员监销。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三章)
第1页
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
第一节 税收概述
【考点回顾】
1.税收的特征
2.税收的分类
3.税法的分类
4.税法的11个构成要素
【典型例题】
【例题·单选题】下列税种中,属于地方税的是( )。
A.关税
B.增值税
C.房产税
D.营业税
[答疑编号625203010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税收的分类。
【例题·多选题】某大型超市在缴纳的下列税种中,属于地方税务局征收的有( )。
A.增值税
B.房产税
C.营业税
D.车船税
[答疑编号6252030102]
『正确答案』 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税收的分类。
增值税属于中央地方共享税。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法核心要素的是( )。
A.征税人
B.纳税义务人
C.征税对象
D.税率
[答疑编号6252030103]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基本要素包括: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
【例题·多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执行从价定率与从量定额相结合的复合征收方式的有( )。
A.卷烟
B.雪茄
C.烟丝
D.药酒
[答疑编号6252030104]
『正确答案』BCD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收程序法的有( )。